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设置fm2017角球防守守人员

角球攻防论之一——攻
作为定位球的一种,自1872年被国际足联认可并使用以来,角球的进攻与防守就成了足球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皮球最后被防守队员触碰出底线之后,进攻方就可以在球场四角的角球区内,获得结束死球重新开始比赛的机会,与此同时,防守一方的队员也必须退离角球弧9.15米以外。
在现代足球的领域里,角球既是一种既常见又难以处理的机会,也是瞬间改变比分、扭转战局的重要得分手段之一,进攻的一方需要解决诸如空中作业、破密集防守以及组织二次进攻等一系列问题,参与进攻的队员必须抓住利用对方在布防中的软肋,抢得先机,否则不但会无功而返,甚至可能带来瞬间的攻防易手,被对手打出反击。
对防守一方来说,角球同样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大兵压境的对手意味着本方门前危机四伏,多变的战术和诡异的球路令人防不胜防。在执行角球的过程中,禁区附近会成为双方人员犬牙交错的舞台,这种密集的近战,可以最大限度地消磨双方在运动战中的实力差距,所以角球是强队打破密集防守的重要手段,也是弱队迎战强敌时的秘密武器。
有备而来的球队通常会在定位球战术中做足功夫,诸如曼奇尼这类常备十几种角球战术的教练大有人在,角球的防守考验的是本方球队的战术素养以及球员的执行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以角球为代表的定位球失分,也是各队在防守中的重要环节。作为角球战术中的被动者,防守一方同样可以利用有效的战术部署和球员间的协同配合,通过反击,来实现攻守易位。
【角球的进攻】
角球的进攻一般分为直接角球和战术角球两大类,不过所有的进攻都是围绕着禁区展开,如图所示的作为核心地带的A区域,绝大多数的射门都发生于此;同样关键的禁区外围地带B区域,往往会成为后插上和抢第二点好手们施展技艺的空间,不过进攻方在此也需要加倍小心,因为往往对手的反击也在此发生;在对手重点布防门前的同时,禁区两侧的C区域就会留下大片空当,由于角度和位置的问题,C区往往只是角球进攻的衔接和过渡地带,战术角球常常就是以C区为起点,综合利用A区和B区的空间之后,形成的攻门。最后是外围广阔的绿色部分,角球在开出之后,双方随即也进入了运动战状态,进攻方在ABC区域进攻受阻之后,就要把球回传到后防,进行二次进攻组织。
一、直接角球
作为角球进攻中最常见的一种形态,直接角球的关键在于落点的选择和人员的跑位。从角球弧区域直接形成的传中,对于罚球者的脚法和包抄者的抢点都有很高要求,因为进攻队员无法获得运动战中那么大的空间和空当,防守方至少会有半数以上的人员在禁区附近来干扰攻方球员的每一个技术动作。因此,精确的传中和有力的抢点,缺一不可。
1.角球直接射门
作为角球进攻中独特的一环,对于定位球大师来说,利用主罚角球直接射门是他们的辉煌履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贝克汉姆到孔卡,角球直接破门代表着主罚者卓越的技艺和自信,在这期间过硬的脚法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样不可或缺,同时队友们充满迷惑性的跑位和前插,也是成就主罚者完成杰作的重要保证。
如上图所示,亨利在大联盟中贡献的这粒角球直接破门,就反映了这类得分手段中常见的几个要素:门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门前不断变化位置的进攻球员身上,在站位选择上过于侧重对前点或者后点的保护造成了另一侧球门的真空,缺乏后卫保护的门柱让主罚者动了杀机,最后门将在对球路和落点的判断上的失误和反应迟缓,成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加权因素。主罚者在射门时,一般会选择采用迷惑性极大的外旋弧线球,来攻击缺乏门将保护的一侧球门。
艺高人胆大,除去那些似传似射“蒙”中的射门,建立在敏锐洞察力和出色脚法基础上的角球直接破门,堪称进球集锦大餐中一剂不可或缺的调味料当然,就如同坎尼会战一样,在这一进球中除了技艺高超的主罚者,肯定少不了一位粗心大意顾此失彼的门将的配合。
2.落点不同带来的多样性抢点
直接角球的落点会大量发生在A区域和B区域,围绕球门产生的落点变化,主要分为两侧门柱附近的前点和后点以及中路落点这三类。
(1)前点和后点的利用
前点一般出现在近门柱区域,主罚角球的球员往往可以通过弧线球或者低平球将球送到这一区域,进攻队员往往在队友的掩护下,通过提前卡位、纵向插上和横向扯动来达到此位置,较之人员密集的禁区中央,近门柱附近的前点防守相对薄弱,攻方队员可以有多种处理方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FM系列中的前点BUG角球)。在实战过程中,主罚者除了需要必备的脚法之外,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以便在比赛瞬息万变的瞬间作出判断。
常见的前点处理方式有直接攻门、后蹭摆渡和故意漏过皮球之后的配合等几种。其中前点攻门的难度最大,球员需要在相对较小的攻门角度里处理高速飞来的皮球,这对抢点者头球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如上图中,爆发力出众的卡瓦尼在靠近底线的位置完成了一记前点头球攻门。反应时间短、角度狭窄和门前人员的密集都对前点攻门的力量和角度,提出了很高要求。近门柱上下两端的死角,往往会成为抢点者攻击球门时的首选,韩日世界杯时,意大利的“撞城锤”维埃里在两名韩国球员生拉硬拽的情况下,依然在前点挤开空间将球顶入近角的一幕完美诠释了角球前点进攻的精髓。
在实战中,争抢第一落点的球员既可以在前点提前卡位,也可以借助掩护,从其他地点穿插迂回至前点完成触球。上图所示中,正是得益于多位队友的同时插上将对手的防线压缩在了小禁区附近,卡瓦尼才能从禁区中路的人群中脱身直奔前点而去。
更多的时候,前点的争抢只是为了一定的战术配合服务,中路甚至后点埋伏的队友才是此次角球进攻的最后完成者。如上图中,高大的孔帕尼在前点取得球权易如反掌,比利时人的做球为哲科在中路的抢点做足了铺垫。无论是头球摆渡还是接低平球之后的脚下处理,前点队员的技术和意识都是发起这次进攻的重要依靠,前点球员与队友之间的默契也要依赖平日里大量的训练养成。
与争抢前点相比,出现在远门柱区域的后点攻门需要进攻者迎着来球施展腰腹力量,由于距离罚球弧较远使得进攻者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以及往往处于防守队友的身后等有利因素,进攻队员在后点获得空间往往更大。由于是面对来球和禁区内的人员,后点摆渡的进攻队员将皮球摆渡到指定区域的就显得更加容易,背对抢点者的防守队员会面临更大的考验。
前点与后点的利用都是在有效回避禁区正面密集防守的前提下,通过个人能力完成小角度攻门,以及寻求与队友的二次配合的过程。为了使那名真正的刺客可以顺利完成抢点攻门,他的队友们往往要付出更多,通过跑动来造成进攻假象、给对手防线施加压力并扰乱其布防,尽可能地为真正执行者的抢点保驾护航。
(2)中路的落点强攻
较之前点和后点在战术利用上的多端变化,落点在中路的角球进攻更加直接而纯粹,C罗和曼朱基齐们的大力头槌往往就在此发生。禁区中央人员密集且对抗激烈,攻方队员在面对对手的身体对抗和空间挤压的同时,还需要完成跑位及球路判断,要想顺利地抢到落点并完成射门,难度可想而知。不过由于球门正面开阔的角度和视野,主罚者往往会将落点选择在这一区域,采取高而缓的弧线球或者速度更快的低平球完成传中,己方头球出色的球员在此静候来球。
特里和曼朱基齐拥有身高和力量,C罗与拉莫斯兼备弹跳和爆发力,埃尔南德斯和维尔马伦则具有敏锐的嗅觉和超凡的意识,这一系列的因素都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中路抢点者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略显简单粗暴的中路强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头球出色者的个人能力,孔帕尼和普约尔就屡屡在这一区域通过一对一完爆对手的方式证明自己。中路的直接头球攻门很大程度上要仰仗于进攻者良好的身体天赋,这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本队空霸们的先天优势。从开出角球到完成射门,更少的触球和传递也降低了失误的危险。
若干年前,初出茅庐的贝克汉姆,曾经用角球直接助攻斯科尔斯,在禁区弧顶地带完成一脚技惊四座的远射破门。这一进球属于非典型的中路强攻,生姜头势大力沉的射门是暴力美学的典范。同时请注意,这次射门的地点发生在B区域,距离大门25码开外的禁区前沿是远射高手的天堂。韩日世界杯中,乌拉圭的弗兰和罗德里格斯,都曾在这片防守的薄弱地带打入过技惊四座的世界被,这两记远射也成为了那个略显阴沉的失望夏天球迷们最大的安慰。
这种配合可以有效地避开禁区内密集的人群,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视线被挡的守门员往往对这种远射鞭长莫及。不过由于在禁区外围直接凌空射门的难度很大,而且一旦传球或者接应射门的球员出现失误,很容易让对手发动快速反击,因此要完成这种配合,需要将个人技术与时机选择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弹钢琴者”赢得了鲜花和掌声,“抬钢琴者”同样功不可没。对于不同落点的利用是角球破门的前提,不论是进球者在哪个角落完成得分,都离不开队友在这次角球进攻中对防线的牵制和扯动。可以说,每次成功的角球得分,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果。
在进球者完成任务大肆庆祝的时候,上前祝贺的队友们都是幕后英雄。跑位和掩护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进攻球员经常通过反向的扯动和跑位为真正的刺客拉开空间,集中于禁区中央然后四散开来、出其不意的后插上、前排与后排之间的穿插运动等等,这些目的在于带开防守者的跑位方式对付盯人防守最为有效。而面对位置固定的区域防守时,进攻方往往会采取多名球员集中打击一点的方式,来“吃掉”这个点上的防守者,比赛中时常出现的两名攻方队员因抢同一点而相撞受伤的情形,其实很多时候是刻意为之导致的结果,角球抢点战术中的以多打少往往不是出现在一片区域,而是一个点上。
二、战术角球
不同于直接角球,战术角球更加复杂和细致,通过两脚以上传递完成射门的这种配合,实际上是以角球区为起点而进行的运动战。现代足球对于防守的极端重视和精心布置,客观上促进了进攻在空间和宽度上的更加细化,复杂的配合成为打破对手防线的必要手段。战术角球的研究和运用,日益成为各队战术锦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案例一:巴塞罗那对空间的利用
巴塞罗那球员的身体条件限制了他们的争顶能力,于是加泰罗尼亚人另辟蹊径,通过细腻的传切配合来充分利用场地的空间和宽度,这种避免与对手硬碰硬的战术角球同样威力巨大。
上图所示的这次配合中,哈维、布斯克茨、凯塔和皮克共同完成了一次小组配合。在哈维开出角球之前,已经向底线附近移动的布斯克茨就成功地带走了一名后卫,此时对手防区的中路露出了空当,从后点迂回而来的皮克迅速地跑向了这个位置,与此同时,凯塔在皮克的行进路线上用身体挡住了一名企图跟防的后卫;哈维送出一记精准的传中,皮克凌空抽射破门,视线被挡的对手门将无力回天。本次战术角球的精髓,就在于布斯克茨和凯塔在点球点两侧通过跑动和“挡拆”,为皮克完成了双掩护,在禁区中路的人员密集地带为后者创造了射门空间。
这种典型的来开空间和宽度的打法,可以极大地稀释对手重兵龟缩禁区带来的局部人员饱和,缓解门前摆大巴而带来的空间窒息。经过多方向撕扯之后的禁区内,会出现大量不需要依赖身高和力量就能轻松把握的机会。
2.案例二:曼联的反越位传递
防守队员该不该舍弃他们的门柱?在定位球与运动战的瞬间切换中,这个问题困扰着所有的球队。在角球开出之后落在攻方队员脚下时,防守队员会往禁区外走,比赛的模式就会迅速进入运动战模式;当进攻队员将球分到外围进行二次进攻组织时,防守队员需要重新回到禁区进入定位球模式。但是很多球队在实际防守时,会忽略这两种模式切换时的危险,往往丢球就出现在这个时刻。
如上图所示,曼联的角球传入禁区,维尔贝克在中路将球做向后点,埃文斯出其不意的前插制造了这个进球。在这次角球防守中,守卫门柱的两名桑德兰后卫为丢球背上了黑锅,正是他们无法及时向外移动,没有越位的埃文斯才可以轻松破门。这不禁令人联想到1999年欧冠决赛的经典时刻,绍尔和塔纳特在门线前目睹了索尔斯克亚和谢林汉姆的两粒载入史册的进球,固守门柱的他们无力阻止这一切。门前摆大巴可以大幅降低对手破门的可能,不过在门柱看守者们向外移动以恢复运动战防守位置时,对手往往会抓住这一越位陷阱大做文章。配合不够熟练或者缺乏有效组织的防线,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
曼联队的这次打身后的配合,成功地抓住了桑德兰在两种模式防守转换中的失误,两名守卫门柱的后卫让己方在角球防守中的有生兵力减少,曼联的抢点队员们机敏地站成了一线,这种极具迷惑性的站位掩护了真正有意前插破门的刺客。
3.案例三:皇家社会的双重掩护
站位密集且严阵以待的防线,是对攻方的谋略和战术执行力的极大考验,虚虚实实的掩护和声东击西的跑位,历来都是战术角球成功的关键。本赛季巴萨在做客皇家社会时遭遇滑铁卢,开场不久后亚历山大-宋的乌龙球就是巴萨噩梦的开始。
如上图所示,贝拉、卡纳莱斯、冈萨雷斯与祖鲁图萨在两个区域内的精彩掩护和配合,令巴萨的大牌球星们也是徒呼奈何。贝拉在底线为卡纳莱斯做墙之后,继续在后者向外运动的过程中进行跟随掩护,在卡纳莱斯完成传中之时,中路的冈萨雷斯向前点游弋并同时带走了皮克和马斯切拉诺,此时在点球点附近的危险区域,高速前插的祖鲁图萨已经不可阻挡,手忙脚乱的亚历山大-宋自摆乌龙,喀麦隆人成为了皇家社会这次成功战术的牺牲品。
面对日益严密的防守,仅靠对抢点队员进行单一的掩护已经无法满足需要,皇家社会的这次双掩护进攻就是最好的例子,两次掩护分别为传球者和射门者创造了空间,两组队员的反向运动令巴萨的防线顾此失彼。在实战中,进攻方往往会采用这样的多组掩护同时进行的策略,在禁区内外造成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从而打乱对手的防线。
以上的三个案例列举了战术角球过程中,进攻方常用的几种撕破防守的方式,但这也仅仅是管中窥豹而已,正如贝尼特斯所说“战术角球的类型千变万化,每一次成功的破门都有它的特点”。从这些成功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次成功的战术角球往往建立在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和宽度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打磨形成的细腻配合来利用对手防线的空当,进攻方在以我为主的同时也要充分阅读防守形势,进行灵活变通,从而把平日训练中反复演练的战术合理运用开来。
上赛季意甲AC米兰大胜佩斯卡拉一役,借助大雾天气的掩护,红黑军团的两记角球都变成了升班马球员的乌龙献礼,此事在令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让人感概角球攻防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应急事件实在太多。
正所谓谋事在人而成事在天,实战中的天气、场地甚至是裁判的站位都会对一次角球战术的成败施加决定性的影响,具体情况的千变万化令球员们无法一味地照搬主教练赛前的部署,除了赛前细致入微的战术布置,球员们还需要在场上通过阅读比赛而随机应变,一次成功的角球进攻或防守,可能需要的是90%的努力和付出,加上10%的时机和运气。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角球区域防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