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真的存在吗

长河一水's Blog
字号:大 中 小
&&&&中国人的国民性这个问题是鲁迅提出来的,而且这么多年一直被人们讨论,仿佛它已经是一个定论了,中国人的人性不好天生的贱奴才。为此他还刻画了一个人物阿Q,阿Q这样的人在中国确实存在,他的形象也可以说是入木三分。&&&&但是,阿Q真的天生就是这样的吗?不,他是后天养成这样的,准确的说是让赵老太爷一鞭子一鞭子抽成这样的。&&& 阿Q没有反抗过吗?他不是向赵老太爷说了,他也姓赵吗?只是立马就让人家大嘴巴子给抽了回来,他赵都不配姓。&&&&阿Q被人压弯了腰,鲁迅不去指责压弯人腰的大山,却指责被压的人,不挺直腰,还要说什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倒是一种很奇怪的国民性,还要说得振振有词,真能够颠倒黑白。&&&&说到底,鲁迅对中国这种奴性文化实在是领略到了精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阿Q不是天生的贱骨头,回顾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社会制度把中国人一步步的变成了阿Q。是中国的制度造就了中国人的所谓国民性,而不是中国人的国民性造就了中国的制度。两者不是鸡和蛋的关系,也不是互为因果,而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中国老百姓对中国的制度从来没有发言权,他们只是在利益的驱使下随大流去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商鞅是中国历史上开创性的人物,他的改革真能有利社会,有利于老百姓休养生息吗?他的改革只有利于国君的权力与政府的强大,而这些事情和老百姓毛的关系都没有。老百姓只能在他的重压呻吟。&&&&汉武帝又是另一个开创性人物,他实行盐铁专营,控制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命脉,增强了他自己的实力,扩大了自己的权力,而老百姓只能在他的重压下呻吟。&&&&到了宋明清,专制礼教日臻完善,完成了从经济到思想对人的控制。各式礼教,看上去很美,但是,人们却只能在它的重压下呻吟。&&&&人从猿猴演化而来,自由是人的天性。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人自古就是有血性的。田横五百壮士,刺秦王的荆轲,揭杆而起的陈胜吴广,等等等等。几时少了血性?&&& 要消灭人的天性,培养人的奴性,就必须建一个大笼子把人关起来。&&&&这个笼子从商鞅开始造起,越来越完善,直到把人全关进笼子。阿Q也就产生了。&&&&没有笼子,也就不会有阿Q,讨论中国人国民性的本质,先把笼子拆了再说。&&&&&我建了个微信群,欢迎新老朋友入群一起玩耍。我的微信号是changhe589,加我时说明是入群,以方便我邀请。谢谢大家。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如何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
——兼论近代中国教育现代性遗存的问题
日 10:36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201410期
作者:马和民
内容摘要:遭遇天崩地裂的近代中国,同时迎接着西方现代性的全面入侵,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迅速转化为更为具体的两种措施:改造中国和改造国民性。“如何改造国民性”的问题,正是在近代中国人遭遇严重的人生问题与意义危机时萌生;在救亡图存的出路探寻中并轨于以“革命”为核心的改造中国的历史潮流;并在先进的中国人对时代新人的设计中完成思想发动和理论准备;却又终止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因而,“国民性改造”的近代任务直接延续为当代使命,并遗存在现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历史重任中。
关键词: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教育现代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马和民,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教育决策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 200062  内容提要:遭遇天崩地裂的近代中国,同时迎接着西方现代性的全面入侵,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迅速转化为更为具体的两种措施:改造中国和改造国民性。“如何改造国民性”的问题,正是在近代中国人遭遇严重的人生问题与意义危机时萌生;在救亡图存的出路探寻中并轨于以“革命”为核心的改造中国的历史潮流;并在先进的中国人对时代新人的设计中完成思想发动和理论准备;却又终止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因而,“国民性改造”的近代任务直接延续为当代使命,并遗存在现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历史重任中。  关 键 词:近代中国 国民性改造 教育现代性  标题注释: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千禧年群组发展重要特征研究”(13JJD880018)的阶段性成果。  一、近代中国的人生问题与意义危机   自1840年始,近代中国除了到处弥漫着“抵御外侮”、“救国救民”和“革命”这一时代的民族与国家主义主旋律,还面对着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如何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人?在传统中国曾经是很清楚的问题(“学做圣贤”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了近代中国则是一片混乱。  1.变化着的生活秩序   遭遇了“大变局”的近代中国人,面对的是一个混乱无序的现实世界。近代中国的社会大变局导致民众一向借以安身立命的世界观、人生观、秩序观和生活方式面临瓦解的困境,同时又面对着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新变化。  1905年废科举而兴学堂。清末一位举人刘大鹏在日记中述说了废科举后的忧愁与幻灭感:“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涣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甫晓起来心若死灰,看得眼前一切,均属空虚,无一可以垂之永久。”“谋生无路,奈之何哉?”①  辛亥革命革除了象征清朝统治的长辫子,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变。学生装、西装开始流行,“天足”开始取代小脚。西方饮食(西菜、汽水、啤酒等)自近代传入,源自西方的物质文明在晚清开始逐渐流行。  人生礼俗发生变化。例如,请教士给新生儿行“洗礼”,一些青年人争取婚姻自主,行“文明结婚”、“教堂婚礼”,葬礼中开始用“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戴孝”等,表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  新社交礼仪渐趋流行。辛亥革命后废止官场跪拜礼,废止“大人”“老爷”之称呼,官员以官职相称,民间以“先生”“君”相称。民间交际逐渐通行“握手礼”,拜见尊长行“鞠躬礼”。“男女大防”在社交场合逐渐淡化,开始自由交往。这些新礼俗、新礼仪在民国初年尽管还局限于大城市,但是这种以人格、身份平等为基础的社交礼仪,标志着旧秩序的渐趋消解。  2.对西方新文明的崇拜   近代中国一切皆新。“新”字构成了一连串新词汇的组合,借此来界定新文明。“近代中国四处流传着各种有关新世界、新文明、新种族的传说,说他们有望远镜和牧师、军舰和大教堂、火车和公园、图书馆和博物馆、照相机和报纸。这些传说要比马可·波罗带回欧洲的关于震旦的故事,比哥伦布带回的关于印第安人的故事,或许更为神奇;传说中还有吃牛肉、全身散发着奶酪味道、胸毛长长的男人,以及长着蓝眼睛、袒胸露臂的女人;然后也流传着关于共和国、议会、宪法,自由平等和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权;最后,还流传着关于穷凶极恶的毁灭性武器,它们远非中国的任何武器所能匹敌。”②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这种对新文明的崇拜至少可以归纳为三类新特征:第一是“新秩序”,用“新的”横扫了一切旧的。从晚清“维新运动”到“新政”,从“新民说”到“新文化”、“新文学”、“新学”等;第二是“新时代”,“时代”与“新时代”这两个新概念的流行,界定了“现代性”的一种精神风貌;第三是“新文明”,20世纪初来自日文的“文明”、“文化”被引入中国(尽管两词古已有之),并开始和“东方”、“西方”结合成五四时期最常见的词汇,用来表达“两分的”、“对立的”、“东与西”的文明范畴。“这里暗中假定了‘西方文明’标志着一种社会进化论的高级阶段,标志着一种不断进步的文明。”③这正是近代中国人崇拜西洋文明、西方文化的思想性标志。  3.安身立命的意义危机   社会大动荡既引发了秩序瓦解的社会危机,也导致了信仰无着、人生无从安立的意义危机。意义危机首先发轫于传统道德价值的迷失,即传统道德伦理价值动摇了。到五四时期,当一些狂热者要求对所有价值,“特别是儒家的道德传统,重加评估之时,迷失状态达到了极致”。④紧接着出现了“存在迷失”。对生存状态的焦虑和对生命存在的悲观意识,尤其弥漫在以王国维为代表的一些学者的思想中,很多读书人投身佛学研究,是想解决生命存在的意义问题。更深层的是“形上的迷失”,即科学虽然为中国人开出了一条新路,虽然能回答许多“什么”(what)和“如何”(how)的问题,可是对“究竟因”(ultimate why)却无法不缄默。因此,科学因其本质之故,无法取代传统中广涵一切的世界观。⑤显然,这场危机的实质是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了冲击,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开始动摇,价值取向变得无所适从,对人生意义迷茫造成的。  4.“迷乱之人心”与自杀行为   五四前后的中国到处是“迷乱之人心”。道德生活与社会生活呈现为一种混乱无序的现象:有人利用社会转型之机,投机钻营、不知廉耻、不顾他人死活地赚取不义之财;有人茫然失措,形成思想紧张和行为失常;有人甚至对人生和社会彻底失望,以致“自杀”或“出家”在民国前后成了一个突出的、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⑥  上海《民国日报》“本埠新闻”栏报道,1919年自杀的人数21人,1920年47人,1921年66人。北京《晨报》“社会咫闻”栏报道,1921年4月至12月自杀者为103人。这些自杀者中形成社会舆论热点的,有愤世嫉俗以自杀唤醒国人的陈天华,有殉清殉道的梁济(巨川)及后来的王国维,有悲观厌世的北大学生林德杨等。⑦  对这些社会失范现象,当时的人们作出过解释。例如,熊十力在辛亥革命失败后曾说:“念党人争权夺利,革命终无善果。又目击万里朱殷,时或独自登高,苍茫望天,泪盈盈而下”⑧。梁漱溟在解释很多人为什么走上出世之路时说:“十年来这样态度的人日有增加,滔滔皆是。大约连年变乱和生计太促,人不能乐其生,是最有力的外缘,而数百年来固有人生思想久已空乏,何堪近年复为西洋潮流之所残破,旧基骤失,新基不立,惶惑烦闷,实为其主因。”⑨陈独秀在分析厌世自杀的精神原因时指出:“以前的信仰都失了威权”、“青年的理想受到社会的压迫”、“佛教‘空观说’的危害”等因素,故而尤其倡导揭示“人生真相”的新教育方针。⑩  5.崇拜美国新生活的风气渐成  五四前后,社会和青年学生中出现了一股以美国为主要对象的崇洋风气。学习英语成为时尚。在大学联考中,英语的比重最大,学校的大部分课程使用英语原文教材。在20世纪20年代的国内大学,有90%的教材是用英语编撰的(不包括教会学校)。北京大学有英文演讲社,《北京大学学生日刊》经常有英文作文比赛的报道,社会上自然也以英文水平为判断教师的标准。(11)日,一位赴美留学的黄森生在致书尚在北京大学求学的友人信中说:“新舞台、新思想、新生活,恐怕除了美国以外再难他求了”。他说:“美国是我唯一的亲友,唯一的兄弟园,唯一的自由的、博大的、大同的国家,凡学术技艺,不问国界都可以供他人研究”。(12)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毕雁)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人的国民性》---林语堂
中国向来称为老大帝国。这老大二字有深意存焉,就是即老又大。老字易知,大字就费解而难明了。所谓老者第一义就是年老之老。今日小学生无不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这实在是我们可以自负的。无论这五千年中是怎样混法,但是五千年的的确确被我们混过去了。一个国家能混过上下五千年,无论如何是值得敬仰的。国家和人一样,总是贪生想活,与其聪明而早死,不如糊涂而长寿。中国向来提倡敬老之道,老人有什么可敬呢?是敬他生理上一种成功,抵抗力之坚强;别人都死了,而他偏还活着。这百年中,他的同辈早已逝世,或死于水,或死于火,或死于病,或死于匪,灾旱寒暑攻其外,喜怒忧乐侵其中,而他能保身养生,终是胜利者。这是敬老之真义。敬老的真谛,不在他德高望重,福气大,子孙多,倘使你遇到道旁一个老丐,看见他寒穷,无子孙,德不高望不重,遂不敬他,这不能算为真正敬老的精神。所以敬老是敬他的寿考而已。对于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中国有五千年连绵的历史,这五千年中多少国度相继兴亡,而他仍存在;这五千年中,他经过多少的旱灾水患,外敌的侵凌,兵匪的蹂躏,还有更可怕的文明的病毒,假使在于神经较敏锐的异族,或者早已灭亡,而中国今日仍存在,这不能不使我们赞叹的。这种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同时老字还有旁义。就是“老气横秋”,“脸皮老”之老。人越老,脸皮总是越厚。中国这个国家,年龄总比人家大,脸皮也比人家厚。年纪一大,也就倚老卖老,荣辱祸福都已置之度外,不甚为意。张山来说得好:“少年人须有老成人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人之襟怀;”就是少年识见不如老辈,而老辈襟怀不如少年。少年人志高气扬,鹏程万里,不如老马之伏枥就羁。所以孔子是非常反对老年人之状况的。一则曰“不知老之将至”,再则曰“老而不死是为贼”,三则曰“及其老也,戒之在得”。戒之在得是骂老人之贪财,容易患了晚年失节之过。俗语说“鸨儿爱钞,姐儿爱俏”,就是孔子的意思。姐儿是讲理想主义者,鸨儿是讲现实主义者。
大是伟大之义。中国人谁想中国真伟大啊!其实称人伟大,就是不懂之意。以前有黑人进去听教师讲道,人家问他意见如何,他说“伟大啊”。人家问他怎样伟大,他说“一个字也听不懂”。不懂时就伟大,而同时伟大就是不可懂。你看路上一个同胞,或是洗衣匠,或是裁缝,或是黄包车夫,形容并不怎样令人起敬起畏。然而试想想他的国度曾经有五千年历史,希腊罗马早已亡了,而他巍然获存。他所代表的中国,虽然有点昏沉老耄,国势不振,但是他有绵长的历史,有古远的文化,有一种处世的人生哲学,有文学,美术,书画,建筑足以西方媲美。别人的种族,经过几百年文明,总是腐化,中国的民族还能把河南犹太民族吸引同化。这是西洋民族所未有的事。中国的历史比他国有更长的不断的经过,中国的文化也比他国能够传遍较大的领域。据实用主义的标准讲,他在优胜劣败的战场上是胜利者,所以这文化,虽然有许多弱点,也有竞存的效果。所以你越想越不懂,而因为不懂,所以你越想中国越伟大起来了。
老实讲,中国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在生理上也有相当的腐化,文明生活总是不利于民族的。中国人经过五千年的叩头请揖让跪拜,五千年说“不错,不错,”所以下巴也缩小了,脸庞也圆滑了。一个民族五千年中专说“啊!是的,是的,不错,不错,”脸庞非圆起来不可。江南为文化之区,所以江南也多小白脸。最容易看出的是毛发与皮肤。中国女人比西洋妇人皮肤嫩,毛孔细,少腋臭,这是谁都承认的。
还有一层,中国民族所以生存到现在,也一半靠外族血脉的输入,不然今日恐尚不止此颓唐萎靡之势。今日看看北方人与南方人体格便知此中的分别。(南人不必高兴,北人不必着慌,因为所谓“纯粹种族”在人类学上承认“神话”,今日国中就没人能指出谁是“纯粹中国人”。)中国历史,每八百年必有王者兴,其实不是因为王者,是因为新血之加入。世界没有国家经过五百年以上而不变乱的;其变乱之源就是因为太平了四五百年,民族就腐化,户口就稠密,经济就穷窘,一穷就盗贼瘟疫相继而至,非革命不可。所以每八百年的周期中,首四五百年是太平的,后二三百年就是内乱兵匪,由兵匪起而朝代灭亡,始而分裂,继而迁都,南北分立,终而为外族所克服,克服之后,有了新血脉然后又统一,文化又昌盛起来。周朝八百年是如此。先统一后分裂,再后楚并诸侯南方独立,再后灭于秦。由秦至隋也是约八百年一期,汉晋是比较统一,到了东晋便五胡乱华,到隋才又统一。由隋至明也是约八百年,始而太平,国势大振,到南宋而渐微,到元而灭。由明到清也是一期,太平五百年已过,我们只能希望此后变乱的三百年不要开始,这曾经有人做过很详细的统计。总而言之,北方人种多受外族的混合,所以有北方之强,为南人所无。你看历代建朝帝王都是出于长江以北,没有一个出于长江以南。所以中国人有句话,叫做,吃面的可以做皇帝,而吃米的不能做皇帝。曾国藩不幸生于长江以南,又是湖南产米之区,米吃得太多,不然早已做皇帝了。再精细考究,除了周武王秦始皇及唐太祖生于西北陇西以外,历朝开国皇帝都在陇海路附近,安徽之东,山东之西,江苏之北,河北之南。汉高祖生于江北,晋武帝生于河南,宋太祖出河北,明太祖出河南。所以江淮盗贼之薮,就是皇帝发祥之地。你们谁有女儿,要求女婿或是要学吕不韦找邯郸姬生个皇帝儿,求之陇海路上之三等车中,可也。考之近日武人,山东出了吴佩孚,张宗昌,孙传芳,卢永祥。河北出了齐燮元,李景琳,强之江,鹿钟麟。河南出一袁世凯,险些儿就登了龙座,安徽也出了冯玉祥,段祺瑞。江南向来没有产过名将,只出了几个很好的茶房。
但是虽有此南北之分,与外族对立而言,中国民族尚不失为有共同的特殊个性。这个国民性之来由,有的由于民种,有的由于文化,有的是由于经济环境得来的。中国民族也有优点,也有劣处,若俭朴,若爱自然,若勤俭,若幽默,好的且不谈,谈其坏的。为国与为人一样,当就坏处着想,勿专谈己长,才能振作。有人要谈民族文学也可以,但是夸张轻狂,不自检省,终必灭亡。最要紧是研究我们的弱点何在,及其弱点之来源。
我们姑先就这三个弱点:忍耐性,散慢性及老猾性,研究一下,并考其来源。我相信这些都是一种特殊文化及特殊环境的结果,不是上天生就华人,就是这样忍辱含垢,这样不能团结,这样老猾奸诈。这有一方法可以证明,就是人人在他自己的经历,可以体会出来。本来人家说屁话,我就反对;现在人家说屁话,我点头称善曰:“是啊,不错不错。”由此度量日宏而福泽日深。由他人看来,说是我的修养工夫进步。不但在我如此,其实人人如此。到了中年的人,若肯诚实反省,都有这样修养的进步。二十岁青年都是热心国事,三十岁的人都是“国事管他娘”。我们要问,何以中国社会使人发生忍耐,莫谈国事,及八面玲珑的态度呢?我想含忍是由家庭制度而来,散慢放逸是由于人权没有保障,而老猾敷衍是由于道家思想。自然各病不只一源,而且其中各有互相关系;但为讲解得清楚便利,可以这样暂时分个源流。
忍耐,和平,本来也是美德之一。但是过犹不及;在中国忍辱含垢,唾面自干已变成君子之德。这忍耐之德也就成为国民之专长。所以西人来华传教,别的犹可,若是白种人要教黄种人忍耐和平无抵抗,这简直是太不自量而发热昏了。在中国,逆来顺受已成为至理名言,弱肉强食,也几乎等于天理。贫民遭人欺负,也叫忍耐,四川人民预缴三十年课税,结果还是忍耐。因此忍耐乃成为东亚文明之特征。然而越“安排吃苦”越有苦可吃。若如中国百姓不肯这样地吃苦,也就没有这么许多苦吃。所以在中国贪官剥削小百姓,如大鱼吃小鱼,可以张开嘴等小鱼自己游进去,不但毫不费力,而且甚合天理。俄国有个寓言,说一日有小鱼反对大鱼的歼灭同类,就对大鱼反抗,说“你为什么吃我?”大鱼说:“那么,请你试试看。我让你吃,你吃得下去么?”这大鱼的观点就是中国人的哲学,叫做守己安分。小鱼退避大鱼谓之“守己”,退避不及游入大鱼腹中谓之“安分”。这也是吴稚晖先生所谓“相安为国”,你忍我,我忍你,国家就太平无事了。
这种忍耐的态度,我想是由大家庭生活学来的。一人要忍耐,必先把脾气炼好,脾气好就忍耐下去。中国的大家庭生活,天赋给我们练习忍耐的机会,因为在大家庭中,子忍其父,弟忍其兄,妹忍其姊,侄忍叔,妇忍姑,妯娌忍其妯娌,自然成为五代同堂团圆局面。这种日常生活磨练影响之大,是不可忽略的。这并不是我造谣。以前张公艺九代同堂,唐高宗到他家问何诀。张公艺只请纸连写一百个“忍”字。这是张公艺的幽默,是对大家庭制度最深刻的批评。后人不察,反拿百忍当传家宝训。自然这也有道理。其原因是人口太多,聚在一起,若不相容,就无处翻身,在家在国,同一道理。能这样相忍为家者,自然也能相安为国。
在历史上,我们也可证明中国人明哲保身莫谈国事决非天性。魏晋清谈,人家骂为误国。那时的文人,不是隐逸,便是浮华,或者对酒赋诗,或者炼丹谈玄,而结果有永嘉之乱,这算是中国人最消极最漠视国事之一时期,然而何以养成此普遍清谈之风呢?历史的事实,可以为我们明鉴。东汉之末,子大夫并不是如此的。太学生三万人常常批评时政,是谈国事,不是不谈的。然而因为没有法律的保障,清议之权威抵不过宦官的势力,终于有党锢之祸。清议之士,大遭屠杀,或流或刑,或夷其家族,杀了一次又一次。于是清议之风断,而清谈之风成,聪明的人或故为放逸浮夸,或沉湎酒色,而达到酒德颂的时期。有的避入山中,蛰居子屋,由窗户传食。有的化为樵夫,求其亲友不要来访问,以避耳目。竹林七贤出,而大家以诗酒为命。刘伶出门带一壶酒,叫一人带一铁锹,对他说“死便埋我”,而时人称贤。贤就是聪明,因为他能佯狂,而得善终。时人佩服他,如小龟佩服大龟的龟壳的坚实。
所以要中国人民变散慢为团结,化消极为积极,必先改此明哲保身的态度,而要改明哲保身的态度,非几句空言所能济事,必改造使人不得不明哲保身的社会环境,就是给中国人民以公道法律的保障,使人人在法律范围之内,可以各开其口,各做其事,各展其才,各行其志。不但扫雪,并且管霜。换句话说,要中国人不象一盘散沙,根本要着,在给与宪法人权之保障。但是今日能注意到这一点道理,真正参悟这人权保障与我们处世态度互相关系的人,真寥如晨星了。
摘自《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浙江文艺出版社一九九○年
推荐到广播
74240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第三方登录: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的国民性及中国文化 - 简书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的国民性及中国文化
秦汉由封建制转为郡县制,官员由皇帝统一派遣,并沿用至清末。这是中国“和合性”的一个表现。虽然这时皇帝并不比先秦,但对士人还是挺宽容的。宋代不杀文人,文化很繁荣。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自己辞职好几次,皇帝还是把他请回来让他编《资治通鉴》,有几个人没有功名,皇帝也任由司马光自己选用。到明清虽专制加强,但仍有御史,可以向皇帝提意见,弹劾大臣。古代并不象我们想的那么黑暗。我们上中学时学过汉武帝之所以独尊儒术,是因为儒家提倡尊王,有利于专制。钱穆先生则说不对,他举汉代儒家辕固生和道家黄生辩论武王伐纣说,儒家赞扬武王替天行道,道家否定武王。这足以说明儒家并不提倡专制。汉武帝之所以尊崇儒家,很可能因为他的老师是儒生的缘故。所以读史书要多读一些课外书,听一听不同意见。我不是说钱先生说的就对,要有自己的思考,兼听则明。 中国人的文化中,成大事者不是英雄,而是能收天下英才而用之。钱先生说刘邦能用萧何,韩信,张良。刘备显示的很无能,全凭孔明等人。小说《水浒传》宋江好似无能,林冲,武松则是英雄。《西游记》唐僧无能,孙悟空则神通广大。这样的例子很多。西方则崇尚英雄主义。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无一不是如此。要是在中国这样的英雄是要失败的,如项羽,他不能集合众人的智慧,只有失败。他批评现代人写传记喜欢突出个人,说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这一点让我想起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专业的学者批评这本书有很多硬伤,有人则说他继承了传统的写史方法。中国人做学问,也是体现“和合性”的。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中国人在传统上是聚在一起讨论的。“诸子百家”这个“家”不是现在说的哪一个专家,而是信仰这一家的老师及其门人。像《论语》是孔子的门人合编的,《吕氏春秋》也是吕不韦门下的食客编写的。大家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产生感情,超越一般的师生关系。所以中国人叫“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称学生叫“弟子”,同辈之间互为兄弟,长辈面前则是儿子。孔子死时,发丧的是门人弟子,家人次之,和现在很不一样。直到明朝王阳明死时亦是这样。西方则不一样,他们研究学问常常是一个人,很少聚在一起讨论。在师生关系上,中国人强调“尊师重道,西方人强调”吾爱吾师,无更爱真理。“梁启超当年和老师康有为分道扬镳,到了后来还是给老师写了寿文,师生关系和好如初。中国人做学问是”述而不作“,只继承自己不创作,这是谦虚,其实哪里会不创作,但他们在大体上不会违背传统。儒家诞生于孔子,虽然经过孟子、荀子,及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几经变化,但其本质仍然是解释孔子的著作,解释四书五经。道家和阴阳家经常假托黄帝,神农,列子说话,这些假托的人其实是不存在的。西方讲究创新,仿佛不创新就无以为立。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都是西方人的思想,我们也用现在的眼光来批判古人,这是不对的。就好像梨子和柚子哪个更好,这不能比较,因为它们不是一类,无所谓谁好谁坏。 中国人现在喜欢用西方人的观念解释东方,西方有奴隶社会,非要在中国也找出奴隶社会。其实他说中国不存在奴隶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只出现过”食客“,那些”食客“寄居在主人家里拖家带口,待遇优厚。到了后世,有卖身制度,但买主需要向政府缴纳两倍的税。钱先生说中国的”食客“乃至奴才比同时代的西方拥有自由的无产阶级生活的好得多,他由此说”中国哪有封建专制。“他的这点说法颇值得怀疑,不能使人信服。他总是拿皇帝对臣下很好,来作为中国没有封建专制的证据,否定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这不太对。当然你要是一位对中国文化没有信心的人,不妨读一读他的书,还有辜鸿铭和林语堂的书。中国古代第一大学问就是儒学,2000年来读书人独尊孔子,这是中国文化界的最大的自由,这完全是读书人自己的意思。我在上面说中国传统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在解释圣人经典的同时,不免生产自己的见解,所以会有流变。 孔子是儒家的祖师爷,门人3000,贤人72。其思想产生于春秋时期,及至子思尚能得其真传。到了孟子的时代,是战国时期,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孟子就提出“民贵君轻”,告诫君王怜悯百姓。孔子从来不主张“民贵君轻”,他反对武王伐纣,认为有违君臣伦理。到荀子又是一变,孟子提倡”性善说“而荀子提倡”性恶说“,并且有点法家的意思。到西汉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又把阴阳家的思想融入儒家。子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是不相信鬼神的。唐代李氏家族跟老子攀亲,(老子原名李耳)大兴道教。武则天喜欢佛教,佛教也大兴。从而在唐代儒释道三家互相融合。
人们常说宋明理学,宋代理学是北宋晚期产生的,起源于周敦颐。(写《爱莲说》的那位)到了二程发展到高峰,程颐和程颢是宋代的理学大家。到了南宋比较有名的就是朱熹了。程朱理学讲究”格物致知“,从外界的事物穷尽原理,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南宋的陆九渊不赞成程朱,独创”心学“,提倡”心外无物“,反对”格物致知“。到了明代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基础上提出”致良知“和”知心合一“。程朱是唯物主义,陆王是唯心主义。中国人向来讲究“天人合一”,儒家、道家、阴阳家都有这样的思想。阴阳家自不必说,道家提倡道法自然,一个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和生理规律。饥则食,倦则眠。按照四时节气穿不同的衣服,调整作息时间。道家的养生术是很厉害的。《中庸》讲“率性之谓道”。这就是儒家了。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做事,不矫揉造作。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人。”孔子斥之为“乡愿”。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当中说的就更明显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以说儒家的“道”是社会的,是人文。道家的”道“是自然的,是天文。儒道虽相互诋毁,但早已相互融合了。魏晋王弼是道家,但他注解的《易经》是儒家必读的。
中国人传统是敬畏神灵的,有各式各样的神。我常常怀疑人们将神庸俗化了。试问真的会有一位保佑人们发财的神仙吗,天庭里也容得下铜臭?中国人是务实的,哪位神能为自己所用,就敬拜他。像灶王爷这样的小神,关系到自己的吃饭问题,在每年的特定一天还会往他嘴上抹蜜呢。西方人不一样,神是不管人间事的。《圣经》有言:”凯撒的事凯撒管,天上的事我管。“所以《中庸》所谓:”修身之谓教“,是宗教的,人和神在中国是一体的,所以孔子也罢,关公也好,几千年都被雕刻在祠堂庙宇供人膜拜。 什么叫做”合内外“呢?”内“可以理解成精神,”外“可以理解成物质,也就是说中国人是物质和精神兼顾的。中国人讲究阴阳调和,讲究中庸,为人处事要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也是一样的。我们好像以为古代中国过于偏重思想,像王小波说的:”朱熹的理学还没有一块豆腐来的实际。“但钱穆先生不这样认为。王阳明当年效仿朱熹格竹子,结果什么都没有格出来,反倒因为思虑太深而大病一场,从此摒弃朱子学,转向心学。钱穆先生说王阳明误解了朱熹的意思,朱熹并不是让人一定去探究事物的原理,这里的”物“不一定指物体,也指事情。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若不先格物,徒有诚意也是不够的。比如毛泽东想建设好中国,由于不懂经济发展规律,反弄巧成拙,朱熹的格物是这个意思。”格物“是外在的,”诚意“是内在的。西方人就过于追求外在,他们不理解”天人合一“所以在早期对自然多有破坏。(中国现在也走上了西方的老路)而印度人则过分追求内心,佛教说世间一切皆苦,是避世的,这样难免沦为无知之人。孔子早就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国似乎没有土著的宗教,也就没有普遍的宗教信仰。如果西方人偏重科学与宗教,中国人就是偏重艺术与道德。林语堂写《生活的艺术》,写孔孟写老庄,写陶渊明写苏子瞻,偏偏佛教很少提及。中国人是不信宗教的,或者说宗教是小众的。宗教和科学是人身之外的事情,道德和艺术则由人来创造,来演绎。中国人有孔孟教人三纲五常,庄子教人逍遥世外,却鲜有科学受人尊崇的。虽说鲁班发明种种器具,在传统士人看来不过是奇技淫巧。艺术与道德是一体的,最高的道德亦为最高的艺术。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在此处举《儒林外史》杜少卿的例子。杜少卿有万贯家财,整日呼朋引伴饮酒赋诗,却不考取功名,而是寄情山水。这在古代中国是很高的道德,叫做“淡泊名利”。可是你看杜少卿不是一个艺术家吗,饮酒赋诗难道还不够艺术吗?我们现在一讲到古代的中国好像就很迷信,是看不起的。儒家讲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个信是信仰,信心,不是迷信。《论语》里有一句话大家都学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别人不能理解自己的思想,自己也不生气。这就说明孔子是“信”,他有自信,知道自己的话没错。孔子又说:“焉知后不如今。”这是对他人的相信,相信别人可以懂他。西汉杨雄写《太玄》,朋友说别人看不懂,他说自有后人能懂,果然一千年后司马光对《太玄》佩服之极。这都是传统中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信心。中国人的信仰更是毋庸置疑的。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传统士人对于“道”的追求是今天人们难以想象的。古代的史官都是世袭的,一位史官写大臣弑君被杀,死后他弟弟继续写又被杀,他儿子又写终于成功了。御史也是一样的,他们可以当面指责皇帝连命都不要了。朱元璋就曾今当庭杖毙十几位大臣,可还是有人出来指责他。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溪辩论,全国各地的士子赶来听,那时交通不发达,广东那边可能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到。他们不仅在道德方面遵守圣人遗训,在生活习惯方面也一样,几近迂腐。孔子《论语》上写吃饭要吃姜,不管对错有的人也照样吃。到了民国这股风气还有遗存。钱穆因胃病倒地,弟子问他药在哪,他说:“拿《王阳明全集》过来。”我读完这些不禁感动非常。今人研究古人,很难还原他们的精神面貌,所以五四学者多出妄语,说他们是“封建卫道士”。我今天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这其实是传统士大夫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在他们眼里西洋人始终是蛮夷。今天的人总说中国文化不好,一味推崇西洋文化,这难道不是迷信吗?王力宏的《火力全开》唱的很好:“打倒帝国主义,不愿再做奴隶,我家大门被入侵。你说LADY卡卡,我说何必怕他·····别向他们磕头,文化是武器·······火力全开··········“在五四以来,大部分知识分子对本国文化失去信心,妄自菲薄的情况下,钱穆先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的《新青年》首先提倡的,那陈独秀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陈独秀小时候他爷爷打他,他一动不动,还昂首挺胸让他爷爷打。他爷爷说了句:“此儿不是圣人,就是贼首。”我们可以看出陈是个意气用事的人,不够冷静易走极端。他倡导新文化运动也最为激进,没有考虑全面。钱玄同甚至还提出废除汉字,采用罗马字。在那个国将不国的背景下,知识分子救国的愿望很迫切,对于本国文化是很自卑的,认为中国不如西方根本问题在文化方面。陈独秀说:“中国不仅科学不如西方,就连艺术和道德也不如西方。”这导致了新文化运动有点过了。现在许多学者都想复兴文言,复兴儒学,这已经是一股潮流了。 民国时期有几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大都是怪人。辜鸿铭这个人很奇怪,会好几种外语,而且童年并不在中国,却很喜欢中国文化,还有叶公超,林语堂等等。好像英语越好越看不起外国,越喜欢中国。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早年没有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有点文化断奶的感觉,所以到后来再接触就会有一种超过常人的亲近感,这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一件白话文和文言文哪个更好的故事很有意思,可以一窥当时学术界的风气。黄侃讨厌白话文,讨厌胡适。有一天他在课上讲文言比白话简洁时说:“胡适死了老婆,用白话文写‘你老婆死了,赶快回来啊!’。用文言文写:‘妻死速归!’。如此比喻令人绝倒。钱穆先生这本书很对我胃口,他不主张全面的否定传统文化。其实那时的读书人也不是不支持白话文运动,他们只是想慢慢来。先用魏晋的古白话作文,循序渐进。林琴南就用文言翻译过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等几十种外国名著,现在也有卖,大家如果想读文言的外国著作,可以买来读。可陈独秀太着急了,自然遭到一些人的攻击。
喜欢读《世说新语》的理想主义者。微信:juyinlo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国民性的演变历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