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创业的下半场怎么踢 峰瑞零资本创业

a 当前位置:
峰瑞资本李丰:我理想中的商业应该是怎样的?
&李丰 o  来源:笔记侠 E696
峰瑞资本创始人,TMT领域顶级投资人,前IDG合伙人,2015年,李丰创立峰瑞资本,颠覆传统VC的利益分配和投资决策规则,构建围绕创业公司的新型投资生态。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
微信ID:Notesman
编辑:笔记侠 Even
资本寒冬会过去,融资春天将到来
我们是不是遇到了资本寒冬?
李丰更相信它是一个价值的回归,而不是资本的寒冬。
对于股权投资,现在仅仅是资本的春天。目前,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的15%,企业股权融资只占有3%多,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大概是80%。往后5年看,15%这个比例肯定还会再翻两三倍。
如果中间的借贷行为和借贷机构让借贷成本上升20%以上,就会促动直接融资的发展。以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钱的流动性会增加,会以什么方式进入实体经济,就是最大的挑战。
中国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我们需要拆掉更多中间的杠杆。
李丰说,今天的中国,开始往后看,股权融资这个事情和整个社会充裕的流动性,一定会超过你想象的速度兼并和联接。这是财富分配的必然结果,你信或者不信,都会发生。
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资产在未来的贬值,因为这些交叉的因素,中国经济正在面临挑战和转型。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很蹊跷,当大家都在热烈讨论寒冬的时候,其实往往寒冬就不会太长了,春意和都藏在被热议的严寒当中。
因此,李丰认为:有时候就是信心,我们都很需要信心。
他启发我们试着把国家看成一个超大公司,这家公司如今即将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负债率太高。
特别是去年底开始,在经济转型当中负债率相对GDP而言严重偏高。要让这家超级大公司继续发展,就必须要完成降低资产负债率的难题,如何解决呢?
他给的答案是:将原来的借钱转为投资。
为此得出结论:为了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用钱换股权在未来三到六年间将成为热点。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民间,用钱换股权都将成为最大的趋势。修正资产负债表,减弱发展的阻力,融资的春天必然悠长。
未来趋势:存量经济时代已到来
李丰团队投资的时候,关注到一个市场的集体变化,即增量经济正在日渐成为过去式。
用小时候做的数学题比喻:一个水池,两个水龙头,一个水龙头进水,一个放水,多久可以放光水池的水?
进水龙头,便是我们说的增量经济,此前大家都挤破脑袋争抢进水龙头,可如今需要想得更多的应该是制作一个更精美的出水龙头,将原有的存量优化释放出来。
增量经济是由于中国人口红利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大家对资源的争夺已然到了顶峰。几年前开始有变化,很多行业不再只寻找新客户,而是优化、转化原有市场容量,这多半要靠本质的发现来实现价值。二十多年来太习惯于从增量来找到新市场,可是今后存量才是最有效率的创业方向。
比如大家都在谈的网红经济,还有罗辑思维,都是先有品牌之后再决定销售市场原有的什么产品,越早适应这种转化,越容易获得成功。
存量经济时代,如何改造服务行业?
现今的O2O,有人叫&共享经济&,有人叫&服务行业重塑&这种商业模式。在过去两年,这种商业模式在广义上经历过从启动到高潮,到泡沫再到重塑。
李丰觉得,我们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共享经济意识,而是减少消耗,提高效率,解决诸多矛盾。
我们离共享经济本质还有差距,挑战就在于人口密度非常大。我们在中国有非常多的模式,看起来已经跟美国在这个方向上非常近了,但是我们的动力不完全是所谓的共享经济,我们的问题是要想办法用更小的消耗解决更多的需求。
因为中国人口密度、中国的城市规模以及中国所谓的人均生活水平,这几个事情形成的夹角毛病比较大,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提前出现了很多先进的模式。
而IT化将极大地刺激信息的需求匹配,你需要设置一些让用户更好表达自己需求的产品逻辑。
只要你能够透过社会分工的细化带来效率的提升,就是值得去做的。你最好把中间的服务人员做成平台化和社会化,这也就完成了一次社会分工,提高了效率。
除此之外,李丰认为:价值重构,是历史上最大的革命和方法。
如果要重构一个行业的话,基本从三个方面入手:
? 重塑价值;
? 以消费者中心重塑消费者体验(其实互联网思维就是在每一个环节的体验上给用户以足够的友善度);
在专业性越强的服务领域,用户买的是专业服务和体验本身。
&以客户为中心&这句话,不是一个老板提出的目标,而应该是所有的环节都以客户为中心。因此,组织架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自上而下的约束,而是自下而上的驱动。
在他看来,商业本质只有两句话:通过社会分工重新定义和细化,使个人价值重新体现,通过IT化或流程化获得商业流程的优化。
那理想中的商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李丰团队持有的判断方式,大概基于以下几点:
? 本质问题在于它用了一个更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一些我们专业服务技能上的重新定价和效率提升;
意思就是:互联网在之前解决了非常多的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问题,比如说。
在解决了商品市场及其销售和流通,包括的商业模式之后,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这一波移动互联网主要解决消费或第三产业问题,也就是服务产业这个商业模式变革的问题。
这些创新的商业模式,在美国和中国面对的问题都是面向服务行业的。在服务行业中,因为出售的都是某种专业技能,从标准化到不标准、到非标,从简单到专业化程度高,包括金融、财会、摄影、开发程序,这些技能本质上能不能被解决,是服务行业最终想做的。
? 效率问题;
这牵扯到移动互联网,为什么在移动互联网产生这些事?现在非常多的东西,在变成更云端、个性化的前提下,产生了这一波的商业模式。
因为在线下的时候,主要的效率问题在于需求和整个O2O流程的表达太麻烦。
因为新的生活方式,也好,也好,包括云端的计算,把所有的东西合成起来后,到今天才能用一个输入一两次确认的方法,完成了一个原来要经历非常复杂沟通的流程,才能匹配一个需求订单。比如,直接用手机上的app打车这件事,这效率相较以前就提高了。
? 到底先做哪个市场?线下020应该先做哪个市场呢?
举例李丰团队投资的V.Photos说明。V.Photos该先做企业端市场,还是用户端市场?用户端市场虽然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且快速增长,但对于独立摄影师和独立消费者的需求,还处于相对低频,并且也刚刚处在快速增长的起步阶段。
对于企业端,它在快速增长,它是一个已经比较成型的市场。为什么?我们猜这里面有几个驱动力:
? 原来长久以来的企业活动当中需要这个服务,只是找不到更好的;
找服务人员的时候,找专业技能的服务难一些。这很凑巧,在中国,由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电子商务、O2O交易等几个因素的驱动,其移动互联网化的速度比较快。
为什么跟企业服务有关系?
当你的交易完成行为越来越多变成互联网化的时候,对于企业而言,你对用户展示你的服务的时候,越来越图片化、越来越格式化。你跟用户的触点,增加了新的表现形态,如互联网、手机。
这件事对企业端来讲,不光是一个流程的需求。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速度很快,O2O交易在中国发展速度也快。因此,用来表达企业的很多东西越来越多被放到线上,做成可视化的东西。
很多交易线上化后,对企业来讲,展示企业所售卖产品和服务,特别是非标的部分,是打动客户最好的表现形态。
除去以上这些之外,V.Photos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它在搭载整个服务流程再造的时候,正好用到了一部分、一部分软件服务、一部分线下实体服务的服务后循环。
这个循环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建立这样的商业循环,让商业模式壁垒高一些。因为如果只做软件,或者只做硬件,或者只做服务,这个商业模式都不够好,只有这些连起来才够好。
李丰如何看创业者?
他认为好的创业者核心的特点在于:是否明确未来的机会、格局、方向,从而顺应这个潮流?
可以想想,在过去、现在、未来,当你决定重新做一件事情,是因为融资泡沫、行业问题、生活不愉快、想成功,或是看到未来这个行业和社会一定会发生某些改变,一定会发生某些事情,才确定这个方向的吗?
在他心目中,独角兽之所以能成为独角兽,它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认为自己是独角兽,只是因为凑巧加入了某个轨道,因此在潮流的推动上,站到了历史的风口,从而成为独角兽的。
最后,他觉得最值得提倡的创业精神是:
具有持之以恒的耐力和坚持,同时不管碰到什么问题,一直能很好应对,以从容、高兴的姿态去面对困难和周围的所有环境。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网官方微信
发现趋势,预见未来!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前瞻产业研究院
Copyright (C)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扫描我,立刻打开触屏站
手机触屏站:
峰瑞资本李丰: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对黑科技的投资力度
峰瑞资本李丰: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对黑科技的投资力度
来源:投资人说|
【内容摘要】2015年峰瑞成立时,我们确定了3个主要投资方向:消费升级、企业服务和深科技。其中,消费升级和企业服务并不新鲜,但深科技是个全新的投资领域。
1.我的投资偏向
我觉得做投资的成就感跟做企业相比差远了,毕竟投资人是观众不是主角。但对投资人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总能选择与自己喜欢的聪明人打交道。每个投资人都有偏向性,我的偏向性是在看创业团队的时候,关注创业者在考虑问题时的独立性和思考的深度。
创业者在选定一个目标之后,就会朝着那个目标跑。创业者知道终点在哪儿,但并不知道怎么走,跟你往一个方向跑的人可能很多,在一大堆人在向着近似目标跑的过程当中,什么起重要作用?
我认为在同样情况下,如果你的目标比别人定得远一点,走弯路就会少一些。具体就是在思考一件事情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要做到那个程度时,比别人想得多或者深一些,瞄准的靶子比别人远一点儿。想问题的深度或逻辑性上做得好的创业者,至少最后做成的可能性大一些。
我想讲一下我投的“三只松鼠”这个案例,这是一个比较草根、做互联网坚果的创业团队。2年半的时间,从零开始做到年销售额过10亿,2015年的目标超过25个亿。公司的成长非常快,甚至是太快。
创始人原来在一家做坚果的传统食品企业做高管,企业规模也做得很大。在安徽一个县城,我找创始人聊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创始人觉得电子商务这个方向很好。我说:既然在你心里已经受到这个事情的诱惑,那你就出来做。
2014年12月份,三只松鼠的创始人带着创业团队来找我交流,他们觉得移动互联网O2O在零食行业会有些机会,他们对应该怎么做想了很多战术的问题,品牌怎么做、卖什么东西、怎么做规划……因为移动互联网或者O2O的出现,创始人察觉到了一些机会,这个机会的呈现形式更偏向渠道,而不是品牌。
我告诉创始人,投资人是无法替代你做决定的,你也不需要投资人帮你做决定。在你当初出来创业的时候,你证明了自己是优秀的企业家,想问题深入、商业敏感度高、执行力足够好,加上带的年轻团队非常不错,企业文化非常不错。既然你已经做到这个程度,证明了自己有这个商业敏感度,就应该不顾一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不应该太在乎投资人的观点。你们下决定要做,我支持;下决定不做,我也支持。
如果你留意观察,会发现原来叫做亚文化的生活方式,慢慢地进入了主流。举两个例子,你会留意到所有你使用的时髦的网络词汇来自于年轻人聚集的某个地方。当我们投最大的弹幕网站的时候,还被视为一个非常小众的事情,仅仅不到2年的时间,弹幕已经非常普遍了。年轻一代正成为中国创投界的一道风景线,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急不可耐地跳了出来,在社交、O2O等领域显山露水。
年轻人更了解他们的同龄人,他们知道什么东西是他们的痛点,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他们的挑战在于,很多人还年轻成熟度不够,做管理经验还都不够。如果凑巧他们中的创业者既代表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又在成熟度上超过了同龄人,理论上他们做就有优势。其实马化腾、丁磊他们去创业的时候,也都是20多岁,接近30岁。
2.判断风口的三点经验
早期投资要做好,无非就两点:第一个看人准,第二个判断趋势准。但我投了将近100家公司,基本上没有一家最后的商业模式跟最开始一样的。
有些新鲜事物在早期可能看不清楚,但如果你在心里接受它、愿意尝试,花很多心思去思考和搞清楚其中的本质,就可能预测到下一个潜在机会。
好的创业者核心的特点在于:是否明确未来的机会、格局、方向,从而顺应这个潮流。独角兽之所以能成为独角兽,在一开始的时候一定不认为自己是独角兽,只是因为凑巧加入了某个轨道,在潮流的推动上站到了历史的风口,从而成为独角兽的。
任正非讲过一句话,最终伟大的公司还是时代的公司,不只是一个CEO的公司。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你在正确的方向上,做了多少长期价值正确的事。
有三点经验要分享。
第一,商业竞争永远存在,大家可以拼创新,看韭菜谁割得最快。长期性上看谁的效率高,就是解决为什么我多、你少的问题。
第二,你所做的事情不管多么创新,大部分都是从以前的过程中得到的一些论证或者循环过程,总能找到一些跟前人类似的地方,来帮你做横轴和纵轴上的判断。
第三,事在人为是阶段性的,不是长期性的。
3.增量市场是新的创业方向
过去20年,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靠的是增长创新,大家做的都是增量市场。但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没那么快了,所有行业都面临一个转折点,需要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
用小时候做的数学题比喻:一个水池,两个水龙头,一个水龙头进水,一个放水,多久可以放光水池的水?
此前大家都挤破脑袋争抢进水龙头,可如今想的更多的是制作一个更精美的出水龙头,将原有的存量优化释放出来。
增量经济是由于中国人口红利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大家对资源的争夺已然到了顶峰。几年前开始有变化,很多行业不再只寻找新客户,而是优化、转化原有市场容量。二十多年来太习惯于从增量来找到新市场,可是今后存量才是最有效率的创业方向。
以共享经济为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共享经济已经将商业模式创新中资源的分配效率推至极致。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加速行业基础设施的创新,这一点在任何行业都是如此。比如我们之所以在可穿戴设备、IOT、物联网或是智能设备的生活化应用中遭遇了阻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不足。
商业逻辑的循环就是如此:通过某种形式的创新提升效率,并且在提升过程中不断克服基础设施的瓶颈并提高技术创新手段。
4.黑科技注定要发生
2015年峰瑞成立时,我们确定了3个主要投资方向:消费升级、企业服务和深科技。其中,消费升级和企业服务并不新鲜,但深科技是个全新的投资领域。
深科技主要是美国的叫法,中国创投圈习惯称它为黑科技。不论是哪种叫法,都是指还没有被大众应用,处在不可理解、不可想象、不太成熟阶段的技术。这些黑科技,往往出现在未来注定要发生的一些科技趋势上。
比如互联网行业,经过了十几年的高歌猛进,现在趋于平缓,但效率的提升依然有空间。这个提升效率的工具就是技术创新,是黑科技。
现在投资黑科技的机构很多,除了我们这种专注黑科技的机构外,一些老牌VC和专注于清华创业者的天使投资机构也在布局。
目前我们基金的总规模是40亿元左右,超过四分之一的资金投向了黑科技领域的十几家公司,覆盖VR、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科技、环保、材料、能源、医疗与大健康等领域。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对黑科技的投资力度。
在投资黑科技时,我们的思路是投资核心科技趋势下的关键技术。以VR为例,一旦所有关键技术得以突破,就会大量投资进入VR内容领域,内容一多,VR的发展就会加速普及,催生更多的VR应用场景,这样人才和资金又会更多,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我们还重点关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黑科技,主要是交互技术,交互的关键是语音识别。谷歌的搜索技术已经很好,但依然只能识别简单的句式。对机器人来说也是,目前很难识别人类太长的语句。所以,我们投资了一个叫声智科技的语音识别公司,它是中科院的团队出来做的,原来做,现在做商用。
我们倾向于投资那些很快就能实现工业化,或者接近工业化的黑科技。我们认为最好的科技产业化,是需求已经开始出现,你只需要让科技成果在既有的链条上去商业化,不需要大规模地更改上下游的产业链。
投资黑科技除了商业判断和敏感度,还需要专业度。比如投资人工智能,你需要知道关键技术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机制解决,谁解决得比较好。
过去大家的投资路径是,找到一个商业模式和对应的公司,先投第一笔钱,让这个公司把想法变成实践;第二笔钱是让他们小规模慢跑起来;第三笔钱是让他们发足快跑,跑马圈地。最后一笔钱,是让他们去争第一,让他们做到行业垄断。如果做不到第一,可能就死掉或者被卖掉。但技术投资的每一轮融资,都是对过去既有价值的认证和认可,每一轮融资都让它的价值进一步积累。
做商业模式创业需要面对BAT等巨头的竞争,但技术创新的创业者即便你融资慢一点,发展慢一点,只要你确实有技术含量和壁垒,巨头很难打死你。
技术项目不需要像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必须做一个闭环,在规模上取得优势并获得垄断地位,技术类只要根据项目过去的积累和时间就可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剩下的问题就看它在工业化和商业化方面的领先程度。
技术类项目对CEO的要求也不太一样,大概有两点:
第一,掌握核心竞争力,CEO必须是技术方向核心人员。
第二,懂得平衡商业、工业和技术的关系。
完全不懂技术就难以把握这个领域的未来,如果太懂技术会掉进技术循环里,最好的方式是召集一个优质的团队,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并且彼此了解,配合完成投资决策。闷头往前跑并不是好事,团队需要懂得平衡商业与技术的关系。
延伸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资讯推荐
【内容摘要】先简单介绍下GeoHot此次引发争议的原因。在上周的硅……
阅读(1636)
【内容摘要】5月19日消息,全球首家云摄影服务平台V.Photos于近日……
阅读(2187)
【内容摘要】O2O是不是一个伪命题?企业服务行业会不会越来越……
阅读(5445)
原标题:李丰:三五年内人民币投资规模将翻10倍搜狐科技消息  ……
【内容摘要】食品电商三只松鼠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金额达3亿……
阅读(3818)
我要评论您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选择行业:
查询结果:家资金方寻找此类项目
本周有个项目成功对接中。
30多万投资人手持5万亿在等你
输入计算结果
请输入真实信息,以便资金方第一时间联系
输入验证码
恭喜,您已经提交成功,请耐心等候。
今日已有0人投递融资需求
输入手机号码
扫一扫,加关注峰瑞资本:内容创业能否涌现出新的独角兽?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下载客户端:
核心提示:次见到老左是 2010 年在青海玉树的一个救灾帐蓬,当时刚地震完,整个结古镇车队来往尘土飞扬。隔了好几年,老左在做他的拇指阅读,我也从媒体圈离开准备跟另几个朋友创业。
第一次见到老左是 2010 年在青海玉树的一个救灾帐蓬,当时刚地震完,整个结古镇车队来往尘土飞扬。那会儿我们都还是媒体人,领了任务过去采访。跟很多人想像中的口若悬河相反,圈子里最好的一批记者其实在现实中大多沉默寡言。比如老左的老领导、如今不知身在何处的沈灏。老左就是沉默寡言的典型,因为瘦骨如柴,抱个电脑缩在帐蓬一角,浮现在亮处的就只有那张精瘦寂寞的脸。隔了好几年,老左在做他的拇指阅读,我也从媒体圈离开准备跟另几个朋友创业。我们在上海法租界的一个小院子第二次见着。当时是夏末,老左身上穿一件领口都变形的 T 恤,肋下破了几个拇指宽的洞。在玉树是瘦骨如柴,现在已经是形销骨立了。当时我内心 OS 是 “创个业干嘛要吓人”,后来我知道那是他创业最艰难的一段时光,还在考虑是否卖房子支撑局面。在我们这一波媒体人里面,老左是最早出发做商业的那几个,以致于有一段时间几乎所有想创业的媒体人都会找老左聊聊。我们聊天的那个院子长满杂草,正当中摆着一只废弃的浴缸,旁边的晾衣杆上几条内裤上下翻飞。那会儿我连 ESOP 是个什么鬼都不知道,大部分时间都在提问,老左则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就这么散散淡淡地聊。第三次见着是在香港大学的一个研讨会上。太平山上两岸三地的媒体人在聊转型,山下是人潮汹涌地发生某个划时代事件。那时候我们都已经不太好意思聊理想了,聊了很多怎么赚钱的事儿。从文人蜕变成商人并不容易,熬白了头,熬没了胶原蛋白,有时候支撑下去只凭一句 “操老子不信” 而已。最近一次在上海见面是去年。当时我创业没成功进了 VC,老左拇指阅读的业务已经卖掉,对于一个阳春白雪的项目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如果考虑到这是媒体人第一次创业,这是非常好的结局,团队依然在,经历过的好与坏也全都是经验。于是后面有了老左的第二次、第三次更接地气的创业。今天老左的 “珠玑信息” 对外发布了由峰瑞资本领投的种子轮 2200 万的融资信息,我看到很多散落各处的兄弟们都在朋友圈转发。很开心看到这一幕,曾经我们见证的那一波寡言的人依然有人在奔腾,只是换了草原和城堡。总之,商人老左好运!——峰瑞资本投后合伙人陈鸣站在商业、科技与人文的三叉路口,内容创业能否涌现出新的独角兽?最近小半年,据说是资本寒冬。上回在上海跟咱们峰瑞资本的合伙人也请教过,我问寒冬过去了没有,宏观经济触底没有,她说还没有探底。但是内容创业倒是很火爆,融资的信息天天有,各种文化媒体基金也在纷纷设立,人和钱都很活跃。我这次做的这个项目,也可以归为 “内容创业” 这一类。这轮峰瑞算是领投,然后经纬以及大型金融机构以及上市金融机构高管也都有参与,各家一共放了 2200 万,加起来也不少。意味着大家也都比较看好内容创业这个方向。但是具体到内容领域,问题就来了,内容创业领域能否跑出一个 10 亿美金公司,也就是所谓的独角兽?毕竟文化类产品都是非标准化的产品,意味着规模很容易触顶,包括自媒体行业也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想象空间。我本人在媒体行业做了 10 年,然后连续三次创业也都可以归为内容创业,显然也是 “知行合一”,想认真探索这个事情。因为这确实是个性感的生意。第一次创业:拇指阅读我们团队第一次创业的项目叫 “拇指阅读”。这是一个逼格满高的阅读社交产品。自负的说,豆瓣、MONO、唐茶这些小情小调的产品我是看不上的,当时对标的是刘苏里的万圣书园和严博飞的季风书园。然后经纬的丛真过来聊天,觉得用户比较高端,可以试一把。其实这个项目当时在经纬内部就没几个人看好,后来经纬的老大张颖在上海时又聊了一下。我就说反正这事我干不成,别人也干不成。然后经纬就给了钱开干。当时的想法就是通过社交关系来积累高频用户,然后导向图书以及其他高毛利的文化商品,类似诚品书店这种模式。但清高的知识分子,遇到现实的用户数据时,就懵逼了。高端的内容,用户数太少,而且使用频次太低。大概也只有媒体人和知识分子需要。如果从内容的维度来理解拇指阅读,它的内容是非常好的,是服务中国最顶端人群的。但中国最顶端人群又没什么阅读需求,确实没什么文化,也不需要文化。比如吴晓波老师前阵想在高端人群中卖人文课程,卖不动。因为需求太弱。从商业的维度来理解拇指阅读,它的问题在哪?第一,用户基数太小;第二,用户频次太低;第三,用户付费意愿太低。所以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这个项目必须死。但是它最后也没死成,因为我们技术还是挺牛的。所以阿里、当当、亚马逊、京东全部来谈过收购。最后因为我们不愿意卖团队,就把产品卖给了京东。所以很多原先知识圈和媒体圈的朋友问我,为什么卖掉,后悔吗,太可惜了。其实我没好意思说,目前这个阶段,好内容值不了大钱。我们卖的不是他们喜欢的内容,而是技术。我们和京东签的是技术收购协议!当时技术团队就那么三五个人,可以对攻大公司 30 人的团队,核心开发来自网易和微软,现在也是其他优秀创业公司的核心员工。他们现在都搞定了 B 轮,是很棒的工程师。中国的阅读市场确实不适合创业公司,因为看不到爆发的可能。而最终赚钱的内容,可能是知识分子未必会真心喜欢的那类内容。比如我问过当当李国庆,什么书在当当的平台上最好卖。答案是励志、鸡汤、职场。我也和吴文辉交流过,他主导了起点中文网和现在腾讯的阅文集团,光靠阅读本身变现也有限,现在在往视频开发走。他俩都是北大的高材生,学养很好,但文人经商,终究还是要以商业逻辑为先。咱们这一波的内容创业者也都要面对这种考验、分裂和妥协。相对来说,路金波、沈浩波、吴晓波等几位出版界的大神,是把市场需求和审美价值平衡的比较好的人。知识界对他们评价不算高,但知识界不懂商业,咱们用商业的维度来评判这些人,其实是很厉害的,而且社会价值很高。创业的主逻辑还是商业。在商业领域,我的老同事方三文给我提供过一个简单的分析模型,来判断一个项目商业上的可行性。即考察四个参数:用户基数、使用频次、转化率、毛利率。四个参数中,必须至少有两个比较高,才有值得一创的价值。后来唐岩有次来上海,也和他聊了下,他觉得创业不要拖,如果是死路就早点撤。在我账上只剩下三个月的现金时,我就果断撤了。拇指阅读准备卖掉还没和京东交割的时候,徐建军和桂斌来找我。我们三个又干了一摊,叫开始众筹。第二次创业:开始众筹徐建军是少年成名的媒体人,桂斌是我十几年的老基友,三人有在媒体共事的经历,也都曾经是文艺青年,就是下班之后可以抱着一箱啤酒到西湖边喝到天亮那种。不同之处在于,徐建军很早就从媒体出来,开始创业。他安慰我说,第一次创业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厉害了。他们第一次出来创业时,也是各种苦逼和无法言说的压力,借钱和抵押房子这种事情都干过,而且公司现金流最差的时候,连餐厅也都开了,因为餐厅现金流很好。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 “被命运的双手摁在地板上”,也是 “死过一次的人”。他之前的三个项目是媒体、金融、金融,而众筹我们聊下来,是媒体和金融属性一样强的东西。然后就正式开始,很快产品就上线了。然后很快就开始批量生产爆款了。在开始众筹,我们定义的爆款是阅读数 100 万 +。在内容创业领域,批量生产爆款的能力,公司估值也就 1 亿人民币。开始众筹和其他平台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用户的付费意愿特别高,而且付的还都不是小钱,动不动就是 5 万。同样是从内容切入一个生意,开始众筹的内容是高感性内容,带来了极大的用户基数,和极高的转化率;而众筹的金融属性,又带来了高毛利;消费升级,则带来了高频次。毕竟生活消费是一个超级大的需求,衣食住行也都是高频需求,再加上徐建军这个四轮创业的老司机,开始众筹这条小船开的就很快。这家公司一年完成四轮融资,现在估值已经超过 1 亿美金。是杭州 2015 年杀出来的一家小明星公司。由于它的赛道足够宽,而且有内容护城河,所以商业的潜力依然很大。我们自己测算过,希望 2017 年年 中能做到 10 亿美金,两年一个独角兽。所以内容创业能否出现独角兽,我觉得与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有关。在娱乐、生活消费、金融领域,市场足够大,是有可能的。但内容人对商业的认知是否足够,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牛逼的记者和编辑未必能做一个牛逼的公司。而李国庆、陈年等一大票经商的文人,想必也都经历过妥协和蜕变。第三次创业:好有财其实内容创业领域的独角兽,早就有了。比如东方财富网、搜房网、汽车之家,东方财富一度是市值千亿人民币的公司。这类内容里,用户基数、需求频次、毛利率和拇指阅读完全是天壤之别。而金融、房产、汽车也是传统媒体的三大金主。所以内容创业能不能出独角兽,完全取决于你选择的跑道。李丰说我接地气了,因为我现在要做的内容和以前在《21 世纪经济报道》相比,是更低了。比如我们目前唯一公测的一个公众号,叫 “好有财”,比以前的内容简单多了。我接下来要干的事情,基本是开始众筹的翻版,就是内容连接交易。只不过生活消费类的内容,走的是高感性内容;而投资理财类的内容,走的是逻辑和理性。相对来说,投资理财类的内容并不好做,朋友圈也没几个人愿意转发。但是因为难做,所以我反而很有兴趣。这个项目其实已经筹备了大半年,中间也和蚂蚁金服,还有华尔街回来的对冲基金聊过。大家也都在琢磨,互联网金融的场景在哪里。目前我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知识即入口”。但是目前中国理财市场不是很理性,各种庞氏骗局和熔断事件层出不穷。所以路还很长,还需要慢慢 “跋涉”。我们也已经和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协议,希望将来能够在投资者教育上,多展开一些合作。好处在于,理财市场的想象空间更大。写过《老二非死不可》的雪球创始人方三文也认为,这不是纯互联网产品赢家通吃的一个市场,会有无数个不同基因的公司跑出来,雪球也只是其中暂时比较领先的一家。现在再转身看内容和商业,也有了切肤的认知。比如内容需要引领读者,而商业是迎合用户。商业是内容的助推器,于是朋友圈满是鸡汤。而高级的内容在目前的市场上,还缺乏需求,用知识分子的话来说,就是这个时代还配不上她。现在红火的不叫文化产业,更确切的应该叫娱乐产业。但我感觉三五年之后,供给侧改革、消费升级完成之后,文化会真的有一轮爆发。这也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决定的,到那时候需要拇指阅读的人会更多。现在这个阶段,也就只能搭一搭财富管理的小风口,帮用户理财挣钱。所以折腾了半天,居然,又回去干财经媒体了。所以创业确实是跋涉啊。我们这些死过一次的人,曾经 “被命运摁在地板上” 的人,都体验过浮沉挣扎、人性百态。也是不愿意浪费那番辛苦,所以洗一洗身上的风尘,还是要再次出发呀。就像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里写的那样,“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来源:新蓝网综合编辑:张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资本创业好生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