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场亚洲魔术比赛人对一个浑身是纹身的比赛是哪一场

来自 VICE 的频道
其实说到底,你肯定挺羡慕这些人敢于在自己身上许下终生的承诺。
1878年完成的最古老的罗马尼亚纹身。
每次当你看见那些在自己肱二头肌或后腰上纹一圈铁丝网或原始图腾的人,心里到底有什么感觉?其实说到底,你肯定挺羡慕这些人的 —— 他们最起码敢在自己身上许下终生承诺。人家毕竟有胆子在自己身上烙刻下什么东西,即使这东西有点傻逼,那也是要陪伴终生的;但至于像你我这样的人呢,甚至连三个月的健身房会员卡都无法坚持着用完。
这就是为什么我无法错过最近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的 “符号的历史:罗马尼亚纹身” 这场展览的原因。这里会展出全罗马尼亚国内最为古老的纹身,而且展览的内容就是从死人身上直接割下来的皮肤 —— 没错,有些上面还有头发呢,让你感觉既恶心又迷人。
尼古拉·米诺维奇所著的罗马尼亚纹身文献。
这些纹身来自尼古拉·米诺维奇(Nicolae Minovici)的个人私藏。他是一位专门研究&&的罗马尼亚法医,还写了一本关于罗马尼亚纹身的研究文集。书中讲述说,当时的这些纹身都来自社会的底层人群,比如整天醉醺醺的水手和妓女什么的;他还很详尽地介绍了当时罗马尼亚的停尸房和急救服务等信息,不过这些就是另一回事了。
米诺维奇所收集的这些纹身,大部分都来自于没有接受过教育的男性罪犯,其中有一半是罗马尼亚人,另一半则是外国人。这些人大多都会在自己的胸前或臂上纹自己女朋友的名字,此外还有一些比较淫秽的图案设计:书中就曾提到他在巴黎看到11个阴茎纹身的例子,还有三次是在罗马尼亚,据他说,“非常恶心”。其中一个人在身上纹着自己情妇的裸体,边上则是儿子的尸体。此外还有罗马尼亚最为著名的阴茎纹身,来自于一个叫做特里特的强盗,上面写着 “我操得很棒,头儿也是最大的”。
当时布加勒斯特市里有很多职业纹身师,但大多数都是希腊人,这说明职业纹身这个东西其实还是一件舶来品。但对于大多数罗马尼亚人来说,他们还是会用最糟糕的方式纹身,比如用汽油和尿液混合上纸灰什么的。
为了对尼古拉·米诺维奇和罗马尼亚纹身了解的更多一点,我找到了法医协会的屋大维教授(Dr. Octavian),他对我讲述了这些藏品的特殊价值:原来在当时,纹身还是比较罕见的。此外我也发现,这些收藏品中并没有来自贵族阶级的纹身,他解释说这是因为 “你很难接触到这些人,因为他们有着更高的社会地位,也不会被潦草下葬”。
米诺维奇给他所收集的纹身都拍摄了照片,用来在上课时给他的法医学生们观看。在当时摄影本身还比较罕见,大多用于取证用途。布达教授表示,通常人们认为米诺维奇收集的这些纹身,只是 “他本人对这种艺术化的表现形式的兴趣;但我觉得他之所以这么做,可能还是想表达某种人的犯罪倾向,以及到底是什么会趋势一个人这样行事。米诺维奇是一个勇于调查社会阴暗面的先锋,在当时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注意。”
所以没事你也来布加勒斯特来看看这场 “符号的历史” 纹身展吧,三月底才闭幕呢。
下拉页面浏览更多图片:
24小时最受欢迎
成都有一家藏族少年组成的搏击俱乐部
喜欢被淋尿的人有什么共性吗?
这里有一组从华盛顿游行现场刚刚传来的照片
我们和几个不劳而获的人聊了聊他们的致富经验
做到这五点,你就能跟你讨厌的人聊天了
在香港,堕胎是一件困难、昂贵且危险的事
事实证明:被女人强奸的男人更难说出真相
这些纽约和波士顿的老照片是一封献给世界的情书
VICE 赖床简报:花园的泥塘里,乐高火车撞烂了海绵宝宝
整件貂儿穿穿  >  
六旬老人裸身秀纹身:当你老了 纹身会变成什么样?
许多人担心皮肤老化后,纹身会变得难看,这也是我们选择不纹身的重要原因。毕竟,22岁时,一套纹身看起来可能非常吸引人。但在60岁以上老人那布满皱纹的皮肤上,它又将会变成什么样呢?
如今,一群退休老人展示了自己身上的纹身,对于纹身这件事,他们毫不后悔。同时,一组重型纹身老人穿着内衣拍摄的照片曝光,让我们得以看到纹身这种青春的人体艺术如何在成熟的身体上加以呈现。
艺术博客网站“熊猫无聊”(BoredPanda)上的一组照片呈现了纹身在老人身上的样子。
几位被戏称为“老年嬉皮士”的退休老人在艺术博客网站“熊猫无聊”上发布了一组照片,旨在证明哪怕已年过六旬,他们身上的纹身依然可以像16岁时看起来那般叛逆。
从这组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些老年纹身爱好者们可不只是小打小闹,他们身上的纹身面积很大,而且通常包括全身的设计。
“老年嬉皮士”毫不害羞腼腆,十分乐意展露大面积皮肤来展示自己的纹身。
看看上图中的老硬汉,单单纹身不够,还穿了乳环。
友情链接: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京ICP备号50117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港岛妹妹)
(故事的小黄花)
第三方登录:> 纹身(英文 tattoo )也可以写做文身,又叫刺青。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一直在进步,纹身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也逐渐映入国人的视角。社会各层对纹身的看法褒贬不一,但绝大多数年轻人还是认可这种在身体上作画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进步,如今纹身的标签在国人眼中更多的倾向于“艺术家、文艺人群的专属”。陈公就是一位美术专业毕业的80后纹身师。图/文:柴立仁陈公原名陈伟杰,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他自幼学习绘画,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从事文身行业以来,他已创作出数百例成功的文身作品,获得业内知名口碑,他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获得美国文身行业资格证书的文身师之一。2009年陈公到北京立水桥地铁站创立了陈公纹身工作室,期间留学深造,研修西方传统与现代艺术文化与纹身风格。日积月累,他现在拥有了自己的团队,学生和他一起在这间工作室研习、创作、自力更生。和陈公聊天听他说:“文身是一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艺术。遗憾的是,社会上有些人将文身与不良风气划上等号,这是一种偏见。当然,随着社会逐年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在认识纹身的基础上开始“认知”纹身。陈公的纹身工作室更像是一个纹身教室,每天都有学生的客户。其他学员会在一旁学习师兄弟间的技法。学生们每天来这里不会有刻意的目的和作息,有客户就来工作室、闲时一起研究Instagram 上面业界同行的作品。来自河北的学员Johnson正在练习纹身,他是一名退伍军人,由于中国军队不允许纹身,他这个美术生一直藏着这个纹身的爱好,直到退伍后重新选择自己的爱好。来自新疆的学员姚瑞大王每天坚持来工作室,有客户就工作,没客户就自己创作图案。陈公给来自内蒙的学员石磊授课。互联网时代来临,陈公也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用QQ和客户预约沟通,并现场修改客户的图案,及时沟通定稿,等客户来店里直接纹身,而不是半天拿不定注意,临时找一个图案,完成后自己又会后悔。一对情侣来陈公店里纹身,他们都是陈公的老顾客,现在已然成了陈公朋友,纹身已经是他们生活再正常不过的一部分。聊起纹身“疼不疼”这个话题。陈公说:“纹身的疼痛感因人而异,疼痛感强不强跟纹身师的手法也有关系。但是正常的成年人都是完全能忍受的。 ”他记得一位女客户谈到纹身疼痛感时说:“纹身就是要深刻体会那隐隐的疼痛,如果没有了隐隐的痛,纹身又有什么意义?不如直接去做人体彩绘。陈公会在隔壁的饭馆里点一份盖饭外卖解决午餐。有些客户的纹身图案复杂、面积达,陈公和他的小伙伴们时常会工作到晚上十点。疼痛感和纹身师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他们都需要“中场休息”。连续2天的工作,这位小伙子的纹身才算完成。为了缓解调整且不影响他人,陈公在休息时在门外吸烟。他说:“我这小小的工作室毕竟也是公共场所。”纹身最费“神”、费眼睛。这是伴随客户身体一辈子的东西,所以每次工作都需要特别的集中精力,绝对避免任何失误。经过多年的奋斗,北漂陈公和妻子在北京有了自己小小的安乐窝。他和妻子最喜欢看美剧,他很享受每天回家的小日子。除了在室内工作,陈公偶尔会骑上自己的复古机车在不禁摩的五环外遛遛弯儿。无论陈公的标签是什么,绘画是他不变的爱好,毕竟陪伴自己二十多年了。陈公的涂鸦手稿本。腾讯图片《中国人的一天》(微信号chinaoneday),真实生活,点滴记录,展现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投稿或来信可以发送邮件至: (发送邮件时请把#改成@)
推荐:上一篇: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洲纹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