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中南大学铁道学院机电学院请问毕业后到哪工作最好??

学校领导,院士风采,中南,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中南大学(英文名称: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缩写:CSU )是在2000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为高文兵同志,校长为张尧学院士。中南大学是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与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在中国同时进行两个标准试点研究的两所院校之一,是*批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五所院校之一,也是*拥有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成立的“中国南方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的高校。)

中南大学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合并组建而成。

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中南矿冶学院,于1952年由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的矿冶系(科)合并而成。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7月改名中南工业大学。1996年通过立项审核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8年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划转至教育部直属。中南工业大学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1]

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湘雅医科大学,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协会”创建于1914年,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为美国耶鲁大学在华*姊妹学校。1996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并以部省共建形式进行建设,隶属于卫生部

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60年以成建制的三个系和部分教研室为基础,另辟校址成立,隶属于铁道部长沙铁道学院的主题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路科[1]

中南工业大学(原名中南矿冶学院)

中南工业大学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由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6所院校的矿冶类学科组建中南矿冶学院。

1960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

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标志着由单科性工学院向综合性工业大学的转变。

1996年9月通过国家“211工程”立项审核,成为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先后隶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1998年9月起再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湖南医科大学(前身为湘雅医科大学)

1906年,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在中国创办的*一所西医院,初名雅礼医院。

1914年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与美国雅礼协会合作创办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湘雅医学院),雅礼医院随之更名为湘雅医院,“湘”代表湖南,“雅”代表雅礼;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首任校长为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开创者――颜福庆博士。

“勤奋、严谨、团结、进取”是学校的校训。先后培养造就了如张孝骞、汤飞凡、应元岳、李振翩、谢少文、龙伯坚、吴绍青等一大批著名医学家。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

1978年,该校成为卫生部部属高校,1996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并以部省共建形式进行建设,隶属于卫生部。

长沙铁道学院(前身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长沙铁道学院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路科。

1953年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的土建专业和原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的土木,建筑和铁道专业合并建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当时全国土木三强之一)。

1960年9月15日,以成建制的部分系和教研室为基础成立,长沙铁道学院正式挂牌,隶属铁道部,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的有行业特色的大学。

1970年,长沙铁道学院由铁道部划归湖南省领导。

1975年,教育部、铁道部决定将长沙铁道学院改为由铁道部和湖南省双重领导、以铁道部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0年4月29日,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和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成中南大学,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南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门类,以工学和医学见长;拥有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二级学科21个),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和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下设30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86个;是内地56所设有研究生院大学之一,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二级学科19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8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南大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有4个*创新群体、1个*大学科技园、5个*人才培养基地和课程教学基地;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博士生导师805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1499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251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万多名,来自全国31个省市和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

中南大学现占地面积386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等仪器设备总值近6.7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总藏纸质图书454.24万册,并已实现信息

。2005年规划建立新校区,规划用地140.56公顷,规划建筑面积82.4988万平方米,并已于2009年投入使用。

中南大学校本部即原中南工业大学校区,坐落在岳麓山脚下,位于岳麓区麓山南路。校区在清华大学抗战南迁时留下的“民主楼”、“和平楼”等校舍基础上建成,建筑风格大多系红砖古朴的苏式建筑。校区目前是学校主校区及行政机构所在地,功能以高年级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科研为主。非医学专业的二级学院及科研机构大多在此校区办公。

南校区为原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区,紧邻校本部,现主要为升华学生公寓所在地。文学院,法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系已搬入该校区,全校所有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全部入住南校区。

新校区位于湘江河畔,与南校区仅一路之隔,其中教学楼A座,B座,C座,D座,外语楼,综合实验楼,图书馆,中铝科技大楼,体育馆等建筑已投入使用,全校所有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全部在新校区上课。

湘雅医学院老校区即原湖南医科大学校区,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毗邻,位于河东开福区湘雅路。

湘雅医学院新校区位于岳麓区桐梓坡路,紧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主要为医学高年级本科生生活学习的地方。

铁道校区位于天心区韶山南路,为原长沙铁道学院校区,主要为土木,交通运输,软件,统计,通信,电子信息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生活学习的地方。

国家重点学科 /中南大学

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遗传学、有色金属冶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外科学(胸心外)、耳鼻咽喉科学、药理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外科学(普外) 

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在某些领域已具备世界一流水平。

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英国伯明翰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并称。   
与19世纪发现的地槽地台学一同被称为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与20世纪的板块学说一同被誉为地理学领域在20世纪的两块里程碑之一。  
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齐名,在数学界有“北陈南侯”之称  
张孝骞汤飞凡谢少文李振翩     在中国被誉为“南湘雅,北协和”
他俩领导微生物学内科学位于世界前列  
中国国内爆炸物理学领军人 

中南大学自2000年来,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43项,居全国高校第2位。其中一等奖3项,居全国高校第1位。其中科研成果“C/C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国家重点工业性实验项目”于2004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六年之久的空缺局面。自教育部推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以来,中南大学有7项成果入选,居全国高校第3位。

截止2013年末,学校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以*科研任务为主体的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200余项,拥有专利40余项。

2011年,学校专利申请560项,授权380项,同比分别增长33%和65%;SCIE收录文献1526篇,居全国高校第14位;EI收录期刊论文1701篇,居全国高校第9位,国际论文排名首次进入前10位。

教育部推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以来(1998年-2012年),该校有7项成果入选,居全国高校第3位,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专利实施率达70%,中国高校中国专利奖金奖排行榜第三名。2010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中南大学以6个一等奖位列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

2000年-2012年:该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43项,居全国高校第2位,其中一等奖3项,居全国高校第1位

2004年:获国家重大技术发明与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获发明一等奖(空缺6年)1项,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与清华大学并列第1名;2007年,获得国家重大技术发明与科技进步奖12项;200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周宏灏院士研制出世界首块高血压病基因诊断芯片;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方加胜教授获亚洲医学界较高奖,是*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2008年:发改委授予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教育部系统高校获得4项。黄伯云校长领衔的“C/C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国家重点工业性实验项目”获此殊荣。

该校从事军工研究,建有航空航天学院、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承担军工项目和军工科研经费最多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最早取得武器装配生产许可证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以*科研任务为主体的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200余项,拥有专利40余项。曾为中国*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座生产性原子反应堆,*艘核潜艇的建造,*颗人造卫星、*枚洲际导弹、*颗同步卫星、*枚运载火箭的发射、神舟飞船、大飞机、高速列车等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四次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嘉奖,并多次授予“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同时中南大学也是*拥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为军队培养军官的教育部直属高校。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显示,该校有多种著名学术期刊:主要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医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等学术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中南大学承办的、以有色金属材料和冶金学科为主的两种综合性学术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被EI核心库、《化学文摘》等国际和国内主要文献机构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主要用于国际学术交流,被SCI扩展版和EI核心库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库)等国内外知名检索系统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其论文常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有影响的文摘类刊物转摘或全文转载。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中南大学和中国铁道学会共同主办的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还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EiPage数据库核心期刊。

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
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
智能化综合能效管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3个)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牵头)
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牵头)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参建)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高性能铝材工程化研究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
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癌变与侵袭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
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有色冶金自动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药物基因组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2个) 
内镜微创技术装备与标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新材料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
教育部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1个)
中国人类遗传相关疾病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
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平台(5个)
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创新引智基地 癌变与侵袭原理创新引智基地 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创新引智基地
生物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粉末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1个)
流程工业节能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非可控炎症与肿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耳鼻咽喉重大疾病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肾脏疾病与血液净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遗传药理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深部资源开发与灾害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有色资源与水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湖南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
湖南省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心血管疾病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炭纤维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软钎焊料工程技术研究中 湖南省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先进建材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亚健康诊断与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研究中心 湖南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金融识别与自助服务平台工作技术中心 湖南省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矿冶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
湖南省高校精密工程测量与形变灾害监测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高校重大呼吸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科学安全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高校遗传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工程实验室(3个)
精神疾病诊疗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先进控制与智能自动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湘雅医院结构生物学与药物设计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陈国达(1912~2004):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陈新民(1912~1992):著名的冶金物理化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陈志武(1963~):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世界知名经济学家

古德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采矿工程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何继善: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的应用地球物理学家、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会员;

黄伯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航空制动材料、高温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方面开展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 

黄培云(1917~2012):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世界著名的粉末冶金学家,是中国粉末冶金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1945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科学博士学位; 

金展鹏: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相图计算杂志副主编、美国相平衡杂志顾问编委、亚太材料科学院会员;

鞠躬: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神经解剖学家;

李振翩:美籍华人科学家、著名病毒学与微生物学专家; 

凌敏猷:一级教授、著名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家;

刘宝琛:中国工程院院士、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致力于采矿工程及岩土工程研究;

刘德培: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学专家;

刘业翔: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冶金、材料及工业电化学专家,美国TMS学会资深会员,欧洲ISE会员;

卢惠霖:著名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人类优生学家;

}

我是个在深圳工作的外贸狗,周六要在铁道学院考自考论文,周五需要在铁道拿自考论文的准考证,有没有铁道学院的热心童鞋帮忙领取下,如果自己去领取,今天晚上就得跟老板请周五和周六的假,,但是老板是个不喜欢别人请假的人,所以每次请假都象上刑场一样,,加上最近业绩也不好,,更加不敢任性,,所以抱点希望希望有铁道学院的的热心童鞋帮忙代领下,周六我来铁道的时候,你再给我准考证,,,跪谢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