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题乌江亭亭这首诗和翻译

叠题乌江亭全文原文翻译_王安石_古诗词网
叠题乌江亭
朝代:&&&&&作者: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⑴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县),针对杜牧的议论,写了这首《乌江亭》。
开篇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楚霸王的转折点在&鸿门宴&,没能杀成刘邦,到&垓下之围&时已经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而细数项羽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自身的刚愎自用了吧。所以文章&壮士哀&就隐含着这样的信息,那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项羽已经失去,要挽回大业是十分艰难,概率也是很低的。
王安石在三、四两句中进一步阐释&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以辛辣的口吻明确地表示,即使项羽真的重返江东,江东子弟是不会替他卖力的。杜、王的观点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是政治家的咏史。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
如果说杜牧是为项羽翻案,那么王安石则是为历史本身翻案,人与历史的关系本来就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首诗中,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将变法中的革新精神带到咏史诗的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对前人提出质疑,这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史论史评是王安石完成咏史诗从叙事体向抒情体,最终走向议论体的转变,对当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王安石则属意史论史评,延伸了咏史诗的内容深度,有着独到的政治见解。
古诗词网专业提供中国最美的古诗词大全和名言名句大全,古诗词网收录了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华好诗词名句经典。所有网站内容均来自网站搜集和网友提供,仅供娱乐和学习所用,禁止用于一切商业化用途,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告知我们。
网站事宜邮箱: 备案号:鲁ICP备号题乌江亭的意思_译文翻译_作者杜牧_古诗词赏析
题乌江亭的意思、译文翻译、古诗词赏析★★
前一篇: 后一篇: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
 兵家:一作由来。事不:一作不可。才俊:一作豪俊。
【作者小传】: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查看更多:关于
的古诗,含有
古诗词选读:
详见《汉语大辞典》中华诗词(界面见下图),提供9万多首古诗词,可按标题、内容、条件等多种方法查询。
下载网址:
更多内容请查看【】。
关于题乌江亭的诗意,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C)2005 汉辞网?版权所有 可搜索:微信公众号 hydcd_com 加入我们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找古诗文资料请加QQ群:
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注释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题乌江亭》《叠题乌江亭》对比阅读答案题乌江亭 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叠题乌江亭 宋/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16.两首诗都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7.两首诗都采用了_________的表达方法。杜诗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诗针对杜诗三、四两句提出的看法是(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8.与杜牧并称“小李杜”的“李”是_____(人名);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我们熟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6.项羽乌江自刎(项羽兵败自亡的史实)(2分)
  这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项羽的霸业以“”为转折,此后逐渐从顶峰走向下坡,到了“垓(gāi)下一战”,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项羽失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倒行逆施,表尽人心。更为可悲的是,他毫无自知之明,至死不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他临死前的这番话,可为“壮士衰”作注脚,也可为“势难回”作证明。所以,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深入剖析:“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
  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王安石(日-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
猜您喜欢的分类:
Copyright & 2008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题乌江亭 杜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