上中国海洋大学,各位学霸男神撩上暖萌妻们有没有什么建议么

2016高考,感觉特别喜欢青岛,所以想上中国海洋大学,各位学霸们有没有什么建议么? - 知乎62被浏览31010分享邀请回答14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65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3 个回答被折叠()哈,我也是这种情况。&br&我在上海非沪籍,公立学校的招聘要求,直接把我们刷掉,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T T
哈,我也是这种情况。 我在上海非沪籍,公立学校的招聘要求,直接把我们刷掉,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T T
针对你标题中的问题,答案显然是是。如果你想将来在一本或者211级别以上的大学当教学科研类别的老师,没有一个好的一点学校的博士学位是不可能的。通常来说,985高校的博士学位将来应该是最最起码的要求。&br&另外,如果不喜欢做研究,不建议到大学当老师,将来不会做研究的(一本及以上的高校的)大学老师,基本上都会被淘汰。如果愿意接受做研究的生活,也建议不要做英语类的,建议(跨专业考到其他学科)做社会科学类的。原因在于:一 英语这种通用类的外语,主要靠自学,自己学不会的,老师教也好不到哪里去;二 英语类的没啥研究可做,只能做做英语文学、语言学这类,但这类在我看来,没太多对社会实际有用的研究可做。
针对你标题中的问题,答案显然是是。如果你想将来在一本或者211级别以上的大学当教学科研类别的老师,没有一个好的一点学校的博士学位是不可能的。通常来说,985高校的博士学位将来应该是最最起码的要求。 另外,如果不喜欢做研究,不建议到大学当老师,将…
@雷雷,学妹应邀来回答问题喽~!O(∩_∩)O~&br&目前大四正面临着毕业,同意@王小忘 的说法:考证、考研、提高能力,这三者本身就不矛盾。&br&能力从何体现?在你找工作的时候,面试官还是要靠一些硬性的证书来对你的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毕竟能力需要时间来展示,而证书则是你获得展示能力平台的敲门砖。&br&&br&&b&考证&/b&&br&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专四、专八不用说,能拿就尽量拿下。公共四六级就当练练手了,多一个证也不压身。这些是基础,然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再多考点证:&ul&&li&商务英语:BEC中、高级(我自己本身不太感兴趣,没有考。看身边同学考这个证的,基本没见过从初级考起的,说太小儿科。就连中级也不怎么难,有信心直接考高级就OK。PS:我一个同学,读药学的,竟然也考BEC,而且人家直接报的高级……连人家非英语专业都这么上进,着实感觉压力山大。)&br&&/li&&li&翻译:CATTI目前还是比较有含金量的翻译类证书。除了人事部的翻译证书,还有上海的、教育部的(教育部的难度最小,从四级开始,且终身管用)从三级口译、笔译考起……一般本科毕业的话,能把三级考下来就很不错了。而且人事部的翻译证书,评职称的时候都可以起到作用的。&br&&/li&&li&GRE、托福、雅思:这三个证我感觉就不用说太多了。即使不是英语专业的,都考这些个证。就算不出国,也能证明自己的能力。&br&&/li&&/ul&基本上跟专业相关的,考这两种证的会比较多,其余的根据个人情况略有差别,也阐述一二:&ul&&li&计算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br&&/li&&li&二外:例如日语N5、N4、N3、N2、N1&br&&/li&&li&汉语:文秘、普通话等级证书&br&&/li&&li&教师:教师资格证、编制&br&&/li&&li&会计:例如注册会计师&br&&/li&&li&银行:各种银行的从业资格证&br&&/li&&li&公务员:根据个人能力区域选择&br&&/li&&/ul&…………&br&综上所述,考证是一定要的。考证针对的是所有人,而不只是英语专业的学生。现存的毕竟还是个应试的体制,证明自己能力最直观的办法,就是考证。不过是有选择性地,而不是漫无目的地什么证都想考一考……(吐槽:到了大学才知道,尼玛坑爹啊!考证就是条不归路~~o(&_&)o ~~没人逼你,自己都得买上各种书籍,啃啊、看啊、做题啊!!!)&br&&br&&b&考研&/b&&br&我感觉对于考研,我已经说了很多了,再啰嗦两句!O(∩_∩)O~&ul&&li&选择考研:如果选择考研,就专心考研,以上说的部分证书:如会计资格证啊、银行从业资格证啊、公务员等等,跟就业有直接关系的资格证你就暂时不用考虑了,专心准备考研吧!选不选择考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出于延缓就业压力也好、对自己的本科院校不满意也好、想去更好的学校修炼也好、父母家人的期望也好……总之,不管是什么理由,自己选择了就坚定地走下去。&/li&&/ul&&ul&&li&英语专业考研方向?如何准备?:&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1980&/span&&span class=&invisible&&265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以前答过,直接拿过来O(∩_∩)O~)&br&&/li&&/ul&考研复习过程中,我和身边的同学都感叹:考研是一个稳赚不赔的过程。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一个更系统全面的认识;如果你选择跨考,那也是在为你所向往的专业奋斗着,考研是一个转型转专业的好机会。就是考不上,偷偷告诉你,每年的三月份又是一个企业招聘的小高峰,专门给考研落榜学子提供的机会。因为考研不只是单纯地考研,其中还有对心理的挑战,能经历考研,着实是一个难得的经历。&br&&br&&b&提高实际运用能力&/b&&br&英语专业的能力是什么?对语言的应用。对语言的应用是什么?无非就是听、说、读、写、译。&br&要提高运用能力,你可以:&ul&&li&参加各种英语类的比赛。例如:CCTV演讲大赛、英语风采大赛、口译大赛、笔译大赛、英语运用技能大赛……等等。在比赛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信,结识朋友,提高对英语的运用能力。&br&&/li&&li&做兼职。什么发小广告啊、临促啊太没有专业水准了。要体现英语专业素养运用的话,可以选择做网上的翻译兼职、周末的英语教师(基础款);赛事的英语向导(这个需要机遇)等等。&/li&&li&跟外国人聊天……翻墙,上twitter,facebook,各种勾搭~!O(∩_∩)O哈哈~(此条慎用)找外教聊天倒还比较靠谱……嘿嘿。&/li&&/ul&这是跟英语专业相关的运用。具体情况可以跟个性兴趣爱好和以后想从事的职业再去进行实践~!&br&&br&好嘞,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感觉这三者是不分家的O(∩_∩)O~&br&因为毕竟不能在大学混一辈子,就算是考研,可总会毕业、走向社会去就业的。没有什么侧重点,快乐地过好大学四年就好啦!不留遗憾,回头看看自己的大学,会觉得没有白读就好。&br&专业素养还是很重要的,英语越来越普及,还是要比非英语专业略高一筹才行!而且英语语言学的考研热一直排名前十,没下来过,考研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喔!自己的路要自己选择和把握。路一直都在~!
@雷雷,学妹应邀来回答问题喽~!O(∩_∩)O~ 目前大四正面临着毕业,同意@王小忘 的说法:考证、考研、提高能力,这三者本身就不矛盾。 能力从何体现?在你找工作的时候,面试官还是要靠一些硬性的证书来对你的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毕竟能力需要时间…
&p&这个题这么久了都没有人答,虽然我们一直说是中国最默默无闻和名不副实的985院校,以至于我研究生来北京复试的时候总得一再重复我们是个985院校,但也不至于人气这么低吧。&/p&&p&毕竟是自己度过四年青春的地方,好歹给母校写点东西吧。&/p&&p&海大是一所以水产养殖和海洋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水产和海洋是特色不假,这个综合实在谈不上,人文学科尤其薄弱,如历史、哲学、教育等相关专业都没有。从建校思路上,海大一直走特色化的以科研为导向的路线,导致优势资源集中在海洋等学科上,其他专业学生能得到的资源其实很少。&/p&&p&另一方面,学校有一种保守到固步自封的以及官僚的作风,加上资源匮乏,结果就是整体上看学校显得缺乏活力,这体现在很多方面。&/p&&p&首先是学术氛围,各类学术讲座比较少,常来的也就是王蒙和毕淑敏。至于各专业情况不一,只拿我所在的计算机系来说,本科生能参与的实际项目太少,和社会企业的交流也很少。至于创新能力不足什么的,应该是中国大学的通病,不提也罢。&/p&&p&其次是学校社团活动,首先学校给社团使用的资源就很少,比如可供社团活动的教室只有两个,而且这些资源还大多集中在校团委直属的五大社团中,结果就是小社团的生存空间极为有限,学校的社团活动缺少新意。&/p&&p&海大一个特色是我们的选课系统,这里还是介绍一下。每学期开始选课的时候每人都有100的权重分,你想选一个课,就要投上一定的权重分,已经投到一门课上的权重分不能再用来投另一门课。到最后选这一门课的人根据大家投分的高低排序,比方一个课只招40个人,还剩一个名额,你投了20分,别人投了21分,结果就是他选上了你没选上。&/p&&p&简单说就是这样,而且,在选课的时候可以不限专业,但选本专业课的时候有优先权,比如计算机专业的课我就有优先权,哪怕只投0分,外专业的人投100分,仍然是我优先选上。&/p&&p&所以呢,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于那些对外专业感兴趣或者想转专业的同学来讲是十分方便的。但问题是海大的各专业间差距太大,结果就是热门专业投100分也选不上课,冷门专业投0分也能中。还有就是一些运气欠佳的同学,比如到大四了还没选上思修这种。就只能到教务处磨嘴皮子,而海大的教务处真是最坑爹的行政机构。&/p&&p&至于学习氛围,由于地处山东,爱学习的不在少数。但是这里又不得不吐糟学校的学习条件了。比方为什么不开放更多自习室,为什么图书馆不通宵开放也没有通宵自习室,为什么到期末自习室正紧张的时候总要承办各种各样的考试让大家早上六点起来去图书馆前面排队……总之希望学校越来越好吧。&/p&&p&从生活方面说,学校现在还有两个校区,绝大多数人都在崂山校区,就坐落在山区里,出门想去个商场都得坐半个小时公交。崂山校区真的不临海,只有图书馆前面一个人工湖。另一个鱼山校区则在市中心地带,也临海,目前只有水产生物等几个专业在那里。整个校区都是德式建筑,非常漂亮,但因为是六七十年前的老房子,所以住宿条件不敢恭维。&/p&&p&学校的住宿条件很一般,六人间、上下铺、没有空调。至于有人说停水停电是因为崂山校区还在建设,我刚来的时候非常严重,到走时候已经好了很多。&/p&&p&食堂不多说了,物价飞涨,菜式很少,也不怎么变,但全国似乎都差不多,这一点倒没什么可抱怨的。&/p&&p&但是,因为学校地处郊区,学校周围也没什么吃的,这才是问题,上次回去的时候发现北门正在修路,本来就没几家店现在更没有了,希望路修好后能尽快搬回来。&/p&&p&突然发现自己说的几乎都是缺点,但毕竟海大只是一所普通的重点高校,和其他的985院校有明显的差距,说这些只是希望学校更完美。&/p&&p&下面还是说说优点吧。&/p&&p&首先,青岛真的是一个很美丽很悠闲的城市,海大也一样。每到春天的时候总是3区门口的杏花先开了,然后是路两旁的樱花,起风时整个校园飘着白色的花瓣,每到周末或者下晚自习回去,看到路上稀稀落落的几个人,总是怡然自得的。对比北京从早7点到晚11点学校里人满为患的真是不习惯。&/p&&p&其次,在海大遇到过很多非常非常好的老师,如教政治的王付欣老师,教大英的杨倩老师,教高数的姚增善老师,教我普通心理学的孙艳霞老师,更不用说我们计算机系的一系列老师等等。&/p&&p&我一直相信上大学的目的是给未来找到可行的生活方式,因此好的大学就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鼓励他们多去尝试并包容他们在这期间所犯的错误。在海大的生活固然单调了些,但是也不会令人后悔。&/p&&p&最后祝母校未来更美好。&/p&
这个题这么久了都没有人答,虽然我们一直说是中国最默默无闻和名不副实的985院校,以至于我研究生来北京复试的时候总得一再重复我们是个985院校,但也不至于人气这么低吧。毕竟是自己度过四年青春的地方,好歹给母校写点东西吧。海大是一所以水产养殖和海洋…
英专考研女纸看到这个问题这个忍不住回答回答……
&br&&br&跨不跨校取决于个人志向和你觉得你本科院校在你所选方向的研究水平。人各有志,或许你的本科院校很好,你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完全可以保研,这样很保险;也许你有更高的追求,不在名校的向往名校走,在名校的想去更研究专业领域更专业的,或者想出国读研的……所以院校的选择在于自己个人的想法。至于利弊的问题,完全取决于个人情况。像我二本的,学校在我所学的专业根本都不设研究生院,那就没办法了。谈不上利弊这一说。要是你本科院校很优秀,而且又可以为你保研,那当然是利了。
&br&&br&准备英研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在复习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似乎永远都没有把书上的知识看的特别透的时候,总会有许多新知识不断出现,需要一直反复地看。
&br&&br&1、方向。一般英研分文学,语言学,文化,教育,翻译学术和翻硕。
&br& 1.1 学术型
&br& 考学术方向的可能需要准备的就比较多一点。确定院校之后就把需要的专业书都买全,最好弄来历年真题。一般学术都需要考二外。专业课方面有的院校是一个大综合,什么翻译、语言学、文学、文化都会涉及到。有些院校则比较专攻,考什么方向就准备什么方向就好了。
&br& 1.2 专业硕士
&br& 一般英语专业的考专业硕士也就是教育和翻译。专硕不同于学术,更注重于实践。要不断地练笔,在平时的实践中提升能力,有量变到质变,似乎也总会感觉复习没有尽头,不知道自己达到了个什么水平。
&br&&br&2、过程。这是一个持久的战役。
&br& 前期打基础。什么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翻译等各类基础学科都不可小觑。因为拿不准有些被遗漏的知识就会被考到。英研基础很重要,借用政治里的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础打都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你后期能力提升。难道你要在别人都做真题的时候还在纠结单词没背完?不知道文学常识?
&br& 知识广点永远不会有错,看起来不起眼的某些term有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硬伤。
&br& 单词背了忘,term背了忘是常有的事情,所以需要不断的反复,没有问题,大家都是这样的。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各个学科都是相互联系有关联的。比如看文学作品看似浪费时间,实则可以提高你阅读理解的能力,而且多见点作家作品没准哪道段落翻译就会遇到。现在越来越强调跨学科直接的联系,更何况文学、翻译、语言学本是同根生。
&br&&br&3、最后阶段。相信自己。
&br& 到考研的最后时期,到一月份的时候,基本上大把大把的时间就交给政治了。所以前期专业课的基础一定要打牢,不要在最后的时候还在为专业课担心又耽误了政治。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有储备才能发挥出来,否则只能是上考场了脑袋里一片空白。
&br&&br&若还有什么具体问题欢迎私信询问。O(∩_∩)O~
英专考研女纸看到这个问题这个忍不住回答回答…… 跨不跨校取决于个人志向和你觉得你本科院校在你所选方向的研究水平。人各有志,或许你的本科院校很好,你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完全可以保研,这样很保险;也许你有更高的追求,不在名校的向往名校走,在名校…
语言学方向,有慧根和好奇心还是挺好玩的,因人而异,读不进去的不要勉强。&br&&br&翻译方向,不少学校都是偏重文学笔译,有文学热情可以尝试。就业比较惨淡就是。&br&&br&口译方向,比较难考,但是体验还不错。但是接活很不稳定,free lancer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生活方式。&br&&br&二语习得嘛,当老师的好方向。&br&&br&专业没有好坏,都是学英语的,混的好的比如网易游戏本地化某鸭,某同传哥基本不坐班每月十几场会议,某哥搞教育最近被YY数亿收购。混的差的比如我等月光族。&br&&br&想做出改变就付出努力,趁年轻。温水煮青蛙的舒适环境会磨灭人的热情和才华。
语言学方向,有慧根和好奇心还是挺好玩的,因人而异,读不进去的不要勉强。 翻译方向,不少学校都是偏重文学笔译,有文学热情可以尝试。就业比较惨淡就是。 口译方向,比较难考,但是体验还不错。但是接活很不稳定,free lancer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生活方式…
为何要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师考编难度不小,每次招考就是英语学科报名人数最多。英语专业学霸太多了,优秀的人也太多,建议换专业。
为何要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师考编难度不小,每次招考就是英语学科报名人数最多。英语专业学霸太多了,优秀的人也太多,建议换专业。
如果是因为喜欢青岛而去海大,我保证你几星期以后你就会彻底受不了青岛。&br&&br&11年12年的时候我在海大崂山校区,至今印象深刻那是个什么样的大农村,脏乱差,大风,后两年我坚决从崂山搬到了浮山校区租房子坐校车上下学。
如果是因为喜欢青岛而去海大,我保证你几星期以后你就会彻底受不了青岛。 11年12年的时候我在海大崂山校区,至今印象深刻那是个什么样的大农村,脏乱差,大风,后两年我坚决从崂山搬到了浮山校区租房子坐校车上下学。
真是要怒答了。&br&&br&首先,我是中国海洋大学2010级朝鲜语系学生,非山东人。在新建的崂山校区呆了近4年,能感受的也感受够了。从入学初的欣喜,到之后的不解,再是失望,现在感觉要绝望了。以下为我个人客观分析结合个人体验得出的几个点:&br&&ol&&li&一直以来,大家都说海大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可是,作为这个学校外文学院的一位学生,我一直都没有感受到海大有用心在经营它的人文学科。从校园活动上来看,人文讲堂很少,学术活动更不用提。从选课上来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某些专业的课永远是冷门。(本科无历史学系,社会学系。)教师待遇太差,外教都留不住,今年系里已经走掉了2,3位外籍老师。再看海洋方面的专业。且不说学生一开学待遇就比我们好(住北区的4人寝室,标准的上床下桌,离校医院、餐区、教学区都近;而人文学科学生住在离教学区步行20分钟远的校外承包社区,6人寝室,上下铺)。学校的各种项目资金、奖学金、保研名额大都流向了这些本身就很强势的学科,怎能让我们不抱怨、不失望、不愤怒?&/li&&li&奇葩选课制度: 以选课自由自称的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弄出了一套权重分制度。每个人拿着100分去分配给每一门要选的课,教务处系统按每个学生投在这门课上的分值降序排列,选取听课学生。表面听上去十分新颖,但其实完全是博弈论啊!有些人一学期除了必修专业课几乎没几门课选上,浪费了大部分的权重分。要转专业的学生更是悲惨,选不上课就去教务处哭天喊地,求着加课。新版的选课系统,只支持 IE 浏览器。给教务处提过建议改进技术支持 Chrome 等浏览器,到现在还是老样子,我只能呵呵了。 09 级的毕业典礼上,教务处处长一上台,台下嘘声一片。学生不是白痴,都很清楚很明白,并且提过很多建议和意见给学校。可是学校有好好听取和采纳吗?&/li&&li&硬件设施不是还行,是实在看不下去啊。&/li&&/ol&&ul&&ul&&li&学校本有两个校区,鱼山老校区和浮山校区。自 09 年建了崂山校区,就是个悲剧的开始。鱼山校区我不太清楚,只去过几次,只知道校区又老又小,食堂很难吃,但是离火车站和市中心近,所以比较便捷。浮山校区自崂山校区出现后便一年不如一年,有小道消息称,其实浮山校区已经卖掉,留下来的只是外籍教师宿舍和留学生中心。对比浮山校区对面的青岛大学中心校区,差距之大不忍直视。最后来谈谈我们这挖了山、环山建的崂山校区。地皮便宜,施工非常快,几乎1年完工,不确定是不是豆腐渣工程。崂山校区从外观来看,山清水秀,欧式建筑整齐而大方。每个院基本都有一栋自己的院楼,加上图书馆、人工湖,已经非常完美了。可是!由于挖山而建,常年刮着360度立体无死角妖风,加上校园里上下坡很多,想骑自行车上下课根本不太可能。(4年浪费大把时间在校园里行走赶课。)&/li&&li&校园网网速很慢, 30 元/月,必须下载客户端登录。近来学校终于开了自己的 Wi-Fi ,但是在第二、三、四、五、六、七教学区里只覆盖第七教学区、图书馆和人工湖(不理解人工湖覆盖的原因,还不如教学区全覆盖)。 Wi-Fi 虽然是有了,但是还是要登录校园网帐号,并且Wi-Fi只能一处登录!想让手机和电脑同时上网都不成。寝室里网速慢就算了,图书馆还经常莫名其妙断网,或者弹不出校园网登录窗口,有时候运气不好一整天都上不了网。&/li&&li&再说学校的供水设施。(大概是学生抱怨得最多的一点了。)海洋大学有一个别称叫「每羊大学」,其断水和水管维修的频率一定超乎你的想象。国庆放假7天,前三天不开放澡堂、游泳馆等可以洗澡的地方,就连边上都宾馆由于都是一条水管也没水!以前澡堂的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 12:00 – 20:00 ,周末是 12:00 – 17:00 。现在稍微好点,把周一也开放了。其实开是开到晚上,但是下午六点以后水就奇冷无比根本没法洗澡。再加上,南区女生太多,一个澡堂根本不够。经常去洗澡在澡堂里面要等半个小时。另外,出水很小。有莲花喷的基本已经灭绝了,学校也不给买新的。宿舍这边,有时候会停水。一停水,就得去低层接水洗脸刷牙,十分不方便。游泳馆也经常维修水管,有时候突然出了什么问题,会让洗到一半的女生出来先穿好衣服等男维修工进去弄好了再继续洗。- -&/li&&li&最后说说电暖设施和食堂。大一时候南区宿舍不断电,北区11点断电。后来北区非但没向南区学习不断电,反倒是也跟着一起断,实在不知道学校领导怎么想的。晚上没办法给一些电子设备充电,白天又去路途遥远的教学区,感觉活不下去了!暖气的供给也有点问题。今年特别冷,不管是教学区还是宿舍。以前坐在有暖气的宿舍穿一件长袖就可以,今年还得裹得严严实实的。四个主食堂,卫生控制比较差,和室友四年来吃出过头发、石头、虫子、蟑螂,还有创口贴!唉。&/li&&/ul&&/ul&&br&其实要吐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不知不觉已经写了这么多,实在不忍心再写下去了。毕竟是我呆过4年的母校,毕竟我对它还是有着一些感情的。我曾欣赏它美丽的校园,和蔼可亲的老师。可是,它的保守,对学生的漠视已经深深打击到了我。我真心希望学校能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多学习国内一些优秀的高校,去看看他们是怎么管理学生,满足学生需求的。不知道山东同学对海大抱有多深的情结。于我而言,海大是一所名号为985综合性大学、读了4年颇感失望的一所学校。&br&&br&P.S.: 海大这几年负债累累,不断出租教学区作为一些资格考试的考场,学生无法正常学习。图书馆坐不下,许多学生还去其他学校自习。学校是没钱,一等学习奖学金才1500元(我们这种人数少的系,通常一等全系就一两个。)以前选外专业的课不花钱,现在每学分80元还是多少。学校都这么穷了,却在图书馆里放了几台崭新的选座机器,虽然是人性化了,但是我们并不感激。因为有这钱还不如把澡堂修一修,食堂卫生控制好,校园网完善一下,教务处网站弄得稳定一点,不要每次一选课就崩溃。
真是要怒答了。 首先,我是中国海洋大学2010级朝鲜语系学生,非山东人。在新建的崂山校区呆了近4年,能感受的也感受够了。从入学初的欣喜,到之后的不解,再是失望,现在感觉要绝望了。以下为我个人客观分析结合个人体验得出的几个点: 一直以来,大家都说…
无法不怒答,海大绝对是985里性价比里倒数第一第二的学校。希望知乎编辑们千万不要鼓励高考报海大,这绝对是一个灾难性选择---除非这个学生想做个唯唯诺诺,除了考试什么都不会的考试机器&br&(一)985应有的知名度和素质海大都没有&br&作为外省考进来的海大学生,我不得不说,海大在我们省真的一点名气没有。记得「一站到底」的一位无敌考生,过五关闯六将,最后败在了"中国海洋大学在哪个城市"的问题上,这题都能拿出来考,足以证明山东省外海大的存在感。每次山东省的同学吹海大多多牛的时候,我真不好意思说走出省外,这个学校什么都不是,除非你是海洋水产这样的理科系。除了几个理科专业以外,文科专业被学校的排挤的可怜,奖学金,报研,教室,宿舍,情况真是惨不忍睹,处处被排挤&br&(二)对学生的"关爱"&br&客观来说,海大的老师真的很好,我指的是教学的老师。这些老师都是重点大学的硕士及以上毕业,对学生也非常有耐心,很关心我们。&br&可是,如虎如豺的管行政的老师,真的是用"榨人脑髓"来形容都不为过。这些关行政的老师,利用那点行政权力,不光压榨学生,连辛辛苦苦奋斗在教学岗位的教学老师都欺负。这些例子太多,都不知道从哪说起。只说一个最平常的。开学之前,重点是开学之前(没返校),学院规定注册日期,这天过期了就不算这学期的学生,于是乎,连在国外度假的学生低三下四的求行政老师时,老师也没好脸的说"我不管,反正你那天得回来。"在教务处,缴学费被骂,想加课被骂,只要进了行员楼,老师学生都得装孙子才能不被管行政的老师穿小鞋。我有同学因为选课没选上,不得不哭着去求教务处才给她加上的课,而且去了一个礼拜天天哭才被加上的。&br&21:18 &a href=&#& class=&&&删除&/a&&br&&br&&a href=&/people/wu-la-32& class=&internal&&乌拉&/a&&br&(三)幸福感太低&br&如果你不是一个以学习来逃避生活的人,那么来这会被折磨死。海大的学风达到种"变态"的刻苦,比如大早上6点多在图书馆前面排队,占座总出事故。。。这种学风或许在山东省不足为奇,但在素质教育下成长的外省同学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来大学的唯一目的还是学,这根高中有什么区别?培养出一堆堆的考试机器有什么用&br&(四)崂山校区--奇葩的存在着&br&环顾崂山校区四周,全是农村和村民,想进一次青岛市区实在太远,于是学生都不爱出校门,那就学吧!这导致海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大学四年只看到崂山校区里的占座,打饭,去图书馆,对学校自吹自擂的成绩沾沾自喜,而走出校园,会发现大学里缺少了那么多青春里应该好好度过的&br&(五)官僚的管理,压榨学生&br&海大学生最害怕,最痛恨的,有以下部门:教务处,后勤集团,财务处,etc&br&这些集团本着"学生高兴了我们就生气,绝对不让学生有好日子过"的原则,变着法子让学生的生活不方便,比如选课选不上,选课系统一身臭毛病,食堂卫生问题,缴学费交不了,etc。。。。
无法不怒答,海大绝对是985里性价比里倒数第一第二的学校。希望知乎编辑们千万不要鼓励高考报海大,这绝对是一个灾难性选择---除非这个学生想做个唯唯诺诺,除了考试什么都不会的考试机器 (一)985应有的知名度和素质海大都没有 作为外省考进来的海大学生…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55 条内容
120 人关注
110 条内容
18195 人关注
4939 条内容
23220 人关注
1511 条内容
1770 人关注
389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校霸爱上学霸漫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