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想学哲学,谁能给出一些简单有趣的哲学知识?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哲学书单 | 六本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哲学读物
查看: 2661|
摘要:   哲学,源出希腊语,意即“爱智慧”。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由此也可知, ...
微信获取书单,关注公众号,搜索:推荐书(tuijianshu-net)
以下推荐图书,如未有购买链接,可直接点击以下各大知名网上书店进行购买:
  哲学,源出希腊语,意即“爱智慧”。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由此也可知,哲学并不只是哲学家的学问,相反,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先生说:“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学习哲学,会让你感受思想的快乐;喜欢哲学的人,会享受精神的愉悦并沉浸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  本期推荐书小编请来了专业的张海燕老师,分别从西哲、中哲、马哲方面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六本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哲学读物。  那么,让我们一起感受思维的奥妙吧。1、《大问题》作者:罗伯特·所罗门推荐指数:★★★★★  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进入真正思考的大门。罗伯特•所罗门教授尤其以擅长授课和写作清晰晓畅著称,他不像一般哲学导论著作作者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观点,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的人,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叙述生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为普通读者的考虑。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哲学的殿堂,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2、《哲学与》作者:傅佩荣推荐指数:★★★★★  本书兼顾西方与东方哲学,在开宗明义介绍“哲学是什么”之后,作者以西方为焦点,探讨“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这些是普遍的知识背景,提供了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学的途径。西方哲学家之中对人生作过亲切考察的不在少数,作者从哲学原意延伸而出,引经据典,给读者提供一个哲学、以及怎样应用哲学的基本概念。既有理论定义又有明确的逻辑方法。  作者接着以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与当代的“存在主义”为代表,并且以“荒谬之超越”为其压轴,由此显示现代人困处于荒谬情境,仍可力图超越。然后综述“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儒家的风格”与“道家的智慧”。最后三章由“艺术与审美”、“宗教与永恒”、“教育与自我”三部分组成,充实了人生问题的框架。3、《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作者:丹尼尔·本赛德推荐指数:★★★★  马克思何许人也?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本小书正是要介绍他的思想、生平与著作,提供一个逻辑清晰而又不失幽默的全面视角,把漫画与哲学、幽默感与整合概括的学术精神相结合,通过其现实性来展现这位反资本主义理论巨匠的思想。  为了更深一步了解下去,在本书中我们将读到有关资本的“侦探小说”,我们还将重新追踪资本积累的机制,直到洞悉商品拜物教的秘密。  这既是一份备忘录,也是一堂导论课程,同时还是一本趣味读物,& 《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指南。4、《中国哲学智慧》作者:向世陵推荐指数:★★★★  本书以天人之辨为中国哲学的主线,紧紧跟随古往今来圣哲先贤的哲学追思,以哲学问题、学术流派和思想承传为中心,通过对哲学学派发展和思想源流承传线索的梳理,一览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和风采,并引发思考几千年文明传统承继不衰的历史教益,突出发掘了中西古今之争的“新”时代哲学的特点,简洁、清新地勾勒了中国哲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本书突出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力求将知识传授和智慧开发结合起来,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5、《当代政治哲学》作者:威尔·金里卡推荐指数:★★★★  这是一本极为出众的书,问题意识精准明晰,论证结构紧密犀利,也涵盖了丰富又扎实的内容,对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作了准确深入的介绍,值得一切对政治和哲学思考有兴趣的人细读。本书集中探讨了在西方英美国家——特指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学术圈内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哲学。书中指出支配当代英美政治哲学的是关于自由主义民主的论辩。个人权利、机会平等、民主的公民资格等自由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为哲学论辩提供了依据。哲学家们就这些术语的意义、意味和合理性进行论辩。6、《》作者:柏拉图推荐指数:★★★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人类追求的正义与善就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他认为国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与人的灵魂相关才有意义。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对正义有着多么强烈的憧憬与向往!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这正好印证了对话结尾的宣言,“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正义和智慧不仅是国家的主题,也可以说是整个宇宙存在的本质,因为国家的起点“就是永无止境的时间以及时间带来的变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身边的人!
我们一直在努力……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给您推荐好书!
推荐书书友QQ群:书友①群: (已满)推荐书书友QQ群:书友②群:
欢迎进入本站板块一起交流!
微 信: 推荐书(tuijianshu-net),扫描左侧二维码或公众号搜索推荐书
上一篇:下一篇:
人生哲学书籍:人生道路诸阶段,哲学要读七本书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该干什么?是时候认真思考一下这几个哲学问题了,这几…
  每本可以称得上著作的书,都不是孤立的岛屿,都有着自己的谱系。   …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msenz Inc.哲学有用吗?为什么要学哲学? - 知乎4788被浏览335921分享邀请回答4748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home.earthlink.net/~karljahn/Strauss.htm[24][25][26][27]1.2K2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22 个回答被折叠()西方哲学智慧作业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西方哲学智慧作业及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有哪些有趣的哲学入门书籍?(04) - 简书
有哪些有趣的哲学入门书籍?(04)
对于哲学,在学生时代就非常感兴趣,只知道哲学很厉害,但不知道厉害在哪里,于是抱着憧憬和向往,一有机会就打听都哪些好玩的哲学作品。如果是一些有趣哲学作品,就津津有味地读,如果遇到德国这一派的作品,比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那就要小心了,有可能你再也不会对哲学感兴趣。一般来说,要避免一上手就读那些晦涩难懂哲学作品,从一些有趣的哲学作品入手。
《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发展的历程。本书是苏菲和一位名叫艾伯特(Alberto Knox)的神秘人之对话录,是以由浅入深的方式简介的小说。
由前时代到,以及、、、、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对于刚刚接触或从未了解哲学课程的人来说,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
本书分三十多篇,每篇一人,哲学史上的重要哲学家基本一网打尽。在每位评介对象的名字后面,都加了有趣的副题,如泰勒斯——哲学的诞生、苏格拉底——烦人的提问、泰勒斯——哲学的诞生、莱布尼茨——有趣的单子拼盘游戏、康德——准时的哲学、克尔凯廓尔——上帝的间谍、海德格尔——一个有关于存在的神话等等。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是一本有趣的哲学简明史。哲学家们只想在思考中寻找终极真理,但在他们的争吵中,世界却意外地被改变。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休谟到康德,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一代代哲学家不断思考,并对我们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阐释,而哲学却并没有所谓的终极真理。那么,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在重复没有意义的活动吗?显然不是。
这本《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从哲学家们庸常或天才的生活轨迹入手,为我们呈现了绝大多数人惰于思考却不得不一直面对的问题: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
哲学家们的探索过程与他们自身的行为相映成趣,在哲学家们享受纯粹“思维的乐趣”的同时,也为我们充分展现了哲学的真正旨趣所在。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不是一部哲学作品,因为是《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的作者写的,也非常有意思,在此推荐一下,比如孙悟空是怎么被取名叫“行者”的?鲁智深是合格的和尚吗?武松是真和尚吗?《天龙八部》里面的大燕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如果想知道这些问题答案,也许可看看这本《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不疯魔,不哲学》
本书生动有趣。
作者以清新健雅的笔法写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二十余位哲学家的生平传记和代表哲学思想,把一个个遥远生疏的面孔拉到读者面前,鲜活,生动,触手可及。——豆瓣
当然,提到哲学入门读物不能不提到罗素的和冯友兰的。
以上都是一些有趣的哲学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哲学的内容以及背景故事。对我来说,真正对哲学产生兴趣的,是叔本华的两本书和。
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语音写作专业指导;写作马拉松社群创始人;个人大数据实战专家;写了900万字,做了几百万笔记。
百度或Google搜:剑飞时间记录、剑飞知识管理、剑飞语音写作、个人大数据、写作马拉松、千万写作等关键词推荐两本简单有趣的哲学入门书 - 简书
推荐两本简单有趣的哲学入门书
10几年的学生生涯,哲学课其实也学了不少,但现在问起来什么是哲学?哲学有什么用?还是相当的懵,并且哲学好像也自带光环,高深莫测。这两年开始系统读书,了解到学哲学可以给思维带来极大的改变:思想的开放性、思维的批判性、思考的逻辑性。并且,学哲学会让一个人学会更加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就下定决心要学习哲学,并收集了几本入门书:《苏菲的世界》、《哲学的故事》、《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分别从故事、历史、甚至戏说的角度来讲述哲学。直到两周前从黑天鹅丛书申领到这本书——《第一本哲学漫画书——尼采的哲学思想》,才鼓足勇气开启哲学这个主题。01.《第一本哲学漫画书——尼采的哲学思想》
这本书太烂了,以至于我连书评都懒得写,豆瓣上勉强给个三颗星(赠书评分最低要求),客气地称它是学习哲学的“药引子”。十分不推荐!02.《苏菲的世界》
小说嘛,肯定可读性会很强,翻了几十页,发现我错了。三流的小说+蹩脚的哲学,故事与哲学仍然是两层皮,小说部分尴尬,哲学部分枯燥,看不下去……03.《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号称“史上最严谨又最不严肃的哲学史”, 从封面上就透露着浓浓的逗比气息:
宇宙的外面是什么?
世界会不会是假的?
上帝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
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终极真理?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像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的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翻开这本书,从神烦的苏格拉底开始,彻底了解人类史上的哲学家们,以及他们穷其毕生的经历和苦思后提交的最终答卷。
这本书可以看做是西方哲学家的八卦史:1.永远质问、能问死人的苏格拉底,结果因为爱问问题被处死了;他的学生柏拉图教出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又教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亚历山大大帝;与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同时代的亚历山大,建起了亚历山大图书馆,哲学随着他的铁骑扫遍东欧、北非以及中亚。
说到苏格拉底,我以前只知道他是古希腊哲学家,“得到”学习社群里有个群主就叫“苏格拉底”,好像无所不知、并且不眠不休,超长待机,人称“人工智能大白”。平时在群里爱质问人也就罢了,还每周末组织一天讨论,他就完全是“十万个为什么”,随口一句话,便被刨根问底。看完书我才知道,哦,原来,这就是“苏格拉底式提问”啊,难怪招人厌,哈哈……上周@源宇突然改名 “苏格拉底-游戏”,我威胁他赶紧名字改回来,不然跟他绝交,因为我一看到“游戏”这俩字就要玩游戏。嘿嘿,其实,还有个缘由没说,我神烦苏格拉底。2.然后哲学与宗教纠缠在一起,相爱相杀,辩论来辩论去的,很多人提出了n种方法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也有人用无数的疑问来质疑……古腾堡使用活字印刷术出版《圣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圣经》不再依赖于教皇的权威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马丁·路德改变了历史,而是古腾堡成就了马丁·路德。总听罗振宇把“得到”专栏跟古腾堡印刷《圣经》做比较,惹得脱不花装做不好意思状,原来如此,确实狂妄……3.笛卡尔:数学派哲学家,理性主义(演绎推理),提出“我思故我在”的二元论。发明解析几何。以前看八卦说“水中贵族百岁山”广告是拍的笛卡尔和瑞典小公主的凄美爱情故事:
“百岁山”广告
1650年,斯德哥尔摩的街头,52岁的笛卡尔邂逅了18岁的瑞典公主克里斯汀。那时,落魄、一文不名的笛卡尔过着乞讨的生活,全部的财产只有身上穿的破破烂烂的衣服和随身所带的几本数学书籍。
一个宁静的午后,笛卡尔照例坐在街头,沐浴在阳光中研究数学问题,突然,有人来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在干什么呢?”扭过头,笛卡尔看到一张年轻秀丽的脸庞,一双清澈的眼睛如湛蓝的湖水,楚楚动人,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的,她就是瑞典的小公主,国王最宠爱的女儿克里斯汀。
几天后,国王聘请他做小公主的数学老师。公主的数学在笛卡尔的悉心指导下突飞猛进,他们之间也开始变得亲密起来,每天的形影不离也使他们彼此产生了爱慕之心。
在瑞典这个浪漫的国度里,一段纯粹、美好的爱情悄然萌发。
然而,没过多久,他们的恋情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国王大怒,下令马上将笛卡尔处死。在克里斯汀的苦苦哀求下,国王将他放逐回国,公主被软禁在宫中。
可惜了,事实上笛卡尔教的是瑞典女王不是公主,并且好像也没什么爱情故事,从小体弱多病的笛卡尔跟我们一样是个早晨不起床的懒散主儿,被聘为女王数学老师后,早晨四五点钟起床,在北欧嗖嗖的冷风中穿过空荡荡的广场去给女王讲课,没教几个月就挂了。4.哲学家大多是性格古怪的人,其中有一些终生未娶。宅男界的祖师爷——康德,几乎一辈子都窝在自己家里,一生仅有的两次求婚机会也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错失良机,作息时间严谨精准到了邻居都根据他的外出散步时间来对钟表。高喊“上帝死了”的尼采也是悲剧的一生,与一起游学的莎乐美和另一位好友保罗三角恋,又被妹妹嫉妒破坏,终生未娶;不被人理解,著作无人问津,45岁便彻底疯了。却也有风流成性,艳遇不断的,总体来讲比较少,要么生在巨商富贾,要么出身名门贵族。出自富商家庭的叔本华,父亲早逝后对社交名媛之母关系恶劣,33岁时喜欢上一个19岁的女演员,43岁时又喜欢上了一个17岁的姑娘,都没得到对方的热烈迎合。所以他说“天才总有超越自己的生殖冲动,所以天才和女人之间存在着敌意”,显然是给自己贴上了天才的标签。写的书跟康德一样也是一直没人能看懂,直到63岁时出了一本格言体的《附录与补遗》,就像是我们今天的人生感悟小鸡汤,才一下子出了名。英国贵族出身的罗素简直就是英国段正淳,(婚恋情史纷繁到作者只能把那些女性用ABCD来代替),他说有三种单纯又极强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17岁时喜欢一个比他大5岁的姑娘A ,22岁时冲破家庭重重阻力与之结婚;
28岁时喜欢上老师的怀特海妻子B,一生保持很好的关系;
39岁又喜欢上朋友的妻子C,罗素为她写过几千封情书,其中B还从中帮忙,提供自己的房子让他们约会,后来罗素又有了很多情人,但也同时一直与她保持关系,C的老公挽留劝诫未果,为了老婆的幸福,干脆跟罗素交上了朋友;
罗素42岁时又搞上了一个28岁的女学生D,罗素让她和C住在了一起,后来知道真相的D患了精神病;
43岁时又喜欢上了他接济的落魄诗人艾略特的老婆E,送真丝内衣啥的,但也是几年就厌烦了,结果E受到沉重打击,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44岁又喜欢上了一位已婚的女演员(F),一战期间,罗素因为反战进监狱,B和F就经常一起去看望罗素;
50岁的时候,罗素让一个小他22岁的剑桥老师(G)怀了孕,因此选择了跟她结婚,痴情等待了半生的A此时才同意跟罗素离婚,但她对罗素的感情一直保持到晚年;也许是报应吧,结婚才2年,G就出轨了,但罗素也没消停,期间追求过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跟E也藕断丝;60岁的时候,G又爱上了一个双性恋,而且还生了这个人的孩子,而且还姓罗素,有时候度假,罗素和G 都带上自己的情人,就这么一起玩。有人看到罗素不耐烦地带着一个孩子,就问他这是你的孩子吗?结果罗素回答:“不是我的孩子,是我老婆的。”
58岁时,罗素喜欢上了帮他们照顾孩子的20岁的牛津女大学生,64岁与她结了婚,然后又双双出轨。
76岁,再次离婚,80岁又和F结婚直到98岁去世。
作者说罗素一生能如此受到女性欢迎,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优雅的举止、智慧的谈吐、幽默的性格以及对每一位女性都非常真诚热情。5.提到罗素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学生——维特根斯坦,继承了逻辑实证主义,如果罗素是高富帅的话,维特根斯坦则是应该在“富”前面再加n个“富”。深获罗素喜爱,称他是“传统上认为的天才人物的最完美的范例”——额,您还能夸得再狠一点儿吗?6.德国可真是哲学家辈出的国度啊:康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马克思、海德格尔、爱因斯坦、海森堡,全是德意志人,其中不少还是犹太人。好了,不能再八卦了,否则你肯定觉得这尼玛就是个八卦书啊,其实还真不是,至少有一半的篇幅是讲各位哲学家的思想和论证过程以及与其他思想关联的,无奈我只能意会还不能达到言传的水平。但是,初次读哲学书,能意会,这也很了不起啊。我很满足了。中间,作者终于解释了为什么要读哲学史。黑格尔是第一个重视研究哲学史的人,今天我们学西方哲学的时候,公认最好的办法是先读一本《西方哲学史》才有资格谈别的,这个风气就是从黑格尔开始的。不过我们今天这么做的理由和黑格尔不大相同:我们的出发点是,哲学是门没有唯一的最终的正确答案的学科,每一个哲学大家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都值得学习和了解。最后作者总结:我们学习哲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追问人生意义。但我们大半是在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的时候才需要追问“人生的意义”,来驱散负面的情绪。按照实用主义的观点,只要我们能找到一个人生意义,一经相信它就可以消灭上述负面情绪,那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意义了。这个时候纯理性可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需要一点心理学了(难怪近年来心理学这么热)。萨特强调自我选择的意义,反对随波逐流的行为。我们现在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呀”,萨特反对这种借口,他认为人在各种极端的情况下都有选择的自由,哪怕是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既然有选择的自由,也就要对任何一种选择的后果都负责任。
电影《朗读者》
看到这里,我开始理解了电影《朗读者》的男主最后为什么没有去监狱接女主回家,他从内心里不能原谅她为纳粹工作的那段经历,并且不知道忏悔,你不是没有办法,用萨特的话说“你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你有牺牲自己生命的自由,你只是没选而已。”也更深地理解了《活出意义来》书中的某些可贵之处:虽然冷漠是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普遍现象,但是弗兰克通过经历发现:"有太多太多的实例(多具有英雄式的特质)足以证实:冷漠的态度是可以克服的,躁怒的情绪也可以控制。人有能力保持他精神自由及心智的独立,即便是身心皆处在恐怖如斯的压力之下,亦无不同。"虽然,冷漠是人人自危、自我保护的一种普遍特征。但是,也有极少数人愿意把自己仅余的一片面包让给别人,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用破碎的玻璃片挂掉胡子……这种人在集中营中寥如晨星,却己足以证明: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生中最后的自由---也就是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而这种内在的自由决定其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结果并不完全是由客观环境造成的。所以,内心的自由是不能被客观条件所约束,并能超越客观的限制的。作者说,"他们的痛苦和死亡,证明了一个事实:人最后的内在自由,绝不可以丧失。”“正是这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使得生命充满意义且有其目的。”于是,内在的自由使人有机会提升其人格情操,并在备受外力拘限的情境下选择其生活的态度。《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全书近56万字,读起来虽烧脑却有趣,就像是《明朝那些事儿》的文风。作者总是从现在实用的角度去理解,我不知道是否有违古典哲学的原意,但我们现在读书不都是这样功利嘛,起码有助于兴致盎然地读下去,所以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哲学入门书。04.《哲学的故事》
这又是一本西方哲学史,在许知远的访谈节目《十三邀》里,以《哲学的故事》作为切入点。罗振宇说:读大学的时候读到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哲学变得如此具有生命的张力。这本书让他发觉,他此前知识都是为未来积攒粮食的东西,只有这一次,是知识第一次喂养了他,让他感到了知识的魅力,为之着迷。我跟着罗胖的足迹走过来,确实是着迷!前些天听熊逸的《熊逸书院》说,古典哲学已死。导言就解决了我这个大困惑。哲学包含以下五门学科:
其中,形而上学研究万物的“终极所在”,其又包括:研究“物质”的真实终极本质的本体论,研究“心灵”的哲学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中“心灵”与“物质”相互关系的认识论。这样,随着科学的发展,哲学研究的课题逐渐分解到各个新兴学科,
“我们从哪里来”,遗传学家接手了这个问题;
“宇宙的本源是什么”,物理学家接手了这个问题;
即便是那些偏于文科的哲学内容,也被语言学、逻辑学、政治学、心理学瓜分掉了。
现代学术之生,源于古代哲学之死。接下来的内容基本与《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差不多,不过文风更为严肃、严谨,是非常开启心智的一本书,非常推荐!不过比较遗憾,这两本书共同忽略了中国和印度的东方哲学,可能按照西方的思想,东方哲学不具备科学精神,不配称为真正的哲学吧(个人臆测)。无奈我实在是不能一口气读下去这么多哲学书了,遂暂停一段时间。长时间在挑战区烧脑,感觉心情都变得不好了呢,我得换换脑子看点“有用之书”。这篇文章拖沓了三四天,太长了,你肯定没有耐心看下去吧,那我建议你只记住这句话即可:推荐两本哲学入门书:《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哲学的故事》#3459-小龙女#橙子学院码字岛您好,我是小龙女,一个爱读书爱写字的金融界女子,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打赏
您好,我是小龙女,一个爱读书写字的金融界女子,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的微信号:小龙女读书会}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