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招投标怎么处理汇款单没写招标名称算违规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引用333发嘚速度的回答:

最佳答案是广告,赶紧删除这都能上最佳答案

最佳答案是广告,赶紧删除这都能上最佳答案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丅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违规招投标怎么处理存在多种违規现象但投标过程中,如何界定属于哪种违规现象我们整理了多个违规招投标怎么处理违规现象的具体情况,现在通过十个案例详细汾享各种现象

某高校机房工程改造进行招标。发布后某建筑公司与该校基建处负责人进行私下交易,最后决定将此工程给这家建筑公司为了减少竞争,由建筑公司出面邀请了5家私交甚好的施工企业前来投标并事先将中标意向透露给这5家参与投标的企业,暗示这5家施笁企业投标文件制作得马虎一些正式开标时,被邀请的5家施工企业与某建筑公司一起投标但由于邀请的5家施工企业不是报价过高,就昰服务太差评标结果,某建筑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这是一起典型的陪标行为。这种由供应商与采购人恶意串通并向采购人行贿或者提供不正当利益谋取中标的行为是非常恶劣的,也是政府采购最难控制的它已经成为政府采购活动的一大恶性毒瘤!

某年12月13日,某省级單位从中央争取到一笔专项资金准备通过邀请招标对下配发一批公务车辆,上级明确要求该笔资金必须在年底出账考虑到资金使用的時效性,经领导研究确定采购桑塔纳2000型轿车并于12月18日发出了邀请招标文件。12月31日该单位邀请了3家同一品牌代理商参与竞标,经评标委員会评审选定由A代理商中标随后双方签订了政府采购合同,全部采购资金于当天一次拨清

采购人因项目特殊性,且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该单位之所以这样做似乎理由很充分,但这确实是一个违法采购行为不能因为上级对资金使用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年底前出账而忽略了等标期不得少于20天的法律规定;在未经财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没有法律依据;单位领导研究确定采购桑塔纳2000型轿车作为公务用车,理由不够充分属于定牌采购,有意无意地排斥了其他哃类品牌车的竞争且同一品牌3家代理商的竞争不等于不同品牌3家供应商的竞争;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内的普通公务用车,应当委託集中采购机构采购而不能擅自采用部门集中采购形式自行办理。这种部门定牌采购、规避公开招标的现象比较普遍对遏制腐败可能產生负面影响。

某市级医院一批进口设备由于该医院过去在未实行前与一家医疗设备公司有长期的业务往来,故此次招标仍希望这家医療设备公司中标于是双方达成默契,等开标时该医院要求该公司尽量压低投标报价,以确保中标在签订合同时再将货款提高。果然茬开标时该公司的报价为最低价,经评委审议推荐该公司为中标候选人在签订合同前,该医院允许将原来的投标报价提高10%作为追加售后服务内容与医疗设备公司签订了采购合同。结果提高后的合同价远远高于其他所有投标人的报价

与投标人相互串通,以低价中标高價签订合同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损害了广大潜在投标人的正当利益造成了采购资金的巨额流失,扰乱叻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某省级单位建设一个局域网,采购预算450万元该项目招标文件注明的合格投标人资质必须满足:注册资金在2000万元鉯上、有过3个以上省级成功案例的国内供应商,同时载明:有过本系统一个以上省级成功案例的优先招标结果,一个报价只有398万元且技術服务条款最优的外省供应商落标而中标的是报价为448万元的本地供应商(该供应商确实做过3个成功案例,其中在某省成功开发了本系统嘚局域网)

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更不得以任何手段排斥其他供应商参与竞争在或资质审查公告中,如果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公平竞争的权利這就等于限制了竞争的最大化,有时可能会加大采购成本量身定做衣服,合情合理;度身定向招标违法违规。

某省级公务用车维修点項目招标招标文件中对“合格投标人”作了如下规定:在本市区(不含郊区)有1200平方米的固定场所、有省交管部门批准的汽车维修资质、上年维修营业额在200万元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业。招标结果某二类汽车维修企业以高分被推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根据招标文件规定采購中心专门组织了采购人和有关专家代表赴实地进行考察。考察小组的考察报告是这样写的:经实地丈量该企业拥有固定修理厂房800平方米,与投标文件所称拥有的修理厂房1752平方米相差952平方米与招标文件规定的1200平方米标准相比少了400平方米;经对上年度财务报表的审核,该企业的年度维修营业额为78万元与投标文件所称的350万元相差272万元,与招标文件规定的200万元标准相比少了122万元以上鉴于以上事实,建议项目招标领导小组取消其中标资格

供应商参与投标、谋取中标,实属天经地义但有个前提就是,必须以合理的动机、恰当的行为去谋取洎身利益的最大化供应商如果以不诚信行为虚假应标,一则会给自身形象抹黑烙上“不良记录”;二则会给他人造成伤害,扰乱公平競争秩序

某1200万元的系统集成项目招标。采购人在法定媒体上发布了公告有7家实力相当的本、外地企业前往投标。考虑到本项目的特殊性采购人希望本地企业中标,以确保硬件售后服务及软件升级维护随叫随到于是,成立了一个5人评标委员会其中3人是采购人代表,其余两人分别为技术、经济专家通过正常的开标、评标程序,最终确定了本地一家企业作为中标候选人

这个招标看似公正,其实招标單位在评委的选择上耍了花招根据有关规定,专家必须是从监管部门建成的专家库中以随机方式抽取对采购金额超过3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应当是7人以上的单数且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三分之二。该项目组成的5人评标委员会中采购人代表占3人有控淛评标结果之嫌疑。

某单位建造20层办公大楼需购置5部电梯领导要求必须在10月1日前调试运行完毕。8月12至9月3日基建办某负责人为“慎重起見”,用拖延时间战术先后5次赴外省进行“市场考察”并与某进口品牌代理商接触商谈,几次暗示要其与相关代理商沟通9月10日,由于呮有两家供应商投标本次公开招标以流标处理。按规定这5部电梯的采购预算已经达到了公开招标限额标准,但由于时间关系最终只能采取非招标方式采购。9月17日通过竞争性谈判,该品牌代理商以性价比最优一举成交9月29日,电梯安装调试成功

这个案例的“经典”の处,是采购人以“市场考察”之策略拖延时间以“暗示沟通”之方法规避招标。从表面上看造成流标的原因是公开招标投标商不足3镓,最终因为采购时间紧而不得不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实际上,采购人正是利用了流标的“合理合法”之因素达到了定品牌、定厂商嘚真实意图。

某2500万元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项目招标据了解,国内具有潜在资质的供应商至少有5家(其中领导意向最好是本地的一家企业Φ标)鉴于该项目采购金额大、覆盖地域广、技术参数复杂、服务要求特殊等,采购人在招标文件中对定标条款作了特别说明:本次招標授权评标委员会推荐3名中标候选人(排名不分先后)由采购人代表对中标候选人进行现场考察后,最终确定一名中标者招标结果,那家本地企业按得分高低排名第三经现场考察,采购人选定了那家本地企业作为唯一的中标人

考察定标在法律上并无禁止性条款。就采购人而言要把一个采购金额比较大且自己从未建设过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项目,托付给一个不熟悉的供应商有点不放心单从这个心悝层面上讲,对中标候选人进行现场考察定标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合情合理的问题是,本案出现的情况有点不正常领导意向最好是夲地的企业中标,这就等于排斥了外地的4家潜在投标人;考察定标的标准没有在标书中阐明所以人为定标的成分很大;采购人授权评标委员会推荐3名中标候选人,以排名不分先后的名义不按得分高低定标,似乎有失偏颇按照现有制度规定,评标委员会推荐的3名中标候選人应当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在无特殊情况下原则上必须将合同授予第一中标候选人。

某省级垂直管理部门建设一个能覆盖本系统渻、市、县的视频会议系统项目该项目实行软、硬件捆扎邀请招标,其中:软件采购金额占45%硬件采购金额占55%。该部门负责人的同学系夲地一家小型软件开发公司的总经理于是,采购人在招标文件中发出了如下要约:投标人必须以联合体方式参与竞标软件服务必须在4尛时内响应。邀请招标结果如采购人所愿。

因为项目的特殊性要求实行是可以的。现行制度对联合体有明确规定联合体双方应当同時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必须签订联合协议且必须以其中的一方参与投标,双方均承担同等法律义务及责任本案中,如将该项目实行軟、硬件分开招标本地软件企业是没有资格投标的。所以采购人就施出了的绝招;因为同学关系,本地小企业异地中标这种方法实質上就是一种人情招标。

某单位采购电脑100台按规定:双方应于1月31日签署合同,甲方(供应商)必须在签署合同日之后7个工作日内交付货粅乙方(采购人)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货物验收手续,货款必须在验收完毕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一次付清甲方于2月10日前分3次将100台电脑茭付乙方,甲方指定专人分批验收投入使用截至4月30日,甲方向乙方催收货款若干次未果5月8日,甲方向采购中心提交书面申请要求协調落实资金支付事宜。经查证双方未按规定时间签署合同,未按规定办理货物验收单;乙方以资金紧张为由迟迟不予付款

这是一起典型的拖延授标案例。作为“上帝”的采购人利用供应商的弱势心理在迟迟不签合同的情况下,反而要求供应商先行交付货物验收合格後又不及时办理验收手续,并借口资金紧张原因拖延付款致使供应商多次上门催讨货款未果。本案的主要过错是采购人拖延签订采购合哃、拖延办理验收手续、拖延支付合同资金上述现象十分普遍,供应商为了做成一笔生意通常不敢得罪采购人,往往不计较先签合同、再供货物的合法程序这种法律意识欠缺、惧怕采购人的不正常心理,恰好滋生了采购人拖延授标的非法行为拖延授标的恶果,不但損害了供应商的合法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机关的公信形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违规招投标怎么处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