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四川盆地怎么形成的形成沼泽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高中地理,沼泽的形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中地理,沼泽的形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青藏高原通天河盆地的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融区的发展趋势--《冰川冻土》1986年01期
青藏高原通天河盆地的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融区的发展趋势
【摘要】:正 青藏高原腹部地带的通天河盆地,具有高海拔、低气压、气候严寒多变、冻结期长等特点,理应是多年冻土发育之地区。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融区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就多年冻土区中,也存在着局部的岛状融区。并且这里的多年冻土,以年平均地温高、厚度薄、不稳定、无厚层地下冰等特征而区别于邻区。 形成这样广泛的融区并非偶然,笔者认为除地形、地貌、岩性特征,严寒多变的气候,地表光秃粗糙,河床宽浅等条件有关外,主要则是区域性的地壳构造活动所致。因在融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直接起控制作用的是地温,而地温又主要取决于地壳内部的地热,及地壳外部的气候条件这两个因素。同时,根据现有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此融区今后发展的总趋势是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青藏高原腹部地带的通天河盆地,具有高海拔、低气压、气候严寒多变、冻结期长等特点,理应是多年冻土发育之地区。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融区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就多年冻土区中,也存在着局部的岛状融区。并且这里的多年冻土,以年平均地温高、厚度薄、不稳定、无厚层地下冰等特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杜榕桓;[J];地理学报;1964年02期
李吉均,文世宣,张青松,王富葆,郑本兴,李炳元;[J];中国科学A辑;197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孟宪刚,邵兆刚,杨朝斌,雷伟志,王津,冯向阳,朱大岗,余佳,杜建军,韩建恩;[J];地质通报;2004年04期
李宽钰,黄敏仁,王明庥;[J];植物分类学报;1997年01期
杨仕升;[J];西北地震学报;1998年02期
刘代志;[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88年02期
高红山,潘保田,李吉均,隋玉柱;[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4期
谢庆道,张大可;[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0年03期
陈国达,费宝生;[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0年03期
朱振华;杨洪之;;[J];矿物岩石;1992年04期
陈希圣;[J];内陆地震;1993年01期
李祖武;[J];地震研究;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运周;;[A];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黎敦朋;李新林;周小康;杜少喜;;[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张信宝;吴积善;汪阳春;;[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孟宪刚;邵兆刚;雷伟志;王津;朱大岗;余佳;韩建恩;吕荣平;;[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郑德文;张培震;万景林;袁道阳;李大明;;[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高庆华;;[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4)[C];1983年
何培元;;[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5)[C];1992年
刘宏兵;滕吉文;尹周勋;;[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1)[C];1990年
董光荣;王贵勇;陈惠忠;阎满存;金炯;王跃;;[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郑本兴;焦克勤;郑文兰;;[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泽轩;[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盛海洋;[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吴中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4年
叶培盛;[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4年
朱丽东;[D];兰州大学;2007年
刘小丰;[D];兰州大学;2007年
王义祥;[D];兰州大学;2007年
陈正乐;[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2年
梅燕雄;[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7年
金玮;[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爱娇;[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刘玉法;[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马文忠;[D];兰州大学;2007年
舒强;[D];新疆大学;2001年
彭作刚;[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王立国;[D];新疆大学;2003年
任雪梅;[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李智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贺金良;[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宁树正;[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万勇;范贵忠;于浅黎;;[J];古脊椎动物学报;1977年04期
赵希涛;[J];地质科学;197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翁炳林;[J];冰川冻土;1980年01期
林风桐;[J];冰川冻土;1980年01期
邱国庆;[J];冰川冻土;1980年03期
郑启浦;[J];冰川冻土;1980年04期
梁凤仙;[J];冰川冻土;1980年S1期
罗祥瑞,梁凤仙,王绍令;[J];冰川冻土;1980年S1期
曹继业;[J];冰川冻土;1981年01期
郭东信;[J];冰川冻土;1981年01期
郭东信,王绍令,鲁国威,戴竞波,李恩英;[J];冰川冻土;1981年03期
王绍令,姚河清;[J];冰川冻土;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勇;蔡石泉;;[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4)——青海专辑[C];1984年
汪双杰;章金钊;路勋;陈建兵;;[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高翰青;;[A];快速提升铁路建设与装备现代化技术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第九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杨广衍;张先锋;;[A];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云成;[N];重庆商报;2001年
陈显信;[N];中国税务报;2001年
叶青林;[N];信息时报;2001年
北沙;[N];经理日报;2002年
;[N];上海科技报;2003年
郝东方;[N];大众科技报;2004年
本报记者 禤捷;[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赵旭 王斌;[N];中国商报;2004年
张黎霞;[N];发展导报;2005年
张春莉;[N];人民政协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战略价值-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_突袭网
当前位置&:&&&&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战略价值
热门标签:&
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战略价值
来源: 由用户
编辑:王亮
& 自然地理条件及其战略价值&&&
(一)多样地形的军事意义 &&  地形,是实施军事战略部署的客观依据之一,是军事活动的舞台,对军事活动有着很大地制约和影响。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中国古代兵法》上卷第93页)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地形对战争几乎始终是有影响的,“地形不发生影响的情况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战争论 》第二卷第629页)在现代条件下,虽然武器装备有了很大发展,战争规模和作战样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地形条件对军事行动仍有着重大影响。 &&  1、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势 &&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的东斜面上,整个地势由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了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势。这种地形形势,是我们确定战略部署的客观基础。 &&  第一阶梯是以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一线为界的青藏高原,它是屏护祖国西南的巨大屏障和战略安全地带,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甘肃、四川和新疆三省、区的一部分。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这一庞大的高原体,是屹立于祖国西南的巨大屏障。青藏高原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所组成,被称为\"山原”。高原上耸立着许多高逾米的山峰。从高原内部看,山势并不很高,相对高度只有500米左右,很少超过1000米。高原地高天寒,广泛分布着冰川、刃脊、角峰和冰塔等,是我国现代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高原上分布着众多的瑚泊和大片沼泽。由于高原上地形复杂,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物资缺乏,交通不便,因此,这里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行动和大兵团作战,给敌大规模入侵造成困难,而有利于我实施战略防御。这一地带在国防上是比较安全的地带。 &&  第二阶梯是第一阶梯边缘线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的广大地区。其南部和北部为阻敌从陆上入侵的战略防御地带,中部为战略后方。该地区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米。地表形态主要是一系列高山、巨形盆地、广阔的高原和沙漠。这一地带地形更为复杂,交通亦不方便。新疆至内蒙古东部的整个弧形地带和这一地带的南端,地处边疆,是战略防御地带。秦岭以南至云南以北地区,地处我国纵深地带,西部和南部有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作屏障,北有秦岭,东有豫西、鄂西和湘西山地屏护,因此,这一地区是比较安全的战略后方。 &&  第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的广大地区。这里是重点战略防护地带,这一地带面积为26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以下,除少数山地外,大部为平原和丘陵,地势比较平坦,天然防御条件较差。然而,这一地带自然条件优越,人口集中,工农业和交通发达,军事经济潜力和兵员潜力都很大,是支持战争的重要基地,是敌人入侵的重点地带。这一地带如若丢失,整个国家经济将陷于困境,同时还会使敌人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这一地带面临海洋,敌人既可从陆上来,又可从海上来。所以,这一地带既重要,又难防,应成为重点战略防护地带,建立起重点战略防御体系。特别是这一地带濒临广阔的海域,其东部和南部是海防的前沿地带,加强海岸防御是这一地带的战略任务。 &&  2、以山地为主的多样地形 &&  组成我国三级阶梯地形面的地貌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其中山地居多(图2一2)。各种地形对军事有着不同的影响。 &&  山地 &&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在三级阶梯上均有分布,山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3%。广义的山地则面积更大,占全国总面积的74.8%。在兰州、昆明一线以东,多为中低山,除台湾山脉超过海拔2000米以外,其余山脉均在海拔500-2000米之间。在兰州、昆明一线以西,绝大多数为高山和极高山,海拔多在3500米以上。特别是青藏高原周围的山脉,很多高峰在海拔6000米以上。世界上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全部座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喀拉昆仑山脉。 &&  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是国防上的重要屏障和军事依托;地处边疆的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横断山脉、西南天山和阿尔泰山脉,成为卫护我国西南和西北的天然屏障。天山山脉、走廊北山、贺兰山、阴山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是我国三北地区战略防御的重要依托。南岭山脉、东南山脉,屏护着沿海纵深和华中腹地。祁连山脉、吕梁山脉、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秦岭山脉和大别山等,都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  高原和盆地 &&  我国高原面积广大,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6%。著名的有四大高原,除前面介绍过的青藏高原外,还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盆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9%,著名的有四大盆地即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除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在第一级阶梯外,其余三大高原和三大盆地均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  内蒙古高原,地处祖国北部,西起马鬃山,东到大兴安岭,南界祁连山麓和古长城,北止国境线,东西长约20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高原,横跨沈阳、北京、兰州三个战区。阴山山脉将高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包括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和乌兰察布高原,南部鄂尔多斯高原。贺兰山以西还有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海拔一般在米左右,地形比较简单、完整,是一个起伏和缓、辽阔坦荡的高原。相对高差只有二、三百米。高原西部大部分为沙漠和戈壁,这里的沙漠面积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37.8%。高原东部大部分为草原,少部分为沙地,居我国三大天然牧场之首。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北部边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是掩护我腹地的前沿地带。高原西部沙漠多为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大兵团和机械化部队难以通过。高原东部平坦开阔,无险可守,便于机械化部队行动和大兵团作战,不利于我防御作战。但在高原南部有阴山山脉,东部有大兴安岭,西部有贺兰山脉,是我据守内蒙古高原的重要军事依托。内蒙古高原是未来抗击北来之敌,实施防御作战的重要战场。 &&  黄土高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北起长城,南达泰岭,东起太行山,西抵祁连山,横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诸省、自治区。面积近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黄土总面积70%,土层厚达100~200米,海拔在米之间。黄土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在暴雨和风的强烈侵蚀作用下,使黄土高原成为沟壑纵横,台、源、梁、峁、川、坪等各种地貌兼有的破碎高原。 &&  沟壑深达数十米到100米以上,沟壁直立,陡达八、九十度。沟壑较少的高原中部,所占面积也达40%。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复杂地形,给军事行动带来了困难,特别是不利于机械化部队的越野行动。如遇雨天则行动更加困难。 &&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哀牢山,东止雪峰山,北起大娄山,南到广西北部山地。包括贵州省的全部、云南省东部和广西、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区的部分边境地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米。整个高原除黔西和滇中、滇东地面比较和缓外,其余广大地区为崎岖的山地、丘陵和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所以被称为山地性高原。云贵高原有两大特点:是山间盆地多,面积大小不等。仅云南省境内就有1245个,小的仅有1平方公里,大的可超过1000平方公里,二是石灰岩岩溶地貌发育。这里石灰岩分布广泛,其面积占整个高原的50%,相当于全国石灰岩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岩层也比较厚,有的地方可达3000多米。因此,到处可见奇异的石林,深邃的洞穴和地下暗河。这一地区的复杂地形,虽然给交通和大兵团作战带来不便,但在国防上比较安全,地形对开展游击战争十分有利,其北部地区是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 &&  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昆仑山和柏米尔高原之间,东西长1400公里,南北宽550公里,面积5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盆地。盆地周围被高山环绕,地形封闭,西高东低,具有明显的环状地理带。从盆地边缘向中心的环带变化顺序是:高山带、山麓砾石(戈壁)带、绿州带、沙漠和盐湖带,其中沙漠和盐湖带面积最大。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500公里,面积达3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一片沙漠。沙丘高度从几十米到100多米,甚至二、三百米。85%为流动沙丘。这里气候干燥,日照强烈,雨量稀少,温差大,风沙多,被称为“死亡之海”,是我国西部边疆阻敌前进的天然障碍。 &&  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阿尔泰山和西部诸山之间,东西长1120公里,南北最宽处800公里,面积3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东高西低,内部有草原、沙漠、盐湖、沼泽,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5万平方公里,多属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沙丘高一般在50米以下。盆地西北边缘山地不高,且缺口较多,东西两端较为开展,成为我国通往中亚的孔道。因此,准噶尔盆地同塔里木盆地相比,较易通行,便于大兵团和机械化部队通过,是敌人从西部入侵的主要方向。 &&  柴达木盆地,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之间,是青藏高原上陷落最深的一个巨大的盆地。东西长约850公里,南北最宽处达250公里,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盆地西高东低,海拔米,是一个高原型盆地。盆地西部风蚀地貌广泛发育,在西北风的吹蚀下,形成一道道与风向平行的垄状岗地,比高10-15米,最高可达40-50米,长度10-200米。盆地南缘为高度不大的沙丘,东部为冲积湖平原,多盐湖沼泽。位于盆地中央的库尔汗盐池,是我国最大的盐湖,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储量达250亿吨,可供全国人民食用8000年之久。此外还有极丰富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和煤、石油、天然气、石棉等矿藏,战略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盆地内公路比较发达,自然条件优越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这一地区又处于国防安全地带,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 &&  四川盆地,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省东部,西面是青藏高原,南面是云贵高原,北面是大巴山和秦岭,东面是巫山。盆地四周为高山高原环绕,海拔米,盆地内海拔300-700米,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四川盆地地处我国腹地,周围地势险要,是国防安全系数最大的地区。加之这里人口众多、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因此,这里是我国最优越的战略后方基地,在未来战争中,它将以雄厚的兵员潜力和经济潜力,支援全国战场。 &&  平原和丘陵 &&  我国平原面积约为11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主要平原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丘陵面积约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后面积的10%。主要丘陵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  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地形面上。 &&  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南北长约1000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整个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  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依燕山,西南至桐柏山、太别山,东南到苏、皖北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接,面积31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平原。它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因此又称黄淮海平原。整个平原以黄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叫海河平原,南部叫黄淮平原。 &&  长江中下游平原,处于长江三峡以东,淮阳丘陵和黄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和闽浙丘陵以北,面积16万平方公里。平原上河道水网密布,素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之称。该平原由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 &&  三大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达,人口集中,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三大平原平坦开阔,平原内无险要地形可做军事依托.东北平原分布广泛的沼泽地、华北平原广布的水渠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密布的河道水网稻田地等,虽然给通行造成一定困难,但障碍作用不大,便于大兵团作战和机械化部队行动,对我防御作战极为不利。华北平原地处我国东部地区的中部,是连结南北的枢纽地带,战略地位尤为突出。 &&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虽然不如山脉的军事价值大,但在低平的第三级阶梯上,它的战略地位就显得突出了。辽东丘陵与长白山地毗连,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少数山峰超过1000米,构成辽东半岛的脊梁。半岛西侧为渤海,东侧为黄海,因此辽东丘陵就成为扼守辽东半岛,阻敌从渤海、黄海入侵的战略要地。山东丘陵位于黄河以南、大运河以东的山东半岛,占半岛总面积的70%,海拔在500米以下,少数山峰超过1000米,成为保卫山东半岛,屏护腹地的重要军事依托。东南丘陵,是分布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低山丘陵的总和,海拔在1000米以下。它是由闽浙丘陵、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组成。这些丘陵起着屏护东南沿海纵深和华中腹地的重要作用。 &&  3、山地、低地的网格状分布 &&  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大小山脉纵横全国,它们按一定方向排列有序,形成了山脉与高原盆地、平原相间的地形布局。 &&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部的一列为天山――走廊北山――阴山――燕山;中间的一列为昆仑山――秦岭;最南的一列为南岭。 &&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也有三列,分布在我国东部。西部的一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中间一列为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闽浙山地丘陵;东部的一列为台湾山脉。 &&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 &&  南北走向的山脉,纵贯我国中部,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 &&  上述这些按一定方向排列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它们把我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平原分布其中。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分别被阴山――燕山和秦岭――大别山所分隔,西面形成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面形成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天山――走廊北山――阴山以北有准噶尔盆地、内蒙右高原,以南有塔里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等。 &&  这种地形的天然布局,很有战略价值。未来战争的特点是全方位、全纵深的立体战争,这种网格状地形布局,对我建立多方向、多层次的战略防御体系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多层次、多方向的天然屏障,更加增大了我战略后方的安全性。 &&  (二)众多水系的军事意义 &&  水系对军事行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依其分布、流向、水文特征及附近地形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并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 &&  水系对军事行动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作战行动的影响。与作战方向横向的大江河和中等江河象山地一样,也是战略屏障之一,对防御者无疑是有利的;但对进攻者来说则是天然障碍,会阻止或迟滞推进速度。与作战方向平行的大江河和中等江河,又会使进攻和防御的战斗队形、防御体系遭到分割,不利于组织协同和相互支援。在雨季,特别是洪水期,给部队渡河带来困难;在旱季,其障碍作用降低;冬季封冰,又会使其作用发生根本变化,由障碍变为通途。在湖泊沼泽众多的平原水网地区作战,部队常被分割在一些狭窄的地形上,造成被动局面,但却为开展水上游击战争提供了方便。二是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众多的水系无疑对陆地交通是一种障碍,只有铁路和公路桥梁的地方方可通过,给部队机动和作战物资的大量快速的输送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同时江河本身又给水上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三是为部队生存和作战提供了水源条件。大兵团和机械化部队作战,需要大量供水保障,在核、化条件下作战也需要用水洗消,因此,江河湖泊就成为最主要、最方便的水源。 &&  1、我国水系的基本特征。 &&  我国是世界上江河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有5万多条,流域面积超过l000平方公里的也有1600多条,天然河道总长40余万公里。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达2800多个,湖泊水面总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纵横交错的河流与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沼泽和绵亘于高山之巅的冰川雪原,共同构成一系列复杂的水系。为发展经济、建设国防提供了有利条件,也给军事行动带来一定影响。 &&  我国水系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  水系地域分布不均匀 &&  按着河川径流循环形式,我国河流分为注入海洋的外流河和消失于内陆的内流河两种类型。两种类型河流流域之间的界线大体北起满洲里北部的中苏边境,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经阴山、贺兰山、乌鞘岭、积石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而止于我国西端的国境线上。此线以东除鄂尔多斯高原、松嫩平原以及雅鲁藏布江南侧羊卓雍湖等地区有面积不大的内流区外,其余均为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此线以西,基本上是内流区,只有新疆的额尔齐斯河经哈萨克斯坦注入北冰洋,属于外流区,内流流域占全国总面积的36%。 &&  我国河网密度地区性差异很大。一般地说,外流区大于内流区,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在外流区内,秦岭以南、武陵山――雪峰山以东是我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河网密度最大,一般在0.5公里/平方公里;秦岭以北密度小,不超过0.3公里/平方公里;武陵山――雪峰山以西一般在0.3-0.5公里/平方公里。在内流区,河网密度一般在0.1公里/平方公里以下,而且有大面积的无流区。但在山体庞大,山势较高的地区,如阿尔泰山、天山等地亦可超过0.5公里/平方公里。 &&  水系分布的不平衡,对军事行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在我国东部水系的障碍作用突出,但水源丰富;在我国西部水系则不成其为障碍,但水源缺乏。在秦岭以南、武陵山――雪峰山以东的军事行动受水系的影响和制约要大,但水源充足;而秦岭以北、武陵山一一雪峰山以西则要小,但水源缺乏。 &&  河流大多是自西向东的流向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这就规定了我国外流河大多是自西向东的流向。外流流域的河流沿着第一阶梯边缘、第二阶梯边缘和长白山、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三大隆起带的地形坡面,分别流向东面的太平洋、南面的印度洋和北面的北冰洋。其中太平洋流域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6.7%,占外流流域面积的3.9%。印度洋流域占全国总面积的6.6%。北冰洋流域占全国总面积的0.5%。由此可见,我国外流坷大多是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的河流。这种河流走向,对南北方向上的军事行动和陆上交通是障碍;对东西方向上的军事行动,一方面可利用水运输送部队和作战物资,另一方面则对作战部队起着分割作用,不利于协同和相互支援。 &&  南、北方河流水文特征不同 &&  秦岭――淮河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个重要过渡带。一般把它以南的河流称为南方河流,以北的河流称为北方河流,南、北方河流水文特征有很大差别。 &&  南方河流水量丰富,北方河流则水量较小。南方河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地区,雨水充沛,年降水量达800-1600毫米,有的地区在2000毫米以上。由于雨水补给充足,所以南方河流水量丰富,径流量大,支流多;但北方河流,由于广大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大、小兴安岭等地区,年降水量只有400-800毫米,所以水量不丰。据统计,长江宜宾以上的金沙江,年平均径流量几乎等于黄河的4倍。就连长度只有570公里的闽江,流量也超过黄河。南方河流比北方河流的径流资源要丰富得多,对军事行动的影响也大得多。 &&  南方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较小,而北方河流则较大。南方河流流域内,由于植被发达,覆盖率较高,这就减少了径流冲涮力,因而河流的含沙量和输沙量均较小;而北方河流流域则不然,地表裸露面积大,因而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均较大。长江的宜昌站测定每立方米含沙量为l.19公斤,年输沙量为5.28亿吨;而黄河的陕县站测定每立方米高达37公斤,年输沙量为39.1亿吨。径流所含的泥沙,一部分输入海中,一部分沉在下游的河道内,使河床抬高,如黄河下游发育成“地上河”。所以,北方河流比南方河流的障碍作用要小。但由于河道淤浅,给航运造成困难,雨季又易泛滥成灾。 &&  北方河流较南方河流季节性变化明显。我国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具有夏季水丰富、冬季枯水、春秋过渡的规律。但这种季节变化,北方河流较南方河流明显。南方河流水量丰富,年变化比较和缓,冬季一般不冻,通航不受季节影响。而北方河流有明显的丰水期、枯水期和结冰期。夏季和夏、秋之交降水量大一些,河水丰富,甚至出现洪水泛滥。其它季节一般水量很小,出现枯水期,冬季一般都有结冰期。结冰期的长短与纬度成正比。黑龙江流域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封冻期超过180天,松花江流域在130-150天之间,辽河流域100-130天,滦河、永定河流域70-130天,海河其他各水系40-80天,淮河流域10-40天。北方河流在枯水期和封冻期,障碍程度减小或不成其为障碍,便于大兵团和机械化部队通过。但却给水上运输造成了困难。 &&  2、五大河流 &&  长江 &&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干流横贯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0个省、市、自治区,流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居世界第三位。沿途纳大小交流700多条,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 &&  长江流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流域内大部分是山地和丘陵,平原较少。自发源地至湖北宜昌为上游,长4529公里;宜昌至鄱阳湖口为中游,长927公里;鄱阳湖口至入海口为下游,长844公里。干流的不同河段有不同的特点。江源至囊极巴陇称沱沱河,长375公里;以下至玉树的巴塘河口称通天河,长1188公里。此段流行在青藏高原上,地面起伏平缓,流速缓慢,河谷宽坦,多湖泊沼泽,两岸草滩茫茫。巴塘河口以下至宜滨称金沙江,长2308公里。此段河谷深切,两岸陡峻,河道狭窄,比降增大.江水急湍。宜滨以下至宜昌称长江或川江,途中纳入多条大支流,水量急增,江面增宽至300-800米。自川东奉节至宜昌200公里间,长江穿过石灰岩山地,形成著名的三峡。峡谷两岸峭壁高耸,江面收缩,最窄处只100米左右,峡谷中滩礁密布,水流湍急。长江出三峡后自宜昌以下进入中游冲积平原地带。这里江面宽展,河道曲折,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日渐淤高,洪水时江面高出两岸平原10多米,极易溃堤成灾。长江下游段,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江面更加开阔,入海口附近宽达80公里。 &&  长江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径流资源非常丰富,年径流总量达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径流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黄河的20倍。流域内有耕地3.7亿亩,有近3亿人口。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2.3亿万千瓦,占全国水力总蕴藏量的40%它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9.6万公里,年货运量占全国内河水运量的70%左右。因此,长江流域有着很大的国防经济潜力和兵员潜力,在未来战争中,它将发挥重大的作用。但长江也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巨大障碍,素有“天堑”之称。因此,它对军事行动将产生重大影响。现在长江有桥梁17座,其中铁路桥6座,使“天堑”变成了通途。军舰可从海上入长江口,沿江而上,深入我腹地,战时必加防范。 &&  黄河 &&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自治区,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主要支流有40多条,大小溪流1000多条,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  黄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从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长3472公里。从源头至龙羊峡段,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草滩,河水较清,水流稳定;龙羊峡至青铜峡段为峡谷段,河道流经山地丘陵,其间形成19个峡谷;出青铜峡后,流经荒漠和半荒漠区域,河床平缓,水流缓慢,形成大片冲积平原。河口镇至孟津为中游,长1l22公里。河口镇至龙门段水面比降很大,这段长仅718公里,但水面降落达611米,龙门至潼关段,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道左右摆动,很不稳定,麓关到孟津,中间经过黄河最后一个峡谷――三门峡。孟津以下为下游,长874公里。此段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宽阔平坦,水流缓慢,巨量泥沙淤积下来,河床平均每年抬高10厘米,现在河床已高出地面四、五米,有的地方达10米以上,人们称这里的黄河为“悬河”,又称“地上河”。 &&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摇蓝。几千年来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对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黄河也曾给人民造成无数次的严重灾难。据不完全的历史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解放前夕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就有26次,吞噬了无数的生命和财产。解放以来的30多年中,对黄河进行了不间断的治理,没有再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但黄河水害尚未得到完全根治。黄河年径流量虽然只有480亿立方米,在我国河流中居第八位,但季节性变化十分明显,一到雨季河水猛长,每年6至8月水位最高,极易造成下游洪水泛滥,因此,要严加防范。尤其是在战时,重要特别加强对黄河下游大堤的保护,防止遭破坏后泛滥成灾。另外,要严防凌汛期给中、下游造成灾害。黄河给南北交通造成了障碍,对军事行动有很大影响。目前河上有桥梁39座,其中铁路桥11座。 &&  淮河 &&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入江苏洪泽湖后分为两路,一路入长江,一路流入黄海。全长1000公里,有较大的支流10多条,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 &&  淮河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南北两侧地貌、气候、水文差异很大。淮南多山地坡地,降水量大,支流虽小,但水量丰富,淮北流域面积虽大,支流虽多,但径流相对较少。从河源到安徽交界的洪河口为上游,河流两岸山丘起伏;自洪河口到洪泽湖为中游,干流附近湖泊较多,穿过峡山、荆山和浮山等峡口,北岸是平原坡地地区,南岸多丘陵;洪泽湖以下为下游,地势平坦,水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 &&  淮河流域降水量很集中,6~9月4个月的降雨约占年降水量的50%。暴雨在汛期各月均能发生,但大量多出现于7、8两个月,而且一、两次大暴雨就能形成局部地区的洪水。淮河干流洪水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洪量大。如蚌埠站1954年30天洪量397亿立方米,洪峰流量为1.16万立方米/秒。1975年,河南大洪水降雨仅仅5天,但洪水退却持续时间达20多天。因此,在雨期要特别注意洪水对军事行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  珠江 &&  珠江指从广州到虎门入海口一段水道。其上源为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水系。此三江从西、北、东三个方向汇流于三角洲网河区,最后由八个口门流入南海。珠江是我国南部大河之一,干流全长2219公里,流域面积44万平方公里。 &&  珠江流域的西部和北部是云贵高原和南岭山地,东南面临海洋,总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占90%,植被良好。流域内广泛分布石灰岩,约占全流域面积的50%左右。在石灰岩地区,岩溶地貌十分发育。西江主源为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干流长约2197公里。石龙以上为上游,此段河床深切,滩多水急,落差大;石龙至梧州为中游,河段内峡谷平坝相间;梧州以下为下游,此段地势平坦,河道增宽。北江上源为淡水,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爬栏寨,干流长468公里。流域内地势平坦,河宽水浅,东江上源为寻乌水,发源于江西寻乌县大竹岭,干流长523公里。上游河窄水浅,两岸为陡峭的山岭;下游地形开阔,河中多沙洲,河床不甚稳定,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道坡度平缓,河网密布,平均密度为0.42公里/平方公里。 &&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大动脉,径流资源极为丰富。年径流总量为3492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径流总量的13%,仅次于长江,居我国第二位,是黄河的6倍,水力资源3335万千瓦。流域内有耕地0.8亿亩,人口7000余万,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干、支流通航里程1.2万公里,居全国内河航运第二位。万吨海轮可到黄浦港,千吨轮可到梧州,小轮可至南宁、柳州。珠江流域国防经济潜力大,支援战争能力强;河网密布,不利于军事行动,是我国南疆的一道屏障。 &&  黑龙江 &&  黑龙江有南北两个源,北源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的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它的上源是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的西坡。南北两源在漠河以西的洛古河村附近汇流后称黑龙江,蜿蜒东流,在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黑龙江全长4370公里,流经在我国境内的于流长3400多公里。沿途纳大小支流200多条,流域面积184.3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境内的面积约占46%。 &&  黑龙江流域,森林茂密,水草丰盛。黑龙江干流自洛古河村至黑河附近的结雅河河口为上游,长约900公里。上游具有山地和丘陵地河流特性,河谷较深且狭。自结雅河河口至乌苏里江河口为中游,长约1000公里。中游河段谷形宽展,地形低平。下游全部位于俄罗斯境内,属平原性河道。 &&  黑龙江位于我国最北部,是我国东北北部边疆的屏障。黑龙江径流资源丰富,干流年径流总量约2720亿立方米,在我国境内通航里程达2200余公里,夏季水量丰富,可通木船和小汽轮。冬季有长达140-160天的封冻期,最厚冰层为1.00-1.50米,机动车辆畅通无阻,军事上的屏障作用大为降低。 &&  3、五大湖区 &&  我国是个湖泊众多的国家。外流区以淡水湖分布为主,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5%,它与各类河流息息相通,成为某一巨大水系的组成部分;内流区以咸水湖或盐湖分布为主,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5%。我国湖泊地理分布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湖水的补给条件。凡湖泊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大多是过去受冰川作用或是湿润气候条件下一些排水不良的地区。湖泊往往成群分布,我国共有五大湖区。 &&  东部湖区 &&  本区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沿江地带,黄、淮、海诸河的下游及大运河沿线分布的众多湖泊。全区湖泊总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27.5%。本区湖泊水源丰富,绝大部分湖水都通过河流排泄。因此,都是淡水湖。这一地区的湖泊海拔低,湖盆浅平,平均水深都在4米以下,属浅水湖型。这一地区的河流,雨季易发生洪水,在众多湖泊的调节下,可减轻洪涝的危害程度。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比较密集,对军事行动有一定的障碍作用。 &&  东北湖区 &&  本区无论平原还是山地均有湖泊分布。全区湖泊面积3,722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4.6%。中部平原分布的许多湖泊沼泽,水浅面积小,并含有盐碱成份,冬季结冰,冰期长达4~5个月。当地称为泡子。对军事行动阻碍不大。 &&  新湖区 &&  在内蒙古至新疆的广大地区,发育了众多的内湖泊。湖泊面积约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27,8%。这里湖泊分布虽多,但由于气候干燥,湖面小、水浅、矿化度高,多为咸水湖和盐湖,而且多为季节性湖泊。湖水冬季结冰,冰期长达4~7个月。这里是缺水地区,而湖水又多为极硬水,很少能够饮用。因此,在这一地区的军事行动,应注意解决水源问题。 &&  青藏高原湖区 &&  本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密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整个高原湖泊面积3.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38.4%,除东部及南部有少数外流湖外,绝大多数为内陆湖,而且大多数发育成咸水湖或盐湖。湖面在不断缩小,干化现象严重。湖水冬季结冰,冰期长达4~7个月。 &&  云贵湖区 &&  本区湖泊多分布在云贵高原中部,多为淡水湖。全区湖泊面积达1l88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1.5%这里的湖泊水深清澈,终年不结冰,年水位变幅不大。 &&  (三)&&复杂气候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  气候是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对军事也是如此。各种军事活动无一不是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它对军事行动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炎热的气候,会使人员中暑,机动车辆因散热困难而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甚至不能开动,影响武器性能的正常发挥。严寒的气候,会使人员冻伤,机动车辆因气温过低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甚至无法开动,同样影响武器性能的正常发挥。阴雨天气会给部队行动和作战造成困难,会使战备物资发生霉烂,会使化学、生物武器的效用降低。大雨和暴雨会造成洪水泛滥,破坏军事设施,冲毁道路和桥梁,严重地影响军事行动。同时还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影响战争经济潜力和兵员潜力作用的发挥。多风天气,特别是大风天气,会使部队作战行动受阻,各种武器的射击准确程度大大降低,海军不能出港,空军不能起飞。因此,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仅要“知己知彼”,而且要“知天知地”,掌握我国气候变化的规律十分重要。 &&  1、复杂多样的气候 &&  我国国土辽阔广大,地形复杂,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因而气候复杂多样。 &&  气温地区性差异大,热量分布不均匀,形成不同的温度带。地理纬度决定着一地的太阳入射高度角大小及昼夜长短,也就决定了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另外,地形条件对气温影响也很大,地势升高,气温降低,地势每升高1000米,气温要降低6℃。这样,造成了我国气温地区性差异大。我国气温分布总的特点是:南暖北冷,平原暖,高原冷,形成了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及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图2--4)。 &&  赤道带:位于北纬10度以南的南沙群岛地区,全年皆夏,终年炎热。积温大于9000℃,年平均气温超过26℃。 &&  热带:位于北纬10度至21度之间,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南部、南海诸岛、云南南部等地。这里全年无冬,终年无霜。积温在8000℃至9000℃之间,最冷候不低于15℃,最冷月不低于16℃,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水稻一年三熟,利于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  亚热带:位于北纬2l度至34度之间,包括我国雷州半岛、湛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和青藏高原以东地区。这里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积温在4500℃至8000℃之间,最冷候在0℃至15℃之间,最冷月在0℃以上。水稻可一年两熟到三熟,适合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  暖温带:位于北纬34度至40度之间,包括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地区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这里夏季气温相当高,同亚热带差不多。积温在3400℃至4500℃之间,最冷候--16℃至0℃,最冷月一8℃至0℃。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  中温带:位于北纬40度至50度之间,包括东北和内蒙古绝大部分地区以及新疆准噶尔盆地。这里冬季漫长,气温较低;夏季短促,气温较高。积温在1600℃至3400℃之间。最冷候一30℃至一10℃,最冷月一28℃至一8℃。农作物一年一熟。 &&  寒温带:位于北纬50度以北的大兴安岭北端。这里冬季严寒漫长,没有夏季。积温低于1600℃,最冷候一30℃以下。最冷月一28℃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在--48℃以下,土地封冻期漫长,有斑状永冻土层,只能免强栽种生长期短的早熟作物。 &&  青藏高原区:由于海拔高,给气候带来了特殊的影响,而所处地理纬度的影响已不明显。该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弥补了热量的不足。积温低于2000℃,有相当大的地区日平均气温不超过10℃。有些地方最热气候低于5℃,甚至低于0℃。 &&  降水地区性差异大,水分分布不均匀,形成不同的干湿区。我国东临太平洋,西达欧亚大陆腹地。由于各地距离海洋远近等条件不同,使各地降水量相差悬殊。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出现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种不同的干湿地区。 &&  湿润气候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年降水量在800至1600毫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在70%以上,气候湿润。 &&  半湿润气候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青藏高原南河源地区。年降水量400至800毫米,蒸发较强,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在50-70%之间,气候比较湿润。 &&  半干旱气候区: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大部和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年降水量250至400毫米,蒸发强,空气平均相对湿度40--50%,气候相当干燥。 &&  干旱气候区:包括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北高原。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几倍到几十倍,空气平均相对温度在40%以下,气候十分干燥。 &&  气温和降水是对军事行动影响最大的两大气候要素,从上述的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分布看,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气温高、降水多、温度大,属于亚热带、热带和湿润地区。这里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一年可二至三熟,作物种类多,产量高,因此农业经济潜力大。但是由于高温高湿,对战备物资的储存不利,对部队训练和作战亦有很大的不利影响。秦岭、淮河以北和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地区,属湿润、半湿润地区,但南北温差大,分属暖温带、中暖带和寒温带。水分条件较好,但气温较低,农作物一至两熟。农业经济潜力亦很大,但冬季的寒冷对军事行动不利。大兴安岭、太行山、岷山、邛峡山和横断山脉以西的广大地区,属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气温由南至北分别属于青藏高寒区、暖温带和中温带。这里自然条件差,农业经济不发达。干旱缺水和冬季的寒冷,是对军事行动的主要影响。 &&  2、大陆性季风气候 &&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则是全国气候的共同特征。这种气候是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强烈的海陆差异所产生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有三个方面: &&  第一、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冬季气流主要来自高纬度的大陆区,多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气流主要来自低纬度的海洋上,多吹偏南风,暖热湿润。风对陆、海、空军的作战行动,对原子、生物、化学武器的使用效果,对通讯联络和武器装备保养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影响。因此,掌握我国季风变化的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 &&  第二、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冬季极端气温较差更大。和世界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我国冬季气温要低得多,而夏季气温却比较高。如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和纬度相近的法国巴黎相比,一月气温比巴黎低22.7℃,七月气温比巴黎高3.6℃,年较差比巴黎大26.3℃。我国南方一般年较差为10℃至28℃,北方则达30℃以上,内蒙古和黑龙江北部地区可达49℃。西北地区流传着“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民谣,这是对昼夜温差大的典型写照,气温这种剧烈的变化,对军事行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应针对这种气候特点,有预见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以避免因气温条件的变化使部队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和对作战行动的不利影响。 &&  第三、降水的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很不均匀,我国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年降水量最多的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达2000毫米以上,而西北最干旱的塔里木盆地尚不足50毫米。在季节分配上也比较极端,夏季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而冬季则在10%以下。从地区上看,东南水量充足,西北则严重缺水;从季节上看,夏季水量充足,冬季则缺水。因此,在西北地区和冬季的军事行动,应考虑到解决用水问题;在东南地区和夏季的军事行动,应考虑到因降水量过大对军事行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  3、四季气候 &&  一年四季的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季气候对军事有着不同的影响。我国四季的划分,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开始。 &&  现在一般以3至5月为春季、6至8月为夏季、9至11月为秋季、12月到次年2月为冬季。 &&  我国在气候上常以候温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候平均气温22℃为夏,小于10℃为冬,介于10度--20℃之间为春、秋。各地气候不同,故四季长短不一。 &&  冬季 &&  冬季是全年最冷的季节,1月又是冬季最冷的月份,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国土,平均气温在0℃以下。l月等温线中的0℃等温线,大致通过淮河、秦岭一直向西延伸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然后穿过横断山脉到达西藏的林芝、德让宗。这条线以北地区,江河一般都冰冻。东北、西北以及大部分青藏高原,一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其中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阿尔泰山及藏北高原还在一20℃以下,大兴安岭以北在一30℃以下。我国的“北极村”漠河镇极端最低气温达一52.3℃。在0℃等温线以南地区,江河无冰冻期,只有飘雪现象。南岭以南地区都在10℃以上。台湾、海南岛南端及南海诸岛都在20℃以上。总之,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自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增高逐渐降低,南北气温相差极大,达50℃以上。平均每向北增加一个纬度,气温递降1.5℃。因此,冬季的天气寒冷是对军事行动的主要影响。 &&  冬季蒙方高气压形成,同时海洋上出现了低气压,造成了冷空气向东向海流动的形势,因此,在秋冬之交、冬季和冬春之交,我国常受到寒潮的袭击。寒潮大致分三条路线进入我国:西路,由新疆东进,经河西走廊,沿青藏高原东侧南下,使西南、江南广大地区产生明显降温和大范围的阴雨天气,中路,经蒙古人民共和国进入我国,经河套、华北直抵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可越过南岭到达珠江流域,长江以北是大风降温天气,长江以南是雨雪天气;东路,源地在西伯利亚东北部或鄂霍次克海,有时经东北南下,越渤海、过华北平原直达两湖盆地,有时经日本海、朝鲜半岛、黄海南下,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引起较长时间的阴雨风雪天气。寒潮不仅会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危害,也给军事行动带来不利影响。 &&  冬季降水不多,我国普遍干旱少雨,只有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形成一条较为稳定的降水带。 &&  春季 &&  由冬转春,天气渐暖,温度上升较快。2月份平均0℃等温线已由淮河推过黄河,3月份到达内蒙方南部,4月份除大兴安岭北段、阿尔泰山、天山西部及青藏高原等山地地区外,其它地区都回升到0℃以上。东北和准噶尔盆地0℃至6℃,黄、淮流域和塔里木盆地达12℃至16℃,长江以南达16℃至26℃。春季降水很少,除江南地区产生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春雨区外,其它地区仍是干旱少雨。春季的气候条件对军事行动十分有利。 &&  夏季 &&  夏季的主要特征是高温多雨。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广大地区7月气温在20℃至28℃。淮河流域以南,一般在28℃至30℃。吐鲁番盆地极端最高气温达48.9℃。青藏高原在10℃以下。夏季风来自热带海洋,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在长江以南到南岭以北的地区以及新疆西北部山地,占全年降水量的40%以下,华北、东北大于60%,青藏高原大部分在70%以上。在宜昌以东、北纬26℃至34℃之间是梅雨区,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前后持续近一个月。这期间,阴雨连绵,并时常夹有暴雨和雷雨,总降水量可达300毫米。台风对我国东南和南部沿海地区影响较大,在我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9.2次,多集中在7至9月份。登陆次数最多的是广东、台湾、福建三省,占我国台风登陆总数的88%,其中又以广东省为最多,约占全国台风登陆总数的40%。在夏季,主要影响军事行动的是气温高、降雨多和台风多三大因素。它们不仅给军事行动造成困难,而且洪水和台风还会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以及国防设施造成严重的危害。 &&  秋季 &&  秋季是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气温与春季成相反方向变化,由暖变冷,10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基本上与4月份相似。大兴安岭、天山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华北地区月平均气温在6℃至16℃之间。淮河、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在16℃至22℃之间。华南在22℃至24℃之间。降水量较少,除东南沿海、青藏高原东侧、秦岭以南及川黔地区占全年降水量的30%以上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在15~20%之间。 秋季是进行军事训练、 国防施工和作战的最佳季节。 &&  (四)&&辽阔海域的军事价值 &&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0.8%,它不仅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军事价值。在古代,沿海国常常把海洋作为御敌的屏障;海上的岛屿,常是逃避战乱的理想之地。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为殖民主义者向外扩张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岛屿星罗棋布。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多从海上而来,使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今,海洋的军事利用日益广泛,海战场的地位更加重要。因此,我国辽阔的海域,不仅对发展海上运输、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对于防御外来侵略,巩固海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 &&  1、绵长的海岸线 &&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全长1.8万多公里,加上岛屿岸线,海岸线总长达3.2万多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三位。绵长的海岸线,为发展我国南北方的海上运输和远洋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绵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的海港,它不仅是从事海洋经济活动的中心和同世界交往的门户,而且也是保卫祖国安全的海军基地。由于海岸线漫长,防御海上入浸之敌,乃是我军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历史上,外敌入侵多数来自海上。末来战争来自海上的危险依然存在,必须加强海岸防御体系的建设和海军建设。 &&  我国的海岸,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平原海岸、山地海岸和生物海岸。平原海岸又称沙岸,是在河流、海流和波浪的作用下,由松软的泥沙堆积而成。岸线比较平直,岸滩地形平坦,有的地方多沙洲和浅滩,缺少天然良港。我国杭州湾以北,除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外,绝大部分属平原海岸。平原海岸便于登陆,陆上亦无险要地形可利用。因此,在平原海岸地带应加强抗登陆作战准备。山地海岸又称岩岸,海岸陆上山丘起伏,海岸由岩石组成,崖壁陡立,形势险峻,岸线曲折,岬湾相间,多天然良港,岸前水深,往往有岛屿分布。我国杭州湾以南,除局部港湾和河口三角地区属平原海岸外,绝大部分属山地海岸,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也属山地海岸。山地海岸多天然良港,可建为海军基地,为发展海军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不便登陆,海岸地形又很险要,有利于海岸防御作战。生物海岸是由生物作用形成的特殊海岸,一种是珊瑚海岸,另一种是红树林海岸,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海处。珊瑚海岸以台湾东南海岸、海南岛沿岸和雷州半岛沿岸分布较广。这种海岸无障碍作用。红树林海岸从福建的福鼎以南至海南岛,在沿海的许多淤泥浅滩上,形成一片片的灌木丛林,宽1至5公里,人在林中穿行极为困难。 &&  2、众多的岛屿 &&  我国是世界上岛屿众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分布于我国大陆沿海和大陆架、大陆斜坡及深水海盆中的岛屿共计有6500多个,群岛和列岛有50多个,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我国岛屿众多,但大岛少,小岛多。除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上海市)、舟山岛(浙江省)、东海岛(广东省)、平谭岛(福建省)、长兴岛(辽宁省)和东山岛(福建省)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外,绝大多数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我国沿海岛屿分布疏密差别很大。从海区来看,东海最多,占全国岛屿总数的58%;南海次之,占28%,黄海最少,占14%。从省区来看,浙江省沿海岛屿最多,共有2100多个。我国近大陆岛屿多,约占岛屿总数的90%以上。 &&  祖国的海岛是大陆的门户,海防的前哨。众多的岛屿构成了祖国大陆的一座海上长城,在国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  岛屿可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大类。 &&  大陆岛原来就是大陆的组成部分,后来因为地壳下沉或海面上升,才与大陆分开,形成岛屿。我国的岛屿绝大部分是大陆岛,占全部岛屿总数的90%以上。另外还有江河入海处由泥沙沉积而成的冲积岛,这种岛屿数量不多。大陆岛的最大特点是距大陆近,因此它对保卫国防有着重大意义。台湾岛和海南岛,面积都在3万平方公里以上,是祖国东南海疆的“双目”:长山、庙岛、舟山、万山四大群岛,屹立在海防线上,是坚强的海上屏障。此外,还有许多星罗棋布的小岛,它们是海防线上的哨兵和保卫海军基地安全的卫士。 &&  海洋岛远离大陆,在地质构造和物质组成等方面,与大陆没有直接的联系,按其成因又可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我国的火山岛很少,珊瑚岛约占我国岛屿总数的5%。我国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均属珊瑚岛群。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南部领土,是华南的海防前哨,它对于巩固海防和维护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  3、辽阔的中国海区 &&  我国海域辽阔,我国大陆的东面和南面为中国海区所环绕,而台湾省东岸邻接太平洋。中国海区是一个向东南凸出的弧形水域,北面和西面连接我国大陆和中南半岛;东依朝鲜半岛并与日本的九州岛、琉球群岛、我国的台湾岛及菲律宾群岛与太平洋相邻;南面以大巽他群岛为界,穿过爪哇海、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 &&  东西横越经度约32度,南北纵跨纬度37度,南北距离达4000多公里,总面积为480万平方公里,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中国海区周围,除中国外,还有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近海是西太平洋海上的重要交通线,是沟通太平洋、印度洋和联系亚洲、非洲、欧洲的海上要道,是卫护国家安全的屏障。中国海区由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组成,渤海居我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区京津的前方,黄海的后方,对维护京津、华北和支援黄海战区有重要战略意义;黄海的后方为京津、东北、华北等重要政治经济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未来抗击海上之敌的重要战区;东海居中国海区中部,是联系南北海上交通的中枢,其侧后是我国重要的宁沪杭政治经济区,战时可策应黄海、南海,屏障华东安全,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南海是祖国南疆的前哨,是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更多精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盆地怎么形成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