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汽油,火药或化学药品,怎样用香烟多少度能点燃香烟

危险化学品作业讲座_甜梦文库
危险化学品作业讲座
危险化学品作业讲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已由中 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 2002年6 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 日起施行。 ? 《安全生产法》 共7章97条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总 则 共15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共28条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共9条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共15条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共9 法律责任 共19条 附 则 共2条 ? 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 ?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 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 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适用范围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 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 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 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 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 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 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 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 作全面负责。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 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 的法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 ? ? ? ? ? ? ? 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要求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 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 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 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 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条件?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 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 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 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从业人员的培训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 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 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 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 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 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安全评价的规定?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 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特种设备检测、检验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 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 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 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 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 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 、检验结果负责。 淘汰制度?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 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 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 设备。? 重大危险源登记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 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 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劳动防护用品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事故抢救及工伤保险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 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 ? ? 劳动合同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 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 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 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 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 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 的责任。 法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 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 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 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 任。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 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依照前款 规定处罚。 用语定义?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 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 全的物品。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 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 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 设施)。 第一章?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化学品是指天然的或人造的各类化学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化学品已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 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人类使用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在迅速地增加。目前 世界上所发现的化学品已超过1000余万种,日常使用的约有700余万种 ,世界化学品的年总产值已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每年还要有千余种化学品问世。 ? 化学品的生产和消费确实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不少化学品其 固有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特性也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一定的 威胁。在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以及废弃物处置的过 程中,由于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防护不当,会损害人体健康,造成财 产毁损、生态环境污染。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加强化学品的管理,保 障危险化学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以及废弃物处置过程中 的安全性,降低其危害、污染的风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第一节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概况? 一、概况 ? 世界各国都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 非常重视。联合国所属机构以及国际劳工组 织对危险化学品的国际管理也采取了有效的 约定和建议。美国、日本、欧共体等国家、 组织都对化学品的管理制定了有关的法规和 监控体系。以美国为例,与化学品有关的法 规就有16部之多,对化学品从原料产出、应 用到废弃物处理实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特 别是在环境无害化方面作了许多规定。 二、170号公约??? ? ? ? ? ?我国是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于日全国人大八届十次会议批准,我 国承认并实施《170号公约》和《177号建议书》。 《170号公约》就化学品的危险性鉴别与分类、登记注册、加贴安全标签、向用户 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以及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工人的权利和义务、操作控制、培 训、化学品转移、出口、废弃物处置等问题做出了基本的规定;要求各成员国建 立化学事故控制措施,建立相应制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 《170号公约》的宗旨是要求政府主管当局、雇主组织、工人组织,共同协商努力 ,采取措施,保护员工免受化学品危害的影响,有助于保护公众和环境。其重要 性体现在: 1.保证对所有的化学品作出评价以确定其危害性; 2.为雇主提供一定机制,以从供货者处得到关于作业中使用的化学品的资料, 这样他们能够有效地实施保护工人免受化学品危害的计划; 3.为工人提供关于其作业场所的化学品及适当防护措施的资料,以使他们能有 效地参与保护计划; 4.制订关于此类计划的原则,以保证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该公约分七部分共二十七条,第一部分范围和定义;第二部分总则;第三部分分 类和有关措施;第四部分雇主的责任;第五部分工人的义务;第六部分工人及其 代表的权利;第七部分出口国的责任。该公约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 所谓作业场所,指化学品生产、搬运、贮存、运输、废弃、设备维护的所有 场所。 ?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还指出政府主管当局的责任,主要有: ? 1.与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协商,制定政策并定期检查; ? 2.当发现问题时有权禁止或限制使用某种化学品; ? 3.建立适当的制度或专门标准,确定化学品危险特性,评价分类;提出“ 标识”或“标签”要求; ? 4.制定《安全技术说明书》(SDS)编制标准。 ? 供货人的责任: ? 1.化学品供货人,无论是制造商、进口商或批发商,均应保证:, ①对生产和经销的化学品在充分了解其特性并对现有资料进行查询的基础上 ,进行危险性分类和危险性评估; ②对生产和经销的化学品进行标识以表明其特性; ③对生产和经销的化学品加贴标签; ④为生产和经销的危险化学品编制安全技术说明书(SDS)并提供给用户。 ? 2.危险化学品的供货人应保证一旦有了新的安全卫生资料,应根据国家法 规和标准修订化学品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SDS),并及时提供给用户。 ? 3.提供还未分类的化学品的供货人,应查询现有资料,依据其特性对该化 学品识别、评价,以确定是否为危险化学品。 雇主的责任:? 1.对化学品进行分类; ? 2.对化学品进行标识或加贴标签;使用前采取安全措施; ? 3.提供安全使用说明书,在作业现场编制“使用须知”(周知卡) ; ? 4.保证工人接触化学品的程度符合主管当局的规定; ? 5.对工人接触程度评估,并有监测记录(健康监护); ? 6.采取措施将危险、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 7.当措施达不到要求时,免费提供个体防护用具; ? 8.提供急救设施; ? 9.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 10.处置废物应依照法律、法规; ? 11.对工人进行培训并提供资料、作业须知等; ? 12.与工人及其代表合作。 ? 工人的义务: ? 1.与雇主密切合作,遵章守纪; ? 2.采取合理步骤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 消除或降低。 ? 工人的权利:? ? 1.有权了解化学品的特性、危害性、预防 措施、培训程序; ? 2.当有充分理由判断安全与健康受到威胁 可以脱离危险区,并不受不公正待遇。 ? ? 出口国责任: ? 当本国由于安全和卫生方面原因,对 某种化学品部分或全部禁止使用时,应 及时将事实和原因通报给进口国。 第二节? ?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一、我国化学品的生产需求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石油和化学工 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二十世纪末,我国已能生产各种化学产品四万 余种(品种、规格)。可以说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石油化学工业 体系。现在我国的一些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已位于世界前列,如化肥、 染料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农药、纯碱产量世界第二;硫酸、烧碱世界 第三;合成橡胶、乙烯产量世界第四;原油加工能力世界第四。我国 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成为国内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 展、科学进步,我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还将会快速发展。 ? 在众多的化学品中,我国已列入危险货物品名编号的有近3000种类, 这些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性、易爆性、强氧化性、腐蚀性、毒害性, 其中有些品种属剧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不可轻视。 ? 生产的发展,品类的增加,经营的扩大,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科学的安 全管理更为重要! 二、我国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对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 关系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的大事,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围绕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国 家先后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与危险化学品经营有关的法律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 日江泽民主席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该法 自日起施行。这是一部综合性安全生 产的大法。该法七章九十七条。从生产经营单位的 安全生产保障到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从安全生 产的监督管理到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与调查处理、 法律责任,全面地规范了安全生产的管理行为。值 得注意的是在《安全生产法》中对“危险物品”给 予专项明确,充分体现国家对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的 高度重视。该法将“生产经营单位”作为主体,对 安全生产经营的法律规定和责任更加明确。 ????? ? ? ? 26日国务院第344号令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 例》),自日起施行。该条例七章七十四条。新颁布的《条例》有以下特点 ; 1.管理部门职责明确。由国家经贸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经贸、安全、 公安、卫生、环保、交通、铁路、民航、质检、工商、邮政等十一个部门监督管理,职 责明确。 2.明确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辖范围是: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 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 和腐蚀晶等。 危险化学品列入以国家标准公布的《危险货物品名表》(GBl2268);剧毒化学品目录和 未列人《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由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 务院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 监控化学品、属于药品的危险化学品和农药的安全管理,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国 家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不适用本条例。 进口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进口废弃危险化学品,依照本条例的 规定执行。但是,危险化学品的进出口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对危险化学品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从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到废弃物 处置各个环节,从建厂、运行到停业处置的全过程。 ? ? ? ?? ?? ? ? ? ? ? ? ?4.明确了一些重要的新规定: (1)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新建、扩建、改造实行统一规划、审批 制度; (2)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3)经批准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向质检部门申领《生产 许可证》; (4)生产危险化学品必须有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和生产、储存、使用其它危 险化学品的单位要对装置进行安全评价; (6)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容器实行审查合格的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 (7)危险化学品的经营销售实行经营许可制度; (8)购买剧毒品实行购买凭证、准购证; (9)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证制度; (10)剧毒品公路运输实行公路运输通行证; (11)实行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制度; (12)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13)法律责任。 第三节加强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 危险化学品的特殊性质决定其在生产、经营、 储存、运输和使用诸环节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 ? 在经营过程中,对危险化学晶的购进与销售 以及围绕购销经营的储存、运输、废弃物的处 置等,这些不仅是经营活动,而且包含着危险 化学品安全管理。如果对危险化学晶的特性不 清楚,发生误购、误售,储存、运输、废弃物 处置安排不当等,会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甚至造成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 经营过程中的事故:? 如日,深圳市安贸公司清水河化学危险晶库发生爆炸。爆炸 引起大火,1小时后着火区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 和火灾。死亡15人、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 元。起火爆炸的原因:干杂仓库4号仓内混存的过硫酸铵与硫化碱(强氧 化剂与还原剂)因接触而发生激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热积聚导致起火 燃烧。4号仓的燃烧,引燃了库区多种可燃物质,库区空气温度升高,使 多种危险化学品处于加热状态。6号库内存放的约30吨有机易燃液体被加 热到沸点以上,冲破包装快速挥发和空气、烟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 生爆炸。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出现闪光和火球,引发了该仓内存放 的硝酸铵第二次爆炸,形成蘑菇状云团。 ? 经过专家认定,清水河的干杂仓库被违章改作危险化学晶仓库及危险 化学晶存人严重违章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干杂仓库4号仓内混存的氧化剂 与还原剂接触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事故的教训是沉 痛的。 ? 再如在日,正值中秋节前,广西玉林市一化工经营部误将2 .5公斤氰化钠当作食物添加剂氯化钙售出。中央及地方政府对此事十分 重视,组成专项调查组,开展清查追缴误售氰化钠的工作。 ? 储存过程中的事故: 日,青岛黄岛油库老罐 区油罐雷击着火,死亡19人、伤78人。 运输过程中的事故:?? ??日,山西交城化肥厂1.2吨液氨罐车,行驶途中停在祁县城赵供销社 门口,发生爆炸,死亡21人、中毒155人。主要原因是罐的质量不好,违规停车。 日,江西贵溪农药厂一台装有2.4吨(98%)一甲胺的汽车罐车,路经 上饶沙溪镇泄漏,中毒595人,其中死亡累计37人,污染23万平方米。主要原因是 违规行驶。 日,河南省洛阳市第一运输公司一辆核定载重量为8吨的东风汽车载 11.67吨液体氰化钠(含量30%),在运往洛宁县吉家洼金矿途中,行驶到洛宁县 兴华乡窑子头村南约2公里处,由于道路狭窄,并因前几日连续下雨,路基不实, 造成翻车。汽车翻人兴华涧内,罐体倒扣,罐口破裂,约10吨氰化钠泄漏流人涧 内,造成水体严重污染。事故发生后,国务院有关部门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指导调 查和防污治理。河南省洛阳市迅速成立了事故抢险指挥部,调请专家现场指导, 采取了科学的“防、断、消、堵、测”的抢险方案。经过连续5天奋战,共出动公 安、消防、环保、卫生、水利、驻军及武警官兵3000多人,动用大型机械车辆60 多台,使用次氯酸钠94吨,漂白粉28吨,生石灰350多吨,才有效控制了污染的扩 散。使用过程中事故:日,郑州食品添加剂厂仓库内?吨过氧化苯甲 酰爆炸,死亡27人、伤23人。主要原因是管理混乱。 日,长沙市燕山酒家保安人员用酒精炉取暖,发生火灾,造成40人 死亡、伤89人。 ?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安全工作十 分重视。? 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当前危险化学品经营中出 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是无证经营现象较为普遍。相当多的危险 化学品经营单位没有按照规定领取得《危险化 学品经营许可证》,仍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经营 。 ? 二是企业经营条件不达标。 ? 三是从为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 四是经营网点分布不合理。 ? 五是在危险化学品经营的管理上还不到位。 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 意义是:? 1,增强法律意识,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危险化学晶从 业人员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 、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整顿和规范市 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 2.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各项法律、法规 、标准的贯彻实施,使我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 和废弃物处置的企业或单位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与国际接轨,适应我 国加入WTO的需要。 ? 3.加强基础环节的安全防范。按照国家危险化学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执 行,实施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员工的培训、持证上岗, 促进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企业或单 位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对危险化学品基础环节安全管理的落实 及安全防范。 ? 4.强化监督管理,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政府各监管部门统一 协调,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使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部门及生产经营单 位对危险化学品管理中的新情况、新特点和规律认识更加深化,实现我 国总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 分类及标志 第一节 概念和分类原则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化学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敢射性等危险 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 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 危险化学品。 ?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 ? 危险化学品目前常见并用途较广的约有数千种,其性 质各不相同,每一种危险化学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 ,但是在多种危险性中,必有一种主要的即对人类危 害最大的危险性。因此在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 “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 来进行分类。 三、危险化学品分类?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86年、1990年先后发布了国家标准《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及《危险货物品名表 》(GBl),根据运输的危险性将危险货物分为九类, 并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品名和编号。 ? 第l类 爆炸品; ?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 第3类 易燃液体; ‘ ?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 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 第8类 腐蚀品; ? 第9类 杂类。 ?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发布了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 学晶的分类及标志》(GBl),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 化学品分为八类,并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志二十七种 (主标志十六种,副标志十一种)。 ? 第1类 爆炸品; ?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 第3类 易燃液体; ?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 第6类 有毒品; ?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 第8类 腐蚀品。 ? 以上三个国家标准除感染性物品和杂类以外,其他分类是完全 一致的。 ? 为了更好地搞好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 具体特性和有关的知识是必要的。下面分八类简单介绍。 ? 第二节? ?爆炸品? ? ? ?一、爆炸品定义 本类化学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 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 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 物品。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 巨大的能量而做机械功的过程。爆炸可分为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三种形 式。 核爆炸是由核反应引起的爆炸。例如:原子弹或氢弹的爆炸。 物理爆炸是由物理原因所引起的爆炸,例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压力超 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产生的锅炉爆炸;装有压缩气体的钢瓶受热爆炸等。 化学爆炸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爆炸。化学爆炸可以是可燃气体和助燃气 体的混合物遇明火或火源而引起(如煤矿的瓦斯爆炸);也可以是可燃粉末与空气 的混合物遇明火或火源而引起(粉尘爆炸);但更多的是炸药及爆炸性物品所引起 的爆炸。化学爆炸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 体,只有上述三者都同时具备的化学反应才能发生爆炸。 二、爆炸品特性? ? 1.爆炸性强 爆炸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因的作用下,能以极快 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 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 起爆炸。例如,黑火药的爆炸反应: 2KNO3+S+3C=K2S+N2↑十+3C02↑ +热量 显然,黑火药的爆炸反应就具备化学爆炸的三个特点:反应 速度极快,瞬间即进行完毕,产生大量气体(280L/kg),放出大 量的热(3015kJ/kg),火焰温度高达2100℃以上。 煤在空气中点燃后,虽然也能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 C+O=CO↑十热量 但由于煤的燃烧速度比较慢,产生的热量和气体逐渐地扩散 开去,不能在其周围产生高温和巨大压力,所以只是燃烧而不是 爆炸。 ? 2、 敏感度高 起爆能与敏感度成反比,走爆能越小,敏感度越 高。 爆炸品的敏感度主要分热感度(加热、火花、火焰 ),机械感度(冲击、针刺、摩檫、撞击),静电感度( 静电、电火花),起爆感度(雷管、炸药)等。不同的爆 炸品的各种感度数据是不同的。爆炸品在储运中必须 远离火种、热源及防震等要求就是根据它的热感度和 机械感度来确定的。 决定爆炸品敏感度的内在因素是它的化学组成和结 构,影响敏感度的外来区素还有温度、杂质、结晶、 密度等。 ? ? ? ? ?(1)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 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是决定其具有爆炸 性质的主要因素。 (2)温度 不同爆炸品的温度敏感度是不同的,例如:雷汞 为165℃,黑火药为270~300℃,苦味酸为300℃。 (3)杂质 杂质对爆炸品的敏感度也有很大影响,而且不同 的杂质所起的影响也不同。 (4)结晶 有些爆炸品由于品型不同,它的敏感度也不同。 (5)密度 爆炸品随着密度增大,通常敏感度均有所下降。 爆炸品除具有以上所述的爆炸性强和敏感 度高的特性外还有以下一些性质:? (1)很多炸药,例如梯恩梯、硝化甘油、雷汞等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 ? (2)有些爆炸品与某些化学药品如酸、碱、盐发生化学反应的生 成物是更容易爆炸的化学品。例如:苦味酸遇某些碳酸盐能反应 生成更易爆炸的苦味酸盐;雷汞遇盐酸或硝酸能分解,遇硫酸会 爆炸。 ? (3)某些爆炸品与一些重金属(铅、银、铜等)及其化合物的生成 物,其敏感度更高。例如:苦味酸受铜、铁等金属撞击,立即发 生爆炸;雷汞与铜作用的生成物具有更大的敏感度等;为此苦昧 酸等不得用金属容器包装。 ? (4)某些爆炸品受光照易于分解。如叠氮银、雷酸银等。 ? (5)某些爆炸品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受潮或遇湿后会降低爆炸能 力,甚至无法使用。如硝铵炸药等应注意防止受潮失效。 三、爆炸品分项? ? ? ? ? 1.《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按运输危 险性把爆炸品分为五项: (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 (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 险的物质和物品; (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 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 物品; (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 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5)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 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 2.爆炸品分项方法很多,按爆炸品的性质和用途又可 分为以下四小项: ? (1)点火器材:用来引爆雷管、黑火药。如导火索、 火绳等。 ? (2)起爆器材:用来引爆炸药。如导爆索、雷管等。 ? (3)炸药和爆炸性药品:按敏感度和爆炸威力又可分 为: ? ①起爆药:敏感度极高,用来诱爆其他炸药的药剂 。如雷汞、叠氮铅等。非常敏感,极易通过火花点火 和轻微撞击使之爆炸。 ? ②爆破药:爆炸威力强大,是装填炮弹、炸弹或用 于各种爆破的烈性炸药。军用的如梯恩梯、黑索金等 。民用的有铵油炸药、硝铵炸药等。 ? ③火 药: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地燃烧的药剂。如 硝化纤维火药、硝化甘油火药等军用发射药(溶塑火药 )及民用黑火药等。 2.爆炸品分项方法很多,按爆炸品 的性质和用途又可分为以下四小项:(1)点火器材:用来引爆雷管、黑火药。如导火索、火绳等。 (2)起爆器材:用来引爆炸药。如导爆索、雷管等。 (3)炸药和爆炸性药品:按敏感度和爆炸威力又可分为: ? ①起爆药:敏感度极高,用来诱爆其他炸药的药剂。如雷汞、 叠氮铅等。非常敏感,极易通过火花点火和轻微撞击使之爆炸。 ? ②爆破药:爆炸威力强大,是装填炮弹、炸弹或用于各种爆破 的烈性炸药。军用的如梯恩梯、黑索金等。民用的有铵油炸药、 硝铵炸药等。 ? ③火 药: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地燃烧的药剂。如硝化纤维火 药、硝化甘油火药等军用发射药(溶塑火药)及民用黑火药等。 (4)其他爆炸物品:指含有黑火药的制品。如爆竹、烟花、礼 花弹等。 ? 举例: (1)导火索 理化性质:导火索以黑火药为芯体,外层包有棉线,外形与棉绳相似,制成 卷状,每卷长50米。对火焰敏感,爆燃点290~300”C,爆温*C,燃 速约lcm/s。能用明火或拉火管点燃。 ? 危险特性:接触火焰、电火花或受到猛撞和摩擦,均能引起燃烧。 ? 灭火剂:大量水。禁用砂土压盖。 ? (2)2,4,6―三硝基甲苯(干的或含水&30%) ? 别 名:梯恩梯;茶色炸药 ? 分子式:CH3C6H2(N02); ? 理化性质: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无嗅,有毒,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溶于苯、甲苯和丙酮。遇碱则生成不安定的爆炸物。撞击敏感度14.7N? m。暴 露在日光下颜色会变深。是猛性炸药,亦是多种混合炸药的组分。 ? 危险特性:撞击,摩擦,明火,高温,均能引起燃烧爆炸。 ? 灭火剂:大量水。禁用砂土盖压。 ? ? ? ?? ? ? ? ?? ?(3)环三次甲基三硝胺(含水≥15%或含钝感剂) 别 名:黑索金;旋风炸药 分子式:CaH~N;(N02); 理化性质:无嗅无味白色粉状结晶,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浓硝酸和丙酮。是 爆炸力极强大的猛性炸药。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或受震动、撞击、摩擦,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 灭火剂:大量水。禁用砂土压盖。 (4)雷酸汞(含水或水加乙醇≥20%) 分子式:Hg(ONC)2 理化性质:粗制品为灰色至暗褐色的晶体或粉末;精制品为白色有光泽的针状 结晶体。有毒。能溶于温水、乙醇、氨水,不溶于冷水。干燥时对震动、撞击 和摩擦极敏感,而且容易被火星和火焰引爆。用作起爆药。 危险特性:在干燥状态时,即使是极轻微的摩擦。冲击,也会引起爆炸。在含 水情况下较为稳定,例如含水10%可在空气中点燃而不炸,含水30%时,则点 不然。 灭火剂:大量水、泡沫。 四、爆炸品储存和运输? 由于爆炸品在爆炸的瞬间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周围的人、畜及建筑物受到 极大的伤害和破坏,因此对爆炸品的储存和运输必须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加 强管理。保管人员必须熟悉所保管爆炸品的性能、危险特性和安全保管的基本 知识,以及不同爆炸品的特殊要求。 1、爆炸品仓库必须选择在人烟稀少的空旷地带,与周围的居民住宅及工厂企业 等建筑物必须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库房应为单层建筑,周围须装设避雷针。库 房要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一般库温控制在15~30为宜 (硝化甘油库房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5”C,以防止凝固),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 65%~75%,易吸湿的黑火药、硝铵炸药、导火索等相对湿度不得超过65%。库房 内部照明应采用防爆型灯具,开关应设在库房外面。物资储存期限应掌握先进 出原则,防止变质失效。 2.堆放各种爆炸品时,要求做到牢固、稳妥、整齐,防止倒垛,便于搬运 ,为有利斗通风、防潮、降温,爆炸品的包装箱不宜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最好 铺垫20 厘米左右的方木或垫板,绝不能用受撞击、摩擦容易产生火花的石块、 水泥块或钢材等铺垫。炸药箱的堆垛高度、宽度、长度,垛与垛的间距、墙距 、柱距、顶距等均需慎重考虑。每个库房不得超量储存。 3.为确保爆炸品储存和运输的安全,必须根据各种爆炸品的性能或敏感程 度严格分类,专库储存、专人保管、专车运输。 4.一切爆炸品严禁与氧化剂、自燃物品、酸、碱、盐类、易燃可燃物、金 属粉末和钢铁材料器具等混储混运。??? ? ? 5.点火器材、起爆器材不得与炸药、爆炸性药品以及发射药、烟 火等其他爆炸品混储混运。 ? 6.加强仓库检查,每天至少两次,查看温、湿度是否正常, 包装是否完整,库内有无异味、烟雾,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严防 猫、鼠等小④⑨aA$e。 ? 7.装卸和搬运爆炸晶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滚、翻、 抛以及拖、拉摩擦、撞击,以防引起爆炸。对散落的粉状或粒状 爆炸品,应先用水润湿后,再用锯末或棉絮等柔软的材料轻轻收 集,转到安全地带处置勿使残留。操作人员不准穿带铁钉的鞋和 携带火柴、打火机等进入装卸现场。禁止吸烟。 ? 8.严格管理,贯彻“五双管理制度”,做到双人验收、双人 保管、双人发货、双本帐、双把锁。 ? 9、运输时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按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凭准 运证方可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装车高度不可超过栏 板,不得与酸、碱、氧化剂、易燃物等其他危险物品混装,车速 应加以控制,避免颠簸、震荡。铁路运输禁止溜放。 环氧乙烷计量槽爆炸事故案例(2000年)? 日12时20分,陕西省渭南饲料添加剂厂内一环氧乙烷计量 槽突然开裂,致使液态环氧乙烷喷出汽化发生大爆炸。造成2人死亡,4 人重伤,1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640万元,其它损失178万元。 ? 一. 事故经过 ? 日16时,渭南饲料添加剂厂因环氧乙烷原料短缺而全厂停车 待料。7月9日晚,由辽宁省辽阳市华兴有限责任公司运送的35T环氧乙 烷到货,运输工具为汽车槽车。7月10日11时许汽车槽车进入饲料添加 剂厂贮罐区即开始卸料。12时20分,合成车间二楼环氧乙烷1#计量槽 突然从下封头和筒体连接环缝处撕裂150mm长的焊缝,液态环氧乙烷在 计量槽内2-3KGf/cm2压力下高速喷出后急剧汽化,使周围空间迅速达到 爆炸极限,喷出的高流速物料与裂缝处的磨擦产生大量静电,加之合成 车间的设备管道无静电跨接装置,随即发生了第一次爆炸并引发大火。 一次爆炸使合成车间二层部分建筑倒塌,两名操作工被埋在废墟中。12 时30分大火蔓延烘烤引起了距合成车间仅4.5米处的50m3环氧乙烷贮槽 内约9吨物料大量吸热汽化,罐内压力急剧上升,贮罐终因超压而爆炸 。接到报警的消防人员此时已赶到现场,立即投入灭火战斗。 ? 由于爆炸造成大量环氧乙烷泄漏燃烧,使距该贮槽仅6米的汽车槽车被 引燃(因槽车当时出料阀没有闭)13时20分,汽车槽罐发生爆炸,爆炸 冲击波及热辐射造成现场的消防官兵,周围群众30人受伤,厂内及周围 建筑物不同程度受损,爆炸飞溅物同时引起厂区内多处起火。 ? ? ? ? ? ? ?? ? ? ?二.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1)环氧乙烷1号计量槽,属非法自制容器,制造质量低劣,焊缝、钢板存在着严重不 允许缺陷,埋下发生事故的祸根,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生产车间,属于四类易燃易爆生产作业场所,没有按规范设计、安装防静电接地 装置,环氧乙烷泄漏汽化后,集聚电荷无法排除,酿成事故。 (3)装有环氧乙烷的液化气槽车,没有及时脱离事故现场,导致事故扩大。 (4)渭南饲料添加剂厂,对本厂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没有执行国家的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非法设计、制造、使用、造成各个安全环节严重失控。 2、间接原因(1)渭南饲料添加剂厂,擅自在技改项目中增添氯化胆碱合成车间,对安 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环氧乙烷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管理机构、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不健全。对有关执能部门检查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没有落实整改。整体设计 布局不合理,贮罐与贮罐之间,贮罐与生产厂房之间及周围建筑物之间,安全距离均不 符合有关规定,导致连锁反应。 (2)人员培训教育不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没有经过法定部门培训考核,无证上岗作业 ,安全意识淡薄。厂内安全管理无专职人员,责任没有落实。 (3)渭南市临渭区招商区管委会在建设项目中,没有认真履行职责,部门主管和经办 人未尽职尽责,使生产储存化学危险品的工厂处于市区、居民区中,管委会领导亦未严 格把关,使此次事故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4)渭南市临渭区计划局作为项目主管单位,没有严格遵照国家关于技术改造项目的 有关规定,对渭南饲料添加剂厂饲料添加剂扩建项目进行严格管理,监督不力,没有及 时对项目进行全面竣工验收,使可能发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没有及时发现。 (5)政府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疏于管理,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监督检查不力,对 查出问题的落实整改,没有跟踪管理到位。 ? 三、这起事故虽然人员伤亡不大,但是损失巨大,影 响恶劣,教训极为深刻。为了有效杜绝类似事故的再 次发生,必须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 ? 1、这次事故的发生,主要是该厂的建设项目未按国家 和省的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审批、管理和验收,工厂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未进行安装验收、登记、 检验、发证。临渭区计划和劳动行政部门,要进一步 加大工作力度,要对本辖区的技术改造项目和所有锅 炉压力容器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检查;公安消防、城 建规划部门、招商区等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把基 本建设项目审批与规划。 ? 2、 渭南饮料添加剂厂在恢复生产之前应按照有关规 定进行“三同时”审查验收,补办手续。 第三节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定义?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 之一者: ? 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 或液化气体; ? 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 ,气体的 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C时,雷德蒸气 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 为了便于储运和使用,常将气体用降温加压法压缩或液化后储存于 钢瓶内。由于各种气体的性质不同,有的气体在室温下,无论对它加多 大的压力也不会变为液体,而必须在加压的同时使温度降低至一定数值 才能使它液化(该温度叫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下,使气体液化所必需 的最低压力叫临界压力。有的气体较易液化,在室温下,单纯加压就能 使它呈液态,例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碳。有的气体较难液化,如氦气 、氢气、氮气、氧气。因此,有的气体容易加压成液态,有的仍为气态 ,在钢瓶中处于气体状态的称为压缩气体,处于液体状态的称为液化气 体。此外,本类还包括加压溶解的气体,例如乙炔。 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特性? 1.储于钢瓶内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受热膨 胀,压力升高,能使钢瓶爆裂。特别是液化气体装得太满时尤其 危险,应严禁超量灌装,并防止钢瓶受热。 ?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不允许泄漏。其原因除有些气体有毒 、易燃外,还因有些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 炸。例如氢和氯、氢和氧、乙炔和氯、乙炔和氧均能发生爆炸。 因此,凡内容物为禁忌物的钢瓶应分别存放。 ?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具有爆炸性外,有的还具有易燃性 (如氢气、甲烷、液化石油气等)、助燃性(如氧气、压缩空气等) 、毒害性(如氰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窒息性(如二氧化碳、 氮等,虽无毒,不燃,不助燃,但在高浓度时亦会导致人畜窒息 死亡)等性质。 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分项? ? ? ? ? ?? ? ? ? ? ? ? ?根据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理化性质,分为三项:易燃气体、不燃气体、有毒气体。 1.易燃气体。此类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举例: (1)正丁烷 分子式:CH3CH2CH2CH3 理化性质:五色易燃气体或液体,有轻微的不愉快气味。易溶于水、醇i氯仿。密度0. 58(水=1)、2.05(空气=1),饱和蒸气压106.39kPa,闪点一60℃,爆炸极限1.5%~8.5 %。用于有机合成和乙烯制造、仪器校正,也用作燃料。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与氧化剂 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沿低处扩散相当远,遇明火会回燃。 灭火剂:水、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干粉。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 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库房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 用防爆型,开关设在库外。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2)氢 别 名:氢气 分子式:H。 理化性质:五色无嗅气体。不溶于水、乙醇、乙醚。无毒、无腐蚀性。密度0.07(空气 =1)。极易燃烧,燃烧时火焰呈兰色。爆炸极限4.1%~74.1%。氢气、氧气混合燃烧火焰 温度为℃。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石油精馏、有机物氢化及作火箭燃料。 ?危险特性:氢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范围较大,遇火星、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它比空气轻,在室内 使用或储存氢气,当有漏气时,氢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自然排 出,遇到火星时会引起爆炸。与氟、氯、溴等卤素能起剧烈的化 学反应。 ?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时要先切断 气源,否则不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库温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 、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库房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 关设在库外。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 ? ? ?? ???(3)乙炔 别 名:电石气 分子式:C2H2 理化性质:五色无味气体,大部分工业品含有硫化物、磷化物 等杂质,使其有大蒜气味。微溶于水及乙醇,溶于氯仿、苯,极易 溶于丙酮,十二个大气压下一体积丙酮可溶解300体积乙炔。爆炸极 限为2.1%一80%。密度0.91(空气=1)。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之一,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接和 切割金属。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或氧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是各类危险气 体中爆炸极限范围最宽的一种,也是各类危险物品中点火能量最小 的(o.02mJ)。遇高温、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与铜、汞、银反应形 成爆炸性化合物。与氧化剂、氟和氯发生爆炸性反应。所以乙炔的 燃烧爆炸危险性是很突出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时要先切断气 源,否则不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库温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氧 化剂等分开存放。库房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 库外。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 ? ? ? ? ?? ? ?2.不燃气体。常见的有氮、二氧化碳、氙、氩、氖、氦等。此项还包括助燃气 体氧、压缩空气等。 举例: (1)二氧化碳 别 名:碳酸酐,干冰(固体) 分子式:CO2 理化性质:无色无臭不燃的气体。正常大气中含有0.03%。能溶于水及多数 有机溶剂。密度1.53(空气=1)、1.56(水=1,一79℃)。容易液化和固化。临 界温度3l℃。临界压力7387kPa。用于制糖工业、制碱工业、有机合成、制铅白, 也用于冷饮中和灭火。 危险特性: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高浓度时抑制或麻痹呼吸中 枢,严重者可发生窒息导致休克或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常压下迅速 气化,大量吸热,能造成一43℃以下的低温,可致皮肤冻伤。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 (2)氧 ? 别 名:氧气 ? (3)氨 ? 别 名:氨气(液氨) ? 分子式:NH3 ? 理化性质:五色、有刺激性臊臭的气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水溶液呈 碱性。熔点一77.7℃,沸点一33.5℃,自燃点651℃,爆炸极限15.7%~ 27.4%,饱和蒸气压506.62kPa(4.7℃)。容易加压液化成液氨,液化时放 出大量的热,当压力减低时液氨则气化而同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故常用作 冷冻机和制冰机的循环致冷剂。也用于制造铵盐、氮肥。 ? 危险特性: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空气中氨蒸气浓度达15.7 %一27.4%时,遇火星会引起燃烧爆炸,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有 毒,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气体外溢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 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液氨有腐蚀性,可灼伤皮肤。 ?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沙土。消防人员须戴防毒面具, 穿防护服。在上风处灭火。 ? 储运注意事项:可放在阴凉通风库棚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氟、氯、溴、碘及酸类物品分开存放。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瓶 阀受损。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 途不得停留。 四、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储存和运输?? ? ? ?? ? ?1.仓库应阴凉通风,远离热源、火种,防止日光曝晒,严禁受热。库内照明应采用防爆照 明灯。库房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可燃材料。 2.钢瓶入库验收要注意:包装外形无明显外伤,附件齐全,封闭紧密,无漏气现象,包装 使用期应在试压规定期内,逾期不准延期使用,必须重新试压。 3.内容物互为禁忌物的钢瓶应分库储存。例如:氢气钢瓶与液氯钢瓶、氢气钢瓶与氧气钢 瓶、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等,均不得同库混放。易燃气体不得与其他种类化学危险物品共 同储存。储存时钢瓶应直立放置整齐,最好用框架或栅栏围护固定,并留有通道。 4.冬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抛掷、溜坡或横倒在地上滚动等,不可把钢瓶阀对 准人身,注意防止钢瓶安全帽脱落。装卸氧气钢瓶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 易燃气体严禁接触火种。 5.储存中钢瓶阀应拧紧,不得泄漏,如发现钢瓶漏气,应迅速打开库门通风,拧紧钢瓶阀 ,并将钢瓶立即移至安全场所。若是有毒气体,应戴上防毒面具。失火时应尽快将钢瓶移 出火场,若搬运不及,可用大量水冷却钢瓶降温,以防高温引起钢瓶爆炸。消防人员应站 立在上风处和钢瓶侧面。 6.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应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 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7.各种钢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技术检验。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严 重腐蚀或其他严重损伤,应提前进行检验。 8.在储运钢瓶时应检查c, (1)钢瓶上的漆色及标志与各种单据上的品名是否相符,包装、标志、防震胶圈是否齐备, 钢瓶上的钢印是否在有效期内。 (2)安全帽是否完整、拧紧,瓶壁是否有腐蚀、损坏、结疤、凹陷、鼓泡和伤痕等。 (3)耳听钢瓶是否有“丝丝”漏气声。 (4)凭嗅觉检测现场是否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或异味。 第四节?易燃液体一、易燃液体定义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 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 类别的液体。其闭杯实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 所谓闪点,即在规定条件下,可燃性液体加热到它的 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与火焰接触时,能产生闪 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 个重要指标,闪点越低,燃爆危险性越大。 ? 易燃液体是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 如汽油、乙醇、苯等。这类物质大都是有机化合物, 其中很多属于石油化工产品。 二、易燃液体特性??????1.高度易燃性 易燃液体的主要特性是具有高度易燃性,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易燃液体几乎全部是有机化合物,分 子组成中主要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易和氧反应而燃烧,第二,由于易燃液体的闪点低,其燃点也低(燃点 一般约高于闪点1―5℃),因此易燃液体接触火源极易着火而持续燃烧。 2.易爆性 易燃液体挥发性大,当盛放易燃液体的容器有某种破损或不密封时,挥发出来的易燃蒸气扩散到存放 或运载该物品的库房或车箱的整个空间,与空气混合,当浓度达到一定范围,即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 或火花即能引起爆炸。 易燃和可燃的气体、液体蒸气、固体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能够引起燃烧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 炸极限,一般用该气体或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粉尘的爆炸极限用mg/m?表示。能 引起燃烧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当可燃气体或易燃液 体的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小于爆炸下限时,由于可燃物量不足,并因含有较多的空气,燃烧不会发生也就 不会爆炸;当浓度大于爆炸上限时,则因空气量不足,燃烧不能发生,也不会爆炸。只有在上限与下限浓 度范围内,遇到火种才会爆炸。因此,凡是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的物质,它的危险性就越大 。 3.高度流动扩散性 易燃液体的分子多为非极性分子,粘度一般都很小,不仅本身极易流动,还因渗透、浸润及毛细现 象等作用,即使容器只有极细微裂纹,易燃液体也会渗出容器壁外,扩大其表面积,并源源不断地挥发, 使空气中的易燃液体蒸气浓度增高,从而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4.受热膨胀性 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受热后体积容易膨胀,同时其蒸气压亦随之升高,从而使密封容器中内 部压力增大,造成“鼓桶”,甚至爆裂,在容器爆裂时会产生火花而引起燃烧爆炸。因此,易燃液体应避 热存放,灌装时容器内应留有5%以上的空隙,不可灌满。 5.忌氧化剂和酸 易燃液体与氧化剂或有氧化性的酸类(特别是硝酸)接触,能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燃烧爆炸。这是因 为易燃液体都是有机化合物,能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到燃点引起燃烧爆炸 。例如:乙醇与氧化剂高锰酸钾接触会发生燃烧,与氧化性酸――硝酸接触也会发生燃烧,松节油遇硝酸 立即燃烧。因此,易燃液体不得与氧化剂及有氧化性的酸类接触。 6.毒性 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例如,甲醇、苯、二硫化碳等。不但吸人其蒸气会中 毒,有的经皮肤吸收也会造成中毒事故。应注意劳动防护。 三、易燃-液体分项? ? 按易燃液体闪点的高低分为低闪点液体、中闪点液体、高闪点液体三项。 1.低闪点液体。闪点低于一18℃的液体。例如,汽油、乙硫醇、,二乙胺、乙 醚 、丙酮等。 举例: (1)汽油(闪点&一18”C) 分子式:C5H12~C12H26 理化性质: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 硫化碳、醇等。密度0.7~0.79(水=1)、3.5(空气=1),沸点40~200℃,闪点一 50℃,爆炸极限1.3%~6%。根据用途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三类。用作 汽油发动机的燃料,也用于橡胶、油漆、制革、制鞋、印刷、颜料及机械零部件的清洗 去污等。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沿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处,遇明火会引 起回燃。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 储运注意事项:桶装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中,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须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库房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 设在库外。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有墙距、、顶距、柱距及防火检查通道。用储罐储 存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控 制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泄漏时应切断火源,撤离人员。小量泄漏时,可用沙土、蛭石等惰性材料吸收,在保 证安全情况下,焚烧处理。大量泄漏时,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避免大量 挥发蒸气,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容器内,再行回收或处置。? ? ? ?? ? ?? 四、易燃液体储存和运输? 1.易燃液体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氧化剂及氧化 性酸类。闪点低于23℃的易燃液体,其仓库温度一般不得超过30℃,低 沸点的品种须采取降温式冷藏措施。大量储存(如苯、醇、汽油等)一般 可用储罐存放,机械设备必须防爆,并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储罐可 露天,但气温在30℃以上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2,装卸和搬运中,要轻拿轻放,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 的操作。作业时禁止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及穿带铁钉的鞋。 3.专库专储,一般不得与其他危险化学晶混放。 4.热天最好在早晚进出库和运输。在运输、泵送、灌装时要有良好 的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运输易燃液体的槽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 设有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的静电。夏季运输应遵守当地具体规定。 5.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船员室、机舱、电源、热源、火源等部 位,舱内电器设备应防爆,通风筒应有防火星装置。装卸时应安排在最 后装、最先卸。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易燃液体。? ? ?? 第五节?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一、易燃固体(一)易燃固体定义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 烧迅速成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晶 的物品。 ? (二)易燃固体特性 1.易燃固体的主要特性是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遇火种、热 源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 2.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接触,反应剧烈而发生燃烧爆炸。例如:赤磷与氯 酸钾接触,硫磺粉与氯酸钾或过氧化钠接触,均易立即发生燃烧爆炸。 3.易燃固体对摩擦、撞击、震动也很敏感。例如:赤磷、闪光粉等受摩 擦、震动、撞击等也能起火燃烧甚至爆炸。 4.有些易燃固体与酸类(特别是氧化性酸)反应剧烈,会发生燃烧爆炸。 例如发泡剂H与酸或酸雾接触会迅速着火燃烧,萘遇浓硝酸(特别是发烟硝酸) 反应猛烈会发生爆炸。 5.许多易燃固体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或有腐蚀性。例如:二硝基苯、 二硝基苯酚、硫磺、五硫化二磷等。 ? ? ? ? ? ? ? ? ? ? ? ? ?举例: (1)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含钝感剂) 别 名:H―发孔剂;发泡剂H 分子式:(CH2)5 (NO)2 N4 理化性质:淡黄色粉末或砂粒状固体。易溶于丙酮,略溶于醇,不溶于乙醚及 水。温度大于199℃时分解。密度1.40一1.45(水=1),熔点200℃(分解)。用于 橡胶、聚氯乙烯塑料等制造微孔产品。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酸类易剧烈燃烧。 (2)二硝基萘 分子式:C10H6(NO2)2 理化性质: 危险特性: 灭火剂: (3)红磷: 储运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库房内,应专库专储。与酸类、氟、氯、溴等氧 化剂分开存放。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曝晒。搬运时应轻拿轻放,禁 止震动 、撞击、摩擦,保持包装完整。 (三)易燃固体储存和运输?? ?? ??1.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氧化剂及酸类(特别是 氧化性酸类)。不可与其他危险化学品混放。 2.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拖、拉、摔、撞,保持包装完好。 3.有些品种如硝化棉制品等,平时应注意通风散热,防止受潮发霉 ,并应注意储存期限。储存期较长时(如一年),应拆箱检查有无发热发 霉变质现象,如有则应及时处理。 4.对含有水分或乙醇作稳定剂的硝化棉等应经常检查包装是否完好 ,发现损坏要及时修理;要经常检查稳定剂存在情况,必要时添加稳定 剂,润湿必须均匀。 5.在储存中,对不同品种的事故应区别对待。如发现赤磷冒烟,应立即 将冒烟的赤磷抢救出仓库,用黄沙、干粉等扑灭。因赤磷从冒烟到起火 燃烧有一段时间,可以来得及抢救。但如发现散装硫磺冒烟则应及时用 水扑救。而镁、铝等金属粉末燃烧,只能用干砂、干粉灭火。严禁用水 、酸碱灭火剂、泡沫灭火剂以及二氧化碳。 6.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船员室、机舱、电源、火源、热源等部位, 通风筒应有防火星的装置。 二、自然物品? (一)自燃物品定义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 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 (二)自然物品特性 自燃物品多具有容易氧化、分解的性质, 且燃点较低。在未发生自燃前,一般都经过缓 慢的氧化过程,同时产生一定热量,当产生的 热量越来越多,积热使温度达到该物质的自燃 点时便会自发地着火燃烧。 ? ? ? ? ? ?举例: 二乙基锌:边二亚硫酸钠 (3)黄磷 别 名:白磷 分子式:P4 理化性质:纯品为五色蜡状固体,受光和空气氧化后表面变为淡黄 色。在黑 暗中可见到淡绿色磷光。低温时发脆,随温度上升而变柔软 。不溶于水,稍溶于苯、氯仿,易溶于二硫化碳。密度1.82(水=1), 熔点44.1℃,沸点280℃,自燃点30℃。用于特种火柴、磷酸、磷酸盐 、农药、信号弹等的制造。 ? 危险特性:剧毒,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3.03mg/kg,车间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o.03mg/m3。在空气中会冒白烟燃烧。受撞击、 摩擦或与氯酸钾等氧化剂接触能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 灭火剂:雾状水、砂土(火熄灭后应仔细检查现场,将剩下的黄磷 移入水中,防止复燃)。 ? 储运注意事项:黄磷应保存在水中,且必须浸没在水下以隔绝空气 。远离火种、热源。禁止与氧化剂、强酸、卤素、硫磺等混储混运。库 温应保持在28℃以下,同时经常检查库温及包装情况,防止水漏失。搬 运时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三)自燃物品储存和运输? 自燃物品种类不多,由于其分子组成、结构不同,发生自燃的原因也不尽相 同。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物 资的安全。有关储运方面的要求,概括地说,有下列几点: ? (1)入库验收时,应特别注意包装必须完整密封。储存处应通风、阴凉、 干燥,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 (2)应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质和要求,分别选择适当地点,专库储存。严禁 与其他危险化学品混储混运。即使少量亦应与酸类、氧化剂、金属粉末、易 燃易爆物品等隔离存放。 ? (3)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不得撞击、翻滚、倾倒,防止包装容器损坏。黄 磷在储运时应始终浸没在水中。而忌水的三乙基铝等包装必须严密,不得受 潮。 ? (4)应结合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和季节气候,经常检查库内及垛间有无异 状及异味,包装有无渗漏、破损。 ? (5)运输时应按各品种的性质区别对待。船舶装载时,配装位置应远离机 舱、热源、火源、电源等部位;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三乙基铝、铝铁熔剂 严禁配装在甲板上。铁桶包装的自燃物品(黄磷除外)与铁器部位及每层之间 应用木板等衬垫牢固,防止摩擦、移动。 三、遇湿易燃物品? ? ? ? ? ? ? ? ? ? ? (一)遇湿易燃物品定义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 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二)遇湿易燃物品特性 1? 与水或潮湿空气中的水分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易燃 气体和热量。例如: 2K+2H20=2KOH+H2↑+热量 CaC2+2H20=Ca(OH)2 +CH三CH↑ +热量 即使当时不发生燃烧爆炸,但放出的易燃气体积集在容器或 室内与空气亦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危险。 2.与酸反应比与水反应更加剧烈,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例如: NaH-I-HCL=NaCl+H2↑ +热量 3.有些遇湿易燃物品本身易燃或放置在易燃的液体中(如金 属钾、钠等均浸没在煤油中保存以隔绝空气),它们遇火种、热源 也有很大的危险。 此外,一些遇湿易燃物品还具有腐蚀性或毒性,如硼氢类化合物 有剧毒,应当引起注意。 ? ? ? ? ?举例: (1)三氯硅烷 别 名:硅仿、硅氯仿 分子式:SiHCl3 理化性质:无色液体,极易挥发。遇水分解。溶于苯、醚等。密 度1.37(水=1)、4.7(空气=1),沸点31;8℃,闪点一13.9℃,蒸 气压53.33kPa(14.5℃)。用于制造硅酮化合物。 ? 危险特性:有毒,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mg/m3。遇明火强烈燃 烧,受热分解放出含氯化物的有毒烟雾。遇水或水蒸汽能产生热和有 毒的腐蚀性烟雾。能与氧化剂起反应,有燃烧危险。 ? 灭火剂:干石粉、干砂。禁止用水、泡沫、二氧化碳、酸碱灭火 剂。 ? 储运注意事项:包装必须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库房内,库温不 超过25℃,远离火种、热源,避光保存。应与氧化剂、碱类、酸类分 库房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 ? ? ? ??? ?(2)碳化钙 别 名:电石 分子式:CaC2 理化性质:黄褐色或黑色硬块,其结晶断面为紫色或灰色。密度2.22(水= 1)。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吸潮而失去光泽变为灰色,放出乙炔气而变质失效。用于 产生乙炔气,也用于有机合成、氧炔焊接等。 危险特性:与水作用而分解出乙炔气,因本品往往含有磷、硫等杂质,与水作用 也会放出磷化氢和硫化氢,当磷化氢含量超过o.08%,硫化氢含量超过o.15% 时,容易引起自燃爆炸。乙炔气与银、铜等金属接触能生成敏感度高的爆炸性物 质。乙炔气与氟、氯等气体和酸类接触发生剧烈反应,能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剂:干粉、干石粉、干黄砂。严禁用水和泡沫。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在干燥的库房内,库房不允许漏水,平时开关门窗要注意防 止潮湿空气进入库内,包装要密封并应远离潮湿物质,与酸类隔离。不可与易燃 物品混储混运,最好专库专储。不得与灭火方法相抵触的物质同库储存。雨天禁 止运输。在运输中受到撞击、震动、摩擦或遇火星极易引起爆炸。小船不宜装运 。 ? ? ? ? ? ? ? ?(三)遇湿易燃物品储存和运输 1.此类物品严禁露天存放,库房必须干燥,严防漏水或雨雪 浸入。注意下水道畅通,暴雨或潮汛期间必须保证不进水。 2.库房必须远离火种、热源。附近不得存放盐酸、硝酸等散 发酸雾的物品。 3.包装必须严密,不得破损,如有破损,应立即采取措施。 钾、钠等活泼金属绝对不允许露置空气中,必须浸没在煤油中保 存,容器不得渗漏。 4.不得与其他类危险化学品,特别是酸类、氧化剂、含水物 质、潮解性物质混储混运。亦不得与消防方法相抵触的物品同库 存放,同车、船运输。 5.装卸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不得翻滚、撞击、摩擦、倾倒。 雨雪天如无防雨设备不准作业。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 好的防雨设施。 6.电石桶入库时,要检查容器是否完好,对未充氮的铁桶应 放气,发现发热或温度较高则更应放气。 7、此类物品灭火时严禁用酸碱、泡沫灭火剂;活泼金属火灾 还不得用二氧化碳灭火。 ? ? ? ?第六节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一、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定义 二、特性 1、2、3、4、5、6、7 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分项? ? ? ? 氧化剂按化学组成分成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两项。 氧化剂 有机过氧化物 这类物品是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一O―O一)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易分解,对 热、震动、摩擦极为敏感。 举例: (1)过乙酸(含量≤43%) 别 名:过醋酸;过氧乙酸 分子式:CH3COOOH 理化性质: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硫酸。密度1. 15(水=1),熔点0.rC,沸点105*C,闪点41*C。一般商品为35%和18%~23%二种过氧 乙酸溶液。用于漂白、消毒剂、催化剂、氧化剂及环氧化作用。 危险特性:纯的过氧乙酸极不稳定,在一20℃时也会爆炸。浓度大于45%就具有爆 炸性。有金属离子存在,或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 的危险。性质不稳定,在存放过程中逐渐分解,放出氧气。易燃,加热至100℃时即猛烈 分解,遇火源可燃烧爆炸。有强腐蚀性。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 储运注意事项:40%以下的过氧乙酸可储放在不超过30℃温度的库房内,最好放在 o℃左右的冷库中。远离火种及热源,避光保存。应与还原剂、氨类、碱类、易燃物、硫 、磷等分库房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灰尘落人加速分瞰不宜久 储。泄漏物用大量水冲洗稀释。? ? ? ? ??? ? ? ? ? ?? ? ? ? ? ? ? ? ? ?(2)过氧化十二酰(工业纯) 别 名:过氧化月桂酰;引发剂B 分子式: (C11H23CO) 202 理化性质:白色细粉。稍有异臭。不溶于水,微溶于醇类,能溶于油和多数 有机 溶剂。分解温度为70~80“C,常温下稳定。干燥品受热易爆炸。熔点53― 55”C。 危险特性:受热、撞击,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还原剂及硫、磷等混和,能成 为爆炸性混合物。 灭火剂:雾状水、沙土、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并须远离火种及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硫、磷等分库房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严禁震动 、撞击。保持包装完整。 (3)过氧化甲乙酮 别 名:过氧化丁酮液;催化剂M;树脂接触剂 分子式:C4H8O2 理化性质: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苯、醇、醚和酯。在130℃分解。通常商品 为60%的苯二甲酸二甲酯溶液。密度1.042(水=1),闪点50℃。用作聚酯和丙烯酸系 聚合物的催化剂。 危险特性:与还原剂及硫、磷混和,能成为爆炸性的混合物。遇高温、撞击,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灭火剂: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泡沫。 储运注意事项:参照过氧化十二酰。 四、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储存和运输? 1。氧化剂应储存于清洁、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日光曝晒,照明设备要防爆。 ? 2、仓库不得漏水,并应防止酸雾侵人。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 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混合储存。 ? 3.不同品种的氧化剂,应根据其性质及消防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 的库房分类存放以及分类运输。如有机过氧化物不得与无机氧化剂共储 混运;亚硝酸盐类、亚氯酸盐类、次亚氯酸盐类均不得与其他氧化剂混 储混运;过氧化物则应专库存放,专车运输。 ? 4、储运过程中,装卸和搬运应轻拿轻放,不得摔掷、滚动,力求避 免摩擦、撞击,防止引起爆炸。对氯酸盐、有机过氧化物等更应特别注 意。 ? 5.运输时应单独装运,不得与酸类、易燃物品、自燃物品、遇湿易 燃物品、有机物、还原剂等同车混装。 ? 6.仓库储存前后及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清洗。严防 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第七节?有毒品一、有毒品定义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 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 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 死量: 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 量 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气吸人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 体或液体。 不同有毒品的毒性大小是各不相同的。有毒品的毒性通常分急性毒性和慢性 毒性两个方面。 急性毒性是指一定量的毒物一次对动物所产生的毒害作用。急性毒性的大小 ,常用“半数致死量”(LD)来表示。它的含义是指能使一组被试验的动物 (家 兔、白鼠等)死亡50%的剂量,其单位为mg/kg体重。例如;剧毒品氰化钠的大 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为6.4mg/kg。有毒品的半数致死量越小,说明它 的急 性毒性越大。但是,不能仅根据半数致死量的数值来判断有毒品慢性毒性的大 小。因为某些有毒品,尽管其半数致死量的数值较大(即急性毒性较低),但小 量长期摄人时,因其有积蓄作用等因素,表现为慢性毒性较高。 列人《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农药也都属有毒品。? ? ?? 二、有毒品特性? ? ? ? ? ? 这类物品的主要特性是具有毒性。少量进入人、畜体内即能引起中 毒,不但 口服会中毒,吸人其蒸气也会中毒,有的还能通过皮肤吸收 引起中毒。所以除不得入口及吸人大量蒸气外,还应避免触及皮肤。 为保证人身安全,对有毒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有毒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其危险性也越大。因为人体内含 有大量水分,所以越易溶解于水的有毒品越易被人体吸收。 (2)有些有毒品虽不溶于水,但能溶于脂肪中,同样能通过溶解于 皮肤表面的脂肪层侵入毛孔或渗入皮肤而引起中毒。 (3)有毒品经过皮肤破裂的地方侵入人体,会随血液蔓延全身,加 快中毒速度。因此,在皮肤破裂时,应停止或避免对有毒品的作业。 (4)有毒品通过消化道侵人人体的危险性比通过皮肤更大,因此进 行有毒品作业时应严禁饮食、吸烟等。 (5)固体有毒品的颗粒越小越易引起中毒,因为颗粒小容易飞扬, 容易经呼吸道吸人肺泡,被人体吸收而引起中毒。 (6)液体有毒品的挥发性越大,空气中浓度就越高,从而越容易从 呼吸道侵人人体引起中毒。其中无色无味者比色浓味烈者难以察觉,隐 蔽性更强,更易引起中毒。?? 三、有毒品分项? 有毒品分为剧毒品和毒害品二项。 ? 目前,我国剧毒化学品毒性判定界限的确定,主要有国标GB/ T1、GB 1和部标GA 57―1993等标准性文件,三 个标准的判定界限不尽相同。但都是依据1956年《联合国危险货物运 输建议书.》(大桔皮书)而制定的。该书把“毒性物质”分为三级, 并分别确定了口服毒性、皮肤接触毒性、吸人粉尘和烟雾或蒸气毒性 等三种中毒途径的判断界限。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七家联合国机构,联合推出并推荐《化学晶分类 和标签全球协调系统》(GHS),其中列出毒性化学品毒性分级标准。 ? 为加强有毒化学品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现正会同国家有 关部门研究制定统一的剧毒品和毒害晶的分项界限和目录。 ? 结合我国的使用状况,本教材仍采用剧毒品和毒害晶的称谓并分项 ,将来以国家公布的文件为准。 ? ? ? ??? ?? ? ? ? ? ? ?1.剧毒品 根据《170公约》、《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大桔皮书)、《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全球协 调系统》(GHS)剧毒品定义: 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食人致死的化学晶。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药)和 天然毒素。 ‘判定界限采用GHS中的二级毒性指标:大鼠试验,经口LD50≤50mg/kg,经 皮LD50≤200mg/kg,吸人LC50≤500ppm(气体)或2.0mg/L(蒸气)或0.5mg/L(尘、雾)。 毒害品 危险化学品分类第6类有毒品中除剧毒品外的均为毒品有毒品种很多,按化学组成又可分为无 机和有机二类。本教材以无机剧毒品、有机剧毒品、无机毒品、有机毒害品四部分简单举例 叙述如下: 无机剧毒品 常见的有氰化合物:砷化合物;硒化合物;汞、锇、铊、磷的化合物。 有机剧毒品 如硫酸二甲酯、四乙基铅、醋酸苯汞及某些有机农药等。 无机毒害品 如汞、铅、钡、氟的化合物等。 例2,4―二异氰酸甲苯酯 别 名:甲苯―2,4―二异氰酸酯(简称TDl) 分子式:CH3C6H3 (NCO)2 4、理化性质:五色到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吸湿性,与水作用能生成二氧化碳。溶于乙 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密度1.22(水=1),凝固点13.2℃,沸点118~120℃(1.333 kPa)。用于聚氨酯棚旨、合成纤维、泡沫塑料、橡胶、涂料、胶粘剂等制造。 危险特性:有毒,车间空气最高容许浓度为0.2mg/m3,,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 (LD50)95.7mg/kg,对皮肤、气管、眼有强烈刺激作用。遇明火能燃烧,放出有毒气体。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砂土、干粉、二氧化碳。禁用酸碱灭火剂。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防止受潮,远离火种、热源。与食品添加剂、酸 类、氧化剂分开储存和运输。 四、有毒品储存和运输? ? ? ? ? l有毒品必须储存在仓库内,不得露天存放。应远离明火、热源,库房通风应良好。 2.严禁将有毒品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混储混运。 3.有毒品一般不得和其他种类的物品(包括非危险品)共同储运,特别是与酸类及氧化 剂应严格分开。 4.储存和运输有毒品,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凡包装破损的不予运输。 5.搬运有毒品应轻装轻卸,严禁摔碰、翻滚,防止包装容器破损,并应禁止肩扛、背 负。作业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禁止徒手接触有毒品),必要时戴防毒面具。 操作中严禁饮食、吸烟。作业后应洗澡、更衣。装卸机械工具应按规定负载量适当降低 。 6.剧毒品应严格按“五双管理制度”执行(双人验收、双人发货、双人保管、双把锁、双 本帐) 7.装运过有毒品的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他物品。 8.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易燃性的有毒品还应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 位隔离。卸货时,船边应挂安全网加帆布,防止货物落水污染水源。 9.应注意根据有毒品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例如氰化钠、氰化钾等氰化物失火时 ,绝对不可使用酸碱、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剂。 有关农药的规定,请查阅国务院第326号令(日)《农药管理条例》、国 家标准《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 1)和其他相关资料。? ? ? ? ? 第八节放射性物品? 一、放射性物品定义 ?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 .4X104Bq/kg的物品。 一、放射性物品定义?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 4X104Bq/kg的物品。 二、放射性物品、特性―? 1.具有放射性,能自发、不断地放出人们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 射线。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可分为四种:o射线,也叫甲种射线;p射 线,也叫乙种射线;Y射线,也叫丙种射线;还有中子流。但是各种放 射性物品放出的射线种类和强度不尽一致。 ? 如果上列射线从人体外部照射时,p、丁射线和中子流对人的危害 很大,达到一定剂量时易使人患放射病,甚至死亡。如果放射性物质进 入体内时,则。射线的危害最大,其他射线的危害较大,所以要严防放 射性物品进入体内。 ? 2.许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如钋210、镭226、镭228、钍230等 都是剧毒的放射 性物品;钠22、钴60、锶90、碘131、铅210等为高毒 的放射性物品,均应注意。 ? 3.不能用化学方法中和或者其他方法使放射性物品不放出射线, 而只能设法 把放射性物质清除或者用适当的材料予以吸收屏蔽。 三、放射性物品分项放射性物品的分项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 1.物理形态分项 (1)固体放射性物品:如钴60、独居石等; (2)粉末状放射性物品:如夜光粉、铈钠复盐等; (3)液体放射性物品:如发光剂、医用同位素制剂磷酸二氢钠― P32等; (4)晶粒状放射性物品:如硝酸钍等; (5)气体放射性物品:如氪85、氩41等。 ? 2.按放出的射线类型分项 (1)放出o、p、丁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镭226; (2)放出o、p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天然铀; (3)放出p、丁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钴60; (4)放出中子流(同时也放出o、p或丁射线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放 射性物品: 如镭一铍中子流,钋一铍中子流等。 ? 3.按放射性大小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 放射性物品。? 四、放射性物品储存和运输?? ?? ? ?放射性物品的主要危险性是对人体有严重危害。对于放射性物品 的包装、储存及运输要求,必须遵照国家规定,严格执行。 下面简述一般原则: 1.包装 放射性物品在储运中必须有完整妥善的包装,包装问题十分重要, 一般应采用四层包装。 (1)内容器:放射性同位素制剂如为液体,一般使用玻璃安瓿瓶或 有金属封口的小玻璃瓶。如为固体,则用带橡皮塞的小玻璃瓶或磨砂 口瓶。若是气体,则用密封安瓿瓶。 (2)内层辅助包装:指防震衬垫物,如纸、棉絮、泡沫塑料等。 (3)外容器:放射。和p射线的物品,用几毫米厚的塑料或铝制罐 ;若系主要放射丁射线的物品,可按其能量大小、放射性强度的不同 而采用不同厚度的铅罐、铁罐或铅铁组合罐。 ? ? ? ? ? ? ? ? ??2.储存 (1)仓库应干燥、通风、平坦;要划出警戒线,并采取一定的屏蔽 防护。 (2)应远离其他危险物品或货物、人员、交通干线等,严格执行防 护检查等管理制度。 (3)存放过放射性物品的地方,应在卫生部门指派的专业人员监督 指导下,进行彻底清洗,否则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4)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轻装轻卸,严禁肩扛、背负、摔 掷、碰撞。工作完毕必须洗澡更衣。防护服应单独清洗。 3、运输 (1)应由检查单位检查剂量后开具“放射性物品剂量检查证书”, 根据放射剂量率决定运输办法。 (2)车皮挂运时,禁止溜放。车辆运装完毕应经过彻底清扫。 (3)运输前如检查出包装损坏,不予运输。必要时可派专人押车 。 (4)外层辅助包装:如木箱、铁桶、金属箱等小包装不得破损,不 得有放射性污染。 第九节腐蚀品一、腐蚀品定义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 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皮肤接触在4h内 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 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 体或液体。 其主要品类是酸类和碱类。 二、腐蚀品特性1.强烈的腐蚀性 (1)对人体有腐蚀作用,造成化学灼伤。腐蚀品使人体细胞受到破坏所 形成的化学灼伤,与火烧伤、烫伤不同。化学灼伤在开始时往往不太痛, 待发觉时,部分组织已经灼伤坏死,所以较难治愈。 (2)对金属有腐蚀作用。腐蚀品中的酸和碱甚至盐类都能引起金属不同 程度的腐蚀。 (3)对有机物质有腐蚀作用。能和布匹、木材、纸张、皮革等发生化学 反应,使其遭受腐蚀损坏。 (4)对建筑物有腐蚀作用。如酸性腐蚀品能腐蚀库房的水泥地面,而氢 氟酸能腐蚀玻璃。腐蚀品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基本原因主要是由 于这类物品具有或酸性、或碱性、或氧化性、或吸水性等所致。例如:盐 酸、稀硫酸等强酸能和钢铁反应,从而使钢铁制品遭受腐蚀。2HCl+Fe= FeCl2+H2↑H2SO4+Fe=FeSO4+H2↑氢氧化钠等强碱能和油脂起皂化反应, 因而能灼伤动植物机体。 ? (C17H~35COO)3 C3H5+3NaOH=3C17H35COONa+C3H5 (OH)5 硬脂酸甘油酯 氢氧化钠 硬脂酸钠 甘油生石灰(氧化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和 水发生反应,生成强碱并产生大量的热,能灼伤皮肤。 ? CaO+H20=Ca(OH)2+热量 2.毒性 多数腐蚀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是剧毒 品,如氢氟酸、溴素、五溴化磷等。 3.易燃性 部分有机腐蚀品遇明火易燃烧,如冰醋酸、醋 酸酐、苯酚等。 4.氧化性 部分无机酸性腐蚀品,如浓硝酸、浓硫酸、高 氯酸等具有氧化性能,遇有机化合物如食糖、稻草、 木屑、松节油等易因氧化发热而引起燃烧。高氯酸浓 度超过72%时遇热极易爆炸,属爆炸品;高氯酸浓度 低于72%时属无机酸性腐蚀品,但遇还原剂、受热等 也会发生爆炸。 三、腐蚀品分项? ? ? ? ? 腐蚀品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其它腐蚀品三项。 例1.(5)乙酸(含量大于80%) 别 名:醋酸;冰醋酸 分子式:CH3COOH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有刺激性酸臭。溶于水、乙醚、甘 油,不溶于二硫化碳。与醇起酯化反应。密度1.05(水=1),凝固点 16.7℃,沸点118℃,闪点39℃,爆炸极限4%~17%。用于制造醋酸 盐、醋酸纤维素、医药、颜料、酯类、塑料、香料等。 危险特性:属中闪点液体,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有燃烧危险。有 较强的腐蚀性。有毒,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20mg/m3。蒸气对眼 、鼻、喉、呼吸道有刺激性。 灭火剂:雾状小、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通风库房,注意防止低温凝固。与H发孔剂、 氧化剂、碱类隔离储运。泄漏物用沙土、石灰吸附后处理。 2.碱性腐蚀品 碱性腐蚀品危险性较大。其中强碱易起皂化作用,故易腐蚀皮肤 ,可使动物皮肤很快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本类腐蚀品常见的有氢氧化 钠、硫化钠、乙醇钠、二乙醇胺、二环己胺、水合肼等。? ? ? ? ? ? ? ? ? ? ? ? ? ? ? ? ? ? ? ?3.其他腐蚀品 如苯酚钠、氟化铬、次氯酸钠溶液、甲醛溶液等。 举例: (1)苯酚钠 分子式:NaOC6H5 理化性质:白色针状结晶,易潮解。能溶于水和乙醇。用作防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 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气。 危险特性:可燃。受热分解或遇酸放出有毒气体。有腐蚀性。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2)甲醛溶液 别 名:福尔马林溶液 分子式:HCHO 理化性质:有刺激气味的五色液体,含甲醛约37%,是较强的还原剂。有凝固蛋白质作 用,故可作标本防腐剂。密度0.82(水=1),沸点101℃。用于制酚醛树脂、脲醛树脂、 维纶、乌洛托晶、季戊四醇、染料等,也用作农药和消毒剂。 危险特性:属有机腐蚀品。 灭火剂:水、砂土。 储存注意事项: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库房,库温不超过25℃,避免日光曝晒。不可与氧化 剂混储混运。 四、腐蚀品储存和运输? 1、腐蚀品的品种比较复杂,应根据其不同性质,储存于不同的库房。 (1)易燃、易挥发的甲酸、溴乙酰等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2)受冻易结冰的冰醋酸、低温易聚合变质的甲醛则应储存于冬暖夏凉的库房; (3)有机腐蚀品储存应远离火种、热源及氧化剂、易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 (4)五氧化二磷、三氯化铝等遇水分解的腐蚀品应储存在干燥的库房内,严禁进水; (5)漂白粉、次氯酸钠溶液等应避免阳光的照晒; (6)碱类应与酸类分开储存; (7)氧化性酸应远离易燃物品等。 2、储存容器必须按不同的腐蚀性合理使用。 盐酸可用耐酸陶坛;硝酸应该用铝制容器;磷酸、冰醋酸、氢氟酸用塑料容器;浓硫 酸、烧碱、液碱可用铁制容器,但不可用镀锌铁桶,因锌是两性金属,与酸、强碱均起化 学反应生成易燃的氢气,并使铁桶爆炸。只要容器合适,硫酸、硝酸、盐酸及烧碱均可储 存于一般货棚内。工业用坛装硫酸、盐酸可露天存放,但需在坛盖上加盖瓦钵,防止雨水 浸入。 3.在储运中应特别注意防止酸类与氰化物、H发孔剂、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等混储混 运。 4.装卸搬运时,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作业时轻拿轻放,禁止肩扛、背负、翻滚 、碰撞、拖拉。在装卸现场应备有救护物品和药水,如清水、苏打水和稀硼酸水等,以备 急需。 5.导船运时,强酸性腐蚀物品应尽量配装在甲板上,捆扎牢固。冬季运输时,怕冻的 腐蚀品应装在舱内。 第十节标志? 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l),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志。 ? 常用危险化学晶的标志设主标志16种和副标志11种。( 见标准GB 1) ? 主标志由表示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 、底色和危险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副标 志图形没有危险品类别号。 ? 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 的危险性时,应该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 用副标志表示重要的其他的危险性类别。 ? 这些图示标志适用于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 第三章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标签 第一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条例》规定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应附有与危 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并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 装内危险化学&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 有新的危害特性时,应当立即公告,并及时修 订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作用? 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l)明确指出,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简称SDS)为化学物质及其制品提供了 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信息, 并能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 应急行动等方面的资料。 ? SDS是化学品生产供应企业向用户提供基本危 害信息的工具(包括运输、操作处置、储存和 紧急行动等)。 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包括以下十六部分: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主要标明化学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应急电话 、传真等信息。 ? 2.成分/组成信息 标明该化学品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纯化学品,应给出其化学名称 或商品名和通用名。混合物,应给出危害性组分的浓度或浓度范围。 无论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如果其中包含有害性组分,则应给出化 学文摘索引登记号(CAS号)。 ? 3、危险性概述 简要概述本化学品最重要的危害和效应,主要包括:危险类别、侵入 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等信息。 ? 4.急救措施 指作业人员意外地受到伤害时,所需采取的现场自救或互救的简要的 处理方法,包括:眼睛接触、皮肤接触、吸人、食人的急救措施。 ? 5.消防措施 主要表示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殊危险性,合适灭火介质,不合适的 灭火介质以及消防人员个体防护等方面的信息,包括:危险特性、灭火 介质和方法,灭火注意事项等。 ? 6.泄漏应急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雁过留痕 点燃火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