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款macbookpro开箱 pro 2016 开箱里面会不会有东西

新的2016MBP终于发布了,作为把苹果电脑装WIN使用的人,等候很久之后,终于可以行动了。
黄山松 (Tom Huang) 发表于博客园&
1、之前的2013款Macbook Air
2013年之前一直用的是DELL电脑,由于DELL键盘左下角的Fn键在Ctrl键的右侧,已经惯了多年,所以一直对于ThinkPad和Apple这样Fn和Ctrl键反过来的笔记本电脑没兴趣,买电脑先看键盘布局。但在2013年想换电脑的时候,突然发现mac电脑已经可以装Windows,由于之前买的DELL电脑非常笨重,终于决定要改变一下键盘习惯,适应新风格键盘布局的MBA。
由于工作都是Windows上的,所以买了之后首先就装Windows,但硬盘只有256G,所以最后只装了Windows7单系统。安装过程也是非常折腾,因为BootCamp只能安装双系统,而单独安装Win7的时候不认Usb3导致中间过程无鼠标键盘,需要中途加驱动。最后成功安装的过程是:
(1)先用Bootcamp装双系统
(2)用U盘启动之后,把Win7系统Ghost出来
(3)把Win7系统Ghost恢复到整个硬盘
(4)用工具修复引导区使可以正常启动
使用2013款Macbook Air 3年了,对于电脑非常满意:
(1)非常轻薄,用到现在也还是足够轻薄
(2)非常安静,只有长时间大负荷工作时风扇才响,有呜呜的风扇声,其他时候没有一点风扇的声音
(3)主要由于SSD硬盘,所以启动系统,平常运行都非常快。比之前的DELL r15好多了。
2、插一段关于2010年购买的DELL r15
电脑是在官网买的,总体不满意,因为(1)网卡竟然是百兆的,买的时候看了规格,但自以为网上标错了,因为2007年买的Dell 1310就是千兆网卡了。等买到了才发现真的是百兆网卡;(2)背面竟然没有硬盘开口,换硬盘需要整体分解,主板都要拆下来。
电脑是i7 四核,内存扩展到8G,装了RamDisk缓存临时文件,不使用虚拟内存,但电脑还是越来越慢,主要是因为硬盘很慢,但升级不易。SSD如果装在光驱位无法从SSD启动,只能拆解成零件之后,替换在主板下面压着的主硬盘。升级硬盘之后,电脑感觉运行也是飞快了。但太笨重了。
3、2015年款的Macbook Pro
2013款Macbook Air用的非常好,Fn和Ctrl的键盘也终于适应了(由于Fn按键特殊,无法通过软件交换顺序)。启动和运行总是很快;电脑很轻薄,带来带去很方便;非常安静。2015年的时候,想升级为视网膜屏,就在官网买了2015年款的15寸Macbook Pro。但很快发现了如下问题:
(1)装了Win10之后,可能是当时win10还不稳定,或者苹果驱动做的不好,无法调节屏幕亮度,总是最亮的屏幕无法接受。
(2)只要一启动Windows,风扇就开始疯狂转,声音非常大,同台式机一样,无法忍受。(但在OsX系统下是不是开机就风扇狂转不记得了)。可能是独立显卡导致功耗大的原因。
所以折腾2天之后办理了退货。
4、2016款MacBook Pro选型
MBP2015退货之后,就开始等待新版发布。为了防止风扇声音大的问题,准备选没有独立显卡的机型,这样新款15寸的就都被排除了,因为都是独立显卡的。然后纠结的就是13寸MBP到底买不买触控条版本的。对比的配置如下:
前两款是不带触控条的,CPU从2.0G提高到2.4G。第三款是带触控条的,CPU是2.9G。出于以下理由最终选择了第三款:
(1)第一款的cpu可能有点慢,比现在的2013款Macbook Air可能只提升了20%到30%
(2)第二款的CPU比第三款差不少,但是价格同第三款差不多
(3)第三款除了CPU更快之外,还多了两个usb-c接口,这个很重要,可以避免长期使用后万一接口损坏或接触不良之后没有替代接口
(4)第三款有最新的触控条,从价格来看更值,但由于使用Windows,这是个未知的不确定因素
5、漫长的等待
官网开放购买之后第一时间下单,由于买的是触控条版的,所以发货需要2-3周,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同时购买的一个usb-c转usb转接线第二天就到货了,但是转眼苹果就宣布配件价格下调,从138元下调到68元。正在庆幸只买了一条转接线的时候,接到苹果邮件,可以申请价格保护退还多出的款项。于是给苹果售后打电话,客服建议直接办理退货,然后重新下单,这样的流程不容易出错。并且客服建议晚点购买,争取与电脑同时到货,这样二者的退货期限相同,防止浪费转接线的退货期限。
6、新MBP在11月17日到货了
外表真的很惊艳,深空灰色也很漂亮,比MBA更小,新购的转接线同时到货。开箱就不说了,熟悉下苹果的系统,安装各种软件。然后按照之前的经验,先做一个Time Machine备份。之间发生一个不重要的怪问题:系统说iTunes有更新,但是更新下载之后,直接提示升级包被删除,导致无法安装更新。但在更新下面的”最近30天安装的更新“中依旧列出来了。重复多次无果,导致更新列表里面有很多实际上没有更新的更新记录。App Store图标上的那个大红点真是很让人心烦。不过算了,自己也是要用windows的人,所以忽略这个,准备装win10.
7、噩梦初起:尝试用Bootcamp安装win10
由于本次也预计学习下用xcode编写ios程序,因此准备装双系统,而不是像上个mba一样只装windows(所以选型的时候选的是512G硬盘)。打开Bootcamp,发现同之前的已经不同,不需要额外的U盘了,程序将自动多分出一个临时分区存放安装文件,因此没有原来的那些选项,只要选择安装盘的iso文件以及设定分区大小就可以。(只能是win10的iso文件,win8和win7的iso文件提示不能继续)。于是配置好之后点击开始,原来是噩梦开始了。
BOOTCAMP显示正在下载Windows支持文件,进度条一直不动,期间多次倒数还有几分钟,但是倒数结束之后,静止很久之后无反应,过很久又开始重新开始倒数时间,等了超过3个小时,突然提示”WINDOWS支持软件未能存储到所选驱动器“(the windows support software could not be saved to the selected drive)。然后弹出一个要求输入密码的窗口,输入密码之后,就开始回滚操作,把生成的临时分区删除,硬盘恢复原始样子。第一次失败了,查了半天资料,不明所以,只有重试看看。
第二次重试,又等了能有2个多小时,突然提示(大致)”由于网络问题下载失败“,只能再次重新开始。
之后多次重试,同时打开网络流量监控,发现每次尝试下载量大致有5GB数据之多,然后出错,有的时候是网络问题下载失败,这个时候好像还没有开始分区,所以就直接停止了。有的时候是无法把windows支持文件写到选定驱动器故障,这时分区已经分号了,继续之后进行回滚操作。
此外还出现过如下错误:
继续查资料,依旧无果。
大约是第6次重试的时候,发现在提示windows无法写入磁盘的时候,那个询问密码的修改启动分区的对话框不管是输入密码,还是不输入密码直接关掉,都开始回滚操作。但在没关掉那个对话框之前,用磁盘工具是可以看到磁盘分区已经被BOOTCAMP做好,但临时分区中只有iso解出来的安装盘文件,没有Bootcamp驱动(就是Windows支持文件)。所以如果在这个时候,我强迫关闭电脑,或者强迫关闭BOOLCAMP程序,磁盘的分区就应该留在那里,我只要自己手动把Windows支持文件复制过去就可以了。
但这个方案第一步就是要单独下载windows支持文件,在磁盘上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之前多次下载的几十G数据可能存储的地方,在网上查了很久,终于发现在BOOTCAMP的操作菜单下面有个下载支持文件的菜单项(自己对mac系统不熟悉,如果像windows那样菜单条在窗口上,而不是在屏幕最上方,估计早就发现这个菜单了)可以单独下载支持文件。
然后下载支持文件,下载后只有不到700M。那之前每次bootcamp下载的接近5G的东西到底是啥?难道每次下载了很多次(所以在下载过程中出现多次倒计时)。原因可能是由于没有续传功能,导致可能网络错误就要重新下载,而多次下载失败后才会提示最终的失败。
8、噩梦第二阶段:不亮的触控条
到这个时候,已经熬了一个通宵,事情有点进展,已经独立下载了windows支持文件,准备在bootcamp程序分区完成的时候强迫关闭然后手动复制这些文件。但由于还要等待下载5g数据的漫长时间,突然想可以自己手动分区,不需要用bootcamp来分区。于是退出bootcamp,自己在macOS下用磁盘工具分区,新增一个8G的临时分区(OSXRESERVED),一个windows分区(BOOTCAMP)。但分区的时候,不能选FAT32,只能选exFat或Fat,而Bootcamp自己建的分区是Fat32的。
分区之后,复制文件(复制真是快啊,3GB的东西,很多小文件,几秒钟就搞定了),然后充满希望滴重启。
重启的时候,用option键进入启动菜单,选择自己新建的临时分区(里面有安装盘和支持文件)启动,出现win10的蓝色图标,然后,然后就蓝屏了。显示windows需要恢复,选择enter退出,选择F8什么什么的。这个时候,就发生触控条的噩梦般的问题了,竟然没有F8,触控条是黑屏的,没有任何按键,没有任何按键啊。按Fn也无任何反应。是自己建立的分区的问题?还是自己复制的文件的问题?反正这条路也不通了。这个时候,触控条是无效的,键盘也是无效的,触摸板也是无效的,上面的操作是是用外接的usb鼠标来操作的。
9、噩梦第三阶段:链接噩梦
由于直接用分区启动无法安装windows,下一个方案是准备用WinPe来安装,由于已经把安装盘和驱动放在临时分区上了,所以准备用u盘启动之后,直接运行安装盘中的setup.exe来安装。启动之后,用支持文件中的PE驱动($WinPEDriver$目录)安装苹果SSD硬盘驱动之后,WINPE就可以认出苹果的SSD硬盘了。然后运行setup.exe,先选择语言,输入法之类的,然后点开始安装win10,然后进入蓝色屏幕之后,显示一个提示信息:什么东西定位不到一个什么库上的函数入口,无法继续。网上查询也无果。
怀疑是安装盘的问题,但这个iso文件是从微软官网下载的理应没问题才对。但换其他版本的win10的iso试验,也是同样的问题。突发奇想,换了win7的iso文件(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不用bootcamp了,所以也不受必须使用win10安装盘的限制了),结果竟然也是同样的问题。所以同iso文件无关。
于是又有一个新思路,可以用ghost版本的win10。但发现虽然装了驱动之后,winpe可以认出苹果的硬盘,但是 ghost11和ghost12都认不出苹果的硬盘,无法ghost一个系统到硬盘上。没有继续查及实验是不是有新版本的ghost可以认出苹果的硬盘,因为又有了新方案的思路。
10、噩梦第四阶段:分区梦魇
这时第二天白天已经过去了,到了18日晚上。
既然直接运行setup.exe不行,而安装盘又不可能有问题,于是就怀疑是分区的问题。于是决定在winpe里面重新分区。目前分区是这样的:
a)前面很小的一个分区,估计系统用的不要动;b)后面是苹果系统的分区;c)在后面是600多兆的一个分区,应该是用于恢复Recovery分区;d)我在macOS下建立的osxreserved分区;e)我在macOS下建立的bootcamp分区。
于是用diskgens把d和e删除,重新建了这两个分区。保存分区。然后格式化,然后复制文件,然后运行setup.exe,然后重启,然后按Option键进入启动菜单,然后发现还是不行。但具体怎么现象已经不记得了,已经连续奋战了2天,困倦啊。
关键问题是现在mscOS系统无法启动了,彻底把系统搞坏了,变砖了。
11、噩梦第五阶段:恢复
好在之前做了时光机备份,于是恢复系统,用时光机硬盘启动,进入恢复界面,恢复之后启动macOS,出现一个提示界面显示”需要安装什么更新才能继续“,不能进入系统。点击“重试”按钮还是同样的界面,选择“取消”按钮则关机。
各种尝试,恢复都是不行。于是准备重装OSX,用时光机启动,选择重新安装,然后提示无法安装,因为选择的磁盘的分区不是GUID分区。于是确认是分区问题,用winpe启动,准备用diskgen把分区再转换为guid分区,结果无法转换,显示如下错误:
于是重新回到时光机,磁盘工具无法抹除WINPE下建的分区,也无法操作,试来试去,终于可以把所有的分区抹除,把整个磁盘的所有分区删除之后,可以重新建立一个GUID格式的分区(之前的小的系统分区恢复分区之类的就都被删除了),然后重新使用时光机备份恢复系统,这次终于恢复了,电脑又终于可以启动了。(恢复到整个硬盘的时候,自动重新建立了恢复分区,所以分区也恢复原始状态了)
然后安心睡个觉,睡了4个小时,起床继续。
12、噩梦结束,成功安装win10
准备下一步试验方案是再次用bootcamp安装系统,等到出现windows支持文件保存错误的时候,强制关闭电脑,保留当前的磁盘分区防止回滚。然后手动复制支持文件,再次尝试。但时来运转,这一次竟然很顺利就一次完成了,没有出现网络错误,没有出现支持文件保存错误,什么都没出现,顺利进入安装界面,成功安装了win10。
是不是因为我重新折腾了硬盘,完全删除了分区,再重新进行了分区才导致bootcamp能正常工作?才保证了能正确保存下载的windows支持文件?
还是因为噩梦总有结束的时候?
13、在win10里面触控条的表现
在win10里面控制面板 bootcamp项 可以设置触控条显示F1-F12的功能键,还是显示亮度声音调整的功能键,但是但是:
(1)在win10启动过程中,那个触控条是不亮的,按Fn也没用。所以在启动过程中是无法按F1-F12这些功能键的,悲剧吧。
(2)启动出现图形界面,等候用户登录的时候,触控条亮了,但不管在控制面板里面怎么设置的初始显示什么内容,都是先显示亮度、声音等功能键,不能直接显示F1-F12,但这时可以通过Fn按键切换。但这个切换是瞬时的,松开Fn键就恢复了。
(3)登录用户进入系统之后,Bootcamp驱动也工作正常之后,才能按照之前的设置,显示为F1-F12,这时按下Fn键切换到亮度声音调节功能
14、新的问题:无线网络
在win10下开始安装软件,把自己工作的软件安装完毕之后,突然发现无线网络很不稳定,非常容易断,时不时无线网就从路由器上断下来了,没有断的时候,有的时候非常快,有的时候彻底卡住。由于我的mba连在同样的无线路由器上,没发现任何问题,因此决定好好比较一下。
先用ping检测网络,两台机器同时ping对方,也各自ping外网的地址,发现时不时出现两个内网机器互ping失败,同时mba还可以ping到外网,mbp却ping不到外网。现象应该指示是mbp的网卡出现问题。
网络不灵,导致看网络视频的时候,没10分钟就要断一次,要是看个电影都看不了,那要它何用。不过新的视网膜屏看电影果然效果好很多啊,看高清电影的时候,细节非常锐利清晰,对应的mba在细节方面就模糊了。
于是回到osx系统检测网卡问题,发现非常偶尔出现上述现象,但总体可以认为没有问题。于是确定是win10导致的网卡问题。之前Bootcamp下载windows支持文件频繁失败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再回到win10系统,开始查资料以及设置网卡各种属性,看看是否能修复问题。尝试了如下方面:
(1)无线网配置中的FIPS兼容选项;(2)网卡驱动内的兼容选项;(3)取消网卡的节能选项;(4)按照网上提示关闭定位功能;(5)用驱动工具替换其他版本的驱动(bootcamp带的驱动是2016年9月的,是最新的)。都不能解决问题。
后来发现在网络设备里面有很多wan miniport设备,这些设备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当出现的时候就容易发生网络问题。来来回回终于发现是在点击了右下角的无线网络的图标,显示当前搜索到的无线网络名称的时候,那些miniport设备就突然出现了。于是把这些设备禁用,好像网络好一些。但是后来又发现如果禁用,重启电脑之后会连不上无线网,必须启用这些才能正常连上。噩梦继续发生啊。
网上搜索win10无线网络不稳定,无数的示例啊,没有明确的说法和解决方案。
15、无线网络测试
在绝望之余,决定测试一下网速,三个样本,(1)2013款MBA,WIN7系统,(2)2016款MBP,win10系统,(3)2016款MBP,macOS& 系统。同一个测速网站,同一个测速服务器,都是chrome浏览器。同一时段循环测试,选取最佳结果。测试结果如下图:
结果是mba的win7系统和mbp的macOS系统测速差不多,基本反映了我12M带宽的网速,但是mbp的win10系统网速极慢,并且多次测试速度极不稳定,平均网速比上图还差很多:
由于win是主力工作系统,没办法,只能选择退货了。
16、如何选择
我的要求是要视网膜屏,windows系统,最好是win7或者win8(不坚持双系统了,因为如果新电脑只用win10,旧的mba就可以装苹果系统用了),但大部分电脑都是的分辨率,不是高清屏。似乎、可以选择的似乎只剩下(1)触摸屏版的dell xps13,屏幕分辨率;(2)触摸屏版DELL xps15,屏幕分辨率;(2)2015款的13寸
难道我要选一个过时的2015款MBP?还是我还是回到DELL,但XPS不清楚会不会有风扇问题,是不是吵闹?或者我可以省下一大笔钱,继续用我的MBA?
下图是我的mba的被磨损的键盘:
话说这个键盘比原来DELL的1310的键盘质量好,只是磨掉了一层,而DELL的键盘被我磨漏了(其实磨漏的是左边的Ctrl键,换到右边来用了):
17、为什么键盘磨损这么大及其他
(1)二十二年前开始编程序,这么多年自己写的代码得有150万行吧,输入量确实是很大的。
(2)我盲打的时候,小手指负责的按键是基本是指甲接触和按下的,Ctrl离小手指最远,所以角度最不合适,指甲给的磨损最大
(3)为什么Ctrl用的多?是因为每输入或者修改最多三行代码,我就要按一下 Ctrl+S 来保存代码。避免意外情况。
(4)很早之前玩的游戏是沙丘,红警,3D, Doom, 帝国时代, 之后就没怎么玩过游戏了。所以键盘不是玩游戏磨损的哦。
(5)DELL的那个键盘怎么那么多灰?因为电脑很多年不用了,老式的键盘设计也很容易存灰。
(6)为什么买苹果,因为之前一直用dell,上次换苹果,觉得质量都很好,其他品牌没用过。(当然更早的时候是自己攒的兼容台式机了)
(7)装双系统是因为要考察和学习下ios的编程需要macOS,但工作是WIN,还要连很多外设,所以用虚拟机感觉不合适。
(8)这么老的程序员了,还能编程吗?所以估计这是最后一次以工作的名义更新电脑了。
(9)为什么键盘布局会影响选型呢?是因为指法习惯了之后,换一下需要练习和适应,而我用左Ctrl太多了。
18、WIN10无线网卡不稳定的进一步观察
(1)当电脑刚启动的时候,自动连接热点成功之后,速度还是可以的
(2)这时设备列表里面也没有那些Wan MiniPort 设备
(3)这时如果用鼠标把右下角的无线图标点一下,出来附近热点列表的时候,网速就开始不稳定,打开的时间越长,速度越不稳定
(4)当点开热点列表的时候,设备管理器里面就立刻多出来那些Wan Miniport设备了
(5)把那些Wan Miniport禁用了会导致网络连接或列出热点不正确,但网速不稳定的事情依旧在
(6)关掉热点列表之后,可能过不确定时间,网速会恢复。如果迅速打开热点列表,把网络断开再立刻连上,然后迅速关闭热点列表,网速通常会恢复正常。
(7)WIN7和WIN8没有这个现象和问题
(8)网上对于WIN10无线不稳定的贴子太多了,普遍反映怎么搞一搞可以好一阵或者好几天,没有发现最终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9)不清楚是不是只有broadcom 802.11ac网卡可能发生这种现象?
(10)这个问题可能是WIN10的原因,同苹果没关系。因为网上出类似问题的各个品牌机器都有。
阅读(...) 评论()MacBook Pro 2017款与2016款有什么区别?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6-10 08:50:56
MacBook Pro 2017款与2016款有什么区别?苹果在WWDC17上发布了最新的MacBook Pro 2017款,这个版本和去年的老款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详细的教程,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在刚刚结束的WWDC17上,苹果更新了搭载英特尔第七代处理器与AMD显卡的MacBook Pro系列产品,除此之外没有Touch Bar版本的MacBook Pro 13英寸入门版本的价格也降低了200美元至1299美元起售(国内售价10288元),在外观上并没有变化。
事实上苹果本次只是将硬件配置做出了升级,根据GeekBench的测试结果,2017款苹果MacBook Pro在性能上相较于上一代提升了20%,不过在实际使用时这个差距可能会更小。
相较2016年的更新新款附有Touch Bar版本的MBP,苹果本次带来2017款新配置仅过去了八个月,而2016款MBP的更新较之前2015款MBP更新则过去了500多天。
下面是由外媒macrumors整理的2016款与17款之间的配置差异图,中文版本由MacX制作。
相关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原创新人#2016款MacBook Pro15寸标配开箱及使用体验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原创新人#2016款MacBook Pro15寸标配开箱及使用体验
背景故事:其实盯中MacBook Pro很久了,从上一代产品开始就想换入,但是由于上一代更新很小和需求不是很大,就没有入手,这次更新太大了,忍不住忍不住&,touch bar挺吸引人的,用的时候挺方便的不用记快捷键,调音量,解锁电脑等等很快。————————————————刚发布的时候,太火了,根本就没想着买,怕抢不到还有加价现象,买的时候跑了两家经销商(ps:我们这边没有apple store)第一家要加价500,还说整个省都没有银色了,他查的货,其实只是他们一家经销商整个省的店都没货而且还要第二天拿货!!!果断不能忍,在官网上查了另一家经销商的电话(优质经销商?title是不是这个我忘了)说加他微信他给我查货,查银色15寸标配和13寸高配(一直纠结&),最后只有15寸有货,就赶紧让他留着,飞奔过去拿货&&2016款MacBook Pro 15厚度为15.5mm,比上代薄了 14%,体积减少20%。高配和低配两个型号均使用15.4英寸IPS屏幕,分辨率,ppi达到了220。同样使用DCI-P3色域,屏幕亮度500nits。双风扇散热系统,4个Thunderbolt 3.0口,均支持充 值34 点评0 原创1 好价22&ps:以下图片使用了,存在色差请不要凭此判断macbook pro2016的显示屏&& & & & & & & & & & & & & & & & & & & &箱子我在开箱哈哈哈&为什么选银色呢,因为深空灰其实看起来很暗淡,心理上也会觉得有些压抑,个人喜好,大家随心选择的,银色真的很经典很好看,可惜logo不再发光上的纸开机啊啊啊(15寸标配)至于为什么选15寸标配,而不是高配,因为用不到512g,家里有xbox也不需要玩游戏,平常学习会用得着,而且mac系统心水很久很久很久激活左面只有两个thunderbolt3接口,右面也一样不过多了个3mm音频口,铰链很舒服,阻尼感很强,不过不能开到180°,联想的老电脑可以开到180°,不怕压,生怕在床上看剧的时候把mac的轴压断了!!!新的充电方式,没有老的磁力接口好,超怕绊倒线,mac就和地面亲密接触了&emoji来一波,touch bar真的很好用,调音量,解锁mac,省去了记忆很多快捷键的便利。至于很多人担心的F1 F2......去哪了(刚开始也特担心,翻了各种测评)其实按下fn键那些都会显示,这个也可以自定义当然因为只有thunderbolt3接口,扩展器是必不可少的,华为的matedock很完美,但是用不到千兆网口,也觉得Matedock有些大了,不适合携带,就买了官方的dock和一个的转usb接口。这是我买的 个最贵的,还有一个同款,样子不一样,性能应该一样,加了个铝壳就变贵了但是上面的壳是胶粘上去的,买回来一拔就掉了,不过不影响使用,另外一款绿联的应该是一体成型的,不存在掉的问题,而且体积更小&&只有普通小口USB线,但是又会用到TypeC的手机,所以这种小东西就非常必要了。 值2 点评1 原创0 好价0—————————————————————————————————————————————————&USB-C 数字影音多端口转换器可让你将 MacBook 连接至 HDMI 显示器、USB 设备和充电线缆。&&近1个月的使用,mac的十分好用,配合mac系统简直完美,装了双系统,又重新试了下windows,感觉各种不爽,不过mac的快捷键用会了,才是真的会用mac。。。用后感想:蝶式键盘其实也没那么难用,能适应,声音也挺响的,touchbar真心好用缺点:新的真的很容易留划痕,所以小心小心再小心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赞69评论63
赞57评论54
赞38评论83
赞1274评论2588
赞1205评论1844
赞584评论505
赞654评论1159
赞435评论43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2016款MacBook 笔记本开箱_原创文章_半糖
2016款MacBook 笔记本开箱
对于苹果粉说,2006年一定是个”特别的年份”,在15年苹果宣布旗下电脑处理器将全面转向英特尔平台,2006年的MacWorld大会上乔布斯带来了苹果家的第一款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MacBook Pro,并相继推出了15.4英寸和17英寸两个版本。
第一款MacBook Pro采用全铝合金外壳,这在当年让人眼前一亮,相比PowerBook更薄的机身与更强劲的性能,同年MacBook随之诞生,自然而然的取代了iBook的位置。与MacBook Pro一样,MacBook采用了英特尔酷睿双核处理器,并用Mini-DVI取代了iBook上的Mini-VGA接口,同时首次采用镜面屏,将金属机身换为聚碳酸酯外壳。当时还有一个黑色外壳版本的MacBook,小白小黑的昵称就是从那一代的MacBook叫起来的。
上图即第一代的MacBook Pro17英寸版本,对于苹果而言MacBook Pro的意义何在?我觉得使用intel的处理器带来的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MacBook从此可以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了,这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很多人选择了苹果的笔记本。
在过去的10年中,MacBook Pro经典的外形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到今天,MacBook Pro都没有太多改变。2008年有个惊艳的一幕,乔布斯从信封里抽出了一台MacBook air,当时全世界最轻薄的笔记本“。
然后2011年乔布斯离开这个世界。
2012年苹果再次对MacBook Pro重新设计,变得更加轻薄,且配备了Retina显示屏、取消了光驱。但之后MacBook Pro系列就只是一些常规性能提升,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在2016年新的MacBook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进化,键盘顶端的ESC \F 1~F 12功能键区function keys物理按键被取消,换装成了一块触摸屏,苹果称为Touch Bar。
13.3英寸MacBook Pro并配备集成式 Touch ID 传感器 Multi-Touch Bar的型号是A1706。用过老款15.4英寸MacBook Pro的同学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略厚也太重了,确实15.4英寸在一些专业用途上大屏幕带来的体验会更好,但是也好羡慕13.3英寸MacBook Air的轻薄,而用MacBook Air的同学或许又羡慕MacBook Pro的性能。
而现在英寸的MacBook Pro基本上糅合了Air的轻薄和Pro较为强悍的硬件配置,可以说是两全了,相对于15.4英寸的MacBook Pro,我觉得大部分人更适合选择这台13.3英寸的MacBook Pro毕竟携带起来更方便。
电源适配器和电源线,电源适配器功率为61w。
深空灰的机器外壳的颜色要比前几代的银白色要多一些灰黑色,看起来质感是很不错的,气质上也更沉稳一点。
右边两个Thunderbolt 3接口和3.5mm耳机孔,现在耳机孔不带光纤了。设计的简化不光是将接口进行整合,一些减法也在做。
边角的弧线有让本本看起来更薄的功效,这是苹果一贯的做法,在MacBook Air上最为明显,2016款13英寸的MacBook的厚度才是1.49 厘米 (0.59 英寸),重量1.37 千克 (3.02 磅)。
打开后看上去更薄,屏幕部分也很薄,当年金属感极强的MacBook Pro和air这种轻薄和干净的感觉也影响到了不少厂商,以至于今天很多Windows超极本的设计上都可以看到MacBook Pro的影子。
厚1.49 厘米,长30.41 厘米,宽21.24 厘米,重1.37 千克,13英寸的轻薄苹果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多经常出差的人士不再抵触原15英寸MacBook Pro的厚重感,而且13英寸这台本本对于女性用户来说友善了很多,单手就可以轻松的携带。
A面的样子,取消了会发光的苹果LOGO,换成一块抛光的金属,看上去要低调很多,而在平放时视觉效果的一致性上要更好。
打开后因为屏幕玻璃和边框贴合,熄灭屏幕时看起来边框非常的窄。
13.3英寸配置Multi-Touch Bar的MacBook Pro可以选低配Intel Core i5 3.1GHz 双核处理器 (Turbo Boost 最高可达 3.5GHz),8GB2133MHz LPDDR3 主板集成内存,250GB 主板集成 PCIe SSD可以选装1TB的SSD,高配版本在官网上可以选配Intel Core i73.3GHz
处理器 (Turbo Boost 最高可达 3.6GHz),16GB 2133MHz LPDDR3 主板集成内存,1TB 主板集成 PCIe 固态硬盘,显卡则是intel Iris Graphics 550 ,可用显存有1.5G,应该来说对于办公性能是不差。
金属外壳的做工当然是一贯的精致,细节部分的线条感美极了。
左侧的两个Thunderbolt 3接口,如果是接苹果的显示器,可以接一台分辨率为 5120 x 2880 像素 (60Hz) 的显示屏,支持超过十亿色彩或者两台分辨率为 4096 x 2304 像素 (60Hz) 的显示屏,这是很多设计师和出版行业的人士看重的;如果是接驳VGA、HDMI接口的显示器,可以买转换器。
蝴蝶架构键盘,新的苹果本能够变得更薄和蝴蝶型按键结构关系很大,相对于常规笔记本的X按键结构不仅厚度减小了40%,而且还更加稳定,从而降低按压时出现卡键的几率。
但是键程实在是太短了,比一般的笔记本的的孤岛式键盘键帽要矮,虽然有一点顿落甘,丹苛刻点说毫无手感而言,这个按键虽然触发很松,给人回馈太少的感觉,一下子还习惯不来,尤其是指甲长的一定要修剪一下,否则用起来不会很舒服。
本本合起来时间背后的线条,喜欢苹果本的人或许大多都喜欢简单一点的生活方式。实用主义的人或许会觉得接口多,方便各种接驳各种设备才是简单好用的本,机身上输入输出接口太少,用好多东西都要用转换器,是不是太麻烦了,这类用户还是适合选择Windows本。
现在谈谈2016款MacBook Pro长条形的Touch Bar 触摸屏,支持多点触控,其分辨率为 2170x60px。在最右区电源按键这里则集成了指纹识别装置Touch ID。
Touch Bar 出来后被批评很多,首先是砍掉了function keys功能键,尤其是很多程序员很在意的ESC按键;另外是很多人,包括不少设计师人士在操作Touch Bar 时需要从屏幕切换视线,不能盲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Touch Bar 本人使用下来第一点感觉确实是手感和物理按键真是不能比,因为触摸上手感基本没有,因为没有回馈设计。Touch Bar 的触摸感有点特别的是手感并不是和常规的平板、手机那样是光滑的,表面的触摸手感和键帽很像,只是不能按下。
手机当初从物理按键过渡到触摸屏幕来也有同样的批评,不过现在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手机的触摸按键,也没有人再提手感的事情。不过电脑要完全用屏幕替代物理按键这很难,看看ipad和Surface就知道了。
苹果这个Touch Bar 它是基于一个迷你版的watchOS,拥有25MB虚拟内存盘来启动和调用 Touch Bar硬件,像一个 USB外接设备和 macOS进行数据传输,在你使用不同的应用软件时它会显示对应的按键或者快捷键。
比如你使用聊天软件时,Emoji表情会显示在Touch Bar 上,如果你是播放音乐的话,可以在Touch Bar 上进行快捷播放控制,而在画画时可以在Touch Bar 上滑动触摸屏来选取颜色等。
在Touch Bar上,如果你使用Safari浏览器输入网址时,Touch Bar 会将最近常访问的网站图标列在触摸屏上,如果你要快速访问就直接点一下图标,如果是按照原来的操作方式,我们应该是先移动鼠标或者是触摸板上的光标,再屏幕上完成点击动作,应该来说Touch Bar还是有点“智能”的味道的。
uch Bar 在我是用下来的感受是,很多时候你双手在键盘上操作,只要伸伸手触摸Touch Bar 区域的图标就可以完成很多快捷操作,这样会减少鼠标的操作或者触摸板的操作,效率上要高很多。每个人每天打开电脑,通常都是在做类似的事情,使用几个常用的软件Touch Bar 的按键是可以自定义的,这样来说Touch Bar 的“快捷键”的意义要比F1-F12按键好很多,因为很多人从来没用过笔记本顶部区域的这排按键。
最右的Touch ID指纹识别装置,这是苹果首次在笔记本上配置,非常方便,和用手机一样指纹解锁。不过,对于专业用户来说,可能Touch Bar 带来的改变短时间有点接受不了,首先是程序员,ESC按键对于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如果是平面设计师,我觉得问题不大,尤其是Photoshop的专业用户,photoshop的大部分组合按键都是Ctrl\Alt\Shift+字母按键的组合键。换做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也是如此,也就是说Touch Bar 和大部分关于生产力软件的快捷键并不冲突。
而又回到普通用户的习惯,在Word和PhotoShop这样的软件上,快捷按键组合就有上百种,Ctrl+*的组合按键是最常见的形式,但是很多人并不会记得软件的大部分快捷按键,往往只记得常规的几个快捷按键组合。
也就是说相对于稍微专业的软件用户Touch Bar,实际上可以把这些你遗忘的快捷按键重新挖出来,摆在触摸屏幕上供你使用,如果你选择自定义按键,那更方便了,等于每个人有一块针对自己使用习惯的键盘了。
Touch Bar 是不是改变PC交互方式的重要一步?
从我个人使用的感受来看,Touch Bar对于我的日常使用是提高了效率,可以说Touch Bar不光是起到按键的功能,也是屏幕的扩展,等于电脑的第二块屏幕,因此带来的效率提升尤其是在上面可以滑动操作,调节进度、浏览照片等,这都带来了很好的新体验。
不过要熟悉这个Touch Bar的新键位需要时间,我在用某软件时它是一套按键布局,而在用另外一个软件时是另外一套键盘布局,这也就是一些人吐槽touch Bar操作时需要功屏幕上切换视线过来,不能盲操影响效率的原因,不过相信大家熟悉了一段时间后,尤其是长时间用你常用的一款软件后,就开始会熟悉键盘布局,盲操也是有可能的。
另外有种声音说苹果在相对专业的MacBook Pro配置Touch Bar是不应该的,应该只在偏向日常应用的MacBook air配置,我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但是F1-F12的按键配置就完全适合所有的专业用户吗?显然不是的,有很多行业的专业用户还是用不到F1-F12,其实既然有Thunderbolt接口,对于快捷按键有特殊需求的用户,选择一个外接的扩展键盘就好了。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键盘+鼠标是常规的输入方式,而Touch Bar的出现,可以说是强化了键盘的功能,而减少了鼠标的操作,新的MacBook Pro的触摸键区非常大,使用MacBook Pro的话相较一般笔记本,无鼠标情况下操作电脑要方便不少。
对于很多人而言,Retina 显示屏是选择苹果笔记本的一个原因,13.3 英寸LED 背光显示屏 (采用 IPS 技术);初始分辨率 2560 x
ppi),500 尼特亮度。照片的显示效果还是很好的,画面细腻。在使用中还用Spyder4校色仪查看了一下屏幕的色域,MacBook Pro这块广色域屏幕还是很好的,100% adobe色域覆盖,应该来说摄影师、平面设计师可以放心的使用这块屏幕了。
如果不是2K分辨率的屏幕,还是1920分辨率的屏幕,大部分的Windows笔记本屏幕显示效果没法与这台MacBook pro本抗衡。
在Windows平台上,Surface Pro4讲12.3英寸PixelSenseTM显示屏 分辨率提升到了2736 x
PPI) ,这是真正可以与MacBook pro抗衡的屏幕,不过在实际使用中,第三方软件对于高分辨屏幕的显示优化又拖了后腿,MAC OS相对来说在高分辨屏幕显示的体验上要好很多。
其他方面无线网卡是802.11ac Wi-Fi,5G频段下传输速率约为80M/s左右 ,蓝牙 4.2 无线技术,接口性能方面Thunderbolt (速率最高可达 40 Gbps),USB 3.1 第二代 (速率最高可达 10 Gbps),音频方面用的是Cirrus Logic CS42L83A音频编解码器芯片,这几个组件配置还是不错的。
关于13英寸Macbook Pro的性能,国外网站有用Geekbench4进行测试过,13.3英寸顶配版本可以跑57958分,i5版本的性能应该来说也是很不错的。
2016版macbook pro辨别真假
turbo boost 最高可达 3.5ghz
macbook pro 2016 中配 能运行logic
macbook pro 2006款开箱
苹果2016款电脑开箱后
2016款macbookpro电源适配器
苹果笔记本开箱
发现值得买的好东西
购物分享社区
京ICP备号-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pro开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