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和兴业银行理财产品表哪家的理财产品利率高

原标题:骗了十亿又十亿, 银行理财居然这么坑!

是“十亿”又见“十亿”

兴业银行买了建设银行十亿假理财之美的集团又爆出十亿元理财资金骗局

而在之前民生银行爆出过40亿假理财飞单案……

BAT牵手各大银行的新闻曝光度不够?

准备这次再把所有银行过一遍?

是不是还排着队等曝光呢?

小乐看到这些新闻,第一反应是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人!10亿!不是10万,你一个不留心给骗了……10亿做个理财你都不仔细监管的么?

看了之后,第二反应是这些骗人的怎么这么厉害?都10亿,10亿的来。骗过以后这些钱都去哪里了?如果,我有这10亿,嘿嘿嘿……

我们还是具体来看一下,

这个“10亿”又见“10亿”是个怎么回事~

兴业银行把建行告上法庭,被骗10亿!

6月26日,兴业银行一纸诉状将建设银行告上了法庭。

本案原告为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被告为建行咸宁分行和东吴证券。话说2015年4月,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经过通道方东吴证券牵线,购买了建行咸宁分行10亿元的理财产品。

该产品期限24个月预期利率6.3%。结果就在快到期时,建行告诉兴业银行,该产品并不存在,也从未签署过该协议!

更为诡异的是,在产品到期一个月前,建行该支行行长就被公安控制了。然后建行就一口咬定,这事与我无关,都是这个行长干的,所有的事情我们银行都不知道。

最后,调查发现,这10亿元是先进了银行,然后又被人私自转移了。

如今距离这笔理财产品的最后兑付日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虽然兴业银行说自己已经追回了1.37亿,但是剩余8亿多资金仍然下落不明。

美的被骗十亿:买银行理财遭遇假行长

有媒体报道称,美的集团在经过自己多方论证以后,买入了农业银行7亿的理财产品。

结果买完,钱给了,发现卖理财产品的这个行长是个假的,介绍人也是个假的,所有的什么兜底函,授信资料都是假的。7亿元买了个假理财,钱也不知道弄哪里去了。

更有意思的是,几乎同一时间,美的集团,另外3亿理财资金也买了个假理财,这次是跟重庆银行买的。

所以,总计美的这次10亿元的理财资金,全买了假理财。

之后,美的就报警了,然后又跑去告了农行。

再然后,能让我们知道的我们都知道了,不能让我们知道的,我们还是不知道。

所以事发至今一年多了,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牵扯进这件事情的人也是什么都不说。

众所周知,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有专有的账户,资金必须打到这个账户上,可以随时查询。

很显然,这10个亿如果按照协议打到规定的账户上,就不可能存在被挪用的风险。再退一步说,哪怕没有打到专用账户上,无论是兴业还是美的,在此之间只要查一次帐,早就应该发现问题了啊。

这么大一笔钱哦(当然也许是对小乐来说),说没有了就没有了?说被骗了就被骗了?换做你,你丢个10万块钱给别个,看都不看一眼的?

所以说,10亿消失,小乐觉得自己简直是在见证一个奇迹。

看看兴业银行的态度,你觉悟高,公对公,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我们能理解。但是建行都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10个亿没了的兴业银行居然也说自己都不知道,只说“现在公安正在侦查中,我们还不知道真实情况。”

从这一点上看两家企业似乎都是一个套路,10亿元丢了,我们都不知道真实情况,难道不应该是先问问,这10亿到底去哪里了么?

一个交代下落不明,另一个则是三方均三缄其口。

完全看不懂啊!别人黑了你的钱,你还不吵不闹!不问它把你钱弄哪里去了!有钱人被人坑了都这么淡定的么?

说实在的,现在很多假理财产品已经发展到了和真理财无疑,这不是一句“不贪小便宜”就可以避免的,比如,前段时间民生银行的40亿假理财产品不仅办理程序和真理财一样,甚至连利润都一样。

有个“中国理财网”,是银监会批的官方网站,上面可以查所有的银行理财。

这么大笔的理财,两家企业如此之多的员工就没有一个人动动手指查一查的吗?

再看看两案涉案人员,源头都涉及行长,但是单凭一个小小的支行行长就能搞出10亿元的假理财案?

所以小乐用脚趾头想一想都觉得这里面黑幕重重。

回想一下之前的民生银行40亿假理财案。民生银行已经退还了理财客户的资金,但到现在还是不说那40亿去哪里了,估计就当坏账核销了吧。

所以说无论是兴业银行和建行闹上法庭还是美的和农业银行闹上法庭,都不是10个亿的问题,而是神仙打架啊。再说,10个亿对于兴业和美的来说,似乎连九牛一毛都不到吧。

不知道有谁还记得几年前,山西一位官员被一个煤老板偷偷录音的事件吗?那起事件的起因是煤老板和银行发生了一些争执,一位官员出来调解。那位官员说,几千万的事嘛,当做坏账核销掉就算了呗……

不管怎么说,对于这两个10亿理财案来说,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也就是看个热闹。真正的内幕我们是没有机会看到的。

不过,这两件理财案还是敲响了我们对于银行理财骗局的警钟。

所以如何规避这些银行理财骗局才是我们要思考的事情。

小乐就给大家整理了几点望大家注意:

1、最重要的一点,之前提到过,有个“中国理财网”,是银监会批的官方网站,上面可以查所有的银行理财。

在中国理财网进行产品登记编码查询(理财产品登记编码是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赋予银行理财产品的标识码具有唯一性)或者根据以下的条件进行筛选。如果查询不到就要慎重了。

2、不要轻信你的理财经理,除非他说的每一个字都能在合同找到。

3、不要随便把钱给银行的工作人员,一般的理财产品都是直接从指定账户中扣款,要求你亲自转账给某个个人用户的,千万不要听他的话。

4、产品说明书、协议书都要自己保存好,必要的话可以把你和客户经理的聊天过程用录音的方式保存下来。

5、投钱的过程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你和银行本来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你更因该并且有权利仔细的去了解你所购买的理财产品的具体情况。

6、投资有风险,钱给出去的每一个瞬间,你一定要确保自己知晓你所能承担的一切风险。

}

  ■本报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在经济低位运行、银行坏账还在不断攀升之际,最有活力的股份制银行上演了一场激烈赛事:第三季度,兴业银行 (601166.SH)在规模上挤掉招商银行 (600036.SH)成为股份行“一哥”。而招行连失“三位”,规模屈居兴业银行、民生银行 、浦发银行 3家银行之后。

  在低利率时代赚钱更难、坏账不断暴露的时期,银行经营更加考验行长们的大脑,招行已转向弃规模保盈利上来,前三季度以521.42亿元的净利,雄踞股份行最赚钱银行。而兴业银行虽然规模抢先,但其净利与招行差距超过80亿元。

  安信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赵湘怀认为,兴业银行规模领先第二位0.18万亿元,资产规模增速接近10%,预计年底仍居股份行规模第一。那么,招行由于“去同业”导致规模增长失速,未来还能夺回“一哥”的宝座吗?

  股份行规模老大的位置,兴业银行经历了3次波折再次登上顶峰,这一次更为牢固。

  兴业银行三季报显示,总资产规模达到5.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8%,成为股份行当中最大的银行。

  曾经稳居第一的招行,三季度总资产规模5.5639万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63%,一下子被挤入第四位。股份行规模排位前四新座次为:兴业、民生、浦发、招行,它们三季度末的总资产规模分别为5.82万亿元、5.64万亿元、5.5642万亿元、5.5639万亿元。

  兴业银行与招行规模之战十分激烈,实际上早在去年中报时,兴业银行就已经夺取第一宝座,但是去年年报时又被招行夺去。不过到了今年中报,兴业银行再次争夺规模第一,而招行屈居第二。到了今年第三季度,招行已经放弃规模之战,滑入第四的位置,而兴业银行规模第一更为牢固了。

  那么,招行为何放弃规模之战?招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将继续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动态均衡发展的经营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战略转型,强化创新驱动,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

  本报记者了解到,招行正在构建轻型银行,即不再以资产负债的扩张来成为盈利的主要驱动力,而是以建立轻型银行为目标,盘活资产和高效利用资产,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这从招行的资产增长上已经表现出来,赵湘怀分析称,招行前三季度信贷资产较年初增长11.8%,接近去年全年增速,增量主要来自票据贴现和零售贷款;但另一方面招行今年大力“去同业化”,同业资产较年初下降32.95%,因此压低了资产增速。可见,招行将业务方向对准相对较高收益的信贷业务,而信贷业务又继续转型质量较好、收益较高的零售业务。

  规模弯道超越的兴业银行,资产快速增长的背后又靠什么呢?其信贷资产增速其实与招行差不多,贷款较年初增长10.39%,而招行为11.8%,弱高于兴业。不过同业业务拉开了大差距,兴业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和余额居全市场第一,大额存单发行规模和余额居股份制银行第二,同业资产较中期增长 30.4%,规模和占比皆高于其表内贷款。

  可见,兴业银行靠“同业”冲规模,而招行有意压“同业”而主打信贷尤其是零售等表内业务,两者经营的方向背向而驰。

  兴业银行走的是一条快速扩张之路,彰显了综合经营的优势,以及大资管经营特色。其前三季度子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16%,对集团净利润贡献占比达4.55%。此外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资产托管和管理规模以及理财能力均处于股份行前列。在平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励雅敏看来,兴业的同业业务优势持续领先,大零售大资管积极转型值得期待。

  兴业银行通过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蹿升为股份行“一哥”,但是在盈利能力上,招行依然是遥遥领先的老大。

  今年前三季度,招行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521.42亿元,同比增长7.51%;实现营业净收入1612.12亿元,同比增长2.93%。

  兴业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439.82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营业收入1186.58亿元,同比增长5.61%。

  两家的净利增速上,招行高于兴业一个百分点左右。而在营业收入上,兴业银行增速高于招行两个百分点以上。招行强劲的盈利能力可见一斑,两者相差80多亿元,兴业银行还很难在短时间内追赶上来。要想从规模与盈利均达到“一哥”,取代招行成为股份行双料冠军,兴业银行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兴业银行总资产规模第一位暂时稳固,今年年末将很难被其他股份行超越。不过赵湘怀认为,考虑到招行零售业务动能不减,“去同业”逐步完成,未来招行资产规模增速有望回归较快增长。

  再比较两家的资产质量,招行仍是不良率最高为1.87%,环比上季度末上升4BP。兴业不良率为1.71%,环比上季度末上升8BP。两家资产质量都还没有显著改善的迹象,不良率“拐点”目前均还看不到。

  兴业银行三季报称,短期内宏观经济仍处于L型增长区间,部分行业不景气问题还将延续;受去库存、去产能及去“僵尸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民间借贷、担保链等因素的影响,个别地区、个别行业信用风险仍在暴露,出现偿债能力下降、资金紧张、资金链断裂等情况的企业有所增加。

  一家股份行的公司业务负责人对本报记者称,银行实际不良率比目前暴露得要高,主要看各家银行如何平滑业绩和不良率,“有的不良率可能前高后低,有的可能消化的时间更长。”

  在盈利方面,最主要的指标还要看净息差, 招行三季度末净息差为2.56%,较二季度下行2BP。励雅敏认为,招行的息差收窄幅度进一步放缓,并低于其他已披露业绩的股份制银行。且三季度生息资产端主要增长来自贷款,环比增长5%,而同业规模继续压降,环比减少19%;证券投资类资产也并未扩张,相对高收益信贷资产的增配对息差改善起到正面贡献。

  兴业银行三季度末净息差2.06%,环比二季度末下行12BP,降幅远大于招行,而且与大部分股份行个位数的降幅相比,其净息差表现不力。

  招行与兴业银行对待“同业业务”的不同态度,导致业绩上的分野。兴业银行靠同业冲上股份行规模“一哥”,而招行痛失规模老大滑入“第四”。

  然而硬币始终存在两面性,招行压缩“同业业务”,净息差降幅远低于其他股份行,保持了盈利第一的宝座。而兴业银行饱受同业的拖累净息差降幅大,虽然资产规模第一,但盈利仍与招行存在数十亿的差距。

  银行这一轮弯道超越战之中,谁能笑到最后,拿下规模、盈利双料冠军?争夺战仍在激烈进行,一两年内将会见到分晓。

}

笔者曾经在2011年5月26日写博客呼吁,买招行不如买兴业。见下列博文

现在是上午10点18分, 目前招行市值2950亿,兴业市值1500亿,招行市值与兴业市值之比接近二倍。再把这两家银行这几年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我们很容易得出哪家银行更值得投资,那家银行未来回报率更高。招行是比兴业好,再好也不至于市值差这么多。同样一个行业,估值偏离太多。

 <<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详见《史记》第1680页)讲,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翻译意为:涨价涨到到一定极限,就会下跌,跌价跌到一定极限,就会上涨。上涨到一定极限,就要把货物看作粪土一样毫不可惜地抛售出去,下跌到一定极限时就要把货物看作珠宝一样毫不犹豫地收购进来。“现在备受青睐者,未来可能日渐失色;现在遭到丢弃者,未来可能重放异彩。”同麟2011年5月26日于公司。”

那天,兴业收盘价为13.86元,招行收盘价为13.59元。价差0.27元

今天中午收盘,兴业收盘价为17.66元,招行收盘价为13.46元。价差4.2元

今天中午收盘时,兴业的市盈率已经高于招行的市盈率.(不严谨,实质要看PB)

20个月之后的今天,兴业不计算分红,已经涨了27%,招行却跌了1% 。若当时你投资1000万,则现在就相差300万左右。

当时,我呼吁买进兴业银行,而不是招商银行,是基于对价值的判断。现在事实证明是对的。但是当时很多人讥讽,他们认为宁可买进一家估值合理的公司,也不买进一家便宜的平庸公司。

三个重要观点(已经表达过的)

一、笔者曾经两次极力呼吁投资者买进低于净资产的银行股,并且当时就认为,市场不会让银行股一直以低于账面价值交易。

笔者没想到,市场会这么快就进行了纠偏。

二、我曾经在2012年7月21日博客中说过,假如你有3000亿,你是去买市值接近3000亿,利润只有140亿的贵州茅台?还是去买市值合计3000亿,利润合计550亿的招行和北京银行?从实业的角度,我坚定买进银行。

如果有两家公司,一家是三年左右就可以让你收回投资,另一家是成长性很好,每年30%的增长,可能需要6~7年才能收回投资的公司。你选哪一家?我的选择肯定是第一家。但是市场中,大部分人恰恰会选择第二家公司,因为成长性好呀!

我以为,这些选第二家公司的人,若是资金量少的个人投资者,那也罢。因为他没有做实业的经历。但是,那些基金经理也选择第二家,我就觉得不好理解。如果三年左右就能收回投资,我们干嘛要考虑成长性呢!

这就是我所说的,是选择银行股,还是选择成长性高的茅台。

三、同样是在2012年7月21日和9月26日博客中,笔者两次表明,未来市场将发生结构性转变。投资者和投机者将越来越注重蓝筹股,摒弃中小盘、创业板、明星股。

9月26日 “ 同麟观点2:股市将迎来重大结构性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由原来的热炒中下板、创业板、ST股转变为注重股票基本面和分红。市场中的蓝筹股将被投资者或投机者关注,未来几年中,市场出现两个现象:一是以银行为代表的蓝筹股持续缓慢上升,二是中小板、创业板、ST股中,大部分股票持续缓慢下跌。”

7月21日 “ 到那时中小盘股太多太多,已经无法抉择,也无法了解这些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所以,投资者在注重资本利得的同时,将来会愈来愈注重红利所得,而这恰恰是蓝筹股的优势所在,中小盘和高价明星股,在这方面就没有优势,在追求实实在在的现金分红的思潮下,投资者的视线会被牵引到蓝筹股身上来。

因此,未来的市场中,中小盘股票供给会愈来愈多。现在是大市值蓝筹股一统天下,随着中小企业巨量上市,体量的天平会不会发生倾斜呢?笔者以为,很有可能。到那时,蓝筹股(银行)总市值可能是小块头。中小盘股整体总市值可能是大块头。今天贱如粪土的大蓝筹,到时有可能成为香饽饽;今天贵如珠玉的中小盘和明星股,可能沦落为敝屣!

另外,我不希望银行股涨得太多,因为还想买。当然,市场是情绪化的,股价的弹性超乎我们想象的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兴业银行理财产品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