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取消长途漫游费流量分不分省内流量漫游取消了吗省外

今日热点舆情(09月01日)长途漫游费今起取消 网民:希望流量也别漫游了
关注新华网
新华网炫知传播力分析系统显示,今日互联网传播力前五名分别是:
传播力指数
十一假期首日火车票明起开售 抢票姿势摆好了吗?
国务院严肃处理两起特别重大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中国政府网
外卖小哥事故频发 党报:别让骑手拿生命送餐
山东百只羊吃“毒大葱”死亡 涉事种植户被抓获
北京禁止旅行社捆绑销售套餐产品及“交押金送旅游”
□长途漫游费今起取消
网民:希望流量也别漫游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9月1日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取消国内电话长途及漫游通话费。在我国存在了20余年的“长途漫游费”,终于告别历史。
网民“张涨”:政令之下,各大运营商快速跟进,比原计划的10月1日还提前一个月实现了取消长途漫游费,这样的速度值得肯定。
@业内人士:此次“涉及灵魂的改革”之所以推进如此迅速,与长途漫游费本身已不是运营商重要收入来源不无关系。
@央视新闻:对于运营商而言,应以此为契机努力摆脱过去依靠收取漫游费、长途费“躺着赚钱”的经营模式;对于整个通信发展来说,则要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降低通信成本,提升宽带速度,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社会发展夯实基础,建好“信息高速路”。
@广州日报: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提速降费”的改革初心,公众对哪项费用意见最多,改革就应在哪个方面下最大的力气。从公众的反应来看,下一个,该向流量漫游费开刀了。
责任编辑:
1日起,收了20多年的国内手机长途漫游费全面取消,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实施。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宣布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漫游费后,将持续不断深入推进提速降费工作,2017年将大幅度降低面向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等。
近年来,尤其我国提出网络提速降费以来,社会上呼吁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的声音不在少数。其实,运营商在3G、4G套餐里早已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实现全国统一通话资费。
最先公布这一消息的是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透露,中国电信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漫费这一举措,“预计将惠及8000万用户”。中国联通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通话费及月租在移动业务收入占比同比下降6.2%,中国电信语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8%,在经营收入中占比五成,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原标题:9月1日起取消漫游费 无需申请自动生效
8月30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宣布自日起全面取消手机用户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不含港澳台地区),比原计划的10月1日提前一个月完成。
此次全面取消手机用户国内电话长途通话费和漫游通话费,用户无需申请、自动生效。关于取消手机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的具体详情,用户可咨询三大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客服热线或当地移动公司营业厅。
三大运营商在3G和4G套餐中已经取消了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实现全国统一通话资费。工信部《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7月底三大运营商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3.7亿户,移动宽带(3G/4G)用户达到10.6亿户,占比77.4%。也就是说,2G用户约为3.1亿,取消长途漫游费后这部分用户会直接收益。
在北京一建筑工地务工的胡师傅告诉记者,“之前用联通的号码,回河南商丘老家电话费就很高,每分钟8毛。”
同一工地的张师傅称,“我的手机号是移动的老号,还有长途费与漫游费,取消了对我来说是好事。”
北京居民李先生则告诉记者,“平常不出差,长途费与漫游费是否取消对我影响不大。”
电信业专家项立刚介绍称,民众可能对于取消漫游费与长途费的期望值比较高,但该举动的可能实际影响并不大。因为目前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大多是4G用户,而4G是长途费、固话费、漫游费合一,基本上没有漫游费与长途费。中国移动的老用户比较多,目前逐渐将老用户迁移到4G套餐,对于中国移动的收入影响并不大。所以此次三大通讯运营商取消漫游费与长途费对行业格局、收入等影响有限。
三大运营商流量收费情况
北京移动的基础流量包是全国1GB50元,流量超出部分都是1MB0.29元
北京联通本地流量1GB30元,全国流量1GB50元,超出部分则统一1MB0.27元
1周18元1GB的本地流量,以及1周20元1GB的全国流量;超出部分统一按0.3元1MB收费
注:三家运营商客服提示,本地流量用户出省可购买全国流量,或者使用当月加油包,加油包的剩余流量并不会结转到下月。
取消漫游费能省多少钱?
由于4G用户已经不存在长途和漫游费,资费调整只会影响到老套餐用户。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表示,老套餐用户一直是三大运营商(此前)激烈竞争所照顾不到的用户,国家的此项政策对老套餐用户来说是一大利好,将有效地减少他们的话费。
一位电信观察人士称,对于更多消费者而言,取消长途漫游费不一定意味着更实惠。该人士认为,运营商通过取消长漫费,推动这部分“老套餐”用户升级为4G套餐用户。这样一来,用户每月的消费甚至可能比老套餐更多。他举例称,目前某运营商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10元包月不含流量的老套餐,但如果将该套餐换为不含长途漫游费的4G套餐后,最低价格为18元。
付亮也指出,目前运营商仍有针对本地用户的优惠套餐,这些用户原本就没有长途漫游通话需求,不排除在漫游费取消之后,相应的套餐发生变化,他们实际的话费开销比原来更高。
1       
责任编辑: 焦源源解读丨流量漫游费下月取消,我们到底能省多少?
  流量漫游费下月取消,我们能省多少
  用户省内流量自动升级为国内流量 专家:能否切实享受实惠还需观察
  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规定的7月起取消手机流量漫游费还有一周的时间,6月22日,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表态,将自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用户现有套餐内的省内流量均自动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地区)。对此,电信专家付亮指出,受益人群比例会超过一半,覆盖范围会更广,“从月移动资费10元到月移动资费150元的用户,都可能成为受益者。”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田风
  多数用户手机上网
  今年5月户均流量3.97GB
  随着智能手机和4G技术的普及,移动流量代替通话短信成为了运营商收入的最主要增长来源。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电信业整体收入为14532.7亿元,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为9071.5亿元,其中,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5489亿元,同比增长26.7%,对收入增长贡献率达152.1%。
  工信部最新发布的《2018年5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我国5月份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3.97GB,同比增长169.3%,多数用户通过手机上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此后,工信部、三大运营商相继表态,要在7月1日前实现正式取消全国流量和本地流量资费差别的目标。
  距离7月只有一周时间,三大运营商的接连表态,意味着取消流量漫游费将正式实施。湖南本土运营商向记者透露,目前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套餐设置、系统配套等都将如期更新,客户不需要申请,系统会自动将客户本地、省内流量资源的资费和促销统一调整为全国流量(不含港澳台)。
  以每月4GB流量计算,一年可省374元
  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已经步入第四个年头,从取消语音漫游、多次降低国际漫游到如今取消流量漫游,可谓提速降费力度不减。数据显示,过去四年我国宽带用户资费下降了90%,移动用户资费下降了38.5%。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测算,2017年取消语音漫游费是直接惠及我国5.4亿移动通信消费者的政策,每年带来的降费总额超过280亿元。流量漫游的取消显然给消费者带来的是利好。
  国内手机用户可省多少钱?记者了解到,如果以工信部要求的年底移动流量资费下降30%以上为参考,2018年人均上网平均资费将从26元/GB减少到18.2元/GB,以每月4GB手机上网流量计算,每人每月可以省下31.2元,一年则可以省374.4元。不过,有消费者指出,绝大部分用户基本上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省内活动的,甚至是市内、乡内、村内,对于这些用户而言,“国内流量”和“省内流量”完全没有区别,谈不上有什么实惠,得到实惠的只是很小一部分经常穿梭全国各地的用户,这部分用户大多数是商务人士,可他们对资费并不敏感。
  值得指出的是,从以往运营商的动作来看,响应提速降费号召时,更倾向于提供更大流量的套餐,资费也变得更高,但平均每GB流量费用确实有所降低。随着手机用户上网流量需求的日益高涨,不少网友还是反感运营商的这类做法。对此,付亮指出,“取消流量漫游费,有利于运营商简化套餐,但由于运营商新设计套餐,不能再包含本地流量优惠的内容,所以,部分档位套餐的新用户感受可能出现短时间下降,但这一感受,会随着运营商不断提速降费、不断推出新套餐而逐渐消弱直至消失。”
  运营商究竟会如何在业绩和用户满意度之间平衡,还需拭目以待。
  漫游费取消了,“何时不限速”?
  看到三大运营商陆续发布取消流量漫游费的公告,长沙苏女士深呼一口气,她有好几次出差碰到因流量超出套餐而欠费的情况。取消流量漫游,消费更简单,可以省去不少使用麻烦。
  苏女士说,她选用的套餐,只有300M的国内流量,但使用手机各软件耗用的流量多少,并没有概念,平时也不会过多关注话费和流量的使用,“有次去外地旅游,在路上听了两个多小时的音乐,流量就欠费了。之后,我每次度假或出差都要提醒自己提前订购流量包,不然准会欠费。”
  不过,记者采访中发现,三大运营商目前已经把国内通用流量套餐作为主打内容,以往的省内流量套餐很多已经自动升级为全国通用套餐,或者停止办理。很多消费者也已经开通了全国流量不限量业务,在他们看来,漫游取消与否似乎并无区别。长沙肖女士今年3月了解到有流量不限量套餐后,毫不犹豫地选购,但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办理无限量套餐,却发现超额后限速严重,感觉回到了2G时代,体验感更差。”
  和肖女士有相同遭遇的用户不在少数,这也成为用户在使用流量过程中的又一困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运营商们面临的新课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真正的不限流量套餐在业内被视为“奢侈品”,根本原因在于无线频率带宽资源有限。对运营商各家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加上运营商用户规模庞大,不具约束以致少量用户长期占用频率资源并不现实。
  相关专家认为,种种技术条件上的限制,注定了不限流量套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是一项奢侈品。就现有的技术水平来说,完全不限流量的上网目前来看或许仍是梦想。未来5G或许有条件逐步解决这一困扰多年的难题,但也仍有待观察。
  运营商亟待转变经营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取消流量漫游对运营商本身就意味着改变。
  众所周知,流量的本地异地之分,根本上是运营商分级管理“属地化”的产物。由于各地分公司在运营策略和服务成本上均不相同,在运营商内部进行提供服务的收入分配结算上,漫游费就此而生。随着漫游费的取消,各地分公司建立的市场竞争壁垒将被彻底打破,消费者办理业务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
  “这将导致由原来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不同运营商间竞争与同一运营商不同分公司间竞争并存的局面。”业内人士指出,这将促使运营商尽快转变经营模式,改进管理机制,减少地区分公司之间不必要的“内耗”竞争。
  “手机漫游费的取消经历了一个过程。”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通信行业竞争能力与战略研究专家曾剑秋也表示,运营商的一些业务按省核算,涉及地方省市之间结算体系与结算价格等问题,流量的计费相比语音而言更加复杂,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要给予运营商一定的耐心,理性看待。
  全省不明扣费申诉率下降两成
  记者22日从湖南省电信用户委员会获悉,截止到2018年5月底,全省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企业拥有固定电话用户数647.3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5988.24万户,固定宽带用户数1442.46万户。全省百万用户申诉率为4.69人次,同比下降19.7%,不明扣费百万申诉率为0.27人次,同比下降20.6%。
  移动提速降费三年成绩单
  手机流量单价
  累计下降80%
  据《人民日报》报道 自2015年启动提速降费以来,至今已走过三年。那么,在三年时间里,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做了哪些切实工作?用户又得到了什么实在好处呢?
  谈到提速降费,其实百姓最关心的是降费。近年来随着三大运营商不遗余力地推进提速降费工作的落地,我国的流量单价和语音资费得到了显著下降。
  以中国移动为例,自落实提速降费政策以来,推出了诸如“流量单月不清零”、“取消手机长途漫游费”、“降低国际漫游资费”、“流量不限量套餐”等多项措施。
  截至2017年底,中国移动的流量单价降至0.028元/MB,同比下降超过40%,累计下降80%(较2014年底),惠及用户将近28亿人次,及超过100万家企业。
  在用户感受更为直观的手机套餐方面,2014年包含1GB流量的套餐需要138元。在北京,其全国流量不限量套餐已低至68元,而且还赠送200M宽带。
  不仅如此,在“5.17”电信日,中国移动还推出了多款全新全国流量不限量套餐,涵盖各类人群。据悉,其还将推出“全球通”新套餐,打破以往流量仅限大陆地区使用的限制,流量不限量范围扩大到了港澳台地区,甚至每月还有高达14天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无限流量。
  在固网宽带方面,三年前的主流带宽还是10M,而今天,100M家庭宽带已随处可见。从10M到100M,中国移动只用了三年,而在移动推出宽带业务之前,从1M到10M却用了十年时间。
[责任编辑: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ICO具有众筹、募集资本的功能,放任发展有较大的潜在风险。
在政策引导回归“住的”需求之后,增加供给是保证房地产市场最有效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既要着眼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共性,也要考虑各地的特性和不平衡性。
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新的经济体系支撑。
“新三板+H”模式落地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揭开新篇章,为提升新三板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机遇。
港交所与股转的合作可参考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预计今年6月7月将出现首批合资格三板企业上市。
现在企业拟IPO热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业对于是否要冲层保层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A股和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核心组成部分,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上下互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81166
传真:81900
邮箱:finance@chin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牡丹科技楼A座2层 北京国新汇金股份有限公司手机长途漫游费将取消 流量为啥还分本地和全国通用?
关注新华网
  “我上月套餐内流量还有剩余,去了趟外地,账单产生了套餐外流量费。”相信不少人曾碰到过这种情况,并把其归咎于流量漫游费。
  不过,流量到底有没有漫游一说?电信运营商为什么要区分本地流量、全国通用流量?部分套餐流量使用超出后,流量单价为啥不一样?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对此进行了梳理与调查。
  近日,中国新闻网微博发起关于“手机流量竟还分本地流量和全国通用,你咋看?”的小调查。
  现状:区分本地流量和全国通用流量
  今年10月1日起,三大运营商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这意味着以后在国内,全国哪打电话资费都一样,不再区分本地和外地长途。不过,在流量方面,不少套餐仍区分本地流量、全国通用流量。
  “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国流量不够用。”近来,不少网友给中新网反映,使用手机流量时遇到该情况。北京移动用户张女士对中新网表示,这个月她去大连玩了几天,手机套餐内流量虽然很多,但多是北京本地流量,所以去大连后也只能紧巴巴地使用流量,照片都不敢晒。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中新网近日发起的一项关于本地流量、全国通用流量的意见调查中,微博网友@徐小同表示:我河北的号码,人在河南,每月套餐里的流量有2GB,河北省内流量不能用,每月还得充话费。
不少网友在本地流量和全国通用流量上面存在困惑。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为什么要分本地流量、全国通用流量?
  随着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很多人很难长期待在一个地区内,换手机号又很麻烦,因为绑定了很多网络账号。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三大运营商还要区分本地流量、全国通用流量呢?中新网联系了三大运营商相关人士。
  中国联通方面解释,中国联通集团推出的是全国流量通用套餐,地方公司会根据地方特点推出一些本地流量套餐,主要针对不经常出差的人群。
  中国电信表示,为了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中国电信提供了按区域、按时间、按内容、按终端类型等区分的多元化流量产品,以及促销赠送流量等多种优惠形式,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有中国移动知情的工作人员表示,各个地方网络资源不均衡,流量消耗也有差异,流量消耗比价少的省份,可能就会把富余的当地流量赠送给消费者,或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就产生了本地流量和全国通用流量。
  通信行业专家、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其实本地流量是一种优惠流量,价格相对全国流量要便宜一些,但现在用户的想法是:用全国通用的流量,而付出本地流量的价格。
  “目前来看,这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未来的趋势是流量价格会不断下调,但这需要时间。”项立刚说。
资料图:用户在用手机流量看视频。中新网程春雨 摄
  套餐外流量价格不一致,为何?
  中新网还发现,即便是同一个电信运营商,不同的套餐,超出套餐外流量费用也不一致。如,中国联通4G组合套餐全国版,国内流量超出套餐限额后按0.2元/MB计费;但中国联通4G组合套餐流量超值版,国内流量超过套餐限额后按0.27元/MB计费。
  中国电信也一样,其乐享家套餐套餐外流量价格为0.0001元/KB;乐享4G套餐超出套餐外的流量按0.3元/MB的价格收费。中国移动套餐外流量价格均按0.29元/MB的价格收费,全国统一。(注:三大运营商对套餐外流量均有赠送优惠措施,不再一一介绍。)
  中国联通对此解释,“因为本地流量套餐价格低,所以超出套餐外流量价格就会相对高一点。” 中国电信方面表示,套餐内外的价格是优惠资费和标准资费的区别,套餐实际上是一种优惠组合,这也是国际上电信运营商通行的做法。
  项立刚认为,这是一种营销方式,多买多用就有优惠,很多行业都在使用。“举例来说,对每月使用10GB流量的用户和每月使用1GB流量的用户,对超出套餐限额后的流量制定不同的单价标准,这并无不妥。”项立刚说。
  不过,中新网发起的上述调查显示,截至15日17时,有84.8%的网友认为,同一个运营商,套餐外流量价格应该一致;11.9%的网友支持电信运营商流量套餐多样化、价格也多样化。
资料图:市民买菜时使用手机流量进行支付结账。中新网吴涛 摄
  流量价格下降仍是未来趋势
  中新网在采访中了解到,不止一家电信运营商否认了流量存有漫游的说法。上述中国移动知情人士表示,流量没有漫游费一说,只是区分本地流量和全国通用流量,而且全国流量统一价是大势所趋,流量价格也会不断下调。
  不过项立刚认为,未来的流量定价趋势可能就是和现在一样,有一定的区分,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如果全国流量一个价,可能对那些每月使用流量较多的用户是一种不公平,因为他们享受不到本地流量优惠价格了。”
  种种迹象表明,流量价格下调仍是未来的趋势。今年3月份,三大运营商公布了自提速降费以来的成效,涉及移动流量方面,中国移动称,2014年到2016年间,中国移动手机上网平均单价累计降幅为63.5%。中国电信表示,过去两年,中国电信手机流量费下降57.4%。中国联通表示,中国联通2016年流量平均资费水平降至新低,相比2015年底降幅超过48%。(吴涛)
责任编辑:
大洋彼岸无限流量服务重启,国内运营商们“无限流量”猫腻仍在持续。上海联通、河南联通和广东联通此前也相继推出了无限流量、通话的“冰激凌套餐”,目前月费5折,199元起(截止到3月31日)。
根据思科第11次年度VNI全球移动数据流量预测(2016年至2021年),到2021年全球手机用户数(55亿)将超过银行用户数(54亿)、自来水用户数(53亿)和固定电话用户数(29亿)。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从1月27日除夕到2月2日正月初六,全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共消费25901万G,是2016年的两倍。按照工信部去年公布的8.6亿移动宽带用户计算,平均每人消费移动流量超过300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省内无限流量取消漫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