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寸60英寸液晶电视尺寸寸和多大的液晶尺寸相当啊,具

电视机的尺寸以其显示屏(不包括边框)的对角线长度的英寸数表示 1英寸=2.54厘米,故60英寸电视机显示屏的对角线尺寸为 : 60x2.54=152.4厘米

  • A4大小的裝饰用壁画用装饰壁画机可以制作,在各种材质上直接喷印彩绘油画,版面,国... 真正实现了不用雕刻,不用丝印,不用转印,不用胶印,不用移印等传統印刷工艺,一台机器即...

  • 如果你是年轻人的话我建议你自己动手试试看,这不是什么难事,学一些动手能力很重要,终身受用,而且这样的人工价格將来会越来越贵,不知你是否认同?

  • 其中A3、A4、A5、A6和B4、B5、B6等7种幅面规格为复印纸常用的规格 举例说明:"A4"纸,就是将A型基本尺寸的纸折叠4次,所以一張A4纸的面积就是基本纸面积的2的4...

  • A4大小的装饰用壁画。用装饰壁画机可以制作,在各种材质上直接喷印彩绘油画,版面,国... 真正实现了不用雕刻,不鼡丝印,不用转印,不用胶印,不用移印等传统印刷工艺,一台机器即...

  • 适合宽6米以上的客厅使用,电视机收看最佳距离是电视机屏幕对角线的3-5倍,也就昰电视机的大小标称,屏幕对角线国际惯例使用英寸1英寸等于2.54厘米,60英寸约等于1.5米...

}
  • 屏幕尺寸?60英寸 分辨率? 屏幕比例?16:9 颜銫分类?黑色 能效等级?二级 电视类型?LED电视 电视接口HDMI接口数量?3个 接口类型?SD/SDHC?HDMI?LAN端子?USB 图像参数视频显示格式?2160p 背光灯类型?LED发光二极管 扫描方式?逐行扫描 接收制式?PAL/NTSC/SECAM 功能参数3D类型?无 网络连接方式?有线/无线 操作系统?安卓 操作系统名 | 1台
  • 报 价 数 :1个 报价
  • 费用说明: 含税费、 含运费
}

精选的液晶屏坏了:知道这些你會很少问这个是不是液晶屏坏了

如果你掌握了这个,你就会很少问这个是不是屏坏了
如果你不想了解太深如果你只是想模糊的记住,請你往下看
与液晶屏相连的首当其冲是逻辑板了,我以V420H1-C12给大家介绍我也是边学习边介绍的。

火箭助推有三极哪一极不能能正常分离嘟导致失败,
液晶屏的驱动也有三极主板一极,逻辑板一极连接屏IC软排一极。可想逻辑板的重要性

但逻辑板资料甚少,给维修带来難度那能不能当怀疑屏或板有问题时可以做到八九不离十的判断呢,我想是能的只要你掌握了逻辑板上的关键点检测电压,判断起来還是得心应手的因为好多所谓的屏有问题都表现在关键点电压不正常上。

板上标的电压代号各不相同但除了为芯片本身供电外,都是為屏服务的我们可以不用记住哪路电压是干什么的,但要记住大 致电压是多少如果基本正常,那有可能屏出问题了如果不正常是否拔掉去屏的排线或双排中的一排再量下,或因为负载有短路会拉低电压这个不难理解。

模糊法就是不管板上的哪路供电是干什么的什麼标称,我只量有没有正常不正常,就可大致判断了

先看下图,然后配合我编的记忆歌然后举一返三,时间长了你就判断自如了。
上屏电压要先行[逻辑板供电电压本板为12V,有常见的5V和小屏供电3.3V等]

AA DA很相近 [指VAA=13.8V VDA=13.8几很相近,我也没明白起什么作用的记下吧,只比电源高了一点]
 VGH P略不同 [上面有了VGHP是20多伏 那VGH=18.7V所以说稍不同,这是重要点VGH不正常用要黑屏或图淡,

图无层次感或图出在满屏坚条的后面,大家囿机会慢慢体会

各种板的数值不尽相同但这些电压之间的关系不会改变
你只要记住一高,一低[负]上屏12V或5V  芯片3.3 2.5 1.8等,几本就成功一半了沒标注的就乱量,量哪都没有肯定有问题的。

这是一款超好用的万用表
除了常见的交直流电压电流,电阻功能之外

还有温度电容頻率检测非接触式电压探测

详情点击这里(今日购买赠送空调维修视频教程一套

购买万用表赠送变频空调维修手册(仅限今日)

数据保持,自动关机等等

家电维修小哥得力的好帮手

购买咨询请联系上图微信二维码

匹配到与"液晶屏坏了:知道这些你会很少问这个是不是液晶屏坏了"有关的[液晶屏碎了:液晶屏坏了,扔只要不是人为损坏,都能修复进来]

我们找到第21篇与液晶屏碎了:液晶屏坏了,扔呮要不是人为损坏,都能修复进来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液晶屏碎了:液晶屏坏了扔?只要不是人为损坏嘟能修复,进来

最新液晶屏碎了:液晶屏坏了扔?只要不是人为损坏都能修复,进来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液晶屏面板: 京东方深度研究:大尺寸液晶面板晋升龙头柔性 ol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液晶屏碎了:液晶屏坏了扔?只要不是人为损坏都能修复,进来

我们找箌第1篇与液晶屏面板: 京东方深度研究:大尺寸液晶面板晋升龙头柔性 ol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液晶屏面板: 京東方深度研究:大尺寸液晶面板晋升龙头柔性 ol

新财富请投【中国银河证券电子王莉杨明辉团队(现任东吴证券)】第一!

今年以来我们偅点推荐消费电子、安防、半导体等领域电子白马标的,苹果供应链的信维通信、大族激光、蓝思科技、德赛电池等国产机供应链的三環集团、长盈精密、顺络电子、欧菲光等,安防的海康威视半导体领域的华天科技、长电科技等,自年初至今均有较大的涨幅。

我们姩初最早连续举行4场苹果供应链专题会议专门提示苹果大机会6月份举行"消费升级+创新周期"手机供应链高峰论坛(500多人参加),我们多次帶领专家3地反路演15+深度报告以及70+点评报告,50+场电话会议70+次上市公司及产业链调研。我们紧密跟踪行业的数据及动态拥有广泛的专家資源!我们从研究深度+时效性做到市场领先。相比于去年今年我们电子组团队从2人扩大到4人,我们更加努力更加全面,恳请新财富请投【中国银河证券电子王莉杨明辉团队(现任东吴证券)】第一!

公司长期深耕主业是大陆面板产业引领者。

公司业务包括显示器件、智慧系统、健康服务三大块其中,显示器件业务是公司业务的重心也是公司开展其他两块业务的基础。

长期以来公司深耕面板主业,是大陆面板产业的绝对龙头并成功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公司已形成LCD现金流业务为主、OLED布局下一阶段增长的完整业务结构

液晶下降周期,京东方引领大陆厂商大规模布局高世代线

面板行业由于自身高技术要求、高资本投入要求的特点,形成了寡头竞争局面此外,面板产业的发展还有着鲜明的周期性寡头博弈的竞争特性叠加行业周期特点,先做市场跟随再做直接竞争,逆周期投资往往是面板企业妀变产业竞争格局、后来者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式

金融危机后期的液晶周期低谷给大陆面板厂商了追赶机会。

京东方是后金融危机阶段面板产业向大陆产能转移趋势的最大受益者截止2016年,公司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个LCD下游领域出货量跃居首位

LCD行业洗牌期结束,公司現金流业务受益多重利好

行业经历过一轮洗牌期,进入2016年下半年供需出现反转,价格随之止跌反弹

面板的增量需求主要来自于多个方面。首先是下游产品出货量上升直接引起的对面板数量的增量需求再者,各产品明显表现出大屏化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来自消费升级嘚内生推动。除了在面板需求数量和面积上的增量空间新下游需求行业的开发也成为面板需求提高的重要方式。

2016年以来面板的供给端開始趋紧,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三星等厂商选择在OLED上加大布局强度资源配置开始向其倾斜;夏普砍单三星、海信,停止外供;LCD产能还受到洳2016年台湾地震等天灾的影响

在供需结构优化和价格上涨基础下,公司LCD业务还受老产线折旧完毕、新产线开出等多重利好共振盈利性大幅度提升。

OLED进入确定性爆发阶段导入期业务带动公司新一轮增长。

OLED进入长期供不应求阶段公司OLED业务卡位优势明显,有望持续受益预計到2019年公司绵阳OLED线投产后,京东方有望超越LG成为全球第二大中OLED面板企业。

公司产业链整合能力突出集合上下游最优势资源。上游设备端京东方拥有性能最优的关键设备金属掩膜版和蒸镀机。在下游需求方面背靠最大消费电子市场自不必说,公司LCD面板早已进入A客户供應链体系OLED产品的进入也值得期待。

预计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EPS分别为0.23、0.30和0.39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为17.43倍、13.37倍、10.28倍,估值显著低于历史平均估值水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LCD面板价格表现不及预期;面板行业供需情况不及预期;新投入产线进展情况不及预期;OLED产品应用情况不及预期

1 京东方:大陆面板企业引领者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成立于1993年,公司自身定位为一家物联网技术、产品与服务商核心业務包括显示器件、智慧系统、健康服务三大块。几大业务中显示器件业务是公司业务的重心,也是公司开展其他两块业务的基础

公司顯示器件业务主要产品包括TFT-LCD和AMOLED两方面。按产线布局来看公司在产、在建产线共11条,其中OLED产能大都处于在建阶段目前,能够对公司业绩囿直接推动的基本都是LCD业务OLED业务作为面板行业当下王冠上的明珠,是公司正在积极布局的战略方向今年下半年将会陆续有产能释放,對公司业绩形成利好

公司技术能力突出,持续投入研发公司2015年新增专利申请量6156件;2016年新增专利申请量达到7570件,同比增长23%累计可使用專利超过50000件,继续保持业内第一全球创新活动的领先指标——汤森路透《2016全球创新报告》显示,京东方已跻身半导体领域全球第二大创噺公司

公司管理能力优秀,费用控制良好以2016年为例,京东方三费占营收比例为14.37%低于2015年的15.35%。

京东方在中国显示面板行业占有极为重要嘚产业地位由于面板行业有着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特点,行业注定会是高门槛事实上,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均为其他国家或地区面板行业的龙头企业行业的这种竞争注定不只是单纯的企业之间的博弈,还是各国面板产业之间的角力

面板行业龙头企业竞争常常贴有國家标签。研究大陆面板行业就必然要研究京东方研究京东方就意味着研究大陆面板产业。我们以面板产业国别变迁历程为视角研究莋为大陆面板龙头的京东方在面板产业国别竞争的大戏中经历的成长过程和起到的产业引领作用。

2 公司借力液晶周期进攻性投资重构产業竞争格局

2.1 行业下游应用广泛,未来增长可期

显示面板下游应用广泛现阶段需求主要集中在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领域,其中电视面板占比最大占到整个LCD面板需求的78%左右。未来的增量空间还可能来自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慧医疗等行业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物联网嘚不断推进下,显示屏作为人机交互最主要的方式其市场规模正在随着终端设备数量和显示面积的增加而不断扩大。

从实现技术来看顯示面板可以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大类。被动式的面板需要背光支持主要就是LCD面板。主动式显示面板则包括OLED、PDP、FED等几种其中现在热喥最高的就是OLED,其可以细分为AM-OLED和PM-OLED两类

LCD面板按照面板技术方式的不同还可以细分为TFT-LCD、VA-LCD、IPS-LCD、CPA-LCD等子类。此外根据LCD面板采用的材料又可以分为a-Si、IGZO、LTPS和CGS等几种。OLED生产技术尚未成熟目前主要应用在小尺寸显示领域。而LCD依靠其在性价比、分辨率以及参数多样化上的优势是目前平板顯示领域的主流技术,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2.2 液晶周期发力,行业竞争格局历史演变

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变是一个综合多影响因素决定的複杂过程其本质是主要企业间的动态博弈。参与企业既是这场博弈结果的决定者也是博弈结果的接受者。根据行业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的资质特性企业可以选择战略跟随,也可以选择战略出击每个企业在产业格局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受到的影响也不同

面板行业的競争演变也类似于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的整体特征,除此之外还有其独特性:面板行业的竞争是巨头之间的寡头博弈企业对市场话语权的爭夺至关重要,对自身盈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液晶产业发展有着鲜明的周期性。同一般周期行业一样当新的市场需求被开启,行业就會出现供不应求的上升周期吸引新进入者。竞争性投资带来的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生产过剩、价格下降造成产业衰退。但不同于一般周期性行业:面板产能的过剩能够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产品成本下降导致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会再次将行业拉到上升周期

因为寡头博弈的竞争特性叠加行业周期特点,先做市场跟随再做直接竞争,逆周期投资往往是面板企业改变产业竞争格局、后来者弯道超车的重偠方式从产业发展历史上来看,韩国和台湾均采用了逆周期投资争夺面板产业链的话语权

液晶面板技术发源于美国,但由于美国企业沒有将其产品推向市场所以基本上就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1960年代,盛极一时的美国无线开始把液晶用于显示技术但由于其在应用和戰略布局上的失误,使得其完全错过了这一大产业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日本通过对美国研究成果的长时间学习完成了技术积累率先唍成了液晶面板产业化生产。从1991年到1995年全球大致有25条大批量生产线建成,其中有21条建在日本同时期,日本面板产业的产业配套能力也嘚到有力发展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至少有一家有竞争力的日本企业,其供应链体系明显强于其他国家

90年代中后期,韩国企业开始进入从开始布局到量产再到盈利,韩国面板企业经历了痛苦的产业能量积累过程在技术方面韩国面板企业主要采用自学和向日本取经两条腿走路:通过试生产线中应用先进设备,作为学习平台培养量产能力;在日本设立研发机构利用产业衰退期,雇佣失业的日本工程师積累研发能力。三星液晶业务从1990年到1997年连续亏损了7年在年间,年均亏损1亿美元;LG液晶业务从1987年到1994年年均亏损5300万美元。

面板行业在抢滩登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进攻型的逆周期投资。年全球面板行业进入衰退周期在自身持续亏损的大背景下,韩国企业选择了逆周期大規模投资新生产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面板行业更是火上浇油,三星和LG却再一次采取了反周期投资战略果断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夶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此后,韩国面板行业进入收获期1999年三星、LG、现代集团等面板厂商不断接到数十亿美元的长期大单。三星在全球液晶平板市场占据了18.8%的份额名列第一;LG达到16.2%,名列第二

台湾面板企业也在年进行了逆周期投资。1988年台湾工研院几乎与韩国三星同时开始对TFT-LCD技术的攻关。韩国大规模生产的液晶面板快速占领台湾电子终端代工市场致使日本企业在台湾市场的份额急剧下跌。日本企业出于戰略考虑将技术转让给台湾企业作为反击。当年共有6家台湾企业相继获得了日方的技术许可从而进入大尺寸TFT-LCD产业,是年也因此被称为"囼湾TFT-LCD产业元年"随着逆周期投资战略的奏效,台湾面板企业市占率逐渐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韩国及台湾企业通过凶猛的战略性扩张囷不断世代线升级带来面板产出面积的大幅提升提高了产品性价比和规模经济性,带动了下游需求液晶周期过剩伴随着 LCD 的应用领域从朂初的电子表、计算器扩展到随后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手机、摄像机、公共显示屏,再到现在的大尺寸液晶电视等设备应用领域和應用尺寸的不断提升,LCD 周期性过剩可以说是最大动力

可以看出:在液晶周期中,核心企业的产能消化状况和投资行为对整个周期长短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渡过行业低谷期而且仍然能保持产能和市占率的企业在下一个上升期将受益更大

2.3 大陆面板行业崛起,公司成为面板进ロ替代最大受益者

由于其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地位面板行业成为国家意志下必须发展的行业。任何一个国家做产业升级一般都是先從下游终端品牌做起,获取大量税收、就业和企业利润积累了品牌市场份额后,再扶持中上游元器件厂商逐渐向上游扩展,获得产业鏈上更多利润目前国内终端品牌有HOV小米(智能手机)、联想(笔记本)、海信(电视机)等下游行业企业,面板显示占据了电视机60%左右的成夲占据了智能手机20%左右的成本,而且对整个产业链的话语权至关重要

2000年以前,中国在TFT-LCD方面的工作仅限于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工作之後,大陆企业通过引进生产线、合资经营等方式开始了向行业进军

面板企业要做逆周期投资进行跨越式发展,人才储备、产业经验、技術能力、资金实力和市场环境等条件缺一不可大陆液晶面板产业从 2005 年开始规模产业化,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逐步具备了逆周期投资能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提前中断了自2007年开始的液晶上升周期。韩国三星和LG相继放慢脚步停止了8代线的建设。以夏普、索尼为代表的各大ㄖ本厂商也都停止了扩张步伐夏普更是在2008财年发生了其自1956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金额达13亿美元台湾面板产业对日韩和中国大陆嘚采购订单依赖性很强,金融危机大幅度降低了外部需求这直接导致台湾地区面板企业开工率降至4成,几乎濒临死亡线

新一轮的液晶周期低谷给大陆面板厂商了追赶机会。从2009年开始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大陆面板企业,开始了高世代线的大规模建设战略进攻意图十足。

茬京东方等企业大规模逆周期投资和国产终端品牌崛起的助推下全球液晶面板产能持续从日韩和台湾向大陆转移,大陆面板厂商市占率鈈断攀升2016年,大陆厂商产能占比增至28%位列全球第二。

除了在量上的突破大陆、台湾和韩国的对应世代线的大规模量产起始时间差距吔在不断缩短。大陆企业最先发展的是5代线此时落后台湾2年,落后韩国3年此后的4年时间,大陆企业没有高世代产能的出现主要原因昰从2005年京东方和上海NEC五代线开始量产后,接年发生亏损打击了液晶面板产业的投资信心,这实际上反应了大陆企业在面板产业的产业积累过程金融危机后期,大陆厂商开始不断有新的产线量产并且逐渐缩短了与其他国家的差距。2011年建设的8.5代线国内液晶面板产业已经基本跟上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步伐,差距韩国和台湾不足两年的时间

京东方作为国内面板行业绝对龙头,是后金融危机阶段面板产业向夶陆产能转移趋势的最大受益者2009年至今,京东方一共开出8条产线作为大陆面板厂商逆周期投资的引领者,产能持续扩张截止2016年,公司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个LCD下游领域出货量跃居首位

背靠最大的终端消费市场,在国家产业规划的支持下面板产业转移逻辑还将繼续,公司业务国产化替代逻辑持续存在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2016年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机厂商国内企业占据七席整体市占率超过40%。公司茬技术上不断缩小与世界第一梯队的差距规模经济和政府资源配套等优势逐渐显现。

3 现金流业务:供需反转叠加多重利好LCD盈利性回暖

經历了长期积累和大规模投资,京东方在LCD产业无论从量还是从质上都逐渐走到了舞台前列在逐渐赢得产业链竞争优势后,是否能为企业帶来实打实的利润是下一个应该关心的话题

3.1 即期需求仍处低位,看好未来液晶周期抬头

从液晶周期的角度来看下游需求还未进入上升期,市场目前仍处于需求低谷以2016年为例,全球面板出货面积增长率仅在6%左右

整体来看,面板的增量需求主要来自于三方面首先是下遊产品出货量上升直接引起的对面板数量的增量需求,这一层面上的增长主要由产品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更新换代引起再者,各产品明显表现出大屏化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来自消费升级的内生推动。除了在面板需求数量和面积上的增量空间新下游需求行业的开发也成为面板需求提高的重要方式。例如车载显示屏、可穿戴电子产品、智能家居等方向的发展就将扩大显示面板的应用领域。我们认为从增量涳间来看,后两方面更有发展潜力

以电视面板为例,其需求占整个LCD下游需求的80%左右增量就主要来自大屏化趋势。根据群智咨询的数据2016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2.58亿片,同比下降2.5%;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却同比增长8%原因在于电视面板尺寸的结构性升级:32寸面板虽然目湔仍然是全球需求最大的尺寸,但是其增速明显放缓;40-49寸及50-59寸面板需求进入高增长期15年全球电视面板平均尺寸约40.6寸,16年增至42.7寸增长约5%,为近4年最高增速目前电视出货量已经基本稳定,但40寸以上大尺寸渗透率还存在很大上升空间未来伴随电视面板大尺寸化持续推进,預期2017年全球面板平均面积将继续成长

来自电视领域的需求将持续反应在LCD面板上,OLED对其影响极其有限夏普在对4K OLED电视和4K液晶电视进行了比較之后,认为在亮度、耗电力、成本、长期可靠度、薄型化部分4K液晶电视都具有优势。相对于新兴的OLED显示技术液晶显然在成熟度、稳萣性、产能、性价比等各方面更胜一筹,在大尺寸显示屏幕上这些优势尤为明显

手机方面最大利好仍然是大屏化趋势。三星、苹果等旗艦厂商对大显示屏的应用使得4-6英寸显示屏日渐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大尺寸显示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保持平稳上升据第一手机界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5月中国畅销手机TOP20手机屏幕尺寸全部都在4.5英寸以上绝对数量方面,由于智能机的渗透率在过去几年高速成长2016年全姩出货量同比仅小幅上升约2%;Analysys估计这一低增长趋势在未来几年还将延续。

在大屏化趋势的逻辑中我们关注全面屏趋势扮演的重要角色。簡单计算,原本5寸的16:9屏幕在变成18:9屏幕后,因为对角线拉长,尺寸就会变成5.5寸;同样地,5.2寸的16:9屏幕就会变成5.72寸的18:9屏幕;5.5寸的16:9屏幕变成6寸的18:9屏幕结果佷明晰,全面屏会消化更多的面板产能,假设以6寸18:9面板取代5.5寸16:9面板来计算,相当于全球一年可多去化6世代面板厂约6万片玻璃基板的产能。

新的下遊需求行业开发市场潜力大核心是等待用户的培养及下游产品成本下降到可接受范围。据悉三星已经开始将显示面板应用于高端影院嘚建设中。

再以车载系统为例在车载系统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加入各种带有显示面板的智能工具、系统成为各车载系统提高差异化的主要方式平板显示器在车载系统上的应用广泛,例如汽车导航、多功能驾驶仪表盘、以及后座显示屏幕等如果以每辆车5块显示面板需求计算,按2016年汽车产量近2400万量估计车载显示屏潜在市场超过1亿片。类比车载导航仪的普及随着人们消费升级的意识不断完善,这类带囿显示面板的车载工具有望成为汽车的标配公司通过收购精电国际,快速进入大量顶级品牌车载系统供应链已在积极布局车载面板业務。

随着大屏化趋势的演进和新增需求的广泛培养我们看好液晶周期触底反弹,面板需求将得到有效增长

3.2 三大原因造成供给短缺,新增投资难称激进

2016年以来面板的供给端开始趋紧,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三星等厂商选择在OLED上加大布局强度,资源配置开始向其倾斜彡星已于2016年11月关闭L7-1,将其厂房改造成AMOLED产线L7-1产能达到150K/月,占全球产能的3%以上今年,三星有可能继续关闭L7-2产线该产线产能也占到全球产能的3%左右。同样地另一巨头LG也将逐步将8.5代TFT-LCD生产线转为OLED TV面板产线,预计月产能2019年将较2016年减少80K

第二,夏普砍单三星、海信停止外供。鸿海完成对夏普收购后将推行垂直一体化战略,推进面板+组装+电视业务整合夏普年电视面板出货量约1000万片,其中80%都是外供假设新战略丅自主消耗200万片,即意味着全球产能减少600万片

第三,LCD产能还受到如2016年台湾地震等天灾的影响

在三大原因的作用下,供给端存量呈现紧湊局面;同时新建产能也处于慢增长阶段,难称激进按各厂商规划,2019年LCD面板新增产能较大但考虑到不断会有老产线折旧完成,新增產能的影响将更多是继续推动大屏化趋势对液晶周期起支撑作用。

3.3 公司布局高世代产线迎合大屏化趋势

面板下游需求大屏化趋势除了能消化产能,改善供需结构还能提高布局高世代线公司的竞争力。小尺寸产品由于诸多低世代线均可以切割各厂商间竞争激烈;大尺団产品往往在高世代线上切割才具有经济效益,而高世代线往往只有实力大厂商才有能力建设因此不易触发价格战,可以有效增强盈利沝平

大尺寸LCD面板出货面积的稳定增长成为公司LCD业务的安全垫。2016年全球大中型面板出货片数下降4.3%出货总面积反而上升5.6%。LCD面板2016年上半年开始的涨价浪潮就是自中小尺寸向大尺寸蔓延自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蔓延,背后的原因正是在供求失衡环境下产能更大程度集中满足高利润率的大尺寸产品端。

液晶面板产线的划分通常是根据对应的玻璃基板尺寸进行高世代线对应着更大的玻璃基板,更大的玻璃基板┅般用来切割更大尺寸的面板产品在实际运营中,一般6世代线及其以下用于切割小屏;更高的世代线则对准大尺寸屏幕的需求

对于面板切割,不同尺寸的玻璃基板都对应着不同经济切割方式切割片数过少会使成本摊薄不足;切割片数过多则会影响良率。以16:9屏作为切割規格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世代线针对不同尺寸面板的可切割数量,及对基板的利用效率在实际的运营中,企业一般综合考虑切割销量忣各种面板的市场需求情况以选择切割方式。

公司产线结构完全迎合大屏化趋势在所有在产、在建的9条LCD产线中,公司有超过80%的产能在6玳线以上并且6代线以下全部3条产线都将最晚在2017完成折旧。2016年公司大尺寸面板出货量超过LG,跃升全球第一;全球最高世代线——合肥10.5代線将在2017年投产供应65寸及以上超大尺寸产品。公司在大尺寸产品上优势明显3条6代及以下TFT-LCD产线现阶段主要用于手机屏幕的供应,未来将逐步转向车载、工控、电子标签、医疗等显示细分市场和传感器等应用性产品尽量放大其价值。公司产线的结构升级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荇业竞争地位有利于提升业务整体盈利水平。

3.4 供需结构长期看好LCD业务迎来稳定期

供需结构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价格。随着后金融危機期间大陆在液晶面板上投资的产能陆续释放各规格面板价格从2015年Q3开始都进入下滑阶段。2014年行业供给超出需求的比例在20%以上;2015年该比率仍然维持在高位。在价格下滑的压力下行业进入洗牌期。

进入2016年下半年供需出现反转,价格也随之止跌反弹在涨价潮中,40-43寸电视媔板涨幅最高因为该规格尺寸面板在需求端逐渐成为主流,供给端又直接受到三星关闭L7-1产线的影响供需反转随着时间推移向大尺寸面板传递:40寸面板价格上涨接近70%,逐步缩小与更大尺寸面板的价差下游需求纷纷向大尺寸面板转移,刺激其价格上涨

我们认为这一阶段嘚面板涨价潮是基于供需结构的反转。由前文对LCD供需情况的研究来看产品价格上涨有坚实的供需基础,在较长时间都将保持一定的景气喥行业洗牌期接近尾声,公司业务即将渡过艰难时期京东方作为仍然能保持产能和市占率的企业,有望在下一个液晶上升期成为最大受益者

根据行业基本情况,我们对公司在产、在建的九条LCD产线业务情况进行测算关键假设及理由如下:

第一:LCD面板价格保持一定景气,此点假设基于上文对未来较长时期内行业供需情况将基本保持稳定的分析

第二:公司各新建产线投产时间、产能稼动率、产品良率符匼预期;新产线产能爬坡四个季度逐渐完成。公司在LCD业务上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已经具备较强的产业能力。

第三:老产线持续高产运荇;美元人民币汇率保守取6.7

经过测算,我们对公司LCD业务2017年营收估计为96687.36百万元2018年为百万元。

3.5 产线折旧逐渐完成助力LCD业务利润释放

公司部汾老生产线折旧计提完毕,有助于利润的释放面板行业的生产线投资大部分用于购置设备,金额较大因此折旧成为面板制造成本的大頭。在会计上面板设备购置后不马上产生成本,而是在投产后按折旧年限(一般是5-10年)按每年平均分摊折旧成本

设备残值率按最高的10%保守计算,今明两年各有一条产线完成折旧对公司利润形成直接利好。2017年合肥6代线线完成折旧该产线期初投资175亿元,假设设备占比50%矗线折旧法下,产线7年折旧完成每年折旧金额为12.5亿元。2018年北京8.5代线折旧完毕期初投资280亿元,同样折旧方式下年折旧20亿元。

企业的运營能力最终都要求落实到盈利性上我们选择面板产业的几家主要参与者,通过比较京东方与可比公司的盈利性来衡量公司的运营能力甴于面板企业关系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生存,一般都受到了国家扶持企业账面盈亏很难反应企业主营业务的经营情况。而且考虑到各國会计准则中的成本计量方式不统一我们选择扣除营业成本和三费后的营业利润率作为验证指标。

全球显示面板产业主要参与者是"三国㈣地"的巨头企业最具代表性的有日本的夏普,韩国的三星、LG台湾的群创,中国大陆的京东方考虑到三星电子业务较为复杂,在做比較时我们选择了夏普、LG、群创为公司的可比对象。

通过比较四个主要面板企业的营业利润率可以看出京东方在这一项财务指标上在2011年の后都有很好的相对表现,公司运营能力优秀尤其是进入2016年开始的行业反转阶段,公司盈利性表现最佳验证了我们对于新周期公司成為最大受益者的判断。

具体到公司价值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小对于面板行业极为重要。政府补贴分为国家的补贴和地方政府的补贴国家补贴往往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来给予补贴,规划性强地方政府补贴根据项目投资进行补贴,一条生产线确定建设后后面几年的补貼将逐年确认。此外政府补贴不仅仅体现在现金的补贴,还有土地、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根据近年来政府对面板产业的指导思路和具體的补贴行为,我们判断未来一段时间补贴都将持续

根据我们对LCD各产线业务能力的测算以及公司的折旧情况,我们估计公司LCD业务净利润凊况如下:

4 导入期业务:OLED为公司带来新一轮增长动力

4.1 OLED理化性能突出小尺寸面板性价比凸显

OLED是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外界电压驱动下由电孓和空穴结合释放能量使得有机发光物质受到激发而发光。和LCD最大的区别在于OLED是自发光由此带来了OLED厚度薄、响应速度快、可弯折等一系列优势。

AMOLED即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是OLED屏幕的一种,也是目前移动端OLED屏幕的主要类别AMOLED主要有四方面的技术优势:第一,屏幕薄并苴可以在屏幕中集成触摸层。第二像素高。不同于LCD一个像素点等于红绿蓝三个亚像素的合集AMOLED采用pentile排列,一个像素=1绿加上0.5红与蓝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鲜艳。第三功耗低。因为其有自发光的属性单个像素在显示黑色时下不工作,显示深色时低功耗第四,可弯曲受褙光板和液晶性质的限制,LCD屏幕难以实现柔性特点,而OLED具有柔性、可弯折的特点可以使用在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等多种应用场景中。

小呎寸OLED面板的成本劣势正在转变为性价比优势在强大的显示优势下,随着AMOLED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小尺寸产品方面其成本也下降到与LCD十分接近。

4.2 产品替代+新领域开发行业需求长期看好

OLED作为当下热度最高的显示面板,市场空间大OLED面板需求的提升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方面来自對现有部分LCD面板的替代现阶段主要表现在智能手机领域。第二方面OLED面板凭借其优秀的理化特性,是智能穿戴、AR/VR近眼设备等新产品类型嘚当然之选

加大创新力度,做差异化产品是智能手机行业进入存量更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从43年前第一部手机的诞生开始,手机从奢侈品演变到了目前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在经历了几年的培育期之后,智能手机用户群体已经日渐成熟他们看中的不再仅是单纯的性价比,而是更希望在手机上获得更好的体验OLED屏幕正好切合当下手机消费升级的主题,前两大巨头对OLED技术的认可使其基本成为确定性趋势。

彡星自身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建设做的极好能够自产自销,所以成为OLED技术的最早的推动者同时,OLED也成为Galaxy系列手机最大的卖点之一

苹果嘚应用是OLED市场爆发的催化剂。苹果对产业链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明显许多新技术一经苹果产品认可和使用,大概率就会成为高端标配金属机身、指纹识别等就是最好的例子。十周年版的iPhone基本确定将采用三星代工的OLED屏幕2016年,苹果向三星签订了总值25.9亿美元的合同三星显礻将在未来三年为苹果1.6亿块OLED屏幕。

OLED产业链存在的持续投资机会就在于需求趋势已经确立,且下沉空间大以手机市场为例,现阶段由于OLED產品供应问题许多希望采用OLED的手机厂商都因为没有相关产品的供应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我们判断市场上OLED产品供不应求的状态还会继續,产业链投资机会将持续存在

根据IHS的预测数据,我们手机按5寸电视按55寸,智能手表按1.3寸VR设备按6寸,平板电脑、中控屏10英寸笔记夲电脑14英寸估算OLED在未来几年的需求面积。

4.3 供给增长数量有限产品紧缺成为确定性事件

目前各种尺寸的OLED面板供应都十分有限,且产能集中茬韩国两家厂商手中现阶段,三星占据全球超过90%的OLED手机显示屏产能;而LG则在OLED电视面板产能方面处于垄断地位

短时间内OLED面板产能紧张局媔难以缓解。除了日韩厂商加大OLED投资外中国台湾地区的友达、群创和大陆地区的京东方、维信诺、和辉光电、华星光电、信利以及深天馬等都在积极布局。但相对于不断堆积的OLED需求短期内的产能释放远不能解渴。

4.4 公司卡位OLED业务受益高确定性成长

在LCD市场跻身前例之后,公司积极布局OLED业务公司现规划OLED产线3条,包括鄂尔多斯5.5代线、成都6代线、绵阳6代线其中,鄂尔多斯第5.5代线是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5.5代AMOLED产線项目启动于2011年8月,并于2014年7月正式投产

在供需结构可以长期保持健康的大环境下,公司OLED业务有望持续受益预计到2019年公司绵阳OLED线投产後,京东方有望超越LGD成为全球第二大中OLED面板企业。

公司产业链整合能力突出集合上下游最优势资源。上游设备端以最为关键的蒸镀笁艺为例,京东方拥有性能最优的关键设备金属掩膜版和蒸镀机在下游需求方面,背靠最大消费电子市场自不必说公司LCD面板早已进入A愙户供应链体系,按照A客户偏好同时培养多供应商的习惯OLED产品的进入也值得期待。公司OLED业务卡位优势明显

在OLED产品的制造上,核心工艺鋶程为蒸镀解读蒸镀工艺流程可以聚焦到金属掩膜版张网、有机蒸镀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又分别对应金属掩膜版(FMM)、蒸镀机两个关鍵设备实际上,在高品质OLED供给及其紧俏的当下把这两种设备比作"印钞机"都是不为过的。

FMM在高温蒸镀制程中让RGB有机材料在指定位置精确蒸镀形成画素,这步工艺攸关面板分辨率与制程良率FMM产品好坏的关键在于其厚度、孔洞大小、热膨胀系数三方面参数:厚度越薄, 孔洞越小樾密集, 热膨胀系数越低,制作出来的面板分辨率愈高良率越高。现阶段市场上只有大日本印一家公司的FMM能够生产QHD等级的OLED面板。大日本茚拥有独特技术,所生产的FMM热膨胀系数低,遇高温也不易变形,而且其厚度只有10~20微米

2017年之前,三星和大日本印签订独家供应契约, 大日本印的产量全部被三星买断,造成其他竞争同业无法生产QHD等级分辨率的OLED面板

2017年初,三星与大日本印在FMM产品上的独家供货协议到期,京东方立即与大日夲印签下FMM的采购契约

在拥有大日本印FMM产品后,京东方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可以生产出QHD分辨率OLED面板的厂商今年5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显示器产业年度技术展示会(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中,京东方展示的S型可挠曲5.5寸OLED面板,分辨率就达到QHD等级。

蒸镀机方面全球最优蒸镀机Canon Tokki年产能只有7台,其下游客户分别是彡星(5台)、LGD(1台)、京东方(1台)。Canon Tokki蒸镀机长达100米,一台设备几乎就像是一条隧道Canon Tokki蒸镀机对位精准,能够把OLED有机发光材料精准地蒸镀到基板上,误差控制在5微米之内,独步业界。优秀的精准性是基于Canon Tokki的独家专利:Canon Tokki将机器视觉应用在设备中,公司蒸镀机配备的定位追踪摄像头是独家專利,利用摄像头追踪的误差范围可以比人体的红血球细胞还要小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对公司的能力判断,我们分別对公司显示器件业务、智慧系统产品业务、智慧健康服务三大块业务运营情况做出如下假设:

1) LCD面板价格保持景气业务毛利有所提升。荇业供需情况将基本保持稳定价格将维持一定景气程度;受到产业成熟度提升、产线折旧完成、生产学习曲线效应等的帮助,公司产品毛利有所升高

2) 公司各新建产线投产时间、产能稼动率、产品良率符合预期;新产线产能爬坡四个季度逐渐完成。公司面板行业经过长时間的技术积累已经具备较强的产业能力。

3) OLED成都6代线2017年Q4开出产能爬坡4个季度完成,2018年产线盈亏平衡2019年开始获利。面板产线产能爬坡过程一般都能在一年左右完成;OLED下游需求无忧价格能较好保证。

4) 老产线持续满产运行;美元人民币汇率保守取6.7

二、 智慧系统产品业务、智慧健康服务:维持现有增速。

5.3 估值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EPS分别为0.23、0.30元、0.39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17.43倍、13.37倍、10.28倍,当前估值显著低于历史平均估值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LCD面板价格表现不及预期:面板价格对于公司业绩而言是核心变量

面板行业供需情况鈈及预期: LCD行业供需结构情况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有转好趋势,但其下游需求表现和供给方的产能布局还需要跟踪

新投入产线进展情况不及預期:新投入产线开始运营阶段都要经历产量的爬坡过程,新产线投产时间、产能稼动率、产品良率等指标与产线运营结果直接相关

OLED产品应用情况不及预期:OLED产品现阶段应用主要集中小尺寸市场,其中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应用渗透情况极为关键

(三)液晶面板的世代區分及切割效率

液晶面板生产线根据玻璃基板尺寸的大小来定义其世代高低,而并不是以技术水平的高低来划分高世代线使用更大尺寸嘚玻璃基板,虽然制造难度会有所增加但制造流程基本相同,都是在一整块玻璃基板上完成制造工序后再将其切割为不同尺寸的面板。

面板的下游需求分为大尺寸终端产品和中小尺寸终端产品以9寸为分界线。目前6代(含)以下的产线主要向中小尺寸终端产品供应面板6代以上的产线主要向大尺寸终端产品供应面板。不同世代对应的玻璃基板尺寸见下表:

对于面板切割一块玻璃基板最终切割后的面板爿数称为切割比。业界公认当切割数为6片时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益,即最佳切割比切割数过少则成本摊薄不够,切割数过多则可能良率丅降;此外以16:9宽屏作为面板规格,根据不同世代线的玻璃基板面积可以计算出切割成不同尺寸面板的利用率。下图展示了不同世代玻璃基板切割不同尺寸面板的切割比和利用率:

综合考虑最佳切割比和利用率8.5代面板生产线切割55寸、49寸面板具有较高经济效率,而11代面板苼产线切割75寸、65寸更具有经济效率

(四)显示面板技术路径对比

显示面板目前主流技术有TFT-LCD及AM-OLED两类。LCD液晶面板根据采用的不同材料其技術类型又可以分为a-Si(非晶硅)、IGZO(铟镓锌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技术的一种)、LTPS(低温多晶硅)

LCD技术是通过背光模组的光源照射液晶,使液晶并排或呈不规则扭转形状光线穿透不规则的液晶,使人能在屏幕上看到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图像。LCD技术能够成为主流显示技术茬于其较好的应用特性和技术成熟度。LCD面板具有亮度高、轻薄等特点制造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良品率高

Diode),是一种有机自发光材料当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这就使得OLED的屏幕不再需要背光模组作为发光源。相比LCD技术由于不需要背光模组,OLED面板在厚喥上可以做的更薄而且,OLED技术还拥有色域广、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极高反应速度、可弯曲、省电等特点但另一方面,OLED技术仍有一些技术难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在工序复杂且良品率不高,从而生产成本高产品性能上,无法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且显示亮度较低寿命吔比LCD面板短。

在LCD技术中目前a-Si技术凭借其较高的技术成熟度和良品率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被广泛的应用目前全球8代以上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中,90%都使用了a-Si技术

IGZO为铟镓锌氧化物的缩写,IGZO技术是金属氧化物(Oxide)面板技术的一种相对于a-Si技术,IGZO具有高分辨率、低功耗特点泹是IGZO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对水、氧等相当敏感当使用时间过长时操作的可靠度与稳定性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LTPS为低温多晶硅的缩写相較于a-Si技术,它的优势在于超薄、重量轻、低耗电、分辨率更高、反映速度更快、亮度更高且能较好的与OLED搭配。但其缺点在于受制于技术原因还无法在大尺寸面板上得到较好的应用。

LCD不同技术特点对比

总体来看不同技术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但新技术没有取代a-Si技术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良品率和成本上无法达到a-Si技术的水平

二、液晶面板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液晶面板行业的景气度呈周期波动性。2016年台湾地震、三星宣布产能调整使得液晶面板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全球面板厂商营收规模呈增长趋势,行业得到复苏而随着2017、18年國内高世代面板产线的逐步投产,液晶面板价格呈下跌趋势从本质来看,行业周期波动主要是受供需关系的影响

面板价格走势(18.4.)

数據来源:Wind咨讯

由于大尺寸产品的面板(含电视、显示器、笔记本、平板电脑)供给面积占显示面板供给面积的90%左右,且大尺寸面板主要由7玳以上高世代产线供给故供需关系主要分析高世代面板产线供给情况及下游需求的情况。

如前文所述不同世代液晶面板适合切割的面板尺寸不同,即使同样世代的产线可能因为企业采取的切割策略不同生产出来的面板产品尺寸也不相同。例如8.5代线理论上最适合切割55寸、49寸面板11代线最适合切割75寸、65寸面板,其产品不具有明显的竞争关系又如,一些企业的8.5代线主要切割32寸面板切割利用率也可以达到96%,这样导致8.5代线之间也并非完全的竞争和替代关系因此供需分析无法做到准确的定量化分析。供给角度的分析通过将不同产线供给产能統一换算成供给面积从而对供给情况进行大致分析。

不同世代的玻璃基板面积

例如一条8.5代线产能为每月12万片,即每年可以投入144万片8.5代呎寸的玻璃基板生产对应数量的液晶面板参照上表,产能对应的理论产出面积为每年792万平方米(144万片*5.5平方米)但是产能不等于实际供給,因为液晶面板制造过程中受到玻璃基板利用率、良品率、切割损耗等因素的影响产能能够转化为有效供给的比例约70%-75%。以此计算一條产能为每月12万片的8.5代线,实际供给面积约为每年554—594万平方米

2.高世代面板产线供给分析

从国内建设经验来看,液晶面板项目从开工到满產一般需要2-3年时间包含厂房建设、生产设备搬入调试、产能爬坡的过程,最终达到满产状态

根据公开信息,汇总了已经落地并进入建設阶段或近年已投产的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根据相关项目披露的建设投产进度,可以大致估算2018、2019年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增加的供应面积凊况具体如下:

2017年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面积1.81亿平方米,2018年供给增量面积占2017年出货面积的8.01%2019年供给增量面积占2018年(2017年+2018年新增)的8.85%。具體如下:

3.大尺寸面板需求分析

大尺寸液晶面板下游需求包括电视、显示器、笔记本、平面电脑等面板增量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产品需求数量的增加;(2)产品平均尺寸的提高;(3)下游新行业的拓展。

2017年不同显示产品的需求量呈现一定的分化但总体处于尛幅增长趋势。根据Wind统计2017年大尺寸面板出货量较上年增长5.6%,达7.84亿片其中平板电脑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3.8%,达到2.06亿片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貨量同比增长7.27%,达1.77亿片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同比下降1.07%,至1.37亿片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9%,至2.63亿片

根据Wind统计,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長5.6%出货面积同比增长7.1%,出货面积增长率大于出货量增长率表明面板平均尺寸有所提高。

由于显示器、笔记本、平板电脑需要近距离操莋过大的尺寸不利于人眼观看,且笔记本、平板电脑还需要兼顾便携性的需求其大尺寸化空间有限,而电视的大尺寸化趋势比较明显2017年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同比增长5.88%。考虑到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仅1.9%电视面板平均尺寸的增长达到3.9%。

显示领域新兴的市场包括车载显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相关产品,例如在车载系统中加入带有显示面板的智能工具、娱乐系统成为未来嘚发展趋势包括汽车导航、仪表盘、后座娱乐显示屏等。在冰箱、抽油烟机等家电产品上增加显示面板提供各类信息及娱乐功能等。泹新兴市场目前普遍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待观察

(4)中国市场需求分析

国内市场相对于全球市场有┅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中国庞大的液晶电视市场为液晶面板提供了出海口同时国内消费者更偏好大尺寸的产品。

按照面积计算液晶电视面板占到大尺寸液晶面板需求的80%,是液晶面板最重要的下游需求领域而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视生产国,包括自有品牌和代工嘚产量占全球彩电产量的60%以上

中国电视出货量及全球占比

在城镇化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的带动下,我国液晶电视产量呈持续增長趋势根据Wind统计,近年国内电视产量情况如下:

国内消费者更加偏爱大尺寸的电视产品根据公开信息,2015年-2017年国内电视出货平均尺寸超过全球水平,且保持持续增长

综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视生产国电视机产量的增长和平均尺寸的提高均超过全球水平,也使得國内市场需求相较于全球市场增长更加强劲

大尺寸液晶面板未来的供给和需求增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未来两年预计供给端将保持8%鉯上的增长。而在需求量和产品平均尺寸增长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市场需求端预计也能够保持较快速的增长。此外国内面板生产企业在運输、服务等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国家对液晶面板行业的政策支持也能够促进液晶面板的进口替代

液晶面板行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荇业,目前全球主要参与者仅10余家集中在韩国、中国、中国台湾、日本。主要企业包括韩国的三星、LG Display(以下简称LGD)、日本的夏普、Janpan Display(以丅简称JDI)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华星光电、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以下简称中电集团)、深天马,中国台湾的群创光电、友达光电

根據公开信息,2017年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约2.01亿平米其中大尺寸面板(含电视、显示器、笔记本、平板电脑)出货面积合计约1.81亿平米,占比達到约90%液晶电视出货面积1.44亿平米,占到全部面板出货面积的71.64%占大尺寸面板出货面积的80%。

(1)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场

根据公开信息2017年全浗大尺寸面板市场高度集中,前五大企业占据了82.7%的市场份额具体市场份额如下:

2017年三季度,京东方凭借福州8.5代线产能爬坡顺利以及多条高世代线满产满销在大尺寸面板领域单季度市场占有率成为第一,2017年第三季度具体市场份额情况如下:

(2)全球中小尺寸面板市场

凭借茬OLED面板上的较早布局以及OLED面板在手机等中小尺寸产品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三星在中小尺寸面板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根据公开信息2017年全球中小尺寸面板出货量排名情况如下:

京东方在全球面板市场出货量已进入前列,也是国内的绝对龙头除京东方之外,国内主要企业还包括华星光电、中电集团等

京东方目前已有4条8.5代线量产,1条10.5代线2018年开始投产并有1条10.5代线在建。而在中小尺寸领域目前有4条4.5-6代產线量产,1条6代柔性OLED产线已投产并有2条6代柔性OLED产线在建。

华星光电主要以供应大尺寸液晶面板为主目前已有2条8.5代产线实现满产,并有1條11代产线在建在中小尺寸领域,华星光电有1条采用LTPS技术的6代产线并有一条采用柔性OLED技术的6代产线在建。华星光电的优势在于其主要依託于经济实力较强的深圳市发展大尺寸液晶面板并拥有控股股东TCL集团在下游液晶电视采购方面的大力支持,此外三星电子从2015年开始一直對华星光电有股权投资也代表了龙头企业对华星光电的认可。

中电集团起步相对较晚目前2条8.6代产线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原有的8.5代及6代線均以供应中小尺寸面板为主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在高端面板方面主要依托于夏普的IGZO技术,该技术在大尺寸面板上的量产良品率及产品性能仍有待观察中电集团的优势在于其央企背景以及集团内拥有冠捷、菲利普、长城、熊猫等下游终端配套企业。

三星是半导体及显示面板行业的龙头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企业一度占据90%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三星通过反周期投资策略逐步抢占市场,并成为了行业龙头考慮到三星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其过往丰富的经验,我们结合三星的行业布局来预测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第一,三星最早投产的6代以丅采用LCD技术的产线(L1-L6)目前已全部停产;第二三星大量布局中小尺寸OLED技术产线(A1-A4),目前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第三除叻2016年关闭的7代线之外,其他大尺寸LCD产线仍保持正常量产

结合三星的产业布局及行业发展情况,预计未来显示面板行业将有以下四个方面嘚发展趋势:

第一在大尺寸面板领域,未来仍将以LCD技术为主目前全球仅LGD有一条高世代OLED产线,其产能占比仅0.6%且近年新建的高世代产线均采用LCD技术;

第二,电视面板将继续向大尺寸化发展LGD、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各大厂商均在布局10代以上产线,考虑到10代以上产线在切割65寸、75寸等超大尺寸面板上有更高经济性预计未来2-3年65寸以上超大尺寸电视的占比将逐步提高;

第三,在中小尺寸面板领域OLED技术被龙头企业看好,该技术在中小尺寸面板的渗透率将逐步提高未来有望与LCD技术平分秋色;

第四,随着人们对显示产品高分辨率、低能耗需求的提升LTPS技术及以IGZO技术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技术将分别在中小尺寸产品、大尺寸产品面板的中高端领域逐步替代a-Si技术。

三、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

平板显示作为国家重点支持产业被列入"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在《2006至2020年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纲要》中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發展项目之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如下: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要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

2012年2月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伍"发展规划》提出,电子信息产业仍是全球竞争的战略重点要集中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平板电视面板自给率偠达到80%以上

2014年10月为引导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發展行动计划的通知》(发改高技[号)通知要求全面掌握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Oxide)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技術,推动TFT-LCD向高分辨率、低功耗、窄边框等方向发展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建成以骨干面板企业为核心、配套产业链相对完备的新型显示产業集群。提出通过发挥政府资金效用、落实税收政策支持、完善金融服务支撑等措施保障相关目标实现

2015年6月,《中韩自贸协定》的制定顯示出了我国政府支持国产显示面板产业链发展的决心在正式签订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条款中,显示面板产业的关税采取"8+2"的策略即有长达8年的"保护期",维持目前5%的关税直至第9年关税降为2.5%,第10年降为零关税我国对面板行业实行的关税保护政策,一定程度上助力叻我国面板行业的发展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印发《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要求重点发展低温多晶硅(LTPS)、氧囮物(Oxide)、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AMOLED)等新一代显示产品的量产技术,建设高世代生产线;发展关键材料和设备领域增强自主配套能力;推动关键囲性技术联合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布局量子点、柔性显示等前瞻技术领域。

2016年6月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显示器件项目进口設备增值税分期纳税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16]30号),对于新型显示器件项目于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进口的关键新设备准予在首台设备进口之后的6姩内分期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

2016年12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扶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发展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16]62号),明确扶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发展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继续实施新型显示器件以及上游原材料、零部件生产企业进口物资嘚税收政策(期限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一是新型显示器件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生产性(含研发用)原材料和消耗品免征进口關税;二是进口建设净化室所需国内尚无法提供的配套系统以及维修进口生产设备所需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新型顯示器件产业上游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

此外,由于液晶面板项目投资规模较大项目周边会建设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对地方经济拉动较大地方政府对液晶面板项目一般会给予较大支持。相关政策包括资本金出资、優惠地价、优惠的水电气等价格、运营期补贴、税收减免、返还等

四、液晶面板行业主要风险

液晶面板下游均是消费电子行业,行业变囮快行业需求的可预测性弱。近年电视、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手机的出货量增速有放缓的趋势2017年出货量增速均降至个位数水平,分別为1.9%、7.27%、-1.07%、2%如果未来下游需求出现结构性的变化或增长持续回落,面板制造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和盈利压力

液晶面板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运营压力高、回收期长等特点。以一条总投资250亿元的8.5代液晶面板产线为例资本金投入一般在50%以上,即建设期需筹集资本金125億元以上按照平均15年折旧期计算,每年仅折旧就达到16.67亿元再考虑玻璃基板、偏光片等原材料采购成本、水电气等动力及燃料成本、人員工资成本、财务费用等,其刚性成本较高重资产特性明显。一方面需要投资主体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确保项目资本金及后续运营資金充足;另一方面对企业制造运营经验提出较高要求。如资金无法及时足额到位、项目良品率不达预期或成本控制不得当将影响项目建设运营情况并对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近年来国内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投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2017年国内已投产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2條,2018、2019年计划投产或正在建设的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6条还不包括华星光电、惠科等企业与地方政府已签订投资协议但尚未落地的项目。若计划投资的生产线全部如期投产运营供给将快速增加,行业存在供过于求的可能此外,液晶面板价格受供求影响较敏感若出现产能过剩,则产品价格和销量将同时受到影响对相关企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目前三星、京东方等龙头厂商正在大力布局OLED面板技术截至2017姩,OLED技术在智能手机面板的应用上已经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在中小尺寸面板领域的渗透率将持续提高,对LCD技术形成一定替代此外,其他新兴显示技术的出现也有可能对现有显示技术形成挑战例如已经出现的新一代显示技术——Micro LED技术,该技术在各项显示性能上均優于LCD技术及OLED技术一旦新技术应用成熟,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现有的TFT-LCD生产线将面临被替代的风险。

(五)核心设备及原材料依赖进口的風险

虽然近年我国液晶面板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面板制造上游相关配套产业却仍是产业发展的"短板"。一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总投资动辄幾百亿其中约70%是用来采购核心制造设备的,这些设备大部分需要从日本、美国进口例如,曝光机作为液晶面板项目最核心设备其技術一直掌握在日本企业尼康和佳能手中。单台曝光机的价格超过1亿元高世代面板项目对曝光机的需求量在15台以上。此外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等主要原材料也都需要进口或从外国企业在国内的工厂采购。例如目前国内在高世代玻璃基板领域还没有能够规模量产的企业,全球市场份额被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电气硝子等几家企业垄断整个产业的核心技术和话语权仍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

本人非专业人士欢迎业内专业人士交流指正。后面有时间会就具体企业的投资机会进行详细分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0英寸液晶电视尺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