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创新型大学

大学如何创新?世界一流高校校长们杭州吐真经大学如何创新?世界一流高校校长们杭州吐真经大关注百家号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致辞教育改革、资助研究、建设项目……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藏着哪些秘密?5月20日上午,全球高等教育峰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求是大讲堂举行。本次峰会以&大学创新:未来社会的驱动力&为主题,来自数十所全球一流高校的负责人们围绕大学与社会、创新与未来等话题展开讨论。创新就是要看到不同的可能性浙大已布局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是本次峰会的关键词,也是大学校长们说得最多的内容。在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眼中,研究型大学承载着创新中心的重要功能,为全面创新提供最核心的动力支持,“大学创新驱动未来社会发展,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新人才培养,输出引领未来的创新创造型人才;二是创新驱动发展,支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三是创新文化引领,营造社会创新氛围;四是创新联动世界,链接互动全球创新网络。”芝加哥大学校长RobertZimmer在峰会上表示,创新关键是要尝试,看到事物不同的可能性,他说:“我们可能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可能性,找到最适合的创新方法。这样的情况同样也可以在浙江大学发生。”作为东道主,浙江大学一直围绕建设一流创新型大学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构建开放式的创新生态系统。吴朝晖介绍:“面对未来世界的创新挑战,浙江大学一方面推动了&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发展,打造充满活力的学术组织结构。另一方面,推动了构建融合互动的生态网络,链接汇聚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他举了个例子:“浙江大学在构建全球链接的国际合作网络方面,以创新模式建设了海宁国际校区,还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英国爱丁堡大学共建了联合学院,与帝国理工学院签约在其校内建设合作办学基地,正在与更多一流大学开展多层次合作。”教育改革、资助研究、建设项目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之道除了浙大外,世界的一流大学都是如何创新发展的?论坛现场,这个问题找到了答案。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介绍,北大的使命一是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二是能产生影响国家的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围绕这样的使命,北大从教育、人事制度、治理体系和资源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林建华说:“现在,北大让学生在学部内可以自由地转专业,在全校范围内可以自由选课,同时把资源配置和教学状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整个学校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冷门的院系花更大的功夫在学生身上,一些比较热门的院系也面临着很多压力,这种压力使院系和老师行动起来了。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副校长KlausMühlhahn介绍,在促进研究和创新方面,柏林自由大学有专门的人员会帮助师生把他们的研究投入到市场中去,以促进就业。对年轻的研究者,还会给他们提供机制上的支持,“他们博士后所有的职业阶段都可以得到支持,我们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和他们讨论职业发展计划,讨论他们研究的想法和未来对职业的打算。”“2008年开始,我们认为促进创造和创业很重要。”台湾大学常务副校长Tei-WeiKuo介绍,台湾大学建立了不同项目,把校友和学生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在教育和科研项目方面得到更多的帮助。到2014年,我们建立了台大的创业中心,把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整合,所有的活动都希望能带领学生进行新的教学项目,从企业和社会当中得到新的想法。”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大关注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推荐各种有用的信息给大家,谢谢关注。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还缺什么 |一流大学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还缺什么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一直以来,这个追问始终困扰着中国高等教育。
  过去20年间,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的持续建设,中国高等教育稳步迈进,一批大学开始跻身世界知名大学排行榜。然而,面对牛津、剑桥、哈佛、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欧美名校,中国高校还有一定差距。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后,国务院5日发布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路径。中国高校亟待在坚持中国特色、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发力迈进。
  理想现实有差距 改革创新要提速
  “历史留给我们雄厚的物质和学术基础,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诸多不足和发展瓶颈。”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说。
  林建华说,北大学科的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差距,进入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较少;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以及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能够发挥突 出作用的学者还不多;基础学科尽管整体实力较强,但某些学科优势正在丧失;在研究方面,原创性的重大理论及科技成果和能够引领社会思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的重大哲学和社会科学成果较少。
  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也感到,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加强教育教学的内在动力不足;二是 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和标志性成果还不够多;三是社会服务层次有待提升,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不够有力。
  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西方发达国家依托一流大学带动国家富强、引领世界潮流的发展路径表明,一流大学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产业革命、文化繁荣中始终肩负重大使命并担当重要角色。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指出,中国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成为科技强国的宏伟目 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确保教育先行,依靠一流人才来承载重任。为此,《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配套措施,现在看来,时不 我待、任务紧迫。
  “英国大学在18世纪的崛起,德国大学在19世纪的超越,美国大学在20世纪的引领,根本原因都在于办学思想、理念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南京 大学校长陈骏说,“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破除制约大学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创建充满活力、富有 效率、更为开放、有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学科建设是龙头 中国特色要坚持
  纵观全球,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凭借一些学科闻名遐迩,吸引各国英才。例如,牛津、剑桥、哈佛大学拥有遥遥领先的文、法、医等学科,麻省理工学院的工学、斯坦福大学的物理、耶鲁大学的文学和艺术学科是相关领域前沿研究的风向标。
  “学科建设是龙头,是高校核心竞争力,而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形成特色发展则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由之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聂宏认 为,一流学科要面向国民经济发展重大科学技术需求,坚持特色发展战略,要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融合创新上下苦功夫,掌握“撒手锏”的关键技术,在优良的 学术土壤中,带出一批优秀人才,开辟一片学术高地。
  瞿振元指出,以学科为单元加强学校建设,尽早让一批学科成为一流学科,这样的一流大学才是真的而不是假的,是实的而不是空的。同时,一流学科建设一定要处理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关系,使人才培养的一流和科技创新的一流相互融合,这才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应有之义。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获得了争创一流大学高校的广泛认同。
  陈骏说,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路径,根源都在于体现了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在于引领了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自觉肩负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责任和使命。
  “创建一流大学,不是简单复制西方大学模式,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质的现代大学。”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说,“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 主体,要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构建别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体系,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探索地方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评价导向要改革 统筹推进很重要
  教学改革徘徊不前,新老人事体系之间矛盾初显;资源的综合配置机制不顺、效率较低,职能部门权责不清;学校管理体制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 力有待进一步合理划分;现行的人事、财务等方面的制度受了过多的约束,束缚了学校应对人才竞争的能力,制约了学科之间的合作以及交叉学科的发展,限制了研 究机构的活力……这些问题,几乎是中国高校发展共同的难题。
  “从深层次讲,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发展理念不够成熟、发展机制不够完善、发展方式不够科学、治理架构不够健全等造成的。”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说。
  “相较之下,我们现在的研究氛围还比较浮躁。”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认为,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真正的差距,可能还在 于对个人兴趣的挖掘、对研究的专注度、对未知探索的执着这些方面。从研究看,真正突破性的发现,与研究者的好奇心、兴趣、长期的专注和努力都是分不开的。
  “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一个积极探索未来教育方向、迎接挑战、并为学生创造更大价值的大学,而非仅仅出一些科研成果。这一点可能是当下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因为在赶超的过程中,我们更容易关注现行的指标,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席酉民说。
  不少高校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外有许多评估机构,纷繁复杂的大学排行让人摸不着头脑,也给一些高校造成了办学思路上的混乱。“在创建世界一流大 学与学科的道路上,如果没有一个以追求卓越和世界一流为导向的教育科研评价体制为牵引,其结果可能会影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建设进程。”朱秀林说, “评价体系具有导向和诊断功能,要以国际通行的学术标准来推动国内学术生态的重建,建立全面、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形成中国特色大学评价体系。”
  针对这个突出问题,《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还提出资金分配更多考虑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动态调整支持力度等思路。
  “统一起来思考、统一起来布局、统一起来推进,有助于克服过去的重点建设存在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对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瞿振元表示,今后可以考虑引入“可进可出”的竞争机制,落伍的应该退出、新生的应该进来。
  瞿振元强调,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不是宝塔形,而是图钉形,由“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仅有112所,其余2400多所高校的发展也要统筹考虑。要注意照顾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让不同层次的学校都有争创一流的环境。据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记者吴晶、刘奕湛、凌军辉)
  更多信息请访问:
扫描二维码关注“高考家长圈”公众号,随手掌握高考新政、志愿填报技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3166人已测试
316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