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成语故事的作者是谁和作者还要关于成语故事的作者是谁

19.作者为什么还要叙写有关季羡林的第二个故事? 答:——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作者为什么还要叙写有关季羡林的第二个故事?(5分) 答:                                                                 
18.能读全文,仿照卡萨尔斯的回答,在第⑾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2分)                                            
17.请你合理想象一下这位学子在开学典礼上面对季老时的心情,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                                                 
人格--最高的学位白岩松 ⑴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⑵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出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后来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就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⑷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的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⑸几日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年轻的学子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竟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⑹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是关心的是什么? ⑺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这位在“五四”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 ⑻历史虽然早已远我们而去,然而,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崇高的人格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⑼前几天,我在北大又听到了关于季老的另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老,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⑽这该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⑾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       ,       ,         。 ⑿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着地前行。 注: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记者,著名节目主持人。16.从全文来看,标题“人格--最高的学位”的含义是                                             (2分)
15、仔细观察下面的这幅漫画,回答问题。(3分)(1)用简要的语言说说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2分) 答:                       (2)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分) 答:                       
14.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 A  淋浴器--随心所浴   (    ) B.咳嗽药--咳不容缓   (    ) C.洗衣机--爱不湿手   (    ) D.蚊  香--默默无蚊   (    )
阅读文章片断,回答问题。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折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立于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7、“灵魂具备了升腾的力量”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你这次的获得硕果。”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第八段中把“真切”改为“深切”好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十一段中“既倒”改为“将倒”行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十段后几句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中的“错过”与“过错”有什么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错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创新]
6、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列各句的含义。(1)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说:“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试结合阅读课文并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了什么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美国的故事》作者:blueberry 美国历史文献故事 完整版|历史 文献 军事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Pages: ( 2 total )
《美国的故事》作者:blueberry 美国历史文献故事 完整版
(51)-巴黎条约&&&&&&1781年10月,约克镇战役以美法联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七千英军放下武器,英国失去了对北美大部分地区的控制,只能缩在沿海的几个港口城市里。当消息传到伦敦,英国首相诺斯勋爵(Lord North)叹道:“一切都结束了(It is all over)!”英王乔治三世(George III)不服气,还想继续打下去,但议会不想打了。六年的战争让工商业损失惨重,商人们纷纷游说议会,赶紧与北美言和。1782年3月,诺斯内阁垮台。罗金汉勋爵(Lord Rockingham)继任首相。查尔斯•福克斯(Charles Fox)出任外交大臣,谢尔伯勋爵(Lord Shelburne)出任殖民地事务大臣,他们都是“亲美派”。和平似乎不再遥远。&&&&&&1782年,北美英军总司令亨利•克林顿(Henry Clinton)将军被召回伦敦,加拿大总督盖•卡尔顿(Guy Carleton)将军继任英军总司令。从托马斯•盖吉(Thomas Gage),到威廉•豪(William Howe),到亨利•克林顿,再到盖•卡尔顿,英军主帅换了一个又一个,形势却一天不如一天。本杰明•富兰克林忍不住挖苦道:“我们派了个弗吉尼亚的农场主上阵就把你们最好的将军一个一个送回了家。”当然,在1782年,谁也没意识到战争真的会结束。毕竟,英国在北美还有三万人马,超过大陆军和法军的总和。战争让英国很难受,但美国和法国更难受。法国财政陷入危机,美利坚邦联议会(也叫大陆会议或国会)基本上已经破产,各州也都只剩一口气。大家不过是咬着牙死挺罢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和谈还在云里雾里,谁也搞不清英王到底咋想的。华盛顿觉得简直都快熬不下去了。大陆军衣衫褴褛,吃了上顿没下顿,多拖一天就多一分灾难。怎么才能搞点名堂逼着英王早点就范呢?华盛顿可能是急糊涂了,居然想了个损招:绑架正在纽约的威廉王子。威廉是乔治三世的幼子。他特别热爱航海,一直在皇家海军服役。他的军团刚好被派到北美,驻扎在纽约。威廉很平易近人,每天快快乐乐的,常一个人在纽约大街上逛,没专人保护。谁能想到还会有人打他的主意呢?&&&&&&日,华盛顿亲自签发手令,命令行动小组乘夜色潜入曼哈顿,绑架威廉。他同时也严令得手后要善待王子,因为这次行动的目的不是虐待王子,而是要挟国王。可是,当夜因天气原因和小组成员行动不利,绑架没有成功。英军有了防备,华盛顿也就失去了机会。其实,幸亏没得手,这实在是个臭得不能再臭的主意。50多年后,英美“一笑泯恩仇”,美国驻英大使把华盛顿亲笔签名的那份命令呈给英王威廉四世(William IV),也就是当年的威廉王子。国王看后幽默地说:“我非常感谢华盛顿将军的人道主义原则,但我还是很高兴他没有得逞。”威廉四世对美国非常友善,他对大使说:“我很遗憾不能生为自由、独立的美国人。我对这个国家充满敬意,因为她产生了华盛顿,这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那么,英美的谈判为什么这么能拖呢?主要是内部、外部一起扯皮的结果。邦联议会共派了五位代表参加谈判,这五位都是大碗级的人物。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第二位是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第三位是亨利•劳伦斯(Henry Laurens),第四位是约翰•杰伊(John Jay),第五位是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富兰克林是驻法大使,已经在巴黎。亚当斯是驻荷兰大使,此时正在阿姆斯特丹跟荷兰商人谈贷款的事。劳伦斯是前大陆会议主席,后来受大陆会议委托出使欧洲。他的船被皇家海军截获,他成了俘虏,被关在伦敦塔(London Tower)。一直到约克镇战役后,美国才用查尔斯•康华利换回劳伦斯。此时,劳伦斯还在伦敦修养,他的身体在被关押期间受到很大的摧残。约翰•杰伊也曾是大陆会议主席,现任驻西班牙特使,正在马德里(Madrid)跟西班牙谈判,一时半时到不了巴黎。杰斐逊的妻子玛莎卧病在床,他抱定了“妻子在,不远游”的宗旨,拒绝了大陆会议的任命。也就是说,五个人的代表团,目前只有富兰克林一个人在场。&&&&&&法国人倒是很高兴,他们最喜欢富兰克林,其他人永远缺席才好呢。法国在独立战争中居功至伟,没有她的帮助,美国再拖上十年八年的也够呛能赢。大陆会议对法国感激涕零,给代表团成员下了个很“丧权辱国”的命令:美国代表必须听从法国外交大臣弗吉尼斯伯爵(Count de Vergennes)的指示,在没有法国同意的情况下,代表们不得与英国签订任何条约。国会这么做也是为了遵守1778年的美法联盟条约。那个条约就规定,美国不能单独与英国缔约。法国这几年的忙不能白帮,她当然有资格从中捞一笔。她的盟友西班牙也要从中捞一笔,因为西班牙继法国之后于1779年加入了对英战争。还有一位老兄,荷兰,也在约克镇大捷之后宣布承认美国独立。所以,1782年,当英国代表来到巴黎,他们面对的是美、法、西、荷四国。这就是一场国际分赃会议。你觉得那几位欧洲哥们儿会在乎美国的自由吗?&&&&&&1782年4月,各方的“非正式”会谈开始。因为美国其他代表都没到,富兰克林只能先独自面对“群狼”。幸运的是,英国首席代表理查德•奥斯沃德(Richard Oswald)是富兰克林的老朋友,比76岁的富兰克林还大一岁。奥斯沃德对北美一向友善,特别有诚意。他此行除了缔约外,还想削弱或瓦解美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所以,他见到富兰克林后提的第一个建议是:咱俩直接谈,不跟他们几个掺和,特别是不能让法国卷入其中。他说,法国根本不关心美国的独立,她只追求自己的利益。英美单独谈判,简单又利索。如果法国插进来,和谈将旷日持久。一旦形势发生变化,英国将不再考虑承认美国独立,也将解除民间欠美国人的债务,用省下来的钱继续打仗,看谁耗得过谁。&&&&&&奥斯沃德说得没错,英美单独谈判符合双方的利益,这种事别人越搅和越乱,就像如今的“六方会谈”一样,能谈出结果才怪。法国的主张是,英法先谈,谈拢之后再跟美国谈。富兰克林虽然想跟英国直接谈,但不得不拒绝奥斯沃特,一是因为有大陆会议的明确指示,二是他对法国和弗吉尼斯本人都心怀感激,他还是相信法国的善意。他对奥斯沃德说:“即使法国援助美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也愿意还这个情,而且,在还完之后,依然感谢她。我不能撇开盟友跟你谈判。。。至于美国的独立,早在1776年就已经决定了,你承认也得承认,不承认也得承认,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你说想赖掉欠美国人的钱?有本事你就试试。我不信一个以商业立国的国家会如此糟蹋自己的信誉。”&&&&&&碰上富兰克林这只“老狐狸”,奥斯沃德这只更老的狐狸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后来再次提出英美单谈,又被拒绝。眼看着一个多月过去了,会谈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富兰克林很着急。他明白,就是因为法国横插一杠子,才让谈判变得这么艰难。他必须想办法把法国排除在外。他热爱法国,但在“美国利益”和“美法友谊”之间,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怎样才能既和英国谈判又不得罪法国呢?&&&&&&富兰克林做了两件事。首先,他去找弗吉尼斯。他说,非常感谢法国这么多年对我们的帮助。如今,胜利在望。为了加快谈判速度,您能不能允许我们和英国先接触一下?我们不管谈什么都会向您报备。富兰克林的“谦恭”赢得了弗吉尼斯的“大度”。他说:“好啊!我们无意替美国谈判,也不想损害美国的尊严。你们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但不要背着我们缔约。”&&&&&&接着,富兰克林来找奥斯沃德。他说:你不是老想单独谈吗?看在朋友份上,我就勉为其难吧。但有三个条件:一,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谈判的先决条件而不是谈判的内容,也就是说,“独立”没商量。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其余的都免了。二,英国要赔偿美国的战争损失。三,英国割让加拿大给美国。当时的“加拿大”主要是魁北克省(Quebec),也就是今天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魁北克、多伦多地区,外加俄亥俄河谷(Ohio Valley)。&&&&&&奥斯沃德一看,富兰克林真是高级黑啊。让你们独立就不错了,还割地赔款?别太过分哦。奥斯沃德的回答是:“独立”的事好说,其它两条要慢慢谈。实际上,富兰克林也没指望他一下子答应所有的条件。英国能做到第一条就是美国的胜利了。把“独立”作为先决条件排除在谈判内容之外,断了英国以此为诱饵获取其它利益的念头。谈判还没开始,谈判的首要目标就已经达成了。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便宜的事吗?&&&&&&谈判刚出现转机,富兰克林就生病了。于是,事情又拖下来。1782年6月,约翰•杰伊终于从西班牙赶到巴黎,主导下一段的谈判。跟老奸巨滑的富兰克林比起来,38岁的约翰•杰伊在外交上是“初生牛犊”。但在美国政坛,他可是重量级选手。他是前大陆会议主席,未来的美国首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美国宪法》的重要诠释人。他也将是历史学家们公认的美国最重要的七位“建国国父”之一。对很多人来说,他的名字也许比较陌生,因为其它六个名字太耀眼。但他对美国的贡献不应该被遗忘。&&&&&&1745年12月,约翰•杰伊生于纽约市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荷兰人。他爷爷是法国的新教徒,为躲避宗教迫害带着全家移民新大陆,在纽约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杰伊的外祖父曾两任纽约市市长,在当地是响当当的人物。约翰•杰伊15岁进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读书,毕业后成为律师。在国王学院,他结识了其他几位后来成为“国父”的领袖,比如来自纽约豪门望族的罗伯特•里文斯顿,还有因校友关系而成为朋友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74年,杰伊与新泽西州州长威廉•里文斯顿的漂亮女儿萨拉•里文斯顿(Sarah Livingston)结婚。这一年,杰伊28岁,萨拉17岁。&&&&&&约翰•杰伊从抗税风潮时就积极投入反英斗争,最早组织纽约“通讯委员会”,并作为纽约代表参加了第一次大陆会议。1778年12月,杰伊当选为大陆会议主席。1779年9月,他又被任命为驻西班牙特使。他和萨拉把年幼的长子托给亲戚照顾,夫妻俩一起远赴欧洲。当时,西班牙虽然作为法国的盟友参战,但并没有承认美国独立。杰伊夫妇备受冷落,直到约克镇战役之后,西班牙对美国的态度才好转,开始与杰伊谈判商贸条约。杰伊把西班牙这头的事都处理完了才来到巴黎。&&&&&&在这短短几年的外交生涯中,约翰•杰伊把欧洲人的真面目算是看清了。他坚信,国与国之间没有“友谊”,只有“利益”。他恨英国,恨西班牙,也不信任法国。他不像富兰克林那样喜欢拐弯抹角地耍手腕,而是明白无误地直奔主题。杰伊对大陆会议的指示很不以为然,我们美国的命运凭什么由法国人主宰?他从一开始就决定背着法国与英国密谈,连招呼都不想跟弗吉尼斯打。&&&&&&约翰•杰伊对法国的强硬态度引起他与富兰克林的激烈争吵。富兰克林认为,美法联盟至关重要。即使不告诉法国所有的谈判内容,但基本的礼貌还是应该维持,一些不太敏感的话题也应该让法国知道。但杰伊说:“法国在她自己和西班牙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不会让英国同意美国独立。”他认为,富兰克林对法国的认识太天真了,他甚至觉得,富兰克林爱法国超过爱美国。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杰伊对法国的判断基本正确。弗吉尼斯派密使去英国,说法国并不支持美国“所有的要求”。如果英国把在新大陆的利益让给法国和西班牙,法国可以考虑向美国施压,让她后退半步。但杰伊低估了富兰克林对美国的忠诚。在后面的谈判中,他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富兰克林一样,杰伊也认为“独立”是谈判的先决条件。他发现,英国议会给奥斯沃德的官方指示上写着:奥斯沃德此行是与“北美殖民地”谈判。他立刻告诉奥斯沃德:你的文件上必须写清楚,英国是在与“美利坚合众国”谈判,否则,咱啥也别谈。奥斯沃德说:这不就是个形式吗?不至于这么较真吧?杰伊说:不行!这是原则问题!奥斯沃德只好派人回去找议会,重新发一份文件。这就等于英国已经承认美国独立了。&&&&&&日,奥斯沃德换好了文书,杰伊和富兰克林都满意了,英美和谈正式开始。没几天,一个消息传来。英国皇家海军在西印度群岛大败法国与西班牙的联合舰队,连那位在约克镇出尽风头的法国海军元帅格拉斯都成了俘虏。英国新首相谢尔伯勋爵派了另一位代表,亨利•斯达奇(Henry Strachey),来给奥斯沃德助阵,英国代表们的“脊梁骨”似乎也硬起来。就在斯达奇到达巴黎的同时,美国的一位代表也到了,他就是约翰•亚当斯。亚当斯增强了美国代表团的阵容,但也带来了问题,因为他与富兰克林严重不和。&&&&&&这是亚当斯第二次来巴黎。1779年时他作为驻法特使来过一次,但因看不惯弗吉尼斯那种趾高气扬的劲儿,多次冲撞这位法国外交大臣。弗吉尼斯忍无可忍,让法国驻美大使向大陆会议抗议,要求召回亚当斯,明确提出:“法国只跟富兰克林打交道,别人都离远点。”凭心而论,亚当斯的行为确实有点不太符合外交礼仪,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他第一次当外交官,根本不懂游戏规则,只认一个死理儿:谁跟美国过不去,我就跟谁过不去。他太不会拐弯了,在很多场合让富兰克林觉得很尴尬。富兰克林给大陆会议写信,说亚当斯的一些行为不利于美法联盟。最后,大陆会议把亚当斯调往荷兰,确认富兰克林为唯一的驻法大使。后来,亚当斯在国会中的朋友把富兰克林的信透露给亚当斯,亚当斯气疯了,哼!富兰克林背后捅刀子,真是小人!这俩几乎见面就吵架,好像不共戴天似的。&&&&&&其实,亚当斯和富兰克林没什么深仇大恨,他们在起草《独立宣言》时曾密切合作过,对彼此的能力、品德都很敬佩。他们互相嫉妒,也互相尊重。他们之所以看对方不顺眼,主要是性格和生活方式差异太大。亚当斯是典型的“清教徒”,严肃认真,兢兢业业,不会放松,也不会娱乐,再加上他的固执和直率,很难讨人喜欢。富兰克林正好相反。他拼命工作,也拼命享乐。他爱吃喝,爱游戏,爱玩笑,爱女人,他那充满智慧的幽默让人们很自然地围在他身边。有一次,亚当斯去找富兰克林谈事儿,只见一个女人坐在富兰克林的大腿上正跟他亲热,亚当斯满脸通红,看都不敢看,富兰克林却旁若无人。亚当斯觉得这实在有伤大雅,太过分了;富兰克林说,我是个鳏夫,有权谈情说爱吧?还有,从他们学法语的方法也能看出两人的不同。法语是当时国际外交的通用语言,当外交官不会法语是不可想像的。亚当斯学法语是靠背字典、背语法,搞得自己很累,还说不流利。富兰克林的法语是在与女人的打情骂俏中学会的,很快就“出口成章”了。亚当斯说富兰克林的法语只是拼凑,语法完全不对;富兰克林说你倒是语法都对,怎么说不成句呢?&&&&&&说到底,亚当斯与富兰克林最重要的分歧是外交理念的不同。亚当斯是彻底的实用主义者,根本不相信国与国之间存在真实的“友谊”。比如,他认为,法国帮美国打仗,不是为了美国,而是为了她自己。美国与英国分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法国。既然如此,美国不欠法国什么,因为法国的付出已经得到回报。富兰克林则认为,外交应该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可以简单地用“利益”来解释。占据道德至高点非常重要,特别是像美国这样“如少女般纯洁”的国家。在外交中,情感与理智同样值得尊重。富兰克林很快就有机会向亚当斯和杰伊证明这一点。&&&&&&亚当斯被富兰克林“排挤”到荷兰后,在那儿尝尽人情冷暖,还大病一场。大陆会议催着他向荷兰商人借贷,但荷兰商人一个个精得连眼睫毛都是空心儿的,怎么可能轻易把钱借给一个看上去这么不靠谱的国家呢?直到约克镇大捷之后,荷兰才正式承认美国。亚当斯忽然成了香饽饽,商人们上赶子地把钱往他怀里塞。1782年7月,亚当斯与荷兰三大银行签订贷款协议,以5%的利息借得五百万荷兰盾,解了大陆会议的燃眉之急。随后,美荷签署贸易条约。似乎天生就不适合当外交官的亚当斯,在荷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荷兰人对他的尊敬不亚于法国人对富兰克林的热情。&&&&&&10月8日,怀揣着美荷条约的亚当斯来到巴黎。一想起又要见到老“仇人”富兰克林和弗吉尼斯,他心里就疙疙瘩瘩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富兰克林和弗吉尼斯都对他很热情,大家似乎都想忘记过去,重新开始。约翰•杰伊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他和亚当斯一向处得不错。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润滑剂”式的人物,给了这三位个性鲜明的“国父”联络感情的机会。一个是杰伊的妻子萨拉,另一个是拉法耶特侯爵。&&&&&&萨拉金发碧眼,身材高挑,是出了名的大美人。她出身名门,十六岁进入社交界时,立刻引来年轻绅士们的“围追”,盛况空前。她最后选中了纽约的“人气”律师杰伊。身为州长的女儿,萨拉从小就熟悉官场的应酬,她成熟又不失活泼,大气又带着点调皮,温柔、幽默、随和。富兰克林、亚当斯、杰伊三个大男人可能互相不喜欢,但他们都喜欢萨拉,愿意围着她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萨拉总是能让每个人的脸上带着笑容。&&&&&&23岁的拉法耶特在约克镇战役后回到法国,成了“民族英雄”,也是凡尔赛宫的大红人。他经常来与美国代表共进早餐,侯爵夫人也常邀请他们去家里做客。拉法耶特总是用英语书写精美的请柬,让远离家乡的美国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任何人在拉法耶特面前都吵不起来,所有的怨气怒气都会被他的温情融化。就算你恨死了法国,你也会爱上拉法耶特。后来,拉法耶特的小女儿出生时,他给她取名“弗吉尼亚”,富兰克林开玩笑说:“你还有12个州要生呢,加油!”&&&&&&亚当斯到巴黎后,立刻表示绝对不能尊从国会让他们听法国人调遣的指示。他说:“我认为这不是国会的本意。如果是,我为这样的国会感到羞耻。我宁可辞职也不会这么做。”亚当斯和杰伊站在同一条战线,坚决主张英美秘密谈判,一点风也不给法国透。富兰克林考虑再三之后,同意了他俩的意见。富兰克林的表态让亚当斯和杰伊欣喜若狂,他们没想到富兰克林这么爽快。其实,不管他们三人的性格多么不和,但在一件事情上他们高度一致。这条把他们连在一起的纽带就是美国利益。这三位都是激进的“爱国者”(Patriots),美国就是他们的婴儿,是他们的“心头肉”。此时此刻,他们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心手相连。&&&&&&美国代表提出的条约蓝本有九条,分“必要条款”和“附加条款”两部分。“必要条款”是:&&&&&&1) 英国承认美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2) 在美国境内的英军全部撤离。&&&&&3) 美英勘定边境线并确保边境安全。&&&&&4) 美国在加拿大纽芬兰(New Founderland)海域拥有捕鱼权。&&&&&5) 阿巴拉契亚山(Appalachian Mountains)以西、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以东原路易斯安娜地区归美国,英美共享密西西比河的自由航行权。&&&&&&附加条款是:&&&&&&1) 英国赔偿美国在战争中的损失。&&&&&2) 英国承认对这场战争负责,就是认错。&&&&&3) 英美签订自由贸易协定。&&&&&4) 英国割让加拿大给美国。&&&&&&日是亚当斯47岁生日。从这一天起,英美代表关起门来,进行了一个星期的马拉松式秘密会谈。每天从早上11点谈到天黑,一条一条地敲定合约内容。双方无异议的条款我们就先不说了,现在看看有争议的条款是怎样解决的。&&&&&&1)美国的西部边境应该在哪里,也就是美国提的“必要条款”里的第5条。&&&&&&根据英王乔治三世的1763年宣言(Proclamation of 1763),阿巴拉契亚山以东归殖民者,以西归印第安人。也就是说,美国宣布独立时,她的西部边境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但是,美国代表坚持说,美国西部边界应该是密西西比河,因为路易斯安那地区本来是英国的土地,而美国就应该顺理成章地接手这片土地。作为“回报”,美国愿意与英国分享密西西比河的航行权。&&&&&&如果英国接受这一条,美国的国土就会在一夜之间扩大一倍。三位代表在这上面的心思完全一致,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同样的“大陆野心”。他们毫不怀疑,整个北美大陆都是美国的,“西进”是大势所趋,绝不能让任何外国势力横在中间。但要实现这一条,必定会损害两方面的利益。一是印第安人的利益,他们将失去家园;二是法国的利益。路易斯安娜最初是“新法兰西”的一部分,英法“七年战争”后被英国抢走,法国本想这次趁机收回。&&&&&&美国代表把这一条列为“必要条款”就是为了显示决心,这一条谈不拢,谈判就会破裂。英国代表在权衡利弊之后同意了这一条款。他们不在乎损害印第安人的利益,但若能把法国势力挡在新大陆之外,也不失为一条好计。于是,美国如愿以偿。正如代表们所预测的,战后的美国人迫不及待地踏上西进之旅,印第安人也就走上了他们的“血泪之路”。&&&&&&2) 美国是否应该拥有在加拿大纽芬兰海域的捕鱼权?&&&&&&纽芬兰海域是“黄金渔场”,得天独厚。以前,北美殖民地是英国的一部分,在这儿捕鱼没问题。现在,英美要分家,这片海域是英属加拿大的领海,英国当然不愿与美国分享捕鱼权,他们的理由是,这样做将损害英法协议,因为法国也想在这儿分一杯羹。&&&&&&关于这一条,美国代表的意见不完全一致。来自土地肥沃、商业发达的中大西洋(Mid Atlantic)地区的杰伊和富兰克林,对捕鱼不是特感兴趣。他们觉得,如果英国不愿松口,倒也没必要在这一点上穷追猛打。但对来自新英格兰(New England)的亚当斯来说,捕鱼权是命根子。捕鱼业是新英格兰的支柱产业,渔民们世世代代都在纽芬兰捕鱼。你现在不让他们去,那不是断了他们的活路吗?鳕鱼(Cod)是新英格兰的“黄金”,亚当斯要为捍卫“神圣的鳕鱼”战斗到底。杰伊和富兰克林一看这哥们儿要拼命,也只能陪他一起练了。&&&&&&英国代表提了个折中意见:把“捕鱼权(Right of Fishing)”改为“捕鱼的自由(Liberty of Fishing)”,言外之意:你有捕鱼的自由,我也有不让你捕鱼的自由,到时候就看谁掐得过谁吧。亚当斯一听就不干了,少来这套,老子要的就是“权利”。这一刻注定是亚当斯的时刻。他站起来说:“我们距离纽芬兰300海里,法国距此600海里。你凭什么把权给他们不给我们?如果这是天赋之权,我们的权利与你们的一样多;如果占有、使用、经营是一种权利,我们的权利与你们的一样清晰;如果战争、流血、掠夺是一种权利,我们的权利与你们的一样贵重。我们曾在加拿大流过足够的血(北美殖民地在英法战争期间协助英国作战),捍卫了你们的捕鱼权,那也是我们的捕鱼权。如果我们的权利不容质疑,为什么不承认它呢?”亚当斯的精彩演讲刚结束,富兰克林就出来打圆场。他说:“你就把捕鱼权给我们吧,反正鱼多得是,你还怕我们把鱼都抢光了不成?再说了,我们捕鱼赚了钱,还不是要买你们的商品嘛,你们不也获利?”&&&&&&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英国代表还有别的选择吗?他们只能同意了。亚当斯叹道:“感谢上帝,他让我在我对的时候如此固执。”拿下这一条,亚当斯别提多高兴了。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仆人问他想不想吃点鱼,亚当斯哈哈大笑着说:“免了吧,我今天已经饱餐了一顿鱼了。”&&&&&&3)美国人在战前借的英国人的钱该不该还?这是英国代表提的条件。&&&&&&富兰克林和杰伊都认为不应该还,因为英军给美国人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算是抵债了。但亚当斯认为该还。他说,欠债还钱是信誉的问题,如果美国赖账,以后谁也不敢借钱给咱了。战前的合同是建立在双方互信的基础上的,应该受到保护。最后,富兰克林和杰伊接受了亚当斯的观点,英国的条件得到满足。&&&&&&4)美国是否应该赔偿和保护留在美国的“保王党人”(Loyalists)的财产?&&&&&&这一条对英王来说至关重要。乔治三世明确指示,一定要保护依然忠于他的臣民。可是,很不幸,英王碰上的是个顽固不化的谈判对手: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在这一点上的坚持远远超出杰伊和亚当斯的想像。这俩都有点动摇了,但富兰克林寸步不让。他说,保王党人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比英军深得多,我们绝对不能赔偿他们。他还讲了个故事:&&&&&&森林里有个狮子王,他的臣民包括一群忠实的狗。有一天,这个狮子王忽然受魔鬼的诱惑,决定跟这群狗打架。有几只狼狗选择背叛狗群,跟狮子一起攻击自己的同类。后来,狗群获得了自由,这几只狼狗跑出来说,他们应该得到补偿。天底下有这种道理吗?&&&&&&英美在这一条上争得你死我活的,都快疯了。英国代表要求暂停,他们躲到一间屋子里去商议对策。从屋里出来后,英国代表提了个折中方案:美国不必明确表示保护“保王党人”的利益,但须在条约中加一条:国会“诚挚建议”各州保护“保王党人”的财产。这一下,美国代表就同意了,因为他们很清楚,各州根本不听国会的,这句话等于没说。&&&&&&5) 英国是否应该割让加拿大?&&&&&&这是富兰克林的主张。他的理由是:美国与英属加拿大接壤,将来势必引发战火。英国放弃加拿大,好处大大滴。他说,英国从加拿大获利甚少,每年还要花大笔管理费,得不偿失。如果把加拿大让给美国,英美关系将非常友好,而且,美国在加拿大卖地得了钱可以弥补战争创伤,英国就不必再另外赔偿美国了。&&&&&&英国代表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失去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已经让英王痛心疾首,他不能再失去第十四个。最后,英美达成妥协,将魁北克省一分为二。南边的俄亥俄河谷归美国,北边的多伦多、蒙特利尔地区归加拿大。问题暂时得解决,但富兰克林说得一点没错。在此后的50多年里,美加冲突不断。美国只要看英国不顺眼就拿加拿大撒气,加拿大人也不是好惹的,两国边境战火连绵。双方在痛苦中悟出了和平的真谛,终于在这条世界上最长的边境线上建立起最让人羡慕的国际关系。&&&&&&好了,到此为止,英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取得了共识,《巴黎条约》的正式文本也就出炉了。它包括10项条款:&&&&&&1)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2) 确立美国边境线。&&&&&3) 英国授予美国在加拿大纽芬兰海域和圣劳伦斯湾的捕鱼权。&&&&&4) 双方互欠债务均按合同偿还。&&&&&5) 美国“邦联议会”诚挚建议各州保护“保王党人”财产。&&&&&6) 美国避免继续侵占“保王党人”的财产。&&&&&7) 双方释放所有的战俘。&&&&&8) 双方共享密西西比河的航行权。&&&&&9) 美国在此和约签订后占领的英国领土应退还英国。&&&&&10)本条约必须在六个月内得到双方立法机构认可方能生效。&&&&&&从最后的文本中不难看出,美国几乎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认为,英国在这个条约中“过于慷慨”,特别是让美国国土扩大一倍的那一条,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凭美国的实力,她本不应该占这么大的便宜。弗吉尼斯后来酸酸地说:“英国根本不是来媾和(Make Peace),她是来购和(Buy Peace)。”当然,那两位英国代表的水平也远远没法跟这三位美国代表比。&&&&&&日,英美代表都在和约上签了字。虽然还没正式生效,但这毫无疑问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接下来,美国人将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怎样向法国交代。这三位老兄慷慨激昂地把合同签了,倒是挺痛快,法国至今为止一个字都不知道。他们不但违背了国会的意志,也背叛了与法国的盟约。咋办呢?亚当斯和杰伊这会儿都老实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富兰克林,意思是:我们的屎拉完了,麻烦你去给我们擦擦屁股。&&&&&&富兰克林来到凡尔赛宫,很不好意思地向弗吉尼斯“汇报”了英美和约的事。弗吉尼斯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做梦都没想到美国人这么无耻。但他并没发作,只是说:“你们如此行事太不文明。”富兰克林赶紧解释,说我们没有签订任何对法国不利的条款,而且,在法国与英国谈妥之前,英美条约不会生效。美法关系依然是我们最重要的外交关系,美法友谊万岁!!!&&&&&&要是事情到这儿就结束了,弗吉尼斯还可以忍受。但是,富兰克林接下来说的话终于让弗吉尼斯崩溃了。富兰克林说:“我们国会最近手头有点紧,您能不能再贷给我们一笔钱?”弗吉尼斯真的不知道美国人的脸皮是什么做的。他说:“你们还是想想怎么赔偿我们国王的损失吧!”还想要钱?我要抗议!抗议!抗议!&&&&&&面对盛怒的弗吉尼斯,富兰克林的回答被誉为“外交杰作”。他说:“我们没有损害法国的利益。。。在没有通知您的情况下就跟英国缔约,确实是我们的不对,希望您原谅。。。不要让这点小误会毁了美法联盟。我希望,我们之间的这点不愉快不要传出去,更不要变成公开的抗议,免得让我们的敌人抓住机会,破坏我们的友谊。”就这样软硬兼施,富兰克林再次把利益均衡的游戏玩到了极致。法国要是敢闹,我就跟英国好,你自己掂量掂量。&&&&&&结果,弗吉尼斯不但没提抗议,还批准了美国的贷款请求。他居然替富兰克林辩护说,这件事都是因为富兰克林心太软,被他那两个流氓同事给绑架了。事到如今,生米煮成了熟饭,法国还能怎么样呢?你总不能把美国给吃了吧?&&&&&&与美国签订和约后,英国又与法、荷、西分别谈判,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协调彼此间的关系。九个月后,英法协议达成。日,英美条约正式生效,独立战争结束了。从1775年4月到1783年9月,战争历时8年半。美国人为他们的自由付出了两万五千个生命。新大陆满目疮痍,邦联议会软弱无力。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组织就是大陆军。在英美谈判期间,国会就敦促华盛顿着手解散大陆军,但华盛顿拒绝执行。他说,如果在和平协议没签订前就解除武装,我们在谈判桌上就没筹码了。&&&&&&如今,尘埃落定,但华盛顿真的会解散大陆军吗?一个呼之欲出的军事强权会自动消失吗?华盛顿的选择将让站在十字路口的新国家走向何方?请看下一个故事:那一瞬间如此辉煌。
(52)-那一瞬间如此辉煌&&&&&&1783年9月,美英《巴黎条约》正式结束了“独立战争”,但它没有结束美国的麻烦。英军总司令盖•卡尔顿(Guy Carlton)在撤离纽约时说:“既然美国人这么想要他们自己的国家,那就由他们去好了。”哼,我倒要看看,没有国王的保护,你们能蹦跶几天。其实,早在1782年初的时候,动乱已经开始酝酿了。动乱的根源就是大陆军。&&&&&&大陆军与其说是“国家的军队”,不如说是华盛顿的军队。他们对华盛顿个人的忠诚远远超过对“国家”的忠诚。在过去的八年中,大陆军就像一个弃儿,得不到邦联议会(Congress of Confederation)和各州的关爱,吃不饱,穿不暖。要不是华盛顿上下周旋,大家早就散伙了。如果此时华盛顿登高一呼:“弟兄们!你们的苦日子到头了!咱们打进费城,从此当家作主,共享荣华富贵!”战士们眉头都不皱就会跟他走。邦联议会(又称“国会”)看着如日中天的华盛顿和尾大不掉的大陆军,不得不怀疑:美国真的自由了吗?&&&&&&国会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很多大陆军的军官们已经在窃窃私语,盼着军事强权的出现。八年的战争让他们清楚地看到,软弱无力的邦联议会保护不了他们的利益。如果华盛顿像克伦威尔那样当上“护国主”,或者干脆当国王,大家的日子就好过了。&&&&&&日,华盛顿收到刘易斯•尼古拉(Lewis Nicola)上校的一封信。这封信写了整整七页纸,历数共和制的弱点,建议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位君主。有一段话是这样的:“一些人总是把君主和暴政连在一起,但是,如果各方利益都处理得好,拥有国王的头衔也没什么不可。”意思是,“开明的专制”是可以接受的,“好国王”不是很多吗?&&&&&&华盛顿看到这封信时觉得“脊梁骨发凉”,他似乎不相信有人竟会有这种念头。无论他对国会多么不满,他从没想过“取而代之”。早在1776年大陆会议授予他“独裁北方”的特权时,他说:“我将时刻牢记,剑是我们捍卫自由的最后手段,也是当我们获得自由后最先放下的东西。”八年来,他一直强调军队听命于民选政府,小小心心地维持着与各方的权力平衡,这既是他的共和理想,也是他作为政治家的城府。&&&&&&但是,显而易见,他的谨慎没能挡住别人的猜疑,尼古拉的话恐怕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意思,这是最让华盛顿感到恐惧之处。他当天就写了回信,而且,破天荒第一次,他要求助理们把信另抄一份,封存起来,以便向后世证明:此心可对日月。在这封著名的信中,华盛顿写道:&&&&&&“先生,在整个战争中,任何挫折都没有像你的信这样带给我如此巨大的痛苦。这样的想法竟然存在于军队中,让我不得不感到事态严重。我不敢把你的话告诉任何人,唯恐玷污他们的心灵。我想像不出,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让你们认为我会危害我的国家。如果我对自己的认识还算正确的话,我相信没有人比我更强烈地反对你的这一图谋。我请求你,如果你对你的国家还有一点爱,如果你对自己和子孙还有一点关怀,如果你对我还有一点尊重,请把这种想法从你脑中彻底清除。”&&&&&&尼古拉收到信后,在震惊之余羞愧难当。他连写了三封信,向华盛顿道歉。这个话题就算被压下去了。&&&&&&但是,过了没多久,华盛顿又收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的一封信。汉密尔顿曾是华盛顿最信任的助理,虽然后来因性格不和离开了华盛顿,但两人的关系不是一般的亲密。28岁的汉密尔顿已是邦联议会的议员,大陆军出身的他对形势的认识比别人清楚得多,他跟华盛顿说话根本不需要拐弯抹角,因为他们实在太了解彼此了。汉密尔顿说:军队对国会的不满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和平协议一旦生效,军队将会“用刺刀获取他们想要的一切。”如果华盛顿领头干,他将得到拥戴;如果他不干,他将被推到一边。汉密尔顿提醒华盛顿,他的领导权正受到威胁。毫无疑问,战后的美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只有这样才能偿还外债,抚恤民生。既然如此,华盛顿为什么不顺应潮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呢?&&&&&&华盛顿很认同汉密尔顿的分析,他也看出来了,汉密尔顿和他代表的国会中的强硬派会支持他做任何事。历史上所有战争的结果都是以一个独裁代替另一个独裁,暴政似乎是人类必须接受的宿命。在“举目皆国王”的时代,当国王才是“正道”。如今,新大陆正是因为企图避免这种命运才陷入危机。但是,即便如此,华盛顿还是坚持他一直坚持的信念,拒绝接受任何政治上的诱惑。形同虚设的“邦联”(Confederation)不是理想的政府,但它是人民的选择。如果美国注定要为这个选择走一段弯路,那就让她走吧。自由就像人一样,是需要成长的。华盛顿再次表示,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允许他的军队凌驾于民选政府之上。至于大陆军会不会听他的约束,他说:“我相信,重感情又识大体的军官们会明辨是非。”他警告汉密尔顿:“军队是危险的利器,不要拿着它玩。”&&&&&&然而,华盛顿眼中“识大体”的军官们正在策划一场“阴谋”。这一次事关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根本就不想让华盛顿插手。历史学家们把这件事称为“纽伯格阴谋”(Newburgh Conspiracy),因为它发生在大陆军在纽约州的总部纽伯格。&&&&&&1783年3月,随着美英和平协议的草签,华盛顿奉国会之命,开始陆续解散大陆军。问题是,遣散费在哪里?邦联议会的国库里一分钱都没有,别说退伍军人的抚恤金了,现役军人的工资还欠着呢。更要命的是,不但战士们的工资没着落,军官们的工资也有好长时间没发了。如果战士们还能忍气吞声,将军们可不是好惹的。他们大多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参军前有产有业。打了几年仗,营生都荒废了,正指望着工资和退休金过日子。国会只字不提待遇的事,就想赶紧把人打发回家。华盛顿无数次请求国会考虑军人的利益,但他就像在跟一堵墙说话似的,只能听到自己的回音。&&&&&&国会本身就是个乞丐,没有征税权,只能依赖各州的“捐款”生存。各州说,仗都打完了,我凭什么还要给你钱?弗吉尼亚领头赖账,很快地,十三个州都宣布停止供应大陆军。她们怎么就不想想,大陆军没钱,但有枪杆子,一旦给逼急了,它难道不会攻城掠地,自己解决温饱问题?真闹起来,哪个州能抵挡得住这群“虎狼之师”?&&&&&&军官们一看,还真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啊。哼,“要改变我们的命运,全靠我们自己”!政客们咱指望不上,那位总司令咱也指望不上。他根本不替咱着想,整天就知道维护自己的名声。他家有钱有地有奴隶,怎能体会咱们的艰辛?咱们先组织起来,找国会说理,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看谁敢欺负咱。于是,3月初,一封匿名信开始在军官中流传,约定在某个地点开会,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所有的将军都拿到一份,华盛顿除外。&&&&&&当华盛顿得到这个消息,他明白,一场叛乱正在孕育中。如果得逞,美国将滑入内战的深渊。以前“兵变“的时候,至少军官们是跟他站在一起的。可是,现在是“官变”,他成了孤家寡人。华盛顿命令军官们把这次会议推迟到3月15号,并只能在他指定的地点举行。他也暗示,他不会打扰他们。将军们接受了华盛顿的安排。反正是迟早的事,总司令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3月15日,将军们来到指定地点开会。他们正在那儿声讨国会和各州,华盛顿突然出现在会场。他显得特别孤独,身后没有一兵一卒。大家都很诧异,因为他们根本没想到他会来。华盛顿来到将军们中间,看着那一张张愤怒的脸。往日,他们对他充满敬意,可是,今天,他只看到怨恨的眼神。在令人难堪的寂静中,不善言辞的华盛顿开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讲话,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在如此敌对的气氛中进行的交流。&&&&&&首先,他把自己从高高在上的总司令变成了将军们的朋友。他说:“正如我坚决捍卫我们共同的理想,正如我从未离开过你们身边,正如我陪伴你们感受每一次痛苦也见证每一次光荣,在这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你们不应该认为我对你们的诉求无动于衷。”&&&&&&此时,他看到大伙的眼神开始变得柔软。他回忆了他们在一起成就的点点滴滴,赞扬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和他们为革命做的牺牲。他说,你们是好战士,更是好公民。现在,竟然有人挑拨你们拿起武器对付自己的国家,难道你们这几年的血都白流了吗?我请求你们,给国会一点时间,让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凭着你们的尊严,你们有能力让你们的后代在回忆此刻时说:‘人世间从未见证过如此完美的谢幕。’”&&&&&&华盛顿这番话把军官们抬到一个很高的道德境界,想下都下不来。但道德不能当饭吃,总要有点实惠的才行。为了证明国会的诚意,他从怀里拿出一封信说:“我给你们念一下国会议员给我的信。”他打开信想念,却没出声,因为他看不清信上的字迹。就在大家莫名其妙地看着他,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事时,华盛顿做了那个被后世称为“历史性的动作”:&&&&&&他用微微颤抖的手从口袋中拿出一副老花镜,一面戴上,一面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你们得让我戴上眼镜。。。我在为国家的服务中,不仅头发变白了,现在眼睛也开始变瞎了。”&&&&&&就用这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和一句接地气的话,华盛顿解除了所有人的武装。将军们发现,他们的总司令片刻间变得如此苍老。其实,当华盛顿拿出眼镜的时候,每个人都大吃一惊,因为他们从没见过他戴眼镜。华盛顿是个特别注重形象的人,总在部下面前表现强壮、威武的一面。他眼神儿一直很好,直到半年前,他发现自己眼花了。为了不影响“帅气”,他虽然悄悄地配了一副眼镜,但总是藏在抽屉或口袋里,从不在别人面前戴。今天实在没办法了,只好“献丑”。&&&&&&华盛顿戴好眼镜,刚读了一句,他的声音就被军官们的抽泣声淹没了。此时,大家心里只有伤感。八年前,43岁的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时,他拥有英俊的脸庞,运动员的体魄,行动敏捷,力大无穷,骑术高超,堪称新大陆第一勇士。八年后,51岁的他满脸沧桑,手发抖,眼发花,迅速地衰老。他一分钱工资都不要,一分钟都没背弃过理想。他为革命牺牲了什么?他为我们做了什么?就在这一刹那,将军们忽然知道了他们爱他有多深。&&&&&&在将军们的泪眼中,华盛顿默默地离开。他不需要再说什么,一场“准叛乱”化于无形。将军们决定听从华盛顿的劝导,再给国会一点时间。华盛顿立刻向国会和各州通报了情况,他不得不威胁说:我给你们挡了一次,但挡不了第二次。如果将军们再有什么举动,你们就听天由命吧。国会和各州吓得爪都麻了,赶紧东拼西凑地弄出一笔钱,补发了将士们的工资,还一次性地发给军官们五年的薪水作为他们的退休金。风波总算过去了,美国终于没像旧大陆那样上演手足相残的悲剧。&&&&&&日,英军撤离纽约市。同一天,在十三声炮响之后,大陆军进入曼哈顿。华盛顿特意请纽约州州长乔治•克林顿(George Clinton)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最中间,他自己在旁边陪同。这一举动象征着“民选政府高于一切”。纽约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而不是军队的手中。&&&&&&这一天,纽约居民看到了一幅奇景:刚刚撤走的英军衣着光鲜,军容整齐,不像失败者,倒像征服者;随后进城的大陆军衣衫褴褛,个个看上去营养不良,好像在休无薪假(Forlorn)。但是,那又怎样呢?就像一位目击者说的:“管它呢,反正我们赢啦!”Hooray!&&&&&&12月4日,华盛顿在弗朗西斯酒吧(Fraunces Tavern)的二楼餐厅与大陆军将领共进午餐。分手的时刻终于到了。大约三十个军官参加了这次聚会。整个进餐过程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谁也没说话,只听到刀叉碰撞的声音。平时饭量很大的华盛顿几乎没吃东西,实际上,大家都没吃多少。一股难以抑制的悲哀把每个人的心塞得满满的。最后,华盛顿举起酒杯,站起来,温柔地说:&&&&&&“今天,我以一颗充满爱和感激的心,在此向你们告别。我真诚地祝愿,你们的未来富裕美满,就像你们过去的荣耀和尊严。”&&&&&&这时,华盛顿的眼中已经全是泪水,好像八年的感情倾泻而出。所有的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他们举起杯,默默地将酒一饮而尽。华盛顿说:“我无法走近你们每一个人。但如果你们过来跟我握一下手,我会感到很荣幸。”&&&&&&这对华盛顿来说是个非常难得的举动。他一向最忌讳别人碰他的身体,几乎从来不跟人握手,总是用鞠躬代替所有的礼节。他的领导风格就是与部下保持距离,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权威。大家都知道他这毛病,平时谁也不敢碰他。大陆军中唯一整天跟他说说笑笑搂搂抱抱的人就是拉法耶特,别人都敬而远之。今天,他主动邀请将军们与他握手,只因情到深处。&&&&&&第一个走上前的是亨利•诺克斯(Henry Knox)。他是华盛顿最信任的将军,也是最亲密的朋友。华盛顿拉住他的手,然后紧紧地拥抱他,并亲吻他的两颊,他们的眼泪肆无忌惮地夺眶而出。第二个是斯图本(Steuben),这个在“锻造山谷”(Valley Forge)拯救了大陆军的人。华盛顿给了他同样的拥抱和亲吻。接着,将军们一个一个走过去,与华盛顿握手、拥抱,每个人都泪流满面。他们将从此天各一方,再也不能同甘苦,共患难。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此一去很可能就是永别。&&&&&&当最后一个军官与他握手道别之后,华盛顿走过大厅,向大家挥挥手,然后转身离去。他再也没回头。&&&&&&12月19日,华盛顿来到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Annapolis),这是邦联议会的临时落脚点,也是美国的临时首都。国会在22日为他举行了庆功舞会,这是他担任公职的最后一天。舞会办得富丽堂皇,男士们衣冠楚楚,女士们美丽动人。华盛顿好像心情不错,从头舞到尾,跟在场的每一位女士都跳了一曲。他似乎有点飘飘然,一改往日的严肃与冷漠,变得笑容可掬,亲切自然。女士们都以与他共舞为荣,说得更准确一点,她们都想有一次与他“亲密接触”的机会(Get a touch of him),感受那一瞬间的温柔。&&&&&&华盛顿的交权仪式是在12月23日,这是个每一分钟都被精心设计的程序,目的只是为了告诉世界:什么是真正的“共和国”(Republic)。差几分到中午12点的时候,华盛顿由两个助理陪着来到马里兰州议会大厅。国会的秘书查尔斯•汤普森在门口迎接他,把他领到大厅的一个角落坐下,两个助理分立两旁。国会议员们都已经在议会厅中正襟危坐,每个人都带着帽子。旁边还有观礼的座位,也都坐满了来自各地的绅士们。女士们都坐在二楼。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大家都知道,他们正在见证永载史册的一刻。&&&&&&当12点的钟声敲响,议会主席托马斯•米福林(Thomas Mifflin)站起来说:“先生,美利坚合众国国会已准备好听取你的陈述。”华盛顿站起来,走到大厅中间。他穿着那身大家早已熟悉的军装,没有戴帽子。他向所有的国会议员深鞠一躬。议员们把帽子抬起来表示还礼,然后又都把帽子戴回去。这顶帽子是关键“道具”。在当时欧洲的君主国,国王出现时所有的人必须行脱帽礼,而且,只有国王一个人可以戴着帽子。现在,这个大厅里,所有的议员都戴着帽子,只有华盛顿不戴,谁高谁低看出来了吧?国会议员是人民的代表,他们把帽子戴在头上,象征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而军队必须听命于人民。&&&&&&华盛顿用充满感情的声音开始了他的演讲。他说,当初,刚刚接到国会的任命时,我深感能力有限,难当大任。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完全是靠“对理想的信念,邦联的支持,和来自天堂的眷顾。”他感谢将士们的牺牲和奉献,希望国会继续给他们关怀和帮助。说到这儿的时候,他可能想起了那些受尽苦难的战士们,情绪有些激动,拿着讲稿的右手开始发抖,他只好用左手抓住讲稿的另一边,慢慢稳定下来。见此情形,有些议员的眼睛开始湿润,而很多女士们已忍不住落泪。&&&&&&华盛顿平静了一下情绪,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他永远告别公众视线的决心:“奉国会之命,我奋战已久。现在,我完成了我的工作,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我谨在此向你们告别。请收回给我的任命,接受我辞去所有公职的请求。”说完,他从口袋里拿出八年前大陆会议给他的任命书,连同那份演讲稿,一起交给米福林。&&&&&&米福林代表国会做了简短的发言,他的讲稿是由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起草的。杰斐逊自己也坐在议员席,正感动得直抹眼泪。米福林感谢华盛顿以超人的智慧和意志完成了使命。他说:“你的美德带来的荣耀不会因你军职的消失而消失,它将永远激励我们的后代子孙。”就这样,仪式结束了。华盛顿再次向议员们鞠躬,转身离开大厅。他进来时是三军总司令,出去时是普通公民,整个过程只用了十几分钟。&&&&&&过了一会儿,华盛顿返回大厅,与议员们一一握手道别。这里有他的老朋友,老战友,他们互相扶持着走到今天。也许,他们从此分道扬镳,各自完成人生的旅途。这是又一个让人动情的时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泪珠。在所有的温情和感动之后,华盛顿出门上马,绝尘而去。&&&&&&12月24日傍晚,华盛顿回到弗农山庄(Mount Vernon)。房顶上,那个做成和平鸽形象的风向标似乎正在向他招手,窗前是温暖的烛光,桌上的圣诞晚餐已经摆好,玛莎站在门口,孙子、孙女正向他跑来。他下了马,抖掉所有的尘土,走进这个让他无数次追寻的梦境,走进他真正渴望的生活。&&&&&&华盛顿看似不经意的选择并没有被历史不经意地忘却。那幅“华盛顿辞去军职”(George Washington Resigned his Commission)悬挂在今天美国国会山的展厅里,向后世讲述着二百年前那场革命的灵魂。画家表现的是象征意义。华盛顿身后的椅子上搭着一件王袍,表示他拒绝了王权的诱惑。这可能是人类第一次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完全靠道德和信仰的力量交出手中的权力,也可能是民权第一次在没有任何保护的状态下超越了强大的军权。这一切似乎只是源于一个人的一念之差。&&&&&&自从美国来到这个世上,人们就说她是上帝最宠爱的孩子。她用了8年就得到真正的自由。她的老师英国用了40年才确立“立宪君主”的制度;法国在血雨腥风中折腾了半个世纪才勉强建立起千疮百孔的共和政体;其他国家就不用说了,很多至今仍在黑暗中探索。为什么,在新大陆,革命的行动实现了革命的理想,而在旧大陆,革命的结果总是违背革命的初衷?这个问题也许可以用杰斐逊的一句话回答:“只因一个人的谦逊和美德,就使这场革命避免了像其他革命那样颠覆它本想建立的自由。”这一个人让美国成为美国。&&&&&&华盛顿交出军权是美国革命最辉煌的瞬间,也是“启蒙思想”最动人的一刻。对华盛顿来说,这也许只是他人生中一个安详、平静的小站。此前,他统率弱小的军队打赢了八年的战争;此后,他还将带领年轻的国家走过八年艰苦的历程。但所有这些都不如他此时此刻正在做的这件事伟大。当他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还给人民,他就把一场战争变成了革命,奠定了民主与共和在新大陆不可动摇的根基。从此,人类走进完全不同的历史,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对理想的忠诚,什么是对权力的漠视。华盛顿放弃了他可能拥有的一切,把所有的选择留给了美国,把无限的空间留给了自由。他身后的新大陆将不仅是让希望生根发芽的肥田沃土,更是让梦想展翅高飞的自由天空。&&&&&&华盛顿的决定震惊了欧洲的君主们。战争刚结束时,英王乔治三世问正给他画像的画家:“华盛顿先生现在打算干什么?”答曰:“听说他想回弗农山庄。”乔治三世说:“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没几天,华盛顿解甲归田的消息就传到伦敦。&&&&&&应该说,英国人对华盛顿是“又敬又恨”。2012年4月,英国军事博物馆做了一个调查,题目是:谁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敌人?结果,在30位“候选人”中,乔治•华盛顿以最高票当选。也许,失去北美是英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也许,他们意识到,他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个无法挽回的过去,还有一个不可限量的未来。&&&&&&事实上,华盛顿不是个没野心的人。相反,他的权力欲和企图心一点也不比旧大陆的英雄豪杰们差,他对个人荣誉的追求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但是,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不仅懂得如何精明地获取,更懂得如何优雅地放弃。他似乎从来没追逐过权力,却永远被权力追逐。他的野心可能无限大,但他把贪婪关进了笼子里。他在本可以“为所欲为”的历史关头选择了“不作为”,仅此一举就足以让他成为全世界最受人尊敬的政治家,没有之一。二百多年来,人们对他的溢美之词已经汇成海洋,可能其中最“别致”的,是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畬在他的《瀛环志略》中的一段话:&&&&&&“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一个封建王朝的封疆大吏,对华盛顿的认识竟然如此深刻,难怪要为此丢官罢职呢。赞美华盛顿,后果很严重哦。&&&&&&“不僭位号,不传子孙”的华盛顿走了,潇洒得没带走一片云彩。美国人自由了,他们终于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他们是否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自由将给他们带来什么?请看下一个故事:自由的代价。
(53)-自由的代价&&&&&&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美国人获得了他们渴望已久的自由。接下来,他们要决定的是: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华盛顿解甲归田,大陆军烟消云散,新大陆绝不会有独裁者,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答案。民主与法治怎样有效地实施?自由和秩序的界线在哪里?“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如何分配?什么样的政治结构能保证长治久安?在这片没有王权的土地上,人们真的有能力管理自己吗?也许,刚刚走出战火的美国人还不想讨论这些问题,他们只想大声地喊:我们自由啦!天那么高,地那么广,无拘无束的感觉,好美哦!&&&&&&1783年的“美利坚合众国”是什么样的呢?她没有统一的货币(各州发行自己的货币),没有统一的法律(各州自定宪法),没有常备军(各州自建民兵),没有统一的海关(各州自设海关),没有统一的税收(各州自行征税)。确切地说,她根本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十三个独立国家的松散联盟,叫“邦联”(Confederation),也就是货真价实的“乌合之众”。这个“邦联”是根据1777年由大陆会议(Continental Congress)通过的“邦联条例”(Articles of Confedration)建立起来的。大陆会议在1776年宣布美国独立后就开始起草“邦联条例”,1777年底通过。1781年,《条例》被各州接受,正式生效。&&&&&&作为“中央政府”的邦联,没有行政权(总统),没有司法权(法院),只有一个貌似立法权的“邦联议会”,也叫“国会”,或干脆沿袭旧名“大陆会议”。邦联议会没有征税权,对各州没有约束力,它只能“指导”(Advise)或“建议”(Suggest)各州的行为。各州要是不听话怎么办?凉拌。当初,邦联议会主要是做给老外看的,特别是做给法国看的。如果没有一个“中央政府”,人家法国不跟咱联盟,咱就玩不下去了。总要显示一下“联合”的决心吧?&&&&&&那么,美国人为什么要费劲巴拉地建立这样一个弱爆了的中央政府呢?这是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经验是,北美殖民地在独立之前的170年里一直靠“地方自治”维持和平与发展。独立之后,这个“自治权”就变成了“州权”,“州权至上”顺理成章。十三个州谁也不管谁,她们当然也不愿平白无故地弄出个“中央”来管着自己。教训是,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意味着“暴政”(Tyranny),看看英王就知道了。我们革了半天命,好不容易打跑了三千英里以外的那个暴君,为什么又要创造一个三百英里以内的暴君呢?咱又不是自虐狂。中央越弱,州权越强,民权也就越强。这不就是自由的含义吗?&&&&&&好吧,既然这是自由,就让我们尽情享受吧。可是,人们很快就发现,自由不是免费的(Freedom is not free)。软弱的“邦联”当然不会威胁到州权和民权,但无效的政府足以摧毁这个新国家。首先,没人把“国会”当回事。1783年,一帮没拿到工资的军人包围了正在费城开会的国会,议员们吓得跑到新泽西的特伦顿(Trenton),后来又跑到普林斯顿(Prinston),再后来跑到马里兰的安纳波利斯(Annapolis),反正哪个州发善心收留他们,他们就去哪儿。你说,参加这种国会有意思吗?所有的政客都把本州事务当头等大事,谁会关心“邦联”呢?国会经常连“会”都开不起来,最惨的时候,只有5个州派代表来开会。过家家都快过不下去了。&&&&&&欧洲人一看,什么情况啊这是?你们好意思把这叫“国家”?我借给你的钱不都得打水漂吗?于是,欧洲给美国的贷款在战后基本上就停了,但战争期间借的钱还得还。借的时候是以“邦联”的名义,但邦联没钱,只能根据各州的经济实力把外债摊给各州。各州也正在那儿倒气儿呢。她们为了供应战争本来就欠了一屁股内债,现在又要还外债,日子没法过了。很自然地,美国开始停止支付所有债务的利息,这一下就让美国的债券在欧洲金融市场上成了“垃圾债券”,一块钱面值贬到一毛钱,比今天的希腊还惨。连利息都付不起,你还指望她还本金?&&&&&&还有更倒霉的人。战争期间,大陆会议以“打白条”(IOU)的形式征用了很多个人财产,说好了胜利后偿还。如今,人家拿着借条来讨账,国会说,对不起,俺连税都不能收,拿什么还你?找你们州要去吧。各州说,凭什么?那是“中央”借的债,跟俺没关系,俺自己这摊子事儿还没着落呢。于是,那些被“抢”了家产的人怨气冲天:这还叫人民政府吗?怎么一点信用都没有呢?&&&&&&弱国无外交。本来,根据《巴黎条约》,英军应该全部撤出北美。可现在,英国说,我就占着密西西比河不走了,你能把我怎么样?法国和西班牙说,英国不走,我也不走,我占着路易斯安那的出海口新奥尔良(New Orleans),就是不让你出海,你能把我怎么样?国会说,我向你们提出严正抗议!大陆军都解散了,俺没钱又没兵,过过嘴瘾总是可以的。&&&&&&外面的事还没扯清楚,各州在殖民地时期的陈年旧账又给翻出来了,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西部的归属。《巴黎条约》把阿巴拉契亚山和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地区划归美国,让美国的国土扩大了一倍,这本是件天大的好事。可是,这么大块地儿总得有主吧,它到底归哪个州呢?弗吉尼亚说,那是我们的,因为当初英王跟我们签的殖民地合同就包括这一片儿。康涅狄克说,英王跟我们签的合同还说我们的领土是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呢,当然包括路易斯安那。马萨诸塞,纽约,宾夕法尼亚,北卡罗来纳,都说西部有她们的份儿,这就吵起来了。&&&&&&除了西部,好几个州之间还有边界问题,比如,宾夕法尼亚和马里兰之间,马里兰和弗吉尼亚之间,纽约和新罕布什尔之间,等等,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与此同时,北方还有个1777年独立的“佛蒙特共和国”(Republic of Vermont),南方的北卡边界正孕育成立一个新的“富兰克林州”(跟富兰克林没关系),眼看着北美大陆就要进入“战国时期”。面对这一团乱局,作为“中央政府”的国会一点办法也没有,它既没裁判权,也没执行力,只能耸耸肩,看着各州捋袖子,挥拳头。&&&&&&最先直接感受到痛苦的是商人。每个州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关卡林立。商品从南运到北,每过一州就要交一次关税,等到了目的地,价钱翻了好几倍,谁还买得起?生意没法做了。英美之间没有最惠国待遇,英国也向美国关闭了西印度群岛的市场,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沉重打击。该出的出不去,该进的进不来。大批商人破产,债务监狱人满为患。&&&&&&事到如今,大家不禁怀念革命前的美好时光。在英王的保护下,咱有个统一的大市场,也有畅通无阻的海外贸易。一百七十年的和平稳定,一百七十年的富裕繁荣,难道都随着大英帝国远去了吗?自由引导人民走向独立,自由也引导新大陆走向分裂。这就是自由的代价?&&&&&&如果连有家底的商人都痛苦不堪,那些本就贫穷的农民呢?政府对战后的经济萧条无能为力,大伙只能靠自己。农民必须借钱买地买种子,指望着打下粮食还贷款。可是,等粮食打下来了,却因通货膨胀收不抵支。还不起贷款的农民被关进债务监狱,没法工作就更没法还债。大家都破产了,各州的税收不上来,陷入财政危机。很多州不得不通过更严苛的法律惩罚欠债不还的人。法庭忙死了,天天审债务案子,天天把人往监狱里送。特别是那些退伍军人。他们出去打了几年仗,回来后发现家徒四壁。邦联不发抚恤金,各州也没有补贴。好不容易借钱弄点营生,最后还是入不敷出。为自由战斗了半天,把自己战斗到债务监狱里去了。&&&&&&怎样才能阻止法院的判决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让它开庭。于是,愤怒的人群包围了法院,你敢判我入狱,我就让你尝尝“革命”的滋味儿。游行示威,火烧法院,暴力抗税,殴打税官,反正当年对付英王的那一套又派上用场了。暴力行动遍及各州,日益升级。终于,在美国革命的发源地马萨诸塞州,爆发了武装叛乱,史称“谢斯叛乱”(Shays’Rebellion),也可以叫“谢斯起义”,就看你的屁股坐在哪一边了。&&&&&&丹尼尔•谢斯(Daniel Shays)本是大陆军的上尉军官,退役后回到家乡。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本来就让乡村的生活难以为继,1785年,马萨诸塞州政府又通过了更严厉的税法,直接把大家逼上了梁山。谢斯和另外几个人一起先是组织和平示威,又强行关掉几个县的法院,最后干脆拿起武器,袭击邦联和地方政府,抢占公共财产。他们很快就聚集了将近一千人,声势震动各州。&&&&&&马萨诸塞州向邦联求助,国会对各州说:你们大家都捐点钱帮帮忙呗。结果,没有一个州响应。马萨诸塞闹乱子关我屁事,我为什么要捐钱?国会又说:要不,每个州都出点人,咱凑一支邦联的军队,去镇压叛乱怎么样?结果,只有弗吉尼亚派来五百民兵,其他各州又没反应。国会只好对马萨诸塞说:你好自为之吧,俺已经尽力了。&&&&&&马萨诸塞一看,“中央”是指望不上了,咱自己对付吧。没想到,第一批被派去镇压叛乱的民兵同情“叛乱分子”,他们对谢斯的诉求感同身受,拒绝向“叛军”开枪。到最后,还是一些有影响力的社会名流,比如原大陆军南方部统帅本杰明•林肯将军,出面组织私人武装,在州政府的配合下,打垮了叛军的主力。几个领头的都逃到临近各州藏起来了,谢斯跑到佛蒙特共和国,在那里呆了很多年,直到获赦免后才回到马萨诸塞。&&&&&&“谢斯叛乱”虽然规模不大,时间不长,但影响深远。各州都感到深深的恐惧,原来人民可以拿起武器推翻他们选出来的政府。大家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美国人不是没有自由,而是自由过头了!我们光顾着防止自上而下的暴政,却忘了防止自下而上的暴乱。没有秩序的自由与没有自由的秩序同样可怕。怎样既维持有效的秩序又享受充分的自由,这是个人类从未找到答案的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开始审视“邦联条例”的缺陷,“修改邦联条例”成了最主流的思潮,一个更强大的中央政府似乎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但是,“中央政府”带着个与生俱来的“原罪”,就是独裁倾向。正是出于对独裁的畏惧,美国人迟迟不肯给这匹叫“自由”的野马套上笼头。在没有一个“好法律”之前,大家很自然地想到,也许一个“好人”可以避免所有的过错。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让所有的人都放心的“好人”只有一个,因为他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他对权力不感兴趣。他就是那位已退休的前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自从回到弗农山庄(Mount Vernon),华盛顿享受着久违的快乐。军营生活的艰辛终于成了回忆,再也不用担心敌人的进攻,再也不必求爷爷告奶奶地给战士们弄点过冬的棉衣。他在给拉法耶特的信中把回归自然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亲爱的侯爵,我终于成了波多马克河畔的普通公民,站在自己的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交织成的阴凉里。从军营和公职里解脱出来,我沉浸在宁静的幸福中。那些永远追逐荣誉的战士,那些为获取自己的利益而日夜操劳甚至不惜毁灭他国的政客,那些为博取王子的欢心而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的大臣,他们不会理解我此时的心情。我不仅退出了公共事务,也退出了内心的欲望和追求,我可以从私生活孤独的脚步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不嫉妒任何人,感谢所有的人,这,我亲爱的朋友,就是我此后人生的号角。我将如此前行,随着生命之河流淌,直到与我的父辈们同眠。”&&&&&&华盛顿描绘的这幅与世无争的画面是他的心境,但不是真实的生活。他的退休生活虽然惬意,但也很忙碌。弗农山庄由五个小农庄组成,共占地八千英亩(四万八千市亩),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数不清,华盛顿又是个细致的人,难免亲力亲为。打了这么多年仗,很多事都荒废了,他的财富大大缩水。他决心重整庄园的经济,但又谈何容易呢?有一位朋友很幽默地描述了华盛顿对庄园的“军事化”管理,好像他还没从总司令的角色中走出来:每个小农庄都有职业经理人打点,就像他那些统领各军团的将军;每星期五,所有的经理人都要来开圆桌会议,汇报他们管理的事务,就像开军事会议;华盛顿那个一丝不苟的劲儿跟在军队时一模一样,谁碰上这种老板谁倒霉。&&&&&&除了弗农山庄,华盛顿在俄亥俄河谷还拥有大片土地,大约三万英亩(十八万市亩),外加对一万英亩土地的勘测权。像所有的大地主一样,他对土地的热爱近乎疯狂。他毫不怀疑,美国拥有地球上最富饶的土地(这一点他倒是没说错),特别是俄亥俄、密西西比、和五大湖区。他这些地是战前买的,战时没功夫管,很多租种他土地的人都没向他交租金。现在,他终于腾出功夫来,不辞辛苦地亲自去西部收租金,就像个兢兢业业的收税官。其实,他就是想找回年轻时的感觉,那种对探险的冲动和激情。&&&&&&华盛顿天生就是当农民的好材料,他对农业由衷地热爱。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斐逊这两个大学者在一起谈论华盛顿的时候,常讽刺他读书少,对哲学和文学没什么造诣。他们说的不假,华盛顿似乎只看两种书,一是英国历史,二是农业技术。他不仅热衷于种地,对养牲口也特上瘾。他亲自指导农庄的奴隶让公驴和母马交配,培育出一个新物种:“美国骡子”(American Mule),这在北美还是个创举。他对自己的这个“发明”感到特别骄傲,在弗农山庄共“造”了57头骡子,希望能把这种强壮耐劳的动物推广到美国其他地区。&&&&&&但华盛顿的“农夫”生活难免被他的名声所累,这位成功地领导了革命的“美国之父”注定不可能过清静日子。打从他回家的第二天起,来自世界各地的拜访者就源源不断地涌进弗农山庄。来访者中有他的老朋友、老战友,他很高兴见到他们。但其余的大多数是陌生人,他们纯粹是慕名而来,只为见到他们心中的“宙斯”。这些来访者把华盛顿搞得疲惫不堪,他恳求弗吉尼亚政府在路上不设或少设去弗农山庄的路标,希望大家知难而退,但还是挡不住。那时候交通不便,弗农山庄周围方圆几十里没有宾馆。人家大老远地来了,怎么着也得招待人家吃顿饭,住一夜,哪好意思直接把人赶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弗农山庄居然平均每年接待四百三十多位客人,都快成“来福客栈”了,还免费吃住。华盛顿如果哪天走运可以和玛莎安安静静地单独用餐,他就会大张旗鼓地写进日记里,好像是件特别值得庆贺的事。可惜,这种日子太少了。&&&&&&1784年8月,华盛顿终于等来了他最热切地盼望见到的客人:拉法耶特。1781年的约克镇战役之后,拉法耶特就回了法国。虽然隔着大洋,但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一天都没停止过。有一次,法国驻美大使访问大陆军军营,华盛顿设宴款待他。席间,华盛顿问大使在巴黎有没有见到拉法耶特,大使说:“当然见到了,他现在可是大英雄呢!所有的人都爱他。”华盛顿兴奋得脸发红,好像一个父亲听到别人赞美他的儿子时那样骄傲。大使接着说:“侯爵每次提到您时都充满温情,他非常想念您。”这时,他看到华盛顿的眼里泪光盈盈,他拉着大使的手说:“我从没见过像他这么高尚的人,我爱他就像爱我的亲生儿子。”&&&&&&战后,拉法耶特热烈地邀请华盛顿和玛莎访问法国,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也非常想见到他,即使他以私人身份来访,也肯定会受到国家元首级的待遇。华盛顿差点成行,但因庄园的事务太繁忙,玛莎身体又不好,经不起跨越大洋的艰辛,他只好取消了这次旅行。他邀请拉法耶特和夫人来弗农山庄做客,以解他的相思之苦。这一天终于到了,拉法耶特出现在华盛顿面前。26岁的他依然年轻,充满活力和热情。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都为此时此刻流下快乐的泪水。&&&&&&拉法耶特在弗农山庄住了十天,和华盛顿品酒、聊天,欣赏着波多马克河的迤逦风光,一起骑马巡视庄园,他们沉醉在不知今夕何夕的“世外桃源”中。拉法耶特要去纽约上船回法国,华盛顿舍不得让他走,决定陪他去纽约,这一路上还能多说会儿话。但是,走到马里兰的安纳波利斯的时候,华盛顿决定不再往前走了,因为实在走不动了。美国人爱死了拉法耶特,他本来就是个大明星,更何况有华盛顿亲自陪同。他们所到之处受到的欢迎和款待可想而知,大大小小的宴会舞会不断溜,各种各样的应酬把两人折磨得受不了,他们根本没有私人空间。这才走到马里兰,要是到了费城和纽约还不定闹成什么样呢。于是,一个清晨,他们在深情的拥抱和亲吻之后,上了各自的马车,一个向南,一个向北,越走越远,他们都没有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泪。但华盛顿在随后给拉法耶特的信中表达了他的伤心和无奈。他说,我今年五十三岁,来自一个有短命基因的家庭,恐怕没几年好活了。我此生是不是再也见不到你了?拉法耶特的回信乐观多了,他说:“我们当然还会见面!我很快就回来看你!”可是,他错了。这次分离就是他们的永别。当拉法耶特再次来到美国的时候,他面对的是华盛顿的墓穴。&&&&&&像所有的美国人一样,华盛顿深切地感受着经济萧条带来的痛苦,他对“邦联”的认识比所有的人都深刻,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大陆军是怎样度过那不堪回首的八年。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是他的理想,但狡猾如华盛顿者是绝对不会在公开场合发表这种言论的,他不想让别人认为他有个人野心。事实证明,他太多虑了,没有人怀疑他的动机。他越不要权力,人们就越上赶子地把权力往他手里塞。&&&&&&想把华盛顿请出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早就多次声明,有生之年不再担任任何公职。没有合适的契机,没有充足的理由,休想让华盛顿走出弗农山庄半步。这个契机和理由需要两位天才的创造,他们无与伦比的智慧将为美国开辟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也只有他们能再次激发起华盛顿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这两位天才是谁?他们将怎样挽救美国的危局?请看下一个故事:制宪之路。
(54)-制宪之路&&&&&&自从1777年的《邦联条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被大陆会议通过之后,北美就在“史上最弱”的“中央政府”(Central Government) 的领导下走过了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这个基本上无效的政府竟然奇迹般地战胜了一个最强大的帝国。于是,美国人相信,他们的幸福并不依赖于政府的强大,而是取决于人民的素质。战后,随着外来威胁的消失,那种“共同防御”、“联合对敌”的需求也消失了。各州再也不想维持有效的联盟,她们迫不及待地回到“地方自治”的状态中,以为可以从此安居乐业,永享太平。从上一篇故事中,你已经看到,她们为这个选择吃尽了苦头,软弱的“邦联”(Confederation)既不能保护自由也不能保障安全。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他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即使这将意味着放弃一部分自由。&&&&&&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是美国人无奈的选择,他们是一步一步地被逼着“退”上“制宪之路”的,因为他们已无法前行。独立战争为美国人赢得了自由,但没有为他们赢得一个统一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充其量只能算是“地区联盟”或“共同体”,有点像今天的欧盟。当《独立宣言》的作者托马斯•杰斐逊说“我的国家”时,他指的是弗吉尼亚;当约翰•亚当斯说“我的国家”时,他指的是马萨诸塞;当战争的硝烟散尽时,那个叫“美国”的国家并不存在,存在的是十三个独立的“州”(State)。怎样把这十三个“州”变成一个“国家”(Nation),这是个让人心力交瘁的历程。美国人最羡慕英国的“光荣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英国人不流血就可以改天换地,美国人是否能够不流血就实现国家的统一?&&&&&&“美国革命”(American Revolution)是一部大片,“独立战争”是上集,“制宪之路”是下集。有一位学者把美国的建国史描述为:“打出来的天下,谈出来的国家”。“打天下”不易,“谈国家”更难。在“打天下”的时候,“自由”是人们共同的目标。但“谈国家”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无论什么样的政府都不会让所有的人满意。“建国国父”们费尽心机,前怕狼后怕虎地折腾,仍然不确定他们是否为新大陆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甚至不确定他们是否有权为子孙做这样的选择。但他们还是硬着头皮做了,是非功过就留给后人评说吧。&&&&&&在“制宪之路”上,有两位巨人。他们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和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汉密尔顿被称为“联邦政府之父”(Father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美国宪法》最天才的诠释人”,他也是美国首任财政部长。麦迪逊是“宪法之父”(Father of the Constitution),《美国宪法》的总设计师,也是第四位美国总统。他们俩是1787年“制宪会议”(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的“始做蛹”者,也是《联邦党人文集》(Federalist Papers)的作者。没有他们,那部备受推崇的宪法不可能诞生,人类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也许因此而胎死腹中。他们无与伦比的天才为世界留下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国家,但后人也许只看到他们头上的光环,却忘了他们也有普通人的情感,他们在编织“美国梦”的同时也编织了彼此间的爱恨情仇。就让我们追随他们的足迹,走过那个充满激情、诱惑、和迷茫的“建国年代”(Founding Age)。&&&&&&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时,汉密尔顿28岁,麦迪逊32岁,他们是邦联议会中最年轻的议员。他们在政坛的迅速崛起标志着“新生代”领袖已经成长起来,开始走进权力的中心。他们不是“守成”者,而是“开创”者,因为“善于学习”已经远远不够。当新大陆再次站在十字路口时,她需要的是一个“善于创造”的民族。汉密尔顿、麦迪逊、和他们代表的“联邦党人”(Federalists)把美利坚民族的创造力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创造的,不是一个“新”国家,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他们没有“前车之鉴”,无法“以史为镜”,他们做的是人类从未尝试过的实验,成功或失败,都是第一次。这才是“美国”的意义所在。&&&&&&汉密尔顿的故事我们已经讲过一些,参看《美国的故事(39)-剑指费城》和《美国的故事(49)-天翻地覆》。1781年的约克镇战役结束后,26岁的汉密尔顿退役回家。此前,他给华盛顿当了四年助理。这四年中,他们朝夕相处,生死相随。由于性格的原因,他们很少热烈地表达友情,甚至时不时地还吵上一架,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非他人可比。从天赋上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华盛顿成熟、稳重、谨慎,有心计,有眼光,有魄力,但他没有汉密尔顿的智商;汉密尔顿英才天纵,胆略过人,但他没有华盛顿的判断力。他们在一起正好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成就一番他们都无法独自成就的事业。这个事业的名字碰巧叫“美国”。&&&&&&在华盛顿身边的日子虽然让年轻的汉密尔顿常感到焦躁和沮丧,但他确实受益非浅。汉密尔顿起草了华盛顿所有重要的书信、文件、命令,也参与了所有的重要决策和日常事务,比如,与国会议员、各州领袖、和大陆军高级将领的联系,战略规划,调兵遣将,军需供应,外交谈判,交换战俘,情报与间谍,等等。有几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得到这种机会呢?更何况汉密尔顿还是个极会经营的人,他很快就与国会和各州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建立起关系,为后来在政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四年中,他还有一个更大更重要的收获,那就是,爱情。&&&&&&来自西印度群岛的汉密尔顿,两岁被父亲抛弃,十三岁丧母。他不但是孤儿,而且是私生子。在那个特别看重出身门第的年代,他这样背景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使在新大陆,他这个无根无基的“外国人”也很难立足。独立战争给了汉密尔顿展露才华的机会,华盛顿不拘一格的慧眼使这个出身卑微的“穷小子”以最快的速度出人头地。“大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天的故事作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