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玉米价格表还会涨吗

玉米价格会不会大跌? 看国务院的专业人士怎么说|玉米|价格|粮食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时下已经是9月份,新马上就要上市,而今年实行了8年的临储收购将不再执行,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内外,甚至是国内外都看空新玉米上市之后的价格。甚至有众多机构纷纷预测,玉米到底会下跌多少,有说0.7元/斤,也有说会跌到0.6元/斤,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作为玉米市场改革的第一年,我们很多人心里都没底,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参考,静书找了一篇今年5月份的时候的一篇文章。为了方便大家理解,静书将在文章中穿插一些解读。
  改革时机已到
  2016年3月底,国家宣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这意味着实施了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即将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收购”。
  首先,国内库存充足、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宽松,为改革临储等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足够的回旋空间。如目前玉米临储库存可以满足国内一年的需求。
  其次,稳定的粮食产能基础是推进粮价政策改革的根本保障。产能在,粮食就在。若主要品种出现供需结构失衡,只要采取一定的刺激措施,粮食产能就能够转化为实际生产。近几年临储政策对粮食产业影响深远,2015年临储价格调低以来,各类市场主体已对粮价政策改革达成共识,且普遍认为玉米临储价格调整还未到位,对今后国家政策进一步调整形成预期。2015年9月,国家对玉米临时收购价格作出重大调整,从2014年的1.12元/斤降到1元/斤,收储价格降幅达10%。认为,这次调低临储价格属于过渡性调整,政策调整远未到位。
  这里也就是说,今年的玉米价格,至少会低于去年1元/斤的收储价格。
  基本逻辑是什么?
  程国强进一步表示,解决粮食高库存问题,不能仅限于采取消化某个单一粮食品种库存的专项措施,而是要系统谋划、顶层设计政策改革方案,从根本上消除库存形成机制。
  从改革的逻辑看,关键在于必须纠正价格支持政策对各粮食品种价格的过度干预,建立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通过调低乃至取消价格支持来消除其对市场的干预和影响,把粮食价格形成还给市场机制,另外通过直接补贴措施来“保收益”,实现定向施策,价补分离。
  程国强解释:“必须在改革中统筹兼顾,配套建立粮价改革利益补偿机制,使种粮农民在改革中利益不受损、收益不减少,种粮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这也意味着,需要配套实施既不扭曲市场,又能实现“保收益”目标的粮食收益补贴措施。
  这里说的是,既要去库存,又要保障农民的收益,
  路径与可选方案
  如何推进粮食“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促进形成“市场化收购”+“补贴”新机制?程国强建议要按照“定向施策、价补分离,创新调控、综合配套”思路,采取“退出粮价支持”+“种粮收益补贴”+“创新粮食调控”“三位一体”组合式改革,形成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以直接补贴为主体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
  程国强向《民生周刊》记者展示了他建议的改革路径和改革方案:
  首先,退出粮价支持,粮价政策改革的起点是退出市场扭曲机制。建议在今年全面退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同时,分阶段将水稻、小麦的最低收购价降至合理水平。调整到位后,对水稻、小麦、玉米等重点粮食品种,另行采取随行就市的托底收购措施,为农民卖粮提供基本保障。
  在玉米收储取消之后,水稻、小麦的收储价格也将下降。但是会保持在托底的价格水平。
  其次,“种粮收益补贴”是粮价政策改革的配套措施,主要用于补偿粮价改革对农民收益的影响,有效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种粮收益补贴”实质上是“目标价格补贴”的升级版,其不与具体粮食品种挂钩,任何粮食品种均有获得补贴的权利,属非特定产品补贴,即对所有粮食品种的种植补贴。
  价格补贴,直接补贴农民,保障农民积极性。
  最后,创新粮食市场调控机制,抓紧建立与粮价政策改革配套的新型粮食调控体系,重构粮食市场的结构关系与稳定机制。
  妥善解决粮食临储库存问题,既是当前推进粮价政策改革的重要保障,更是当务之急。
  程国强表示,降价销售是基本选项。在全球粮价低迷、国家调低临储价格的背景下,目前临储库存粮食不存在顺价销售的可能。要想有效消化临储库存,就必须考虑降价销售。
  不过,降价销售实质上是玉米临储库存成本的贴现,程国强认为是最为有效的库存减损方式。他建议应当机立断,采取降价方式消化库存。
  此外,分类处置、分期消化可以把握好销售节奏,避免对当期市场形成冲击。
  国储的2亿多吨玉米,想要出售,必须是降价。但是要分批,不能短时间内大量销售,不能对玉米价格造成冲击。这也可以解释,今年玉米拍卖以来,国储释放的玉米拍卖量从少到多,完全是在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来决定。
  程国强还建议划转部分临储库存为调控储备,将2013年收储的部分玉米划转为调控储备,实行轮换管理制度。既可避免玉米降价销售大规模入市冲击市场,也可以为新粮收购腾出库容,缓解收储压力,还可减少降价销售损失。
  创新粮食市场调控体系
  要建立与粮价政策改革配套的新型粮食调控体系,推动政策从目前的以价格支持直接干预为主导的“增产取向”,向以价补分离、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供求基本平衡”转型,逐步形成以政策补贴为基础,预期引导、风险管理、储备调控、贸易补充等工具相结合的新型调控体系。
  在粮食供给紧张时,采取综合支持措施既“保供给”也“保收益”,统筹发挥进口贸易的积极作用,提高国内有效供给水平;
  在粮食供给相对宽裕时,要弱化价格政策作用,以补贴政策“保收益”为基础,重点管理好生产,严控进口,实现国内供需基本平衡。具体政策工具和调控机制包括:实施粮食产能补贴,建立预期管理机制,加强粮食市场风险管理,新设粮食调控储备,严厉打击走私,有效调控粮食进口。
  在这里说的则是玉米进口的态度,在国内玉米供应紧张时,要适度进口,发挥进口玉米的作用;在国内玉米供应充足时,要严格限制进口,以保证国内玉米价格正常运行。
  并且,文中多次以进口玉米成本与国产成本进行比较,也就是说,今年国产玉米的价格不会高于进口玉米成本太多。根据目前进口玉米成本元/吨来计算,进口玉米成本在0.65-0.75元/斤。根据以上推论,今年玉米均价保持在0.6-0.7元/斤的可能较大。
  (民生周刊)
  农产品集购网16988-全国大宗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油脂、玉米、大豆、小麦、、豆粕】免费资源发布、采购对接;报价-下点击前往报价,查看大宗农产品行情
林毅夫教授认为政府为了推行赶超战略,不得不扭曲体制。但究竟是体制导致了战略,还是战略导致了体制,是很值得进一步深究的。
基础科学的革命不受企业家精神影响,而是政府支持的科学家推动的,政府部门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专利制度的建立也是政府的工作。如果说中国落后是因为没有自由,我觉得这个解释没有抓到现代经济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
方便面肯定是当今中国涨价幅度最小的食品,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食品,可是为什么它会陷入空前的危机。
政府制定指导价可能是未来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做法,即通过听证会确立指导价,避免垄断定价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由此确保老百姓真正从“共享经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玉米价格还会涨吗_2017年玉米价格预测_专家最新分析玉米价格行情走势_今日玉米价格最新行情-生猪价
生猪价格网 - 轻松知晓猪价从此开始!
今日生猪价格、最新猪价行情、最新仔猪价格 [] []
     
当前位置: >
> 文章列表
生猪价格网为您提供2017年玉米价格预测分析,今年玉米价格还会涨吗?且看最新专家分析玉米行情走势,今日玉米最新行情,看看我们的玉米价格走势预测吧
[]·[]·[]·[]·[]·[]·[]·[]·[]·[]·[]·[]·[]·[]·[]·[]·[]·[]·[]·[]·[]·[]·[]·[]·[]·[]·[]·[]·[]·[]·[]·[]·[]·[]·[]·[]·[]·[]·[]·[]·[]·[]·[]·[]·[]·[]·[]·[]·[]·[]·[]·[]·[]·[]·[]·[]·[]·[]·
········
友情链接: |玉米价格要一直涨到春节前 真的假的?
来源:天下粮仓网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最近化肥价格上涨不少,而粮食价格却跟蜗牛一样,最近,好像要有好消息了,玉米价格要一直涨到春节?真的假的
  自打今年玉米收获以来,虽然东北地区实施了生产者目标价格补贴,却因为全国玉米库存实在太大,而且今年玉米没有了最低收购价的保护,因此农民手里的玉米始终没有等到理想的价格。
  甘肃、河北等地的农民朋友时不时问:为啥我们这儿的玉米没有补贴呢?
  说实话,看到大家手里的粮食不好卖,小编也是干捉急。但目前就是这样:今年玉米真得是取消了最低收购价,特别是镰刀弯地区,作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重点区域,更是不会有往年那样的补贴。想想看,再这样盲目地扩种下去,咱们的玉米最后只有一个下场:白白烂掉!这意味着咱们浪费了土地和劳动力以及国家的补贴,把粮食都糟蹋了。所以,咱只能改革,调结构,种别的市场上需要的。
  当然,国家并非让所有的农民都不种玉米了,那也不行,所以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玉米主产区,还是有生产者目标价格补贴。当然各地的补贴金额不太一样,大家还请自查,并且跟自己所在地农业部门去核实。
  玉米价格有所上涨?这是咋回事?
  尽管玉米价格前段时间一直比较低迷,但是,也有农民朋友可能发现了,这段时间好像又有上涨的趋势了。
  没错,这也是事实。据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截至目前,南北港口的玉米价格都有上涨甚至缺粮的迹象。据报道,广东港玉米库存仅为10.6万吨,远低于上年同期的25.7万吨,甚至比刚的10月上旬低1.5万吨,日前(600190,)玉米价格飙升,甚至出现“抢粮”现象。
  于是,有人开始怀疑,是不是之前的预测都是错的?为啥会这样呢?
  其实,出现这个状况主要是:雨雪天气给闹的。
  这段时间,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雨雪不停,尤其黑龙江等地有暴雪,严重影响玉米外运数量,与此同时导致北方港口到货量缩减,这些因素对其价格坚挺运行起到了支撑作用。
  从物流方面来看,自上周东北大幅降温以来,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日渐增加。然而,由于东北原本紧张的运力开始转向冬季取暖用煤,产区至港口的玉米运力继续捉襟见肘,进而导致东北港口玉米价格上涨。而伴随运力紧张及东北港口玉米价格走高,南方玉米集散中心江苏南通玉米价格由元/吨提高至元/吨,涨幅为30~60元/吨,进而带动长江流域玉米船运到货报价,可达到元/吨。
  但是,相对于全国2.6亿吨的玉米库存,而且国家近期内不会抛储,所以这种短时期内的局域性上涨并不意味着国内市场真得缺玉米了。只能说,国家宏观调控加上天气捣乱帮点忙,造成了一定时期内的局域内市场上扬。
  局域性上涨或将持续到春节
  虽然是短期内的局域性上涨,但好歹也是涨啊。如果这种价格涨势可以让部分农民借机出售玉米增加点收入,那当然算是一件好事了。
  近期,多家市场分析机构作出玉米行情预判:春节前,东北玉米价格易涨难跌!因为有五个挺价的利多因素,只有一个砸价的不利因素!
  目前来看影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下跌的唯一不利因素就是未来农户售粮高峰带来的季节性供应压力,但这一不利因素尚未得到体现。
  而利好因素则较多:
  一是当前物流紧张带来的流通渠道成本上升,一方面直接导致用粮企业用粮成本上涨,支撑玉米价格,另一方面产区玉米外运不畅,贸易商收购积极性不高,烘干塔开塔不积极,影响玉米上量;
  二是东北地区的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补贴政策使得用粮企业能够承受更高的用粮成本,同时提高开工率,增加对玉米的需求,均对玉米价格有支撑;
  三是取消临储后农户售粮周期延长,尤其生产者补贴下发后农户资金压力减少对市场观望心态增强;
  四是通常用粮企业在农历小年之前会完成春节前备货,而目前用粮企业普遍仅一周左右的库存,意味着在日之前除满足正常生产外,还需多备近6周的库存,这意味着12月以后用粮企业的收购量大致是目前的两倍;
  五是今年中储粮东北地区补库计划已开始,但目前仅处于零星收购阶段,后期中储粮补库的时间点和数量分布也非常重要,如果整个收购期分散性收粮对市场影响可能有限,一旦出现集中收购也将阶段性对行情形成支撑。
  综合来看,当前市场令玉米价格走低的因素虽少,但后市影响力却较大。目前农户售粮压力仍未体现,现货走势坚挺,短期内这一局面还可维持一段时间。
  专家:玉米长期看还将低位运行,不可盲目扩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长安认为,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前提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大豆、玉米、食糖、棉花等主要现货价格都受到了供给过剩的打压,因此(000061,)价格更多的时候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维持低位平稳运行的可能性更大。
  具体到玉米品种,2016年下半年以来玉米的价格也有走强的迹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玉米加工业的复苏,开工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从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十月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这个数据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还要高出1个百分点。而玉米加业在降成本、去库存中受益良多,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开工率已经达到了85%,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产能过剩80%的警戒线,这意味着玉米加工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不过,同样需要提醒的是,当前玉米加工行业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风险,切不可一哄而起,盲目地、大规模地新上玉米加工企业,否则会有重新陷入产能过剩的陷阱当中。
  编后语
  可能不少农民朋友都会说,玉米价格跌宕起伏,真让人头疼。如今要上涨,明年还种不?
  其实,市场行情,向来瞬息万变,影响因素很多。总体来看,国家在玉米这种农产品上去库存、调结构的大方向是不会变的。玉米的种植,最终仍然会以东北地区玉米带为主产区。那么,这也意味着,将来最有竞争力的还是东北地区的玉米。而其它种植地区,切不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死守着玉米不放,期待某一年东北地区歉收,捡个漏,赚一把。长远来看,还是得找到适合本地的优势作物和项目,才能获得长久发展。譬如,美国的农业种植按照地理、气候条件分为玉米带、棉花带、乳畜带等等,基本上不太打架。咱们呢,玉米从南到北都在种,能不互相争夺市场吗?
  所以,调结构,改品种,跟市场,重运营,是咱们农民未来需要多去研究的事儿。而各地方政府,更需要因势利导,帮助农民朋友找到合适的项目和出路,做好基本的服务,不能让大家迷迷糊糊地种地,到最后迷迷糊糊地赔。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左元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已有&0&条评论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您现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玉米价格暴跌至10年最低点,豆粕年前翘尾,都说饲料降价,为啥养殖户说涨了?
.cn/sbm/ 更新时间: 09:39:56
  临近春节,国内饲料原料及饲料价格似乎提前进入&假期&模式。就拿备受关注的玉米价格来说吧,去年11月底开始呈现连续下跌趋势,一脚迈进2017年行情仍未见起色,年前基本已经跌至历史新低点。同样自去年12月中旬开始下滑,疲软行情基本持续近一个月。玉米、豆粕全线下跌的情况下,其他饲料原料很难独善其身,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的原料集体跳水?原料的下跌是否意味着饲料也降价了?
  一、玉米再度跌至历史低点
  年初开始国内玉米价格延续2016年跌势,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全国二等玉米均价约1620元/吨,基本已经跌至近10年来最低点。远的不说咱就分析近期玉米价格走低的原因:
  1、新粮供应压力持续增加:年前东北基本进入售粮高峰期,市场供应压力持续加大,导致当地玉米价格的下跌。
  2、华北玉米遭受&排挤&:前期东北玉米价格跌至冰点,与华北黄淮等地玉米价差拉大,引发不少东北粮流入华北现象的出现,进而挤压关内玉米价格。
  3、需求终端依旧不给力:年前用粮企业补库基本完成,深加工企业需求有限。饲料企业在满足短期加工所需的情况下,并未出现大量采购情况。养殖终端更是由于年猪的大量出栏,导致玉米饲用需求缩减。
  二、豆粕价格年前&翘尾&
  去年12月以来,国内豆粕价格由涨转跌,且跌幅相对明显。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截至1月12日,全国43%蛋白豆粕均价约为3330元/吨,较去年12月中旬3600元/吨的高点下跌270元/吨。不过近两日,出现年前&翘尾&行情,价格小幅反弹。而引发上述行情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美豆外盘的弱势运行:12月中下旬开始,国际市场所有目光都聚集在南美大豆生长情况上,而阿根廷降雨引发的大豆生长情况改善,导致美豆期价的持续走低。此外,美豆出口销售低于预期,同样打压市场。这对于年前受国内供需面影响较小的中国豆粕市场来说,无疑给予了较大的利空影响,导致国内豆粕价格持续走低。
  2、下游采购谨慎:买涨不买跌的采购模式在近期的市场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豆粕价格的持续走跌,加剧了饲料企业观望情绪。年前备货的企业保持库存天数均偏低,导致豆粕需求终端清淡。
  对于豆粕价格&翘尾&行情,主要由于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的利多影响,带动的国内阶段性小幅反弹。但从国内油厂调涨情况来看,涨势似乎并不持久。
  三、饲料价格跌了吗?
  玉米、豆粕价格都出现明显下跌,饲料价格是不是也跌了?当然这是咱们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但是答案却不尽人意,据行情宝了解生猪饲料价格并未出现下调,甚至有的地区还涨价了!
  行情宝近期做的一个有关饲料涨价的调查,参与投票的养殖户大概1650人,其中有33%的参与者采购的饲料涨价了;37%购买的饲料价格稳定;自配料的占据9%;而选择饲料跌价的仅仅不到三分之一,21%的参与者。
  其实,我们最近从一些饲料企业了解到,的确有不少企业对饲料价格进行下调,海大、通威、双胞胎等企业对乳猪料、教槽料进行50-100元/吨的下调,但大部分企业并未对饲料产品价格做出任何调整。原料的下跌为何没有带动饲料跟跌?
  首先,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波动传导至饲料端需要一定时间,而我们从原料价格走势图明显可以看出,玉米、豆粕价格均在去年国庆节后出现连续上涨行情,对于饲料生产者采购原料基本都遵循&买涨不买跌&,也就意味着不少厂商前期采购成本较高,导致饲料价格稳定甚至上涨。
  其次,前期环保问题导致部分饲料厂整顿,推迟公布降价通知。
  最后,对于我们养殖户来讲,基本都是从当地贸易商手中提货,即便是饲料厂下调产品价格,当地经销商手中的饲料价格不调整,我们照样买不到便宜饲料。
  不过目前市场均不看好年后玉米、豆粕等原料行情,届时饲料价格下跌空间到底有多大?我们静观其变!
声明: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赵恬) 文章来源:
【发表评论】【】
每天7条信息!订阅豆粕套餐短信,请发送“DPTA+姓名+企业名称”()
移动用户发送到:  联通用户发送到:
电信用户发送到:
相关文章:
豆粕专题:
饲料通系列软件: |
内容咨询:010- 广告销售:010-85323 短信客服: 电子邮件:
(C)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价格最新行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