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主性发展发展

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发挥孩子的自主性--《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2012年
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发挥孩子的自主性
【摘要】:正作为幼儿园老师,每天孩子们围绕在身边,他们的天真无邪、童言童语、奇思妙想、随心所欲、夸张的想象、特殊的审美、都充分体现了孩子的想象力,知识经验,视觉方位。区域活动就给了孩子们自由成长的空间,他们在区域活动中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积极的表现,大胆的发挥,他们支配自己的行为始终保持自己的表现欲望,从而提高水平,积累经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12【正文快照】:
作为幼儿园老师,每天孩子们围绕在身边,他们的天真无邪、童言童语、奇思妙想、随心所欲、夸张的想象、特殊的审美、都充分体现了孩子的想象力,知识经验,视觉方位。区域活动就给了孩子们自由成长的空间,他们在区域活动中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育娜;;[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年02期
朱红星;;[J];好家长;2008年12期
冯淑娟;;[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年Z1期
张跃刚;王玉华;;[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钟启泉;[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01期
金丽;;[J];学前课程研究;2007年01期
周纯;;[J];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12期
高媛媛;;[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23期
吕文;;[J];江西教育;2011年12期
杨彩霞;王利利;;[J];山东教育;2011年Z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萍;;[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孙晓红;;[A];珠算珠心算对学习和工作的作用[C];2005年
杨燕华;;[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郑秀珍;;[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孙蕴珠;;[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李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王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徐虹;;[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何文;傅敏敏;;[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王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阳信县实验幼儿园
杨青;[N];学知报;2010年
翟世民;[N];山西日报;2003年
王彩琴;[N];甘肃经济日报;2004年
于二;[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王秋英 (作者单位
鉴湖镇中心幼儿园);[N];绍兴日报;2007年
李  茂 编译;[N];中国教师报;2005年
高喜荣;[N];济宁日报;2009年
央金;[N];林芝报;2010年
纽绅·贵大南苑中英文幼儿园 周凤;[N];贵州民族报;2011年
刘仲华;[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丽燕;[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霍艳芳;[D];西南大学;2009年
鲍艳辉;[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史孚;[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王向宇;[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刘永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王颖;[D];河南大学;2009年
陆莹;[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谈创新性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_学前教育论文_第一论文范文网
第一论文范文网免费提供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学前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并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论文分类导航
谈创新性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幼儿园 魏瑛瑛 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在创新性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研究》研究成果,批准文号:BY[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是发展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支持幼儿自主发展。创新性区域活动具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能够满足幼儿自主性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自主选择区域游戏,灵活运用语言指导策略,加强教师的间接引导是培养幼儿自主性的有效途径。 教育期刊网 关键词
创新性区域活动 幼儿 自主性 个性发展 在这个社会日益开放和竞争加剧的时代,要想使孩子成才,必须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竞争技能。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区域活动可以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幼儿园已广泛开展区域活动,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在活动内容、材料、方法、空间、时间、合作伙伴等方面,供幼儿选择的余地仍然十分有限,指定多于选择。即使有选择,选择的范围也很小。更主要的是许多教师对“选择性”、“自主性”在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方面的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幼儿创造潜能的发挥。“创新性区域活动”,因其具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满足幼儿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需要,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因此,幼儿园应多开展创新性区域活动,以个别化学习弥补集体教学的缺陷,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引发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互动作用。因此,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让幼儿专注地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的探索问题。 在区域划分时,我们把相对安静的活动安排在室内,比如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相对热闹的活动安排在室外,如表演区、建构区、超市等;为了克服活动室空间不足的问题,我们充分拓展可用空间,如将走廊、午睡室、过道甚至平台等都利用起来。同时,教师应做好各个区域的环境创设,营造浓烈的活动氛围。一些社会性活动区域,在环境的创设上要注重真实性,如“小小美发店”可模拟真实的理发店,创设有水龙头、洗头盆、镜子、梳妆台、烫发机等;“爱心医院”可创设挂号室、收费口,医办室,治疗室等,为幼儿营造相对真实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心理上首先获得一种认同感。 区域虽有明确的划分,但有一个关键的特性———开放。创新性区域活动应该让区域之间形成合宜的互动,不仅材料可以移动和共享,儿童也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之间移动。比如:幼儿可以在娃娃家里扮演爸爸妈妈,在厨房烧菜做饭,照顾小娃娃吃饭,带小娃娃到超市购物,到小医院看病,到照相馆拍照,到美发店理发等。在这样的区域环境中,幼儿打破了真实的限制,通过角色的变化塑造情景和动作,其社会性情感态度及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获得了有效地发展。 二、自主选择区域游戏,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游戏。”因此,教师应在创设的有利于幼儿成长的区域环境中指导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参与活动,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区域,自己决定活动的时间、次数,只要你认为本次活动完成,也可以参加另外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大胆选择材料、大胆尝试操作、摆弄材料,和材料互动,和小伙伴互动,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和疑惑,积累经验,体验成功的乐趣。如中一班的“自选插牌”方式,能让幼儿充分体验“我的游戏我做主”。活动前,幼儿先思考“今天我想玩什么,和谁一起玩”再将自己的“照片牌”插入喜欢的区域图片旁边,然后去所选的区域游戏。这样,有的幼儿为了能选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和同伴,无需教师的要求和家长的提醒早早地入园;有的幼儿遵守着同伴的约定,一起插牌、一起选择相同的活动。当幼儿遇到困难确实力所不及时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比如在幼儿讨论制定游戏规则的时候,由于孩子们的理解不同,给每个区设计了4-5 个标记图,导致其他幼儿看不懂其中的意思,教师及时引导幼儿重新讨论,设计一个大家一看就懂的标记图案,如画个笑脸表示“微笑服务”;画一排小朋友表示“排队等候”;画几个娃娃头表示进入活动区的人数;画一些简单的图形表示相应的物品等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自主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现。 三、灵活运用语言指导策略,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区域活动本是能够满足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需要的有效活动形式,但是大多数教师在区域活动指导过程中常常运用一些指令性的语言,如:“这样做不对!”“你应该这样做!”等,对幼儿的行为造成了干涉,不利于幼儿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语言指导策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1.启发引导: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对材料的使用有困难,经过努力仍不能解决时,教师可运用语言启发、引导幼儿尝试。如“请这样试试……”“如果不行再想想别的办法”“我要……,可是没有……”等句子巧妙的引导幼儿解决困难,继续游戏。这样使幼儿既接受了老师的指导,同时也感觉到了自主和尊重。 2.转移鼓励:孩子总是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当他在游戏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愿意自主尝试时往往向教师求助,这时,教师可试着转移问题,鼓励幼儿接受挑战。 如“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谁能帮帮我?”“你能行!再试一试,会成功的!”在教师转让鼓励引导下,自然有孩子主动上前帮助同伴一起游戏、一起探索。 3.暗示建议: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及违规行为,教师不一定直接指出来,可用语言暗示建议,把希望幼儿出现的行为要求提出来,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如:看到幼儿把玩具撒落在地上,老师就运用“乐乐小朋友把地上的玩具都收拾好了”,“甜甜小朋友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真能干!”,“如果声音再大一些,我们就会听得更清楚了”等语言,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邀请参与:当发现游戏情节总是处于停滞状态时,教师可以采用邀请的方式参与活动,如:“你可以帮我理发吗?”“你愿意和我一起到小舞台去看表演吗?”“我是超市送货的,你们需要帮忙吗?”等语言来提高他们的游戏兴趣和愿望,带领他们进入游戏情景,促进他们与其他幼儿地交往,让他们体验到参与游戏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加强教师的间接引导,增强幼儿的自主性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是在活动进行的某些环节中体现出来的。有时候,幼儿的探索刚刚开始就夭折了;有时候幼儿的探索进行到一半会受挫放弃;有时候幼儿的探索只差一步就会获得成功。这些时候就需要教师细致观察,适时介入,通过提问、提供类似经验、提出可选择的建议等方式,对幼儿的探究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点拨,或者以伙伴的身份为其做出表率和示范。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掘幼儿区域活动中的闪光点积极评价,让幼儿在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 [2]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江苏教育出版社 [3]韩莉.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3.9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 08:17:34
网友评论《谈创新性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本类论文总排行版
本类论文本月排行
本类论文本周排行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发展_区域活动及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 &更新:&阅读:&&
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具备独立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独立自主能力的人已成为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的自主性教育也早已成为改革的主旋律。自主性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即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幼儿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作为的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到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参与游戏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从某中意义上说,是一种幼儿的主体活动,它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主动的特点,区域活动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为幼儿自主习惯和能力养成发展提供了条件。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角,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区域设置目的的实现以及幼儿对区域内容的掌握程度。所以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开展已越来越受到的重视。因为它能让按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它的潜在的价值也在不断地挖掘出来,那么如何在区域
活动中注重的自主性发展呢?
一、目标的设置
设计教育目标的意义在于保证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教师能根据预定要求来组织有效的教育活动,因此很容易出现忽视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现象。在设计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的个体差异和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制定不同的目标。例如在“美工区”开展“我爱小动物”的主题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纸张、橡皮泥、油画棒、剪刀、浆糊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由选择折(剪)纸、泥工、绘画、粘贴等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达到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的目标。
二、环境的创设
由于设置的各个活动区以及为各个活动区提供的活动材料可以被看作是幼儿自主活动的实际对象,被看作是内容的物化,因此,我们可以把活动区材料看作是主动
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幼儿的主动活动才能落到实处。幼儿园所设置的活动区具有全面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正是这种全面性和层次性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活动提供了保证,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活动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1、环境的新、奇。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他们对每次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模、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幼儿就能主动地,不断地获得。如,小班的孩子充满了对家的依恋,很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喜欢学习爸爸妈妈的各种语言、动作,我们就为孩子开设了“红红的家”、“黄黄的家”等多个娃娃家,其中的摆设等都充满着家的气息,让幼儿在这一个个小“家”中把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意愿,通过这种特定的环境去实践、去满足,调动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材料的多、趣。区域活动中,材料是活动的对象,与
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选择、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根据本班动作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进行投放。首先围绕同一目标,提供多种材料,如为了认识小动物,我们在饲养角进行饲养小动物、认知区设有图片、益智区进行动物分类等;其次,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提供适宜的不同层次的材料,如在益智角中,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颜色、图形两种分类法,能力弱的幼儿则可选择一种分类法。还有就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提供趣味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材料,如娱乐区中的休闲钓鱼,美工区中的蔬菜水果切面印画,生活区中的自制饮料等等。这些既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的空间,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又使大部分幼儿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效地促进了自主性的形成。
三、的活动
1、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探索。
瑞吉欧教育者认为:“儿童的学习并非成人教学的产物,相反,他更多要归因于儿童自己在活动和成人所提供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现代教育观摒弃了将知识硬性地塞给的做法,而是主张者以学习的幼儿和幼儿的学习为出发点,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让主动探索学习。区域
活动的开展正适合幼儿发展的需求。在各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创设广阔的探索空间,解放幼儿的手脚和头脑,让幼儿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例如,我们在区中投放了“会变的颜色”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懂得不同颜色的融合会变出一种新的颜色的知识;“钓鱼”活动中,让幼儿在反复的练习探索中发现鱼儿活动的规律。通过探索活动中的发现、讨论、试误、提炼、、迁移,掌握了的探究和方法,学会了学习。
2、在区域活动中主动交往合作。
目前,独生子女存在的一大缺陷就是交往能力差,面对的多是长辈和,他们的固然重要,然而孩子和孩子之间的随机渗透和熏陶却远大于长者的谆谆教导。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的交往空间,幼儿可以自愿参加,自主选择,自由活动,幼儿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乐趣,容易交流、沟通,他们之间也需要交往合作。活动中,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劳动,扮演成人的角色,因此能主动地学习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矛盾纠纷等。也在活动中增强了怎样和同伴共同合作的能力。例如,在生活区投放各种各样的材料,让
用这些材料共同完成一桌晚餐,孩子们经过讨论、商量,进行了分工,每人操作一种材料,做一种“菜”,最后共同合作完成。
四、的指导
强调自主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活动表现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因此,并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度帮助与指导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或技能。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提供者,观察指导者。的指导目的不是为了干扰幼儿的游戏,而是引导发挥想象力,丰富自己的行为表现,主要是通过改变环境,投放不同的材料来影响孩子的学习,更好地开展游戏。
1、充分观察。
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如给提供的游戏空间是否合适,游戏行为有否发展,该丰富哪些经验,新投放的游戏材料是否被使用,是如何使用的,没使用的原因是什么等等;经过观察分析决定指导的对象和方式,重新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2、注重方法。
采用开放式的指导方法。针对区域活动不同环节,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及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采取充分尊重、信任幼儿的原则,尽可能让幼儿独立主动开展游戏;多观察,少干预;多放手,少包办;多鼓励,少指责。当幼儿需要帮助时,作为游戏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与共同游戏,采用建议、协商的口吻,给予启发、点拨,依靠
幼儿的积极活动帮助幼儿学习,但指导的语言应是开放式的,如“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请用它来试试,看看会怎样?”等,对大部分幼儿没有参与的结果,不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留给幼儿探索的空间,发散幼儿的思维、引起的联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耐心倾听幼儿的发现,并用欣赏的口吻夸奖孩子,以激发幼儿的自信心,更有利于学习的自主性发挥。但特殊情况下教师需有特定的指导,如,当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过激的行为,求助,遇到困难想放弃时,必须及时介入,进行制止或指导。
3、诱发动机。
教师要会引发幼儿内在的游戏动机,游戏过程依赖的是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以及游戏活动本身的吸引力,而并非外在于活动的其它东西,如教师的奖赏。幼儿的主动性是内在的游戏动机的具体表现。因此,在选择区角游戏内容、材料投放时,应从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出发。例如:我发现我班有不少幼儿到认知区玩“摸箱”游戏,我就投放一些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几何形体,并投放一些纸片,让通过动手折、剪图形来感知不同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通过开展这些
幼儿喜欢的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设置容易让幼儿感兴趣、符合幼儿活动能力的区域内容来激发参与区域活动的动机。
4、积极评价。
评价是发展幼儿自信的重要手段,幼儿往往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总是积极采用纵向评价使幼儿每次活动后都有一种成功感。自发交流是游戏同伴间对自己游戏的交流,是与幼儿共同参与的交流,通过自发交流,让幼儿共同分享游戏的体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提高游戏水平。交流时我们多用谈话的方式,集思广义解决问题或推荐有创意的方法;还经常采用设问方式,作为活动的延伸,为下一次活动铺垫,激发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总之,幼儿是活动区的主人,如何创造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环境,设法引起幼儿的活动动机,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的区域活动更好地为
自主性发展服务,仍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我们只有不断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并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尊重孩子,发挥孩子的自主性,才能使自主性区域活动更有意义,更具生命力。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同时还浏览了:
区域活动及指导相关子栏目
&&&&&&&&&&&&&&
本站最新幼儿教育
&&&&&&&&&&&&
本站推荐幼儿教育
&&&&&&&&&&&&
网友热评幼儿教育
&&&&&&&&&&&&
百度搜索服务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原创)--中国儿童教育网 first.net www.etjy.org
您的位置:&&&&&&正文
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原创)
&&幼儿园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形成、发展和提高幼儿的素质,而不是给幼儿灌输多少知识。这一点已经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而幼儿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必须通过也只能通过幼儿的主体活动来实现。活动区教学是作为近年来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得到广泛实践的一种以强调幼儿主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形式,这一教育手段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大量活动的机会,通过环境或活动材料的相互作用,让每一个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由活动,让幼儿在活动区中充分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作为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并尊重幼儿在活动中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创造性地、主动性地活动。幼儿是发展的、能动的个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总是以个体的身份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在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因此,教师应在区域活动中培养[1]&[2]&[3]&[4]&[5]&[6]&[7]&[8]&下一页&&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幼儿园教案_分类
本类随机推荐
? ? ? ? ? ? ? ? ? ?
最新教案专题
幼儿园课件
Copyright &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