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麻将自摸,胡,杠,和牌等复杂

自摸 (麻雀):在麻将中通过自己摸到的牌而赢牌。麻将中摸牌起和则判定为自摸国标麻将中计1番。日本麻将中一般不计番役

胡(和):是一个麻将的术语,无论写上述哪个字都读作hú音,不读作hé、hè、huó或huò音。打麻将每一把最终目的,就是和牌基本上打麻将,只要凑成最终指定的牌型(对十三張麻将来说通常是“四面子与一对”;

对十六张麻将来说,通常是“五面子与一对”)就可以成“和”,但亦有例外情况例如:八仙过海、七抢一、十三幺、十三不搭或十三不靠等牌型,都不是以“四面子与一对”或“五面子与一对”和牌

天胡(天和)(役満)地胡(地和)(役满);

岭上开花(一翻),国标麻将称为“杠上开花”计八番;

海底捞月(一翻),国标麻将称为“妙手回春”计八番。

门前清自摸(一翻)国标麻将称为“不求人”计四番。

门前清 + 对对胡对倒听牌如果自摸可计算为“四暗刻”,为役满(国标麻将64番)否则只能计算为 対对和2番(国标麻将6番)、三暗刻2番(国标麻将16番)。

自摸的本义概指牌手自己摸牌成牌。

和牌之后要开牌让别囚知你和牌了但如果开出的牌不是一副和牌,就叫“诈和”诈和当输。

当麻将玩家将牌凑成了一定的组合获得胜利,就称为“和牌”“和”字可追溯至“默和牌”及“碰和牌”,但由于天九也有所谓“游和”及“碰和”的玩法而天九牌张又可追溯至宋代的“宣和牌”,因此“和牌”这个术语也许从清代以前已经沿用。

如打13张牌的话和牌14张。而16张牌的话和牌17张以13张牌为例,和牌的组合基本是㈣组面子(包括顺子、刻子或杠子)再加一对而16张牌基本一样,是五组面子再加一对不过如无法达到以上要求而玩家报称和牌,称为“诈和”

“和牌”于清代又称为“湖牌”。李汝珍《镜花缘》 (1818) 第七十四回里面打花湖(一种天九牌戏)与十湖(一种类似麻将的纸牌戏)的情节就有“湖”了某些牌以及出现“诈湖”的情节。

“虎、和、湖”三个近音字从清初开始,已一直在中国牌戏或牌具的名称中獨立或交替使用例如看虎、鬭虎、打四虎、六虎、花湖、十湖、游湖、十五湖、花和、默和、碰和、游和等等。

“和牌”之所以称为“鍸牌”也许也是音变的缘故,或避免令“和牌”(胜出)与“和局”(荒牌)混淆今人说“胡牌”、“食糊”或“诈糊/胡”,可能是“湖”这个术语的本字失传的结果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