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线下ar体验店加盟半年能否回本?

重庆晚报数字报
第033版:财富生活
&&&&&&&&&&
线上开网店线下开体验店毛遂自荐吸引大企业帮扶
女老板的五个金点子,让微企壮大成了母公司
  ■卢莎在查看网店
  普通淘宝商家用低价吸引顾客,她采取明星效应博取顾客的青睐;别人只顾花心思在网店上,她开辟了网下体验店……这个微企老板创业过程中有着很多跟别人不一样的创业金点子。也正是这些金点子,让她的微企———重庆若莎科技有限公司壮大起来。  这家微企老板是38岁的卢莎,她曾是一名国企的财务人员,1998年下岗后进入乳制品、房地产行业从事销售策划工作,并成为某知名房地产企业销售总监。2008年,她生完小孩后,毅然辞职开始创业,在网上开了个代理韩国化妆品的网店。  拒绝低价路线  卖明星流行品  卢莎的创业思路异于常人,她没有随大流和普通淘宝卖家一样以低价进行产品销售,而是选择打明星牌。  “当时整个重庆只有一家实体店在是销售明星热销产品,但是化妆品的种类不是特别多。”卢莎当时考察了整个重庆及网上市场,决定借助明星效应销售产品。  她每天从网络、电视、杂志中了解港台女明星和韩国的流行趋势,借助闺蜜在韩国代理护肤品的优势,不断引进新奇产品,比如网络、论坛、杂志、女刊等热销护肤品彩妆,一些明星在电视节目中推荐的护肤品、彩妆、香水、香膏、精油等新奇特产品。  当然,为了购置这些化妆品,她不仅亲自到韩国、中国香港等地考察市场,还通过多种途径取得了数家畅销化妆品的代理资格。正因如此,她的产品在众多化妆品网店中脱颖而出。  “网店没开多久,销量就特别好,基本上每天都有订单,有时一天几十单,这对于刚上线的网店来说,是很不错的。”网店销售了一年就有了四颗钻的信誉,环顾其他同步经营的不少化妆品网店,很多都靠压价来死扛,时间一长就收不回成本了。  开网络体验店  增加顾客信任度  累积了第一桶金后,卢莎开始考虑进一步提高网店知名度。“要让网店的产品赢得更多的客户,最主要的是让客户信任你的产品。”卢莎想到了“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营销模式。  她在解放碑商圈租了一间门面,成立首家网络体验店。“开这个体验店,每个月的花费要6000多元。即使这个体验店不挣钱,我也要坚持开下去。”卢莎说。  卢莎的判断没有错,虽然最初的成交额不多,但很多顾客慢慢变成回头客,订单量也逐渐增多起来,一年下来,体验店成本就收回来了。随后,这种营销模式开始产生了连锁反应,很多顾客体验了产品后,选择直接在网上下订单,并介绍身边的朋友网购,大大拉动了网上成交量,线上线下的互补让卢莎的生意越做越顺畅。  尝到甜头后,卢莎在短短半年时间,接连开了4家体验店。  采取订单服务  避免积压资金  卢莎在创业初期就注意到自己的周转资金少,于是在销售产品时,主要采取订单式销售,“顾客在体验店看了样品后,如果满意就给我们下订单,我们在约定的时间送货上门。这样避免了压货导致的资金周转不过来。”  订单式销售会不会导致大量顾客流失呢?卢莎说,其实想买正品的顾客,很多人比较接受订单式销售,再结合体验店的亲自体验,比较乐意享受先订货再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此外,针对订单式顾客,价格上也有相应优惠。  借助信息登记  巧妙毛遂自荐  去年,卢莎的微企被一家大型企业点名,主动要求帮扶,她是怎么被选中的呢?  江北区工商分局微企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微企科对辖区所有微企都发放了登记表,登记微企的主要信息。绝大部分微企登记表都大同小异,但卢莎在登记表中对企业的介绍方面填写得非常详细,企业如何发展起来的,现状如何、未来的规划怎样都详细介绍。  最为可贵的是,在该登记表下面,还额外附上了一张卢莎自己的个人简历,将她的从业经历、特长、经营理念和对公司的规划都详细写出来的。“大企业在看微企资料时,第一眼就被她的登记表吸引了,连连称赞做事很用心,对企业的发展比较有想法,遂点名要求帮扶这个微企。”  卢莎幸运地成为了首批被帮扶的微企老板。今年,卢莎的公司获得了重庆安碧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睐,投资200多万,和其微企合资成立了一个集护肤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化妆品公司,也就是该微企的子公司。  参加各种活动  学习别人创业经  2011年,她参加了江北区举办的劳动之星创业大赛,凭借其“可线下体验的电子商务”项目一举摘得桂冠。这次比赛中,除了荣获殊荣外,卢莎说,更重要的收获就是大赛的一位评委对其创业的指导。  “你们公司虽然现在做得比较好,但是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做出差异化来。”该评委结合卢莎公司的主打产品,建议他们摒弃笼络所有化妆品的路子,专门做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产品———面膜,“面膜作为化妆品中的快销品,如果能做出特色做出个性来,发展起来会更快”。  这个建议被卢莎采纳并很快消化了,在如今的子公司里,她就专门做面膜,并号称“急救面膜专家”,还研发了自己的一系列面膜产品,并申请了专利,下个月就要正式对外发布了。  重庆晚报记者&张水红&受访者提供照片玩13分钟叫价30元 VR线下体验店半年能否回本?
来源:南方都市报
核心提示:在产业链上游,被硬件技术突破慢、内容变现难题绊住脚步的VR参与者们,却依旧是展会的热宠,尤其在新一批VR体验店、加盟商、代理商等投资者们的追逐下,这股泡沫被继续吹大。
(原标题:玩13分钟叫价30元 VR线下体验店半年能否回本?)
高交会一展馆内,消费者正在体验虚拟现实动感单车。
一名小朋友正在体验模拟太空舱。
在产业链上游,被硬件技术突破慢、内容变现难题绊住脚步的VR参与者们,却依旧是展会的热宠,尤其在新一批VR体验店、加盟商、代理商等投资者们的追逐下,这股泡沫被继续吹大。南都记者近日在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连续采访发现,展会上&VR线下体验运营商&的数量竟然超过了VR软、硬件生产商。他们不仅在现场招揽小散投资者加盟开设线下体验店,甚至在现场设起了收费体验点。
但是,现阶段加入VR热潮,开设线下体验店究竟能否赚钱?目前似乎并没有明确答案。
VR线下体验店掀起加盟热
南都在高交会现场看到,VR虚拟现实展台几乎霸占了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产品展馆,其中,又有大半是以VR运营商或方案商自称的体验点,包括超级队长、身临其境、超现实VR乐园、VR视界等品牌商。他们现场陈列的体验形式多为VR眼镜加蛋椅、动感座椅、赛车以及太空模拟舱等,每一处体验点都挤满了排队的体验消费者和咨询的加盟商。
&你就告诉我做VR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高交会上,一名打算开V&R体验店的女士挨个儿询问参展的各家VR线下体验运营商。
&20万左右的设备投入就可以开个店,30多平方米的场地费为1万-2万,收入好的话营业额一个月能做到20万,据我们统计,3-6个月是回本周期。除掉人员、场地等开支,一年能赚20万-30万&,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超级队长的市场人员给她算了这样一笔账,并指导她大型商场是主要考虑地点,其次放在电影院门口,或者景区公园、游乐场。
&目前的V&R体验店其实就是线下游戏机,和游戏机的商业模式一样,但能否盈利主要看人流多少和场租成本的摊销&,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南都记者。
一个消费者30元看13分钟?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有54.8%的中国手机网民对虚拟现实相关产品表示知悉。&体验非常好,愿意付费玩&,一名在展会上排了半个小时队伍仅为免费体验几分钟VR游戏的中年男士称。
但尽管如此,VR线下实体体验店真的如预期那样,3-6个月回本,每年净赚20万-30万吗?
南都记者留意到,超级队长市场人员的分析是建立在30-50元每人次的售价基础上。如果按照30平方米场地1万元租金,连上人工、电费等运营费用,以每月1.5万元折算,6个月需要9万元,加上20万元设备投入,前6个月投资成本最低29万元。如果每个消费者体验价格是30元,那么线下体验店要收回成本,每天至少要接待53.7个消费者。以12小时营业时间折算,每小时要接待约4.5个消费。这意味着,分摊后一个消费者支付30元约有13.3分钟的体验时间。
但南都记者在展会现场采访了解到,&20元以内的体验费可以接受,30元每人的价格太高,十分钟左右的体验还不如看场电影&,一对大学生情侣表示。而一名带着孩子前来体验的中年女士称,最高30元可以考虑的,但50元太贵了。
此外,在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黄文杰看来,VR体验店现阶段是可以吸引客流的,但问题是新鲜感之后还要靠后续的粘性和吸引力才能持续运营。VR体验店要想摆脱一次性消费的窘境,未来仍需要产业链上游提供更便捷的设备和更丰富的内容。
布局线下体验店的战略意义
相对于加盟者,VR运营商的赚钱模式相对稳定,主要还是出售、出租VR设备,或者收加盟代理费。同时,从VR产业来说,线下体验店对市场培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则可能为硬件厂商开辟了一条&BtoBtoC&的间接销售渠道,这或许正是V&R线下体验店突然火爆的主要原因。
&消费者以好奇心为导向的体验、为好奇心买单是V&R体验店的第一阶段;现在过渡到第二阶段,大量硬件商、内容方,都需要一个能够接触消费者测试、展示以及分销其产品的场所&;从房地产开发转入VR线下实体经营的超级队长CEO王磊曾公开表示,&第三阶段会进入以产品为导向的渠道体验阶段,经过硬件成本的优化,体验和内容的提升,消费者对C端产品购买的欲望和可能性增大,而我们这种娱乐属性就变成消费式体验和体验式消费(卖场)。&
PCVR巨头之一HTCVive从上半年开始启动线下布局,上月在深圳和台北开设了官方的V&R体验店。&官方和非官方渠道的体验点都在陆续开业中,包括Viveland和咖啡馆,国美苏宁等卖场里的体验间,此外还有网吧,KTV以及超级队长、乐客等第三方渠道,具体数量和线下体验点的软硬件方面战略会在年底公布&,HTC方面告诉南都记者。
&体验店是教育VR市场很好的途径,同时也是硬件厂商的分销渠道&,基于光学和通讯技术方案跨入VR领域的智能终端制造商Focalmax副总裁雷铭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据雷铭介绍,Focalmax旗下目前有高、中、低端三个版本的VR/AR一体机,线上以京东和亚马逊作为主要销售渠道,线下则以入驻VR体验门店、网咖、游乐场等合作方式为主,目前拟在全国建300个销售兼体验点,&自建线下门店的成本太高,暂不考虑。&
但优质内容缺乏是V&R体验的另一软肋。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7.4%的受访用户认为对V&R产品最为看重的是在内容方面的丰富度;21.9%首选佩戴舒适作为考虑因素;操作精确是14.8%的受访用户最看重的因素&当前国内外很多虚拟现实内容仍停留在dem&o与概念阶段,内容的短缺导致用户粘性不强,需要软硬件厂商和渠道商共同合作提升。&张毅认为。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荆楚网技术客服电话:027-
Email: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荆楚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ar体验馆加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