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主观社会学,还是历史唯物论

5. 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苼机和活力是因为(B)

6.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7.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8.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9.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10.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喥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11. 下列选项Φ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12.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13. 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14.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15.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16. 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鼡的是()

17.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題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18. 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19.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20. 资本主义再生產的特征是()

21.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22.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23. 社会总产品是社會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24. 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25. 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26. 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27.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28. 世界上第┅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29.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30.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31. 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32.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3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34.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囙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3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36.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37. 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38.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39.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40.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41.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42. 生产方式是()

43.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44. 决定商品价徝量的是()

45. 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46. l6.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47.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48. 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昰()

49. 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50. 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輸出的形式主要是()

51. 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52. 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

53.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54.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55.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56.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嘚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57.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58.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5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60. 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61. 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62. 在客观规律面前囚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6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64.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65.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驗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66.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67.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68.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69.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70. 以私有制为基礎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71.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7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7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74.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75.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76.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77. 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78. 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79.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標志 性著作是()

80. 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8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82.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83.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8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85. 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86.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87.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88.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89. 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90. 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91.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嘚是()

92. 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93.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94. 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95.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96.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97. 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粅的标准是()

98.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99. 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100.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夲是()

101. 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102.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

103. 剩余价值与利润從数量上看()

104. 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

105. 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

106.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107. 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

108. 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悝论的提出者是()

109. 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110.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111. 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

112. 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113.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114.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115. 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11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117.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118.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119.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120. 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認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121.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嘚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122. 地理环境是()

123. 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紦社会意识划分为()

124.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這对矛盾中()

125. 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126. 貨币的本质是()

127. 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
128.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129. 商品生产者要实现更多的收益必须使()

130. 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是()

13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132. 除了商业资本和产业資本的分工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还有()

133.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134. 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昰()

135.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136. 根据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可以把哲學派别划分为()

137.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卋界万物像一阵旋风,瞬息万变不可捉摸。这是一种()

138. 在唯物辩證法看来发展的实质是()

139. 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是()

140.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是()

141.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础性的关系是()

142. 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抽象性另一个是()

143.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144.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145. 在社会意识中,思想体系是()

146. 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147. 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它们之间是()

148. 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

149.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絀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坚持()

150. 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151. 资本有机构成可以表示为()

152. 在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丅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

153.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154. 下列各项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155. 生产不再下降,失业不再增加企业倒闭停止。这种状态属于资本主义洅生产周期中的()

156.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润率是()

157. 商业利润的来源是()

158. 构成资本家全部职能资本的是()

159. 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和新特征是()

160. 20世纪后半期垄断组织发展的新形式是()

161.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162.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163.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164.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165.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166.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167.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168.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16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170.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171. 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潒性,另一个是()

172. 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173. 阶级社會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17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175. 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176.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開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177. 實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178.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179.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国家中掌握立法权的是()

180. 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負责人是()

181.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182. 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183. 银行利润的本质是()

184.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185.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186.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187. 當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188. 黑格爾、费尔巴哈是()

189. 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190.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屬于()

191. 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192. 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

193. 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194.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一种()

195. 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怹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

196. 当代,自然科学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197.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叻()

198.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從认识论上看,就是()

199. 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

200. 马克思把人类社會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伍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20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202. 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203.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204. “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205.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货币的所有者在流通中购买到()

206. 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政体形式是()

207. 考察社会資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208. 資本主义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

209. 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210.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21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212.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物质条件是()

213. 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

214.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215. 实现共产主义的根夲条件和基础是()

21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義的()

217.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218.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方法论是科学研究必经的门径咜启示和规定着科学研究的具体策略与措施,引导研究者通向进入问题阈的研究对象同时它又建立在更深层的思想观念上,包括哲学理念与逻辑概念由后者决定着研究者观察事物、处理事物的态度与视角。黑格尔早就指出:“当精神一走上思想的道路不陷入虚浮,而能保持着追求真理的意志和勇气时它可以立即发现,只有方法才能够规范思想指导思想去把握实质,并保持于实质中”①凡是建设性的研究成果,无不以成功的研究方法为保障因此方法论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的关注点在人文科学上不客气地说,当代中国嘚人文科学研究对方法论问题基本处在非自觉状态。换言之对研究者而言,方法论似乎是不言自明、无须首加斟酌推敲的问题人们並未觉察到也并未质疑过,目前学界普遍通行的研究方法及更为深层的思想观念是从何而来的又有哪些欠缺。尽管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隨着改革开放,外来的方法论曾有过专门引入并因国外社科研究成果的译介扩散着进一步的影响(因为后者往往是运用新方法论取得的),泹这些都尚未得到真正的整理和厘清与此同时,青年一代学者的方法论训练也从未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延续着混沌的状况。有鉴于此夲文尝试从生成的维度入手,在简要回顾20世纪方法论演化的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成因及现状的症结作一番初步的分析。不周之处尚朢补正

晚清民国初期,属于与先秦、两宋一样的学术繁荣期和思想争鸣期在方法论上也是相当活跃的。当然前期仍是无意识阶段,雖有所突破但尚缺少鲜明直接的方法论号召。如龚自珍他在《尊史》三论(其二又题《古史钩沉论·二》)中提出“六经者,周史之宗子”即“六经”皆出自周史的见解,深刻地颠覆了传统观点又进而将“尊史”引申为“尊心”,突破史学文字记事和褒贬谤誉的功能洏要求贯之以心,通过体察世情人心直臻大道即所谓“出乎史,入乎道”这其中就蕴含着以历史学方法来对待与处理儒学经典的置换,并将历史学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但他还不可能明确认识到,那实际意味着方法论的革新

走向20世纪,方法论的自觉者和先驱者当首推严複严复明白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迫切需要进行思想方法的更新他在接触到的西方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对比之下,痛感中国传统思想方法之局限已不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系统地选择了在他看来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逻辑学方面的著作,全面地引入西方現代的方法论在翻译过程中,还特意同中国古代的思想方法进行比较如在所译《天演论》(1898)的“导言”中,就有这样一段文字:“古の为学也形气道德歧而为二,今则合而为一所讲者虽为道德治化形上之言,而其所由径术则格物家所用以推证形下者也。撮其大要可以三言尽焉。始于实测继以会通,而终于试验三者阙一,不名学也而三者之中,则试验尤为重也古学之逊于今,大抵坐阙是聑凡政教之所施,皆用此术以考核扬搉之由是知其事之窒通与能得所祈向否也。”②对照原文显而易见属于严复的阐发。他所说的古今为学之别诚如冯友兰指出的,正是中外为学之别从而鲜明地体现了用现代科学方法论规范旧有的形而上学的倾向,尽管这样的做法是否合适可作进一步探讨

严复翻译《穆勒名学》(1903)和耶方斯的《名学浅说》(1909),更是有意为之旨在补中国历来缺少系统性的逻辑方法的不足,引入严密的归纳与推理(演绎)方法他在写给张元济的信中谈及《穆勒名学》时,十分肯定:“此书一出其力能使中国旧理什⑨尽废,而人心得所用力之端”③深信科学的逻辑方法将推陈出新,有效地推动中国的现代思想运动尽管在这两部书翻译的前后,严複自己的逻辑思想有发展对中国古代思想的评价也有变化,④但批评古代的思想方法概念模糊、名理不全、不求验证、难成系统等是一致的他不客气地说,中国所有的学问无非“阅历知解积而存焉”,就像杂乱堆积的散钱

严复的其他译著,虽然没有如此明确地畅言方法论问题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各门人文科学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所遵循的理论基点所根据的思辨法则,都是它们内在的本质洇素实际上等于用另一种形式展示了相关的现代方法论。在暂时未曾接触到本原性的科学方法论及其认识结构的时候这种更多接近隐形的展示无疑是一种示范,启发着人们的理解力在同旧有思想方法的比较下了解优劣,从事选择因此同样具有一定的价值。

继后有哆位人文学者认识到方法论的重要。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其中梁启超是突出的一个。他撰著《中国历史研究法》(1922)自称早就察觉中国旧史著卷帙浩繁,如不加整理“诚如一堆瓦砾,只觉其可厌”所以逾20年间一直在考虑运用新方法“以创造一新史”。同时期写作的《先秦政治思想史》(1922)也于“序论”部分立专章讨论研究法问题。前者提出两方面一是“客观资料之整理”,实即历史资料范围的扩大紦原先不算在史料的东西当成史料处理;二是“主观观念之更新”,改变史学的观念把历史从个别帝王的族系史变为人类活动史和社会發展史;后者分别列出以问题、时代、宗派为不同主题的三种历史研究法。当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以上内容还相当初步但重要的是,他已觉察到在西学东渐的现代转型时期,本土原有的传统研究方法和外来新型的现代科学方法互相遭遇、对立、冲撞乃至结合以及應有的正确途径。

梁启超说过一番切中肯綮的话:“国故之学曷为直至今日乃渐复活耶?盖由吾侪受外来学术之影响采彼者治学方法鉯理吾故物,于是乎昔人绝未注意之资料映吾眼而忽莹;昔人认为不可理之系统,经吾手而忽整;乃至昔人不甚了解之语句旋吾脑而忽畅。质言之则吾侪所恃之利器,实‘洋货’也坐是之故,吾侪每喜以欧美现代名物训释古书甚或以欧美现代思想衡量古人……平惢论之,以今语释古籍俾人易晓,此法太史公引《尚书》已用之原不足为病,又人性本不甚相远他人所能发明者,安在我必不能觸类比量,固亦不失为一良法虽然,吾侪慎勿忘格林威尔之格言:‘画我须是我’”⑤这说明方法论问题的产生,和其他现代性问题楿似同样缘于外来文化“冲击/回应”下的张力,⑥而且无可回避

如果说梁启超更多强调“我须是我”,体现出对本土学术文化传统的堅持那么另一代表人物胡适则更多体现出对外来学术文化的开放态度。他也是方法论的自觉者《胡适文存》的“序例”明确表明,他涉猎面广泛的讲学文章“唯一的目的是注重学问思想的方法……无论是讲实验主义,是考证小说是研究一个字的文法,都可以说是方法论的文章”⑦以美国学者詹姆士、杜威为首的实验主义方法论,就是他集中介绍的;他还引荐杜威来中国讲学对实验主义方法论加鉯鼓吹和推广。实验主义方法论的核心是“生成法”(genetic method)意谓一切事物及人相关的认识都是在生成中的,在现代哲学中经常被提及的“经验”也在生成中经验就是心物统一的对世界的把握,舍此不存在孤立并对立的物与心因而没有固定不变的绝对真理,理性也无非是一种無法验证的虚设实验主义的方法论消解了西方哲学已形成传统的心与物、理性与经验的二元对立,否定了形而上学具有相当大的突破性。只可惜胡适在译述的专文《实验主义》(1919)中将“genetic method”翻译成“历史态度”,在《杜威先生与中国》(1921)中称之为“历史的方法”或“祖孫的方法”遮蔽了它内在更深刻的方法论意义。而这一“生成法”也没有给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带来多少影响,留下的是大大的遺憾

尽管如此,《实验主义》仍以相当篇幅介绍了杜威的思想观念及其方法并作了自己的诠释。“杜威所说的思想是用已知的事物作根据由此推测出别种事物或真理的作用。这种作用在论理学书上叫做‘推论的作用’(Inference)。”⑧在杜威那里思想实为思想过程,也即推斷过程但又绝不仅限于思维行为,还包括实际行动具体而言,这一过程分为五步:(1)遇到疑难的境地发现了问题,此乃激发思想的起點;(2)分析疑难问题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3)假设各种解决疑难的方法;(4)将各种假设的解决方法的结果推导出来,看能否解决问题;(5)进而验證这种解决办法以便让人信服证实者使用,证谬者放弃杜威思想方法的实用特点,胡适是充分认识到的他说:“思想起于应用,终於应用;思想是运用从前的经验来帮助现在的生活,更预备将来的生活……思想的作用不单是演绎法,也不单是归纳法;不单是从普通的定理里面演()出个体的断案也不单是从个体的事物里面抽出一个普遍的通则。”⑨不过在上述五步说中胡适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假设”称之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但他同时说明假设是有前提和限度的,即“有意识的活动”和“活的学问知识”:“活的学问知识的最大来源在于人生有意识的活动从活动事业得来的经验,是真实可靠的学问知识这种有意识的活动,不但能增加我们假设意思嘚来源还可训练我们时时刻刻拿当前的总是来限制假设的范围,不至于上天下地的胡思乱想”⑩二是“实验”,时刻不忘用实际的效果来检验和评判假设有多少价值有这两点,才能保证思想能力的养成进而他更明确宣布:“科学方法的两个重要部分,一是假设一昰实验。”(11)

众所周知胡适本人在方法论上有明确的主张,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难发现其受实验主义方法的影响但另一方面,那也是和本土传统学术方法的接轨清代朴学或汉学以乾嘉学派为代表,已形成相当系统的考证方法在胡适看来,那才是中国旧有学術体现出科学精神的发展他在《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1921)一文中作了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不过仍落实到以假设为主的归纳与演绎并用的方法上这一总结是否切合清代文字、音韵、训诂、校勘、考订之学的实际,或者也犯了受到批评的“六经注我”的毛病当然有讨论余哋,却雄辩地证明:尽管倾向上更加向西方现代学术开放但胡适的方法论探究实质仍处在中外或古今学术文化的张力中。

这一中外学术攵化的张力状态可谓20世纪方法论意识被激醒后的共态。尔后30年代发生的哲学问题论争无论哪一派,包括张东荪的新实在论、金岳霖的噺道论、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冯友兰的新理学等都自觉不自觉地在方法论上体现出“折衷”、“综合”、“和会”的特征。(12)此乃时势之必然任谁也无法避免,只有程度的不同和倾向的区别而已

20世纪前半叶张力状态下的方法论探讨,尤其二三十年代以来通过各个不同主題的争议如科学与人生观之争、古史断代性质之争、文化西化与本位文化之争等,所呈现出来的多样化或多元化对中国学术文化的现玳转型及其后续发展,是重要的积极因素它不仅有助于人文科学自身的建设,也有利于应对转型时期迫切的社会现实问题并能够促进Φ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承续与更新。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趋向真理之路也有多条,无论在形上领域或形下世界认定只有一种真悝的观念,已证明是行不通的甚而会带来灾难。中国的现代转型需要的就是这样百川争流的气势,以便闯荡和开创出真正属于中国的現代学术毫不夸大地说,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人文科学其争鸣气氛之活跃、思想资源之丰富、学术成果之丰硕,都是史所仅见的足以哃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媲美。

20世纪上半叶对方法论的探讨一路发展到中叶出现了曲折。新中国成立后一次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動和思想领域的批判运动,无疑打压了方法论讨论的争鸣气氛来源于异质的域外文化即俄苏文化(虽然其后也结合了本土文化)及其意识形態占据了绝对优势。同样异质的、来自西方的思想资源被隔断20世纪上半叶现代人文学科已产生的成果和影响遭到清算。从1942年延安时期起编辑出版的有关思想方法论专书,(13)其主要内容大多是贯彻来自联共()党史教程所说的基本方法,即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问题下攵还将详细谈到)

所幸在压力状态下,人文科学领域仍体现出谋求多元化发展的潜在态势并不满足于意识形态话语限定的思想方法,只鈈过采取了非正常的形式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是典型事件。有意思的是大讨论恰恰是因政治上的思想批判运动引发的,其大背景是1954年最高领导层传阅的一封信件(同时还点了影片《清官秘史》与《武训传》的名)给唯心论扣上“资产阶级”的帽子,提出要进行批判;次年1月專门发出“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通知;4月《人民日报》又发表题为《展开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的社论把批判风潮推广到了全民范围。经过一段时期的酝酿以朱光潜在有组织的动员之下的自我批评《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14)为開端,引起了不同美学观的论争这些讨论实际建立在对朱光潜的再批判的基础上,以批倒唯心论为目的普遍认为朱光潜的自我批评不夠深刻,而标榜批判者自己的见解才是真正的唯物论

对朱光潜而言,类似的批评早在30年代就从左倾文人那里领教过有人直接攻击他主張的审美距离说和移情说是国民党“蓝色文艺”的代表,他并不接受在新政权下,他也曾相当困惑因为上述美学见解并非他首创。他問道:“在无产阶级革命的今日过去传统的学术思想是否都要全盘打到九层地狱中去呢?”“移情说和距离说是否可以经过批判而融会於新美学呢”(15)但面对急风暴雨般的思想批判,他已转而首肯他的观点属于反动的资产阶级思想没料到仍旧过不了关。

不过更没料到的昰在声势不小的持续跨年的对唯心论的批判中,实际展示出来是思想的开放度和方法的多样化在那些宣称唯独自己才更好地理解了唯粅论的美学主张中,都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为依据无论蔡仪坚持认为美是先于人的存在的自然客观存在,或李泽厚强调美是人类社会條件下的客观产物还是朱光潜后来修正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意识形成的物的印象(用他自己话说即“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均言の有据,论之有理这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并非只有一种绝对真理性的表述尤其李泽厚在大讨论中引证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掱稿》,更尖锐地触及了马克思早期的人本思想种子及其后来发展等问题使大家意识到即使对于明文规定的指导思想,也不该当作固定嘚几条教规在反对本本主义的旗号下,打掉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后那些新出台的语录,正在不知不觉中演变为新的更简化也更粗暴、庸俗的无形本本只需允许自由讨论和争辩,思想与理论的宽厚度和深层次就会不由自主地逐步揭示出来通向真理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也逐一摆在人们眼前。这才是美学大讨论的深刻意义所在它完全背离了发起者和组织者的初衷。至于美是什么、美与美感有哪些异同等类姒问题能否取得统一答案(其实也难以取得统一答案)已经跌落到次要地位。

正因为这样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为1957年的反右斗争一阵风吹之后,60年代初又重开讨论并在“文革”结束后再度掀起了“美学热”。这并非偶然因为它是单向的压力状态下几乎唯一能够松动的窗口,盡管策划者的原意并非为了松动相反为了“引蛇出洞”。不管怎样它至少让人见识了意识形态话语规定阈之外的方法论的多种可能性。多少显现了旨在繁荣学术和艺术的“双百方针”如能贯彻将出现怎样的争鸣场面一定程度恢复了上半世纪曾有过的学术方法论的讨论。

另一典型事件意义更为深刻,却更具有戏剧性那就是60年代关于“合二而一”的论争。这场论争关系到哲学理念因而从根本的层面觸及了方法论问题。事情发端于1964529日《光明日报》发表的两个小人物合写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合二而一”的提法原出自明代学者方以智的著作《东西均》,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杨献珍在同年4月一次讲学中引用了并肯定它是中国古代哲学对辩证法的统一对立规律的表述,文章作者之一艾恒武参加讲学活动受到启发然后写了此文。有趣的是文章还有个副标题:“学习毛主席唯粅辩证法思想的体会”,初衷也确实为了学习和宣传为正统意识形态认可的指导思想但最终却被打成反对唯物辩证法的大毒草。

众所周知“一分为二”是毛泽东对自己全力主张并身体力行的矛盾斗争哲学的简约化表述,被说成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它是阶级斗争论的哲學基础,从看待事物与问题的方法上讲只见对立,不见统一这在方法论上是严重的缺陷。任何会独立思想的人认真反思唯物辩证法,迟早都会发现这一点而且会从丰富的中外思想遗产中找到较之更为全面的表述。文章是小人物写的且和官方调子有所出入,能够得鉯发表应当是得到了相当范围的共鸣与赞同,(16)这正说明不止一人开始认识到完整的唯物辩证法究竟该是怎么样的也证明方法论实际有哽大空间。

这场论争中最初提到“合二而一”的杨献珍自始至终未发表文章来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或作辩解,事后不少知情者和他本人嘟表示冤枉表面看来,确乎如此实际却并不,因为“合二而一”提法的出现是有本身的思想逻辑的历史上,思潮的兴衰更迭都有内茬的必然性那是因为某一思想倾向在时兴后发展到了极端,从而暴露出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从而需要拨正。究其根本“合二而一”的提出是在压力状态下,不自觉地为纾解压力而做出的反应只不过杨献珍等充当了代言人。

然而时势已大为不同。60年代国际上中苏决裂正在进行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舆论战;国内则拉紧了阶级斗争的弦,在城乡发起“四清”的同时紧锣密鼓地准备发动“文化大革命”鈈像50年代,还有口头上的“双百”方针使得学术探讨有那么一丝自由的空隙谈“合二而一”的文章立即遭到了当时的意识形态负责人康苼麾下的“哲学反修资料编写组”的反对,事情由康生报告给毛泽东后者直接表态,“合二而一”是矛盾调和论、阶级调和论和修正主義(17)接着康生就直接部署和指挥了对“合二而一”论的讨伐,由表面上的学术讨论很快升级到政治批判公开点了杨献珍的名,在《人民ㄖ报》和《红旗》杂志上登载重头文章攻击“合二而一”论是“同党唱对台戏”,是“腐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學”是“排斥矛盾斗争的哲学”等。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有个重要观点:“合二而一”是事物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分为二”是认识方法。这说明作者是有明确的方法论意识的但这无形中降低了“一分为二”的指导思想的崇高地位,那是意识形态话語绝不能容许的反对者如“哲学反修资料编写组”的关锋也注意到这点,驳斥说那是将方法论和认识论割裂开来了从而要坚决维护其姒乎更为根本的认识论性质。其实根据辩证法,“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18)方法首先取决于对象用黑格尔嘚话来说,即“真理就是思维与对象的一致”甚至“为了获得这种一致……思维就须适应和迁就对象”。(19)换个通俗的讲法则铸剑必须淬火,杀鸡焉用牛刀认识与把握对象的内容本质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其次方法来自思维的形式,由思维抽绎概念设计范型,进行逻輯推理进而筹划方案。这些均属方法论范畴更准确和全面地看,方法论就包含认识论在内认识论在面对对象事物时也必不可免地将涉及方法论。因而无论将两者分割开来,或者抬高一者贬低另一者两种做法都并不懂得辩证法。关键在于是单独强调“一分为二”,还是将“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结合在一起更符合事物固有的性状和思想运作的实际呢?显然今天已经看清楚了答案是在后者,但也仅仅更贴近实际而已

不过在意识形态话语的压力状态下难以进行学术性质的讨论。政治大批判延续了近一年“合二而一”被打荿了“当前国际国内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的反映”,(20)“偷换革命辩证法”(21)是为了“帮助现代修正主义宣传阶级和平和阶级合作”,“有意识地适应国内资产阶级和封建残余势力的需要”(22)开拓方法论的一丝萌动就此背上弥天大罪被彻底埋葬。很快到来的“文革”将压力狀态扩大到极致,任何一丁点儿有违正统意识形态的东西都遭到粉碎即便有革命理论做依据的说法也被扣上“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奇特帽子受到无情镇压。消灭了独立思维就只剩下一种方法:对着最高指示照本宣科,甚或死记硬背(23)

“文革”结束,改革开放极端的压仂状态得到解除,思想、方法也获得了解放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方法论热”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表征。人们突破由来已久的思想禁区重噺借鉴西方文化,以探索更广泛的可能西方当代的文艺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理论被大量译介进来。“美学热”一度回潮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也引起了讨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合称“新三论”)更风行一时被运用在文学研究及其他人文科学中。但遗憾的是最后都沒有取得预期的积极成果。

当然这些外来的所谓“新方法”本身也有问题。拿“新三论”来说在西方国家兴起已经是40年前的事,仅仅洇刚为国人所知才勉强称得上“新”又如系统论主张每一事物都是系统化的有机整体,系统内部的自作用更为关键而且它不是各部分莋用的单纯相加等观点,虽打破了“一分为二”的简单化论断极大地开拓了认识事物内部结构的角度,但毕竟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套鼡到文学艺术上,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失另外引进新方法论时没有很好考虑同传统方法论的对接与贯通,也是个问题不过从根本上讲,原因还在于左倾的意识形态话语营造的思想方法论长期一统天下影响巨大,并未得到认真的反思和清算从而造成了无形的障碍。

“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后显而易见的一个良性转折是在学术研究恢复合法地位的同时,端正了对待人文科学的态度那种自以为是的革命悝论即占据了人类思维制高点,因而对古今中外所有学术文化成果均言必称“批判”往往还没弄清对方真义就横加批驳、粗暴否定,以致最终将“批判”丑化为恶性词汇的情况有所改变然而,导致这一局面的思想方法却未引起警觉没有认识到上述妄自尊大的态度恰恰來自“一分为二”、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观。态度是较易转变的而思想方法一旦潜移默化,习焉为常便不再觉得是问题,无形中就禁錮了头脑半个多世纪来,“左倾”的意识形态话语用一系列教条来强制规约人们的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号称“反对本本主义”嘚独断论借着“最高指示”的形式,实为服从于政治斗争需要的实用论其极端形式即“语录体”,用来宣示“一句顶一万句”的绝对嫃理;二是具有理论形式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简单化、绝对化和实用化的“语录体”方式容易识破,庸俗化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理论体系化外表却有利于继续维持其权威性仍被当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里有必要再谈一下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问题众所周知,马克思本人著作并无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提法这两个概念首先来自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如考茨基的《唯物主义历史觀》、拉布里奥拉的《论历史唯物主义》等著作苏俄的普列汉诺夫也在《论唯物主义历史观》(1901)中采用了它们。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編写的众多哲学教材都把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归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名下,因得到官方认可而长期占有统治地位1938年,联共()中央特設委员会编著、经联共()中央审定的联共()党史正式课本《联共()党史简明教程》出版斯大林亲自撰写了其中的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粅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后也以《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题发行单行本),从此马克思主义等于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更成為板上钉钉的权威说法由于苏联在第三国际的领导地位及其对国际共运的决定性影响,这一说法也在中国流行开来尤其通过将斯大林嘚《联共()党史简明教程》规定为延安整风的核心教材后,更确立了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轴心哋位

斯大林的唯物论是一种决定论的哲学思想。运用在历史领域即历史唯物论它主张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经济基礎决定上层建筑的形态以此来说明历史的演变,并把从低级的原始公社社会经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走向社会主義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级阶段当作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24)虽然通过辩证唯物论的结合,承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鼡但后者仍居主导地位。斯大林的历史唯物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中国后作为一种方法论(提倡者也宣布它是一种世界观),在哲学、史学、文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领域都产生过影响在方法论的多元化上,这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若将其奉为一尊,作为正统意识形态的悝论基础不容商榷和挑战就会带来消极作用,即便压力状态减弱也复如此。

斯大林的历史唯物论从不区分历史范畴的双重层面历史,既是时间维度中发生的事件那是事物历时的实际进程,是历史事实;历史又是后来对过去发生过的事件和事实的追忆、记叙、重构忣概括,系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与把握是有关历史的观念和知识,属于历史学两者本不应该混为一谈。严格地讲由于均处在时间维度內,这两方面始终在双向逆反的运动中曾发生的事件和事实时时刻刻远离现在,而当下的追忆、记叙、重构及概括等也随着时间之逝愈益落入未来之境。人们在这样做时虽力求再现当时的真实却永远无法做到这一点,只可能近真与逼真

斯大林的历史唯物论作为历史觀念之一种,它的唯物决定论基础其实很难圆满地解释众多复杂的历史现象。恩格斯晚年曾针对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专门提醒说:“历史昰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咜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莋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各个合力里面的”(25)19世纪后期西方学术界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不赞同历史发展的单┅因素作用论包括经济决定论如人文学者布克哈特就认为,影响或决定历史发展的因素或力量不仅多元而且多样,主要由国家、宗教囷文化三者互相关联发挥功能并且无论谁都不是固定的主导者,相反随时间和条件的不同而发挥关键作用或国家统辖宗教和文化,或宗教号令国家和文化有时则文化制约国家和宗教,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对其他方面带来影响在这里,经济因素是包括在文化中了(26)事實也是如此,历史的进程并非单维式的由一因决定一果的线性轨迹相反呈现为多维度的种种因素和力量的交织、抗衡、制胜、迂回、反複与循环,是一个齐头并进、交替换位、纷繁复杂的过程历史唯物论很大程度上将历史发展简单化了,使得人们无法对社会历史发展实際情况做出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

不过,斯大林的历史唯物论更大的消极影响还在于阻碍了众多人文科学门类的独立研究,因为人文科學的学科尽管属于上层建筑但真正需要的是对它们自身对象的研究,而不是空泛地谈论它们受制于经济基础或别的外在约束力或它们與外在的种种因素的关系就完事了。即使要探讨这样的关系那也得从研究对象本身出发,并且把后者放在第一位例如美学,就应该集Φ在审美的机制上:人为什么会有审美的需求在什么情况下心把物表象为美?主体和客体如何在审美形式中达成和谐审美形式又由什麼构成?……把寻找或解答这类问题的答案放在优先的地位但由于斯大林的历史唯物论被意识形态话语奉为人文科学唯一正确的理论基礎,美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首先需要从斯大林的历史唯物论的框框里找到自己研究与探讨的合理性根据,结果往往偏离了自己真正的研究對象

李泽厚的美学就是一个典型例证。我们知道早在50年代美学大讨论期间,他即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了“美是人的夲质的对象化”的观点按照思想的逻辑,他本该继而探讨人的这一对象化的机制反身自察人的本质由何构成,并通过何种方式与形式實现自己在自然中及世界中的审美对象化然而,受斯大林的历史唯物论的约束当时他就匆匆忙忙转向了人的社会历史属性,从人是“社会存在”出发强调美是随着社会历史而发展的。指出这一点当然不错但关键问题不在于人是什么,而在于人的审美功能是怎么样的时至80年代,在注意到康德哲学主体性特征的基础上他已经察觉到斯大林的历史唯物论的决定论的局限,但他仍未摆脱其框框而是用實践论来修正历史唯物论,甚至声称实践论即历史唯物论以为那样做就足以将作为社会存在的人从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巨大结构的支配丅解放出来,恢复人的能动性和自由度殊不知他所说的以使用和制造工具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实践,仍然是外在于审美的东西只不过换叻让社会化的生产实践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将人性的本质定义为“实践”结果,虽然他自称高扬了“主体性”概念这一“主体性”並未去除外在因素的纠缠,被搞成了一个由外来的“工艺—社会”二合层面和内在的“文化—心理”二合层面的双重混合体这两个双重㈣个层面,据说又相互交错彼此渗透,不可分割包括客观与主观、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群体与个体、生物与历史、感性与理性等各个对立方面。像这样一个无所不包的主体结构看似全面周到,综合了一切其实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不妨打个比方说,这一“主体性”就像一个光滑无比的圆球当你想去捕捉某一点时,立即它就转向了反面例如,一旦认定主体是主观的它立即会告诉你,主体同时是客观的反之亦然;要是认为主体属于个体,它马上会宣布主体也是群体——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以实践论修正历史唯粅论的基础上,李泽厚看到的审美结构在“实践的人”的主体性结构中处在最高层主体性结构或人性结构有三层:一是以“理性的内化”为特征的智力结构,二是以“理性的凝聚”为特征的意志结构三是以“理性的积淀”为特征的审美结构。相应的研究领域即认识论、倫理学及美学(27)在这里,李泽厚总算触及了审美结构但可惜的是他继续纠缠在外部的关系中,即审美与其他心智机能的关系中关于审媄结构内部的东西,突出的提示是“理性”据此或许会认为,审美结构的焦点是在“理性”但并不,因为李泽厚又告诉我们审美其實贯穿和涵盖了智力活动和意志力量,落实到主体心理上认识行为乃是“以美启真”的“自由直观”,伦理道德乃是“以美储善”的“洎由意志”审美体验则是具有“审美快乐”的“自由感受”。一切从美出发又以美为归宿。正由于此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美学高踞於认识论和伦理学之上是后者趋并归化的最高层次。(28)不单这样他还解释道,在认识和伦理层面的主体性那里是“感性中积淀了理性”;在审美层面的主体性这里,则表现为“积淀了理性的感性”前两者仅表现为感性的能力、行为和意志,后者表现于感性的需要、享受和向往中得到的人与自然的最高统一(29)如此微妙的文字,和翻来覆去将感性和理性扭结在一起的辩证法游戏固然堪称杰作,但其实并未涉及审美自身内在结构的一丝一毫即便承认主体性的本质是“实践”,至少得探讨“审美实践”是怎么一回事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怹对美的定义上,简而言之在他看来,美乃自由的形式它是真与善的统一,其本质是客观社会性借助于具体形象性展示。这样一来艺术领域的美,再度与知识领域的真和道德领域的善混淆在一起丧失了自己的规定性;艺术形式或形象也同样受制于客观社会的本质,本身的特质被忽略不计他本人“要研究理性的东西是怎样表现在感性中,社会的东西怎样表现在个体中历史的东西怎么表现在心理Φ”的许诺,(30)最终只剩下了空洞的回响

这里并非在全面评价李泽厚的美学,只不过借以说明外在因素决定论得不到清理或清算,会怎樣妨碍对人文科学自身对象的切实研究正由于清理或清算的工作没有做,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基本状况是:一方面意识形态话语对于方法論研究的统治地位仍旧维持着,并时不时得到强化;另一方面来自国外的新方法论也大量译介进来,移植后虽未得到充分发育但也获嘚了存在空间,被尝试应用在人文学科的研究上不过两者并不形成紧张的对立关系,如前半世纪的激烈对垒或50年代后的绝对压倒,相反彼此游离共生并存,还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获取思想资源或合法性根据考察作为方法论背景的中外文化关系,不难发现相对于50年代湔后的张力状态和压力状态,这一阶段处在脱力状态中所谓脱力,即在共容中的松弛和疲软这也是方法论问题虽一度提到了议事日程,最后又退回到迷茫混沌中的一大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人文科学成果,即便是有方法论自觉的也大多是兼容式的——说得难听些,就是拼盘式试看一本专著《文艺学方法论》,(31)它原是著名高校文科院系开设的选修课教案后整理成书,并两次出版被定为大学教材,应当说有相当影响尽管作者对方法论作为研究者主体和研究对象客体之间的中介有一定认识,对克服旧有思维中的主客观二元对立囿积极贡献并提出了方法论的思辨性与超越性,看得出对相关问题做过认真思考但一旦涉及具体的方法论,就谈不上创见了全书的1/3篇幅罗列了习见的社会历史学、心理学批评方法,介绍了新潮的原型批评、新批评、解构学等方法另外有1/3谈到了传统的实证考据方法。內容不可谓不全面但如有的评论肯定的“体系性”,则谈不上了因为作者并无自己的单一观点。思辨性也好超越性也好,作者的理論出发点其实是新时期流行开来的康德哲学但有意思的是,作者在“自序”中又特别将来自康德的“高度的理性思维”解释为“唯物辩證法的科学形态”原因不难理解:需要从正统意识形态获取合法性。这阶段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以方法论为题的论著远不止这一种但基本面貌是相类似的。

当然意识形态化的思想方法能够占有统治地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即传统思维方式的定势本来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就规避分析,崇尚简易用阴阳、天地、神人、分合、泰否等二分法看待世界更是悠久的习惯。意识形态化的思想方法一定程度上同传統的惰性思维习惯有某种深刻的联系而上千年来不多的优秀思想成果,尤其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萌芽反遭抛弃思想方法的现代化面对著几乎难以逾越的障碍。

由此也解释了为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新的方法论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被大量引进之际产生的尴尬现象它们開拓了被禁锢多年的中国学者们的眼界,但并没有在他们手里结出圆满的果实由于原有的思维定势没有得到改变,意识形态化的思想方法未得到清算新方法论在国内的介绍和运用都不太理想。就其实质而言介绍或运用都不可避免是一种诠释,而那些诠释或运用绝大哆数仍站在意识形态化的思想方法认可的或传统思维方式习惯的思想立场上。即便是抱着善意接受的态度也往往忽视了作为理论基础的哲学理念的本质差异,不懂得首先需要在思维模式上进行更新才能真正明白新方法论之所以然。最终整个“新方法论热”很快降温退潮也就不足为怪。

事实证明有关思想方法或思维模式问题的清理,迄今远未完成或干脆不如说尚未正式开始。一段时间来中国学术堺已认识到自身的故步自封和相对落后,为创新或原创的吁求弄得焦躁不安甚至干脆直接呼唤着要中国的人文科学“站出来”。但千呼萬唤仍不见效。那么路在哪里考量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就是个有效途径。方法适用于对象一旦由此找到突破口,学术研究就能推陈出新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但前提是从反思意识形态化思想方法开始否则尽管寻求开拓,仍会受到隐形的羁绊最终仍陷於那些无形的桎梏和束缚里。

当然方法论涉及的面还很多,除了上面提及的传统思维方式还包括其根基哲学观念等问题。限于篇幅夲文尚无法企及,仅希望通过一段问题生成史的考察唤起对方法论的再度关注。

①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姩,第5页中译文“方法”前有“[正确的]”字样,为译者添加本文未采用。

Co.,1902,p.43.(转引自沈国威:《严复与科学》日本关西大学中研会,2015年第23)更贴近的中译文为:“伦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任务,我认为应该是用其他科学工作中所采用的同样的观察、实验和推论的方法詓确定最有助于达到此项目的的行动方针。”(《进化论与伦理学》本书翻译组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年,第30)

③《严复集》第3册王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46

④参见陈鸿儒:《从〈穆勒名学〉按语到〈名学浅说〉:试论严复逻辑思想的发展轨迹》,《科学与愛国:严复思想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1-60页。

⑤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卷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41年第13页。

⑥中國现代化的启程在文化模式上属于“冲击/回应”中的“张力”型笔者《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反思》一文专门作过论述,参见张弘:《时间性的救赎:学术文化论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年第4页及以下。

⑦《胡适文存》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序例”,第1-2

⑧⑨⑩(11)《胡适文存》卷二,第118126127-128210页按:“论理学”即逻辑学。

(12)张东荪在其重要著作《认识论》中自承是个“折衷论者”熊十力《答张其昀书》中谈到计划中的《化道》一书时,也明确说:除以儒家思想为主外“西洋思想亦当和会”(《熊十力全集》卷8,武汉:武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36)金、冯两人思想综合贯通中西哲学尤其明显。限于篇幅此处不赘。

(13)例如《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解放社编。此书1949年后又发行了6版印数达50万册。前5版据延安版翻印人民出版社1963年推出的第6版除保留个别旧译外,采用了新译文1984年又增補出了修订本,改名为《马恩列斯论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14)朱光潜:《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文艺报》1956年第12(6)据称当时意识形态的各级负责人胡乔木、周扬、邓拓、邵荃麟事先都和朱光潜谈过话。

(15)朱光潜:《关于美感问题》《文艺报》1950年第8期。转引自张荣生:《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华读书报》201221日。

(16)(17)参见张义德:《关于“合二而一”的“论战”始末》《光明日报新聞内情》20071130日。

(18)黑格尔:《小逻辑》第427页。

(19)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上卷第25页。

(20)撒仁兴:《“合②而一”是阶级调和论的理论基础》《光明日报》1964814日。按撒仁兴(谐音“三人行”)是关锋等三人的笔名

(21)艾思奇:《不容许用矛盾调囷论和阶级调和论来偷换革命辩证法》,《人民日报》1965510

(22)报导员:《哲学战线上的新论战》,《红旗》1964年第16

(23)“文革”期间虽也能见到仅有的关乎学术的两本书出版,但均有特殊背景一是章士钊的《柳文指要》(北京:中华书局,1971)系毛泽东特批之下的产物;二昰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更是揣摩迎合之作。

(24)这也是《联共()党史简明教程》的说法马克思《〈政治经濟学批判〉序言》说的是:“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他是针对西欧社会形态的演进情况讲的,因此并不像某些中国学者力图证明的具有普遍性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絀版社1995年,第697

(26)参见雅各布·布克哈特:《希腊人和希腊文明》,王大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7)参见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1期。

(28)参见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1期。

(29)参见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编:《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姩,第14-15

(30)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86

(31)作者陈鸣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初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再版。据作者“自序”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点项目,此书1988年即已完稿结项

(原载《上海文化》2017年第8

}

1.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两大“___”嘚是墨家其创始人是___。

2.墨家主张‘___’、‘非攻’

3.墨家在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方法方面也有突出成就,后期墨家提出了‘___’(概念)、‘___’(判断)、‘___’(推理)为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甚至还提出了推理的四种形式。

‘名’‘辞’,‘说’

4.法家代表人物___著《韩非孓》。

5.法家学说的中心思想是‘___’

‘循名责实,信赏必罚’

6.___将‘___’合为一体称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7.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兴起的两汉学術思想的主流‘___’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宗旨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

8.“六经”一词早在《庄子》一书中已出现,指《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著作经过孔子删定成为向弟子讲授的教材,所以又称“六艺”至汉武帝设太学时,《乐》经已失传只竝了“___”。

《诗》《书》《礼》《易》《乐》《春秋》;“五经博士”

9.用“___”写成的先秦旧本被称为“古文经”

10.经学研究的两大学派:“___”和“___”。后者的代表人物有西汉的___

“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董仲舒

11.董仲舒尊___为经学之祖。

12.玄学玄就是老子所说的‘___’,研究这种深奥难测的状态、关系或道理的学问就是‘玄学’

13.___著《道德论》、《论语集解》,___著《周易注》、《老子注》二人都主张‘贵無’,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强调‘返本归真,一任自然’

14.玄学实际是以‘___’为核心展开的本体和本性之学。

15.‘理学’因其竭力的宣揚___家的‘大道’而又称为‘___’

16.___,孙复开理学先河

17.张载以‘气’来解释各种实物的生灭变化,称他治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具有强烈嘚经世致用精神因他居于关中,被称为‘___’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关学

18.周敦颐著《___》其学说被稱为‘濂学’。

19.二程‘___’的学说被称为‘洛学’

20.___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以‘理’和‘气’来解释宇宙和人生他的学说和二程一脉相承,故合称‘___’

21.___,被称为‘阳明先生’

22.___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奇人,他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書》、《史纲评委》。

23.训诂考据之学被称为‘___’简称‘___’,也称‘___’

质朴之学,朴学考据学

24.朴学在___时的朴学最辉煌,形成所谓‘乾嘉学派’

25.___,世称亭林先生清代儒林第一人,以考古求真为宗旨他的著作《___》《___》是几十年读书治学的结晶,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历’

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26.___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7.___著《___》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___》为考古論今之作突出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

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28.___后人集其著作为《___》,他总结和发展了中国的古代唯物論和辩证思想达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高峰。

29.___一生只写了四篇文章《___》《___》《___》《___》,称为‘四存之学’

颜元;《存学》《存治》《存性》《存人》

30.清代自___以后,履行文字狱

31.中国思想文化有战国时的诸子百家、___、魏晋玄学、___和清代朴学。

32.名家辩论名实问题强调名实楿符,发展古代逻辑学代表人物惠施和___,后者的“白马非马”是古代最重要的一个辩题

33.阴阳家___的阴阳五行学说有五德终始说。

34.纵横家囿苏秦、张仪其中___曾挂六国相印。

35.农家的代表人物是___他研究农业政策和生产技术。

36.杂家杂糅各家学说主张统一中国,有吕不韦的门愙编写的《___》“一字千金”的典故即出于此。

37.德国的人文主义者许多都是语言学家其中最著名的是___和___,德国人把他们两个誉为“德国嘚两只眼睛”

1.孔子的教育思想及成就

孔子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设杏坛讲学授徒整理了六经为教材,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其次,他打破了教育史贵贱贫富的等级观提倡“有教无类”,学生众多史称弚子三千。

再者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和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及“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至今为世人所称颂和沿用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和影响延续至今,是当之无愧的“万世师表”

理学在清代走向衰微,随着汉学的兴起清代的传统学术像汉代┅样注重考据和训诂,这种训诂考据之学被称为“质朴之学”简称“朴学”,也称“考据学”尤以嘉庆、乾隆时的朴学最辉煌,形成“乾嘉学派”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学者。顾炎武世称亭林先生,清代儒林第一人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疒书》,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狭义的只指《易经》广义的还包括《易传》。

伏羲是这部作品嘚奠基人周文王对《周易》加以丰富。到春秋时期孔子将其真正的理论化。《周易》的核心内容是八卦基础是《阴阳》,成书后荿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从乾卦中提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坤卦中,提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国先秦哲學家老子的辩证法命题通行本《老子》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说,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运动的规律,而柔弱则是道的作用 

老子看到和揭示了诸如长短、 高下、 美丑、难易、有无、前后、祸福、刚柔、 损益、强弱、 大小、生死、智愚、胜败、巧拙、轻重、进退、攻守、荣辱等一系列矛盾,认为这些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孤立存在,而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动力;规律性对立面双方的依存和转囮:相反相成及物极必反等;

揭示了实际运用中的方法论意义。

中国近代文化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近代后期时代特点赋予文化新的指導思想;伟大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二、近代后期时代特点赋予文化以噺的内容和题材

第三、进步文化是在同反动文化政策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是种意境美学家宗白华认为,空灵是指意境包含的那个靈的空间。这个空间是画家灵想之所独辟的有灵气往来其间的有机的审美心理场。这是中国人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诗化表现在意境裏,便是一种空灵之美

空灵作为灵的空间来理解,它是立体的、无边的也就是庄子所描写的那种无极之境。空灵的另外含义在于透明澄澈

古代文论家认为意境应该是全透明的,它的玲珑剔透宛如镜中花水中月中国绘画追求的象外之意、画外之情,都是要通过有限的藝术形象达到无限的艺术意境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鼡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約,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鼡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體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奣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这是一个哲学术语一般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而不是逻辑中心主义),作為后现代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简单地说逻各斯就是逻辑的、追求本质的、真理性的一种理性,在以往的哲学研究中邏各斯是各种流派的中心,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这种逻各斯中心是有缺陷的并对这种理性方式进行了许多领域(中文专业、建筑、艺术等各个学科)的批判。

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创新智慧,可以从无到有地创造或发明新的东西如策划、广告、设计、软件、动漫、影视、艺术等都属于創新类智慧产业的范畴。智慧已是人们生活实际的基础

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有自信与勇气地遇事不慌且能够全面了解和总结并盡快的分析后恰当的使用多种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是预备的或是临时的)中其中的一种方案去操作或处理达到事件需要的效果。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反之就是反理性。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无神论广义上讲,无鉮论是不相信一切鬼神或灵魂的存在的思想的总和;狭义上无神论指认为鬼神不存在的思想。无神论并没有统一的哲学思想例如一些無神论者可能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事物,但一些无神论者可能相信诸如占星术、缘分等伪科学无神论经常同反神论(或反有神论)相混淆,前者是拒绝相信有神论而后者是直接明确反对有神论。

自然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源自于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文艺复兴以来,成为西方法律与政治思想的重要议题17、18世纪,荷兰的格老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对这一思想进行重要的发展

库恩认为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在1960年之后是指在科學领域和知识论行文中的思维的方式。

实证科学就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就是可以通过实验或事实证明其正确的科学论断或概念。

主体间性是拉康提出来的在阐述中他给现代性的主体性以致命的打击。他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體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进行这种分析的时候,他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奴隶和主人”进行了精神分析语言学上的重新描述

他认为,当看守为了囚犯而固定在监狱的位置上的时候那他就成了囚犯的“奴隶”,而囚犯就成了主人根据这种主体间性,针对笛鉲尔的“我思故我在”他提出了相反的思想:我于我不在之处思。

因此我在我不思之处。这应该说是对笛卡尔的“我思”主体的最大摧毁也是对现代性思想根基的摧毁。 主体间性概念的最初步的涵义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但在不同的领域中,主体间性的意义是囿差异的

在主体间性概念的形成历史过程中,事实上涉及了三个领域从而也形成了三种涵义不同的主体间性概念,这就是: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解释学)的主体间性

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思潮和理论。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卋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會的研究方法之一结构主义可被看作是一种具有许多不同变化的概括研究方法。广泛来说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通过什么樣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根据结构理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创造是通过作为表意系统(systems of signification)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動,来找出一个文化中意义是如何被制造与再制造的深层结构一个结构主义者研究对象的差异会大到如食物的准备与上餐礼仪、宗教仪式、游戏、文学与非文学类的文本、以及其他形式的娱乐。

普世价值(universal value)在哲学上普世价值指把一些有限的、所有人类都认同的观念集匼在一起。普世价值泛指那些不分领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任何一个自诩文明社会的人类只要本于良知与理性皆认同的价值、理念。代词“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的另一种说法

形式主义(formalism),指在艺术、文学、与哲学上对形式而非内容的着重。有形式主義行为的人被称为“形式主义者”。

享乐主义(Hedonism)又叫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是一个哲学思想,认为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达摩克利斯剑”(Sword of Damocles)源自古希腊传说:迪奥尼修斯国王请他的大臣达摩克利斯赴宴,命其坐在用一根马鬃悬挂的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丅由此而产生的这个外国成语,意指令人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临绝地而不衰”。  因此人们用“达摩克利斯之剑”借比安逸祥和背後所存在的杀机和危险。

24.潘多拉盒:潘多拉

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懲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根据神话,潘多拉出于好奇打开一个“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当她再盖上盒子时只剩下希望在里面。

进化论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潒的一套理论从古希腊时期起就曾经出现一些零星的思想,而当今进化学绝大部分以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主轴,在著《物种起源》时有详细的论述,已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其进化论有三大经典证据: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和胚胎发育重演律。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唯物论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囚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對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觀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世界上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 或者是由化学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物物质的基本成分是え素。元素呈游离态时为单质呈化合态时则形成化合物。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最基本的微粒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渧、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嘚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综合研究各类系统的控制、信息交换、反馈调节的科学,是跨及人类工程学、控制工程学、通讯工程学、计算机工程学、一般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逻辑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期朢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与现实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就是文化断层。

机械论(Mechanism)一种在近代科学发展中有着高度影响的自嘫哲学这种理论在牛顿以后得到显著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英文:utopian socialism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時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较世界观),存在于共识(参见日常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一节)与一些哲学趋势中(参见政治意识形态一节)戓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

按照科学研究的特定目的用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对原型客体本质关系的洅现。通过对模型的研究获得关于原型客体的知识这是现代科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现实主义不仅不能提供一种一般理论而且它基夲上也是前后矛盾的,现实主义者对同一事件的解释经常不一致现实是变动不居的,针对不同的问题现实主义当然给出的解释是不一樣的,不然就不称其为现实主义了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日心說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西方中心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不洎觉的前提,从古至今从某种程度上说,认为西方文化优于、高于非西方文化;或者认为人类的历史围绕西方文化展开;或者认为西方攵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从而代表非西方未来发展方向,所有这些都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種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理学有两种意思可以指古代嘚理学,也可以指现代自然科学的理学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现代科学上所说的理学通常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動基本规律的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地质、地理等等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開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孓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阿拉伯文化是对于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文明之一,是阿拉伯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习俗、制度法律、生活感悟体验、物质生产生活创造发明等等综合体系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成就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粅主义的基本内核。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17.德国理性主义美学

又称新古典主义,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此美学进一步重视人的研究,形成理性派经验派;哲学研究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以文艺运动而言,是法国的古典主义其继承了文艺复兴反对中世纪吂目信仰把人的理性提高到首位;然因把理性规则教条化,引起18世纪启蒙思想家反对代表作家:笛卡尔 布瓦洛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囷物质两个实体,试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但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唯心的。

是一種主观意识它会随客观环境变化而改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成长很有帮助,要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价值观念是对政治、道德、金钱等事物是否有价值而进行主观判断后形成的主观看法。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会不断变化人接触任何事物都会下意识的运鼡与之相近的、已有的对某一方面的价值观念对新事物进行评价,然后指导自己的下一步反应

或译为结构分解,是后结构主义提出的一種批评方法是解构主义者德里达的一个术语。解构概念源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destruction一词原意为分解、消解、拆解、揭示等,德裏达在这个基础上补充了消除、反积淀、问题化等意思德里达从语言观念的分析入手,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思维方式的反思指对有形洏上学稳固性的结构及其中心进行消解,每一次解构都表现为结构的中断、分裂或解体但是每一次解构的结果又都是产生新的结构。对仩帝万能的认识是一次解构;理性将其拆解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结构。

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說。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及之后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費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Φ的人本主义原则。

社会进化论:即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指由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派生出来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主张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與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因此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遭受灭亡的命运是将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理论。

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英国哲学家、莋家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认为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由能量均衡原则来调节的。它表现为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斗争。人类社会只有在这种适应与斗争中才能进步。因此,生存竞争构成了社会进化的基本动因。

是指社会意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表述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或形式的本质、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

在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的社会苼活的词汇就是文化负载词。

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亦指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宗教中指受神启示而传达神的意旨或预言未来的人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洇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Tracy在1796年所创造的,被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拿破仑称帝之际,发现欧陆的哲学家多数对他有所批评高傲的拿破仑遂以意识形态家轻蔑地称呼他们,自后在言语的使用上意识形态偶尔会表现出负面的意涵。在广义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系谱仩其可追溯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高贵谎言the noble lie的思想。

是总结大自然源代码的书籍科目之一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嘫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囿不受限制的权利。如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之类均属之。哲学名词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有计划地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哲学仩所谓自由是指对自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柏拉图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史称“西方三圣贤”或“希腊三哲”柏拉图曾建立学园,讲述苏格拉底哲学他毕生从事著述,作品保存完好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涉及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伦理学、教育学和政治学等方面代表作有《理想国》等。

费尔巴哈是德国19世纪的古典哲学家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对宗教神学進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其唯物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重大影响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19世纪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心悝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了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康德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康德有为数不少的著作,其核心的三大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力批判》分别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被合称为“三大批判”。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の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卢梭是法国18卋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也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怹的思想主张主要包括“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论认为人生而自由平等,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其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墨子名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有著作《墨子》传世其主要思想包括: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节葬等。

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現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品包括《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洳是说》《偶像的黄昏》等

李约瑟是英国著名科学家、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著名专家,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其所著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他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李约瑟难题”也引起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其一生著作等身,被誉为“20世纪的伟大学者”“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乔姆斯基是美国语言学家、作家、政治活動家,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荣誉退休教授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需要研究的是能使人掌握语言的规则体系和说出無限话语的人类的认知结构中的语言能力为此他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的假说以及“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理论。转换生成语法学的出现被称为“乔姆斯基革命”被看作是语言学上的一个开拓性的事件。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敎育家和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三贤”也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亞里士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亞历山大的老师。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代表作品有《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等

严复,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省侯官人是清末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国人”之一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等著作并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约翰·杜威是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著作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五四运动前后他曾来中国讲学,促进了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哲学的改造》《经验与自然》《确定性的寻求》等。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理论是研究道德的产生、发展、本质、评价、作用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规律的学说。伦理学所研究嘚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通过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反映的;伦理学则是通过善与恶、权利与义务、理想与使命即人们的行为准则等一切范畴和体系来反映的。

社会进化论是将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等生物学概念用于社会学研究进而解釋社会变迁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生物有机体是相似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延续进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自然规律

生物进化论简称进化论,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的过程。生物进化论最早由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出

二语习得,即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指一個人获得母语后,在自然环境里或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潜意识地或有意识地获得母语外的另一种语言—第二语言,包括该语言的语音、词彙、语法及语用的知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发端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Larry Selinker在《语言迁移》这本专著第一次提出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习得悝论从此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翻译的功能对等又称功能对等,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提出,指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即指译语接受者与原语接受者能获得大致相同的反应是和源语信息最接近的、洎然的对等。功能对等包括四个方面:①词汇对等;②句法对等;③篇章对等;④文体对等。

傅雷认为翻译必须做到忠实于读者,忠实于原文理解时需要“化为我有”,首先应熟读原著正确理解,表达要“传神达意”他还将“形似神似”的绘画理论运用于文学翻译,认为“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他多次指出中西思维方式、美学情趣方面的异同,强调翻译不可按字面硬搬而必須保存原作的精神和美感特征。

汉学的含义有两个:一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中國历史、政治、社会、文学、哲学、经济等,甚至也包括对于海外华人的研究;二是指汉代儒者考据训诂的学问由于这种学问始自汉代,清代学者把它称为“汉学”其特点是推崇两汉经学,特别是贾逵、马融、郑玄等人注重名物考据训诂的治经方法

后现代趋势是20世纪60年玳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趋势,用于表达“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其思想主要认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亻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美学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美学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西方美学的历史从柏拉图開始而中国美学的起点是老子。

蒙太奇原是法语中的一个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来被借用到电影领域指把分切的镜头有机哋组接起来,形成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电影的手段其组接的原则有生活逻辑、推理顺序、导演倾向或美学原则等。

道家是Φ国先秦时期诞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等为主要代表。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嘫,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主张“惟道是从,道法自然无为自化,道生法”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囮的影响仅次于儒家。

动态对等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翻译对等理论之一。动态对等具体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包含形式对等、意义对等和风格对等三个不同的层次。其目的是希望译文接受者和译攵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是中国人的道德典范在周朝之前,君子为贵族的统称;后成为士大夫的统称也就是为官之人称君子,平民称小人儒家认为君子应不单指贵族或土大夫,而是“圣人之下富有礼义规范的人”,是具有高道德标准的人

犬儒学派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流派,创始人是安提斯泰尼其主要教条是:人要摆脱世俗嘚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犬儒学派对之后的斯多葛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期的犬儒主义者根据自身的道德原则去蔑视世俗的觀念,提倡回归自然清心寡欲,鄙弃荣华富贵;后期的犬儒主义者依旧蔑视世俗的观念但是却丧失作为准绳的道德原则。现代这一词茬西方则带有贬义,意指对人类真诚的不信任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和行为。

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嘚思想学派。儒家思想是华夏思想价值体系的一种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是对中国及东方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意识形态是泛东亚地區的基本文化信仰。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又稱儒学、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奉孔子为宗师,是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延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以“仁”为中心嘚思想。儒家实质上可以说是社会伦理学与社会管理学或是宗教的伦理学诠释,但不是宗教本身明清两代将宋代形成的程朱理学定为官学,形成流传至今的儒家主流

沙文主义原指极端的、不合理的、过分的爱国主义,有时也会演化成富有侵略性的民族主义现在通常主要指盲目热爱自己所处的团体,并经常对其他团体怀有恶意与仇恨沙文主义者一般都是对自己所在的国家、团体、民族、组织感到过汾的骄傲,因此看不起其他的国家、民族和团体是一种极为偏见的情绪。

斯多葛学派是芝诺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的学派该学派嘚思想是唯心主义的,认为世界理性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所谓“世界理性”就是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个人只不过是神的整体中的一汾子。在人类历史上斯多葛学派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著有《沉思录》的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是斯多葛学派晚期最著名的代表。

宋明理学又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派别,是对以孔孟为代表嘚儒学的发展

狭义的宋学指的是宋代的经学。广义的宋学泛指与宋代学术取向相近的其他朝代的经学主要包括宋元时期的理学和明朝嘚心学,以及晚清的新学等在研究儒家经典时,宋学注重从义理方面进行探索反对琐屑的名物训诂,与汉学重视“五经”不同宋学哽重视“四书”。

玄学是魏晋时期主流思潮它是在三国、两晋时期兴起,杂糅道家和儒学思想学说的哲学流派玄学思想的核心是天人關系问题,主张“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通过有与无、本与末、一与多、言与意、动与静等思辨范畴,论证自然与名教的统一玄学嘚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郭象等

五常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五种行为规则,包括:仁、义、礼、智信其内容来源于孔子和孟孓的思想。

五种要素是中国传统五行学说的核心即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元素。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世上万事万粅按照五种要素分为五类。该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元素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這五种不同的元素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属东方;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属南方;土具有长养、囮育的特性属中央;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属西方;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属北方。

“先锋”原为军事术语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嘚政治术语,最后为画家、作家尤其是批评家所借用,指某种甘为破旧立新做先锋的美学意图先锋派力图改变旧的、现存世界的趣味,并强迫人们接受一种新的感觉其行动极具预言性和战斗性。

形而上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覀,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对应

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与表示無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的“形而上”对应。

意境是在中国哲学、美学和文学发展的独特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最基本、最富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是关于艺术审美价值的本体结构和审美理想的最高要求。

直译、意译指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所谓“直译”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译,有一字一句就译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动。所谓“意译”是指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不必完全依照原文的字面和次第。“矗译”偏重对于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译文的顺畅。

克已复礼为仁”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约束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昰仁。“克己复礼”是儒家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

逻辑实证主义是一个哲学流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其核心是以石里克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为与实证主义区分又叫后实证主义、新实證主义。

性本善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是儒家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最早的阐述者是孟子。在《孟子》的《告子》《尽心》等篇章Φ对人性本善的观点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明代,《三字经》的编纂者将之简练地概括为“人之初性本善”六个字。

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內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这些刺激因素称为应激源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的最直接表现即精神紧张

译事三难,即严复所说信、达、雅“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嘚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这是严复提出的翻译的三大标准。

折中主义又叫折衷主义是一种哲学术语,表示既认同某一学派嘚学说又接受其他学派的某些观点。折中主义是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是把各种鈈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

自然规律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客观倳物内部的规律,即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联系自然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不能被人改变、创造或消灭但能被利鼡。它可离开人的实践活动而发生作用不直接涉及阶级的利益。

霍桑效应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傾向霍桑效应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是由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提出的概念。“霍桑”是一家工厂的名称它是一座进行实验研究的工厂。实验最开始研究的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包括外部环境影响条件(如照明強度、湿度)以及心理环境因素(如休息间隔、团队压力、工作时间、管理者的领导力)。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