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任务驱动型满分作文还是时评类,作文就该这么写

任务驱动型、时评类作文素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任务驱动型、时评类作文素材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2016年作文最新素材:任务驱动型、时评类作文素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作文试题“违反交规的父亲”因其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开放性,且又鼓励了考生“我手写我心”,进而获得一致好评。这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来几年的命题方向。“文章合为时而著”,聚焦社会热点,关注热点事件,体现时代特点,可谓高考命题的一条规律。2016年,课标卷将在全国更大范围内使用,此类作文试题更加值得关注。
  ★三年回望
  2015年高考课标卷:给&&的一封信;谁更有风采。
2014年高考广东卷“数码与胶卷时代”;北京卷“老规矩”;天津卷“智能芯片”。
2013年高考广东卷“富翁捐助”;全国课标卷Ⅱ“同学关系调查”;山东卷“给莫言挑错”;北京卷“爱迪生与手机”。
★命题热点
(1)关注社会、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如2015年高考课标卷Ⅰ“给&&的一封信”实质是在关注依法治国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制度与人情的关系。
(2)关注在社会上引起较大争议的焦点事件。如2014年高考广东卷“数码与胶卷时代”引起人们对科技与人文的思考。
(3)关注承载着传统人文精神、价值观、道德观的焦点事件。如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同学关系调查”引起人们对宽容、理解、尊重等美德的反思。
(4)关注社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丢失的事物。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老规矩”,2013年高考广东卷“富翁捐助”关注新兴事物――慈善。
“时评类”材料作文,从试题所给的材料性质来看,可分为四大类:
一.肯定型
  如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的“同学关系调查”,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山东卷莫言在被“咬”之后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并认为请别人挑错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广西卷捡手机者认为不能用贪心来对待爱心。这类材料感情倾向明显,彰显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此类时评类材料作文,考生在“就事论事”时可把它作为一般议论文来写,行文“思路简图”如下:
  引述材料(现象)――从现象中提取要评论的观点――分析、评论观点――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文题举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3&全国课标卷Ⅱ)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导航】
  ●(引述材料,摆出现象)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从现象中提取要评论的观点)确实如此,同学之间只有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关系才能变得融洽,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分析、评论观点)考生可选取自己经历的和报刊上介绍过的同学情深、互助互励、共同进步的典型事例作为佐证,从而肯定上一段中提出的观点。
  ●(总结全文,提出倡议)要成才,先成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的人,于社会的作用,恐怕要大于那些学富五车、却不惜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人。让我们用尊重、理解和包容,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学子们在期末考试中迎来了一道带解析与答案的“史上最难期末考试题”。
  试题:“假设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每天一公里的路程,那么子女对父母的爱总共应该是多少?”
  解析:(1)父母对子女的爱。假如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每天一公里,再假设父母平均寿命为85岁,按平均生育年龄为28岁计算,从我们出生到父母离去,父母对我们的爱就是20805公里,里程相当于我们绕行半个地球。(2)子女对父母的爱。因为求学,这份爱被开平方;因为工作,这份爱又被开了平方;因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这份爱又被开了平方;因为照顾自己的孩子、社交、各种应酬,这份爱一次次被开平方……
  答案:一公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技法运用】
  上海交通大学的期末考试题给我们带来了震撼,我们在为这道试题叫好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与孩子对父母的爱真乃天壤之别,【引述材料,摆出现象】所以,身为人子,珍惜亲情,学会感恩必须从现在开始,不能让孝心继续被开平方。【从现象中提取所要评论的观点】为何微电影《天堂午餐》能爆红网络,为何新版“二十四孝”的出台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何要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只因为我们的孝心在无情地被开平方。【分析、评论观点】一年一年时间无声地走过,当我们在道路上负笈前行时,皱纹也悄悄爬上了父母的眼角,我们不禁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总是感觉时间还长,总是以为还有机会,却不知,经过计算,我们对父母的爱总共只有一公里,珍惜亲情、学会感恩,不要让孝心“迟到”。【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二、否定型
  如2013年浙江卷对童心的论述,虽然不是直接运用“时事材料”,但其揭示了一个“社会现实”――当下青少年的心灵在提前硬化。而材料背后又具有明显的感情倾向,那就是“世界一旦失去这个伟大的孩提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所以材料对世界失去这个伟大的孩提王国的社会现实是充满着否定态度的。
  此类时评类材料作文,考生可采用先破后立的结构模式来行文立意,行文“思路简图”如下:
  引材料、摆现象――剖谬误、提观点――分析评论所“立”的观点――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金题导航】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3&浙江卷)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运用】
  ●(引述材料,摆出现象)英国作家菲尔丁说:“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剖谬误(破),提观点(立)〕是的,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青少年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放眼身边,有多少孩子逐渐丧失了童真。他们过早地世俗化,梦想不再,锐气不再,暮气沉沉。所以我们一定要留住童真,留住初心,留住曾经的美好。
  ●(评论所“立”的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在丰子恺白发苍苍时所作的画中仍可寻找到童真世界;②热播电影《致青春》引发全民大怀旧;③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里的孩子们都过早地学会了人情世故,例如攀比家长的地位和财富,向老师送礼,相互妒忌拆台,等等。
  ●(总结全文,提出倡议)泰戈尔曾说“在孩子的眼睛里能找到天堂”。让我们留住童真,捍卫最初的人性家园,回归生命的本真,只有这样,往前走,才能干净地看待这个世界。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种植户种菜,喷洒农药,自己不吃,卖给别人。他说:菜有毒,我吃肉。
  养殖户养殖,添加激素,自己不吃,卖给别人。他说:肉有害,我吃菜。
  食品加工者在腐乳、榨菜、鲜辣酱中添加苏丹红,他说:我知道这个害处大,不吃,我吃鲜肉与青菜。
  工程师说:……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技法运用】
  种植户种菜,喷洒农药,自己不吃,卖给别人。养殖户养殖,添加激素,自己不吃,卖给别人。【引述材料,摆出现象】你觉得你占了便宜,我觉得我占了便宜,最后谁也占不了便宜,这就是处于互害社会生态链中个人的典型心理。处在这个链中的每个人,都逃不脱伤害和被伤害,所以我们必须打破这种互害模式。【剖谬误(破),提观点(立)】如果此模式不被打破,那么服装生产者便会在生产的服装中添加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而只穿安全的或者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服装。开发商拿下工程款后,便会将一部分钱用于打点,一部分钱用于盈利,剩下的才是建筑资本,偷工减料在所难免。他便可以堂而皇之地说:“我不走我修过的桥,建过的路。我把豆腐渣房卖给别人……【评论所“立”的观点】“杰夫,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这是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祖父对他的教诲。法律可以审判染色馒头厂商,却不能医治互害型社会的心病。重建新的价值体系,需要你我从自己做起。【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三、二选一型
  如2014年广东卷,对于数码时代与胶卷时代,材料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考生可赞同数码时代,也可赞同胶卷时代,亦可辩证分析。此类时评类材料作文, 行文“思路简图”如下:
  引述材料,明确其蕴含的观点――选取材料中一个观点或对二者辩证分析立意――分析评论所“立”的观点――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金题导航】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4&广东卷)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运用】
  ●(明确材料中的两个观点)①黑白胶片,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②数码科技,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选取其中一个观点或对二者辩证分析立意)①赞同胶卷时代。②赞同数码时代。③辩证看待科技与人文。
  ●(分析评论所“立”的观点)以辩证分析为例,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其实,梭罗只独居了三年便离开了瓦尔登湖,门罗借助了现代传媒技术才把作品的影响扩大到世界;②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之争;③微信、微信电话本的推出,再一次彰显了科技的力量。
  ●(总结全文,提出倡议)在科技条件下,传统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力和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引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实现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发挥科技优势,改造传统文化,是保持传统文化生机的不二法门。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上海市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地在父母面前下跪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场面感人。消息传播开去,一些网友视其为一种急功近利式的“表演秀”,称孩子可以跪父母,但不该由学校指定,更不能用来当众表演;有家长认为“在这样庄严的仪式下,通过实际行动感受传统文化,这比看书印象更深刻,学校这么做,效果很好”。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技法运用】
  斌心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向父母下跪磕头,引起一些网友吐槽,指为“表演秀”。【引述材料,明确其蕴含的观点】面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下跪从来都不是“糟粕”,而是敬重。给父母洗脚是孝;常回家看看是孝;下跪之后,膝行至父母身边(距离很近),聆听父母教诲,亲子促膝互动交流,何尝不是孝的体现?况且,在这个过程中,下跪只是形式,所谓800多人只是氛围的营造,在此情境下,感动的是家长,唤醒的却是学生对孝的追忆与重现,正如一位学生所言:“对父母说我爱您,要是平常,感觉很肉麻、很难为情,但今天大家都说了,我也就说了。”【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加以分析、立意】一个“孝敬”文化节让人们有机会把被“琐碎繁杂”遮蔽的感情表达出来,让心灵重新变得澄明透亮,这个唤醒来得及时,来得有道理。北大怪杰辜鸿铭梳着小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摆脱辫子的束缚很容易,但灵魂的束缚却难以摆脱。【举例评论自己的观点】明此,与其关注“下跪”,不如关注“下跪”唤醒了多少心灵,不如关注一个“孝敬文化节”带来多少“觉悟”。【总结全文】
四、开放型
  如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作文题,对于小陈举报老陈之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试题开放性极强,考生只需选准一个角度说出自己的观点即可。此类时评类材料作文,行文“思路简图”如下:
  找出材料中蕴含的多个观点(角度),选取其中一个观点(角度)或辩证分析立意――评论所“选”的观点――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金题导航】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5&全国课标卷Ⅰ)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思路运用】
  ●〔找出材料中蕴含的多个观点(角度)〕①老陈的角度;②小陈的角度;③交通部门的角度……
  ●(选取其中一个观点或辩证分析立意)
  ①批判老陈的违规行为,指出其实质是对规则的漠视和对自己与他人生命的轻视。
  ②赞扬小陈大义灭亲,制度至上的规则意识和为父亲和他人生命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
  ③反对小陈用“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伤害了父亲。
  ④赞扬交通部门及时发布信息,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⑤综合角度:制度与人情。
  ●(评论所“选”的观点)以反对老陈为例,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腐败分子漠视规则终受规则的惩罚;②近年涌现出的遵章守纪、扶贫救困、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等。
  ●(总结全文,提出倡议)陈先生,您可以看到,当今时代,食品安全隐患多多,飙车酒驾屡禁不止,老人跌倒无人搀扶,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似乎越来越淡漠。然而,越是在这时,我们越应该不断自省:对自我或他人的生命,我们都要心怀敬畏。大儒张载说:“为生民立命。”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对生命的敬畏放在心头!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似乎进入了“游戏时代”,一组数据表明,世界所有玩家花在“魔兽世界”上的总时间超过593万年,相当于人类的演进时长;美国青年21岁以前玩游戏的平均时长超过10000小时,这一时间足以让任何人成为专家;如今中国有600万人每周至少玩22个小时的游戏,相当于干了一份兼职工作……于是:
  家长说:“游戏是洪水猛兽!”
  玩家说:“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
  游戏开发商说:“游戏是很有前途的朝阳行业。”
  还有人说:“……”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技法运用】
  在游戏世界中,的确有不少玩家获得忙碌后的休闲一刻,抑或“通关”的满足、自豪,但必须看到,更多玩家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游戏在虚拟世界预支了他们的成就感,导致不少人在现实世界中愈觉空虚。【引述试题材料,提出观点】正如蒋勋在《生活十讲》里提到的,“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我想游戏也未必一无是处,但亟待解决的是让人们在这种休闲方式中获得更多精神启迪。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人们的精神应该比物质高一个层次。因为“游戏”,许多年轻人似乎已不再依赖自然,亲近自然。我怀念的,是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的一段描写:“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古人之所以产生这种生活的向往,不仅因其悠闲自适,更因为它没有过多的形式束缚,回归到本性,反而收获了最大的快乐。【论证所提出的观点】我知道,对快乐的向往人人皆有,但如今身处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比起游戏,追求精神、思想和诗意难道不是更为重要的吗?【总结全文,发出倡议】
  ★误区警示
  一、盲目地提某些大道理。时评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就事论事”,不能让文章的中心游离于“事件”之外。比如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所谈的话题必须由老陈的交通违规引起;2014年高考广东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科技与人文”;北京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老规矩”等。如果考生所谈的话题脱离“事件”,那么必定有跑题风险。
  二、内容单薄,走不出对试题材料的论述。既然时评类作文要求“就事论事”,那么有些考生就会就着材料大谈特谈,甚至对材料反复叙述,缺乏对文章中心必要的拓展,进而导致文章内容单薄。
  三、结构比例严重失衡。开篇引述试题材料,这仅仅是个引子,因而需要略写。选择材料的一个角度分析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向外拓展,阐释自己的观点才是文章的重点,此部分需要详写。可一些考生却恰恰相反,大量叙述试题材料,而向外拓展的部分极少,进而造成文章在结构、材料安排上比例严重失衡。所以在文章结构上,考生不妨采取“起承转合”的结构来行文,请参照下表:
  构成要素
  文中位置
  所占比例
  第一段
  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料
  10%
  第二、三段
  找准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15%
  主体部分
  联系现实,阐释所提观点
  65%
  结尾部分
  总结全文
  10%
责编:蓝风
涉及其他版权问题,
敬请与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不管是任务驱动型还是时评类,作文就该这么写!
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作文试题“违反交规的父亲”因其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开放性,且又鼓励了考生“我手写我心”,进而获得一致好评。这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来几年的命题方向。“文章合为时而著”,聚焦社会热点,关注热点事件,体现时代特点,可谓高考命题的一条规律。2016年,课标卷将在全国更大范围内使用,此类作文试题更加值得关注。
★三年回望
2015年高考课标卷:给&&的一封信;谁更有风采。
2014年高考广东卷“数码与胶卷时代”;北京卷“老规矩”;天津卷“智能芯片”。
2013年高考广东卷“富翁捐助”;全国课标卷Ⅱ“同学关系调查”;山东卷“给莫言挑错”;北京卷“爱迪生与手机”。
★命题热点
(1)关注社会、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如2015年高考课标卷Ⅰ“给&&的一封信”实质是在关注依法治国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制度与人情的关系。
(2)关注在社会上引起较大争议的焦点事件。如2014年高考广东卷“数码与胶卷时代”引起人们对科技与人文的思考。
(3)关注承载着传统人文精神、价值观、道德观的焦点事件。如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同学关系调查”引起人们对宽容、理解、尊重等美德的反思。
(4)关注社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丢失的事物。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老规矩”,2013年高考广东卷“富翁捐助”关注新兴事物——慈善。
“时评类”材料作文,从试题所给的材料性质来看,可分为四大类:
一.肯定型
如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的“同学关系调查”,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山东卷莫言在被“咬”之后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并认为请别人挑错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广西卷捡手机者认为不能用贪心来对待爱心。这类材料感情倾向明显,彰显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此类时评类材料作文,考生在“就事论事”时可把它作为一般议论文来写,行文“思路简图”如下:
引述材料(现象)——从现象中提取要评论的观点——分析、评论观点——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文题举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3·全国课标卷Ⅱ)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导航】
  ●(引述材料,摆出现象)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从现象中提取要评论的观点)确实如此,同学之间只有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关系才能变得融洽,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分析、评论观点)考生可选取自己经历的和报刊上介绍过的同学情深、互助互励、共同进步的典型事例作为佐证,从而肯定上一段中提出的观点。&
  ●(总结全文,提出倡议)要成才,先成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的人,于社会的作用,恐怕要大于那些学富五车、却不惜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人。让我们用尊重、理解和包容,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学子们在期末考试中迎来了一道带解析与答案的“史上最难期末考试题”。
  试题:“假设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每天一公里的路程,那么子女对父母的爱总共应该是多少?”
  解析:(1)父母对子女的爱。假如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每天一公里,再假设父母平均寿命为85岁,按平均生育年龄为28岁计算,从我们出生到父母离去,父母对我们的爱就是20805公里,里程相当于我们绕行半个地球。(2)子女对父母的爱。因为求学,这份爱被开平方;因为工作,这份爱又被开了平方;因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这份爱又被开了平方;因为照顾自己的孩子、社交、各种应酬,这份爱一次次被开平方……&&&&
  答案:一公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技法运用】
上海交通大学的期末考试题给我们带来了震撼,我们在为这道试题叫好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与孩子对父母的爱真乃天壤之别,【引述材料,摆出现象】所以,身为人子,珍惜亲情,学会感恩必须从现在开始,不能让孝心继续被开平方。【从现象中提取所要评论的观点】为何微电影《天堂午餐》能爆红网络,为何新版“二十四孝”的出台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何要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只因为我们的孝心在无情地被开平方。【分析、评论观点】一年一年时间无声地走过,当我们在道路上负笈前行时,皱纹也悄悄爬上了父母的眼角,我们不禁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总是感觉时间还长,总是以为还有机会,却不知,经过计算,我们对父母的爱总共只有一公里,珍惜亲情、学会感恩,不要让孝心“迟到”。【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二、否定型
  如2013年浙江卷对童心的论述,虽然不是直接运用“时事材料”,但其揭示了一个“社会现实”——当下青少年的心灵在提前硬化。而材料背后又具有明显的感情倾向,那就是“世界一旦失去这个伟大的孩提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所以材料对世界失去这个伟大的孩提王国的社会现实是充满着否定态度的。
此类时评类材料作文,考生可采用先破后立的结构模式来行文立意,行文“思路简图”如下:
引材料、摆现象——剖谬误、提观点——分析评论所“立”的观点——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金题导航】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3·浙江卷)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运用】
●(引述材料,摆出现象)英国作家菲尔丁说:“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剖谬误(破),提观点(立)〕是的,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青少年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放眼身边,有多少孩子逐渐丧失了童真。他们过早地世俗化,梦想不再,锐气不再,暮气沉沉。所以我们一定要留住童真,留住初心,留住曾经的美好。&
●(评论所“立”的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在丰子恺白发苍苍时所作的画中仍可寻找到童真世界;②热播电影《致青春》引发全民大怀旧;③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里的孩子们都过早地学会了人情世故,例如攀比家长的地位和财富,向老师送礼,相互妒忌拆台,等等。
●(总结全文,提出倡议)泰戈尔曾说“在孩子的眼睛里能找到天堂”。让我们留住童真,捍卫最初的人性家园,回归生命的本真,只有这样,往前走,才能干净地看待这个世界。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种植户种菜,喷洒农药,自己不吃,卖给别人。他说:菜有毒,我吃肉。
养殖户养殖,添加激素,自己不吃,卖给别人。他说:肉有害,我吃菜。
食品加工者在腐乳、榨菜、鲜辣酱中添加苏丹红,他说:我知道这个害处大,不吃,我吃鲜肉与青菜。
工程师说:……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技法运用】
种植户种菜,喷洒农药,自己不吃,卖给别人。养殖户养殖,添加激素,自己不吃,卖给别人。【引述材料,摆出现象】你觉得你占了便宜,我觉得我占了便宜,最后谁也占不了便宜,这就是处于互害社会生态链中个人的典型心理。处在这个链中的每个人,都逃不脱伤害和被伤害,所以我们必须打破这种互害模式。【剖谬误(破),提观点(立)】如果此模式不被打破,那么服装生产者便会在生产的服装中添加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而只穿安全的或者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服装。开发商拿下工程款后,便会将一部分钱用于打点,一部分钱用于盈利,剩下的才是建筑资本,偷工减料在所难免。他便可以堂而皇之地说:“我不走我修过的桥,建过的路。我把豆腐渣房卖给别人……【评论所“立”的观点】“杰夫,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这是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祖父对他的教诲。法律可以审判染色馒头厂商,却不能医治互害型社会的心病。重建新的价值体系,需要你我从自己做起。【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三、二选一型
如2014年广东卷,对于数码时代与胶卷时代,材料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考生可赞同数码时代,也可赞同胶卷时代,亦可辩证分析。此类时评类材料作文,&行文“思路简图”如下:&
引述材料,明确其蕴含的观点——选取材料中一个观点或对二者辩证分析立意——分析评论所“立”的观点——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金题导航】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4·广东卷)&&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运用】
●(明确材料中的两个观点)①黑白胶片,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②数码科技,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选取其中一个观点或对二者辩证分析立意)①赞同胶卷时代。②赞同数码时代。③辩证看待科技与人文。
●(分析评论所“立”的观点)以辩证分析为例,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其实,梭罗只独居了三年便离开了瓦尔登湖,门罗借助了现代传媒技术才把作品的影响扩大到世界;②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之争;③微信、微信电话本的推出,再一次彰显了科技的力量。
●(总结全文,提出倡议)在科技条件下,传统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力和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引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实现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发挥科技优势,改造传统文化,是保持传统文化生机的不二法门。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上海市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地在父母面前下跪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场面感人。消息传播开去,一些网友视其为一种急功近利式的“表演秀”,称孩子可以跪父母,但不该由学校指定,更不能用来当众表演;有家长认为“在这样庄严的仪式下,通过实际行动感受传统文化,这比看书印象更深刻,学校这么做,效果很好”。&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技法运用】
斌心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向父母下跪磕头,引起一些网友吐槽,指为“表演秀”。【引述材料,明确其蕴含的观点】面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下跪从来都不是“糟粕”,而是敬重。给父母洗脚是孝;常回家看看是孝;下跪之后,膝行至父母身边(距离很近),聆听父母教诲,亲子促膝互动交流,何尝不是孝的体现?况且,在这个过程中,下跪只是形式,所谓800多人只是氛围的营造,在此情境下,感动的是家长,唤醒的却是学生对孝的追忆与重现,正如一位学生所言:“对父母说我爱您,要是平常,感觉很肉麻、很难为情,但今天大家都说了,我也就说了。”【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加以分析、立意】一个“孝敬”文化节让人们有机会把被“琐碎繁杂”遮蔽的感情表达出来,让心灵重新变得澄明透亮,这个唤醒来得及时,来得有道理。北大怪杰辜鸿铭梳着小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摆脱辫子的束缚很容易,但灵魂的束缚却难以摆脱。【举例评论自己的观点】明此,与其关注“下跪”,不如关注“下跪”唤醒了多少心灵,不如关注一个“孝敬文化节”带来多少“觉悟”。【总结全文】
&四、开放型
如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作文题,对于小陈举报老陈之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试题开放性极强,考生只需选准一个角度说出自己的观点即可。此类时评类材料作文,行文“思路简图”如下:
找出材料中蕴含的多个观点(角度),选取其中一个观点(角度)或辩证分析立意——评论所“选”的观点——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金题导航】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5·全国课标卷Ⅰ)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思路运用】
●〔找出材料中蕴含的多个观点(角度)〕①老陈的角度;②小陈的角度;③交通部门的角度……
●(选取其中一个观点或辩证分析立意)
①批判老陈的违规行为,指出其实质是对规则的漠视和对自己与他人生命的轻视。
②赞扬小陈大义灭亲,制度至上的规则意识和为父亲和他人生命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
③反对小陈用“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伤害了父亲。
④赞扬交通部门及时发布信息,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⑤综合角度:制度与人情。
●(评论所“选”的观点)以反对老陈为例,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腐败分子漠视规则终受规则的惩罚;②近年涌现出的遵章守纪、扶贫救困、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等。
●(总结全文,提出倡议)陈先生,您可以看到,当今时代,食品安全隐患多多,飙车酒驾屡禁不止,老人跌倒无人搀扶,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似乎越来越淡漠。然而,越是在这时,我们越应该不断自省:对自我或他人的生命,我们都要心怀敬畏。大儒张载说:“为生民立命。”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对生命的敬畏放在心头!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似乎进入了“游戏时代”,一组数据表明,世界所有玩家花在“魔兽世界”上的总时间超过593万年,相当于人类的演进时长;美国青年21岁以前玩游戏的平均时长超过10000小时,这一时间足以让任何人成为专家;如今中国有600万人每周至少玩22个小时的游戏,相当于干了一份兼职工作……于是:
家长说:“游戏是洪水猛兽!”
玩家说:“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
游戏开发商说:“游戏是很有前途的朝阳行业。”
还有人说:“……”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技法运用】
在游戏世界中,的确有不少玩家获得忙碌后的休闲一刻,抑或“通关”的满足、自豪,但必须看到,更多玩家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游戏在虚拟世界预支了他们的成就感,导致不少人在现实世界中愈觉空虚。【引述试题材料,提出观点】正如蒋勋在《生活十讲》里提到的,“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我想游戏也未必一无是处,但亟待解决的是让人们在这种休闲方式中获得更多精神启迪。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人们的精神应该比物质高一个层次。因为“游戏”,许多年轻人似乎已不再依赖自然,亲近自然。我怀念的,是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的一段描写:“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古人之所以产生这种生活的向往,不仅因其悠闲自适,更因为它没有过多的形式束缚,回归到本性,反而收获了最大的快乐。【论证所提出的观点】我知道,对快乐的向往人人皆有,但如今身处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比起游戏,追求精神、思想和诗意难道不是更为重要的吗?【总结全文,发出倡议】
★误区警示
一、盲目地提某些大道理。时评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就事论事”,不能让文章的中心游离于“事件”之外。比如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所谈的话题必须由老陈的交通违规引起;2014年高考广东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科技与人文”;北京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老规矩”等。如果考生所谈的话题脱离“事件”,那么必定有跑题风险。
二、内容单薄,走不出对试题材料的论述。既然时评类作文要求“就事论事”,那么有些考生就会就着材料大谈特谈,甚至对材料反复叙述,缺乏对文章中心必要的拓展,进而导致文章内容单薄。
三、结构比例严重失衡。开篇引述试题材料,这仅仅是个引子,因而需要略写。选择材料的一个角度分析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向外拓展,阐释自己的观点才是文章的重点,此部分需要详写。可一些考生却恰恰相反,大量叙述试题材料,而向外拓展的部分极少,进而造成文章在结构、材料安排上比例严重失衡。所以在文章结构上,考生不妨采取“起承转合”的结构来行文,
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料
第二、三段
找准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联系现实,阐释所提观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任务驱动型作文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