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高职小学生体育课注意事项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如何上好职高女生体育课
  [摘 要]根据职业中专高一女生生理、心理特征,通过思想教育,合理选择体育教材,改变组织教法,对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高一女生体育课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 中国论文网 /9/view-5407727.htm  [关键词]职中高一女生;针对;身心特点;体育课   女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身体的各器官的发育渐渐趋于成熟,已经具备了成人女子所具备的特征。高一是初中向高中迈进的转折点。这个时期,她们的心理、生理活动表现较为丰富。从生理上讲,她们的性特征发育明显,皮下脂肪增厚,肌肉力量薄弱,运动机能相对下降,兴奋性高,情绪也相对不稳定,兴趣爱好变化无常,并有一种无法抗拒的生理惰性,加之初三体育中考的完成,思想上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在体育活动时不愿做强度大的运动;加之体形上窄下宽,重心较低,这种身体形态特点对平衡有利而对速度和跳跃不利。从心理上讲,高一女生的心理也正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双方面的因素导致对体育课的偏见。   一、增加意识,了解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和重要性   对于职中高一女新生有一个误区:认为初三体育中考一结束,就是完成了人生中所有的体育运动似的,认为再也不用跑800米,再也不用那么“痛苦”,认为高中的体育全是“放羊”。加之在职业高中的文化学习任务不是很重,在重视技能的及专业的同时,忽视了文化课,从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对青春发育期的重要作用,所以不太愿意参加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觉得体育课可有可无,能让则让,能躲则躲的娇气等现象,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使她们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对青春发育期的重要作用。对于学习的帮助,使得她们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达到劳逸结合。   二、针对女生身心特点,进行体育教学   从心理上讲,高中女生的心理正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卑、爱美、好静、害羞、胆小、怕脏,在体...女生相对男生而言,女生一般身体较弱,生理负担量小,如胸腔小、肺活量小、心脏弱,力量、速度、耐力较差,故在学习中产生信心不足胆怯,尤其是在进行跳跃、器械上的动作时更为突出,当遇到困难时容易陷入被动,多数以退却而告终。这个时期的女生比较的好静,因为高一女生已处于青春期的性发育成熟阶段,身体发育变化较大,已接近成人。她们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性格上自然而然地模仿大人的习惯,多静少动,不喜欢蹦蹦跳跳的活动。高中女生年龄一般在15~17岁,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高一女生进入高中阶段,身体各器官的发育趋于成熟,已经具备了成人女子所具备的特征。在这个时期,她们的心理、生理活动都表现较为丰富。从生理上讲,她们的性特征发育较为明显,皮下脂肪增厚,肌肉力量薄弱,运动机能相对下降,兴奋性高,加上心理情绪不稳定,兴趣爱好变化无常,并有一种无法抗拒的生理惰性。所以在体育活动时不愿做强度大的运动;体形的明显变化让众多高一女生的过分追求苗条而在认识上又一定的误区。从一些不良信息现象导致误认为运动使她们变壮、腿会变粗、手上有肌肉等等,所以正确的让她们了解运动的作用,特别要讲解有氧运动的特点。但高一女生,生理、心理特点还潜在着好动的一面,她们还是很天真的孩子,这个特点是上好体育课的内在条件,这非常有利于调动她们上好体育课的积极因素,针对这个特点可采取如下做法:1).深入细致了解学生的体质情况、运动基础、性格爱好以及参加活动的动机如为了好玩、为了健美、为了长高、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争“三好”等,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2).要培养她们的间接运动兴趣。在平时的理论课上多讲解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运动员的历史以及组织学生观看各项比赛现场,无形当中学生对某些项目产生兴趣。3).在教学中,讲明动作的目的、意义及作用,吸引学生产生向往、追求的意向,4).校园生活多开展一些体育比赛,因为她们好面子,就会迫使她们在平时及课堂上加强练习,久而久之当她们学会一技之长,就会喜欢上这项运动。   三、有效改善课堂教学   根据职高女生的特点, 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学生较为喜爱的动作新颖有趣的教材选择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多样、灵活。要不断更新和变化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手段。   针对初三的体育中考项目,学生压力重,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乏味,所以在选择教材上应该考虑到高一女生的身心特点,比如多选择较为轻松的排球、健美操等适合女生活动的教材出现在课堂上。   由于学生的兴趣不一样,一次要先调动起学生的上课激情,因此,首先要重视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开始部分选择些趣味跑、游戏。如老鹰捉小鸡、贴膏药、追圆圈等活动,以激发她们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和热情,编排造型动作柔和、节奏感强、舒展大方而又简单易学的徒手操、双人操,在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则采用简易的舞蹈动作,如集体舞、双人舞、拍手舞、放松游戏等,使学生在轻快的节奏口令下进行放松。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女生的积极性,又能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嵇明海主编.《有效教学: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长春:东北   [2]刘慧珍主编.《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巧》.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   [3]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高职学生体育课心得体会思考--《运动》2014年19期
高职学生体育课心得体会思考
【摘要】:通过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382名学生体育课的心得体会,了解一学年体育课对高职学生身体、心理和终身体育的影响,为改进加强体育课教学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体育课确实增强了学生体质和体育意识,促进了身心发展,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团结精祌及意志品质,对学生终身体育有较大的指导性作用。
【作者单位】:
【分类号】:G807.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书祥;[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李莹;[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侯朝晖;[J];运城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王媛媛;[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5期
孙明兴;;[J];辽宁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刘晓林;;[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林昱;;[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4期
左贻谋;;[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4期
张利超;牟小刚;;[J];消费导刊;2007年06期
王悦;;[J];成功(教育);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德森;孙庆祝;;[A];第四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2年
艾志毅;;[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徐义娟;史曙生;赵西英;;[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王国勇;陆小聪;PEREIRA BEATRIZ;JORGE MOTA;;[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邢继庆;黄爱庆;房巍;阮利民;;[A];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三河市第七小学 郑伦;[N];廊坊日报;2011年
司文;[N];西安日报;2011年
山东省郓城县东关小学
王清梅;[N];中国体育报;2012年
修菁;[N];人民政协报;2014年
蒋鑫;[N];甘肃日报;2008年
同煤教育中心机厂小学
魏尽英;[N];大同日报;2007年
卢苇;[N];中国体育报;2013年
山东省高密市教科院 宋学光;[N];中国体育报;2007年
经纬;[N];健康报;2007年
记者 李松 黄洁通讯员 李力;[N];法制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卜婧;[D];首都体育学院;2014年
卢文彪;[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themeword":"","params":"$title:浅谈如何上好职高学校女生体育课"}
&&&浅谈如何上好职高学校女生体育课
浅谈如何上好职高学校女生体育课
职高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习过田径、乒乓球、篮球等,对中职学校现行教学大纲开设的体育项目没有太大的兴趣,再加上进入青春期,在生理方面,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易出现疲劳,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含蓄、敏感、畏难;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懒动、怕别人嘲笑、对疲劳的耐受力差,锻炼积极性不高等等.
摘要: 职高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习过田径、乒乓球、篮球等,对中职学校现行教学大纲开设的体育项目没有太大的兴趣,再加上进入青春期,在生理方面,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易出现疲劳,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含蓄、敏感、畏难;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懒动、怕别人嘲笑、对疲劳的耐受力差,锻炼积极性不高等等.&&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高职体育与健康
《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类型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虽同属高等教育,但在培养模式与规格上,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认真理解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高职体育教学应具备四个基本属性。
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总方针,高职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性。
学校体育总体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它的本质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体质水平。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以学科体系来设置课程体系,它是以按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专业,以该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课程体系,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上岗,专业就业率高,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确定。
体育包涵的竞争、勇于挑战、直面挫折、团队意识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人重塑健康体魄,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沟通、创新、决策能力、吃苦耐劳具有独特作用。
基于上述论述,在坚持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基础上,认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除了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外,也应根据高职教育总体培养目标和定位,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工作特征,以发展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职业适应性为根本任务,从而实现高职体育课程以职业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体系的改革理念。体现“强健体魄、满足兴趣、提升素养、服务专业”新的高职体育课程定位。
(二)课程类型:公共基础类必修课,在各专业一、二年级开设。
二、纲要制订背景、思路与依据
(一)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面对日益竞争的现代社会,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作用不仅仅是生理的,同时也体现在对学生良好的人格塑造与健康个性的形成上。高职体育课程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相对成熟期,如何应对调整后的课程体系。
2、迈向小康社会进程中,高职体育如何养成职业人终身体育习惯和理念。
3、高职体育教育如何更有效的培养现代人职业身体素质。
4、体育教学不同阶段(小、中、大学)的教学重点(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如何区隔。
本课程能力标准基于上述背景,融合学生今后从业的职业特点(职业能力标准、岗位能力标准),在强调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今后从业、胜任工作岗位所应具有的身体素质与相关职业素养的培养,落实国家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
(二)思路与依据
本课程纲要的构建是以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纲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为指导思想,结合学院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内容,构建了以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为目的的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健康能力标准和以完善学生职业素质为目的的职业体能能力标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1、依据教育部部颁课程纲要实施的培养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依据学生专业培养要求实施的培养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各职业身体工作的特征,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改善与职业相关的身体素质的知识,了解与职业相关的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知识。
体能目标:通过体育锻炼,提升与职业相关的关键身体素质和素养,为顺利从业与胜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纲要制订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2、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5、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6、教育部等《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
7、国务院转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8、学院各专业人材培养规划。
三、课程教学分析
(一)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1、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完成教育部两大层面五个领域目标。
2、顺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思想,彰现高职教育特点,密切与人才培养的关联。在完成一般普通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开展职业体能训练,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体能的提高,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特色。
3、遵循人体发展规律,尊重学生兴趣,发挥教师专长,注重教学实效。
4、融入素质教育范畴,为塑造学生良好个性构建平台。
(二)课程体系构建(见图1)
依据我校实际情况,将创设“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新体系。课内教学实行“0.5+1+0.5”的课堂教学体系,即第一学期开设基础体育课,第二、第三学期开设体育选项课(包含职业体能内容),第四学期开设拓展训练课;课外教学实施“第二课堂(即体育选修课+体育协会+体育竞赛+体质健康测试)”的教学组织新形式。
&&&&&&&&&&&&&&&&&&&&&&&&&&&&&&&& 图1&&&
(三)课程教育要求
高校体育课的根本任务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的内涵不断扩大,人们对强体健身的意识日益强烈,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和人材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注意:
1、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
体育教学除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生理负荷,还能形成后续能力,而恰恰是这此后续能力往往对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样,体育运动能力的形成也需要课外的反复练习。
2、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4、密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联系,注重对学生职业体以能的培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大部分将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工作,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岗位身体工作机制的研究,掌握各职业人体生理、心理特征,充分模拟职场情景,使高职体育与健康课从单纯的公共基础课转变为一门学生职业能力支撑课。
(四)课程培养目标
依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分割,并为每一模块确定应知和应会目标,其具体应知、应会目标和基本结构图如下:
1、应知目标:
(1)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体育文化;项目运动特点;锻炼价值;正确的健康观;运动欣赏。
(2)懂得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竞赛组织。
(3)理解运动技术、战术;实际运用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的手段。
(4)了解与运动、职业有关的损伤产生原因及保健知识。
(5)了解各职业身体工作的特征。
2、应会目标:
(1)能根据掌握的基本知识,制订简便的运动处方。
(2)熟悉运动规则与裁判方法,能组织基层比赛;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3)掌握基本技术与技能、具有相适应的(含职业相关)体能,能在运动实践和生涯规划中运用。
(4)掌握发展专项素质的手段与运用。
(5)正确处理运动损伤和职业疾病。
基&本&结&构&图&模块一&&体育基本认知
了解体育文化价值。
1、体育与健康的概念
2、锻炼的生理、心理机制
3、科学体育锻炼的方法。
4、体育文化与现代社会
5、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发展
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终身体育观。
体育运动卫生与保健知识
1、营养与健康
2、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急救
3、运动处方
会自我处理简单的运动损伤及逃生救援方法。
运动选项的基本知识和竞赛方法
1、运动项目概述、特点和健身价值。
2、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法及其竞赛组织
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根据运动项目的规则,能在竞赛规则下进行练习和竞赛。
体育运动的赏析
1、体育运动的欣赏方法、内容
2、奥林匹克运动
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欣赏水平
模块二&&体育运动技能
掌握该项目的运动技能动作要领
1、&基本技术
2、&简单战术
3、&教学比赛
具有完成基本技术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战术配合和参与教学比赛、课余体育活动的能力。
了解专项素质练习的作用。
会利用专项,提高专项运动技能。
通过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提高运动欣赏能力
☆&说明:各选项按教学内容制订子目标。
模块三&&职业体能
依据专业培养规划,了解职业体能要求。
1、职业身体生理、心理负荷特征
2、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3、职业体能的锻炼方法
能正确理解岗位的体能要求,熟悉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体育康复措施。
了解增进职业体能途径及提升职业素质的方法
掌握职业体能的锻炼方法并能在实践运用。
了解体育的知识,提高职业所需的鉴赏力。
能借鉴体育文化特征,提高自身素养,并具有从事与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体能。
☆&说明:学生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选择一个教学内容上课。各选项制订具体化的实施子目标。
模块四&&拓展能力
了解其将来从事职业岗位的工作特点及职业对身心素质的特殊要求。
根据职业特点,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法,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终身体育观。
了解拓展训练的价值和方法。
掌握拓展训练的方法,具有一定决断能力。
了解体育在培养沟通能力、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体育作为沟通和人际交往的桥梁。
了解拓展训练的基本常识,基本技能。
根据学生职业岗位特点选择性的选取训练项目与训练方法使学生掌握训练技能
了解所选项目的基本组织、裁判与鉴赏。
基本掌握项目的竞赛规则,会简单执裁。
积极参与讨论,善于总结、归纳。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是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以及职业体能知识的传授。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并为学生身体发展提供帮助。
课程难点:是使学生把掌握的运动技能转化为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能力,使其终身受益。通过职业体能教学,使学生形成职业素质能力。能否使学生在一生中持续进行体育锻炼,增进和维护自身的体质健康,取决于体育的观念和价值判断。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习惯和自我意识。在设计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教法的研究,更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六)课时分配与教学形式
1、课时分配
根据学院学生培养计划,学院体育教学时数分配如下:&
表1&&教学时数分配
每&学&期&数(学时)
其中(每学期)
不含因天气原因安排的机动4学时
2、教学形式
实行基础体育课、选项课、拓展训练课、体育选修课、体育协会、体育竞赛、体质健康测试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第一层次:一年级第一学期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了解新学生的体质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基本身体素质锻炼,通过“职业徒手操”的学习,使新学生快速建立体育锻炼兴趣。
第二层次:满足学生兴趣,实现健身目标,提高运动技能。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和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体育选项课。学生任选一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逐步实际所有学生实现“两自主”式上课(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强化与职业有关的身体素质练习,用体育训练的手段来提高学生应职应岗身体能力,减少与预防职业性疾病的发生。
第三层次:二年级第二学期,建立在个人兴趣基础上,拓展学生运动技能,对学生进行项目技能拓展训练及与职业相关的拓展训练,使学生学会一门项目的组织与裁判,并能适应未来的职业岗位。
第四层次:在2年级学院公共选修课平台上开设体育选修课。并在两年中鼓励学生参加体育协会及竞赛,并给予相应的学分。
表2&&体育选项课教学内容
表3&&&岗位、专业与关键素质、素养对照表
学院对应专业
从职关键素质
常见职业性疾病
会计、柜员、文员、行政办事员、IT与设计行业从业人员
会计、财务管理、计算机、艺术设计、文秘
颈、肩、腰背部静力性耐力;手指灵敏性;
心理调节、形态气质、合作能力、细心、抗疲劳能力
颈椎病、肩周炎、腕管综合症、视力疲劳、肥胖症
酒店前台、管理、营销员、大堂接待
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服务与营销
腰背部静力性耐力;下肢力量;脸部笑肌张力
形态气质、交际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合作能力
下肢静脉曲张、腰肌劳损
导游、建筑工作从业人员等
旅游、建工
上肢、腰腹肌力量;下肢力量;灵敏性;平衡能力;攀爬能力;上下肢协调能力
形态气质、交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竞争意识、自信、抗挫折能力、抗疲劳能力
关节炎、肌肉拉伤、腰椎突出、焦虑、外伤、中毒
维修、物流师、机械师、检测与维护员
物流、数控、电子、自动化等
腰背部静力性耐力;下肢力量;耐久力
注意力、心理调节、吃苦耐劳、奉献精神、合作能力、抗疲劳能力
肌肉拉伤、下背痛、腰椎突出、骨膜炎、外伤、中暑
表&4&&体育选修课教学内容提要
(七)课程实施条件
1、教师要求
具有良好的师德,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和从事本专项教学所需的运动技能,示范动作正确,具有本专项二级以上裁判员资格。能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前到场,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准备工作,确保90分钟的授课时间,教师应着运动服、鞋授课,遇雨天或场地因素等特殊情况,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不得擅自停课。
2、学生要求
严格遵守课堂常规,按时到指定地点集合,着运动服、鞋上课,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课外自学参加体育锻炼,爱护公共财物,正确使用运动器材,确保安全,凡一学期无故缺勤5次以上,因病、因事缺勤累计超过1/3的学生,体育必须重修。
3、教学环境
(1)基本满足教育部开展选项教学所规定的场地、器材。
(2)符合教育部高校体育课程纲要规定的学生上课教学班规定人数(35人左右)。
(3)学生具有课外锻炼的时间与场地保证。
(八)课程评价体系(应知、应会鉴定标准)
本鉴定标准依据能力本位课程设计要求对学生应知、应会目标进行具体化,其构成要素有:体育基本知识面、选项教学内容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水平、运动习惯与参与态度、职业体能。
课程成绩按认知(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技能(运动技能和与职业相关体育技巧、处方)、健康水平(学生《体测》成绩)、体能(一般素质和职业体能)及态度(平时成绩)五部分组成。其中形成性鉴定占45%和总结性鉴定各占55%。
形成性鉴定由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态度、习惯(平时成绩),身体素质水平二方面组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总结性鉴定在期末对学生的应知、应会目标进行鉴定。
表5&&&&课程评价体系
基础体育课
体育拓展课
体育保健课
注:保健课仅限经批准的残疾学生,若跟班听课的残疾学生,可提出术科免试申请,经批准后,在到堂听课基础上,只需参加体育理论书面鉴定,合格后学期体育成绩登记为60分。
1、认知鉴定
☆&鉴定方法:开卷笔试。
☆&鉴定标准:按得分标准进行成绩评定。
2、技能鉴定
☆&鉴定方法:分技评和达标测试二类。
☆&鉴定标准:详见各子课程鉴定标准。
3、体质健康水平鉴定
☆&鉴定方法:按规定选择类别、项目测试。
☆&鉴定标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等级,并按25%比例计入学期体育课成绩。
4、学习态度评价
☆&评价方法:根据学生上课考勤记录;学习的认真程度;进步程度;团结、互学互助学风;以及各种优良品质的体现,进行量化评价。
☆&鉴定标准
表6&&&&学习态度评价
观&&察&&点
上课全勤;全身心投入,有浓厚学习兴趣;进步幅度大;互学互助,积极主动交流与合作;能很好体现出各种优良品质。
缺课为总课时的1/3次以内;;上课投入,有较好的学习兴趣;进步幅度较大;互学互助积极主动;能体现出各种优良品质。
缺课为总课时的1/3次以内;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练习;各种优良品质体现一般。
60分以下不合格
缺课为总课时的1/3次以上者或未参加能力鉴定,不予以评价学习态度成绩。
(九)教学参考资料
《高职体育与健康》&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王文斌等主编
《职业体能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振浩、张溪等主编
《职业女性形体塑造》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傅强主编
2、参考资料
《中国体育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等。
3、网络资源
社体部网站;学院《高职体育与健康》、《武术》精品课程网站;各大网站体育版。
四、课程教学基本策略
本课程是通过学生反复的身体练习,来增强体质和掌握运动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传授知识、掌握技能与学生自觉锻炼习惯和良好人格的形成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实现本课程培养目标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课程培养目标,熟悉各模块的应知应会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注意对已学内容掌握的持续性和学习动机与兴趣的激发,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级应用型人材。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策略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是通过学生自身身体练习来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师始终要把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1、体育理论课的设计
(1)主要教学内容: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项理论知识。
(2)教学方式选择:对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对专项理论与体育常识类教学,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教学现场进行演示和讲解。
2、体育实践课的设计
(1)主要教学内容: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2)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将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紧密结合,并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身体活动中,将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与发展身体素质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课堂教学既要安排运动技术的传授,又要有身体素质练习;既要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又要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
3、职业体能内容的设计
(1)主要教学内容:职业体能练习。
(2)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要运用体育手段,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教学中,既要有强制训练的过程,又要营造活泼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加强对专业培养规划的学习,教学中多模拟职场氛围。
(三)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
发展体能具有渐进性和迟效性,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不仅仅限于体育课教学,还课外体育活动、竞赛等,教师要将课堂教育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鼓励学生从事课外体育协会及竞赛活动,并将此列入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
(四)构建职业体能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要主动的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体育课内职业体能的教学,较早、较好的提升自己的从业素养。在教学上要安排专门时间,开展职业体能教学。
注:各子模块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详见《高职体育与健康》各子课程《课程教学实施纲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上体育课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