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碟刹片变形怎么拿下来

山地车常见的碟刹的调试
随着山地车的普及,碟刹的车子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但是很多朋友的碟刹总是调试不好,今天我们讲一下几种常见的山地车的碟刹的调试。
什么是碟刹?&&&&碟式刹车是由一个与车轮相连的刹车圆盘和圆盘边缘的刹车钳组成.刹车时,高压刹车油推动制动块使之夹紧刹车盘
从而产生制动效果。碟刹一般分机械式和油压式两种。现在普遍的还是机械式,今天我们主要讲解一下机械式碟刹的调试。
碟刹的构造:
碟刹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碟刹器,二是碟刹片。&碟刹片安装的时候要注意方向,正面一般有箭头标示,上图的两张图片中的碟刹片,第一张为正面,第二个为反面。正确的安装方法如下图:
特别提示,固定碟刹片的螺丝一定要上紧奥!!!碟刹的原理:
机械式碟刹,靠刹车线的拉力让卡钳内的刹车片磨擦并夹住碟盘,产生刹车效果。油压式,以油液为介质,拉刹车把乃作动里面的活塞压缩油液,压力从油管直通卡钳,从而推动卡钳内的活塞,带动刹车片夹持碟盘。
碟刹的调试:
准备工作,六棱扳手一般是调试碟刹器比用的装备,由于碟刹器的型号不一样,所用的六棱扳手大小而不太一样,建议大家多备几个。
调试碟刹之前,大家要先确定好要调试的碟刹到底哪方面出了问题,大家先仔细检查一下碟刹片,因为网购自行车走物流方式,难免会出现碟刹片被压弯的情况
如果看到碟刹片是弯曲的那就要先把碟刹片纠正过来纠正碟刹片的方法很简单。
把自行车前轮固定住,或者把自行车倒立,轻轻转动轮子,看看碟刹片的哪个位置是弯的. 慢慢的找出变形的碟刹片 用扳手往反方向掰正就可以了...这是个细活.希望大家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还是要有耐心哦....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不过很暴力)呵呵....那就是把碟刹片拆下来找两块平的钢板,夹住碟刹片使劲用锤砸,碟刹片就正过来了...呵呵& &
可能有人会问,这样会不会把碟刹片砸坏啊... 我很认真的回答大家 不会的..放心了砸
就OK了....(注释:正规的碟刹片都采用的弹性钢片,柔韧性很好的,建议还是第一种方法细心地调,不到万不得已,最好别用第二种方法)既然刹车片搞定了
一般的碟刹问题就已经搞定但是有的问题可能是碟刹器问题。
碟刹器的基本组成:
常见的碟刹器
上面的螺丝6外面有一个帽,去掉螺丝帽以后的图片如下:
在碟刹器的后面还有一个螺丝7,如图所示:
以上为碟刹的基本组成,那怎么调试呢?
螺丝1与螺丝2是用来固定碟刹器的,螺丝5使用来固定刹车线的。螺丝3与螺丝4用来确定碟刹片到两边的距离。当刹车的缝隙合适,却磨刹车片的话,可以通过上述的3和4螺丝的调节来解决。一般调试到这个程度就差差不多了。
缝隙的大小可以通过螺丝6和螺丝7来解决。例如磨右边的碟刹片,可以通过适当调节一下螺丝7达到效果。常见的碟刹器2
螺丝1与螺丝2是用来固定碟刹器的,螺丝5使用来固定刹车线的。螺丝3与螺丝4用来确定碟刹片到两边的距离。当刹车的缝隙合适,却磨刹车片的话,可以通过上述的3和4螺丝的调节来解决。原理于上述碟刹器1的完全相同,只不过螺丝3和螺丝4的位置由前面变成了右边。
常见的碟刹器
这个碟刹器不过螺丝3和螺丝4的位置变成了上下。综上可见:山地车碟刹器的构造虽然有区别,但是是大同小异。调试的原理也是基本上一样的。&新车到到手难免会有一个短暂的磨合期,会出现磨刹车片,刹车不灵等情况,只有自己耐心调试,自己的车车一定会达到最好的刹车效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自行车碟刹盘片是什么钢
自行车碟刹盘片是什么钢
09-07-17 &匿名提问
橡胶刹即V刹0 首先拍死的一个观点就是碟刹比V刹要好,要高档——似乎大部分对于运动自行车陌生新手往往认为碟刹一定比V刹要好, 我们听到过这样的话:“都2000多的车了,还没有碟刹”———这样的话真的让人哭笑不得,看看不论是国外的比赛还是国内的专业比赛,如果是晴天的比赛,V刹车还是占了大部分的,当然目前也有碟刹车增多的趋势,但是对于大部分休闲骑行和不参加业余级别比赛的车友的来说,V刹尤其是好些的V刹还是够用的,当然对于喜欢下坡,喜欢剧烈骑行,喜欢摆酷的车友碟刹还是合适的选择,但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碟刹还是V刹的取舍本身我们还是建议顾客从使用的角度从自己的预算来选择更加合理一些。 1 先从设计上看看区别 碟刹是通过夹器(或者叫做卡钳)作用在固定在花鼓上的钢制盘片制动的;V刹是通过V刹夹器抱紧车圈来制动的,相对而言,车圈半径要比碟刹碟片半径大太多了,因此碟刹的制动力臂要小的多,因此理论上更加不容易抱死,抱死对于运动自行车的刹车要求来说是最基本的,但是不是越容易抱死越好--除非玩攀爬这样的要求立刻抱死的技巧性自行车运动。 1.1 重量 只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低价位的碟刹车要比V刹车车重800g到1kg左右,高档车差距要小些。单独列出重量,可以看出这对于骑行还是有影响的重要因素,不得不考虑。 2 工作特性上看区别 v刹的摩擦是橡胶混合物和车圈接触摩擦(一般说是铝合金车销工艺的边,低档的是抛磨的边,所谓的车边和抛边,车边的更好一些),一般制动效果还是很强劲的,除非在持续高速下坡,持续刹车,比如我们下到黄马岔路口的时候你用手摸一下车圈,也是非常烫,这样的温度下刹车的力道会有所减弱。温度越高,刹车效果也随之越下降得厉害。 碟刹是金属的盘片(一般是钢制的,高档的也有铝合金制的)和碟刹摩擦块儿之间摩擦来制动,这样的制动非常强劲了,和汽车和高档摩托车类似,特点是不受雨水和恶劣路况天气的影响, 因为碟刹摩擦块儿是金属烧结物,这样和钢片摩擦,即使是雨天,和有泥浆的情况下,工作情况依然良好,制动力下降虽然明显,但是要强于V刹的橡胶和铝合金车圈摩擦。还有就是因为碟刹盘片是钢制的,而且一般带孔,在持续下坡刹车过程中随着热量的增加的衰减也比V刹车要好些。 3 从价格上说,所谓的性价比 如果是1000多元的车和2000多元的车 ,建议用V刹,几乎所有的有经验的人的说法都是:“低价位的碟刹还不如中等价位的V刹好用”,先来解释这句话,低档的碟刹价格在200多元到300多元,包括一些台湾品牌比如assess 亚色丝,promax等等,甚至包括shimano的475,495这样官方价格在500多元的碟刹,这些碟刹效果很一般,其中shimano的质量好些,但是手感非常硬。一般如果顾客要装碟刹,虽然这些碟刹山地情怀车行都有备货,但是一般我们推荐,除非是一定要摆cool的小孩就只有这么多钱财又要摆酷,也不得不卖,新装车的顾客很少推荐; V刹由于除了shimano以外可选择的品牌很多,所以很容易达到中档刹车效果耳化不了多少钱财,比如非常经典的Avid FR5 双面浮雕刹把+ shimano M430刹车夹器, 这样的一台套车的刹车的价格不过247元,但是手感要远远比上面的那些碟刹系统要好太多太多太多,如果再多些预算,同样的avid fr5 刹把,但是配合avid 的sd7 的高档v刹(简装刹车块儿版本的在300元,精装的380元,这已经是性能非常好的V刹了) ,这样整个刹车系统花费价格不过400多元,但是已经属于高档刹车系统,不用再升级了,当然也可以选择avid 的刹把加上shimano 老款的Lx级别的V刹配合使用, 当然shimano高档V刹官方价格昂贵,所以老款的LX 还是这里比较划算的,而且刹车力道比较大,这些搭配都很好。反观同价位的碟刹系统:比如我们常见的shimano EF 29,EF35,EF50系列的手闸联播如果配合shimano 475碟刹———这样的化的钱官方价格680元,山地情怀车行售价在540元(装车打折前)依然是一塌糊涂,手感非常硬,一趟山路下来可以捏的手发酸,车行在日常的维修中遇到许多这样搭配的顾客,遇到这样的车友升级往往代价比较大,痛苦啊。 如果是多元的车装碟刹要从容一些(好的碟刹花鼓也很重要,不过这牵扯到行走系统的问题了),我们推荐的入门级别的碟刹也就是所谓性价比好的碟刹比如hayes 的2004one 黑色版本、hayes 的mx2、Avid 的BB5 ,前者价格在520元,后者价格在620元, 这两家专门做碟刹的公司的产品还是很严谨的,手感可以接受,当然比如Avid 的BB 7 碟刹手感还是差了一大节儿,但是质量稳定,手感力道控制还是很清晰的碟刹感觉的,再加上稍微好些的碟刹花鼓,整车价位在3k以上比较理想,当然更加高档的碟刹,比如再往上的价位的avid的BB7 的线碟,shimano deore 的525的油碟,都是不错的选择。 4 总结性的从实际选购新车和升级刹车系统上说 对于年轻人,肯定要在山里骑行山路的,而且预算到位的,可以选择碟刹,如果预算在1k到2k多,还是V刹实惠些, 毕竟总的预算在哪里,拆了东墙补西墙,对吧?如果一开始觉得以后就用碟刹就把花鼓选对,否则以后升级麻烦啊! 对于女生和老人和休闲骑行的人,V刹更合适些,重量轻,维护方便。 对于升级来说要从原车的配置和价格上总体考虑, 许多人说想化些钱,升级一下刹车系统,“给我换给碟刹!”——后来发现花鼓,车架,前叉,等等都要换, 唉——代价太大了, 退而求其次,还是少化些钱财,200,300元, 换套中档的V刹, 很不错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你现在的位置: >
单车的碟刹安装与调整教程
来源:极限户外网
作者:雅璇
现在很多车友基本配置是BB5机械碟刹,但还是有很多车友刚开始接触,而山地自行车的刹车总是经常需要调整,这里推出专门针对碟刹的教程,希望给广大BB5/BB7刹车用户带来帮助。
&&& 随着自行车科技的发展,碟刹逐渐出现各类山地车上。先说说碟刹的优点:碟刹具有制动性好,可控性佳,热衰性小、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当然,碟刹也是个双刃剑,碟刹的缺点就是价格比一般刹车价格昂贵,另一个缺点就是比较而言碟刹确实比V刹调校质量重、安装复杂。
&&& 现在很多车友基本配置是BB5机械碟刹,但还是有很多车友刚开始接触,而山地自行车的刹车总是经常需要调整,这给不少车友带来不便,于是我计划推出专门针对碟刹的教程,希望给广大BB5/BB7刹车用户带来帮助。
&&& 下边的就是BB5和BB7的碟刹安装调校内功心法,入门的车友多加修炼。还有望车友多多指教。
的碟刹安装与调整 关键
&&& Avid BB7机械碟刹调校在安装线之前确保桶调整器(barrel adjuster)全部旋进到底,碟盘应该偏向槽(rotor slot)的外侧(outboard side),理想的比率是1/3和2/3顺时针转动在内(靠近车轮)的旋钮(inboard knob),直到碟盘处于卡钳体内正确的位置。注意碟盘在卡钳内不是居中的转动外侧的调整旋钮(outboard knob),直到它稳固的将碟盘和内侧的刹车垫挤压在一起,目的是固定起动臂(actuating arm)。现在卡钳在最完美的位置,可以准备锁紧了。一会儿之后将要把刹车垫旋开。
&&& 这时候锁紧两个CPS螺钉。交替的一个锁一下,轮番锁紧直到扭距8-10Nm(70-90in-lb),逆时针转动两个刹车垫调整旋钮,直到刹车垫与碟盘到达期望的空隙(clearance),大约每边2、3个刻度
&&& 对于刹车线的松弛,只使用刹车杆上的桶调节器来调整。对于刹车行程(lever throw),使用外侧的调整旋钮。对于刹车垫磨损调整,同时使用内外两个旋钮进行调整。
&&& 必要时,弹簧张力可以用2.5mm的内六角扳手转动弹力调整螺丝来调整。顺时针转动螺丝可以增强弹力,相当于用力捏刹车杆
&&&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都需要解决刹车垫的磨损问题。你可以通过两步简单的调整进行。
&&& 顺时针转动内外两个红色的调整旋钮,按需要转动一两个刻度,使刹车回到最佳的设定。不要调整刹车杆上的桶调节器。
&&& 在每个旋钮的中心有一个刹车垫磨损指示器(pad wear indicator)。随着旋钮的旋进,指示器会缩回旋钮的深处,从而可以看的出刹车垫的大致磨损情况。
&&& 当刹车垫的总体厚度(total thickness),包括衬板(backing plate)和摩擦介质(friction material)少于3mm时,就需要更换了。Avid BB5机械碟刹调校
&&& 首先转动调整旋钮直到碟盘在卡钳的中心
&&& 手指或T-25扳手顺时针转动内侧调整旋钮,直到碟盘位于卡钳中心。从这个位置开始下一步安装,确保CPS螺丝足够松,使得卡钳能够自由移动。
&&& 捏紧刹车杆,把刹车垫紧紧的压缩在碟盘上。
&&& 保持刹车杆这个状态,锁紧CPS螺丝到8-10Nm(70-90in-lb)。锁紧之后,再放开刹车杆&
&&& 逆时针转动调整旋钮直到碟盘顺畅的旋转。通过旋进旋出来获得您期望的状态.&
&&& 用2.5mm的内六角扳手转动弹力调整螺丝来调整。顺时针转动螺丝可以增强弹力,相当于用力捏刹车杆
&&&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都需要解决刹车垫的磨损问题。你可以通过两步简单的调整进行。
&&& 逆时针转动卡钳上的桶调整器。在调整结束后确保锁紧防松螺母(locknut),如下所示&
&&& 顺时针转动内侧的调整旋钮&
&&& 这两步使刹车垫更靠近碟盘。只要有磨损两个刹车垫都需要调整。尝试不同的设置以获得你需要的效果。
&&& 注意:虽然你可以通过刹车杆上的桶调整器来进行类似的调整,但我们还是建议你在卡钳端进行调整。刹车杆上的调整器用来调整线的松弛。
&&& 通过调整刹车杆上的桶调节器来解决刹车线的松弛问题。向外转动调节器直到线不再松弛,但也不能向外太多以致卡钳扭臂前移。要注意的是,当释放刹车杆时,扭臂应该完全复位。&
&&& 注意:新刹车线会伸展(stretch),并且需要调整刹车垫的更换bb7当刹车垫的总体厚度(包括衬板和摩擦介质)少于3mm时,就需要更换了逆时针转动两个调整旋钮,直到最外。捏住整个刹车垫组合,直直的向外同时拉出两个刹车垫&
&&& 2.把左右新刹车垫和夹子组装在一起
&&& 3.用手指挤压住组合体到卡钳里。稳定的推进直到入位的咔哒声。
&&& 标记着&R&的刹车垫在刹车的辐条一侧入bb5当刹车垫的总体厚度(包括衬板和摩擦介质)少于3mm时,就需要更换了
&&&& 1.取下旧刹车垫。逆时针转动内侧的调整旋钮,直到底。拉出两块刹车垫之间的弹力夹,再逐个拉出刹车垫。
&&& 2.安装新刹车垫和组合夹。把两块刹车垫逐个插进卡钳里
&&& 非常重要信息:确保把黑色刹车垫放在内侧(靠近车轮),蓝色刹车垫放在外测(远离车轮),然后把弹力夹滑进卡钳里的位置--两个刹车垫之间。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图片资讯推荐
Copyright 2007-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碟刹片怎么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