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结核应该腰椎骨质增生做什么运动好动

腰椎是人体比较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的部位,也是人体骨骼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正骨是在中医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用来治疗各种腰椎疾病。腰椎正骨几天能活动,这需要依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而定。另外,想要治疗腰椎病,除了可以正骨之外,还可以选择运动疗法和预防性治疗。

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全身放松。医生位于患者左侧。根据"轻-重-轻"的原则,先用揉按法在病人腰椎两侧软组织进行放松治疗,约5~10分钟。待局部软组织完全放松后施予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医生用一手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抵住臀部,或一手抵住患者肩后部,另一手抵住髂前上棘部。把腰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闪动(操作时动作必须果断而快速,用力要稳,两手动作配合要协调,扳动幅度一般不能超过各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患者侧卧另一侧,用同样的方法作另一侧腰部斜扳法。最后再用揉按法在局部进行放松治疗,约0.5~1分钟。每次治疗15分钟左右。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正骨治疗后再给予超短波治疗,仪器采用国产落地式超短波治疗仪,患者仰卧在治疗床上,治疗电极按腰腹前后对置法放置,仪器输出量以患者感觉治疗局部出现舒适温热感为宜。每次治疗15分钟。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

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体质等情况调整运动量。每个动作作5~10次,每日训练1次,5次为1疗程。具体方法如下:①仰卧位。两膝屈起贴腹,用手抱膝,使腰部平贴床上,腰肌和下背部肌肉放松。②俯卧位,两手扶床。抬起头及上体。③俯卧位。直腿抬起,两侧交替。④俯卧位,两手放背后。抬起头及上体。⑤仰卧位。挺胸,使背部离床。⑥仰卧位。抬起臀部离床。

患者临床治愈后如果能经常坚持运动训练,可不断增加腰部稳定性,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复发。具体方法可按运动疗法的内容和步骤进行锻炼。1~2个月锻炼1疗程即可。

}

腰椎痛是一种在很多人群中都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期坐着工作的人而言,腰椎痛等各种腰椎症状都是比较多发的。腰椎痛还会引起其他类型的疾病,比如说腿骨痛。腰椎痛是可以通过很多方法进行治疗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腰椎痛的几种治疗方法。

将药物注射于痛点和神经根周围称为封闭疗法。主要起到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一般物理治疗包括按摩推拿、针灸、电疗、拔罐、激光、超声波、石蜡疗法等,此类疗法也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为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腰椎痛是腰椎病的典型症状,由于腰椎病的病人多数伴随慢性腰肌劳损,梨状肌肉紧张,腰椎病压迫的神经随神经走过的部位肌肉痉挛造成腰腿痛,一般医院会用理疗、推拿、针灸等治疗手段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所以做过理疗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疗时会舒服一点,不做后又会和从前一样。所以说,理疗、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只用于腰椎病的配合治疗。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为了避免常规开放性手术的大损伤问题,减少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在显微外科和关节内窥镜辅助腰椎间盘手术,虽然是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对正常骨关节的破坏,但微创手术一样是手术,也有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另一个最主要问题在于手术视野变小之后,难以干净彻底摘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增高了手术不成功的风险。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休息者,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手术改变了人体原有的组织结构,属于创伤性疗法。患者比较痛苦,手术破坏人体组织,造成人体组织结构的改变,容易增加其它组织的病变,经如,有些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后,容易引发其它腰间盘的退变或造成不同程度的膨出或突出,还容易产生神经沾连或腿脚麻木,失去知觉,尤其容易引发骨质增生或椎骨不稳。所以手术疗法只能在不得已时采用,腰突症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自限性或自愈性疾病,应尽量选用保守疗法。

}

腰椎是人体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比较容易产生各种疾病的部位。腰椎病就是一类困扰着很多人的健康问题。而对于腰椎患者而言,在患病的时候,是会出现各种症状的,比如说有的腰椎病患者会有脚胀痛的症状。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体征。

(1)腰椎侧凸  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

(2)腰部活动受限  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因为前屈位时可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拉。

(3)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  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间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1cm处,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痛。约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1)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窝不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在阳性病人中,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屈曲患侧踝关节,再次诱发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有时因髓核较大,抬高健侧下肢也可牵拉硬脊膜诱发患侧坐骨神经产生放射痛。

(2)股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则为阳性。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1)感觉障碍  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2)肌力下降  70%~75%患者出现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3)反射改变  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腰5神经根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骶1神经根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椎骨质增生做什么运动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