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商之家:未来华为消费者云服务需要怎样的品质电商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新消费时代,电商前三甲如何用品质为电商“提神”?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新消费时代,电商前三甲如何用品质为电商“提神”?》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新消费时代,电商前三甲如何用品质为电商“提神”?》 精选一电商本文共2070字,预计阅读时间41秒当零售行业的时钟跳转到2017年,互联网引导着时代新变化。少男少女们一边看着动漫、鬼畜、直播,一边刷着弹幕满屏。时尚精、小白领,晨起睡前种草拔草各类好货买买买不停。街头上的90后美女“陪购师”,逛街购物时薪竟有300整。电商客服也不再只是“亲来亲去”,而是极尽所能卖萌、偶尔还加点表情。不是时间走得太快,而是我们没摸清!2017年还有哪些“大不同”?混战的电商江湖,为何各家都成了“品质”控!5月16日,唯品会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7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唯品会第一季度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5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1%,实现连续18个季度盈利;净利润为人民币5.5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无独有偶,上一周京东也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首次全面盈利。有意思的是,电商前三甲天猫、京东、唯品会在财报中都**突出了“品质”这个关键词。品质产品:他们都在让产品更“有料”京东原来主打3C,后面又强推图书音像,随后发力生鲜。唯品会则是通过品牌授权、买手直采来实现产品差异,并通过商品溯源及质量抽检来确保品牌和品质。适应消费者购物方式的变化,三家都在采取多样化的渠道策略,比如三家都在发力跨境电商,阿里京东在进军农村市场,唯品会则形成了“直播+网红+电商”的新模式,完成社交变现。此外在产品售卖方式上,三家也各出奇招,比如针对移动端碎片化消费特点和用户新型网购习惯,唯品会用“精选品牌+深度折扣+限时抢购”的特卖模式径直地在中国电商市场中撕开了一道口子,形成了早10点晚8点购物的双高峰,这和天猫的集市模式、京东的综合B2C模式有着巨大差异。事实上这种模式正好迎合了新中产对品质的追求。品质用户:他们都在让用户感知“有趣”如果说淘宝的发迹是发现了“屌丝消费”的窗口,那唯品会的崛起则是牢牢锁定了追求高品质生活、深谙精众消费之道的用户的心。近两年这几家电商平台一直在致力于让这群用户感觉到有趣,从而形成粘性,完成转化,阿里拆分淘宝和天猫,京东的slogan从“多快好省”替换成“只为品质生活”,而唯品会邀请周杰伦为其CJO(首席惊喜官),让周杰伦、昆凌这样有特定消费主张和强大粉丝影响力的人来传达唯品会的“品质”生活主张。在传播上,唯品会也在强化“有趣”元素与用户互动,比如在周杰伦广告拍摄期间,唯品会邀请麻辣小公主范湉湉去现场探班,通过综艺节目的形式改变过去无趣、单一、千篇一律的花絮视频模式,这也符合20岁~35岁爱综艺的女性消费者的口味。更有意思的是,唯品会用户比例的失衡也让其商业变现变得“有趣”:产品品类上向女性倾斜,售卖和呈现方式更女性化,这更容易引发——追求品质的女性越发向唯品会集中,唯品会对于女性品质消费的号召愈发明显。品质服务:他们都在让服务更“有动力”真正的品质服务还得体现在服务支撑上,要让服务能沉得下去,足够支撑起用户体验。唯品会公布一季度财报的同时,也正式宣布分拆互联网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这意味着唯品会将换个姿势,打造一个由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版块组成的战略矩阵。更为重要的是,和阿里、京东一样,唯品会此举的另一目的是为服务能力增强支撑力。因为一直以来,电商是心脏,代表了“动力之源”,物流供应链是零售业的“血管”,血管畅通,才能掌控全局,而金融又是零售业的“胃”,胃好,才有足够的精气神做其他的。唯品会此举,使得电商、物流、互金形成稳固的形的关系。用唯品会首席财务官杨东皓的话说,唯品会这个时候重组物流是在外界环境基本成熟、内部电商业务到达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做出的理性决策。而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阿里、京东、唯品会“插足”的底气都是自身的电商,只是三家侧重点有所不同,依京东商城搭建,并基于牌照向消费者提供款——京东“白条”;阿里则瞄准消费端,如今建起了集结、等核心产品的帝国。唯品会的金融业务则是两条腿一起走,一方面针对B端用户提供供应链服务,另一方面针对C端用户提供信用支付、消费分期、等服务。前者是让供应商不再担心钱,好好为顾客提供品质服务;后者是让顾客好好花钱,享受品质服务。目的都是为提升自身整体的软实力,为服务能力蓄力。在电商消失、新型中产阶级崛起、精众消费正取代大众消费等一系列风云变化下,事实上,其他电商平台也正在开足马力向品质电商努力,只是当下的窗口,后面的电商平台会更加吃力,赢家通吃的局面已露雏形。天猫、京东、唯品会正好在为电商提神,留给其他平台能讲的故事已经不多了。曾响铃,作家,资深评论人,2016年度十大作者,TMT新媒体“铃声”创始人,[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作者,钛媒体、虎嗅、i黑马、创业邦等近60家媒体作者,《商界》等多家杂志撰稿人。微博账号:科技向令说,微信号:**angling0815。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曾响铃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新消费时代,电商前三甲如何用品质为电商“提神”?》 精选二近日,各电商包括京东集团、唯品会、苏宁云商在内纷纷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2017年4月开始,苏宁云商、京东集团、唯品会相继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苏宁在近四个季度首次盈利,第一季度净利润4976.9万元,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78-2.78亿元;京东集团的第一季度财报则是在京东金融分拆之后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经营利润达14。而唯品会在盈利方面的表现一如既往的持续,归属于净利为人民币5.519亿元,实现连续18个季度的盈利。在Q1财报发布的同时,唯品会还低调宣布将分拆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这意味着继阿里、京东之后,唯品会也正式将金融业务实现独立化运营。电商系金融独立之路:不约而同分拆金融的背后不得不说,电商(如京东、阿里、苏宁、唯品会等)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不容小觑。京东金融早在2013年10月就开始独立运营。当初,京东金融经营多元化的金融业务,依托京东生态平台积累的交易记录数据和信用体系,向客户提供、理财、支付、众筹等各类金融服务。目前市场传言京东金融的估值在500亿元人民币左右。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则在日宣布正式成立,开启了其独立运营之路,此时蚂蚁金服集团已筹备一年之久。目前蚂蚁金服的估值高达600亿美元。苏宁云商从2011年起开始涉足金融业务,于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对旗下、、理财、、、众筹、预付卡等金融业务进行整合,搭建苏宁金服平台。这标志着苏宁的金融业务将独立运营。而唯品会自2013年从B端供应链金融迈出金融服务第一步之后,针对C端用户推出消费贷款、及等服务。唯品会还分别设立了公司、,并获得。最近唯品会更是借Q1财报发布之际宣布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打造一个由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板块组成的战略矩阵。电商巨头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动机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1)财务原因。方便融资和估值。2)品牌价值释放。不同的类型业务,估值模式不一样。对于综合性集团来说,估值一般较低。拆分后的业务形成新的品牌价值溢价。3)企业经营管理原因。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战略问题,另一个是企业管理问题。①企业战略可能涉及国际化;②企业管理问题,首先是对于高管而言,分拆后,自主权力会大很多,也有利于笼络人才。其次,规避监管风险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互金业务的分拆,唯品会首席财务官杨东皓则表示,唯品会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分拆将有利于集团各项业务独立发展、决策、融资和资本运作,同时有助于更加便捷高效的开展金融业务,为未来更上一层楼的发展准备更充足的资源。消费金融之争:两大巨头独领风骚,后起之秀发力明显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扣除房贷后,消费金融占GDP的比重仅为8.4%。报告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偏小,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而电商开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天然的消费场景,消费者购物时可为其提供分期消费服务或。二是有流量优势,过去这么多年,电商积累了巨大的用户基础,将他们转化为金融服务用户已为市场证明可行。而且相较于P2P等业务形态,电商和用户对彼此的信任度都更具有优势。另一方面,电商介入消费金融也可以提升平台的销量并增加客户粘性。基于这两方面考量,越来越多的电商开始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电商的互联网金融发力目前也集中在消费金融领域。虽然相较于银行和持牌公司,电商是最晚进入的参与者,但却是发展最迅猛的。蚂蚁花呗:用户基数大铺线上线下场景。蚂蚁花呗是2015年4月由蚂蚁金服推出的。花呗在线上的布局除了淘宝和天猫,另外还接入了40多家电商平台。此外花呗还借助支付宝覆盖了100万家线下商家,同时还覆盖了一些医疗、生活缴费、大型购物中心等消费场所。:起步最早业务布局速度快。白条是京东推出的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金融服务,于2014年2月上线,是最早的电商。目前,京东白条的线上电商主要用于京东商城、京东到家以及部分消费平台。白条还通过与银行合作推出联名电子账户白条闪付,用户只要绑定、小米Pay、华为Pay,就能覆盖线下数百万商户。:电商消费金融唯一正规军。为银监会批准成立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于2015年5月上线。同时,苏宁可以接入央行系统,获得大量金融数据,为客户授信和提供帮助。这些都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唯品会:后起之秀,依托女性客群差异化发展。是唯品会旗下的一款消费金融产品,2015年12月对外上线。目前可以提供3,6,9,12,18期分期付款,同时,唯品花的免息活动力度较大,新用户开通就有30天12期内免息特权,老用户每月使用唯品花支付2次以上,下月可以继续享有免息特权。自上线以来,唯品花受到唯品会平台用户的喜爱,用户数不断攀升。电商或转战金融战场,未来制胜点何在?俗话说无零售,不金融。电商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已属常态,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电商未来会走向何方?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电商做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消费金融线上线下一体化电商进入金融领域,最大的优势显而易见,场景和用户以及数据,然而电商平台上的用户对金融业务的持久发展,也是不够的。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来看,纷纷将其消费金融产品拓展到线下空间,据了解也已经在尝试通过美容分期、月子中心等女性常去的线下消费场景切入线下市场。事实上,线下市场的饱和度远远低于线上,甚至可以说,谁能够在线下占据优势,谁就更有可能成为未来消费金融的大赢家。而未来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也将会呈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态势。(2)垂直细分市场的消费金融将爆发当前,白条、花呗、任性付、唯品花所针对的消费主要以线上线下的零售业为主,在教育、汽车、房产、医疗等更多消费金融领域的渗透率普遍较低。细分市场的需求也更加爆发出来,尽量白条花呗都已提前切入市场,抢占先机,但专注到女性细分市场的唯品花也不是没有机会。不但可以借由女性客群辐射整个家庭的金融需求,除了抓住消费,和保险等方面同样可以做足文章。(3)农村市场将掀起消费金融大潮过去,比较缓慢,这主要是因为银行网点、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无抵押等,但互联网金融可以打破这些地域上的限制。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白条、蚂蚁花呗、任性付、唯品花等进行线上线下的消费。农村市场也将会是消费金融最为重要的一个市场。总体来讲,随着电商开始从线上电商蔓延到线下的实体商业,未来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也将会呈现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趋势,在农村市场以及教育、汽车、房产、医疗等更多垂直细分市场也将掀起消费金融大潮。声明:文章仅作信息传递,不构成任何建议。《新消费时代,电商前三甲如何用品质为电商“提神”?》 精选三互联网金融电商蚂蚁金服本文共2978字,预计阅读时间59秒近日,各电商包括京东集团、唯品会、苏宁云商在内纷纷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2017年4月开始,苏宁云商、京东集团、唯品会相继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苏宁在近四个季度首次盈利,第一季度净利润4976.9万元,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78-2.78亿元;京东集团的第一季度财报则是在京东金融分拆之后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经营利润达14亿元人民币。而唯品会在盈利方面的表现一如既往的持续,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为人民币5.519亿元,实现连续18个季度的盈利。在Q1财报发布的同时,唯品会还低调宣布将分拆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这意味着继阿里、京东之后,唯品会也正式将金融业务实现独立化运营。电商系金融独立之路:不约而同分拆金融的背后不得不说,电商(如京东、阿里、苏宁、唯品会等)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不容小觑。京东金融早在2013年10月就开始独立运营。当初,京东金融经营多元化的金融业务,依托京东生态平台积累的交易记录数据和信用体系,向客户提供款、理财、支付、众筹等各类金融服务。目前市场传言京东金融的估值在500亿元人民币左右。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则在日宣布正式成立,开启了其独立运营之路,此时蚂蚁金服集团已筹备一年之久。目前蚂蚁金服的估值高达600亿美元。苏宁云商从2011年起开始涉足金融业务,于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对旗下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理财、保险销售、销售、众筹、预付卡等金融业务进行整合,搭建苏宁金服平台。这标志着苏宁的金融业务将独立运营。而唯品会自2013年从B端供应链金融迈出金融服务第一步之后,针对C端用户推出消费贷款、互联网理财及保险等服务。唯品会还分别设立了商业公司、公司,并获得第三方。最近唯品会更是借Q1财报发布之际宣布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打造一个由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板块组成的战略矩阵。电商巨头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动机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1)财务原因。方便融资和估值。2)品牌价值释放。不同的类型业务,估值模式不一样。对于综合性集团来说,估值一般较低。拆分后的业务形成新的品牌价值溢价。3)企业经营管理原因。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战略问题,另一个是企业管理问题。①企业战略可能涉及国际化;②企业管理问题,首先是对于高管而言,分拆后,自主权力会大很多,也有利于笼络人才。其次,规避监管风险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互金业务的分拆,唯品会首席财务官杨东皓则表示,唯品会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分拆将有利于集团各项业务独立发展、决策、融资和资本运作,同时有助于更加便捷高效的开展金融业务,为未来更上一层楼的发展准备更充足的资源。消费金融之争:两大巨头独领风骚,后起之秀发力明显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扣除房贷后,消费金融占GDP的比重仅为8.4%。报告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偏小,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而电商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天然的消费场景,消费者购物时可为其提供分期消费服务或款。二是有流量优势,过去这么多年,电商积累了巨大的用户基础,将他们转化为金融服务用户已为市场证明可行。而且相较于P2P等业务形态,电商和用户对彼此的信任度都更具有优势。另一方面,电商介入消费金融也可以提升平台的销量并增加客户粘性。基于这两方面考量,越来越多的电商开始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电商的互联网金融发力目前也集中在消费金融领域。虽然相较于银行和持牌公司,电商是最晚进入消费金融行业的参与者,但却是发展最迅猛的。蚂蚁花呗:用户基数大铺线上线下场景。蚂蚁花呗是2015年4月由蚂蚁金服推出的消费金融服务。花呗在线上的布局除了淘宝和天猫,另外还接入了40多家电商平台。此外花呗还借助支付宝覆盖了100万家线下商家,同时还覆盖了一些医疗、生活缴费、大型购物中心等消费场所。京东白条:起步最早业务布局速度快。白条是京东推出的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金融服务,于2014年2月上线,是最早的电商消费金融产品。目前,京东白条的线上电商主要用于京东商城、京东到家以及部分O2O消费平台。白条还通过与银行合作推出联名电子账户白条闪付,用户只要绑定ApplePay、小米Pay、华为Pay,就能覆盖线下数百万商户。苏宁任性付:电商消费金融唯一正规军。苏宁消费金融为银监会批准成立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于2015年5月上线任性付。同时,苏宁可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获得大量金融数据,为客户授信和风控提供帮助。这些都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唯品会:后起之秀,依托女性客群差异化发展。唯品花是唯品会旗下的一款消费金融产品,2015年12月对外上线。目前可以提供3,6,9,12,18期分期付款,同时,唯品花的免息活动力度较大,新用户开通就有30天12期内免息特权,老用户每月使用唯品花支付2次以上,下月可以继续享有免息特权。自上线以来,唯品花受到唯品会平台用户的喜爱,用户数不断攀升。电商或转战金融战场,未来制胜点何在?俗话说无零售,不金融。电商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已属常态,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电商未来会走向何方?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电商做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消费金融线上线下一体化电商进入金融领域,最大的优势显而易见,场景和用户以及数据,然而电商平台上的用户对金融业务的持久发展,也是不够的。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来看,纷纷将其消费金融产品拓展到线下空间,唯品金融据了解也已经在尝试通过美容分期、月子中心等女性常去的线下消费场景切入线下市场。事实上,线下市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饱和度远远低于线上,甚至可以说,谁能够在线下消费金融市场占据优势,谁就更有可能成为未来消费金融的大赢家。而未来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也将会呈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态势。(2)垂直细分市场的消费金融将爆发当前,白条、花呗、任性付、唯品花所针对的消费主要以线上线下的零售业为主,在教育、汽车、房产、医疗等更多消费金融领域的渗透率普遍较低。细分市场的需求也更加爆发出来,尽量白条花呗都已提前切入市场,抢占先机,但专注到女性细分市场的唯品花也不是没有机会。不但可以借由女性客群辐射整个家庭的金融需求,除了抓住消费,在理财和保险等方面同样可以做足文章。(3)农村市场将掀起消费金融大潮过去,发展比较缓慢,这主要是因为银行网点、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无抵押等,但互联网金融可以打破这些地域上的限制。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白条、蚂蚁花呗、任性付、唯品花等进行线上线下的消费。农村市场也将会是消费金融最为重要的一个市场。总体来讲,随着电商开始从线上电商蔓延到线下的实体商业,未来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也将会呈现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趋势,在农村市场以及教育、汽车、房产、医疗等更多垂直细分市场也将掀起消费金融大潮。《新消费时代,电商前三甲如何用品质为电商“提神”?》 精选四近日,各电商包括京东集团、唯品会、苏宁云商(002024,股吧)在内纷纷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2017年4月开始,苏宁云商、京东集团、唯品会相继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苏宁在近四个季度首次盈利,第一季度净利润4976.9万元,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78-2.78亿元;京东集团的第一季度财报则是在京东金融分拆之后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经营利润达14亿元人民币。而唯品会在盈利方面的表现一如既往的持续,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为人民币5.519亿元,实现连续18个季度的盈利。在Q1财报发布的同时,唯品会还低调宣布将分拆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这意味着继阿里、京东之后,唯品会也正式将金融业务实现独立化运营。电商系金融独立之路:不约而同分拆金融的背后不得不说,电商(如京东、阿里、苏宁、唯品会等)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不容小觑。京东金融早在2013年10月就开始独立运营。当初,京东金融经营多元化的金融业务,依托京东生态平台积累的交易记录数据和信用体系,向客户提供融资贷款、理财、支付、众筹等各类金融服务。目前市场传言京东金融的估值在500亿元人民币左右。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则在日宣布正式成立,开启了其独立运营之路,此时蚂蚁金服集团已筹备一年之久。目前蚂蚁金服的估值高达600亿美元。苏宁云商从2011年起开始涉足金融业务,于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对旗下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理财、保险销售、基金销售、众筹、预付卡等金融业务进行整合,搭建苏宁金服平台。这标志着苏宁的金融业务将独立运营。而唯品会自2013年从B端供应链金融迈出金融服务第一步之后,针对C端用户推出消费贷款、互联网理财及保险等服务。唯品会还分别设立了商业保理公司、网络小贷公司,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最近唯品会更是借Q1财报发布之际宣布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打造一个由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板块组成的战略矩阵。电商巨头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动机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1)财务原因。方便融资和估值。2)品牌价值释放。不同的类型业务,估值模式不一样。对于综合性集团来说,估值一般较低。拆分后的业务形成新的品牌价值溢价。3)企业经营管理原因。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战略问题,另一个是企业管理问题。①企业战略可能涉及国际化;②企业管理问题,首先是对于高管而言,分拆后,自主权力会大很多,也有利于笼络人才。其次,规避监管风险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互金业务的分拆,唯品会首席财务官杨东皓则表示,唯品会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分拆将有利于集团各项业务独立发展、决策、融资和资本运作,同时有助于更加便捷高效的开展金融业务,为未来更上一层楼的发展准备更充足的资源。消费金融之争:两大巨头独领风骚,后起之秀发力明显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扣除房贷后,消费金融占GDP的比重仅为8.4%。报告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偏小,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而电商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天然的消费场景,消费者购物时可为其提供分期消费服务或现金贷款。二是有流量优势,过去这么多年,电商积累了巨大的用户基础,将他们转化为金融服务用户已为市场证明可行。而且相较于P2P等业务形态,电商和用户对彼此的信任度都更具有优势。另一方面,电商介入消费金融也可以提升平台的销量并增加客户粘性。基于这两方面考量,越来越多的电商开始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电商的互联网金融发力目前也集中在消费金融领域。虽然相较于银行和持牌公司,电商是最晚进入消费金融行业的参与者,但却是发展最迅猛的。蚂蚁花呗:用户基数大铺线上线下场景。蚂蚁花呗是2015年4月由蚂蚁金服推出的消费金融服务。花呗在线上的布局除了淘宝和天猫,另外还接入了40多家电商平台。此外花呗还借助支付宝覆盖了100万家线下商家,同时还覆盖了一些医疗、生活缴费、大型购物中心等消费场所。京东白条:起步最早业务布局速度快。白条是京东推出的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金融服务,于2014年2月上线,是最早的电商消费金融产品。目前,京东白条的线上电商主要用于京东商城、京东到家以及部分O2O消费平台。白条还通过与银行合作推出联名电子账户白条闪付,用户只要绑定ApplePay、小米Pay、华为Pay,就能覆盖线下数百万商户。苏宁任性付:电商消费金融唯一正规军。苏宁消费金融为银监会批准成立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于2015年5月上线任性付。同时,苏宁可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获得大量金融数据,为客户授信和风控提供帮助。这些都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唯品会:后起之秀,依托女性客群差异化发展。唯品花是唯品会旗下的一款消费金融产品,2015年12月对外上线。目前可以提供3,6,9,12,18期分期付款,同时,唯品花的免息活动力度较大,新用户开通就有30天12期内免息特权,老用户每月使用唯品花支付2次以上,下月可以继续享有免息特权。自上线以来,唯品花受到唯品会平台用户的喜爱,用户数不断攀升。电商或转战金融战场,未来制胜点何在?俗话说无零售,不金融。电商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已属常态,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电商未来会走向何方?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电商做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消费金融线上线下一体化电商进入金融领域,最大的优势显而易见,场景和用户以及数据,然而电商平台上的用户对金融业务的持久发展,也是不够的。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来看,纷纷将其消费金融产品拓展到线下空间,唯品金融据了解也已经在尝试通过美容分期、月子中心等女性常去的线下消费场景切入线下市场。事实上,线下市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饱和度远远低于线上,甚至可以说,谁能够在线下消费金融市场占据优势,谁就更有可能成为未来消费金融的大赢家。而未来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也将会呈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态势。(2)垂直细分市场的消费金融将爆发当前,白条、花呗、任性付、唯品花所针对的消费主要以线上线下的零售业为主,在教育、汽车、房产、医疗等更多消费金融领域的渗透率普遍较低。细分市场的需求也更加爆发出来,尽量白条花呗都已提前切入市场,抢占先机,但专注到女性细分市场的唯品花也不是没有机会。不但可以借由女性客群辐射整个家庭的金融需求,除了抓住消费,在理财和保险等方面同样可以做足文章。(3)农村市场将掀起消费金融大潮过去,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缓慢,这主要是因为银行网点、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无抵押等,但互联网金融可以打破这些地域上的限制。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白条、蚂蚁花呗、任性付、唯品花等进行线上线下的消费。农村市场也将会是消费金融最为重要的一个市场。总体来讲,随着电商开始从线上电商蔓延到线下的实体商业,未来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也将会呈现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趋势,在农村市场以及教育、汽车、房产、医疗等更多垂直细分市场也将掀起消费金融大潮。《新消费时代,电商前三甲如何用品质为电商“提神”?》 精选五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独角金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电商正在和互联网金融划清界限。除了陈欧忙着和打赌吃翔,各大电商公司几乎都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有所布局。而经历了这几年的发展,近来电商又纷纷将金融板块进行拆分。独立发展,对于来说,会更好吗?各大电商为何要跟互联网金融“划清界限”?毋庸置疑,电商平台在流量和消费场景方面拥有优势,这对于进军互联网金融,尤其是在与电商主业关系密切的消费金融和在线支付领域,能够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持。比如电商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基于线上购物场景和用户基础,就可为消费者提供分期消费服务或现金贷款。在消费金融领域,电商系和持牌系、P2P系一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可小觑。然而,电商正在与自己的互金业务相分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近日,唯品会宣布将分拆金融业务。此前,阿里和京东都实现了金融业务的独立化运营。据零壹,电商巨头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原因,主要在于品牌估值的考虑。拆分之后,其互联网金融业务作为更加独立的一个品牌,有利于其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高的估值和融资,而作为综合集团内部的一个业务板块,其估值额度则难免有天花板的限制。另一方面,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拆分独立,也是电商公司适应监管,规避风险的一个方式。此外,从公司内部管理来看,互金独立运营、独立管理,也可增强其自主性,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以国外同行作为参考,PayPal从其母公司eBay拆分出来之后,PayPal在于其他电商公司进行合作时就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可见,拆分独立,自有其益处。高估值+目前国内重点布局互联网金融的电商主要有,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苏宁、国美等,前三家的互金业务均已实现了独立运营,而后两家公司的互金业务还未明确拆分。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估值高达600亿美元,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内已经是巨无霸级别的存在。同时,蚂蚁金服也加速了海外扩张的步伐,近日便成功收了购美国电子支付提供商MoneyGram。如此之高的天价估值一方面也得益于蚂蚁金服的独立运营。在2014年蚂蚁金服正式成立(同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之前,支付宝于2011年就完成了架构的拆分。此前支付宝是中外合资企业,支付宝近70%的股权为美国雅虎和日本软银公司持有。而我国的监管政策对外资企业从事第三方支付服务有所限制。“阿里巴巴集团之所以要剥离支付宝业务,是为了将其转变成一个国内实体,从而避免由于当时新颁布的中国监管条例而导致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时间被推迟。”对此,阿里巴巴方面这样解释道。独立后的蚂蚁金服不仅在金融业务的性方面更有优势,而且也被资本市场寄予了更大的想象力。马云也明确表示蚂蚁金服已启动上市计划。多位业内人士也曾对(微信公号:ymcj8686)表达过这样的看法:“类似于蚂蚁金服这样的公司,如果并在大集团内部一起打包上市,很难得到一个合理的估值,单独上市是更好的策略。”2017年2月,京东集团宣布对京东金融进行拆分重组,重组后的京东金融完全独立于京东集团。类似于阿里当年的选择,京东方面也表示:“此举主要目的是将京东金融转型为只有作的企业,以便在中国开展某些需要**许可的务,并更好地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当时京东发布的2016年三季报显示,京东净亏8.079亿人民币,多项财务指标环比全面负增长。包括京东金融在内的新业务,经营亏损约为3亿元。而近日京东发布的2017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实现经营利润8.431亿元人民币(约1.22)。金融业务的拆分之后,京东终于扭亏为盈。实现以来,京东金融也频频传出上市传闻。今年年初有消息称京东金融的估值达500亿元人民币,此消息虽未得到京东方面确认,但也颇能代表市场对于京东金融的高度。唯品会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时间很早。2013年,唯品会成立金融服务部门,开展,在平台上为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2015年,唯品会正式成立互联网金融事业部,并推出消费金融产品“唯品花”。2016年9月,唯品会全资收购第三方支付企业浙江贝付,获得支付牌照。近日发布的唯品会2017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唯品会将正式拆分其互金与物流板块。关于拆分独立的进度,唯品会CFO杨东皓表示:“预计在今年底能够全部完成,上市公司仍绝对控股物流业务,金融分拆以后不合并在整个集团的生意里面。”易观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子川对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表示:“唯品会通过互金业务拆分,同时不断申请相关金融业务经纪资质,对于提升整体实力是有帮助的。另外盈利能力提升还需要依靠更多的流量变现场景,唯品会覆盖的消费群体比较精准,而且规模可观,在移动端4月活跃用户达到了近4000万,这正是其继续扩张的基础。”未来,会有跟多电商巨头选择拆分互联网金融吗?苏宁与国美这对零售领域的老对手,在布局互联网金融方面也都不惜投入,其互金业务虽未有明确拆分,但在集团内部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苏宁云商(002024,股吧)从2011年起开始涉足金融业务,2016年4月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对旗下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理财、保险销售、基金销售、众筹、预付卡等金融业务进行整合,搭建苏宁金服平台。从2012年到2016年底,苏宁集齐了13块金融牌照。而国美虽在互联网转型上稍慢一步,但在互金领域涉足亦十分广泛。2014年9月,国美出资5亿元成立国美金控,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随后,搭建起4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即国美在线的金融频道、国美控股的、国美金融旗下和鹏润控股旗下的。而几家之间的业务划分不清及近期问题的爆出也为国美招致诟病,国美方面也对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表示,金融板块是国美集团整体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建设之处,公司会大力投入资源,实现尽可能的全面覆盖,未来,业务逻辑会更加清晰、成熟。目前,国美持有小贷、、保理、、五大金融牌照。2016年4月,国美入主香港上市公司华银控股(0628.HK),金融版图不断扩大。未来,苏宁、国美等电商平台的互金业务会走向何方,电商金融的又会形成怎样的格局呢?野马财经还将持续关注。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独角金融(责任编辑:赵然 HZ002)看全文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电商金融哪家强 分家之后会更好?》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上阅读。《新消费时代,电商前三甲如何用品质为电商“提神”?》 精选六近日,各电商包括京东集团、唯品会、(,)在内纷纷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2017年4月开始,云商、京东集团、唯品会相继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苏宁在近四个季度首次盈利,第一季度净利润4976.9万元,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78-2.78亿元;京东集团的第一季度财报则是在京东金融分拆之后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经营利润达14亿元人民币。而唯品会在盈利方面的表现一如既往的持续,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为人民币5.519亿元,实现连续18个季度的盈利。在Q1财报发布的同时,唯品会还低调宣布将分拆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这意味着继阿里、京东之后,唯品会也正式将金融业务实现独立化运营。电商系金融独立之路:不约而同分拆金融的背后不得不说,电商(如京东、阿里、苏宁、唯品会等)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不容小觑。京东金融早在2013年10月就开始独立运营。当初,京东金融经营多元化的金融业务,依托京东生态平台积累的交易记录数据和信用体系,向客户提供融资贷款、理财、支付、众筹等各类金融服务。目前市场传言京东金融的估值在500亿元人民币左右。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则在日宣布正式成立,开启了其独立运营之路,此时蚂蚁金服集团已筹备一年之久。目前蚂蚁金服的估值高达600亿美元。苏宁云商从2011年起开始涉足金融业务,于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对旗下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理财、销售、基金销售、众筹、预付卡等金融业务进行整合,搭建苏宁金服平台。这标志着苏宁的金融业务将独立运营。而唯品会自2013年从B端供应链金融迈出金融服务第一步之后,针对C端用户推出消费贷款、互联网理财及保险等服务。唯品会还分别设立了商业保理公司、网络小贷公司,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最近唯品会更是借Q1财报发布之际宣布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打造一个由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板块组成的战略矩阵。电商巨头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动机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1)财务原因。方便融资和估值。2)品牌价值释放。不同的类型业务,估值模式不一样。对于综合性集团来说,估值一般较低。拆分后的业务形成新的品牌价值溢价。3)企业经营管理原因。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战略问题,另一个是企业管理问题。①企业战略可能涉及国际化;②企业管理问题,首先是对于高管而言,分拆后,自主权力会大很多,也有利于笼络人才。其次,规避监管风险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互金业务的分拆,唯品会首席财务官皓则表示,唯品会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分拆将有利于集团各项业务独立发展、决策、融资和资本运作,同时有助于更加便捷高效的开展金融业务,为未来更上一层楼的发展准备更充足的资源。消费金融之争:两大巨头独领风骚,后起之秀发力明显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扣除房贷后,消费金融占GDP的比重仅为8.4%。报告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偏小,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而电商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天然的消费场景,消费者购物时可为其提供分期消费服务或现金贷款。二是有流量优势,过去这么多年,电商积累了巨大的用户基础,将他们转化为金融服务用户已为市场证明可行。而且相较于P2P等业务形态,电商和用户对彼此的信任度都更具有优势。另一方面,电商介入消费金融也可以提升平台的销量并增加客户粘性。基于这两方面考量,越来越多的电商开始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电商的互联网金融发力目前也集中在消费金融领域。虽然相较于银行和持牌公司,电商是最晚进入消费的参与者,但却是发展最迅猛的。蚂蚁花呗:用户基数大铺线上线下场景。蚂蚁花呗是2015年4月由蚂蚁金服推出的消费金融服务。花呗在线上的布局除了淘宝和,另外还接入了40多家电商平台。此外花呗还借助支付宝覆盖了100万家线下商家,同时还覆盖了一些医疗、生活缴费、大型购物中心等消费场所。京东白条:起步最早业务布局速度快。白条是京东推出的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金融服务,于2014年2月上线,是最早的电商消费金融产品。目前,京东白条的线上电商主要用于、京东到家以及部分O2O消费平台。白条还通过与银行合作推出联名电子账户白条闪付,用户只要绑定ApplePay、小米Pay、Pay,就能覆盖线下数百万商户。苏宁任性付:电商消费金融唯一正规军。苏宁消费金融为银监会批准成立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于2015年5月上线任性付。同时,苏宁可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获得大量金融数据,为客户授信和风控提供帮助。这些都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唯品会:后起之秀,依托女性客群差异化发展。唯品花是唯品会旗下的一款消费金融产品,2015年12月对外上线。目前可以提供3,6,9,12,18期分期付款,同时,唯品花的免息活动力度较大,新用户开通就有30天12期内免息特权,老用户每月使用唯品花支付2次以上,下月可以继续享有免息特权。自上线以来,唯品花受到唯品会平台用户的喜爱,用户数不断攀升。电商或转战金融战场,未来制胜点何在?俗话说无零售,不金融。电商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已属常态,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电商未来会走向何方?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电商做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消费金融线上线下一体化电商进入金融领域,最大的优势显而易见,场景和用户以及数据,然而电商平台上的用户对金融业务的持久发展,也是不够的。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来看,纷纷将其消费金融产品拓展到线下空间,唯品金融据了解也已经在尝试通过美容分期、月子中心等女性常去的线下消费场景切入线下市场。事实上,线下市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饱和度远远低于线上,甚至可以说,谁能够在线下消费金融市场占据优势,谁就更有可能成为未来消费金融的大赢家。而未来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也将会呈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态势。(2)垂直细分市场的消费金融将爆发当前,白条、花呗、任性付、唯品花所针对的消费主要以线上线下的零售业为主,在教育、汽车、房产、医疗等更多消费金融领域的渗透率普遍较低。细分市场的需求也更加爆发出来,尽量白条花呗都已提前切入市场,抢占先机,但专注到女性细分市场的唯品花也不是没有机会。不但可以借由女性客群辐射整个家庭的金融需求,除了抓住消费,在理财和保险等方面同样可以做足文章。(3)农村市场将掀起消费金融大潮过去,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缓慢,这主要是因为银行网点、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无抵押等,但互联网金融可以打破这些地域上的限制。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白条、蚂蚁花呗、任性付、唯品花等进行线上线下的消费。农村市场也将会是消费金融最为重要的一个市场。总体来讲,随着电商开始从线上电商蔓延到线下的实体商业,未来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也将会呈现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趋势,在农村市场以及教育、汽车、房产、医疗等更多垂直细分市场也将掀起消费金融大潮。(责任编辑:张洋 HN080)《新消费时代,电商前三甲如何用品质为电商“提神”?》 精选七原标题:腾讯的电商梦,京东的无奈,唯品会的野心,一场联姻背后的诉求所有的传闻终将变成真的。在屡次传闻将被腾讯收至麾下和与京东将要合体的众多消息下,唯品会这个电商行业老三的命运一直被大家关注。于是在今天,终于翻开了它的新篇章。12月18日一大早,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京东集团和唯品会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宣布,三方达成最终协议,腾讯和京东将在交易交割时以现金形式向唯品会投资总计约8.63亿美元。届时腾讯和京东将分别持有唯品会7%和5.5%的股份,其中包括之前已经拥有的唯品会股份,据悉,京东此前持有2.5%的唯品会股份。在2015年,电商老大天猫与老四苏宁易购达成战略合作之时,唯品会一直并未站队,而如今在已实现20个季度盈利的情况下,同时接受腾讯和京东的联手投资,但背后不是的投资,而是资源的协同,这样看来,京东或许从品类、群体等多方面与唯品会带来互补,以及流量的扶持,这才是对唯品会锦上添花的最好大礼,当然,还有帮助腾讯实现电商梦。京东投资唯品会,品类和用户互补京东与唯品会的微妙关系,大概要从今年的618说起。618时,唯品会首次站队京东斥责天猫“以各种方式要求商家签署所谓的‘独家’合作,并从京东和唯品会等平台退出。”虽然最后天猫立即将这次联合声明定义为:误导、混淆、情绪煽动……以平台名义,做假平台的事情,怒怼上述行为是“碰瓷”。但在声明后的第二天,唯品会股价更是一度大涨,当天收盘价上涨6.69%,收盘价为11.32美元/股。唯品会公然站队京东,引发不少业内人士猜测唯品会的此举意义不凡。此前,一位前唯品会高管曾表达了自己对于两家未来是否有合并可能的看法,“国内外并购案的最终结局还是失败或者不理想的居多,抛开我们不能控制的谈,唯京联盟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互补性的”。互补是成为盟友的首要因素,那么,京东与唯品会在什么地方互补呢?首先,品类互补。正如唯品会负责人在针对投资后作出的回应那样,唯品会与京东有着相似的运营模式,高占比的自营业务、且双方都非常重视时尚领域的拓展。的确,凭借着大家电和3C数码行业让京东做到国内行业第一,而服装品类一直是京东的短板,尽管在今年6月宣布奢侈品电商平台Farfetch,布局时尚业务。但似乎用力过猛,不少负面消息层出,被网友嘲笑看不懂京东的时尚。而从打着“一家做特卖的网站”,向“全球精选,正品特卖”升级的唯品会来说,非标产品服装品类一直是优势所在,加之拥有丰富的海外供应链,以及平台上众多的时尚买手资源,如果合体从京东的角度来讲,不仅可以拿到唯品会手头的服饰行业资源,甚至可以解决平台的运营问题。其次,用户群体互补,流量优势。对于以3C、数码起家的京东来说,如何抓住活跃的女性用户人群是京东正在努力拓展的用户对象。据京东显示,今年6月1日至18日首次在京东进行消费的用户中,女性用户数量达到去年同期的近2倍。其中,生鲜新增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超60%。可以说,京东今年618的增量主要来自于女性用户。而女性用户是唯品会的核心客户群,根据今年一季度唯品会发布的财报内容显示,活跃用户人数为2600万人。而根据唯品会首席财务官杨东皓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唯品会3亿会员中,超过80%是女性用户,服饰穿戴和美妆是唯品会的核心优势;京东以3c数码品类起家,男性用户占比较高。如果京东开始发力女性客群的时候,唯品会的业绩也自然会遭到影响。不仅如此,甚至在业务板块上,唯品会和京东都有惊人的相似。比如唯品会今年刚刚分拆金融业务,这跟京东金融类似;重组物流业务,逐步向第三方开放,这与京东物流也惊人的相似;另外,电商业务,做为发家的业务,保持一定增长,京东也是如此。品类、用户群体,加之相似的业务板块和唯品会对于流量的渴望,让京东与唯品会走到一起似乎是早晚的事儿,而这背后更是阿里与腾讯、京东的一场战争。阿里与腾讯、京东的战争阿里与京东的战争愈演愈烈。根据雪球网信息显示,从整体市值水平来看,京东当前的市值水平近590.91亿美元,唯品会的市值约为64.。另外,根据易观此前发布的《中国网上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分析2017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天猫、京东、唯品会在当季度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三。其中天猫以55.8%的市场份额居首,超出京东26.7%、唯品会3.4%的市场份额之和。天猫与京东的市场已超过80%,在今天双方地位都已稳定的当下,在阿里京东“猫狗斗”这场持续了数年的竞争中,如今京东拉来“程咬金”唯品会帮助一起对抗阿里,再加上盟友腾讯的支持,让阿里陷入被动的情况。纵观整体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和京东的股价连创新高。阿里巴巴连续N季盈利,京东再连续多季度亏损后,今年1季度也实现真正盈利,但唯品会已连续20个季度盈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唯品会并不缺钱,相反,唯品会缺少的是流量入口。根据三方达成的认购合作协议,腾讯将在其微信钱包界面给予唯品会入口。京东也将会在其手机APP主界面和微信购物一级入口的主界面接入唯品会,帮助唯品会在京东渠道上达成一定的交易额目标。并未丧失主动权的唯品会,还同时拿到了腾讯与京东的流量扶持,而背后腾讯想要实现的电商梦,也可以走的更稳。腾讯在电商的野心就如阿里对社交的渴望,但多年来双方似乎一直都用错了方向。2014年,腾讯以2.入股京东,拿到京东15%左右的股权以及上市认购5%的股权。QQ网购、拍拍网和易迅网,也被一起打包给了京东,自此,被外界解读为,腾讯此举算是宣告自家的电商做不起来。然而,对于“希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像水和电一样融入生活”的腾讯而言,电商注定是其不可能放弃的一块。坐拥近9亿月活用户数的微信、六成用户为90后的QQ,腾讯于电商上还有很多棋子在下。但当上线“搜一搜”功能,表现出“搜一搜商品直达小程序电商”时,预示着腾讯的电商梦彻底被唤起,据悉,微信即将实现“商品搜索”,即用户在“搜一搜”中输入商品关键词,搜索列表会直接呈现所有以小程序为载体的商品结果,而每一个搜索结果都可以直接调转到小程序商品详情页。腾讯的电商梦一方面自己布局,一方面依靠自己的流量优势,扶持电商的伙伴们。在近两年,腾讯加大马力,为了围攻阿里,先后入局58、美团点评、拼多多、卷皮和微店等电商成为盟友,加之如今的唯品会。也不仅是国内,腾讯将视线瞄准了海外市场,腾讯Garena,旗下跨境移动电商Shopee第一年就把GMV做到了18亿美金,第二年GMV25亿美金,成为东南亚最大的C2C平台,势头几乎盖过阿里收购的Lazada。结语在2015年,天猫斥资283亿元收购苏宁云商约20%的股份,成为苏宁云商。同时,苏宁云商将以140亿元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巴巴新发行股份。交易完成后,苏宁将拥有阿里巴巴约1.1%的股权。但时隔两年后,12月11日苏宁云商却出售阿里巴巴集团股份不超过550万股,后,苏宁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比例将为0.81%。一边受到对手的夹击,一边遭遇盟友的“抛弃”,阿里最近似乎遇到了水逆。而唯品会与腾讯、京东的合作究竟会风雨同舟还是各自为战?这场看似双赢的合作,未来将帮助唯品会走向哪里呢?还将拭目以待。来源|品途商业评论《新消费时代,电商前三甲如何用品质为电商“提神”?》 精选八6月18日,备受瞩目的京东618年中购物节终于迎来了正日子。6月18日零点秒杀活动开始后,瞬间就有海量用户涌入,峰值订单被不断刷新, 第一个小时的销售额即超过去年同期的250%。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15点,从6月1日开始的京东618全民年中购物节期间,京东商城累计下单金额已超1100亿元。人海战术与无人系列一起上阵创纪录的订单意味着创纪录的物流,据测算,要完成这些订单的配送,快递员的行程总计将超过3亿公里。对于京东而言,要想在618期间保证用户的配送体验,并非易事。作为中国最大的同城速递平台——达达在这场“配送战”中的角色举足轻重。初步预测,今年618购物节全行业处理的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数倍,其中物流的压力主要集中在末端配送部分。今年618期间,达达除了承接京东商城的订单外,还服务旗下生鲜商超O2O平台“京东到家”的全部配送订单,以及餐馆、水果店、鲜花店等有本地配送需求的商户。此外,达达2C业务的个人用户同城速递需求量也增长迅猛。6月18日,达达宣布,其当日完成订单量已经突破400万单,刷新了此前由其保持的日单量300万单的同城速递行业纪录。公开数据显示,达达现有300多万名配送员,覆盖了全国超过360个城市,服务超过80万商家用户和3000万个人用户。达达相关人士表示,之所以能够直面618、双十一等物流压力,迅速消化波峰订单,与达达独特的共享物流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达达拥有的300多万配送员分布在全国360多个城市中,在大数据和弹性奖励机制的共同调配下,保证了运力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快速完成,有效应对电商大促带来订单的峰谷波动现象。除了达达的“人海战术”之外,京东对于“黑科技”的运用也是越来越娴熟。618期间,京东的配送机器人、无人机等继续大显神通,除了完成配送任务之外,继续成为“吸睛利器”。在中国人民大学、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等配送地点,配送机器人以及无人机的出现,都引发了大量围观。对此,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表示:“和机器人技术将再一次掀起新的产业革命,我们用了很长时间让大家认同京东是一家成功的零售公司,也会用更短的时间让大家认同京东是一家成功的技术公司,因为创新一直都是京东人弥足珍贵的品质和锐意进取的动力。”女性消费者撑起京东半边天曾几何时,在不少人看来,喜欢3C产品的男性用户撑起了京东,而除了3C产品什么都喜欢的女性用户撑起了阿里。如今,随着京东品类的越来越多元,女性用户也正在撑起京东的半边天。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本次618购物节上,女性消费者占据了半壁江山,参与大促的女性用户数量领先于男性,面向女性用户的珠宝、服饰、奢侈品、生鲜食品等品类的销售额大幅增长。截至6月18日11点,珠宝品类已经超过去年618全天的销售量,其中表现强劲,的销售量已经超过去年618全天销量的13倍,周生生的销量达到去年618全天的2倍。潮流饰品销售数量已经达到近5万件,潮流时尚品牌也表现出强劲的销售业绩,女性用户也成为进口食品的主力,在6月18日凌晨的疯狂2小时期间,进口巧克力销量是去年同期13倍,进口粮油是去年同期5倍。截至6月18日10点,京东生鲜自营订单销售额同比增长970%。其中,女性消费者比较喜爱的芝士蛋糕、冰激凌、奇异果、芒果、大樱桃等产品销量增幅明显,自营果蔬品类同比增长2000%,自营冷饮冻食同比增长1200%。白条交易额6小时超去年618全天在京东商城订单创纪录的同时,作为促进用户“剁手”的利器,京东金融也是功不可没。来自京东金融的数据显示,在6月18日当天前10个小时里,交易额同比增长240%。此外,618开始仅6小时白条交易额超去年618全天;仅9小时京东支付交易额超去年618全天。与此同时,京东金融也将618的战场延伸到了线下,联合800万银联商户一起参与618,6月1日-6月18日期间,京东支付线下交易额同比增长10倍。除了支付,在用户福利方面,从6月1日至今,京东金融已经通过白条免息、支付立减、满减返券、现金等活动,为用户送出3.5亿元优惠福利。同时免费送出2500万份各类,包括、物损险、拒收险、价保险、延保险、运动意外险、美妆质量险等。在商户服务方面,京东金融的务共为60%的京东供应商和第三方商家提供了115亿元贷款支持,京东众筹更是帮助近千家创新创业企业登上618的营销盛宴。对此,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表示,今年618,京东金融用强大的科技能力保证了消费者的无忧体验,并且通过分析、AR等黑科技的应用,增强了京东金融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感,实现让消费者少花点、多买点,商家卖好点、赚多点的效果,践行了“金融黑科技 让钱聪明点”的初衷,也为年中购物带来了多样化、创新化、场景化的新玩法。“今年618的热情似火,从线上到线下,从城市到乡村,从品牌商到消费者,618由京东的生日演变为了一个全民的节日。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参与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前行,为品牌的崛起和消费的升级不断创造着价值。这既是我们13年砥砺前行的结果,也是互联网改造传统经济的必然。” 刘强东表示。《新消费时代,电商前三甲如何用品质为电商“提神”?》 精选九题图来自:视觉中国上周三,就在我们发出《阿里京东都在涨,唯品会股价却缘何暴跌?》一周后,突然两家计划合并的消息开始疯传。在文章中,我们探讨了京东和唯品会合并的价值,但也探讨了为何互补的两家公司为何又难以合并。虽然双方都迅速否认,但依然给人无限遐想,毕竟双方在用户、业务等方面的确存在极高的互补性。京东收购唯品会消息传开后,东哥收到了几家投行电话咨询“具体什么情况?”,“东哥直报”是亿邦动力旗下公众号,与我无关。”我在第一时间向京东几位高管进行了消息确认,并无此事。这让我们想起了2016年6月份传出京东收购1号店的消息,但一样被双方否认了。但不久后,沃尔玛战略入股京东,而1号店也实质上一并送给了给京东。这就如2014年3月腾讯战略入股京东,易迅网被京东实质并购。无论是京东收购腾讯电商(易迅网),还是收购沃尔玛电商(1号店),都让市场感到惊讶。根据墨菲定律,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这里的“你”,当然是指阿里巴巴。无论传言会否成真,我们都认为有必要认真探讨一下为唯品会的价值。作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唯品会的股价在2015年4月达到历史最高点30.72美元,市值高达178.79亿美元,而两年过后现在却只有69.。当前股价是否合理?未来成长能有多高?东哥研究部门翻阅了唯品会近期所有的财报数据,也访谈了较大的供应商商家,和唯品会前中高层做了长时间的沟通。下文,我们将做深入的分析,既展示问题和挑战所在,也从客观角度分析唯品会的真实价值,不应该被负面情绪影响。比如很多人关心的老用户在流失?复购率在下降?还有品类扩张失败等等。用户增速在放缓,但用户粘性高于京东唯品会在一季报中披露他们预计今年2季度可以实现170-175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6%-30%。从历史来看,他们的预测很少失准。除了2015年3季度有MISS预期,其它季度都超过了预期值。资料来源:公司财报在2016年《财富》杂志发布了增长最快的100家公司,美国自然健康时尚集团排名第一,Facebook第三,而第二名被中国公司唯品会夺得。该榜单是根据入围公司在近三年里的营业收入、利润和回报率等多纬度而编制。当然,历史不代表未来,我们还是需要详细分析唯品会是否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在过去4年,唯品会的收入增长和用户数增长保持高度一致。考虑到2016年唯品会的活跃用户为5210万,仅仅为4.67亿网购用户的11%,我们认为未来唯品会的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仍然会是用户数量的增长。资料来源:公司财报唯品会16Q2活跃用户为2300万,在此基础上增长26%-30%的话,预计二季度的活跃用户可以达到2900万-3000万。我们认为这一增速将主要受到行业大环境的影响。首先,目前网购用户仍然维持着两位数增长。根据CNNIC的调查,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网购用户为4.67亿,比2015年增长了12.9%。资源来源:CNNIC报告就特卖这一细分领域来看,其增速要快于整体网上零售增速。根据,易观智库的预测,2017年特卖电商增长率将达到48%,高于整体网上零售的23%。所以我们认为特卖模式的依然有自己强大的市场机会。资料来源:易观国际数据事实上如果我们看新起来的,包括贝贝网、卷皮、拼多多等一些明星创业电商,基本都在模仿学习唯品会特卖特价模式。另外唯品会早已不只是做尾货的特卖平台了,在2016年第二季度分析师电话会议中, 沈亚提到当季新品和平台特供品已占37%,相信未来占比只会更多,不会更少。特卖,也并不等于尾货,从2014年开始唯品会就要求供应商销售的库存不超过1年时间。另外很多人担心唯品会的老用户复购率问题,至少财务数据有这方面的担忧。但实际上我们访谈的数据显示,唯品会每月销售额有差不多90%来自老用户,老用户每月购买2次,这个购买频次,实际上远高于京东。品类扩张较晚, 但增速很快关于品类扩张,如果和阿里、京东比较起来,唯品会的品类扩张看上去并不成功,依然比较依赖于偏女性用户的服饰箱包品类。服饰箱包品类在2016年销售额占比已经下降到了不到60%。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但这主要原因在于唯品会扩张品类太晚的缘故,而不是本身做的不够好。唯品会成立时间本身较短,2008年12月份才上线,2012年3月上市才充实了资本,而真正做品类扩张已经是2013年以后的事情,比如2014年2月份收购了乐蜂网。唯品会收购乐蜂网,在资本层面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在业务层面也极大的推动了美妆业务,进一步阻击了聚美优品在女性用户市场的扩张。2016年唯品会收入565.9亿,化妆品业务贡献了77.5亿元。另外母婴、家居、数码和小家电业务,发展速度也非常快。淘宝一开始定位就是万能的淘宝,是平台模式,所以就不存在扩品类的问题。而京东扩品类相对成功,和它做的早有直接关系。京东从07年就开始积极拓展非3C数码的品类,比如家电,从09年开始开始突破家电品类。不过,在访谈过多家唯品会大卖家后,我们认为唯品会调整战略后将导致短期内的业绩波动。所以我们认为唯品会的品类扩张虽然没有办法直接和阿里、京东比,但基于它扩品类时间长度,依然是非常成功的。但或许还不够激进,比如京东在扩品类的时候,牺牲毛,甚至可以忍受三五年这个品类亏损的状态。天猫防御服饰,京东拓展服饰品类虽然唯品会在业务上面临着很多挑战,但通过我们对供应商以及离职中高层的大量访谈,可以把这类问题归结为战略转型时期的业务阵痛。从2013年正式开始的品类扩张,自建物流,进军互联网金融等等。在转型升级中,利润会受到影响,不同品类的供应商业绩难免会受到影响。唯品会当下面临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潜在的竞争压力,上周包括韩都衣舍、茵曼在内21家品牌宣布站队天猫,将与天猫独家战略合作。我们在指责天猫,滥用市场垄断权利的时候,唯品会独家合作品牌更多。最新一个季度披露的资料显示,唯品会累计合作品牌已近22000个,其中,有2000多个为全网独家合作。虽然直接影响不大,但从长远趋势来看,阿里、京东和唯品会在服饰箱包品类将面临更多的激烈竞争。但具体到特卖业务本身,阿里已经败退。2016年12月阿里宣布聚划算和天猫业务合并,聚划算变成天猫下的子业务。特卖只是作为营销手段,而非主要的销售方式。京东一直都有特卖业务,但整体规模也就只有小几十亿。特卖业务的壁垒,依然还是很高。至少我们不认为阿里和京东会在特卖业务上会构成对唯品会的威胁。唯品会特卖业务价值如果以26%的增幅计算的话,唯品会2017财年有望实现713亿元,活跃用户6560万。2016年,唯品会客均订单5.2个/人,假设今年维持这一频率,那么2017年唯品会有望实现订单3.41亿件。履约费用率:唯品会的资本支出在2014年仅仅为17.2亿,2015年突然飙升到41.8亿,2016年为27.9亿。他们在去年中预计17和18年的资本支出将会渐渐地(gradually)上升,其中80%将用于物流业务,包括购置土地、建造仓储。此前我们和唯品会高管交流,我们获悉的数据是唯品会自建的仓储物流面积达到了250万平米,而这个面积远大于京东。唯品物流的配送团队规模也达到了3万人,仅次于京东物流的6万人。截止到2017年3月底,唯品会的订单自配占比已经达到了93%,物流业务已经达到了盈亏平衡点。以上信息都显示唯品会在物流上的投入已经过了高峰期。唯品会的履约费用率从2012年的13.9%下降到2016年的8.7%,我们认为今年至少可以下降到8.5%左右,对应60亿元。另外,大多数人忽略了唯品会物流(品骏)本来就是开放的,通过接入外部订单获取收入。如果算上收入部分,唯品会自建物流实际上降低了物流履约成本。但重要的是,唯品会物流(品骏)收入部分无法直接展现出自建物流的全部价值,比如增加用户忠诚度,吸引更多潜在用户。服装退货率在任何平台都一直比较高,方便退货的确非常重要。从长远来看,唯品会物流会类似京东物流一样,不断的开放,从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营销费用/技术与内容费用/管理费用:从历史数据来看,这3项费用的收入占比约为11%。其中营销费用率一般为5%左右,未来如果想进一步拓展用户的话,这一比例有上升的可能。管理费用率在过去3年分别为4.2%、3.2%、3.4%,如果继续不断招商增品牌的话,相关费用也必然增加。假设毛利率24%,综合上述费率,我们预估唯品会今年的运营利润(income from operations)可以达到32.1亿元。所得税以23%估算,17年净利润大约24.7亿,同比增长24%。如果以PEG=1来给估值的话对应24倍PE,市值为592.8亿人民币或者87.。实际上唯品会的净利润可以更高,任何电商公司都需要拓展新业务,增加自己的想象空间。不考虑物流投资,只是唯品金融,今年预计会带来5亿元左右的亏损。唯品会目前亏损的金融业务预计在年底剥离,但不会对今年财报产生影响。只是单独看唯品会主体业务本身,2017年做到30亿以上的净利润,未来两三年还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问题并不大。预计到2020年,唯品会净收入将达到1232亿元,核心业务净利润达到51.84亿元。即使只是给2017年预期利润的20倍,唯品会核心业务估值也在89.。这让我想起了3月份拼多多最新一轮融资,估值达20亿美元。虽然5月份GMV达到了50亿元(唯品会的二分之一),但收入却微乎其微,几乎是靠罚款获得,谈净利润更是遥不可及。换个角度看唯品会,全年700多亿收入,近30亿的净利润,只有拼多多的2倍多市值。真是面粉比面包贵。唯品会2017年预计交易额将超过1000亿,也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唯品会的价值。假设阿里巴巴收购,并将唯品会完全转变成一个类似天猫的平台模式。如果是天猫平台1000亿交易额,会产生多少收入,多少净利润?5%扣点+不低于7%的广告费,差不多是120亿收入,70%的毛利润率,55%以上净利润就是66亿。即使是100亿美金估值收购,也不过10倍市盈率。阿里收购唯品会,肯定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买卖。当然如果阿里成功收购唯品会,京东服饰将会更难做了。唯品物流(品骏)价值超过从外部简单看,唯品会自建物流并不划算,用三通一达3块钱可全国包邮,为啥非要自己做。用第三方物流,唯品会履约成本迅速下降,瞬间多了几十亿的利润。那么我们就假设唯品会将自建物流,能够拿到多少钱?简单的估算一下唯品会物流业务的价值。截止到2017年3月底,唯品会账面上的房产和设备(Property and equipment)为46.1亿元。以80%投入物流估算,即36.9亿元。此外,唯品会账面上还有30亿的土地使用权(Land use rights),这主要来自于过去3年唯品会对物流业务的投入(14-16年,唯品会用户购买土地的金额分别为1.3亿、19.9亿和8.2亿,三者之和非常接近30亿)。土地会升值,但考虑到设备的贬值,两者一定程度上会互相抵消。所以,唯品会物流业务的价值大概就等于36.9亿+30亿=66.9亿人民币或者约10亿美元。显然现在这些物流资产价值就远超过了10亿美元。如果按照资产重置成本的方式计算的价值,10亿美元是远远不够的。唯品会金融估值不超过10亿美元虽然唯品会金融有独立发展融资计划,类似于阿里的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我们通过对比京东金融判断唯品会的金融业务大概值多少钱。用户数量方面,京东金融的用户约1亿左右,而唯品花的注册用户则是1000万。方面,截止到16年4月,京东金融累计发行的ABS已经达到了55亿人民币,而唯品金融则在今年1月刚完成第一支ABS产品,金额为3亿人民币。牌照方面,京东目前拥有支付、基金销售、商业保理、、支付许可,以及跨境电商牌照。唯品会的牌照包括了支付、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保险经纪、小额贷款等。我们从获得准确的消息是,最近在融资的京东金融的估值为648亿人民币。综合双方比较,我们认为唯品金融的价值约为京东金融十分之一,64亿人民币左右(9.5亿美元)。所以综合来看,唯品会值多少钱?唯品会特卖核心业务价值89.55亿美元,加上未来可能剥离独立发展的唯品物流(品骏)10亿美元,唯品金融9.5亿美元,唯品会整体公司价值应该在。问题在于京东不可能按照1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唯品会,京东需要唯品会的特卖业务,并不需要唯品物流和唯品金融业务。一切皆有可能,但价格谈判,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这需要刘强东和沈亚需要超远的智慧。【钛媒体作者介绍:李成东,东哥投后创始人,微信 lichengdong2016;赵骐,东哥投后管理行业分析师】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新消费时代,电商前三甲如何用品质为电商“提神”?》 精选十这几天互联网企业迎来了集体狂欢,网易、搜狐、新浪微博都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股票大涨,市值激增。电商领域的老大哥们也没闲着,2月21日,唯品会发布了公司截至12月31日的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报。2016年,唯品会总营收为人民币565.9亿元,同比增长40.8%,这一也使得唯品会股票大涨7.15%(2-21收盘统计数据)。而阿里则因为与百联联姻,股票也有小幅增长。只是资本就如一阵风,当渐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电商网站们的下半场故事又该如何继续?流量红利消失成为常态,下一个流量势能高地会在哪里曾经那个疯狂的、传奇般的流量时代,惶惶然正接近尾声。电商的从几毛、几块飙升到上百甚至过千元,让站在十字路口的电商平台,彷徨无措……一、红利消失,正是这个时代共同的故事如今,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阅读量下降,视频网站、新闻媒体、各种移动应用APP的流量减少,阿里巴巴双十一总交易额达1207亿背后却是无数电商商家因经营不善导致获取不了流量。尽管移动互联网的总流量还在增长,但其增速与当年互联网的疯狂增长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更为可怕的,传统的流量思维正在加速破产。我们知道流量的本质是用户时间,也就是等于用户数与用户使用时间相乘。用户数量越多,停留的时间越长,获得的总流量就越多。但是现今这个公式越来越不灵了,我们得看看这个公式的真实逻辑:流量获取能力增速=互联网流量增速/竞争个体数量增速。一是因为互联网流量增速在逐年下降,互联网用户总数趋于稳定,而用户使用时长又基本被挖掘殆尽(每个用户有且仅有24小时/天)。这意味着个体流量增加将愈发艰难,当总的蛋糕只有那么大,你分得的蛋糕再难变多。二是因为竞争个体数量在迅猛增加,当前的竞争对手概念已经有了一个绝对性的跨越。竞争对手已经上升到时间这个维度:谁与你抢占用户时间,谁就是你的竞争对手。无数新兴媒体在兴起,尤其是垂直领域媒体的增加,他们作为用户的时间杀手,与你抢用户流量,总在不同程度瓦解电商平台的用户阵营。这结果是电商平台流量不断丧失,获取流量的成本不断上升,商业变现机会在缩窄。根据CNNIC公布的《2016年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电商网络购物PC端的增幅已经降至12.9%,手机端也只有29%的增幅,创造近年新低。所以,电商行业能跑赢大势的已经屈指可数。从唯品会的财报上看看,除了刚提到的2016年全年总营收56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外,其毛利润1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4%;全年活跃用户数同比劲增42%,达到5210万;全年总订单量同比增长40%,达到2.698亿单。从这组数据看唯品会仍然在领跑行业,因为对比阿里和京东在最近的几个季度他们也都逐渐放缓到了四成左右。有意思的是,近日,美国零售行业杂志《STORES》(STORES Magazine)联合德勤(Deloitte)公布了2017全球250强零售商排行榜,其中,唯品会位列全球250强零售商的第157名,较去年上升了89名,同时以零售额收益复合增长率184.6%的成绩再次蝉联全球增速最快零售商。在同期公布的全球50强电商排行榜(Top 50 e-retailers)中,唯品会也以2015财年的60.84亿美元电商营收跻身全球前十强,位列全球第八,同时也成为进入全球十强的中国电商三甲之一。这些事实或在告知:中国电商,只要看这三家了。二、下一个关键点:掘挖势能高地但故事讲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在中国电商整体开始放缓的背景下,寻找新的能“自带流量”和“用户”的“流量源”成为各个电商巨头的头等大事。不要以为阿里的不断收购就是为了满足马云嗲嗲“买买买”的购物欲,这恰恰暴露出阿里对于新流量来源的渴望和着急。前不久,唯品会携手腾讯QQ空间亮相纽约时装周,搞了一场“AI+时尚”大秀——“中国95后流行大数据”先锋时装秀,并定义了由“Consumer”定义“Fashion”的C2F新时代,这其实和年前马云高举“新零售”大旗出奇的一致,都是在聚能造势,希望能获得新一轮具有强大势能的战略高地。这背后其实也是相同的逻辑。1、流量不等于收益,客户价值才等于收益,尤其是“客户终身价值”,电商不该再为买流量而买流量,而需要抛弃流量思维,挖掘客户的现有和潜在价值的最大化。事实上,如唯品会所言,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总活跃用户人数、复购客户人数和总订单数量增加。2、新的能自带势能的流量源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a、呈现需场景化。阿里与苏宁、百联等线下零售的联合无疑不是盯着线下场景,唯品会发布《AI+时尚:中国95后流行色报告》大搞时尚秀,也是在挖掘时尚界最疯狂的、最天然同时又自带流量和关注度的线上线下场景。b、电商内容开始人格化后并表达人格化。不要以为唯品会借力CJO周杰伦、代言人昆凌等就是简单的明星代言。这和淘宝推淘宝达人一样,是让周杰伦、昆凌这样活生生具有特定气质、消费主张和生活信仰的人来传达唯品会的“品质”生活主张,而周杰伦、昆凌又自带流量和粉丝,极具势能。c、电商的新势能基地,需要逐步弱化购物本身,并强化其信息价值,流量变现价值也是建立在信息价值基础之上。这具体表现在一是知识,本质是帮人们省时间;二是娱乐,它的本质是帮人们花时间。如果说上天猫、京东、唯品会这些品质有所保障的平台(而不是去抢地摊货)购物是帮助用户花时间,那唯品会联合腾讯QQ空间发布《AI+时尚:中国95后流行色报告》,找昆凌代言等就是在尝试帮用户省时间,数据报告是知识价值,简单的说就是帮用户做筛选,告诉他们如何买。昆凌代言就是推荐机制,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告诉他们该买什么。电商下半场,“全垒打”或成常态既然我们清楚了什么才是有势能的流量源,那么再讲讲该如何做,其实,就两个方向。1、通过打造品牌延长用户与平台维系的时间;2、通过打造多层次的场景需求来提高用户对于电商平台产生的价值。具体来说:一、深度挖掘客户价值,从用户运营到品牌运营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购买某个商品不仅是因为其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其带来的精神或心理上的满足感,而这些就由品牌来体现,电商平台作为渠道品牌也是,现在再难看到有人会因为自己在淘宝上购物而自豪了吧。因为扎实品牌才能够捕获客户的芳心,延长客户消费品牌产品的时间。有人戏言说:“中国电商logo凑一起都够组一个动物园的了。”在天猫猫、阿里狗之间,唯品会剑走偏锋,选择以亮眼的粉色来塑造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另外,老子《道德经》有句“预先取之,必先予之”,也就是要深度挖掘客户价值就得省得花钱做投入,不要忘了,电商网站是个烧钱大户,苛刻的华尔街却能容忍亚马逊十几年赔本赚吆喝。唯品会也是,2016年全年,唯品会的运营支出为112.5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营销开支为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唯品会称,这是因为公司增加投入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吸引新用户和拓展市场份额。其实,这都不用解释,资本市场给予的就是最好的回应,据说世界三大评级机构对于唯品会给出的评级如下:Fitch给唯品会的信誉评级为BBB+,Moody’s评级Baa1,SP评级BBB。既然资本市场能接受苦等了十几年的亚马逊、至今未盈利的京东,那连续17个季度实现盈利的唯品会花这点钱用在对未来的投资上,又为何不可?唯品会首席财务官杨东皓也表示,唯品会的自由现金流是实现营收增长的关键,下一步将提升唯品会的订单履约时效和配送能力。故事需要讲,信心得留在心中。二、跨境电商,两个新场景对于同一个消费者,不同的场景可挖掘更多的价值。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天猫和京东已经发力,早在2013年唯品会就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2015年正式成立互联网金融事业部。业务布局上,2015年之前主要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2015年之后开始推消费金融等更多金融业务,2016年9月,唯品会全资收购了第三方支付公司浙江贝付,获得了支付牌照,意味着唯品会开始实现了自有支付,进一步完善支付业务布局。而此前,唯品会还拿到了保理牌照与上海、广东两地的小贷牌照,并且成立了商业保理公司、网络小贷公司。2017年2月,唯品会旗下子公司上海品众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发行了一支额度3亿、以为的——中金—唯品花第一期。阿里、京东、唯品会“插手”互联网金融都是主要依托电商平台,只是前两者又有所侧重,比如在消费金融领域,2014年2月京东金融依托京东商城搭建消费场景,并基于小额贷款公司牌照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京东“白条”;阿里瞄准消费端,支付宝的众多支付方式中有花呗、余额宝、等等。另外在跨境电商上:天猫国际、京东国际、唯品国际仍然排在行业前三。值得一提的是,据易观智库数据提到的,唯品会的跨境电商在自营型的市场里面排名第二,目前唯品会累积合作品牌20,000多个,其中全网独家合作品牌达2,200多个。唯品国际通过“产地直采、自营正品、免邮包税”的策略,透过在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买手团队建立的选品优势,规模采购建立的价格优势,以及海外仓和国内保税仓的快速配送优势,订单实现100倍以上的快速增长。另外网易严选也在加足马力,进入第一阵营。互联网总是充满故事和变数,所以电商下半场,故事将从变流量驱动为用户驱动开始,除了顺应“场景化、国际化、个性化、社交化”的“新四化”大趋势,更需要苦练内力。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别的不清楚a,不过米.族金融的这个真的投了。之前进入了上海备案前100,挺火的,感觉比较稳,继续支持。
我是熊猫BABY品牌运营部负责人,该篇帖子所编写内容完全属于与事实不符,是对我品牌的恶意中伤诋毁,本企业属于合法经营中的正规企业,从未做过以上文章所写的骗人的事,发布该篇不实文章的个人我们会追究责任。
此文章内容不属实,有意损害澳嘉公司名誉权,希望网站管理者,对此文章进行相关处理..
一个很XX的平台,客服打了四遍电话没人接,手机app告诉我在更新不能用手机操作买标,等了一天没有新手标提现手续费5万扣款250,重点是提现时候系统非常卡,提现到账才发现被扣了250元
楼主明显是用标题敲诈平台,目前有些人利用互联网传播功能,以不适过期信息,危害企业的声誉,达到拿钱删帖之目的。具有刑事犯罪之嫌疑。
张佳笳你拉黑我仲叫我唔好揾你,旺角送你走时你话最迟初十五拎俾我,我答应你的事做了,但你答应我的事肯定冇做,丽江返来唔講声全部拉黑我,自己冇做到仲恶人先告状起屈到我度,点会唔揾你呢一定揾你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小骗的老母真好操
我们在选购短期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根据你的投入期限,资金用途,以及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等综合考虑来做出最终决定。只有通过这样层层的筛选,才会让你购买到更加靠谱的短期理财产品。现在监管都不让平台有风险保证金了,履约险应该是现在安全等级最高的了。就是保险公司和平台合作,给借款人买保险,保借款人能履约还钱。如果借款人不还钱,就有保费了呗。不过这个也不是一般平台能谈下来的,得是资产风控都非常好的平台才有可能做,不然谁都不还钱让保险公司赔保险公司又不傻。不过也要警惕有平台上假的履约险,要擦亮双眼。目前履约险我买过和信贷,XXXXX,米缸金融都还可以,合作的都是大公司。不过网贷有风险,不管是什么保证都要擦亮双眼比较好。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消费者云服务部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