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实践社会主义实践主题班画异化论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二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1.马克思在《手稿》中是怎样论述“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对此应作怎样的评价?
答案:“异化劳动”概念是以对人的真正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认可为其思想前提的。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当是自由、自觉地,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真正的人的劳动,关于劳动
的学说也必须要以这种劳动为核心。这是关于人的科学的一个基本要求。现实中的以及资产
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就是对这种劳动的“异化”。
在内容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
个基本事实,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也就是说,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自
身就变为越廉价的商品。
第二,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决定了工人
同自己的劳动过程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是异化的。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中,由于劳动产品的
异化,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也就成了一种外在的东西,一种不属于他自身的东西。工人在
自己的劳动中无法肯定自己的生存意义,相反,只能否定自己。
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就是要劳动,要自由自觉的
劳动。不允许人进行自由自觉的劳动,这是违反人的类本质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情
况恰恰就发生了。
第四,人同人相异化。在《手稿》中,这第四个异化规定是从前三个异化中推论出来的。
在马克思看来,当一个人分别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处于异化、对立状态的
时候,这些东西必然属于另外一个“他人”。
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评价如下:
首先,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
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启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
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上的克服和超越。
其次,从当时理论界在异化问题上的思想水平来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深度
也是很突出的。在与马克思同时代的思想家中,对“异化”概念研究得最深入的要数青年黑格
尔派的成员之一赫斯了。赫斯提出了“金钱异化”的观点,但马克思对“异化”的理解却是明显
超越出赫斯的水平的。在马克思看来,金钱、货币的异化根源于私有财产的异化,根源于劳
动的异化。在当时的哲学理论界,马克思的这种解释显然是对“异化”的最深层阐释。
最后,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
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
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
围,抽象的东西仍然是其理论的主体。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
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
明它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依然是前科学的。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
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
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手稿》中,马克思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共产主义观的: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225',
container: s,
size: '910,250',
display: 'inlay-fix'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1异化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所谓的异化,是指的事物在发展变化中逐步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因此,异化实际上指的就是杨弃。因此,异化有两个特征:1、异化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2、异化必然走向异化的异化。即否定之否定。  黑格尔是提出最早异化理论的人;黑格尔承认,先有自然界,然后有人,有人的精神。他认为自然界之前还有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叫做理念阶段,或者叫做逻辑的阶段。这个阶段变出了自然界,这就叫异化。费尔巴哈把这个概念接过来解释宗教。以前18世纪唯物论批判宗教比较肤浅,光说宗教是愚昧无知的产物。人怎么会信上帝?这是愚昧无知,不懂科学!这种批判很简单,费尔巴哈用异化解释宗教的起源,就比以前深了一步,进了一步。圣经说,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创造了亚当、夏娃。费尔巴哈指出来的却正好相反。他说,是人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上帝。不仅如此,人还把自己的本性也放到上帝里去了。上帝有无比的智慧,这智慧是什么东西?是人的本性。上帝爱世人,爱是从哪里来的?也是人的本性。上帝有意志,意志是从哪里来的?也是人的本性。所以,是人把自己的本性赋予自己创造的上帝,并且把它无限夸张,成了个上帝。但是在创造出上帝之后,却跪倒在上帝的脚下,向它哀求:伟大的上帝啊!你创造出我啦!请你救苦救难。我什么都不是,我是卑微渺小的,你是伟大全能的。一切好的东西都归到上帝那里去了,顶礼膜拜。这个过程,费尔巴哈把它叫做异化,叫做人性的异化,或者叫做人的本质的异化。上帝哪里来的?神哪里来的?都是人自己造的。自己塑菩萨自己拜,不认得了,反而倒过来,让上帝支配自己。修道士为什么不结婚?因为天国里有个新娘,叫圣母玛利亚。他把自己需要的,异化成圣母,他就不要新娘了。修女在天上也有个新郎,就是上帝。天上有了新郎新娘,就不要人间的了,异化了。因此费尔巴哈得出一个结论:要克服宗教的异化,人就应该崇拜自己。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在人之上没有更高的东西,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不要相信上帝,要相信人自己。要崇拜的话,崇拜人自己。要爱的话,就要爱人类。人应该把异化为上帝的本性收回来还给人,克服异化。  从宗教这里取得突破以后,费尔巴哈和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就把许多东西都用异化来解释了。比如说,历史本来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可是黑格尔却硬说是绝对精神创造的。这个绝对精神不也是和上帝一样,是人的头脑的产物?人的头脑的产物倒过来被说成是支配人的东西,这不也是异化?所以,黑格尔的唯心论哲学也是异化。不仅是这样,国家也是异化,政府也是异化。为什么呢?官吏、政府和国家机关本来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一部分,是要它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结果政府、政权、国家的发展,却倒过来凌驾于社会之上,统治了大部分人,这是异化。无政府主义就是这样来的。无政府主义者认为,政权、权威、政府都是坏事。原始时期,人是最自由的。那时,没有政府,没有官吏。后来异化了,社会一部分人即统治者,转过来统治了人,人们没有自由了,因此要克服政治上的异化,应该讲无政府主义。  针对费尔巴哈的异化论,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K?马克思《费尔巴哈的提纲》)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就是指的人类社会的分裂。即由于人类社会分化为阶级社会,出现了出现了人剥削人这种现象,从而形成了阶级之间的不平等的社会秩序。  人类社会之所以要分裂为阶级,则必须要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谈起。 所谓生产力,就是指的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分工的发展。分工起初只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而当分工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从而必然使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成为可能,由此产生阶级,从而产生私有制。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麽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关于这种力量的起源和发展趋向,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因而他们不再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地,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於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 ”(K?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于是,劳动分工使人的劳动成为一种对立于劳动者的异化力量,阻碍劳动者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一种生产活动转换成另一种,这就是人的异化的开始。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写的《费尔巴哈》中还明确指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显然,这里的意思恰好是指的由于社会分工条件下人们所从事的生产劳动活动所产生的异化导致的人的本质的改变: “那些发展着自己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因此,在马恩看来,人的本质不应到人的天性中去寻找,而应到他们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切社会关系中去寻找。 “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 “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即“生产”不仅为人生产出财富,而且也为人生产出人的社会关系,即人的本质;这个过程,恰好指的就是异化过程。  分工产生异化,异化产生私有制;而私有制使异化进一步发展。在私有财产发展最高阶段即资本主义私有制阶段,异化也发展到最高阶段。”换言之,分工是人的异化的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累积的私有财产更进一步加剧劳动的异化。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和异化达到极限,全部私有财产关系也就达到了顶点、最高阶段, “私有财产只有发展到最后的、最高的阶段,它的这个秘密才重新暴露出来,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异化表现为四个方面:  1、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统治、压迫工人,生产得越多,这种异己力量就越大。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果,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这表明,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一个同异己的对象的关系。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规定。  2、劳动者和劳动本身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有着更为深刻的根源,即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劳动是“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下的“被迫的强制劳动”,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属于资本家。对工人来说,劳动变成了外在的东西。在这种劳动中,劳动者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如果这种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劳动本身成为劳动者的一种异己的力量。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  3、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所谓人的类本质就是指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本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但是,由于“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因而也就使“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  4、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这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本身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的必然结果,因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所谓人同人相异化,也就是“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 这里的意思是在说,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工人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劳动产品成为与工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使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成为尖锐对立的剥削关系;这样就进一步产生了新的异化。而异化劳动又为资本家生产了新的富有,使私有财产大大发展;或者说进一步生产了私有制。这就是私有制同劳动异化的互为促进恶性循环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如果劳动产品对工人说来是异己的,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这另一个人既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恰恰就是工人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产生出来的资本家。人与人相异化说明,当人同自身相对立,他必然同他人相对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被剥削和剥削的根本对立关系,就是人与人关系相异化的集中体现。  在上述四个规定中,最根本的是人的类本质同人的异化,它是其他三种异化的根源。人的本质异化是劳动异化的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把握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从劳动异化中看到了阶级对立,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马克思着力揭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地位,他的全部批判锋芒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  由此可见,分工是导致异化产生的基本原因;异化则必然导致私有制和阶级分化。而阶级分化使异化发展到政治异化。为了维护阶级社会人剥削人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必须要有一种表面上居于社会之上的暴力机构,由这个机构所产生的系统的暴力,从而维护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秩序。这种机构就是国家。“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勿宁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K?马克思《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文第6版第177-178页).显然我们看到了,政治异化产生的原因只能是人剥削人。而政治异化在精神世界的体现就是精神的异化。显然,这样就使费尔巴哈的异化进一步深刻化了。  马克思不仅说明了异化产生于社会分工,同时马克思还指出异化的消亡过程。“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K?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而随着私有制发展到资本主义历史阶段,这两个历史前提基本上都成熟了。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的到来,已经使人类的绝大多数都变成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而这个阶级作为受压迫者,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并且是有钱有教养的资产阶级相对立。在大工业中,“机器生产不需要像工场手工业那样,使同一些工人始终从事同一种职能,从而把这种分工固定下来。由于工厂的全部运动不是从工人出发,而是从机器出发,因此不断更换人员也不会使劳动过程中断……最后,年轻人很快就可以学会使用机器,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专门培养一种特殊的工人成为机器工人。”(马克思《资本论》);这样就使得因社会分工而导致的使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终生固定,从而使他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得以终生固定的情形的消亡。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相反的历史进程,即由于分工而开始的劳动异化的消亡。但是产生于分工并使劳动异化进一步加剧到最高阶段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阻碍着这一历史进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使得这一阻碍劳动异化消亡的因素不复存在。因此,要消除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就必须首先废除私有制,“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这样一句话:消灭私有财产”。废除私有制,才能使劳动与资本直接结合,劳动转化为“直接社会性的”,以直接方式满足社会需要,结束异化。“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私有制必须废除,代替它的是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共同协议来分配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所必然引起的改造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说法。所以共产主义者提出废除私有制为自己的主要要求是完全正确的。” 废除私有制,就必须进行社会革命,“而要消灭现实的私有财产,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40页)。在社会革命成功之后,消灭了私有财产,就需要对这些资产进行管理,管理方式显然只能是公有制制度。“无产阶级将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逐步地把一切资本从资产阶级那里夺过来,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中……并且尽可能迅速地增加生产力的数量”(马克思,1985,P45)。对此,恩格斯的看法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 。  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过去一切革命都是使国家机器更加完备,而这个机器是必须打碎,必须摧毁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核心,恰好就是在于必须消灭政治异化。而马克思总结的巴黎公社的经验,其实就是围绕着一个核心而展开,那就是消灭政治异化:必须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共和国;具体表现为:“公社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废除常备军而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它。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一向作为中央政府的工具的警察,立刻失去了一切政治职能,而变为公社的随时可以撤换的负责机关。其它各行政部门的官吏也是一样。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国家高级官吏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支付给他们的办公费,都随着这些官吏的消失而消失了。……公社在废除了常备军和警察这两种旧政府物质权力的工具以后,立刻着手摧毁精神压迫的工具,即僧侣势力…… 法官已失去其表面的独立性……他们今后应该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且可以撤换。”因此,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异化的异化。  必须注意的是,马克思着重说明了异化消亡的最基本的历史条件:“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历史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经济落后欠发达的东方国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导致贫穷和贫困的存在,从而导致了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异化现象。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必须要积极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也正是改革开放的意义所在。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全是胡说八道,逻辑不通.马教从第一天就是反文明反人类的.
  马教的2B伪理论, 早就臭了大街,希特勒的种族斗争理论都比它强得多.
  废除私有制,才能使劳动与资本直接结合,劳动转化为“直接社会性的”,以直接方式满足社会需要,结束异化。  ==================================================  这段真比郭德刚思想,赵本山理论还好笑.哈哈
  废除私有制,才能使劳动与资本直接结合,劳动转化为“直接社会性的”,以直接方式满足社会需要,结束异化。  ====================================  这段真比郭德刚思想,赵本山理论还好笑.哈哈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咨询热线:400-675-1600
1-3秒快速咨询
【摘 要】
腐败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本应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侵吞国家财产、为祸百姓的贪官,这正是一种"异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更好的解读我国当前的腐败问题,解读官员腐败的原因,有助于我们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分 类】
【关键词】
【收 录】
|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视角解读当前腐败问题|共1页
重要说明: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本站文章仅向科研人员提供!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文档列表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专稿
作者:苏红军
 单位: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 云南昆明65000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统战理论与实践
作者:李晓艳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辽宁大连116081
作者:胡乔木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作者:谭尧升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作者:刘智航
 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惠州516057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政党制度与多党合作
作者:张番红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作者:张世坤
 单位:农工党广西北海市委 广西北海536000
作者:范伟
 单位:海南陵水中学 海南陵水57240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民族宗教问题
作者:陶文俊
 单位:中共伊犁州委党校新疆伊宁835000
作者:杨松禄
 单位: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 云南昆明650031
作者:董国菊
 单位:中共德宏州委党校 云南芒市67840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文化繁荣与发展
作者:朱艳仙
 单位:中共普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 云南普洱665000
作者:张安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作者:林于良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作者:李滨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理论与思考
作者:张永奇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430205
作者:李抒望
 单位:临沂市委党校 山东临沂276005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经济与社会
作者:张怀志 聂玉梅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
作者:毕艳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作者:木崇根
 单位:中共云龙县委 云南玉龙674100
作者:胡蓉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四川都江堰637002
作者:成会玲 库瑞
 单位: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61
作者:万舰航 张正贵 金和峻 魏芸
 单位:中共玉溪市委党校 云南玉溪653102
 单位:课题组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政治与法律
作者:刘东杰
 单位:中共淮安市委党校科研处 江苏淮安223003
第96-100页
作者:傅有明
 单位:三明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福建三明365004
第101-104页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教育与教学
作者:杜敏 李泉
 单位: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云南昆明650091 昆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云南昆明650214
第105-108页
作者:张颖
 单位: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510225
第109-111页
作者:高桂云 熊威
 单位: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第112-115页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历史与人物
作者:罗建生 杨春禄(图)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科研部分
作者:盛秀成
 单位:桂林电子工程学校 广西桂林541100
作者:布晓青
 单位:广东省中共汕尾市委党校 广东汕尾516600
作者:罗旭
 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达州635001
作者:郅娜
 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作者:彭方 袁小力
 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作者:隋昌鹏
 单位: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福建泉州362021
作者:李雅静
 单位: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辽宁盘锦124010
作者:殷燕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401331
作者:王敬贤
 单位:山西省潞安集团高河能源有限公司党群部 山西长治047100
作者:卢君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作者:王春云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作者:陆海娟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作者:谢志涛
 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作者:张敏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赣州341000
作者:钱其凯 刘寒
 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作者:李方方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330063
作者:陈振乾
 单位:黄石市广播电视大学阳新分校 湖北黄石435200
作者:张帅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1167
作者:王娟
 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作者:李宝光 何明辉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300387
作者:覃勇
 单位:贵港职业学院 广西贵港537100
作者:王莉娜
 单位: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200241
作者:戴鸿
 单位: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福建福州350014
作者:胡在东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402160
作者:柳依依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210046
作者:周雨
 单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秦皇岛066004
作者:刘红梅
 单位: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延安716000
作者:苗雪莲 王显军
 单位:大庆油田华谊实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大庆163001 大庆市让胡路区富强小学 黑龙江大庆163712
作者:王涛 王亚男
 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聊城252059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济南250014
作者:任福全 张小飞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300401
作者:王峰
 单位:海军蚌埠士官学校政治理论教研室 安徽蚌埠233012
作者:贾健鹏
 单位: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思政教研室 山西晋中030600
作者:商秀春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辽宁鞍山114007
作者:高婷婷 李波 李婷婷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南昌330013
作者:孙吉平
 单位: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贵阳550004
作者:章翠娟 杨静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安徽芜湖241000
作者:乔洪波 黄小奇
 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无锡214153
作者:苏婧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400074
作者:罗定华
 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思政部 重庆万州404000
作者:孔青梅
 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思政部 广东东莞523419
作者:梁静
 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聊城252000
作者:杨玉钗 韩巍巍
 单位:三明学院党委宣传部 福建三明365004
作者:谢俊翔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检察院 福建三明365000
作者:李晋杰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河南郑州450002
作者:周志轶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英学院 广东广州510420
作者:谢茂亮
 单位:四川大学法学院 四川成都610064
作者:屈庆平
 单位: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沧州061000
作者:韩露
 单位:安徽大学 安徽合肥230000
作者:郝浩
 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 山东济南250012
作者:杨晨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山东济南250355
作者:廖伟凡
 单位:陆河县广播电视大学 广东陆河516700
作者:翟啸林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山东曲阜273165
作者:张鲁瑶
 单位:南开大学 天津300191
作者:黄芳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作者:李云帆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作者:江仿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作者:付艳
 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作者:梁敏捷
 单位: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玉林537000
作者:汪双喜
 单位:江南大学 江苏无锡214122
作者:邱兴萍
 单位: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凯里556000
作者:钱晓虎 戴文圣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校友联络办公室 浙江临安311300
作者:彭容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德阳618000
作者:杨红培 丁洁 赵泽
 单位:郑州大学 河南郑州450000
作者:陈巍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300387
作者:伍飞璇 贾广涵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作者:张蕴
 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江苏连云港222006
作者:侯超 王斌 贾强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 山东青岛266590
作者:姜旭
 单位:鸡西大学 黑龙江鸡西158100
作者:王君君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新乡453003
作者:娄刚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遵义563002
作者:郑家娜
 单位:莆田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福建莆田351100
作者:张姝
 单位:徐州医学院 江苏徐州221004
作者:周宏相
 单位:广东医学院 广东东莞523808
作者:商兰芳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312000
作者:赵蕾
 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廊坊065201
作者:陈冬梅 杨腾皓 巩凤
 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 河北秦皇岛066004
作者:李平
 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工程与信息学院 广东珠海519090
作者:杨颖
 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作者:胡玉玲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营口115000
作者:许旭辉
 单位:华侨大学 福建厦门361021
作者:张准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300384
作者:张杨
 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510470
作者:龙思珍
 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545006
作者:时秀勤
 单位:大连商业学校德育教研室 辽宁大连116000
作者:黄慧娟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作者:余芳 杨增杰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作者:魏志玲 陈瑞莲
 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南昌330103
作者:商兰芳 汤国英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312001
作者:刘博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辽宁大连116622
作者:杨鑫盛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湖州313000
作者:龙菊
 单位:暨南大学汉语系 广东广州510610
作者:马俊
 单位:泸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四川泸州646000
作者:王峰 李丽鹏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 安徽合肥230009
作者:赵海莹
 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作者:姜荣 罗定华
 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万州404000
作者:鞠露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作者:史新贞
 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450009
作者:潘小丽
 单位: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英语教研室 山西太原030600
作者:张玉敏
 单位:辽宁省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辽宁建平122400
作者:刘冰泉 文辉 张磊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南昌330063 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 江西九江332000
作者:郭勤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621000
作者:刘春英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作者:刘思伽
 单位:新乡学院 河南新乡453000
作者:韦彩萍
 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530007
作者:阳林
 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永川402160
作者:华袁媛 王萍
 单位:文山学院思政部 云南文山663000 红河学院政治学院 云南红河661100
作者:强亚丽
 单位:广东科技学院应用英语系 广东东莞523083
作者:杨朝民
 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许昌461000
作者:周树涛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163319
作者:傅茂柱 袁著水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潜艇学院军体教研室 山东青岛266042 青岛市第二中学 山东青岛266041
作者:李杨 王艳琦
 单位: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云南昆明650214
作者:龙梅
 单位: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黔西南562400
作者:谢燕
 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汶川623002
作者:刘锡凤
 单位:大连商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部 辽宁大连116000
作者:宋水英
 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广州510830
作者:简瑞莹
 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511442
作者:郎春婷 于仰南
 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吉林长春130111
作者:杜舒亚
 单位: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河南安阳455000
作者:姜春毓
 单位:大连职工大学 辽宁大连116000
作者:龚苏娟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义乌322000
作者:吕小君 王琴丹
 单位: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温州325035
作者:陈祥明
 单位:内江市中区教仪站 四川内江641000
作者:田心 范成博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116622
作者:毛晋华
 单位:平顸山学院 河南平顶山467002
作者:李海涛
 单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台州318000
作者:曹文文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外语教研部 山东日照276826
作者:罗睿 王纪玉
 单位: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湖北咸宁437100
作者:马学敏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河北唐山063000
作者:黄晓钰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400715
作者:肖菊
 单位: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贵州贵阳550025
作者:程彦伟 周德仓
 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陕西咸阳712082
作者:罗睿
 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陕西咸阳712082
作者:邓新龙
 单位: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奎屯833200
作者:傅昌銮
 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杭州310058 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浙江杭州310012
作者:曹菁
 单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作者:杨朋
 单位: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安徽安庆246133
作者:张兴莲 杨怀念
 单位:昭通学院艺术系 云南昭通657000
作者:乔芳
 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三门峡472000
作者:翁莹香
 单位: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四川成都610017
作者:吕凌
 单位:贵港职业学院 广西贵港537100
作者:王启江
 单位:贵州大学马列部 贵州贵阳550025
作者:陈诚
 单位: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英语系 上海201300
作者:王新刚 王兆云 肖继新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秦皇岛066004
作者:张华
 单位:贵州大学 贵州贵阳550004
作者:孙明
 单位:鲁东大学法学院 山东烟台264025
作者:郭铮
 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作者:纪勤炜
 单位: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委党校 安徽黄山245200
作者:马倩倩
 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作者:陈王龙诗
 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64
作者:张涵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作者:王保进
 单位:河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河南开封475003
作者:陈池明
 单位:中共德阳市委党校 四川德阳618000
作者:黄琳嘉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成都610000
作者:李军
 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作者:吴俊峰
 单位: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223
作者:李林娜
 单位:云南省图书馆 云南昆明650031
作者:庄丽静
 单位: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作者:罗文富 丁先琼 孙志荣
 单位: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体育教研室 云南昆明650600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
作者:楚莉莉
 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高职学院 天津300387
作者:裴蕾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300387
作者:沈正洲
 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苏州215123
作者:张杰
 单位: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作者:张晓斌
 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030031
作者:林嘉华
 单位:闽江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作者:王琴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东广州510631
作者:王晓华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
作者:杜清华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430073
作者:曾璐璐
 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辽宁沈阳110122
作者:唐子茜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安徽蚌埠233030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044
作者:贾婷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贵州遵义563002
作者:张娜 刘孝海
 单位:商丘工学院管理学院 河南商丘476000 中科机电有限公司 河南商丘476000
作者:彭晶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安徽淮南232001
作者:王晓云 刘英杰
 单位:商丘工学院 河南商丘476000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商丘476000
作者:赵松涛 张理想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洛阳471003 焦作市修武县高村第一初级中学 河南焦作454350
作者:王翰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黑龙江大庆163318
作者:陈红娟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北恩施445000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重庆400715
作者:邓珏
 单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 福建厦门361012
作者:武金兰
 单位:吕梁高等专科学校离石师范分校 山西吕梁033000
作者:贝焕钦
 单位:广东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肇庆526000
作者:高静
 单位:云南年鉴社 云南昆明650021
作者:李微
 单位: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盘锦124010
作者:周健 杨彬 鲁春麟
 单位: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吉首416000
作者:李佳
 单位: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部 河南郑州450003
作者:李慧娴
 单位: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福建厦门361005
作者:赵雪 袁斌
 单位: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四川自贡643000
作者:刘寒
 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作者:陈翠珠
 单位:红河学院 云南蒙自661100
作者:李俊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401331
作者:戴伟
 单位:河南省直机关党校科教信息中心 河南郑州450002
作者:吴艮堂
 单位:长治学院沁县师范分院 山西长治046000
作者:韩玉 任海龙 茹峭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24
作者:郭涛
 单位:安徽省界首市委党校 安徽界首236500
作者:陈爽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作者:白文勇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530007
作者:范丛
 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作者:王颖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作者:王杉羽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作者:邰新河
 单位:通辽市博物馆 内蒙古通辽028000
作者:袁琼
 单位:宁夏大学 宁夏银川750021
作者:侯一男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山东日照276826
作者:刘明烨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作者:邵春凤
 单位:哈尔滨华德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作者:王素娅
 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南郑州450000
作者:王丽
 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南郑州450000
作者:郗文华
 单位: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聊城252059
作者:桓晓虹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 北京102488 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南南阳473061
作者:孙东山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作者:李益斌 刘杨青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100088
作者:陶文杰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安徽芜湖241000
作者:龙燕
 单位: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0241
作者:陶瑛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北京100024
作者:魏战刚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 河北承德067000
作者:陈丽锦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福建泉州362000
作者:付旭林
 单位:长治学院沁县师范分院 山西沁县046400
作者:叶琴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241000
作者:许丹 张洪川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上海200093
作者:唐帅
 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聊城252059
作者:蒋楠
 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聊城252059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分期列表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云南省委统战部
主办单位:云南社会主义学院
出版地方:
快捷分类: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53-1133/D
邮发代号:64-95
创刊时间:1999
发行周期: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244
综合影响因子:0.047
热门期刊推荐
400-675-1600
周一至周日 8:00-18:00
(仅收市话费)
免责声明:本站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收集整理互联网学术资源信息,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 蜀ICP备号-13 公安部备案:0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实践主题班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