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要去北美读研究生的话,需要提前多久就要开始学习?提前都需要准备哪方面的学习呢?

关于去香港大学读研究生的有什么建议? - 知乎1372被浏览337148分享邀请回答63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5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2 个回答被折叠()想要考托福想出国读书托福要怎么考有什么限制?什么时候开始?我福建的`到哪里去靠`要读什么书?
想要考托福想出国读书托福要怎么考有什么限制?什么时候开始?我福建的`到哪里去靠`要读什么书?
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由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在全世界举办,是一种针对母语非英语的人进行的英语水平的考试. TOEFL是出国留学(美国、加拿大)的必备考试成绩,美国和加拿大已有超过2,400所大学和学院承认这项考试成绩,规定了申请者的最低TOEFL录取分数线. TOEFL成绩与奖学金的成功率是相关的.一般来说,如果我国考生的TOEFL成绩能达到580分,则很有可能被美国普通大学的研究生院录取;如果能考到620分左右,则申请奖学金的机会就更大了. 国外许多政府部门,私人或机构奖学金计划,执照证明机构等也是依据TOEFL成绩来评审接受人的英文程度. 在国内,TOEFL亦是英语水平的一种证明,有一些单位(特别是三资企业)采用它衡量应聘者的英语水平.从一九九八年七月起,托福考试在许多国家从传统的纸笔方式转变成电脑方式.但亚洲一些国家,如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澳门地区等仍采用原来传统的纸笔方式,暂时不作改变. 纸笔考试是由正确答案的数量总和来决定成绩总分,而不管问题的难易.电脑考试则不同,它根据回答问题的质量来给出下一个问题,如果考生回答得正确,电脑将提高问题的难度;如果考生回答错误,电脑将降低问题难度.因此成绩是由正确答案的难度来决定得分,而不是由正确答案的数量. 电脑考试的写作一项,考生可以选择打字或书写. 目前,电脑考试的费用:美国及其属地和加拿大为USD$100,所有其它国家为USD$125. 内容: ◇听力:地道纯正的美音.由短对话、长对话和长文章三部分构成.其中短对话和长对话部分内容极其贴近生活,实用性强;长文章部分学术性强,目的在于考察学员在国外学习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法:标准书面语.由填空和改错两部分组成.其中填空部分主要考察句法,改错部分主要考察词法,涵盖了语法的绝大部分内容. ◇阅读:阅读部分由五篇长文章组成,所有文章均来自美国教科书、杂志或报纸.类型多元化,题材丰富,涉及自然、社会、人文等各个领域. ◇作文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正式宣布,新一代托福网考将于2006年9月份15日正式在中国大陆实施,从去年开始的对新托福的企盼终于尘埃落定,笔者就广大同学们所关注的新托福最后三周如何备考作一个简单介绍.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正式宣布,新一代托福网考将于2006年9月份15日正式在中国大陆实施,从去年开始的对新托福的企盼终于尘埃落定,笔者就广大同学们所关注的新托福最后三周如何备考作一个简单介绍. 新托福新在哪里? 新托福融现行老托福笔试、机考之长处,能够更实用、更为全面、更灵活地测试学生听说读写实际语言的交流能力.尤其是注重考察考生的英语表述能力,在新托福考试题中,客观题比老托福明显减少,口语或写作等主观题比重明显增加,例如语法题目的考试已被取消,增加了新托福口语测试,通过2道独立观点题及4道综合语言运用题来检测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中也新增了融合读听写为一体的综合写作.这些新增题型能够真正地考察学生们在真实的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场景中对语言的应用和交流能力. 因此,新托福考试已经由过去对分割的语言项目的考察转向对英语交流能力的综合运用能力,新考试形式已经不再把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完全孤立开来,而是在说和写部分融入了听和读.从而对语言实际交流和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考核,真实地测试出考生真实语言场景中的理解能力、捕获信息能力、概括总结信息能力以及的综合利用所得到信息的能力.新托福考试更注重语言的真实与整体连贯性,更体现了语言的真实性、完整性. 从考试的形式上看,新托福iBT考试的最大变化在于取消了语法部分,增加了对口语的考试.但并不是完全取消了语法的考查,只是对语法的考察体现在阅读、口语和写作里面. 新托福考试的变化如下: 听力: 一、准许记笔记. 二、对话及演讲长度变化明显,语言更贴近真实生活及课堂. 三、两篇对话和四篇演讲中会有一篇为国际口音——英音或澳洲音. 四、在题型上增加对演讲者态度的理解题目. 五、部分题目可以重复听两次. 口语: 1、 这是新托福的新增内容,共六道题目,20分钟完成.换算为0~30分后计入总成绩. 2、 综合听说读等综合语言能力的运用. 3、 人机对话;可记笔记.考生戴上耳机考试,通过话筒回答问题. 阅读: (1)文章字数增加一倍.由原来的每篇350字左右增加到每篇700字左右. (2)增加词汇解释,解释关键词(英英解释). (3)每篇文章增加标题.有助于考生把握文章主题. (5) 新增填表、插入句子、完成段落题. 写作: (1)写作成绩计入总分. (2)新增题型——综合写作.综合听、读、写三种能力的测试. (3) 可边读边听边记录.考生可在做好笔记的基础上再作答. 新托福三周复习计划: 面对全新形式的新托福网考,考生首先应该在20天内对已经学习到的新托福考点进行总结,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模考,尽快地熟悉新托福考试的网考界面和考试的时限压力. 一.有计划地进行模考:模拟考试的频率大致控制在每周1到2次,比如可以在周六日的上午进行模考,考试的时间要和实际考试的时间吻合,以让自己在相应的考试时间保持最兴奋的状态.模考试题可以有如下几个来源:(1)ETS的官方指南上所附带的测试题目;(2)ETS官方网站上所提供的付费模考系统;ets.org(3)朗文《新托福考试综合教程》上附带的模拟考试题目;(4)DELTA《新托福备考策略与模拟试题》上附带的模拟考试题目;(5)新东方教育在线开发的新托福网络模拟考试平台.其中,ETS官方的测试题目应该是最为权威的复习备考资源.大量的模考能够帮助考生迅速熟悉新托福网考的界面和考试的时间压力,从而能从容地应付正式考试,取得满意成绩. 二.提高记笔记的速度和效率.因为方法得体、要点清晰的笔记对听力、口语和写作部分的考试都有较大的帮助,甚至是这几个部分考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考生应在能够听懂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记笔记的训练.在网考托福听力中由于每个对话或段子要持续3-5分钟,而在试题中会考到细节的内容,所以在听力的过程中记笔记对听力的解题是很有帮助的.在新托福口语考试中的第3、4、5、6题都要考察听力和迅速掌握听力要点的能力.同时,在新托福的综合写作部分也体现了对听力理解和笔记记录能力的考查.但考生要注意,笔记要尽量从简,它并不是记录完整的单词,而是要用最简洁的方法表达出句子的意思.笔记可以用符号、单词的简写,甚至是汉字也可以,只要我们将其快速的写出,并知道它所表达的含义就可以.例如:写“MKT”或“市”这个单词要远比写“marketing”节省时间,所以在记录时,尽量避免写完整单词.而对于单词的简写或记录的方式,因人而异,考生完全可以自我总结并加以熟练应用. 三.熟悉考试各部分指令.每场考试的指令都是相同的,因此考试时没有必要花时间仔细阅读指令.考试之前,你一定要对考试指令娴熟在心.在考试的时候,指令一出来就立刻跳过.因为你对指令应该已很熟悉,因此只要指令一出现就立刻用鼠标点Continue,将你的时间省下来用在答题上. 四.对于口语,每天坚持1--2个小时练习如何在一分钟内表述观点或对某个事物看法的能力,具体练习题目可参考《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中267页的Topic List和同学们在考前培训时老师指定的题目. 五.写作:每周精心打造2篇比较精彩的文章,尽快熟悉考试的题型和模式.《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P267 Topic List)中的大量题目是最好的练习资源,事先练习得越多,这一部分越容易获得满分.而且第一部分的成绩如果高了,那么即便第二部分成绩稍微低一点,最终的平均分也不会太低.如果考生想在第一部分获得高分,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作文考试可能涉及到的话题,反复阅读若干遍,以熟悉所有话题. 六.尽快熟悉机考界面和考试的时限压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规定部分的考试内容. 七.对新托福阅读词汇的进一步巩固.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单词的复习工作. 八.练习好打字,快而准.既追求打字速度,更要注意打字的质量. 总之,最后的三周冲刺的充分备战对于准备参加新托福考试的同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同学们做好充分的复习,根据自己的状况制定合理的计划,有针对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大量进行模考,尽快熟悉新托福考试的考试界面和时限压力,就一定能在新托福考试中获得满意的成绩. 新托福iBT考试如何考试报名? l 索取《托福报名手册》.该手册可从托福网页上下载或订阅.网址:www.toefl.org. l 日的新托福考试将在日进行网上报考,详细信息如下: l 网上报名网址:toefl. toefl. l 报名开通时间:日 l 考试费用:170美元 l 考试前填报TOEFL成绩送交的学校,四所内免费 l 注册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在网上报名 l 确定新托福考试的时间和地点 l 查询手册上关于如何填写及提交报名表的程序,请严格遵循该程序. 报名方式及流程: 近日, ETS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新托福考试的报名方式及流程.目前ETS已经开通了三种新托福考试注册方式:网上在线报名,电话报名和邮寄报名三种报名方式. 第一种:网上在线报名.有以下5个特点:一周7天24小时,随时都可以上网进行考试报名注册;不需要额外的手续费;注册后立即就能得到ETS的e-mail确认信息;需要美元信用卡进行在线支付;网上进行考试报名注册的最后期限是选定考试时间前的第7日,也就是说至少要提前7天去报名注册.网址为https://toefl-registration.ets.org. 第二种:电话报名注册方式.它有如下5个特点:同样要求考生至少在考试前7天报名注册;同样需要美元信用卡,进行电话支付;需要从www.toefl.org下载TOEFL iBT Registration Form表格,因为你将要求提供一些相关的重要信息;如果你居住在美国、加拿大地区需要拨的电话为1-800-468-6335,如果你没有居住在上述地区,又想要在美国参加新托福考试的话需要拨的电话为1-433-751-4862,如果你想要参加上述地区之外的考试,需要拨的电话为当地的注册中心的电话;电话注册后,你会被告知如下信息:注册号码(考试当天你必须带去考场的),参加考试的时间,参加考试的地点;成绩通知的时间. 第三种:邮寄报名注册方式. 首先从网上下载Registration Form(报名注册表格,此表格在Information and Registration Bulletin中也能找得到);然后再填写完此表格;接着将此份表格直接寄往ETS或者是当地的考试注册中心,ETS考试中心的地址如下:TOEFL Services,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PO Box 6151, Princeton, NJ , USA,另外如果是有残疾的考生所需要寄送的地址有所变化,其为TOEFL Disability Services,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PO Box 6054, Princeton, NJ , USA;最后需要注意的两点是:考生填好的注册表应该在你选择的第一考试时间的至少前四周寄到相应考试注册地点,这种方式的注册只有残疾考生才被允许采用信用卡方式支付考试费用. 中国地区的报名方式具体细节请大家以toefl. toefl. 公布的程序为准. 因为新托福考试对于考试地点和环境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中国地区各个城市各考场的考生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准备参加考试的同学一定要抓紧时间注册,暂时没有注册成功的同学也不要过于着急,因为ETS和海外考试中心在近期内会公布新托福在未来的考试日期.具体细节也请广大考生随时关注toefl. toefl. 上所公布的信息. 新托福考试费用: 新托福考试的费用为170美金,目前ETS只接受13种货币:US dollar, Australian dollar, British pound, Canadian dollar, Danish kroner, Euro, Hong Kong dollar, Japanese yen, New Zealand dollar, Norwegian kroner, Singapore dollar, Swedish krona and Swiss franc.而ETS接受的支付方式有4种:信用卡,电子支票(e-check),美元支票,美元汇票.另外考生如果要求重新安排考试时间或地点,则需要再支付40美金;如果需要往更多的大学递送考试成绩,则每递送一个大学需要支付17美金.考生在参加完考试之后的15个工作日后就能收到自己的新托福成绩. 新托福iBT考试如何评分? l 新托福考试为120分制,分数范围为0~120分. l 阅读,听力,口试,写作四大部分各占分值30分.四部分分数相加为总分. l 口试部分的原始分值为4分,写作为5分.这些分数将换算为30分制的分数. l 具体细节请查询ets.org 考试前 必须到www.toefl.org网站上注册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在网上报名 考试前填报TOEFL成绩送交的学校,四所内免费 在网上打印注册表,携带护照/有效证件到指定的考试中心提前1个小时报到 进入考场前 n 抄写誓词 n 向监考人提交自己的护照,并且签到,签名 n 照相 n 拿草稿纸和铅笔(铅笔可以多拿) 进入考场 n 确认在机器上显示的姓名和照片是否与自己相符 n 和监考人确认,开始考试 考试开始之前,调节音量和耳机
与《想要考托福想出国读书托福要怎么考有什么限制?什么时候开始?我福建的`到哪里去靠`要读什么书?》相关的作业问题
如何有效的安排托福备考计划对最后的托福考试结果起着极大的作用,我有为期六个月的托福学习备考计划,这个计划采用循序渐进的备考策略,对考生备考时很有帮助的.第一个月: 建议先用1个月左右解决一本单词书,反复背,最好用MP3练练听力甚至跟读,给听力和口语做入门用. 单词具体训练方法 每天200个单词,不背完不睡觉.托福总共差
不知道LZ是打算去加拿大读本科还是研究生呢?如果是读本科,那么雅思和托福考一项就ok,加拿大都认可的,但如果是申请研究生,就必须要考GRE了,这是北美地区研究生入学生考试,没有该成绩只能申请到比较差的学校.
我四级六百多,六级五百多,也准备了一段时间的托福,但是最近不想出国就放下了,在自学法语.在下是工科学生!不敢教你怎么做,只敢跟你说一下我是怎么做的.托福的听力和阅读环节很重要,是考试的核心,我有一套托福训练的软件,就是训练阅读和听力的.那是在网上下载的!还准备了一本托福词汇,通背几遍,同时随身带一个小本,用来记单词和心
这要看你想去哪个学校了,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同.留学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英国等 1、美国高中、本科申请咨询 2、美国哈佛毕业生面授执教 3、教授纯正的美式英语 4、考前培训辅导,教授英语及专业课(SAT,TOEFL)5、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选择学校及专业 如需更多信息,请留言.
托福是语言合格的证明,有些牛人不考托福只凭SAT和介绍信就能进··SAT1、2是要考的,这相当于美国高考,不光考英语,但英语不好肯定考不好SAT 托福最好多考几次,找最高分SAT等托福考到满意再去攻下吧少年~ 你说三年后高考?说明你现在高一?那高一把托福搞定吧,因为中国学生考外国人的题是需要时间适应和完成自我变态的=
看你从事什么工作,要去哪个国家.BEC在国内的认可度比较高,是剑桥大学和中国合作的考试.而且只限于商务英语.雅思,托福是语言考试,不完全是为留学设计的,雅思是英联邦的考试,托福是美国的考试.雅思又分A类(学术)和G类(移民、工作).托业和托福是一家,都是美国ETS的考试,与托福相比,托业侧重工作而非学术.但这个考试现在
如果你只是想在找工作时,有点优势,那么我告诉你,基本上没有用.1.可能有些公司根本就不懂这个考试.2.有的公司会认为你可能打算要出国,留不住你的,所以倒成了你的负面因素.3.有些外资公司会要求英语能力,但是不少公司是要求托业或BEC等考试.建议,不考.
不出国,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用.而且这成绩是有有效期的,现在不出国的话,考了也没什么用.不过,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的话,去考考也没有什么坏处,当是一种经历吧!
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你是去读本科、读研还是读博?你的定位大概是排名多少的学校?另外,如果是去美国,还是考托福较好.如果读研,像类似谢菲尔德这种学校,大概要6.5之上,而且去年英国大使馆好像新出了个说明,要求单项成绩达标的,否则不给签证.四级水平,且好好学习的话,脱产2个月没问题,个人观点.另外,英国似乎很多学习可以过去
北美一般都收托福成绩吧,只认雅思的学校极少,而且同一个学校还要看具体专业,最好到对方官网上去查录取要求
不是呢,我以前读高中的时候一个同学英语屎烂但是还是去考了新托福,考了90多分呢!只要努力一点就行,如果你觉得自己基础还行就去考考看,国内四六级考试和托福没有什么可比性的,而且托福被称作是出国考试的“简单帝”,报个辅导班,多多练习.加油~
不可信,除非你英语就是特别差,怎么也考不过,时间又不够,钱也不愁,那你就试试.不过你要是享受考试型的,就不要买答案,你想想啊,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美好的经历(虽然变态了点),等你以后想一想,你为了出国去买什么答案,你自己也觉得丢人啊.再说了,他们的答案都是发到手机上,有的考场有监视器和金属探测装置,手机你都带不进去,就算带
推荐BEC, 可能还是好一些,比较好考. 高口很难考. 托福就是一个语言认证的考试,比BEC要难些,而且有效期只有两年.
说实话你考的实在是有些多,如果出国读研究生的话,建议先考托福和GMAT,因为人的能力和时间毕竟有限,捡最重要的来,不要一把抓,到最后会顾此失彼.建议先主攻托福.在这边推荐你一些托福备考资料,都是精华,希望好好利用,减少盲目复习的时间.词汇:《TOEFL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和张红岩的《词以类记》.后者单词多一些,可以根
很高兴为你雅思考试考得很全面:比如教育、艺术、科技、传媒、犯罪、环保等;而且托福考试都是考大学的校园生活;还有托福考试与雅思考试的形式是不同的,托福完全机考,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所以就这几点来讲,建议你学习雅思;现在外企就业有雅思成绩的就比没有雅思成绩单的待遇要好!祝你取得理想雅思成绩!如果你需要雅思学习资料和雅思备考
很难说,如果是“说”这方面,明显托福给力,如果是语法和单词那就是雅思 再问: 谢谢你的回答,能不能再问一下如果我是想提高我的口语能力,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呢?谢谢啦 再答: 虽然你可能不信,但是美剧绝对是提高口语的重要项目~~
嗯,我前一段考的T,成绩我就不说了,太挫~不过,我还是觉得有一些建议可以给你~首先我觉得培训班没什么意思啦,因为学的东西很有限,不过如果你对托福不够了解的话,还是建议你去上一下的~至少了解很多东西~还有呢,考一次肯定是不行的,至少得两次吧~还有呢,说真的,看电影或者美剧的作用并不是很大,不过如果你一部剧集看好多好多遍还
北美的话最好考TOEFL,大多数读研,GRE是要考的,不过也得看你学哪个方向的.理工科考GRE,商科考GMAT,法律考LSAT.但TOEFL是基础,有的中介会给你介绍一般学校的时候,有时不用考GRE了. 再问: 那就是说,北美无论是加拿大还是美国,都是托福比较好吗? 再答: 是的,一般北美认TOEFL,欧洲和澳大利亚等
如果有时间,最好直接考GRE,然后托福,学完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全方面的能力,学完托业和BEC没有多大提高,我考过,所以不建议你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每天都坚持练习才行.研究生学习生活、学习经验观点汇总与分享
&一、精彩观点一
我很渴望将我的成功经验与后来者分享,帮助更多后来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天感谢版主给了我一个这样的机会,让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谈一下相关经验,希望大家今天能够有所收获。下面我就详细说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吧。
首先我要说的是考研需要信心与恒心。这是一点题外话,但至关重要,不得不说。信心与恒心都是考研成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信心,self-confidence,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这话是美国作家爱默生说的。只有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才会有无穷的动力,才会让我们去为成功作准备,而不是去为失败找借口。我的情况本来很难有什么理由去拥有信心的,我很羡慕在座的各位能够这么早就准备考研。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天津一家公司起早贪黑的上班呢。由于与公司签定了三年工作合同,辞职需支付巨额违约金,所以直到8月底合同到期后我才来到大连。正式学习是九月一号啦。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9月份至少应该开始第二轮复习了,而我当时的情况是:第一次考研;政治零基础(这点大家刚开始恐怕都一样);高数、英语自大二学完,放下五年了,而且当时也仅是六十几分过的;时间只剩4个月零18天。这种情况下我都成功了,难道还不能给大家带来信心么?我一直用来鼓励自己信心的一句话,是《老残游记》里的“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我理解的意思是天生的天才是极少的,大家都差不多,绝不应该自己瞧不起自己!每当我怀疑自己的能力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就可以打消我的疑虑,让我信心满怀了。
再说恒心。恒心,就是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借用伟大领袖毛**的一句话来时时警醒我们的恒心吧,那就是“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意思是做任何事,贵在坚持,不一定搞疲劳战术,但就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就猛学一阵,然后又一歇几天,这种学法很难成功。我不赞成疲劳战术,有些人拼的很凶,早四五点起,晚十一二点睡,这样真的效率高么?考研的日子里,我每天都是早七点半起床,晚九点半回寝,除去吃饭时间,每天有效时间12小时左右,事实证明只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天天坚持,就能成功。而且还要劳逸结合,我每天12点半睡,回寝后九点半到十二点这两个多小时是我每天晚上休闲的时间,上网浏览一下新闻,跟考研的朋友交流一下心得(这我得推荐一个考研论坛:,全国考研学子交流的平台,肯定有你想要的信息。),玩会儿游戏,但千万别玩网络游戏,要玩就玩休闲的,玩起来放松,不玩也不想的那种。我喜欢玩实况8足球,每天踢个两三场,一天的疲劳也就一扫而光了。当然如果你的自制力实在太差,玩个超级玛丽都上瘾,白天脑子里还想游戏,又或者自己没有电脑,上个网还得跑网吧,那不这么玩也罢,找点别的休闲方式也行。然后十二点准时上床,打开收音机,收听FM103.3的大连电台交通频道转CCTV的午夜新闻,这是了解时事又不占用白天宝贵时间的好方法,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呵呵。十二点半开始睡觉。我就是这么坚持下来的。关于睡眠时间,有些人也许有些疑虑,咱们**的徐绽老师讲过,科学证明,一个成年人每天正常所需睡眠是6个小时,所以不用担心睡眠不足。当然白天如果实在太困,在书桌上打个小盹也可以,但一定要节制,不能一睡不醒,一般午饭后最困的时候睡半个小时足够了。也有些人说睡眠时间没有定论,以个人感觉不困、不影响学习为准,这也很有道理,不过我觉得有点不太好把握,大家还是相信科学吧。
有了信心与恒心,你就具备了成功的条件,只要再配合适当的学习方法,成功便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二、观点二
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英文文章写作
1. 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 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 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 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 | 以及 换行符删掉。
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个)。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
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2. 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3 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
审稿人知识陈旧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
选错审稿人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
3. 关系文章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
4. 不承认阴性结果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志"。
造假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为按期毕业计,造吧。
动态的科学
1. 科研靠积累。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
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文献要追踪。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
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 科研是移花接木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C
的指标,D 的意义。
科研是傻瓜相机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 科研是照葫芦画瓢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科研是垃圾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晕!倒!挣扎!再倒!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写毕业论文
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4. 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怎样读文献
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三、观点三
又是一个考研、考博的季节,又见到要不要读研、读博的争论;其实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都代表着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没有好坏之分。读书轻松,多读几年无所谓;读书很累,为什么一定要读呢?还有一些同学觉得要不要读研、读博完全是意愿,只要想读就能读,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花了很多时间考研、考博,投入很多精力在痛苦的煎熬,然后一想到以后工作可能还得这样煎熬一次,况且有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当然会有怨气。也许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自己是否适合读研、读博?而不是说去搞清楚读研、读博好不好的问题。一个人投入很多,经历痛苦,才拿到学位,而另一个人投入很少,开心读书,就拿到学位;毕业之后如果他们找到相同的工作,前者可能不满意,后者却很满意了。
读到这儿就行了,一个懂点投入产出分析的本科生应该能理解上面的逻辑;但是你想知道理论来源,请继续读。
以下是张维迎在《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一书中关于学历与能力的论述,比较理性。
不管怎样,其实当能力不可直接观察时,学历的确传递着有关能力的信号(Spence,1973):尽管学历不等于能力,但一般而言,学历高的人比学历低的人具有较高的能力。道理是这样的:上学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这种成本包括物质上的和心理上的。但不同能力的人上学的成本是很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给定其他条件相同,能力越高的人,获得相等学历的成本越低。能力高的人,上学期间作业完成得好,考试成绩高(对于读研、读博来说就是能力高的同学在入学、发论文、做课题、拿奖学金方面比较容易),老师表扬,同学羡慕,家长奖励,所以,上学对他并不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甚至可能是一种乐趣。但是,对能力低的人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考试经常不及格,老师批评,同学鄙视,家长打骂,上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样,能力越高的人,越能忍受上学的痛苦。即使企业给高学历的员工高工资,低学历的人低工资,如果工资差别不是很大,低能力的人将不愿意获得高学历,因为工资的增加不足以补偿其上学的痛苦(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同学花了很大的力气拿到硕士、研究生学位但是因为毕业后工资、待遇的提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而抱怨)。
如果读到现在,你还觉得有道理,也还有点耐心,而且有点兴趣,则不妨再读。
假定有两个员工,一个高能力,一个低能力。高能力员工可以生产20单位的产品,低能力员工只能生产10单位产品。再假定团队生产的性质,企业不能分别观察每个人的产出,只能观察到总产出30单位。如果企业知道谁的能力高谁的能力低,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高能力的员工将得到20单位的工资,低能力员工只能得到10单位的工资。现在假定企业只知道两名员工中一个是高能力,一个是低能力,但是并不清楚每个人的能力。此时,每个员工都只能得到平均产出15单位的工资。显然,高能力的员工希望企业知道自己的能力,而低能力的员工不希望企业知道自己的能力。高能力的员工如何把自己与低能力的员工区分开来?
设想员工可以通过上学获得学位。假定高能力员工上学的成本是4单位,低能力员工上学的成本是12单位(回到我们的读研与读博,一个是免试保送、一个是跨校考研,他们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忍受的痛苦绝对是不一样的)。再假定上学本身并不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无论上学不上学,高能力的员工的产出仍然是20单位,低能力员工的产出仍然是10单位(回到我们的读研、读博,正像许多人争论的那样,说读研、读博可能对以后具体从事的工作没关系)。假定企业实行这样的工资制度:获得学位的员工得到20单位的工资;没有获得学位的员工得到10单位的工资。那么,每个员工应该如何选择呢?首先考虑高能力的员工:如果上学,得到20单位的工资,减去4单位的上学成本,净得16单位;如果不上学,得到10单位的工资。所以,上学比不上学好。再考虑低能力的员工:如果上学,得到20单位的工资,减去12单位的上学成本,净得8单位;如果不上学,得到10单位的工资。所以,上学不如不上学。这样,我们看到,有学历的一定是高能力,没有学历的一定是低能力,企业所实行的学历工资制度是最优的。当然,为了把高能力的员工和低能力的员工区别开来,高能力的人需要付出4单位的成本,这是一种信息成本——也就是为显示能力而必须付出的成本。
以上的分析不仅适合学历分析,还适合古代科举制、唯成绩论、名牌高校效应等事实的分析(自己举一反三),这些东西被人骂了那么长的时间,但是还留下来了,我们的确应该理性思考其内在的原因。如果您仔细地把全文都看了,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能指出其中论述的不足之处,说明还是有耐心、有想法的,不妨去读研、读博。最后,祝各位想读研读博的、准备考研考博的、正在考研考博的、正在读研读博的、已经研毕博毕的,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天天开心!
四、观点四
我是一名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曾经一度有过后悔读博的念头,因为一度就是五年,感觉十分痛苦。一个月拿着几百元的生活补助,经济上有很大压力。除了经济压力就是毕业压力,发表论文的压力。由于自己和本学科基础能力有限,所以需要积累不同领域的基础科研知识,自己要购买很多书籍,一本本的看,一本本的花钱。快到三十的人了还不能毕业工作也是十分痛苦的。自己在平时也接了很多活,自己赚点生活费,都是辛苦钱!同时还要不时的提醒自己,不要学成书呆子,一定要接触一下社会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前三年自己特别的努力,帮助导师做了很多课题,也帮助导师申请到了很多课题。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自己的知识基础过于单薄,还没有和专业的学者接轨,所以自己彻底的摒弃以前的土科研,试图尝试新的科研方式,于是就选定了很多本领域比较成熟的“科研方法”类书籍,然后又着力跟着了一些本领大牛的文章和课题,不断的揣摩他们的知识体系,遇到自己不知道的就买一本相关的书籍自己学习,一些软件啊、方法啊、哲学基础啊,等等,自己慢慢的对自己的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视野极大的被扩展了许多。同时自己也开始接触国际文章,同上述方法一样揣摩他们的科研知识体系,不断的提高自己。很幸运,自己在毕业前终于完成了学校的毕业标准,可以顺利毕业了。现在自己更加明了自己的不足,也在探索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继续丰富自己,研究生,真的不容易啊!
五、观点五
研究生的生活就是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读博就一定做点东西出来,把最高学历的招牌显现出来,多写高水平的论文!只要选择读博了
,就是写论文,一直到毕业,否则,就是浪。在此,我想说读博需具备的几大能力:1、很强的外语水平,当然不局限在英文。如果会法语、葡萄牙语等更好!这可以更容易扩大自己的眼界。2、查阅文献管理文献的能力!写大论文的时候非常有用。3、基础的计算机能力!4、良好的中文表达能力。千万别小看了,这会成为你能否写出好的文章重要因素。5、好的数学功底!众所周知,如今要发好的期刊论文都需要建模。6、也是非常关键的东西——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咱们要成为一个既能装东西又能释放东西的容器!
好了,先写这么多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加油啊!)
六、观点六
还没有步入经济学殿堂的我,所了解的就只有这些了
不求对你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但求不要误导你们的学习。
我提前说一下看核心期刊的好处吧:理论新颖,也便于找到合适且相当实用和新颖的模型,可以适当多关注一下那些数理推导用得相当熟练的模型,比如说微积分矩阵那些东西。公式可以替换我们的很多文字,也更有说服力,也使得我们的文章看上去更漂亮,干净利落。
总的来说 要多看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财经研究 世界经济 中国工业经济 经济科学 金融研究
会计研究& 中国软科学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村经济 管理世界 经济学动态这样的核心期刊
&&多看文献才能掌握当前经济发展趋势,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再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也才可以寻找新的模型,才有新的突破。只有多看文献才会真正使自己有那种站在巨人肩上的感觉才可以纵观全局
客观地分析一个问题 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当然这其中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理论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思维范式思维套路,这样很多东西就会迎刃而解了,请记住好的计量方法是可以很快掌握的
学术论文一般在5000字以上
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会有15000字左右
计量的应用和理论功底对比。计量的缺点是对于有些人很难学好。优点是在结合数据的时候有很强的说服力,只要我们的结论能被自己的数据和计量分析结果有力地证明,我们的结论就不会别人轻易地攻破,不过这存在一个前提就是模型的正确性。学理论的缺点是时间问题,因为这需要一个量的积累,最后才有质的改变。所以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再就是理论有时效性和地域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准确的界定,否则我们的理论很难成立,这就是传说中的理论要联系实际吧,所以纯理论的东西也更容易被他人攻破。学理论的优点就是学不好计量的后路,还有就是有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人,因为理论的日积月累太重要了。解决理论和计量的一个捷径或许可以发挥团队的作用,不同的人可以针对自己的优势学习,这就是比较优势的所在,如果团队合作比较成功,就不会存在团队失灵。
至于如何学好计量,首先我觉得计量知识工具而已,没必要太过看重,不过要想用好这个工具,方法是必须的,个人觉得找好数据,结合张晓彤和高铁梅这两本书起来看,基本可以掌握计量基本方法,写一般的学术论文绝对不成问题。这两本书学完了可以写一般的学术论文,然后可以学一下SPSS和DEA。SPSS主要是针对做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DEA主要是做效率分析。
&&& 说一点模型的内容
模型可分为:(1)数理模型:在数理经济学中所使用的经济模型。
特点:把经济学和数学结合在一起,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经济学的内容。使用数学公式表述经济学概念,使用数学定理确立分析的假定前提,利用数学方程表述一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数学公式的推导得到分析的结论
(2)计量模型:在计量经济学中所使用的经济模型。特点:把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结合在一起,来确定经济关系中的实际数值。主要内容:建立模型、估算参数、检验模型、预测未来和规划政策
&&&这里我推荐一些理论方面的书籍:经济学(萨缪尔森)或者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是必备的,不过像什么曼昆的宏观和范立安的微观经济学还有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和博迪-莫顿的金融学,都可以当工具书来看和应用,就像我们学数学和英语一样,我们就当工具来应用就可以了,需要的时候用一哈。然后是发展经济学(速水右次郎)
制度经济学(盛洪) 内生增长理论(北大出版的) 行为经济学(董志勇) 中国经济问题丛书人大版本系列 产业组织理论(泰勒尔)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 经济增长(封面和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一样)。研一上学期,我差不多看完了十五本经济类的书。
后面两本和范立安的那本微观相对来说有些难度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都算得上是理论前沿,很多是20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且相当具有生命力的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就很好地说明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转向个体,经济学越来越转向对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对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一致、竞争与合作的研究。过去的经济学总是通过价格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结合,而现在经济开始转向对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进行研究,个人理性及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所以这就需要一种制度的安排,这种制度的安排就是一方面肯定个人理性进而达到集体的理性。当前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对信息的研究,特别是信息不对称对个人选择及制度安排的影响。
上面那些是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消失或者落后的东西,在当前的中国会很实用的东西比如内生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还有制度经济学,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马尔萨斯陷阱被证实,索罗斯旺模型的缺陷也催生了内生增长理论的产生,再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同时,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一时很难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都强有力地证明了制度的制约效应显得越来越突出,这便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有效促进当前经济进一步稳定增长的制度因素。注意一点,在看这些书的时候,适当多花点时间看看别人写书的时候做的文献检索,便于我们自己也能理清思路,看看别人是如何在众多巨人的肩上来去自如的,再就是尽量根据自己的理解多做批注,这里的批注会有一天能用上的。
要是对农村金融感兴趣的话,本人还觉得张杰那本03年人大出版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必须读几遍,里面的绝大部分分析相当精辟是毫无疑问的,不过也有一些是过时的东西。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回到前面说到的,人大版的中国经济问题系列丛书,还有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要掌握,因为这一点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最后我还推荐一本寒假看的书《农村金融轮纲》,作者陈雨露,个人觉得此书不错。
这是个人研一上学期的经验和观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七、观点七
这是我读博的一点小小感受,与版主及各位分享一下:
1. 读paper要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
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
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
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
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
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读文章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
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
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
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
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
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
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sas,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
话有一点道理,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
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
?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八、观点八
我准备从研究生研究生成长的三个重要环节谈一谈对提升研究生生培养质量的看法,研究生生的成长过程要经历三个重要的环节:挑选关、培养关、考核关。
挑选关:学术研究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过程,更依赖于研究者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行发现的能力。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是否适合学术研究,是否具有较高的学习新方法、演绎新思想的效率是学术研究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力辨识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综合考察过程,针对导师与素未谋面的“准研究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复试环节的面试应当成为重要的考量标准。至于入门考试,只适合作为考察手段之一,很难全面反映考生的学术水平,因而不能成为决定录取与否的关键。
培养关:新的思想和方法绝非仅靠读文献就能完全复制的,而且文献往往存在一定的时滞,很难把作者最新的思想点表现出来。学术会议提供了另一条与不同学者进行交流的机会,特别是争辩或者“头脑风暴”往往更能激发不同人之间的思想火花,产生新的创作灵感。不管是社会科学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闭门造车对于学术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因而为研究生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对于完善思维习惯、提升学术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应当和撰写论文、多研读文献一同成为提升培养关质量的三个关键环节。
考核关:现在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一般都有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要求,有学者认为应当取消这一要求,引导研究生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完成毕业论文上。关于公开发表论文的要求有没有取消的必要?我认为是不应该取消的。从期刊发展的路径看,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越来越规范,在高质量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是一个研究者学术能力的重要考核标准。通过专家盲审对作者研究能力的考察,同毕业论文盲审对研究能力考核的内容是存在差异的。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能够考验作者在一定文字数量限制下对某一专题的分析和表达能力,而毕业论文则更侧重于作者对某一研究课题是否有系统、全面、动态的掌握。对一个研究者而言,两种能力都是必须的,缺一不可。
九、观点九
读博,在我看来,是一个需要毅力和耐得住寂寞的事情。首先,从考博、读博以及未来三-五年的时间中,心中必须有一股必胜的信心,唯有这种毅力支持着自己,才能不轻易言败;其次,它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事情,也就是说,要甘于相对的清贫生活、从早到晚的忙碌和差不多不能停歇的思考与担忧,甚至是失眠。
在做好以上思想准备的基础上,开始我们的科研生活吧。在博一时,努力学好基础课程,尤其是英语,多认识和接触一些人,包括你的同学、朋友和一些官员,打好人脉基础。尽快融入所在的研究所或实验室,和大家处好关系,这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都明白。在博一下学期就需要和导师商讨论文方向的事情了;博二时,是真正培养和锻炼自己科研能力的时期,请好好把握这段时间,多参与导师的项目,尽可能的学习掌握科研的思路,尝试申报国家级项目,中与不中,不是需要现在考虑的,而是在申报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前沿,做到心中有数。在丰富自己研究内容的同时,试着投两到三篇文章;一转眼就到博三了,这时候大论文差不多就要完成了,而且文章也得满足学校毕业的基本要求,这一年是最为辛苦也是痛苦的一年,需要不断的努力、沟通和尝试。还有,不要忘记找工作。当然,希望大家不用看下一阶段的事情了,能在三年时间毕业最佳。
若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诸如导师不放人、学科毕业要求高、自身努力不到位等等,那请看这段时间要做的事情。到这时,可能会看到你同届的同学慢慢的静悄悄地毕业了,而你呢,可能还在学校呆着,苦闷着、压抑着、甚至寻死觅活着(呵呵,玩笑)。抱怨是没用的,唯有塌下心来,看看自己的短板在哪里,着力解决它。
不管如何,相信这句话:唯有坚持,才能胜利。
十、观点十
读博时常去看国外大学的课程网页。很多学校把课放到了网上,中国的院校比较封闭,所以可到国外网页看看,寻找他山之玉。眼睛永远比胃口大,读不了书,至少了解书目,对自己仍然有用。我从大一起到哈佛耶鲁之类的网上溜达,看看人家读什么书上什么课,参照着找书读,一片懵懂的向往。书主要仍然是经典书,是四海之内都容易找到的书,孤陋寡闻的无知小本,最需要的就是指路的光明,第一次读荷马史诗和柏拉图都是在看了耶鲁课表后找来读的(当然读的英文,那时的心情简直什么书不读英文就不甘心)。后来念研究生的时候,要看批评著作和文论,大学的书单也很有用,像英国大学的coursemodule和reading
list很全。心中常想想自己的同辈,受另一种教育的幸运的人,在做什么事情,进度有多快,能感到一种鞭策。
找资料的话,有一些专门针对某作品、某作品、某类别的学术网页,给出现成的bibliography。网上搜东西,手勤一点都可以搜到,但不必太费力,买椟还珠,做了书皮专家却没有看书。有一条正道是看书,经过一本书的引用推荐,跳到另一本书。
Googlescholar,想必大家常用。Google家还有一个伟大产品叫Google
book。涵盖很强大,可以预览,比如输入croxtonplay,就跳出一大批讨论了这个作品的书。在网上预览,省去了在图书馆翻来倒去的时间。技术窍门很快可以摸索到,比如很多页不能直接浏览,但search
inside the
book就可以浏览该页了。国内图书馆没有的书,可以通过Googlebook看。一些过了版权期的旧书,可以在Google
book大大方方地看,下载。力荐JohnCarroll写的三部《神曲》的书,这套书应该翻译过来!前两部都可以下载,第三本也快了(名叫In
Patria,扉页题词In Via etin
Patria)。过去的著名老学者GeorgeSaintsbury,Grandagent,都可以下载了看。还有Wikipedia,每日的必需。国内没有完全解封,我当年是通过看的,它包括了wikipedia的资料。现在不晓得怎样,但一定是有办法突破的。
网站广播。对学英语很有益。BBC的在线广播基本可以通过flashget等软件下载(也可在firefox装flashgot插件)。推荐BBCarts
anddrama,戏剧和文学朗读节目,源源不断的狄更斯小说(他老人家一年四季没断过),各种经典名著。冬天天冷,我就睡觉不起,赖在床上戴耳机听BBC消遣,那时候听过Villette,Little
Dorrit,纳尼亚传奇,戏剧(莎士比亚,契诃夫,萧伯纳,王尔德哪,还有难得见到的新剧)。这样,我培养出了对有声书的深情爱好。朗读没有视觉压迫,紧随着原书和作者,愉快充实的感觉。听VoyageOut时想到,Woolf的语言真的非常有味道,念出来才能体会。很多作品都是这样的,朗诵是语言专业必须训练的。爽利顿挫的英国英语,听着真的很幸福啊。英文听力不好的同学可以坚持慢慢听,比看美剧受教益。名著就是名著,让内心丰富。
十一、观点十一
读博前的思考:
1. 自己能否耐得住寂寞,无论是否真的喜欢科研,还是为了混个文凭装门面,这都是必须的;
2.自己可以为导师或者实验室做多少贡献,因为自己的毕业的大权不被自己掌握;
3.要甘于度过几年清苦的生活,这并不意味着毕业后就不清苦了
读博中的思考:
1.研究方向选题:老的研究问题选择新的研究理念与方法,难操作容易发Paper;新问题新理念新方法,要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需要时间和运气
2.小论文的写作,要成体系,与大论文挂钩,不能东一篇西一篇文章,这样研究生答辩的时候会很惨
3.整个读书期间要有个精神的寄托,这个很重要,否则,寂寞,空虚,甚至有时候的绝望都会与你相伴,要懂得释放
面对未来的思考:
1.研究生期间除了完成老板或者实验室的科研,还需要做哪一些对于未来的准备???目前毕业的研究生大多留在高校、科研单位、或**机构,现在很多已经饱和,未来会有新的选择的领域,自己去挖掘探索
2.未来发展规划,
十二、观点十二
读博时常去看国外大学的课程网页。很多学校把课放到了网上,中国的院校比较封闭,所以可到国外网页看看,寻找他山之玉。眼睛永远比胃口大,读不了书,至少了解书目,对自己仍然有用。我从大一起到哈佛耶鲁之类的网上溜达,看看人家读什么书上什么课,参照着找书读,一片懵懂的向往。书主要仍然是经典书,是四海之内都容易找到的书,孤陋寡闻的无知小本,最需要的就是指路的光明,第一次读荷马史诗和柏拉图都是在看了耶鲁课表后找来读的(当然读的英文,那时的心情简直什么书不读英文就不甘心)。后来念研究生的时候,要看批评著作和文论,大学的书单也很有用,像英国大学的coursemodule和reading
list很全。心中常想想自己的同辈,受另一种教育的幸运的人,在做什么事情,进度有多快,能感到一种鞭策。
找资料的话,有一些专门针对某作品、某作品、某类别的学术网页,给出现成的bibliography。网上搜东西,手勤一点都可以搜到,但不必太费力,买椟还珠,做了书皮专家却没有看书。有一条正道是看书,经过一本书的引用推荐,跳到另一本书。
Googlescholar,想必大家常用。Google家还有一个伟大产品叫Google
book。涵盖很强大,可以预览,比如输入croxtonplay,就跳出一大批讨论了这个作品的书。在网上预览,省去了在图书馆翻来倒去的时间。技术窍门很快可以摸索到,比如很多页不能直接浏览,但search
inside the
book就可以浏览该页了。国内图书馆没有的书,可以通过Googlebook看。一些过了版权期的旧书,可以在Google
book大大方方地看,下载。力荐JohnCarroll写的三部《神曲》的书,这套书应该翻译过来!前两部都可以下载,第三本也快了(名叫In
Patria,扉页题词In Via etin
Patria)。过去的著名老学者GeorgeSaintsbury,Grandagent,都可以下载了看。还有Wikipedia,每日的必需。国内没有完全解封,我当年是通过看的,它包括了wikipedia的资料。现在不晓得怎样,但一定是有办法突破的。
网站广播。对学英语很有益。BBC的在线广播基本可以通过flashget等软件下载(也可在firefox装flashgot插件)。推荐BBCarts
anddrama,戏剧和文学朗读节目,源源不断的狄更斯小说(他老人家一年四季没断过),各种经典名著。冬天天冷,我就睡觉不起,赖在床上戴耳机听BBC消遣,那时候听过Villette,Little
Dorrit,纳尼亚传奇,戏剧(莎士比亚,契诃夫,萧伯纳,王尔德哪,还有难得见到的新剧)。这样,我培养出了对有声书的深情爱好。朗读没有视觉压迫,紧随着原书和作者,愉快充实的感觉。听VoyageOut时想到,Woolf的语言真的非常有味道,念出来才能体会。很多作品都是这样的,朗诵是语言专业必须训练的。爽利顿挫的英国英语,听着真的很幸福啊。英文听力不好的同学可以坚持慢慢听,比看美剧受教益。名著就是名著,让内心丰富。
十三、观点十三
1、读博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很奢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
相比于钱来说,读博的机会显得更是一种稀缺资源。有机会读博的人可能不觉得,但是有很多人是压根没有机会考虑和尝试的,他们的羡慕和憧憬可能不是你读博
的理由,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可以体会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种生活体验是非常奢侈的,有限的,难得的,所以自然也是有价
值的有意义的。如果说有人选择冒险、挑战生命极限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读博也是。读博完成和实现的是一种精神追求。享受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一种财
富、一种收获。
有一个同事,我在博客中提到过的,海归,放弃了原来在外企的高薪工作,跑
到国外读研究生,最后回到高校。就是因为她觉得在外企的工作,使人变得没有时间思考,人像机器。所以为了进高校,她选择了读博并为这个目标奋斗了10几年。
她说,人是要有点追求的。斯夫!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精神的渴望和寄托就会浮出水面,而读博是使人更接近思想本身的一种方式。
2、读博可以有机会接近和聆听大师的声音,并与最聪明的人相处。想不提高都难!
有研究生点的地方,大都是师资力量相当强的地方,各种资源也很多。读研究生可以使人轻而易举地就接近原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一些大家,聆听他们在学术、做
人等等方面的一些感受和教诲。这将是受益终生的。这种视界的打开和融合对一个人的提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学者的点拨,可能会使人少走很多弯路,并在一
些领域迅速接近国内或国外同行。某种意义上,这有"鲤鱼跳龙门"之效。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的名牌大学,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用原来硕导的话说:"就像从省
队进了国家队"。各种讲座、交流以及图书等等资源,使人进步飞快。
再说周围的同学,都是
来自各地的人中龙凤。依我的经验,每个读到研究生的人,都是有一些品质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的,比如那种悟性、那种天资、那种刻苦、那种执着、那种毅力,
等等。所以,与这样的一群聪明人交往,无论别人是不是有一些很难容忍的缺点,但也总是有一些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一种碰撞和交流中,无论是对学术
的,还是对生活的看法,都会让人获益匪浅。真的是想不提高都难!
3、读博可以积累一些资源。博
士期间会遇到很多名师,也会有很多优秀的同学,这些都是一些潜在的资源。就算日后你的同学里出不了王侯将相,但至少以他们的起点,在各行各业上都会是精
英。至少就我而言,很多同学遍布在很多城市的很多高校,无论对搞研究,还是作为了解风土人情的交流,都是颇有助益的。研究生期间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建立广泛的
学术联系。
毕业之后,如果选择一个中等城市或者发展中的学校或单位,那么可能意味着你会
瞬间拥有别人奋斗10几年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各种津贴补助、比如房子,或者配偶的工作,都能得到解决。生活会有明显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用原来同事的话
说,读博就是赚钱。或者,读博还极有可能在毕业后进入一个研究生成群的工作团体。这样,你就有可能使自己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上升不断进步的状态。与智
者的交流毕竟是令人愉快的。对此我受益良多。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也是一个老教授曾经说过的,做研究工作,所有的科研成果的发表,名利都是自己的,不象在机关等单位工作,在年轻的时候多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到了退休,往往是人一走茶就凉。而现在看来,读博直接地与以后是否有机会搞科研密切相关。
4、读博可以愉悦身心,是难得的生命体验。
因为研究生不象本科生那样有天天上不完的课程,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的约束,有各种检查和评比,所以基本上属于比较天马行空的、自由的一群。而高校大都有优美
的环境和小资的气氛,研究生生里面,大家基本上要么是有收入的,要么是可以自己赚些外快的,思想相对比较成熟了,各方面处于学校和社会的结合带,并可以暂时
脱离家庭的束缚,做一些自由自在的个性的事情,是难得的生命体验。对于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放松、调整和休憩,而对于从未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也
从别人那里直接间接得到一些启迪。
我的研究生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一帮朋友,大家经常轮流坐庄,出去吃饭、喝茶、野餐,或者就在校园里散散步、打打球,或者在学校的食堂里进行"学术午餐"
和"学术晚餐",关于学术的、人生的、社会的,无所不谈。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同学和朋友都颇为留恋那段时光。我们都曾说过这样的类似"痴人说梦"之类的话,"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真想一辈子当学生,一辈子在校园里待下去。让读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十四、观点十四
求职招聘&&& 在线投稿
经管百科&&& 三人行网
我也想创建词条赚积分
本帖最后由 fureely 于
15:41 编辑
我的研究生生涯与价值观
像许多人一样,我很清楚考取研究生意味要经历一段艰苦的人生旅程。但是,在考博之前我并没有作太多的规划,只有简单的想法,就是能够通过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科研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所研究的领域取得一定的成果,如期毕业并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但是,经过入学一个星期的活动和学习,我有了新的认识。
一、开学典礼的启示
在开学典礼上王校长对新入学的研究生生提出了建议和期望。他指出研究生生要创新思维,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取得创新成果,攀登学术高峰。在科研工作中要脚踏实地、勤于思考、循序渐进,在导师的指导下开拓进取,全面提升素质,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生生在增长学识、才干的同时,更要重视个人修养、品质和思想品德。要尊重知识,尊敬师长,善于学习;要具有博大的胸怀,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包容阳光的心态;要广泛涉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了解时事动态,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能够深刻认识肩上担负的责任与使命,认真思考人生的哲理与价值,不辜负民族、国家、社会、学校、家人的希望(注:摘自王树国校长在2011年春季研究生研究生开学典礼的讲话)。
通过开学典礼校长的寄语、研究生生导师代表的发言、庄严的入学宣言、秦裕琨院士的报告,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研究生研究生生活。对自己的研究生生生涯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一方面,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成果要体现创新性,但是凭一个人单打独斗想在所研究的领域取得创新性的成果是非常难的,因此需要在研究中与人合作,要发扬团队精神,在相互的启发和帮助下进行创新性研究。另一方面,作为研究生应该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全面发展,在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中担负起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团队训练的感触
正式上课之前,研究生学院组织了一次团队训练。据说团队训练是哈工大入学教育的特色活动之一。我本来把这次训练当成一次课,认为跟平时上课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经过1天的训练,我认识到这并不是普通的一次课,而是思想的洗礼和心灵的盛宴。
团队训练的组织形式是这样的,来自不同院系的研究生研究生随机分班,因此班级中认识的人不多,这样是团队训练的魅力所在,使不认识的人在短暂的时间内能够成为相互信任、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上午,当大家刚进入教室的时候,多数人之间都没有交流,只是跟身边的人简单地聊天,并且没有深入的接触。为了拉近大家的距离,老师带领我们做游戏,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进行访谈,积极地与各位同学沟通,互相提问。经过这个环节,教室的氛围已经活跃起来。接下来的小游戏使大家开始有了初步的配合,渐渐产生了默契,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班级同学分成了不同的团队。然后,老师要求每个团队提出自己的名称、代表动物、口号、团歌。若是这个任务交给一个人肯定是很难完成的,但是在团队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仅仅10分钟就把这一切都确定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都非常投入,为集体的荣誉贡献自己的智慧。我也真正感觉到了团队的力量。接下来,每个认为自己准备了一张名片,并在团队成员间传递交流,几分钟时间就对各自的基本信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一上午的活动,基本上建立起了团队成员间的关系。
下午的训练活动更加令人难忘。首先是进行团队配合游戏。在既定规则下,看哪个团队能在最少的纸上立足。在该环节每个团队都积极参与,争夺第一,当然比赛既紧张又充满了乐趣。充分体现了团队成员间的配合和默契。然后,老师要求每个团队成员在纸上画出自己预计的生命周期以及其中的重要节点,标明重要节点的相关信息,然后与团队成员分享。这可以说是每个人的隐私,但是经过了前面环节的训练,团队成员已经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基础,于是这种分享也就顺理成章了。经过分享,发现团队中的成员都经历过成功,也曾遭遇过波折。他们的经历也在激发我的思考。接下来,老师让大家写下自己最宝贵的5种东西,然后说明其原因。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处理的问题,因为大家平时就很在意自己喜欢什么。但是随之而来的环节却有些令人难受。老师要求大家逐渐舍弃其中的一样,直至最后剩下一样东西。这时,很多人都犹豫不决。眼见着学业、事业、爱情、健康、兴趣、梦想等自己珍视的东西被抛弃心理肯定不是滋味。但是,通过这个环节我们也真正了解了内心所最珍视的东西,更加明白了珍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同时,也训练了自己承受的能力。最后,离别的时间到了,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在一天的团队训练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这在我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道路上都发挥积极的作用。感谢老师教给了我们面对压力、调节心理的方法和技巧,带领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过去的经历,并展望未来的生活。尽管研究生生学习过程中会面临种种挑战,我相信自己已经做好了一定的准备去迎接。何况,在我奋斗的道路上还有那么多优秀的同学一路同行,相互扶持。
三、研究生生生涯的思考
攻读研究生是人生中的又一个新起点,我要在此期间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
锻炼身体。健康的体魄是顺利开展科研的坚实基础。在研究生研究生阶段要制定计划,坚持锻炼身体。
认真学习各门课程。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与以前有着很大的区别。要及早规划好论文选题的大方向,带着目标和问题去学习课程,争取将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科研当中。
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研究生研究生的核心工作。争取尽快调整状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科研工作,融入科研团队,多向师兄、师姐和同学学习,在干中学、不断积累经验、磨练意志,培养科研素质,为研究生乃至今后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一个人多价值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创造了什么、对社会和他人贡献了什么。当然,现在我也不清楚自己能够创造什么,但是我会在实践中去践行这种价值观,做到问心无愧。
研究生研究生生涯其实在人生中只是一个很短的阶段,但是却对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个大熔炉里百炼成钢,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