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多阿隆索转会拜仁了吗?

通讯限令出台时间敏感 阿隆索转会传闻版本不一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麦泰来
  “万事发生总是有原因的,”基米-莱科宁在新加坡被问到法拉利主席换人时说。他的话恰好可以概括发生在新加坡的无线电通讯限制令朝令夕改和费尔南多-阿隆索的新版传闻。
  短短48小时里国际汽联的通讯限制令先紧后松,松绑之后暂时只禁止车队“指导”车手驾车,但技术方面的指示2015年前可以照常进行。事实上,车队的反应比车手强烈,后者本身并不喜欢总是听无线电。但是车队不这么觉得,当赛车采取了混合动力技术后,系统和设定都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今年引入的V6涡轮增压引擎盖、能量回收系统在稳定性方面存在很多隐患。如果无法与车手进行技术信息交流,例如:刹车温度、轮胎温度、动力单元散热等等,并不排除很多赛车可能无法完赛。
  威廉姆斯幸运地拥有罗伯-斯梅德里这个聪明人。他据理力争,声称威廉姆斯方向盘上的电子仪表盘屏幕不如其他车队大,如果要向车手发送允许的数据就处于劣势。另外,限制令出台过于仓促,车队没有足够时间准备,有些部件是根据一年前的标准打造的。最终,F1赛事总监查理-怀汀为了“公平”起见,同意将“限制令”中禁止交流技术信息的条款延期到2015年执行。
  有人提出很直接的质疑,为何汽联不事先与车队商量、确定后再告知天下。原因很简单,汽联要营造F1是一个透明、公开体系的好形象,任何规则的修改和实施都由白纸、黑子记录再案,绝不是暗箱操作。所以,就算引起争议,受到误解,也要“见光”,于是为了消除疑惑,怀汀周四晚上决定松绑,周五第一节自由练习结束后就举行新闻会。
  怀汀来说,部分闲置的暂缓未必是坏事,利用2014赛季最后两个月进行试验,尤其是对车队可能采用的“暗语”有针对性地学习,以便明年“限制令”正式实施后能够有效地严格监管。
  至于这个时间点的选择,赛季行将进入尾声,是大部分车队开始为明年做准备的时间,而从蒙扎到新加坡,F1的话题性得到很好的保留。还记得去年从何时起比赛变得“无聊”?夏休期之后,维特尔一路连胜。
  流失观众是伯尼无法接受的,挽回观众的兴趣,尤其在同样的时间节点避免重蹈覆辙是他必定会做的事情。梅赛德斯帮了伯尼很大的忙:在斯帕自己人相撞,在蒙扎罗斯伯格两度失误,两场比赛后都留下强烈的话题性。
  对于“限制令”在新加坡前出炉,阿隆索说:“可能有些表演需要每个星期天都要很精彩,而有些表演一场比一场增加观赏性就可以了,现在的情况可能就是后者。我们已经讨论了两个星期,媒体喜欢这样的话题,现在关心新加坡比赛的人可能会增加很多,因为通讯受到限制后,人们会好奇车手如何自己比赛。”
  有意思的是,阿隆索自己也是话题人物,从蒙扎到新加坡,围绕他的转会传闻一个版本接着一个版本。先是与维特尔互换车队,接着迈凯伦与本田欲买断他与法拉利的合同,甚至还有反过来的消息声称他已经与迈凯伦签约,而法拉利要买断合同留下自己的王牌。
  所有的传闻都来自意大利。上一次,关于迪-蒙特泽莫罗卸任的传闻成真,这一次阿隆索的传闻也会吗?
  本田即将作为引擎供应商回到F1,80年代与威廉姆斯和迈凯伦的确取得辉煌,但与现在的动力技术毫无干系。追求最好是日本大企业的哲学,但本田晚一年加入V6涡轮增压竞争,劣势或比优势更大。比较合理的是明年迈凯伦或许可以很快,但还不够快到颠覆梅赛德斯、拿到世界冠军。阿隆索为何要冒这个风险,而迈凯伦/本田又为何在无法预知前景的情况下扔出6000万欧元。上一次阿隆索加盟迈凯伦时双方提前一年就续约而且高调宣布吗,但现在西班牙人效力的是法拉利,刚刚换了主席的法拉利!
  按理说法拉利主席变更一事应有更多后续,鉴于法拉利即将在纽约证交所发行股票、巴黎车展推出新车,但是在迪-蒙特泽莫罗与继任者塞尔吉奥-马尔乔内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后突然安静下来,接着就有了阿隆索离开跃马的热闹传闻。
  意大利媒体制造传闻转移公众的视线,引开对法拉利公司顶层变更的关注?这并非不可能,也合乎逻辑。当然,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有一点是可以确定无疑的:2014赛季最后5场比赛不会失去话题,或许还有更大的热点等待被揭露。
(责任编辑:小迈)
&&&&&&</div
体育视频图片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转会拜仁竟因出轨?阿隆索痛斥西媒不实报道
深陷桃色新闻
来源:腾讯视频
9月7日讯 西班牙国脚哈维-阿隆索在今夏以低于1000万欧元的价格转会至拜仁慕尼黑( ) ,这一转会在西班牙引起轩然大波,究其原因是有媒体认为阿隆索的转会是因为出轨,不过在个人推特上,皇马( ) 中场痛斥了这个传闻,阿隆索还表示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阿隆索完成加盟拜仁的转会时,八卦媒体曾经披露,阿隆索的转会并非竞技因素,也非为教练生涯做规划,而是因为有了婚外情。据传,阿隆索和西班牙著名女歌手Russian Red关系暧昧,后者是著名的民谣歌手,在新出的专辑中,这位女明星甚至为阿隆索写了一首歌,叫做《Xabier》,在阿隆索的名字中,正好有“Xabi”这个单词。随后这家八卦媒体还透露,阿隆索的妻子知道了两人的“丑事”,于是决定搬离,以便远离小三,挽救已有三个孩子的家庭。虽然报道“有鼻子有眼”,不过阿隆索的个人声明称,这只是媒体的炮制的假新闻而已。阿隆索在个人推特上义正言辞地表示:“《世界报》的LOC关于我离开皇马的原因的报道是虚假的,针对对方炮制新闻的行为,我已经着手采取法律手段,并要求对方立即更正。”哈维-阿隆索的声明无疑给自己正名,而从“龙哥”一向的做派来看,这样的好男人出轨的概率的确非常低,西班牙媒体泼来的脏水的确让球迷愤恨。(Brooke)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bobanliang]
热门搜索:
排名球队胜/负胜率/胜差
排名球队胜/负/平积分
排名球队胜/负/平积分
排名球队胜/负/平积分
排名球队胜/负/平积分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凤凰号出品
阿隆索已无力吐槽!迈凯伦和本田的“婚姻”还能维持多久?
原标题:阿隆索已无力吐槽!迈凯伦和本田的“婚姻”还能维持多久?F1的2017赛季几乎过半,对今年场上的各队赛车竞争力我们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作为老牌参赛车队,法拉利今年赛车的表现终于是让车迷们满意了,同时与三连冠得主梅赛德斯AMG的争斗也愈加精彩和激烈。可是这时在赛场上,有一个在车队积分排名垫底的车队也备受着人们的关注,就连它在第八站才拿到的第一个车队积分也是第二天的头条新闻,凭什么一支成绩如此差的车队能有这么高的关注度呢?迈凯伦本田车队2017年成绩这三个任何一项都是赛车迷们的既熟悉又热爱的,尽管近些三年的表现不尽人意,但关注度不减,车迷们期待着奇迹的出现,期待着迈凯伦和本田的合作能与当年一样再一同创造神话,然而这一等三年,本田的动力单元本赛季仍未见任何起色……回到话题上来,先来看看2017赛季不到赛季半的车队积分排名情况。本文下笔前,在奥地利刚揭晓了红牛环赛道最新的分站冠军获得者。离夏休还有两站的比赛,迈凯伦车队成功成为了全场第一,恩,没错是的倒数第一,比索伯车队还少3个积分。成绩有点出乎意料,因为去年本田引擎刚表现出了一点点的竞争力,虽然故障还是存在,但是相比2015年已经进步了不少,按常理来说,2017年的的表现也不至于如此,但是由于本田方面在2017年采用了改变了设计概念的动力单元,相当于一切又重头再来。其实在阿塞拜疆站正赛前之前,粉丝们甚至怀疑今年的迈凯伦-本田上半赛季是否还能拿到积分,毕竟完赛率也是实在低得可怜。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赛季第八站阿塞拜疆,阿隆索使用到了第五套引擎,以及重启MGU-H和MGU-K,由于引擎使用数超出FIA规定配额,以及更换动能和热能回收系统,导致阿塞拜疆的罚退达到40位,但是最终还是完赛拿到了积分。费尔南多·阿隆索这样的现状对于两届世界冠军得主(年)费尔南多·阿隆索可以说是噩梦了,驾驶着一台既没有速度,又没有稳定性的赛车,还能有什么想法呢?他曾不止一次地在比赛的时候通过TR(team radio)抱怨它的赛车非常糟糕。其中“GP2事件”堪称经典,在2015年日本站的时候,阿隆索通过无线电喊道:GP2 engine! GP2 engine! It feels like it’s GP2。Embarrassing,Very embarrassing。(GP2引擎!GP2引擎!我感觉这像一台GP2!尴尬,非常尴尬!)以及后来的一些“我是全油过弯的”、“这辈子我都没用过这么差劲的引擎”、“pushing like an animal(这个赛车的加速像只动物,后来采访中阿隆索解释说大概是一只大象)”等等。这些抱怨无不表现出了阿隆索驾驶迈凯伦-本田赛车的无奈,对一台毫无竞争力、甚至无法完赛的赛车的无奈。迈凯伦 - 本田面对这样的动力单元,不仅是车队、车手阿隆索感到无奈。今年的巴林测试,在动力单元问题毁掉了迈凯伦车队的巴林周末和测试的第一天后,迈凯伦对于第二天的测试并没有报很多期望,然而在巴林测试的第二天,动力单元好得不能再好了,对此车队领队布利尔表示他们也无法解释,在故障后没有进行任何规格改动的情况下能如此顺利地继续进行测试。布利尔说到“因为很难理解什么时候会遇到故障。比赛后我们更换了MGU-H(热能回收系统),但是昨天的测试里跑了2圈就故障了。我们换了引擎之后又跑了17圈,但是没在车上发现任何问题。所以本田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才是问题所在。”这可以说是非常的玄了。或许正确的道路也充满着荆棘。在刚结束的奥地利站比赛,本田带来了“spec 3”版全新升级版引擎,然而在周五的练习赛中就出现了问题,虽然本田宣布他们连夜解决了MGU-H的问题,但是为了稳妥起见,最终决定正赛用回旧版引擎,所以没有触发罚单。正能量虽然遭遇如此的困境,但是阿隆索总能驾驶着这搭载着毫无竞争力的动力单元的赛车让现场和屏幕前的车迷们眼前一亮,惊叹着:我*!这车还能有这样的操作?是的,只要车表现出一点的竞争力,他就能以最佳的状态将赛车的潜能发挥出来,而且常常能令人惊艳。在赛道上阿隆索一度领跑,但比赛仅剩21圈的时候,阿隆索驾驶的赛车出现爆缸,后遗憾退赛。如果赛车未出现问题,或许第一次参加这项比赛的阿隆索可以站上颁奖台喝牛奶了。“可能正好相反,”阿隆索表示,“这恰好表明了我想赢得我参加的任何比赛。在F1我们目前还没有完美的套件来实现这一点。但是作为团队,我们乐于放手去做更多的事情。”“我们是如此的缺乏竞争力。但是这个赛季很长,我们都在努力做到这点。”赛场上的他,一直很优秀从2001年凭借着天赋和努力进入F1,为米纳尔迪驾驶赛车,后2002年转会雷诺成为试车手,03年转过正式车手,为雷诺驾驶赛车。2007年他从雷诺转会到迈凯伦,与汉密尔顿成为队友,但由于后来与车队和队友之间出现矛盾。所以在那之后,夺得第三座世界冠军奖杯成为阿隆索在赛场上最大的愿望,在这十年里,阿隆索曾多次转会,他渴望的到一台最好的赛车,也曾多次离个人的第三座世界冠军奖杯很近,但是最终还是遗憾没有达成。2015年,阿隆索与迈凯伦之间的矛盾化解,他再次回到了这支车队,选择离开了法拉利加入迈凯伦-本田。对阿隆索来说这是一场赌博,他知道自己需要陪着一个新加入的引擎供应商成长,但他认为成功后的本田可以让他去争第三座总冠军,因为曾经迈凯伦与本田有过非常经典的合作,那也是迈凯伦最光辉的时期。出于种种原因,阿隆索选择了离开当时没有冠军命的法拉利,加入迈凯伦-本田“赌一把”,但是本田目前的困境让阿隆索感到失望。是的,阿隆索的实力还在、热情还在,而他离他的第三座世界冠军奖杯只差一台有竞争力的赛车,那台赛车会是不久后的迈凯伦-本田吗?这我没法办下定论,只能说阿隆索如果留下来,照现状来说,那将还是场赌博。总结虽然说三年过去了本田动力单元的仍然未见起色,该有的动力没有、该有的稳定性没有、那应该很省油吧,很遗憾也没有,那他就一无是处了吗?当然不是的,虽然我们现在看不出本田在憋着什么大招,但是每一站的积累都是技术进步的基石,每站的数据是非常珍贵的。是的,我们可以给本田信心,因为我们知道,也不能够怀疑的是,他们对成功的渴望绝对不比迈凯伦少,不比阿隆索少,更不比我们这些车迷少,也许不用等到下一个三年,本田在F1这个世界顶级的赛事上就会取得惊人的成功,但是对于这个年纪的阿隆索来说,他的车手生涯还有几个三年呢?最佳的场上状态还能保持多久呢?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太平洋汽车网为啥费尔南多·阿隆索这么招人恨?
82回复/5亮 18039浏览
通常我是不太会去留意《太阳报》在写些什么,但昨天有点例外。他们的一篇关于费尔南多·阿隆索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篇文章里他们用了大量刻簙的语言报导了在Tom Bower撰写的关于Bernie Ecclestone的书中的一段“内容令人震惊的要求”,即2007年那个“恶毒的西班牙人”是如何对他当时的队友刘易斯·汉密尔顿“背信弃义”的。我在文章中没看到任何新的东西(无非是在反刍着三年半前的谈资,说敲诈勒索罗恩·丹尼斯之类的),我只能猜想这一定是这家小报的运动部在这段清闲日子里最寂寞难熬无料可报的一天。但是这篇文章、这种论调,已经不是第一次让我感到疑惑,到底是为了什么让费尔南多·阿隆索激发了他们如此程度的恨意?
在文章继续之前,我应当先申明一下我的成分(经常看我博客的读者可能早就发现了): 我是费尔南多·阿隆索的粉丝。还好不是盲目崇拜型,也不是那种对其他车手从不尊重从不欣赏,在他们值得赞扬的时候不愿表扬,在阿隆索应该批评的时候不愿批评的类型。但是我确定是费尔南多·阿隆索的支持者,正因为这些原因,我发现这些“恶人阿隆索”实在让人无法下咽。
当然,每个人看这些小报上的F1新闻报道都知道那首先是加了几卡车作料的,很明显他们有他们的需要,客观准确的报道或许会得到F1热衷者们的赞赏,但这不是小报们优先考虑的。他们寻求的是面向所谓“大众市场”,或那些偶尔看一眼F1,且对这项运动的兴趣仅限于支持英国车手的人群,挑起这批读者群道义上的愤慨能带来不错的销量。昨天《太阳报》的文章就做到了他们要做到的全部这些。但是对阿隆索的鄙视不光存在在小报上,粉丝论坛里也大量存在,专业汽车运动媒体上也是(我不想点名)。正如Nigel Roebuck的曾说过的:“反阿隆索的论调在这个国度已然成风......”
不可否认,费尔南多·阿隆索的存在对F1这个运动项目是有益的。优秀的车手越多,对这项运动越好这是肯定的,而阿隆索必定是最好的之中的最好的几个之一。Martin Brundle这句话说的完全正确:“如果你着手组建一支F1车队话,有三个家伙要列在“必居其一”的名单上…维特尔、汉密尔顿、阿隆索”。他赢得了两个世界冠军,名下26个分站冠军,他的从不心慈手软、坚韧、绝快的速度和极具进攻性的风格多年来都展示无遗。我们可以想象一下2010赛季如果没有他会怎样。当然,红牛车队两名车手的微妙关系以及维特尔赛季末期的爆发是提供了部分剧情,刘易斯以高水准的表现扯住红牛的衣角阻止他们前行也值得欣赏,但更是因为有阿隆索在,他拽着他的法拉利到达了或许是超越其本身应当在的位置,让2010赛季最终可以作为一个伟大的赛季被铭记。
另一件没被太多人留意到的事是至少在赛道上,阿隆索的动作很干净。这在现代F1中并不寻常,几乎找不出他对对手采用过分手段的例子(当然这里说的赛道不包括维修通道里)。换作舒米如果不来那么一下子,整个周末就几乎没法过了。
说到这点,无法否认这绝大部分仇恨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07年。显然那是阿隆索和刘易斯·汉密尔顿同队为迈凯轮车队效力时那动荡的一年。事实上,人们很容易就忘记了在那年之前阿隆索是多么受欢迎,这在2006年意大利大奖赛他被赛会干事泼脏水得到的广泛同情就可以看到。他那时是那个尽管种种不利,但仍颠覆了迈克尔·舒马赫的年轻斗士,短短的时间内这些就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关于2007赛季的细节,以及主角们的是是非非,仍需要他们自己写文章来告诉我们(我们还未曾真正听到过费尔南多这边的故事)。但那一年对他而言是不快乐的是妥帖无疑的,他很少能发挥出所有潜力,还犯了很多很不像他的失误,而他和车队、队友的关系在赛季远未结束的时候就破裂到了无法修复的地步。此外,那一年也暴露出费尔南多性格上的瑕疵,那是之前或之后的时间里很少显现出来,就是他显然对比他资历更浅的队友展现的速度和获得的关注表现出了焦躁不安(说实话刘易斯一开始的速度惊人到了他本人大概也没料到的程度)。
事态的发展在匈牙利站上又更进了一步。排位赛两人一场针锋相对的较量中,汉密尔顿拒绝让出轮到阿隆索先跑耗油圈的位置(还记得这一段吗?),阿隆索接着在维修站阻挡汉密尔顿,那是妇孺皆知的部分了,这让他的队友没能完成最后的一个排位单圈,也让阿隆索得到了退后五位发车的处罚。然后,第二天上午阿隆索据称威胁了罗恩·丹尼斯,扬言要向FIA揭发迈凯轮剽窃法拉利间谍案的罪证。
不管是匈牙利事件,还是2007年的整体状况,其中的实际发生过程都比媒体上呈现的常见描述要复杂的多(例如,他其实很快就撤回了威胁,谁又从没在争论热头上说过句蠢话?)。但对费尔南多来说不幸的是,他的行为刚好能漂亮地嵌入到了某些“能卖报纸”的故事情节里,一个被狡猾的外国人,用了背后的阴谋手腕占了不列颠小金童一个便宜。这是个已经卖了一百万次的给英国学校小男孩看的漫画故事里的情节。加上阿隆索在维修站的阻挡是曝光在大太阳底下的,相对比刘易斯在赛道上的动作却没什么人留意到,这就更好办了。小报们尤其就能在这上面大显身手了。
不可否认在2007年,特别是匈牙利站,阿隆索做的并无光彩可言。但奇怪的是在之后三年半之久后,他看上去还在很多时候为这件事接受惩罚,对比体育迷们在其他时候通常显示出他们具有超快的遗忘能力。举个例子,看看曼联的球迷是多快原谅鲁尼显而易见的“不忠”的,他要求离开俱乐部看起来除了为了从他们手里搞到还要丰厚的薪水合同别无其他理由,但他一签完新合同,一切烟消云散。我印象中即便是塞纳和舒马赫的不端行为(而且有很多),也未曾受到像对阿隆索这样的批评,而且被遗忘得也要快得多得多。
对阿隆索来说的另一个问题,是他之后的所有举动,无论它们本身多么轻度和无害,就都总是会被人透过Dick Dastradly[漫画反面人物]的面罩来看待。于是对他的那些恶意的批判就相互地渗透强化着。2007年后他又被不同程度的牵扯到其它的纷争中,像2008年新加坡“撞车门”事件,他的队友为帮他获胜按事先的计划故意撞车;还有霍根海姆那次大惊小怪的车队指令事件。在这两次还有其它关注度次之的事情里,情况不明的条件下至少不对阿隆索做否定判断的声音都极其有限,相反大多数假设都认定他就是幕后黑手并对这些事件施加了邪恶的影响力。这还是在完全不存在证据证明他对“撞车门”有任何知晓的情况下(用Bob Dylan说:他要是就是运气好,他自己也没办法)。而有个细节是,阿隆索的加油策略在撞车计划炮制前一天就定下来了的,所以他完全是有可能对撞车计划没有察觉的,这在报道里几乎是没人提到的。至于霍根海姆的车队指令,我以前就说过在我看来完全是反应过度,车队指令在围场里一直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存在着并被执行着。用主观臆断他在这些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去批评阿隆索,这里带出了问题的实质——我禁不住猜想,如果这些事件的受益者不是阿隆索而是任何别的车手,那么决不会产生如此巨大批评余波。(说句题外话,我希望那些不放过任何机会去抨击费尔南多·阿隆索的人千万别把这种审判标准带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如若不然我相信他们必将孤独终老)。
Nigel Roebuck&认为阿隆索的这些名声都不是他应得的:“每项体育运动都必须得有个反面人物,这是当然的了……费尔南多已越来越多的被描述成那个“戴着黑帽子的人”。外国人,当然啦,黑黝黝的那种家伙;给一支外国车队开着车;还没把刘易斯·汉密尔顿太放在眼里…总而言之,挺他妈讨厌的,你说呢?”[Nigel是在反语讽刺]
但费尔南多或许也并不总在帮助自己摆脱这样的偏见,他在有些时候会显而易见地宣泄着他的脾气。就像最近我们看到的在阿布扎比的回场圈,他向维塔利·佩德罗夫打手势发泄,他被俄罗斯人阻挡了大半场比赛。又是那么回事,看上去不好看,但比赛一结束他就立即撤回了他的不满,承认佩德罗夫只是在完成他的工作。但一向就是如此,是这个手势成为了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和粉丝论坛讨论的焦点,当然给阿隆索的又不是什么好话了(又一个帮不到他的地方是图像远比语言作用强大)。然而又一次,对阿隆索的批评引出了同样的问题——很难相信如果做手势的不是阿隆索而是别人,同一群人还会如此神经过敏(例如2010年土耳其站维特尔撞了韦伯后也打了手势,也远没受到像这样的待遇)。
他对媒体的某种程度上的戒心,尤其面对英国媒体(很可能是有理由的)的不信任则更加帮不到他。他很少走出去去把他这边的故事展示出来。2007的“匈牙利门”就是一例,在那个比赛日的早上,刘易斯·汉密尔顿的脸好像这里那里到处都是,尽了他的全力在每个可以触及的麦克风前像唱诗班歌手一样吟唱着他那些老调重弹的内容,而阿隆索则一直呆在背后,几乎不说话。那年摩纳哥站的赛后情况也相同,只有汉密尔顿侃侃而谈提供所有描述,而阿隆索却难得回应。
这是阿隆索的优点也是缺点,要是这玩意儿不直接影响到计时表停表时的上面的数字,他就想都不会去想它,而媒体战争对他而言不过就是这一类里的东西罢了。他的这种谨慎部分也许还源自他相对卑微和稍许有点偏僻的出生背景(我对奥维耶多保持该有的恭敬)这让他形成了以一种有点轻度忧郁、保守而多疑的眼光看待这整个F1的舞台。这点无疑也在2007年与迈凯轮车队关系最终走向破裂起到了促进作用。一个西班牙的围场内部人士当时曾说过,“近距离接触后你会发现他是个引人入胜的家伙,风趣有魅力,而且很聪明。不过我认为他不够智慧...他不是从巴塞罗那或马德里那种大城市出来的。我想他...可能还没适应他身处的环境里的现实。”
这是件令人遗憾的事,因为我相信,或许是因为遭受攻击时导致的更高的媒体前的出镜让他能够把自己的观点更有效地传达出来,阿隆索一直是这项运动里最有趣的人物之一,对各种事物反应也总是显得让人耳目一新的坦诚。而听那些真正认识他的人们的描述,他是个非常非常有趣的人,而且有他在周围是件很欢快的事情(这也是这位“内部人士”说的)。也许,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他对媒体的态度更加开放而且总体来说也非常非常受欢迎不是个巧合。显然Tifosi对他的爱超过了吉尔斯·维伦纽夫以后所有其他车手 —— 确实是极高的褒奖了。
费尔南多·阿隆索对F1运动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必将作为有史以来最好的车手之一被载入史册。这也是为什么看到阿隆索的一举一动都招来这种程度的负面反应多么让人失望。而且这是建筑在一个为他塑造的,而且更像童话故事里的恶棍的认识之上的,而且它们在我看来几乎毫无事实根据,而且很大程度上的自我标榜永远正确的。作为一级方程式赛车车迷,我们应该感谢他为这项运动所带来的,也应该记住,虽然他和每个人一样都面对着批评和显微镜下的监视,但同时他也和所有F1的车手一样,值得极大的尊重。毕竟他们比我们优秀。
最后我想奉劝那些已经养成某种习性,即不管在讨论啥主题时都要扑上去攻击阿隆索的人,请你真正思考一下你的立足点是什么,然后再想想是否可以歇歇了......
P.S.&感谢糊涂阿蒙~~~
这些回帖亮了
我就是从07年开始疯狂地喜欢他!喜欢他的坚毅,喜欢他的魄力,似乎所有的闪光点和魅力都由于对方的怪癖、无耻、古板、奸诈被全部激发出来。特别是决裂之后得不到任何支持反受牵制的几番一骑绝尘,让人异常感动。正所谓失败者才会时时刻刻嚷嚷着去战胜对方,胜利者是孤独的,并且时刻准备着自我挑战。
本论坛有一位给alo伤得很深很深。 n多马甲,来论坛的目的就是黑alo,时间持久。活到这份上,很可怜的。
看到有人扯到我们了,说不“恨”头哥,那是不可能的,05年若不是头哥,估计胖纸的第一个WDC就很有戏了,06年若不是头哥,大叔的第八个WDC是很稳的,可这种“恨”,无关乎其它,就是因为他的存在阻挡了自己喜欢的家伙,可他是用扎实的表现让我们去“恨”的,这种恨,长久不了,或许,从恨他开始,心里就已经埋下了爱的种子,真正牛比的家伙,抛去当年的立场,谁不喜欢,而现在,他来了,他还是那么拉风,他给了我们一个百分百爱他的理由,那么,我们就会给他百分之两百的爱
我现在看到07年相关内容已经自动无视了,因为那一年除了头哥,其他的东西都是那么丑恶
07年的罗恩丹尼斯是个奸诈的导演,而LH就是他的好演员。4年过去了,LH还在舞台上继续他的表演,但是演技没有提高,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当初那么信任的新人是多么的虚伪,才能认识到FA的沉默,坚强是多么的难得!
很好的文章,我发现阿隆索在英国的论坛似乎日子也不好过。。。
目前有两位车手有这种待遇,不知道另一位在西班牙论坛的日子又如何呢?
阿隆索的技术无可挑剔、支持他、、、、、
多数舒马赫的车迷,不喜欢他
绝大多数迈凯轮的车迷,不喜欢他
多数kimi的车迷,不喜欢他
绝大多数LH的车迷,不喜欢他
英国媒体,占了很大的话语权,所以......
有谁经常看西班牙语的文章和论坛吗?
youtube的英语评论我们看得懂,其他语言的呢?
我怎么觉得讨厌LH 的人更多些呢。。
英国人怎么评价FA 和 西班牙人怎么对LH 早就领教过了 太阳报&ok杂志 vs 阿斯报&马卡报 谁比谁好
作者是英国人?板牙媒体才不会写这样的文章吧?
很难相信如果做手势的不是阿隆索而是别人,同一群人还会如此神经过敏
这个在HC也适用。。。
显然Tifosi对他的爱超过了吉尔斯·维伦纽夫以后所有其他车手 —— 确实是极高的褒奖了。
被这句话感动到了。。。
其实我很期待头哥出自传。。。
引用3楼 @ 发表的:
多数舒马赫的车迷,不喜欢他
绝大多数迈凯轮的车迷,不喜欢他
多数kimi的车迷,不喜欢他
绝大多数LH的车迷,不喜欢他
英国媒体,占了很大的话语权,所以......
有谁经常看西班牙语的文章和论坛吗?
youtube的英语评论我们看得懂,其他语言的呢?
他们喜不喜欢不重要,也不在乎他们喜不喜欢
全世界的人民都忘了07年那事 毕竟时间的指针已经来到了11年 当然 除了英国人
07年真是可怜的赛季。 匈牙利假如忍一下可能就好了。 不过那时真是很愤怒LH没有让车。可以理解。
引用10楼 @ 发表的:
07年真是可怜的赛季。 匈牙利假如忍一下可能就好了。 不过那时真是很愤怒LH没有让车。可以理解。
你的想法很搞笑。忍?他们同样会说你没用、没种。如果他当时真忍了,连我这个忠实的隆迷都会瞧不起他!
头太大。。。
写的很不错。每个童话故事里都需要一个大反派,我们从小都喜欢看童话故事。只是很多人都无法长大,或者说在车迷的这个世界里很多还是儿童时期
就是喜欢这样的大头,被媒体牵着鼻子走那才叫悲剧!
哈,难道作者是HC的常客?
我觉得新一代车手的赛道肮脏手段都很少,挺君子的,这个很奇怪。
舒马赫脏手段很多。
英媒又玩转移视线这一套,对FA一向都是最刻簙的。
我现在看到07年相关内容已经自动无视了,因为那一年除了头哥,其他的东西都是那么丑恶
07年的事...
想看大头的自传
全世界大概只有英国人还活在07年的美梦差点成真的幻想里
这作者后边大半段说了这么多,拐弯抹角还此地无银,外加搬出所谓的“内部人士”,不就是想说头哥是个来自小地方的土人嘛,不懂顾全大局或者什么的。。呵呵,至于么你,还请你们这些【优雅的】【高贵的】【智慧的】【大地方的】各位,所谓最大的蔑视是无视,还请你们不要大意的无视头哥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311人参加识货团购259.00元6人参加识货团购166.00元2193人参加识货团购199.00元119人参加识货团购89.00元14人参加识货团购129.00元764人参加识货团购218.00元5人参加识货团购155.00元316人参加识货团购529.00元464人参加识货团购439.00元445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1221人参加识货团购348.00元894人参加识货团购550.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隆索转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