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纷纷样子写词语

照样子写词语。
)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照样子写词语。
)照样子写词语。
)科目:最佳答案清清楚楚
勤勤恳恳干净
大大方方(答案不唯一)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 >议论纷纷造句第一篇:《三年级造句》
语文专项训练
1、,,,,仿佛,,,,
2、,,,, 如,,,,如 ,,,, 如,,,,
3、是,,,,还是
4、无论,,,,都,,,,
5、小心翼翼
6、,,,,像,,,,一样,,,,
7、不但,,,,而且,,,,
8、一,,,,就,,,,
9、不仅,,,,还,,,,
10、即使,,,,也,,,,
11、只有,,,,才,,,,
12、因为,,,,所以,,,,
13、虽然,,,,却,,,,
14、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15、宁愿,,,,也不,,,,
16、议论纷纷
18、尽管,,,,可是,,,,
19、与众不同
20、之所以,,,,是因为
21、情不自禁
22、完好无损
23、是,,,,是,,,,还是,,,,
阅读理解:
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为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高大的树。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仔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他们不但是看这张画,好像是透过这张画,看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1、从文中找出反义词。复杂(
2、用“简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画的内容。
4、人们为什么都仔细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从这幅画可以看出这个盲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用“~~”划出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填空。①短文中的“你”指的是(
);②“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上”的“绽开”意思是(
);③“透过密匝匝的绿叶”的“密匝匝”的意思是(
3、找出比喻句,用“
”划出来,句子中是把(
4、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
第二篇:《小学语文第七册期末试卷(十三)546》
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小学语文第七册期末试卷(十三)
  一、看拼音写词语
  yu2n m3n d4i t@ sh& zh3n r$u h6
  ( ) ( ) ( ) ( )
   j) j0 b4o qi4n hu2n j@ng x@ n@
  ( ) ( ) ( ) ( )
   h^u hu! x9n sh3ng zh4n y@ zh4o g)
  ( ) ( ) ( ) ( )
  二、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岔( ) 屏( ) 截( ) 颊( ) 索( )
  匍( ) 爽( ) 亡( ) 繁( )
  2.写出下列字共几画
  鼎( ) 蔽( ) 拯( ) 屡( ) 乳( )
  甘( ) 熬( ) 缘( ) 瞬( )
  三、填字组成词语
  光彩( )目 ( )首( )胸 震耳( )聋
  ( )天( )地 争先( )后 波光( )( )
  四、解释下列带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张: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②看;望 ③量词
  他送给我两张画 ( )
  上课时你要专心听讲,别东张西望
  2.迫:①逼迫;强迫 ②急促 ③接近
  他从容不迫地走上舞台,演唱了一首歌
  解放前,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五、造句
  议论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扩句
  1.飞机冲向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动员获得金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只有......才......
  1.叔叔( )会开拖拉机,( )会修拖拉机
  2.( )下一番苦功,( )能得到优异的成绩
  3.今天早晨( )下着大雨,( )我们班同学没有一个迟到的
  4.( )小红关心集体,( )老师表扬了她
  八、改病句
  1.有谁要是不爱护桌椅,杨丽就首先第一个给他提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弼时同志得了高血压,还是陆续做着繁重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特别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断定王小刚这次象棋比赛可能取得第一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
  1.几只小燕子落在电线上,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
  2.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向前流去
  3.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十、默写古诗《早发白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掩饰过失的猫
  1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
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2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跑掉了
它说:&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3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鱼,只不过是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4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
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最灵!&
  5 后来,它掉到河里
同伴们要救它,它说:&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掩饰:──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失:──-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给短文分为两段
  3.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过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作文:(40分)
  ____________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把作文题补充完整,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小学语文期末试卷(十三)答案
  一、圆满 代替 舒展 柔和 聚集 抱歉
  环境 细腻 后悔 欣赏 战役 照顾
  二、1.山 尸 戈 页 十 勹 大 系
  2.12.14.9.12.8.5.14.12.17
  三、略
  四、1.③②① 2.②①
  五、略
  六、1.中国的飞机冲向蔚蓝的天空
  2.中国的射击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了第一块金牌
  七、1.不但......而且...... 2.只有......才......
  3.虽然......但是...... 4.因为......所以......
  八、1.去掉&首先&&
  2.把&陆续&改为&继续&
  3.&和&后加上&打&
  4.&我断定&&可能&去掉其中一个
  九、1.比喻 2.拟人 3.比喻
  十、略
  十一、
  1.①想办法来掩盖缺点,错误等
②因疏忽而犯的错误
  2.第一节为一段,其余四节为一段
  3.一只小猫在捉鼠,捉鱼,掉进泥坑时总是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过失,最后它掉进河里被淹死了
  4.①要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不要掩饰
   ②要想想过失的原因,加以改正
  十二、略
小学语文第七册期末试卷(十四)
  一、看拼音写词语
   q0 gu1n p0ng h6ng gu4n g4i h#ng l$ng
  ( ) ( ) ( ) ( )
  t1n l2n sh5n y0n ku4i zi mi3n f8i
  ( ) ( ) ( ) ( )
  p) b) xu2n k#ng s1o d^ng ji& ch2n
  ( ) ( ) ( ) ( )
、按要求填空
  &缘&查______部首;再查______画
  写出第四画的笔画___________
  &甘&查______部首;再查______画
  写出第二画的笔画___________
  &鼎&查______部首;再查______画
  写出第六画的笔画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读音
在对的上面画&√&
  俊俏(j)n z)n) 白桦(hu2 hu4)
  大堤(d9 t0) 机械(xi8 ji8)
  苔藓(t2i t1i) 脂肪(zh! zh9)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败( ) 陌生( ) 软弱( ) 弯曲( )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励( ) 珍惜( ) 名贵( ) 敏捷( )
  六、造句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李小明( )诚恳地接受了批评,( )坚决地改正了错误
  2.小强( )学习成绩很好,( )一点儿也不骄傲
  3.( )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人们称它为沙漠之舟
  4.( )不畏劳苦的人,( )能攀登科学高峰
  八、修改病句
  1.近两年来,电视机的质量增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课铃一响,沸腾的校园立即顿时安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穿好队服和小黄帽,去参加小队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理顺
  ( )水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死
  ( )忽然一只水鸟伸嘴去啄它的肉,于是河蚌紧闭蚌壳,夹住了水鸟的嘴
  ( )一只河蚌刚出来在江边晒太阳
  ( )双方互不放开,一个渔人看见了,便把它们一同捉了回去
  ( )河蚌也对水鸟说:&今天不出来,明天不出来,你这水鸟就要死
  十、默写古诗《绝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做了一件好事
  一天下午,我正在家做功课,忽然下起大雨来
雨打在窗玻璃上,发出&啪啪&的声响
突然,我听到楼下有人大声叫喊
什么事?我跑到楼下一看,原来是阴沟堵住了
雨水越积越多,慢慢向张奶奶家门口流去
眼看水就要流进张奶奶家了,她急得在家门口又跺脚又喊叫
叔叔、阿姨们都上班去了,院里一时又没有其它大人,如果水流到张奶奶家里,那就糟了
  这可怎么办呢?积水急剧地涨着,我顾不得多想,连忙上楼穿上雨衣、雨鞋,拿起一根竹竿,跑下楼,向雨雾中
  我来到阴沟边,掀掉阴沟盖,用竹竿捅
可是怎么也捅不通
雨水不住地打在我脸上,迷糊了我的眼睛
我用手一抹,雨水顺着脖子直往衣服里流,浑身湿漉漉的
水越漫越高,已经灌进我的雨鞋里
怎么办?怎么办?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子里闪过:用手掏!我扔掉竹竿,蹲下身,把手伸进黑洞洞的阴沟里
手触到了石块,扒出了一块,两块......还扒出了一大堆树叶
  &咕噜噜&,阴沟里出现了旋涡,阴沟通啦!积水打着转儿慢慢地流进去
这时,我才发现,张奶奶撑着伞,正站在我身后呢!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还拉我进屋,递给我一块热毛巾
  我接过热毛巾,只觉得心里暖乎乎的
  1.写出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_人物:_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文章分成三段
  3.填空,把短文的主要内容写出来
  我写作业时,忽然( ),院里的( ),水眼看要流进( )
我马上去捅阴沟,先用( ),捅不通;又用( )
阴沟( ),我很高兴
  十二、作文:(40分)
  一封信
  请你给上海银燕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写一封信
在信中介绍一下你们班开展了哪些活动,条理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写信格式要正确
小学语文第七册期末试卷(十四)答案
  奇观 平衡 灌溉 轰隆 贪婪 呻吟
  筷子 免费 瀑布 悬空 骚动 纠缠
  二、&缘&查纟9画 竖折
&甘&查一,再查4画 竖
  &鼎&查目,再查7画
(竖折竖)
  三、俊j)n 苔t2i 械xi8
  堤d9 桦hu4 脂zh9
  四、失败──成功 陌生──熟悉 软弱──坚强 弯曲──笔直
  五、鼓励─-勉励 珍惜──爱惜 名贵──珍贵 敏捷──灵敏
  六、略
  七、1.不但......而且......
  2.虽然......但是......
  3.因为......所以......
  4.只有......才......
  八、1.&增加&改成&提高&
  2.删去&立即&或&顿时&
  3.我穿好队服戴好小黄帽,去参加小队活动
  九、3─2─1─5─4
  十、略
  十一、1.一天下午 地点:楼下 人物:我 张奶奶
  起因:下雨了因阴沟堵住了,雨水眼看就要流进张奶奶家了
  经过:我急忙穿上雨衣、雨鞋,拿一根竹竿捅阴沟,怎么捅也不通,然后我又用手掏......终于扒出许多石头和一堆树叶
  结果:&咕噜噜&阴沟里出现了旋涡,阴沟通啦
  张奶奶脸上露出了笑容
  2.①段从开始──如
果水流进张奶奶家里,那就糟啦
   ②段:&这可怎么办?&──扒出了一大堆树叶
   ③段:&咕噜噜&──完了
  3.我写作业时,忽然(下起大雨),(阴沟堵住了),水眼看就要流进(张奶奶家了)
我马上去捅阴沟,(先用竹竿捅),捅不通;又用(手掏)
阴沟(通了),我很高兴
  十二、略
小学语文第七册期末试卷(十五)
  一、读拼音,写汉字
   6 j9 g1n yu2n sh3ng
  ( )角 ( )寒 ( )露 ( )故 凉( )
   y@ f8i t6ng c0 xi2ng ji& ch2n
  奇( ) ( ) ( ) ( )
  二、组词
  驰( ) 谣( ) 赔( ) 涂( )
  弛( ) 遥( ) 倍( ) 徐( )
  三、选字组词
  1.爆 瀑 暴 ( )雨 ( )炸 ( )布
  2.咐 俯 腐 ( )冲 吩( ) 豆( )
  四、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五、下面词语中带点字应读什么音?请在正确读音下画上横线
  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全神( )注 摇摇欲( ) 横七( )八 目不转( )
  七、选词填空
  1.爸爸( )干昨天没有干完的工作
(持续 继续)
  2.雷锋叔叔的精神永远( )着我们前进
(鼓励 激励)
  3.不管海面上有多大的风浪,海底依然十分( )
(宁静 平静)
  八、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在下面画一条横线
  1.书对书架(书是放在书架上的)
   课本对①钢笔 ②文具盒 ③学生 ④书包
  2.树枝对树(树枝是树的一部分)
   手对①脚②身体③头④腿
  九、判断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1.带点的词语该选哪种解释?
  2.下面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1)我抬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①我看见母亲又长出了许多白发
  ②母亲由于劳累头发已全白了
  ③母亲在养蚕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劳累,显得更加苍老了
  (2)停车坐爱枫林晚
  ①停了车坐下来看看傍晚时枫树林的景色
  ②停下车不走,是因为喜欢看傍晚时枫树林的景色
  ③停下车不走,是为了要看傍晚时枫树林的景色
  十、改正下面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毛病
  1.指导员把这个光荣而又艰苦的任务交给了黄继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杨树耸立在操场的四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缩句与扩句
  1.缩句
  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
  (1)_______________父亲_______________劳动
  (2)指导员_____________握着_____________手
  十二、默写古诗《望庐山瀑布》(2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十三、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序号)
  ( )他不顾亲友的劝阻,冒着生命危险反复试验
  ( )这个消息很快就轰动了整个瑞典
  ( )诺贝尔从小就很用功,他刻苦自学了英、法、德等几国文字
  ( )面对多次失败和爆炸事故,他毫不退缩,终于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
  ( )长大以后,他对炸药研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四、造句
  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了......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但......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第一眼望见瀑布像( );站在瀑布脚下看,瀑布像( ) ;来一阵风的时候,瀑布又像( )
  2.《一次科技活动》这篇课文,记叙了少年宫组织的一次科技活动
文章先讲这次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有哪些人参加,接着讲了( )表演和( )表演,再讲其它表演,最后讲( )
课文着重讲的是( )和( )
  3.《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4.《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描写了故乡( )的美丽和( )的可爱,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十六、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记一次校运动会
  1 星期天,我们学校在运动场举行了一次校运动会
  2 上午八点,运动会开始了,首先进行的是广播体操比赛
同学们穿着白衬衫、蓝裤子,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运动场的中央
乐曲一响,大家就随着乐曲做了起来,一齐起立,一齐蹲下,动作整齐、协调
裁判员老师站在台上,不停地记录着
  3 接着六十米短跑比赛开始了
只见运动员们在起跑线旁做着准备动作
  4 &各就各位──&当王老师发出口令时,运动员们迅速蹲下,两手撑在地上,两眼望着前方
&预备──砰!&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去
旁边的观众又跳又喊:&加油!加油!&四(1)班的丁一跑得最快,脚下像踩着风,他一口气跑在前面,取得了第一名
  5 正当我们为丁一祝贺时,运动场的东边传来了喝彩声,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女同学在比赛跳高
只见一位穿红色运动服的大姐姐向跳高架跑去,轻轻一跃,就跳过了横
  6 上午还进行了拔河 接力 投标枪 跳绳等比赛
  7 下午两点,运动会在欢乐的乐曲声中胜利闭幕
  1.给文章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着重记叙了哪几项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时间顺序把文章分成三段,在段末注上&‖&,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作文
  1.填空
  写决心书,首先应在第一排正中写上( );接着空两格起写正文,写正文时应先写( ),再写( ),有的还可以写怎样做到;最后写上( )和( )
  2.作文
  题目:我的××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中的××可以填你熟悉的任何人;
  (2)通过一件具体事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第七册期末试卷(十五)答案
  一、额 饥 甘 缘 爽 异 沸腾 慈祥 纠缠
  二、(参考)奔驰 弛缓 歌谣 遥远 赔钱 加倍
  涂色 姓徐 还给 还有 调动 调味
  人行道 各行各业
  三、暴雨、 爆炸 瀑布 俯冲 吩咐 豆腐
  四、每空0.5分 藏 C 艹 ② 渴 K 氵①
  五、每个0.5分 y@ zh^u ch*n ch3n
  六、每空0.5分 贯 坠 竖 睛
  七、每小题1分 1.继续 2.激励 3.宁静
  八、每小题1分 1.④ 2.②
  九、每个词1分 1.(1)飞② 落九天② (2)①
   2.每句1分 (1)③ (2)②
  十、每句1分 1.&艰苦&改成&艰巨&
   2.&耸立&改成&挺立&
  十一、每句1分
   1.杨梅树吮吸着甘露
   2.(1)勤劳的 在地里辛勤地(2)紧紧地 黄继光的
  十二、略
  十三、依次排列为3 5 1 4 2
  十四、每个句子2分 略
  十五、每空0.5分
   1.(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一座珍珠的屏)(烟、雾、尘)
   2.(气垫船) (小飞机)(盼望下一次活动赶快举行)(气垫船)(小飞机表演)
   3.凭主观愿望,违反客观规律,使用外力,急于求成,是注定要失败的
   4.(杨梅树) (杨梅果) (热爱故乡,热爱祖国)
  十六、1.1分 依次为、、、
  2.2分 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比赛的先后顺序
  3.3分 广播操 六十米短跑 女子跳高
  4.分段3分,段意2分
  第一段(1自然段)
  第二段(2~5自然段)写运动会各项比赛
  第三段(最末一个自然段)
  十七、1.每空1分 决心书 为什么要写决心书 决心做到些什么 姓名 日期 2.25分
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第三篇:《议论》
[yì lùn]
议论是一种主要的行文方式,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周密。亦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一篇或一段完整的议论,通常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组成。议论分两大类,即“立论”和“驳论”。立论称“证明”式文章,驳论称“反驳”式文章。议论的特点是以理服人,用说理的办法,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直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证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议论,说长道短,论是说非。在写作时,更要进行议论,宣扬观点、阐明理论,来影响读者。 目录 1词语
? 词语信息
? 详细解释
? 写作方法
? 论证方法有:
? 引题方法
? 位置作用
【词目】议论
【拼音】yì lùn
【英文】talk over;remark.
【基本解释】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1、评论人或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坏。亦指非议,批评。
《史记·货殖列传》:“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明薛瑄《薛子道论》卷上:“切不可随众议论前人长短,要当己有真见方可。” 《东周列国志》第六回:“正议论间,忽报周公黑肩相访,私以彩缯二车为赠。言语之际,备极款曲。良久辞去。”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十五章:“我在背后从来没有议论过你,没有说过你一句坏话。”
2、对人或事物所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或言论。
《宋史·岳飞传》:“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於人,卒以此得祸。”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乃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恐群臣议论不一,次早独宣季斯入宫,草就答书,书中备述感激之意。不必尽述。”巴金《&往事与随想&译后记》一:“作者随时随处发表的这一类议论,就在当时看,也不见得都正确。”
【近义词】谈论
【造句】9.11事件发生以后,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议论文编辑
1论点:作者的观点和看法;2论据:论述论点的依据;3论证:论据论述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论点是文章的灵魂,是选择材料的依据,是论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文中起统帅作用。写作时注意:论点应正确、鲜明、有现实意义;论点一经确立,在写作时就必须紧紧把握住中心论点来选择结构,不能缩小、扩大或者转移论点;对提出论点的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
二、论据是论点的基础。论点是在论据的基础上推论出来的,没有充分可靠的论据,论点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因此论据在议论中十分重要。
写论据首先要考虑:用什么作论据?可以是事实:事实论据。如可靠的事例,历史性 资料,人证,物证,统计数字,等等。也可以是理论:理论论据。如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权威人士的言论,还有格言、寓言、谚语等。其次,要充分注意对论据的要求: 一、真实。材料须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可靠的,真实无疑的,令人可信的;二、典型。材料须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代表性;三、充分。材料是必要且足够的,有很强的说服力。学习写作论据,要克服或改正以下毛病:1、论据不足,空谈理论,有实无虚。2、堆砌材料,论据臃肿,有虚无实,材料淹没了观点。3、论点论据互不统一,使论点站不住脚。4、材料不真实,瞎编假造。
三、论证是组织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它好像一条线,把论点和论据有机结合起来。
论证方式有:归纳论证(归纳法);演绎论证(演绎法);类比论证(类比法);引证论证(引证法);因果论证(分析法);举例论证(例证法);引中论证
(归谬法);等等。
【简而概之:喻证法、例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有:
(一)证明(立论)
证明是指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明它是正确的,从而把论点建立起来。证明又称“立论”。
l、举例:是一种用真事实例作为论据进行立论的论证方法。夹叙夹议,就是用“叙”表述事实材料,提出论据“议”进行评论,证明自己的观点。
2、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问题进行论证的方法。要求作者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来揭示论点和论据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以确立论点。
3、引证:是一种通过引用经典名言或科学公理、常识常理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要注意的是,被引用的言论、事理必须经得起考验,是客观真理。还要注意引用不可过多。
4、对比:也是一种例证法。它与一般例证法不同的是除了举例外,还要用事例加以比较,突出事物本质,确立论点。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比较之中,容易开启人们的思想,扩展人们的眼界。它比一般论证包涵更丰富的内容,因之道理也说得较为透彻。
5、类比:这是一种通过打比方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是一种形象化的论证方法。论证时可以讲故事,打比方,引用成语典故,以此说明抽象的道理。
(二)反驳(驳论)
这是一种反证法,作者通过议论,设法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从而驳倒对方,树立起自己 的正确论点。反驳有三种方法:
1、反驳对方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的错误。具体写法有:
①用事实证明对方论点错误。这是例证法在反驳中的运用。但这里不是用事实证明什么对,而是证明什么错。
②剖析论点的错误及危害性。
③引申对方论点,以暴露其谬误。
④建立对立的新论点,以驳倒对方论点。
2、反驳对方论据。错误的论点有时是建立在虚假、错误的论据的基础上的;有的是捏造的事实和理由。从驳这些论据入手,将对方的论据驳倒了,其论点也就无法成立。
3、反驳对方的论证。错误的论点,有为它服务的论据,也有它的论证过程。对方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推理错误一经揭露,其论点也就不攻自破。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
? 开门见山法:首段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引用开头法:引用名人谚语来引起下文
在记叙文中,议论是由叙述和描写引发出的对事物的感想、认识和评价,是在关键处的画龙点睛之笔。但不宜多用、滥用。记叙文在发表对所叙事件发表意见、主张和看法时,就要用到议论的表达方式。
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
同时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
是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
2.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有的议论用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是为了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3.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总之,议论一般用于记叙文开头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用于中间是为了起衔接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用于文章结尾是为了收缩全文、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4.记叙文中的议论句一般就是记叙内容的中心,就是揭示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思想意义的话。所以,在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时候,要注意抓住这些议论句,通过议论句来看作者对所写事物的评价,这是了解文章主是思想的重要途径。
[jiě shuō]
【词目】解说
【拼音】 jiěshuō
【英译】[explain;comment]
【基本解释】
(1) 口头上解释说明
(2) 以评注说明或解释
explain;comment
jiě shuō
口头说明、评注说明或解释
概括解说、定义解说、分类解说等
《后汉书·杨厚传》等 目录
汉语词语编辑
解说[1]是一种解释说明事物、事理的表述法。它往往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能等解说清。它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述方法。议论文和记叙文中也常用到。解说的方法有概括解说、定义解说、分类解说、举例解说、比较解说、数字解说、图表解说、引用解说等。
1.动词。口头上解释说明某一件事情或现象,或者分析。
2.名词。一种专为别人解释说明的人。
3.名词。专为别人解释说明的人所从事的行业或工作。
如:体育解说、篮球解说、足球解说、乒乓球解说、 娱乐解说、游戏解说、视频解说、DOTA解说、LOL解说WAR3解说等等。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目录
2运用与作用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xù shù]
在生活中,所谓的叙述就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而
在理论研究中,叙述是把研究成果用一定的方法在理论上再现出来。而在文学中,叙述是写作所使用的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述方法,也是文学创作的最基本的方式,各类文体多少都要用到。
1叙述的含义与分类
2叙述的人称
第四篇:《小学语文二年级造句练习题目汇总》
小学语文二年级造句练习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例:A、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4、用“显得”造句。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C、病了一场,李老师显得更瘦了。
15、用“,,,,也,,,,”造句。
例:A、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B、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用“川流不息”造句。
例: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7、用“越,,,,越,,,,越,,,,越,,,,”造句。
例:A、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风越刮越厉害,雨越下越大。
B、春天到了,风越来越轻柔,阳光越来越和煦,小树越来越绿,出来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8、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例:A、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B、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19、用“只有,,,,才”造句。
例:A、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B、只有讲卫生,才能不生病。
C、只有多看课外书,多练笔,才能写出好文章。
20、用“一,,,,就,,,,”造句。
例: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得到许多人赞赏。
B、李老师的谜语一说出来,就被我猜中了。
C、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21、用“既,,,,又,,,,”造句。
例:A、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B、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22、用“只要,,,,就”造句。
例:A、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B、只要你多看书,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23、用“终于”造句。
例:A、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
B、春笋终于上市了。
24、用“如果,,,,就”造句。
例:A、如果我有10元钱,我就会把它捐给灾区的孩子。
B、如果我这次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妈妈就会带我去汕头中山公园玩。
25、用“多么,,,,多么”造句。
例:A、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呀!
B、我们的老师多么认真呀!
26、用“可爱的”造句。
例:A、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B、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27、用“高兴地”造句。
例:A、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B、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8、用“假如”造句。
例: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29、用“已经”造句。
例:A、林志杰己经把作业做好了。
B、雨已经停了。
30、用“一件件”造句。
例:A、爷爷把他多年的收藏一件件地拿来出给我看!
B、一件件的童年往事,像美丽的贝壳闪烁在记忆的沙滩上。
C、妈妈买来很多衣服,让我一件件试穿。
二年级下册造句练习
1.渐渐地:雨渐渐地停了。
我渐渐地长大了。
2.静静地: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3.惋惜地: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在认真点就好了。”
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4.,,,,像,,,,,像,,,,: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1)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2)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
(3)蘑菇像一把小伞。
(4)蜻蜓像一架小飞机。
(5)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6)小猫的眼睛像两颗绿宝石。
5.犹如――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6.就像――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个绿色的大圆盘。
7.有的,,,,有的,,,,还有的:
(1)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2)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悠闲!
8.一手,,,,一手:小明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9.一边,,,,一边: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我一边跳绳一边数数。
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0.五光十色――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雷雨过后,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1.,,,,也,,,,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2.川流不息: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3.越,,,,越,,,,,越,,,,越,,,,: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风越刮越大,雨也越下越大了。
我懂的道理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懂事了。
14.一会儿,,,,一会儿: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动物园里的猴子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窜下,可调皮了。
小猫钓鱼很不专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15.只有,,,,才: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只有讲卫生 ,才能不生病 。
只有勤动脑 ,才能有创造 。
16.一,,,,就,,,,: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上课铃一响,我们就马上回到教室里。
17.既,,,,又,,,,: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多音字与四字词
一、四字词语
1、金秋时节
2、大雁南飞
3、春华秋实
4、奇形怪状
5、川流不息
6、不约而同
7、管中窥豹
8、徒劳无功
9、无影无踪
10、五颜六色
11、十全十美
12、助人为乐
13、后羿射日
14、航空母舰
15、百花盛开
二、多音字组词
1、都:① dōu(都是)
2、为:① w?i (为人)
3、降:①jiànɡ (降落)
4、背:① bēi(背包)
5、兴:① xìnɡ(高兴)
6、长:① zhǎnɡ (长大)
7、乐:① l? (快乐)
8、曲:① qū ( 弯曲)
9、相:① xiānɡ (相信)
10、难:① nán(困难)
11、还:① hái (还有)
12、种:① zh?nɡ(种田)
13、发:① fā (发现)
14、转:① zhuàn(转动)
15、干:① ɡān (干净)
16、教:① jiāo(教书)
17、漂:① piào(漂亮)
18、扎:① zā (一扎)② dū
② w?i (因为) ② xiánɡ (投降)
② b?i(背景) ② xīnɡ(兴奋) ② chánɡ (长江) ② yu? (音乐) ② qǔ (曲子) ② xiànɡ(相片) ② nàn(难民) ② huán(还书) ② zhǒnɡ(种子) ② fà (头发) ② zhuǎn(转身) ② ɡàn(干活) ② jiào(教学) ② piāo(漂流) ② zhā(扎花)
19、当:① dānɡ(当时)
② dànɡ(上当)
20、传:① chuán(传达)
② zhuàn(传记)
21、角:① jiǎo(角落)
② ju? (主角)
22、假:① jiǎ (假如)
② jià (放假)
23、好:① hǎo (好人)
② hào (好学)
24、少:① shǎo(多少)
25、行:① xínɡ(行动)
26、处:① chù(到处)
27、朝:① cháo(朝向)
28、中:① zhōnɡ(中间)
29、重:① zh?nɡ(重要)
30、奔:① bēn (奔跑)
31、空:① kōnɡ(天空)
32、觉:① jiào(睡觉)
33、倒:① dǎo(倒下)
34、喷:① p?n (香喷喷)
35、分:① fēn (分开)
36、没:① m?i(没有)
37、卷:① juàn(卷子)
38、禁:① jìn (禁止)
39、弹:① tán (弹琴)
40、模:① m? (模型)
41、了:① le (走了)
42、着:① zhe (看着)
② shào(少年) ② hánɡ(一行) ② chǔ (处方) ② zhāo(朝阳) ② zh?nɡ(打中) ② ch?nɡ(重做) ② b?n (投奔) ② k?nɡ(空白) ② ju? (自觉) ② dào(倒水) ② pēn (喷火) ② f?n (水分) ② m? (埋没) ② Juǎn(卷尺) ② jīn (不禁) ② dàn (子弹) ② mú (模样) ② liǎo (了解) ② zháo(着火)
43、只:① zhǐ(只要)
② zhī(一只小鸟)
44、结:① jiē(结巴)
② ji?(结束)
45、曾:① c?ng(曾经)
② zēng(姓曾)
46、应:① yīng(应该)
② yìng(报应)
47、间:① jiān(中间)
② jiàn(黑白相间)
48、撒:① sā(撒娇)
49、见:① jiàn(看见)
50、藏:① zàng(宝藏)
51、称:① chēng(称呼)
② sǎ(撒下) ② xiàn(见牛羊) ② cáng(捉迷藏) ② ch?ng(称心) 4 顶
第五篇:《量词造句多音字》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例:A、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4、用“显得”造句。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15、用“,,,,也,,,,”造句。
例:A、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B、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用“川流不息”造句。
例: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7、用“越,,,,越,,,,越,,,,越,,,,”造句。
例:A、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风越刮越厉害,雨越下越大。
B、春天到了,风越来越轻柔,阳光越来越和煦,小树越来越绿,出来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8、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例:A、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B、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19、用“只有,,,,才”造句。
例:A、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B、只有讲卫生,才能不生病。 C、只有多看课外书,多练笔,
才能写出好文章。
20、用“一,,,,就,,,,”造句。
例: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得到许多人赞赏。
B、李老师的谜语一说出来,就被我猜中了。C、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21、用“既,,,,又,,,,”造句。
例:A、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B、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22、用“只要,,,,就”造句。
例:A、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B、只要你多看书,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23、用“终于”造句。
例:A、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
B、春笋终于上市了。
24、用“如果,,,,就”造句。
例:A、如果我有10元钱,我就会把它捐给灾区的孩子。
B、如果我这次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妈妈就会带我去汕头中山公园玩。
25、用“多么,,,,多么”造句。
例:A、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呀!
B、我们的老师多么认真呀!
26、用“可爱的”造句。
例:A、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B、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27、用“高兴地”造句。
例:A、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B、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8、用“假如”造句。
例: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29、用“已经”造句。
例:A、林志杰己经把作业做好了。
B、雨已经停了。
30、用“一件件”造句。
例:A、爷爷把他多年的收藏一件件地拿来出给我看!B、一件件的童年往事,像美丽的贝壳闪烁在记忆的沙滩上。
C、妈妈买来很多衣服,让我一件件试穿。
31.成千上万——成千上万的观众淋着小雨听完了他的演讲,那场面感人极了!
32.虽然,,但是——虽然小河断流了,井水干涸了,但是珍珠泉还在不停地冒着水泡。
33.如果,,就——如果村民们不乱砍树木,小村庄就不会被洪水淹没。
34.既然,,就——你既然报名参加了“我爱绿色”宣传队,就应该准时参加活动。
35.不是,,而是——这人不是我的爸爸,而是我的班主任老师。
36.如果,,那么——如果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那么我们的家园将变得更加美好。
37.因为,,所以——因为我是战士,所以应该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38.果然——气象台预报今天有雪,傍晚,天空中果然飘起了雪花。
39.不然——今天下雨了,不然我就去游泳了。
40.突然——突然,发令枪响了,运动员们冲出了起跑线。
41.仍然——奶奶退休了,仍然闲不住。
42.虽然——虽然我们生活富裕了,但是还要注意勤俭节约。
43.与其,,还不如——我与其呆在家里无所事事,还不如去外面打打羽毛球。
44.安静——早晨,同学们纷纷来到学校,安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
45.宁静——在宁静的山谷里,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46.平静——面对敌人的恐吓,他很平静。
47.冷静——做事必须冷静,才能做到急中生智。
48.排除——小红排除了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
49.清除——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把道路两旁的垃圾都清除干净了。
50.与其,,不如——与其在这儿没有希望地等待援助,不如勇敢地冲出去自救。
51.有时,,有时,,有时——月亮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有时又像个光环。
52.假若,,就——假若你奋力拼搏,就可以成功。
53.情不自禁——看着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54.大吃一惊——我正用心做着作业,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使我大吃一惊。
55.犹豫——这件事她还没做出决定,她还在犹豫。
2.四字词语:
1、金秋时节
2、大雁南飞
3、春华秋实
4、奇形怪状
5、川流不息
6、不约而同
7、管中窥豹
8、徒劳无功
9、无影无踪
10、五颜六色
11、十全十美
12、助人为乐
13、后羿射日
14、航空母舰
15、百花盛开
3.多音字组词:
1、都:① dōu(都是)
2、为:① w?i (为人)
② w?i (因为)
3、降:①jiànɡ (降落)
② xiánɡ (投降)
4、背:① bēi(背包)
② b?i(背景)
5、兴:① xìnɡ(高兴)
② xīnɡ(兴奋)
6、长:① zhǎnɡ (长大)
② chánɡ (长江)
7、乐:① l? (快乐)
② yu? (音乐)
8、曲:① qū ( 弯曲)
② qǔ (曲子)
9、相:① xiānɡ (相信)
② xiànɡ(相片)
10、难:① nán(困难)
② nàn(难民)
11、还:① hái (还有)
② huán(还书)
12、种:① zh?nɡ(种田)
② zhǒnɡ(种子)
13、发:① fā (发现)
② fà (头发)
14、转:① zhuàn(转动)
② zhuǎn(转身)
15、干:① ɡān (干净)
② ɡàn(干活)
16、教:① jiāo(教书)
② jiào(教学)
17、漂:① piào(漂亮)
② piāo(漂流)
18、扎:① zā (一扎)
② zhā(扎花)
19、当:① dānɡ(当时)
② dànɡ(上当)
20、传:① chuán(传达)
② zhuàn(传记)
21、角:① jiǎo(角落)
② ju? (主角)
22、假:① jiǎ (假如)
② jià (放假)
23、好:① hǎo (好人)
② hào (好学)
24、少:① shǎo(多少)
② shào(少年)
25、行:① xínɡ(行动)
② hánɡ(一行)
26、处:① chù(到处)
② chǔ (处方)
27、朝:① cháo(朝向)
② zhāo(朝阳)
28、中:① zhōnɡ(中间)
② zh?nɡ(打中)
29、重:① zh?nɡ(重要)
② ch?nɡ(重做)
30、奔:① bēn (奔跑)
② b?n (投奔)
31、空:① kōnɡ(天空)
② k?nɡ(空白)
32、觉:① jiào(睡觉)
② ju? (自觉)
33、倒:① dǎo(倒下)
② dào(倒水)
34、喷:① p?n (香喷喷)
② pēn (喷火)
35、分:① fēn (分开)
② f?n (水分)
36、没:① m?i(没有)
② m? (埋没)
37、卷:① juàn(卷子)
② Juǎn(卷尺)
38、禁:① jìn (禁止)
② jīn (不禁)
39、弹:① tán (弹琴)
② dàn (子弹)
40、模:① m? (模型)
② mú (模样)
41、了:① le (走了)
② liǎo (了解)
42、着:① zhe (看着)
② zháo(着火)
43、只:① zhǐ(只要)
② zhī(一只小鸟)
44、结:① jiē(结巴)
② ji?(结束)
45、曾:① c?ng(曾经)
② zēng(姓曾)
46、应:① yīng(应该)
② yìng(报应)
47、间:① jiān(中间)
② jiàn(黑白相间) 48、撒:① sā(撒娇)
② sǎ(撒下)
49、见:① jiàn(看见)
② xiàn(见牛羊)
50、藏:① zàng(宝藏)
② cáng(捉迷藏)
51、称:① chēng(称呼)
② ch?ng(称心)
调diào(调动)
tiáo(调皮)
干gān(干净) gàn(干活)
朝zhāo(朝阳) cháo(朝代)
假 jiǎ(假装) jià(放假)
种zhǒng(种子) zh?ng(种地)
似sì(似乎) shì(似的)
盛ch?ng(盛饭) sh?ng(茂盛)
发fā(发现) fà(头发)
相xiāng(相信) xiàng(相片)
作zuō(作坊) zu?(作业)
好hǎo(好人) hào(好动)
藏cáng(迷藏) zàng(西藏)
长zhǎng(长大) cháng(长度)
量liàng(重量) liáng(打量)
坊fāng(酒坊) fáng(街坊)
一(句)话
一(则)寓言
一(项)练习
一(列)火车
一(顶)帽子、帐子
一(床)被子
一(碗)饭
一(副)手套、眼镜
一(挺)机枪
一(篇)文章
一(盏)台灯
一(栋)楼房
一(点)意见
一(手)好字
一(件)衣服、事情
一(束)鲜花
一(株)紫丁香
一(朵)花、云
一(杯)水、
一(匹)马、布
一(阵)风、雨
一(架)飞机、钢琴
一(节)车厢、课
一(首)诗、歌
一(本)字典、书
一(口)水缸、气
一(幅)地图、画
一(扇)门、窗
一(场)比赛、雨、戏
一(位)同学、老师、家长、朋友
一(座)城市、大山、桥、假山、灯塔
一(滴)眼泪、汗水
一(台)电视、电脑、电扇
一(道)题目、闪电
一(粒)种子、石子、粮食
一(门)功课、心思、大炮
一(弯)新月
一(头)牛、猪、大象
一(堆)土、肥料
一(串)珍珠、香蕉、葡萄、钥匙
一(棵)小草、树
一(双)筷子、眼睛、鞋子、袜子、手
一(群)羊儿、鸭子、人
一(轮)明月、红日
一(支)粉笔、铅笔
一(辆)汽车、摩托车、自行车
一(艘)轮船、舰艇
一(间)卧室、屋子
一(声)问候、祝福
一(种)方法、本领
一(份)工作、文件
一(滴)眼泪、汗水
一(根)竹子、木棍、线 一(片)树叶、草地、蓝天、西瓜、心意
一(个)夜晚、书包、池塘、小孩、数字、西瓜
一(颗)石子、星星、珍珠、糖果、话梅、葡萄
一(只)小船、气球、篮球、乌鸦、小鸟、羊、老鼠、鸭、鸡、鹅、老虎、苹果、李子
一(条)小鱼、小河、道路、狗、裤子、小船、尾巴
一(张)桌子、板凳、床、照片、试卷、报纸、嘴巴
一(把)椅子、扇子、尺子、雨伞、小刀、钥匙、勺子
一(块)石头、黑板、面包、橡皮
一颗枣 一颗杏子
一本书 一双鞋子
一封信 一只手表
一块橡皮 一把尺子
一朵云 一劈闪电
一张门票 一颗星星
一座山 一片森林
一片面包 一条木船
一张嘴 一所学校
一台电视机
第六篇:《s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电子表格教案《第三单元》》
第七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篇:《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9个,会写的字15个,要求掌握的词语10个。
3、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及功能,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5分钟)
1、导语:今天,将开始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认识几个有名的科学家,他们都是谁呢?讲述了他们哪些发明创造呢?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还会学到哪些学习方法?我们赶快打开书,自己读读单元导读吧!
2、自由朗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引导学生明确:导语由两部分组成——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即学习方法)
4、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秘密,科学家们在研究、探索,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科学之谜。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天文学家——张衡。
5、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二、目标导航(1-2分钟)
学习本课会认的字9个,会写的字15个,要求掌握的词语10个。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三、自主学习(10分钟)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小组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2、全班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自由读)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理解词语意思
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理解了部分词语的意思,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
四、合作探究(10分钟)
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了张衡的?
(2)说一说课文大意。
(3)自己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从几方面来介绍张衡的?
2、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自己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从几方面来介绍张衡的?
3、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梳理。
①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
②地震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③地动仪构造精巧,能预测地震。
④公元138年发生了一次地震,地动仪做出了准确的预测和报告。
⑤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预测仪器,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五、综合实践(10-13分钟)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及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准备: 地动仪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5分钟)
上节课,我们结识了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他经过研究发明了地动仪,地动仪是什么样?它能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张衡的?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发明地动仪
杰出地动仪的构造功能
二、目标导航(1-2分钟)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三、合作探究(10分钟)
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己默读课文,思考:
①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它怎样测定地震?
②请看图介绍地动仪的样子,讲一讲它是怎样预测地震的?
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地动仪的样子介绍清楚的?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①指名指图说说。
②评价说的是否清楚明白。
③再指名说一说,教师随机板书。
板书:大酒坛秃起铸对准蹲仰对准
④你觉得地动仪的构造怎样?(造型精巧、精致、造型别致)
⑤同桌看图说一说。
闭上眼睛,想想一下地动仪是什么样的,这样造型美观、精巧、灵敏的仪器,让我们介绍给别人吧。
⑥你觉得张衡是怎样的人?
(3)教师小结:作者首先介绍了地动仪像一个大酒坛,然后具体地介绍了每一部分的构造特点,准确地运用了动词,把地动仪的外形特点形象地展示在我们眼前了,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写法,写写自己喜欢的小物品。
(4)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什么作用呢?谁来说说?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如果——————(9什么方向)发生地震,地动仪的————————。
(5)张衡的地动仪到底能不能预测地震呢?我们继续学习。
四、自主学习(10分钟)
学习第五-七自然段:
(1)自学提示:
① 默读课文,想想地动仪是怎样预测地震?
②用自己的话讲讲地动仪预测地震过程。
③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记述的?(事情的发展顺序)
④你觉得张衡是怎样的人?
(2)全班交流,说说事情的全过程。
(3)体会词语:议论纷纷。
①议论纷纷什么意思?
②人们会议论什么?假若你就在这里,你会说什么?
③看来人们对张衡的地动仪持怀疑的态度?什么改变了他们的看法? ④读读第七自然段。
大伙儿这才心信服。
⑤读读,你有什么感受?理解“才”的意思。
⑥对比第六自然段,再来读一读。你觉得张衡是一个怎样的人?
(4)同桌的两名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叙述这件事。
学习第八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
(2)“卓越”是什么意思?
五、综合实践(10-13分钟)
1、 回顾全文,从哪里看出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2、总结全文,出示古观象台的图片,介绍浑天仪,阅读“学习链接”。
张衡研究出了地动仪,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能学科学、用科学也能成为一名发明家,造福人类。
3、请你对张衡说一、两句话。赞美他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或谈自己的感受。
4、指导仿写,写一件自己熟悉的物品。
(1)、再次读读第四自然段。
(2)、学生自己总结写法。
(3)、说说你打算写什么小物件?它有什么特点?(笔袋、铅笔盒、芭芘娃娃,,,,)
(4)、指名说,同桌说,再写一写。
教学要求:
1、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学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熟悉、议论纷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懂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
教具准备:
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5分钟)
1、解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后简介本课主要内容。
2、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读音及朗读课文。
二、目标导航(1-2分钟)
1、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熟悉、议论纷纷” ,将课文读通顺。
2、学习给课文分段
三、自主学习(10分钟)
1、自主学习生字词
2、复习巩固生字词。
A、检查生字词读音。
B、讨论:哪些容易写错,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C、将“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3遍。
四、合作探究(10分钟)
1、指名读思考练习2。
2、讨论思考列出的四个意思,分别是讲哪些自然段的。
3、在讨论的基础上,教给分段的方法。
五、综合实践(10-13分钟)
练习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2-5分钟)
直入主题,朗读课文
二、目标导航(1-2分钟)
1、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10分钟)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为什么要捞铁牛?“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人们为什么事议论纷纷?可能会怎么议论呢?一个和尚是怎么说的?从他说的话,你看出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了捞铁牛的哪几项准备工作?
3、默读第三段,想一想,这段包括几个自然段讲了捞铁牛的哪几个步骤?(铲沙拔“牛”;划船拖“牛”;一只一只全拖回)
4、铲了泥沙以后,拴铁牛的绳子为什么会越绷越紧?为什么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
5、齐读第四段。
讨论:什么是“出色的工程家”?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四、合作探究(10分钟)
1、把准备工作与捞铁牛的步骤联系起来体会一下,怀丙为什么做那几项准备工作?
2、把全文联系起来体会一下,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1、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2、考虑周密细致;3、具体步骤充分利用了水的浮力。)
五、综合实践(10-13分钟)
练习用“熟悉”“议论纷纷”造句。
1、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交流造句,互相评议。再把造的句子写下来。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1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指定的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背诵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寓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句。
2、学会寓言,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用自己的话来将这两则寓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5分钟)
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学故事吗?请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目标导航(1-2分钟)
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指定的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背诵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三、自主学习(10分钟)
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
(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3)标出小段。
认读生字,解答疑难(出示生字卡片)
四、合作探究(10分钟)
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
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
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
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
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6、教师示范。
(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
(4)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五、综合实践(10-13分钟)
总结谈话,启发联想
1、分组讨论。①那个人等船靠岸后捞到剑了吗?②他没捞到剑会说什么?③别人可能又会说什么?
2、提问①你认为那个人错在哪里?②学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复述故事
板书设计: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议论纷纷造句”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议论纷纷造句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议论纷纷造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