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抖腿对自己亲近的人毒舌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就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lanlianhua09的blog
lanlianhua09的blog
(172)(9)(3)(6)(8)(5)(8)(1)最新文章文章作者: 蓝莲花的博客时间:
13:11:38分类: &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就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教养说到底就是看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考虑问题。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疾风骤雨,尖酸刻薄,口不择言,最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在中国教育之声里听到这个故事,让我很震惊,让我深刻的反思自己,特别有一个例子几乎就是在说我,在游乐场有个孩子被某个游戏吸引,玩了一会,还想再玩,妈妈当众斥责孩子:“你是怎么答应我的,做不到以后永远别来。”孩子抱着怒火中烧的妈妈哭成一团,妈妈生气的甩开他,厉声要求他不要再哭,孩子忍不住抽泣,妈妈突然扬长而去,叫你哭,叫你哭,孩子一路追赶,一路更凶猛的哭。这样的场景正像我上次带儿子在科技馆外面玩滑滑梯的情景,他答应过我就玩一次,可是玩了一次又一次,就是不肯离开。最后我忍不住大发脾气,孩子也是一路地哭,本来带孩子出来玩,一整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就因为这件事而使我们心情都很郁闷。我犯的错误就是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孩子天性喜欢玩,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孩子一开始答应的事,随着事情进展,不能信守承诺也是常有的事,再说反正也没有别的事,就让他玩到自己不玩,无非就是回家晚一点。而孩子正遭遇情绪挫折时,让他像机器那样说停就停,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可是妈妈因为讨厌孩子哭闹,让他说停就停,也是缺乏人性关怀的,这很容易造成我们双方关系的僵硬对立。
我们常常把毒舌留给亲近的人,把优雅留给陌生人,因为我们的心里有陌生人和亲近人之分。实际上别人是不分陌生人和亲近人的,除了自己,都是陌生人。那些以对你好而对你发的脾气都是教养不够的表现。家庭生活,人与人之间要心平气和、坦诚相见,最亲近的人之间感情融洽,没有隔阂,意气相投,这比嘴上说说要修身养性强万倍。在平常生活中我这一点做的不好,以后要改正了。
访问脚印(最新55个)当前位置: >>>内容
对亲近的人毒舌是种病
  作者:喵姬
  导读:对亲近的人嘲讽毒舌,对陌生的人反而彬彬有理,是情商低的表现,更是一种病。&&肥肥猫
  我们总能听到身边有些人在抱怨,老公怎么怎么不体贴,孩子怎么怎么不听话,父母怎么怎么的固执。
  形容出来的每一件事好像都是不能忍受,犯下的都是天大的错误。
  在面临对身边的至亲失望的时候,亲爱的,你有没有想过一切都是源于我们没有给到对方足够的尊重?
  你有真心的尊重了你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吗?
  我想说一些例子。
  语言上的不尊重
  我有一位好朋友。
  她父母跟她弟的关系真的可以用水火不容来形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里面有包括她弟没有好好念书,没有好好工作,从小到大就是叫往东就偏要往西等原因,目前更多的原因应该是她弟没有给到她父母一个可以拿得出手告知外人的工作。以至于她的父母会把亲朋好友提问&你儿子现在在做什么工作呀?&这种心里憋屈发泄在她弟弟身上。
  秉承她爷爷的传统思想,她是一个极其固执而且专制的人,对于我朋友多次指出他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哪怕是可以列举出来,她爸都可以一口否认,她爸认为他对儿女的教育方法都是正确的。
  她母亲虽然是一个极其讲道理的人,但是却也是一个脾气火爆,直肠直肚,无论好听的话还是不好听的话都会对自己孩子直口而出的人。
  造成了她弟的叛逆,我从客观角度来说,她父母的责任完全推脱不了。(这也是她亲口而且多次跟我说的)
  她弟为了避开她父母,即使同住一屋檐下,她爸妈也可以好几天见不到她弟的身影。
  她父母对此深深地讨厌她弟,对,是讨厌!我没有用错词。
  只要她弟一出现在他们面前,迎来的永远都是喋喋不休的辱骂。对,是辱骂。
  他专制而固执的父亲会对她弟说,作为儿女,对这个家的所有事情都没有参与,你到底有没有把这里当家,还是把家里只当做一个供你吃饭睡觉的宾馆?
  她直肠直肚的母亲就会说,我怎么就生出你这样的东西,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不要儿子。
  她弟我也有接触,是一个很好的孩子来的,爱说爱笑,还非常幽默。叫帮一些什么忙,二话不说就来。朋友也很多,下来发现三观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未来还有一定的打算和。
  为什么这样一个那么好的一个男生,在父母眼里就那么不堪呢。
  朋友表示,皆因她的父母从来没有肯定过她弟。
  每次她弟弟提出一些新的想法,例如做生意,她父母第一就反对,原话就是他这种什么都不懂的人,懂什么做生意。或者家里有事情大家商量的时候,他弟的意见永远是第一时间就会被父母否定的,久而久之,形成了她弟弟对家里的事情一概不管,也不问。
  她也试图去一下这样的局面,让她弟尽量多出现在她父母面前,但是每一次她弟的出现都会引来父母一顿责骂,有时候还会导致好好的一顿饭,一桌子人都会吃得不开心。弟弟终究忍受不了,选择继而逃之。
  朋友表示这令其及其烦恼。
  她说,我真的希望我父母,那么是那么一点点,也能尊重一下弟弟,尊重一下他的选择。
  行为上的不尊重
  说说我男朋友。
  我和他一直都是有着很多的共同话题,沟通是非常舒畅的,只是有一样让我们会偶尔闹别扭,就是穿衣打扮。他不像很多男生穿衣打扮可以随便一些,他有自己的追求见解。
  我是一直都喜欢那种打扮得休闲随意的男生的,例如牛仔裤T恤休闲鞋;但偏偏我这个男朋友是一个喜欢穿衣偏正经的,喜欢穿休闲西裤,休闲衬衫还有皮鞋,皮鞋还喜欢带点尖头(哪怕到现在其实我也很难接受),这种稍微有点偏正经的类型打扮。
  我觉得这根本就不符合我们的年龄打扮,我们应该打扮得年轻朝气有阳光气息,那些正经的打扮纯属职场人士的专属。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会根据我的喜好,穿着我买的衣服,像所有潮流的年轻小伙那样牛仔裤T恤休闲鞋,上街吃饭聚会。
  偶尔陪他上街挑衣服的时候,他其实也会问我,我穿这种好不好?我就会一口否定:不好!他会失落,但是也不曾反抗。
  我们也会因为这个问题而偶尔拌嘴,但是从来都不伤大雅。
  我以为我们这样很和谐。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他穿着我给他买的衣服越来越不好看,不是说衣服买得不好,是就是从他身上散发出一种很别扭的感觉。
  曾经我一度还以为是不是他越来越不好看了,是不是因为跟我在一起时间长了而邋遢随便了,我实在是不喜欢这样的他,看着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直到一天,我们在坐电梯,照镜子的时候他无意地跟我说了一句:我觉得我穿的衣服一点都不好看。
  他那天穿的衣服全部都是我给他买的。
  我才认真地反思,不是我买的衣服不好看,是他从心里抵触这些衣服,他从他的衣着身上找不到。
  而且我还剥夺了他打扮自己的机会,强迫他跟着我的思想走。
  他因为爱我而选择尊重我去迎合我的喜好,但是我却没有尊重到他的想法。
  后来每次去挑选衣服,我都让他挑自己喜欢的,穿着能让自己开心的。
  尊重就是一个魔法,它让我又看到了当初那个看起来很顺眼的小伙子。
  对亲近的人毒舌是种病
  在这个普教道德礼仪的社会,我相信身边很多人都能做到尊重他人,例如身边的朋友,我们从不会强迫对方去做一件人家并不想去做的事情,因为我们尊重对方的心里想法。
  前面我说到我好朋友的弟弟跟父母不和的例子,她的父母都是与我也算是挺有交情的,有好吃的也不忘叫上我一声,在我的印象里,她的父亲是一个很和蔼可亲爱说笑的人,每次见到他脸上都是挂着憨憨的笑容的;她的母亲是个很实在的人,即使我有不舒服,也会做上一些好吃的让朋友给我带。
  可是对亲戚朋友那么好的一对夫妻,却不能好好地对待自己的儿子。
  朋友有时候感慨,如果他们能拿出对待外人一半的好态度去对待她弟,他们的关系也不至于到今天这样子。
  对于朋友或者亲戚以至于陌生人,我们都是有道德的人,因为我们事事处处都会出于尊重,而不会因为别人打翻了一杯茶水,溅到自己的衣服上而生气;也不会因为别人打破了一个自己心爱的杯子而破口大骂,因为那时候我们都知道对方是不小心的,我们会因为对方的真诚道歉而去原谅他。这是我们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
  但是往往面对至亲,我们却做不到尊重。
  孩子走了跟自己设想不一致的道路时,会想办法把他拉回来,试图让他走上&正确&的道路,如果孩子不听,就会被绑上叛逆,不孝顺父母,不听话等等各种罪名。这个时候的你,有尊重了你孩子的想法吗?有尊重了他的人生选择吗?
  老公想要玩游戏或者出去跟朋友聚聚会的时候,夺命连环call,拼死地打,就想他回来陪陪你,他不回还一哭二闹三上吊地闹,这时候的你,有尊重过你的老公的私人时间吗?你是不知道即使结了婚也需要私人空间的是吗?
  老婆每天在家做家务,早上起来做早餐,买菜洗碗洗衣拖地晾衣服收拾屋子,午餐晚餐,照顾孩子,照顾父母,你以为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要不还你试试?即使这样还得不到你的尊重,还要埋怨饭菜不好吃,屋子不够干净。
  我们对至亲的失望,往往都是来自于自身对他人的不尊重,更可悲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也需要被尊重。也不知道他们需要被认可,家庭的悲剧往往此次而来。
  请收起你的理所当然,去了解一下那位让你失望的至亲,我相信你肯定是非常地爱他才会对他有所期待,但是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式去爱,去了解他的内心需求,尊重他每一个选择和肯定他的行为。
  家庭里的尊重就是不要试图去控制他们的行为,给他们自由,给他们意见或者引导,但是对于决定不多加干涉,这才是真的尊重。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关“人生感悟”的文章
改变自己从这里开始
人生指南,激励人生每一天. All Rights Reserved .
广告联系QQ: 联系我们:(请将#改为@)
本站内容由网站会员发布,如有侵权,请来信告之,谢谢!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对自己亲近的人毒舌?_汇亚科技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贴子: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对自己亲近的人毒舌?
这个毛病叫回避依恋型人格,很常见。这类人不仅存在于恋爱关系中,在朋友关系中也有,通常我们称这类人为“毒舌”、“嘴巴厉害”、“刀子嘴”、“不饶人”、“嘴巴贱”等等。这种人并不是不喜欢你才打击你,恰恰相反,只有和他认为是亲近或信任的人在一起时他才会犯病。这是因为回避依恋型人格的人终其一生都在逃避真正的。这种人格的形成可能和童年时期父母较为严厉有关。中国的许多父母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对子女的一切都需要打击。我们中许多人在其成长经历中,极少能获得赞扬和肯定。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一个特别扭曲的意识:亲近的人之间天然就应该是相互抬杠和挑刺的交流模式,他们从来没有学会过怎样正确地表达感情和需求,或者说直白地表达从来得到的都是否定反馈,长此以往,儿童会倾向于觉得直白表达感情可能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这些儿童长大了,就成了题干里说的这类人。而等这类人当了父母,又会把这个“表达-否定-关闭”的交流模式循环传递给自己的子女。你可以想一想,如果要你和父母,尤其是父亲明明白白地表达感情,譬如说出“爸爸我好想念你”之类的话,是不是对你来说有点“怪”,有点“难”? 如果是的话,你身上就存在着这种情感模式。在这类人的原生家庭里,很可能夫妻之间表达感情也是很件困难的事情。这些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已经被扭曲,所以在爱情和友情中,喜欢黑别人,喜欢嘲笑亲近的人,归根结底是吝啬于表达肯定和欣赏。他们得到的价值承认太少,所以一直有一种深深的不确定感,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价值低,配不上美好的事物和人,随时都会失去。所以这类人需要反复地通过获得来自于对方“反向否定” 的反馈,从而获得一种“即便如此对方也不会离开自己”的虚拟安全感。因为这种毛病特别普遍,所以我不建议采纳楼里那些“劝分”的意见,因为你再找一个伴侣很可能还是这种人,中国人大部分都有这个毛病,你能躲哪里去?没准你自己也是这种人自己还没意识到。吵一辈子架却吵不散的夫妻到处都是,这已经成为他们默认的沟通模式融入了血液。这种表达习惯因为是早期经历写进底层的,系统权限特别高,靠自己改就像提着自己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一样,基本没戏。一定要改只有靠外力调教,只能像训练动物一样,从削弱动机和惩罚机制入手,过程漫长且痛苦。但如果你非常确定将要和对方长期相处,也只能尝试纠正他,不然你自己痛苦,以我们这代人的容忍程度,这段关系是多半要死亡的。这类人喜欢嘲笑挖苦自己在意的人,他图的是什么?图的恰恰是你的辩解甚至于你的愤怒。你的辩解证明了你在挽留这段关系,你的愤怒证明你在乎这段关系。他于是从你的抗辩和愤怒中获取了愉悦和欣快感。也许你的愤怒、伤心、反击会激发他意识层面的懊悔和自责,但是他的潜意识是欣喜的。如果你对他的打击做出了他期望中的反馈,他就会不断地往下试探你新的底线,直到他得到令他更满意的结果。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复一次这个过程,以便重复这种愉悦。对这种病最好的调教方式,并不是辩解和反击,而是“无反馈”。下次他再通过负面打击来获取满足感的时候,你不可以做任何回应。不要接茬,不要回复,不要抗议,不要理睬。就当他瞬间蒸发,如果周围有其他人,转向其他人进行正常交流,如果没有其他人,那你就自己玩会儿手机。攻击行为得不到期待中的反馈,他会非常气愤。多气几回,自然就和巴普洛夫驯狗一样,渐渐失去继续这种奇怪的交流模式的欲望。有人说这样不回应很伤人,没错,就是要伤人,不伤人没记性。他在攻击伤害别人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别人会痛苦?现在人家只是不回应,还不是反击。这就受不住了?这是哪门子的既脆弱又扭曲的心脏?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毒舌”为什么喜欢针对自己亲近的人_新华每日电讯
“毒舌”为什么喜欢针对自己亲近的人
日 13:52:01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4版
【字号 】【】【】【】
  这些“毒舌”往往属于“回避依恋型人格”,他们终其一生都在逃避真正的亲密关系。这种人格的形成可能和童年时期父母较为严厉有关
  在恋爱或朋友关系中,有一类人很常见,我们通常称之为“毒舌”“刀子嘴”“嘴巴贱”等等。
  这些人往往属于“回避依恋型人格”,他们并不是不喜欢你才打击你,恰恰相反,只有和他认为是亲近或信任的人在一起时他才会犯病。这是因为回避依恋型人格的人终其一生都在逃避真正的亲密关系。这种人格的形成可能和童年时期父母较为严厉有关。
  中国的许多父母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对子女的一切都需要打击。我们中许多人在其成长经历中,极少能获得赞扬和肯定。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一个扭曲的意识:亲近的人之间天然就应该是相互抬杠和挑刺的交流模式,他们从来没有学会过怎样正确地表达感情和需求,或者说直白地表达从来得到的都是否定反馈,长此以往,儿童会倾向于觉得直白表达感情可能是一件错误的事情。这些儿童长大了,就成了这种“毒舌”。而等这类人当了父母,又会把这个交流模式循环传递给自己的子女。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要你和父母,尤其是父亲明明白白地表达感情,譬如说出“爸爸我好想念你”之类的话,是不是对你来说有点“怪”,有点“难”?如果是的话,你身上就存在着这种情感模式。在这类人的原生家庭里,很可能夫妻之间表达感情也是很件困难的事情。
  这些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已经被扭曲,所以在爱情和友情中,喜欢嘲笑亲近的人,归根结底是吝啬于表达肯定和欣赏。他们得到的价值承认太少,所以一直有一种深深的不确定感,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价值低,配不上美好的事物和人,随时都会失去。所以这类人需要反复地通过获得来自于对方“反向否定”的反馈,从而获得一种“即便如此对方也不会离开自己”的虚拟安全感。
  因为这种毛病特别普遍,所以我不建议情侣碰到这种问题就采纳那些“劝分”的意见,因为你再找一个伴侣很可能还是这种人,中国人大部分都有这个毛病,你能躲哪里去?没准你自己也是这种人只是还没意识到。
  这种表达习惯因为是早期经历写进人生底层的,所以想改只有靠外力调教,像训练动物一样,从削弱动机和惩罚机制入手,过程漫长且痛苦。但如果你非常确定将要和这样的人长期相处,也只能尝试纠正他。
  这类人喜欢嘲笑挖苦自己在意的人,他图的是什么?图的恰恰是你的辩解甚至于你的愤怒。你的辩解证明了你在挽留这段关系,你的愤怒证明你在乎这段关系。他于是从你的抗辩和愤怒中获取了愉悦和欣快感。也许你的愤怒、伤心、反击会激发他意识层面的懊悔和自责,但是他的潜意识是欣喜的。如果你对他的打击做出了他期望中的反馈,他就会不断地往下试探你新的底线,直到他得到令他更满意的结果。
  对这种病最好的调教方式,并不是辩解和反击,而是“无反馈”。
  下次他再通过负面打击来获取满足感的时候,你不可以做任何回应。不要接茬,不要回复,不要抗议,不要理睬。就当他瞬间蒸发,如果周围有其他人,转向其他人进行正常交流,如果没有其他人,那你就自己玩会儿手机。攻击行为得不到期待中的反馈,他会非常气愤。多气几回,自然就和巴普洛夫驯狗一样,渐渐失去继续这种奇怪的交流模式的欲望。
    (肥肥猫)来源:“肥肥猫的小酒馆”微信公众号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欢迎您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0 - 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装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