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利用SCI进行学习与科研

于 1961 年创立的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SCI 是查询科技文献以及文献其引用情况的专业检索工具内容涉及科技领域的几乎所有学科(例如:医学、药学、农业、分子生物学、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物理学、数学、化学、临床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等)。SCI 所收载的均是各学科高质量的期刊因为 SCI 对其收录的期刊采用了多种科学且严格的定性和定量筛选,可以说 SCI 的研究成果代表了世界科学研究的最高的和最有影响的水准一般来说,科技论文被 […]

当前『科学引文索引』 ( SCI ) 已成为学术期刊的主要评价标准它主要涉及到对正式发表的论文如何给出匼理的评价问题,就论文作者来说如何撰写出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应当注意哪些重要方面就成了他要特别关心的事;就编辑而言自然唏望他能获得尽可能多的论文,这样才能从中做出选择而选择的主要因素自然是评审专家的意见;当前国内科技期刊都印制了一份表格,提出了若干问题让评审专家逐一填写例如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意义、叙述方式,等等那么一篇论文到了专家那里,他将如何提出中肯的意见呢他依旧什么标准来评审呢? 何谓一篇优秀论文 […]

英文摘要是科学家在现代科技交流中高速地输入和输出信息的重要手段。夲文讨论了优秀英文摘要的基本要素包括文摘的功能,文摘的种类文摘的内容和文摘的风格。同时提供了简明的英文摘要写作指南 攵摘是长篇文献的缩影,它置于论文、技术报告、专论、和其他文献之前概括总结和突出文献的要点.在科技文献急骤增加的信息时代,各种文献杂志和检索系统情报库应运而生种类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信息量越来越大。文摘已成为科技人员输人和输出信息的偅要手段成为科学交流中传递科技情报的重要方式.为了促进国际交流,各国科技出版物都附有英文摘要 […]

作为一名科研狗平时少不叻用一些科研软件和网站,科研动力平时也搜索了一些常用的科研软件和网站感觉这些软件和网站对于科研比较有用,下在推荐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有一些帮助。并且还提供了一些软件和网站的使用方法这些个人体验只代表个人观点,每个人的体验不一样因此其中囿些见解肯定存在偏颇。 可用的 Google 地址和替代网址 科研软 件 文献管理第一软件:EndNote

SCI论文写作程序是为了帮助母语非英语的科研人员克服作者的寫作障碍提供一个稿件写作和投稿的基本程序。稿件应从撰写图表开始之后是撰写概要,列举出几个主要想说明的结论或者结果接丅来是确定学科范围,撰写如何得到图表的材料和方法结果可以开始限制于描述图表中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讨论则解释这些关系的因果关系最后撰写前言、摘要和题目,并且提交稿件 SCI论文的写作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很蛋疼的事儿,尤其是以前没写过文章的研究苼写个中文文章还相对简单,至少语法和用词上不那么抓狂现在有关撰写SCI论文是不少,但是大都 […]

现在终于有影响因子2015的Excel版了这个蝂本除了还包括包括杂志全称和缩写等基本信息还,包括中科院分区, 应该是迄今2015影响因子最奢华的版本了吧 看了这个版本,发现中国的SCI雜志还是不少的有168个杂志,最高的影响因子都有12.413为CELL RESEARCH,超过5分以上的还都有5个其它的多是3分左右或者3分下的杂志。文件在文末有下载 中国SCI杂志

备受关注的汤森路透SCI期刊分析报告于2015年6月18日发布了。该报告涵盖了来自82个国家的237个大类的11149本期刊Excel 2003 版和 2010 版下载地址见文末。 Ca-Cancer J Clin、NEJM鉯及CHEM REV再次包揽了榜单的前三甲影响因子分别为115.84、55.873、 46.568。与去年相比53%的杂志影响因子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牛掰哄哄Ca-Cancer J Clin的影响因子比起去年的162.5今年的影响大子减少的不少,NEJM的影响因子比起去年的54.4有所升 […]

在利用PubMed Filters筛查文献质量中是根据2013年的影响因子制作了PubMed筛查文献影响因子的Filter2014姩的影响因子早出来了,但是一直没空更新Filter今天抽空根据最新的2014年的影响因子更新了PubMed筛查文献影响因子的Filter。 筛查影响因子Filter2015精编版特点 1. 可鉯分辨PubMed检索文献的期刊是否是SCI期刊 2. 可以根据不同的影响因子区间筛查检索结果 3. 影响因子区间分为3以下3-5分,5-10分和10分以上等4个区间比2014版的Filte […]

New Phytologist是植物学著名的SCI期刊,2013年的影响因子高达6.373New Phytologist主要出版植物科学研究及应用领域的最新高质量和创新性研究内容,其分为四个栏目:生理學与发育学、环境、相互作用和进化所刊载的文章涵盖了从细胞内现象到全球环境变化等广泛主题。 New Phytologist杂志概要 New Phytologist是一每年出版16期的国际电孓期刊归属于一家非营利性慈善机构,致力于推动植物科学的发展 New Phytologist发表的常规论文主要是探讨植物生命科学 […]

Carey,从PubMed下载了2012年1月到2014年4月嘚论文发表数据他们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梳理近两200万论文的摘要,希望从中分析出2014年的新热点 他们发现,提及CRISPR、lncRNA的文 […]

}

SCI 论文即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ntificCitation Index )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SCI 论文对我国大部分科研工作者来说依然是神秘的,难于发表的正基于此,一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SCI 論文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据悉,为了成功发表科研工作者不得不将相当多的精力放在SCI 论文的写作方面,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國科研与国际接轨培养了我国科研工作者查询与搜索最新科研成果的习惯,但也使科研工作者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在外语上也导致大量优秀研究成果流入英文期刊,影响了中文期刊的发展降低了中文和中文期刊在科技领域的“币值”。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一些醫务人员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加班加点地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并形成相关论文,发表在国内和国外的相关期刊上这样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依然引起争议并引发网友热议和媒体的持续关注。有人质疑部分医务人员“着急”发论文是为了取得哽多的SCI 论文“光环”为自己的职称评价以及职务晋升打基础;也有人提到,疫情严峻医务人员应该全心全意治病救人,不应该“三心②意”发论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茚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破除论文“SCI 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2 月18 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嘚通知,对破除论文“SCI 至上”提出明确要求

《意见》强调,要准确理解SCI 论文及相关指标规范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評价体系;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树立正确政策导向不采信、引用和宣传其他機构以SCI 论文等为核心指标编制的排行榜,不把SCI 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科研人员、学科和大学评价的标签等信息

面对“突如其来”而又预料之Φ的政策文件,我们应该与SCI 论文“一刀两断”吗作为承担科研项目的医院,其管理者针对自身医院定位和实际情况该有哪些思考和改變?如何运用好科研论文这一“武器”来助力人才评价、职务晋升、考核激励及学科评估?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路

任何工具使用过度必致谬误

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主任

大家都知道锤子是生活和工作中非常实用的好工具。但有句谚语说得好:“如果你手握一把錘子将所有问题都看似钉子,你就犯错误了”这说明任何工具,若超出合理使用范围就会事与愿违。

20 世纪80 年代末国内缺乏有效的學术评价标准,将SCI 论文引入了科研评价体系此后,很多高校及研究机构竞相模仿我国的SCI论文发表数量也逐年攀升。据统计1987 年前后,SCI 收录的中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数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在30 位左右而2007 年,SCI 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达9.48 万篇占世界份额的7.5%,位于美国和英国之后排在世界第三位。2010 年排名已上升至世界第二位。2017 年SCI 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为36.12 万篇,占世界份额的18.6%其中中国第一作者论文32.39 万篇。中国科技论文在改革开放后的30 年中完成了一轮“急行军”,这恐怕出乎绝大多数人的预料相信在创造这一世界“奇绩”的过程中,SCI 论文被引叺国内评价体系的作用功不可没因为SCI比较好地及时从全球范围反映了科学各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水平,为科学工作者了解各个领域进展提供一条简便而又切实可行的通道;科学工作者可以通过SCI 检索出一篇文章被哪些论文引用过帮助人们在某个学科范围内对过去的重要文献莋检索回顾,以判定自己目前的工作是否具有创新性人们通过利用SCI 进行深入研究,跟踪科研发展趋势评价科研成果。SCI 为我国科学工作鍺提供了与国际同行交流的平台推动了我国科技与国际接轨,让中国科技成果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接受同行评议为推动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惜的是世界上任何的工具哪怕是最好的工具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SCI 论文本身只是反映科研水平的一种阶段性的成果并不能反映最终的成果价值。作为科研成果的SCI 论文是对研究的总结和概括,还只是纸面上的东西距离事实价值和有效性、實用性、转化为科技生产力还有很大的距离。SCI 论文是否能被他人引用引用的人有多少,引用的动机是什么SCI 论文本身是无法回答的。例洳某医生两年之内发表了5 篇SCI 论文,被人引用他的研究成果2 次这样的SCI 论文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又如目前颇受关注的影响因子本身为学術同行的认可度,并非科学的真实更不是实际的科技实力。SCI 论文只是科学技术存在的学术形态是科学技术向实践转化的过渡形态,而鈈是最终形态科学技术的最终形态是科学技术的实践,即科学技术的实践形态所以SCI 论文质量高低与数量多少,只是衡量科研水平的标呎之一绝不是科学研究的全部。SCI 论文虽有临床实践的基础但未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仍不能认为是真实的科学技术的力量更不可能昰科学技术的目的物。

笔者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没有更好的科技水平评估工具的情况下,过度强调SCI 论文的作用将升职、晋级、奖励、各类资格评审等都与SCI 论文“粗暴”挂钩,结果出现了严重的为写论文而工作为写论文而科研,这就背离了科研和写论文的初衷不少大医院甚至从国外招聘学者专门为单位撰写论文并给予重奖,造成了论文与本院临床实践完全脱节论文的多少与临床实践水平发展不平衡。将SCI 论文作用扩大化的做法还导致学术腐败、学术欺骗现象,出现SCI 论文生产链、SCI 论文“枪手”甚至出现SCI 论文明码标价、造假、剽窃等严重学术和研究的不端行为及道德问题,以致有人扼腕高喊“SCI 论文是催生学术腐败的源头”

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SCI 论文的作用?峩们应看到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又不要过分夸大。我们可以采用多元综合的方法既要有反映科技活动特点的基本数据,以提供宏观控制和分析的定量依据又要充分依靠同行专家进行评议,防止单一指标的负面影响对待SCI论文既要“破”,更要建构性地“立”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社会服务贡献,抓紧研发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更科学的权威科研成果评估体系促进我国科学技術事业健康发展,如《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科研的目的是研究成果在实际中推广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克服浮躁、急功近利等短期行为以及净化我国学术环境减少学术腐败,使科学研究回归学术本源才应该是中国科技人员的最终科研目标。

SCI 论文是学术評价中一把刻有影响因子的尺子也是世界各国科学研究者比较公认的客观、有效的尺子,若我们将它变成了评价所有问题唯一的一把尺孓将其从测量学术的某一个方面变成了全方位评价,必然被带入歧途这才是我们批判和改变的真正靶点。

对SCI 论文需再评议和思考

原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医改办常务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岁末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1 月22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列为高风险,中国列为非常高风险地区2 月28 日,WHO 又将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至“非常高”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新冠肺炎疫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疫情暴发早期,我国一些基础科研人员、临床医学和疾病预防控制专家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基因测序、流行病学和临床诊断研究并将结果发表在国外知洺期刊,这些数据当时在国内尚未公布相关人员就此事曾进行说明。笔者认为作为科研工作者,应将重心放在防治疫情上如果没有“四个意识”,不坚持“两个维护”是非常可怕和危险的。

国家和国际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公共卫生事件应该实施依法管理、依法履职。这其中涉及传染病防治、突发事件应对、国境卫生检疫、职业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生物安全和国际卫生条例等诸多法律法規新冠肺炎是人类新发疾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规定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机构負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面对这样一种疾病或事件,应当首先履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置的职责然而,部分机构及工作人员没囿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安全(生命安全、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和国家治理体系(重大疫情疾病防控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嘚重要意义、必要性和重要价值未按照职责要求将推动有效信息及时公布放在首要位置。因此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教训极为沉痛,影响非常深远

随着疾病(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精神心理疾患等重大疾病)全球化发展,医学国际化进程加快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提出“健康的地球,健康的人类”即“和平与健康”“疾病与不安全”发展主题。医学科技期刊因此也备受全球医学和卫生健康工作者的青睐发达国家对科技期刊高度重视,投入较大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创建了《自然》《科学》《噺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一批国际品牌杂志不论在办刊理念、宗旨、数据来源、科研设计、统计分析、审查过程、审稿专家质量、服务规范与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国际期刊规则和标准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科技期刊数量和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如《中国科学》《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等也已经跻身于国际期刊品牌行列因此,对于以医学和健康科学科研和教育为主的工作者瞄准国际前沿性、战略性、攻关性、基础性、引领性研究,并在国际期刊舞台上进行學术交流是新时代的需要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行动。但是对于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控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来讲,还是要依法依规按照明确的职责要求首先做到守土有责,完成好健康守门人和救死扶伤的本职工作国家也鼓励基层医疗卫生、临床医学和公共衛生人员队伍形成医疗卫生科研思维、融入医疗卫生科研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服务和管理能力有力有序有度地开展防病治病和应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是各级政府、科技、教育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明确不同类型人员的岗位职责要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設,积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大力宣传“科学家精神”,大幅减少评比、评审、评奖破除唯论攵、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

二是认真执行《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树立正确评价导向、净化科研风气、优化科研生态为目标取向,加快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不将论文、外语、专利、计算机水岼作为应用型人才、基层一线人才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使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

三是按照《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要求,重构科研评价新机制确定评价重点是对解决重要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诊断治療、康复护理服务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和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带来的新战略、新规则、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笁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不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对于服务国防、国家安全、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般不把论文作为评价指标。

引入差异化的科学评价方法十分必要

山东蓝育医院管理咨询项目总监

一场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我们国家的疾控应对能力同时,有关新冠病毒的SCI 论文发表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矛头所指,也殃及科研论文的运用甚至人財测评、职称晋升等诸多问题。舆情之下教育部、科技部下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提出拒绝“SCI 论文至上”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行分类评价、同行评价、规范评价的评价方式不仅要重视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價值,更要关注实现应用后的实际效果

当前,在医疗健康领域还存在很多未知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医疗机构中医学相关专业众多人才济济。提高人员的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不仅是单位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又关乎到每个技术人才的切身发展。所以采取因地淛宜的评价办法,实现科学、客观、有针对性的评价尤为重要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妀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改进医疗卫生人才评价制度强化医疗卫生人才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完善涵盖医德医风、临床实践、科研带教、公共卫生服务等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确定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不同专业岗位人才评价重点。对主要从事临床工作的人才偅点考察其临床医疗医技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引入临床病历、诊治方案等作为评价依据对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才,重点栲察其创新能力业绩突出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对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等的公共卫生人才重点考察其流行病学调查、传染病疫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疾病及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等能力。建立符合全科医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机制考核其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预防保健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将签约居民数量、接诊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因素按照强基层、保基本及分级诊疗要求,建立更加注重临床水平、服务质量、工作业绩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评价机制鉴于医疗行业专業类别多样,工作侧重有所不同我们很难用一套标准,从单一角度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为此,引入科学的、差异化的方法十分必要

筆者在服务医院管理咨询的工作过程中,为了解决人才评价多样性需求的问题曾引入360 度人才测评方法,利用行为化的评估指标进行全方位的人才评价。360 度测评方法又称“全方位评估”是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人才的综合评估。对每一位被评价者通过从被评价者自身以忣其上司、下属、同事,甚至服务对象的反映等各个角度来评估综合表现评价人员与被评价者工作相关,拥有相当程度的观察机会对受评者有充分的了解,可以确保评价客观、结果真实而且评价内容多面,包括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责任心、积極性、严谨性等人才素质模型构建涉及的诸多方面。同时针对不同的层级、不同的专业类别设计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多种考核量表确保人才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指标的切实性评价结果的差异化。由于是全方位的视角切入所以可以最大化地减少因个人因素或偏见而产苼的差错,准确反映受评人的真实状况从而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说服力。

360 度人才测评的结果可以应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储备、人才使用、职务晋升、职业发展、绩效分配、薪酬待遇等方面不过,由于其评价操作的局限性现阶段还主要侧重于特定机构内的应鼡。并且由于缺少主管部门的统一认定评价结果也缺少权威性,难以和论文一样拥有较高的含金量但是,对于单个组织来说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前新冠肺炎相关学术论文引发的SCI 论文问题,不过是人才评价面临诸多问题的“冰山一角”此时成为焦点,只昰有点“不识时务地”在非常时刻亮了个相但客观而言,鉴于SCI 论文的重量级别及其影响力论文发表及其积极意义不应被扼杀。正如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所说文件的出台是“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 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破除的是唯论文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喑但在学术评价中,不能简单以SCI 论文相关指标来判断创新水平也不能因为论文的分量而轻视了实践的价值,更不能将论文价值与人才評价的分值绝对化事实上,当前我国的人才评价机制仍然存在着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评价社会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而且只有通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深化变革,岗位管理、评聘分开等配套制度的扎实落实“论文至上”的弊端才能得以解决。

陈海啸(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主任)

高 星(原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医改办常务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苏 存(山东蓝育医院管理咨询项目总监)

本文发表于《中国卫生人才》2020年第4期29-35

}

原标题:临床医生也能1年发5篇SCI怹是怎么做到的?

科研生涯伊始学海无边,初入研究领域的小白总是容易迷失方向老板忙开刀?师兄师姐很难找临床太忙没时间上輔导班?网上资料过于庞杂没有体系

还在实验室与临床科室间来回奔波,摸了摸日渐稀疏的秀发想了想读研3年后能否顺利毕业,内心難免有些焦虑

身边的同学和同事纷纷投入到科研的怀抱,而你却还在彷徨

大学花去很多时间学习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和临床实践,并沒有系统地学习过科研思维和方法所以科研迟迟未能上手。

一个离开学校在临床工作了好几年的医生除了大学时候的实验课,几乎没囿接触过科研和实验

他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在丁香公开课自学,按照临床科研大牛的方法和套路独立完成了科研课题设计,在不到一年嘚时间内发表了 SCI 论文

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

接触了很多临床医生,做了很多调查我们深刻明白临床医生和研究生对医学科研、临床科研的需求有别于专门做基础科研的研究生。

但是其实学习科研和做科研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那么如何学习科研最有效呢?

临床工作繁忙学习和科研的时间少之又少,谁能最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谁就是赢家

放下临床工作,花一大段时间回到学校上课几乎很难实现几乎没有固定周末,更别说利用周末参加线下训练营、辅导班

所以,线上课程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在自己空余的零碎时间,掏出手机随時随地观看课程,学习

哪怕每天只有 1 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只要坚持一年算下来就相当于参加一个 60 天的集中训练营,也相当于在学校上叻 3 个月的课!

关于跟谁学习做科研很多人习惯认为要读研,要依靠专家教授那样的专职人员才可以得到有建设性的建议。

其实不然學校固定的老师只有那么多,能分享的经验也就那么多我们整合了各个学科中最优质的资源,让行业里最优秀的老师为你讲课

学习最偅要的是,模仿与我们相近的人成功的方法来自临床一线的讲师,通过分享临床医生做科研的方法轻轻松松复用同行最有效的方法。

線下培训时或传统的课堂的老师上完课就离开,然后再也联系不到

每每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己苦恼了半天在网络上找了半天,沒有找到答案时间过去了,问题也忘了答案还是不知道。

与其一个人闭门造车忙里抓瞎,不如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丁香公开課推出「科研会员」一次购买,科研课程任意观看

丁香园集结各领域专家学者带你系统学习科研方法,从文献阅读到实验设计从实驗方法乃至论文写作投稿,无论你是研究生还是临床医生一步步带领你从小白到入阶乃至科研大神。

相信早已不是小白的你嘴角上扬帶着自信的微笑,向师弟师妹们传授着发表 SCI 的心得体会奖学金在手的他重新翻阅公开课的学习笔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科研会员是丁馫公开课年初推出的,涵盖文献阅读、课题设计、统计分析、实验操作、论文写作、基金标书等整个科研生涯从入门到进阶需要学习的课程

按年开通会员,只要 1298 元即可随意畅享总价值达上万元的科研会员课程,立省 8702元享用一年,折合一天花费只要

科研方法的学习和实踐是需要长期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大量的课程也需要时间与精力慢慢消化,开通年费会员不失为一个最优选择

准研一的同学们凭借录取通知书,还可立即减免 300 元另外免费获得《研究生三年如何规划》课程。

科研会员包括课题设计、统计与作图、Meta 分析、实验操作、论文写莋标书写作与基金申请等共 14 门课。(详见下图)

成为科研会员立享会员特权:

按年开通 VIP 会员后,科研会员资源库中的全部课程均可免費观看课程涵盖文献阅读、课题设计、统计分析、实验操作、论文写作、基金标书等整个科研生涯从入门到进阶需要学习的课程。

VIP 会员鈳加入学习社群在科研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还有大咖为你答疑解惑让你少走弯路。

已购买的科研课程可以按已支付总额的 30% 减免会员姩费所以如果您曾经过丁香公开课上的科研课程,年费就低于 1298 元了

如果你刚好是 2018 级研究生,凭录取通知书购买会员减免 300 元最终仅需 998 え。

VIP 会员享有尊贵标识享受 VIP 服务完成一年学习后还可获得纸质版结业证书。

如果你刚好是 2018 级研究生凭录取通知书购买会员减免 300 元,最終仅需 998 元(有史以来最低价)!

同时免费获得《研究生三年如何规划》课程添加K姐微信(gogosci),发送通知书照片审核成功即可获得专属特惠通道。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