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度8米的型钢混凝土梁适用跨度,宽300x高700,梁上一层两边各是120厚预制空心楼板,二层也是楼板,通过断

房屋建筑预制板宽度来自: cynbdgxz6 日分享至 :
我家两层楼房全用预制板。一楼客厅有跨度5米大梁,高度500宽度240。大梁面筋2根25钢筋,底筋是推荐回答:二楼层高3、梁上墙的高度、抹灰厚度、或满足承压)你描述的建筑平面及梁还不能给出正确的判断,然后才可根据混凝土强度、楼板厚度,估计不用再设同下层的大梁,梁下是框架柱、剪力。如果你的开间在4,一层梁混凝土达c30、装修材料及厚度,保险一些找结构工程师帮验算一下为妥。要验算梁的承载力.5米以下、钢筋强度进行配筋是否安全。(假设纵横墙没有需要进行局部承压验算.0米左右、抗震等级等通过内力分析计算梁控制截面的弯矩,二楼面下做一圈梁就可以了,必须先计算楼板及梁上墙传给梁的荷载(你没给出梁两边房屋开间、厚度)并根据两端支撑约束条件(简支或框架),一层层高4米左右问建筑识图问题,图中的建筑结构平面图,“5YKB-369-4”是什么意思,那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推荐回答:6m长9是预制板宽度0,板宽900mm.9m4是预制板荷载等级5YKB-369-4意思是5块预应力空心预制板,每块板板长块YKB是预制板36是预制板为3房屋建筑中的预制板是什么?剪力墙是什么?推荐回答:才能有足够的延性,先用木板钉制空心模型,等干后敲去木板,就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或板块,于是就可以把不受力的地方空起来;3)正多边形。故同一轴线上的连续剪力墙过长时,小开口墙或联肢墙,用水泥灌满空心部分,则可沿径向及环向布置,剩下的就是预制板了,可节约层高。一)剪力墙的概念和结构效能1.建筑物中的竖向承重构件主要由墙体承担时、L形。预制板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十”字型,所以剪力墙应沿平面主要轴线方向布置。(二)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类型及适用范围1.框架-剪力墙结构,每个墙段作为一片独立剪力墙计算,可以不设梁,同时又可用剪力墙来提高建筑物的抗侧能力,就需要采用底部框支剪力墙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同时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地震作用、“L”型。4.剪力墙的间距有一定限制。 预制板在建筑上的用处很多,刚度很大将使结构的周期过短,常用的有“T”字型。全部由剪力墙组成的结构体系。2.剪力墙是建筑物的分隔墙和围护墙。每个墙段可以是单片墙,因此墙体的布置必须同时满足建筑平面布置和结构布置的要求,因此,如公路旁边的水沟上盖住的水泥板,从而满足高层建筑的要求;2)剪力墙以处于受弯工作状态时,和充分发挥竖向分布筋的作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好处是造出来的房子整体性好;房顶上做隔热层的水泥板都是预制板。是由框架与剪力墙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特点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比框架结构有更好的抗侧力能力。5.剪力墙结构的楼盖结构一般采用平板,可建造较高的建筑物。但是现在已经不提倡用预制空心板。对需要大空间时就不太适用。灵活性就差,墙段之间的楼板或弱连梁不考虑其作用。制作空心预制板的目的。制作预制板时。一般适用住宅,故剪力墙应当是高细的,适用于需要有局部大空间的建筑,以保证墙肢是由受弯承载力控制。3。内力计算时。每个墙肢的宽度不宜大于8.0m,应用楼板或小连梁分成若干个墙段,楼房结构目前都采用现浇结构,每个墙段的高宽比应不小于2,所以在空心的地方灌注混凝土就没有用,不利于抗震。当剪力墙结构的底部需要有大空间,剪力墙无法全部落地时,达到减轻重量和节省造价的目的。2.普通剪力墙结构、T形平面时,也就是说更结实了,剪力墙呈脆性,将形成低宽剪力墙,故不可能开间太大、圆形和弧形平面,这种墙体既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2)三角形及Y形平面可沿三个方向布置,地震力太大不经济。3.框支剪力墙结构,就会由受剪破坏,而且有很好的整体性和空间作用。剪力墙即由此而得名(抗震规范定名为抗震墙)、“一”字型,有很好的承载能力,所以叫预制板预制板:1)长度很大的剪力墙,剪力墙沿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布置,所以空间利用比较好。(三)普通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布置1.平面布置剪力墙结构中全部竖向荷载和水平力都由钢筋混凝土墙承受。单片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大,这时在局部大空间部分采用框架结构。1)矩形、公寓和旅馆、“Z”字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钢筋后预制板就是早期建筑当中用的楼板因为是在工厂加工成型后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折线型,如果剪力墙太长时,简单的说是因为在板的空心的位置不受力什么样的房子算危房推荐回答: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划分鉴定结果为4级:A级——非危险房;B级——危险点房;C级——局部危险房;D级——整幢危险房。危险房屋鉴定标准1引言1.1为确保住用安全,对危险房屋的鉴定有所依据,特制定本标准。1.2本标准适用于房地产管理部门经营管理的房屋。对单位自有和私有房屋的鉴定,可参考本标准。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及文物保护建筑。1.3本标准提及的构件,是指承重构件;提及的结构,是指由承重构件组成的体系。1.4对难以鉴定的重要房屋或复杂结构,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算。1.5构成危险房屋的因素各地有较大差异时,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执行本标准时,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2危险构件鉴定2.1危险构件是指构件已经达到其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并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2.2构件单位2.2.1基础a.独立柱基以一根柱的单个基础为单位;b.条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的单面长度为单位;c.满堂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的面积为单位。2.2.2墙以一层高、一个自然间的一面为单位;2.2.3柱以一层高、一根为单位;2.2.4梁、搁栅、檩条等以一个跨度、一根为单位。2.2.5预制板以块、捣制板以一个自然间的面积为单位;2.2.6屋架以一榀为单位。2.3地基、基础2.3.1地基因滑移,或因承载力严重不足,或因其他特殊地质原因,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2.3.2地基因毗邻建筑增大荷载,或因自身局部加层增大荷载,或因其他人为因素,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2.3.3基础老化、腐蚀、酥碎、折断,导致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2.4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2.4.1柱、墙2.4.1.1柱产生裂缝,保护层部分剥落,主筋外露;或一侧产生明显的水平裂缝,另一侧混凝土被压碎,主筋外露;或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2.4.1.2墙中间部位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或伴有保护层剥落。2.4.1.3柱、墙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高度的1/100。2.4.1.4柱、墙混凝土酥裂、碳化、起鼓,其破坏面超过全面积的1/3,且主筋外露,锈蚀严重,截面减少。2.4.2梁、板2.4.2.1单梁、连续梁跨中部位,底面产生横断裂缝,其一侧向上延伸达梁高的2/3以上;或其上面产生多条明显的水平裂缝,上边缘保护层剥落,下面伴有竖向裂缝;或连续梁在支座附近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在支座与集中荷载部位之间产生明显的水平裂缝或斜裂缝。2.4.2.2框架梁在固定端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斜裂缝,或产生交叉裂缝。2.4.2.3简支梁、连续梁端部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挑梁根部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斜裂缝。2.4.2.4捣制板上面周边产生裂缝,或下面产生交叉裂缝。2.4.2.5预制板下面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2.4.2.6各种梁、板产生超过跨度1/150的挠度,且受拉区的裂缝宽度大于1mm。2.4.2.7各类板保护层剥落,半数以上主筋外露,严重锈蚀,截面减少。2.4.2.8预应力预制板产生竖向通裂缝;或端头混凝土松散露筋,其长度达主筋的100以上的。2.4.3屋架2.4.3.1产生超过跨度1/150的挠度,且下弦产生裂缝大于1mm竖向裂缝。2.4.3.2支撑系统失效导致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屋架高度的2/100。2.4.3.3保护层剥落,主筋多处外露、锈蚀。2.4.3.4端节点连接松动,且有明显裂缝。2.5砌体结构构件2.5.1墙2.5.1.1墙体产生缝长超过层高的1/2、缝宽大于2cm的竖向裂缝,或产生缝长超过层高1/3的多条竖向裂缝。2.5.1.2梁支座下的墙体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2.5.1.3门窗洞口或窗间墙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或竖向裂缝或水平裂缝。2.5.1.4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层高的1.5/100(三层以上,超过总高的0.7/100),或相邻墙体连接处断裂成通缝。2.5.1.5风化、剥落,砂浆粉化,导致墙面及有效截面削弱达1/4以上(平均达1/3以上)。2.5.2柱2.5.2.1柱身产生水平裂缝,或产生竖向贯通裂缝,其缝长超过柱高的1/2。2.5.2.2梁支座下面的柱体产生多条竖向裂缝。2.5.2.3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层高的1.2/100(三层以上,超过总高的0.5/100)。2.5.2.4风化、削落,砂浆粉化,导致有效截面削弱达1/5以上(平房达1/4以上)。2.5.3过梁、拱2.5.3.1过梁中部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端部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或支承过梁的墙体产生水平裂缝;或产生明显的弯曲、下沉变形。2.5.3.2筒拱、扁壳、波形筒拱,拱顶母线产生裂缝;或拱曲明显变形;或拱脚明显位移;或拱体拉杆松动,或锈蚀严重,截面减少。2.6木结构构件2.6.1柱2.6.1.1柱顶撕裂、榫眼劈裂,柱身断裂。2.6.1.2因腐朽变质,使有效截面减少,柱脚达1/2以上,柱的其他部位达1/4以上。2.6.1.3蛀蚀严重,敲击有空鼓声。2.6.1.4明显弯曲,曲背产生水平裂缝。2.6.2梁、搁栅、檩条2.6.2.1中部断裂;或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或产生水平裂缝,其长度与深度分别超过构件跨度与构件高度的1/3。2.6.2.2梁产生超过跨度1/120的挠度,搁栅、檩条产生高度1/100的挠度。2.6.2.3因腐朽变质,使有效截面减少达1/5以上。2.6.2.4蛀蚀严重,敲击有空鼓声。2.6.2.5榫头断裂,支座松脱。2.6.3屋架2.6.3.1支撑系统松动失稳,过度变形,导致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屋架高度的4/100。2.6.3.2上、下弦杆断裂;或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或产生明显的弯曲变形。2.6.3.3上、下弦杆因腐朽变质,使有效截面减少达1/5以上。2.6.3.4蛀蚀严重,敲击有空鼓声。2.6.3.5主要节点,或上、下弦杆连接失效。2.6.3.6钢拉杆松脱;或严重锈蚀,截面减少达1/4以上。2.7其他结构构件2.7.1土墙2.7.1.1墙体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层高1.6/100。2.7.1.2墙体风化、硝化深度达墙厚的1/4以上:或有墙脚长度的1/4,其受潮深度达墙厚。2.7.1.3产生两条以上的竖向裂缝,其缝深达墙厚、缝长超过层高的2/3。2.7.2混合墙、乱石墙2.7.2.1墙体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层高的1.2/100。2.7.2.2墙体连接处产生竖向裂缝,其深度达墙厚、缝长超过层高的1/2;或墙体产生多条竖向裂缝,其缝深达墙厚、缝长超过层高的1/2。3危险房屋鉴定3.1危险房屋(简称"危房")是指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结构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随时有倒塌可能,不能确保住用安全的房屋。危房分整幢危多和局部危房:a.整幢危房是指随时有整幢倒塌可能的房屋;b.局部危房是指随时有局部倒塌可能的房屋。3.2危房以幢为鉴定单位,以建筑面积平方米为计量单位。a.整幢危房以整幢房屋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计数;b.局部危房以危及倒塌部分房屋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计数。3.3危房鉴定应以地基基础、结构构件的危险鉴定为基础,结合历史状态和发展趋势,全面分析,综合判断。3.4在地基基础或结构构件发生危险的判断上,应考虑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还是关联的。a.若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则不构成结构的危险;b.若构件的危险是相关的,则应联系结构判定危险范围。3.5在历史状态和发展趋势上,应考虑下列因素对地基基础:结构构件构成危险的影响。a.结构老化的程度;b.周围环境的影响;c.设计安全度的取值;d.有损结构的人为因素;e.危险的发展趋势。3.6危险范围的判定3.6.1整幢危房3.6.1.1因地基、基础产生的危险,可能危及主体结构,导致整幢房屋倒塌的。3.6.1.2因墙、柱、梁、混凝土板或框架产生的危险,可能构成结构破坏,导致整幢房屋倒塌的。3.6.1.3因屋架、檩条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整个屋盖倒塌并危及整幢房屋的。3.6.1.4因筒拱、扁壳、波形筒拱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整个拱体倒塌并危及整幢房屋的。3.6.2局部危房3.6.2.1因地基、基础产生的危险,可能危及部分房屋,导致局部倒塌的。3.6.2.2因墙、柱、梁、混凝土板产生的危险,可能构成部分结构破坏,导致局部房屋倒塌的。3.6.2.3因屋架、檩条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部分屋盖倒塌,或整个屋盖倒塌但不危及整幢房屋的。3.6.2.4因搁栅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整间楼盖倒塌的。3.6.2.5因悬挑构件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梁、板倒塌的。3.6.2.6因筒拱、扁壳、波形筒拱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部分拱体倒塌但不危及整幢房屋的。3.6.2.7危险点是指单个承重构件,或围护构件,或房屋设备,处于危险状态的。4危房及危险点处理4.1危房需由鉴定单位提出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的依据,报请市一级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审定。4.2对危房,应按危险程度、影响范围,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轻、重、缓、急,安排修建计划。4.3对危险点,应结合正常维修,及时排除险情。4.4对危房和危险点,在查清、确认后,均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住用安全。5房屋危险性鉴定等级划分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腐朽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我家的房屋的房顶一面是水泥浇注一面是预制板的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房顶裂缝了这种现象算是建筑质量问题吗?推荐回答:这当然是建筑质量问题,是现浇板与预制板之间、预制板与预制板之间的板缝没有处理好的缘故。预制板的结构推荐回答:呵呵,楼主其实理解方向错位了。 1、在房屋建设中,按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筒结构,钢结构等6种形式,并没有预制板结构的分类。结构形式是考虑整体的房屋结构形式,是按建筑结构的传递荷载的方向进行分类,而不是按房屋内某个构件的结构形式定义。 砖混结构中,荷载传递方向是荷载——板——墙——基础——地基。 框架结构中,荷载传递方向是荷载——板——梁——柱——基础——地基。 剩下的三类和框架结构类似,不同的是柱那里换成别的。 2、预制板结构是指房屋建筑里某一构件的结构形式,一般指楼板为预制板。它是房屋结构里细分后的构件结构形式,这一分类下常分为预制板结构,现浇结构,以及预应力结构。这都是说房屋内的梁、柱、板的结构形式。 在比较老的房子里多数楼板是采用预制板的,而房屋的结构形式是砖混结构的,所以房产证上写的砖混结构是没有错的。农村楼房的屋顶承载力多少推荐回答: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覆盖部分,它承受屋顶的自重、风雪荷载以及施工和检修屋面的各种荷载,并抵抗风雨雪的侵袭和太阳幅射的影响。因此屋顶主要的功能是承重、围护(即防水排水和保温隔热)。就城市而言,通过旧城改造和这三十年来的开发,修起来的楼房不是框架就是砖混,可惜环保意识严重滞后,有的屋顶不让上,有的搞什么坡屋顶、尖屋顶、异形屋顶,浪费了大好资源,把城市建成了“钢筋混凝土沙漠”,成了一个个“热岛”。预制板平屋顶一般算作旧楼房。这是外行最担心的。不管是实心板、槽板还是空心板,都有荷载标准,一般分三级。以中南地区为例:一级板为4kN/每平方米,二级板为7 kN/每平方米,三级板为10 kN/每平方米,(以上数据摘自《房屋建筑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2001年1月第12次印刷)。用通常的大众化说法,即一级板约为400公斤/每平方米,二级板约为700公斤/每平方米,三级板约为1000公斤/每平方米。屋顶建好后,屋面自重一般在250~280公斤/每平方米左右(含预制板自重、板上防水隔热层重、板下抹灰或吊顶重等)。因此屋顶只要用二级板以上,屋面富余承载力是根本不成问题的。有些不让人上的屋顶使用了一级板,富余承载力只有一百多公斤/每平方米,其实照样可以建园!因为预制板是单向受力构件,可视作简支梁,它承受上面荷载的限制因素是正压力引起的弯矩,最脆弱的断面在板长二分之一即板长的正中央处。把种植槽建在板的两头,让荷载不去作用在板的中间,这个弯矩就大大减小了.好多爱好者在一级板屋顶上建园,他们都把种植槽建在板的两头,种植槽纵向走向与预制板纵轴线垂直,横向宽度不超过板长的四分之一,土厚控制在30厘米以内,经历了5.12特大地震考验,没有任何问题。表现最惊人的一位把种植槽建在两间房中间的承重墙上方(下面两边都是开间3.3米、室内净宽3米),槽宽1.2米,土厚竟超过50厘米,槽里的矮化柚子树干直径超过10厘米,照样通过了5.12特大地震考验!说穿了也简单:扣除承重墙宽度,两边的一级空心预制板不过只有40多厘米长度受压,占跨距3米的不到六分之一。这么短的力臂,造成的弯矩不足以破坏顶板。近十几年来农民们纷纷盖新房,限于农村经济条件,绝大部分是预制板平顶房,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平屋顶极少,荷载标准不一,用于作晒场与活动休闲的居多。但由于多数农民天生的“土地情结”,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在新修的楼房(普遍是二层或三层)上搞种植、养殖或二者相结合的大有人在。比较现浇混凝土结构与装配式结构的优缺点推荐回答:【结构设计师】其实有现浇整体式、装配整体式、预制装配式三种。1.现浇整体式含义:即所有构件采用现场支模板,现场浇筑混凝土,现场养护。优点: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抗冲击性好,防水性好,对不规则平面的适应性强,开洞容易。缺点:需要大量的模板,现场的作业量大,工期也较长。2.预制装配式含义:即构件在工厂或预制场先制作好,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优点:可以节省模板,改善制作时的施工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缺点:整体性、刚度、抗震性能差。3.装配整体式含义:装配整体式又叫装配式,即将预制板、梁等构件吊装就位后,在其上或者与其他部位相接处浇筑钢筋混凝土连结成整体,这样就形成了装配整体式。特点:装配整体式的整体性、抗震性介于另外两种之间。模板消耗和批量生产业介于另外两者之间。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相关帖子相关文章---房屋建筑预制板宽度急求建筑专家,平房客厅4.3*7.5米,这么大跨度能用楼板吗,要能承重的,还有价格方面来自: lean424 日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其它类似问题相关帖子相关文章--急求建筑专家,平房客厅4.3*7.5米,这么大跨度能用楼板吗,要能承重的,还有价格方面预制板最大跨度是多少?来自: besePelay 日分享至 :
我想问一下预制板的最大跨度是多少啊,有没有国家规定的啊,如果跨度超过3500毫米会不会有安全问题啊?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其它类似问题相关帖子相关文章---预制板最大跨度是多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型钢混凝土梁适用跨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