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支架表面chu是否对mr有影响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放过支架后能不能做磁共振呢?
  其实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问题,为什么今天要再说一说呢?
  事出有因。今日收治一患者,需要做头颅磁共振(MRI)检查,我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说:做一个 MRI 吧。
  患者家属立刻面露慌张之色,说:我们去年放了心脏支架,支架后问过手术医生,医生说不能做 MRI 检查。经过询问,说这话的医生还是一个相当有名的心内科教授。
  当时我就郁闷了。于是我随机问了几名神经内科的大夫,得到的答案也均是:放完支架后好像是不能做 MRI 吧。于是我更加郁闷了。
  终于意识到,原来这个问题真的还有这么多人有疑问。
  那么放过支架后到底能不能做 MRI?这个你我说的不算,让事实来说话吧。
  看看说明书怎么说
  大家都知道,医用药品和器械都有说明书的,这个说明书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那么支架的说明书是怎么说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颈动脉支架――Carotid Wallstent。
  翻译一下上图就是:Carotid Wallstent 支架可以安全的用于 1.5T 或 3.0T 的 MRI 扫描。
  那么再来看看常用的国产颅内支架系统――APOLLP 支架。
  再看看 Protege 支架系统是怎么说的。
  其实不用我继续罗列了,可以自己查找。你会发现几乎所有支架说明书上都会说 ≤ 3.0T 或 1.5T 的 MRI 检查是安全的或者 6 周后做 MRI 检查是安全的。
  而我们目前临床上常规用于人体的 MRI 检查好像最高的就是 3.0T,因此可以从说明书里面得出这样的结论:
支架后完全可以做 MRI 检查。
  指南共识
  当然如果认为说明书仍然不够权威,下面来看看著名的 AHA 发布的声明。
  这份发表于 2007 年的声明是这么说的:
  1. 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脉支架和外周动脉支架都经过测试,并且已经注明 MRI 安全(MR safe)。植入这些支架的患者可以在植入后的任何时候做 MRI 检查。
  2. 其余的部分早期的外周动脉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对于这些弱磁性的外周动脉支架来说,就有必要对安全性进行评估,但有证据表明这些弱磁性支架植入 6 周后患者行 MRI 检查是安全的。
  上面这个是 ACCF/ACR/AHA/NASCI/SCMR 五大权威部门在 2010 年发布的心脏 MRI 检查共识,其中意见和 2007 年 AHA 的声明一致,有兴趣可以再看看。
  临床研究
  再来看看单个的研究。
  支架后平均 6.5&4 天做 MRI 检查是安全的。
  其实类似的评价支架后 MRI 检查安全性的研究很多,但是结论都很一致。反正目前我没有检索到支架后 MRI 检查不安全的证据。
  再看看下面这个研究。
  话说这个研究并不是评价支架后行 MRI 检查安全性的,但是这个研究设计却是每一个颈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均进行 MRI 检查和多普勒检查,然后对比 MRI 检查结果和多普勒检查结果。
  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许多实验设计都是支架后行 MRI 检查来评估其他内容。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支架后行 MRI 检查是安全的。
  临床实际
  循证证据暂时摆到这里,再说说真实世界的情况。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可以说是我国最大和最早的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之一,据我所知那里几乎所有颅内外动脉支架术后的患者都会在 24 小时内行头 MRI 检查。
  理论角度
  如果上面所说还不能让你完全信服,下面再从理论角度来看下,其实我推测多数人认为支架后不能做磁共振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1. 支架是金属,在磁场下会移位;
  2. 金属的支架在磁场下会发热。
  先说说第一个原因:
  其实并非所有金属都是有磁性的,有磁性的是铁钴镍等金属,而多数金属并不会被磁场所吸引,就更加谈不上移位的可能了。不知道诸位是否肉眼见过真正的支架,支架的金属丝远比想象中的细,就算含有部分磁性金属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引力,磁场的引力还是会小于支架与血管间的特殊摩擦力。
  再说说第二个原因:
  不可否认,体外研究中多数金属支架都会在磁场作用下发热,部分温度甚至会升高 1 度以上。但是多数学者认为体内流动的血液会使带走部分热量,轻微的温度升高并没有不良影响。要不然轻微的感冒发热支架就热坏了岂非很可怕?
  以上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支架后可以做磁共振。
  说到这里,支架后能不能行磁共振检查,答案很清楚了吧?
  总结一下
  如果还有人说支架后不能做磁共振,我想只有以下三种情况了:
  我就是认为支架后不能做 MRI
  对不起,2007 年 AHA 已经把这个问题说的很清楚了,2016 年了你还说不能做磁共振,这说明你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已经将近 10 年没有更新学习了。
  所采用的支架说明书里面没有说能不能做 MRI
  这种情况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个支架可能是不合格产品。
  所采用的支架说明书明确说不能做 MRI
  这种情况我虽然没有见过,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但是,天哪,难以想象,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在用这种支架,请你快快告诉我,让我涨涨见识。
  还是那句话,其实许多已经定论的临床问题,真的还有很多的不同意见,那这是为什么呢?
  声明:以上为个人文献学习过程,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官方和集体观点,也不可作为任何证据。
  更多关于影像学专业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影像时间」。
  责任编辑:李娜、猫羯座
  排版设计:刘冬宸
  图片来源:.cn 正版图片库
  投稿邮箱:
你认为支架术后能不能做 MRI?
你们科室让不让做?
还有哪些旧习惯不符合循证依据?
  点击「阅读原文」,畅所欲言!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这是丁香园和医生沟通的渠道.我们在这里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健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哪些支架、瓣膜可以做MRI
影像技术年会
相信不少人在临床上会遇到这个问题,做过支架的病人有需要做磁共振检查,能做吗?该怎么给病人解释?支架可能还好一点,如果有人说,我又机械瓣膜,能做吗?这个时候,你通常会怎么处理?给影像科打电话?查书?你确定影像科的大夫就知道吗?书上能找到吗?
今天,我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相信看完今天的文章,以后你就可以指导老大夫啦:)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是有指南的。2007年,AHA发布了一项声明,有关心血管器械与磁共振的安全性。不绕弯子,我们一个一个来辟谣。
一、冠脉与外周血管支架
AHA的声明明确指出,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脉支架产品,都经过测试,并且已经注明MR安全。而早起的外周动脉支架(2007年之前)可能存在弱磁性,除此以外,所有的支架产品在≤3T的磁共振检查中都是安全的,而且有研究者证实可以在植入支架的当天进行MR检查。对于那些若磁性的外周动脉支架来说,就有必要对安全性进行考量,但通常认为,6周以后的磁场接触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无论是金属裸支架,还是药物涂层支架,都是MR安全的。
二、机械瓣膜
根据2007年的AHA声明,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人工心脏瓣膜与瓣环,都是MR安全的,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3T的磁共振检查。
此外,固定胸骨的“铁丝”也被证明的MR安全的,但由于各地区材料的差异性,也许会有局部热效应产生的可能。
所以,机械瓣也是安全的。
三、心脏缝合与封堵器械
大部分的缝合与封堵器材都是MR安全的。其说明书上会标注是否进行了检测。
四、下腔静脉滤器
绝大多数IVC滤器是MR安全的,但有少数若磁性的器械,比如Cook的Gianturco bird nest,或是Boston Scientific的Greenfield滤器,那么指南还是推荐最好间隔6周再行MR检查。
五、漂浮导管
携带Swan-Ganz导管的患者不应进行磁共振检查,虽然在体试验证实可以安全获得MR影像,但仍有因为导管、导丝等带来的可能风险,不推荐进行磁共振检查。
六、临时起搏器
保留在心外膜的临时起搏导线是MR安全的。但无论是黏贴电极的体外起搏,还是经静脉的临时起搏都不推荐其进行磁共振检查。
七、起搏器与ICD
这一类器械进行MR检查的最大风险,在于可能的器械移位、程序改变、影响起搏器本身工作,或是电极产生的热效应。
但大家也指导,有厂家也为此进行了许多努力,目前MR兼容的起搏器也早已经进入了临床。但即便如此,对于这一类植入了MR兼容的起搏器的患者,磁共振检查也应更加谨慎。
虽然并没有人对其进行过系统的安全性评价,但2007年的声明明确指出了IABP是MR的绝对禁忌。
相信看过本文,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不用到处求救了吧。
参考文献:
Safe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evices: 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Committee on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and the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Radiology and Intervention: endorsed b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Cardiac Imaging, and the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irculation. ):2878.
转自:华夏影像诊断中心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3:47
刘健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刘健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刘健大夫提问
刘健的咨询范围:
“双孔”完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如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膜部缺损)修补、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右侧肺静脉)矫治、二尖瓣成形/置换、三尖瓣成形、左房粘液瘤切除、心包囊肿切除术等;
微创小切口心脏手术:如主动脉瓣置换、室间隔缺损(干下型)修补术等;
常规开胸心脏手术:如冠脉搭桥术、二尖瓣置换/成形、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及同期房颤Maze IV射频消融术等。
房颤的个体化治疗:基于超微创全胸腔镜改良Mini-Maze术的一站式或分站式杂交手术。
刘健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成人外科中心好评科室
成人外科中心分类问答放了心脏支架后,还能做磁共振检查吗?
  随着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心脏支架、心脏封堵器以及心脏瓣膜等都在临床应用,尤其是冠状动脉支架的使用更是十分普遍。因此,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放了心脏支架后,还能进行磁共振检查吗?   美国学院(ACC)2010&年发表了心血管磁共振专家共识,专门就体内植入物,包括冠状动脉支架的成像安全性进行了阐述。  首先,含铁的置入物在固定的磁场中会产生铁磁性,不能进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这可能会引起置入物在体内的移动。尽管目前大部分金属置入物含铁的成分少,呈弱磁性,但是在行CMR前,应该进行,确定该置入物的磁性大小以及是否在磁场中移动。其次,在CMR扫描时,会使用和产生梯度磁场,该磁场会产生瞬间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如起搏器)传导,导致的风险。另外,磁共振扫描时的射频波会产热,使导丝或电极的温度升高1℃左右,有损坏置入物的风险。因此,行CMR&检查前,对植入物的了解和询问,以及技术操作人员的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能否行CMR检查,取决于置入物的金属材料,一般情况下,正规厂家的产品要求注明“磁共振安全”、“磁共振不确定”或“磁共振不安全”。非铁磁性的金属置入物,如不锈钢300系列、钛或钛合金,可以直接行CMR&检查。弱磁性的置入物因磁性很弱,一般不会移动位置,如血管内支架和金属瓣膜等,但最好6周后再行CMR检查。大多数冠状动脉支架或外周血管支架都是弱磁性或无磁性的,且紧密地支撑在血管内壁,很难移动,特别是6至8周后已有内膜生长,变得更加牢固。目前认为,3.0TMR或以下场强的MR机上进行检查是安全的。  根据文献报道,支架术后CMR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急性或慢性的情况以及心功能状况,包括梗死部位、累及范围,以及评估术前术后心功能的改善等。目前的研究表明,支架术后CMR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可以比较清晰客观显示心肌情况。  总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行CMR检查是安全可行的,因此这些病人完全可以接受其他部位的磁共振检查,前提是患者接受该检查是明显获益的。同时,在进行磁共振检查前最好阅读支架产品说明书,了解其材质和铁磁性,开单时临床医生请注明支架的情况哦。(作者:仁济医院放射科医师 殷焱 华佳)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风险】即可测试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上海开埠后第一所西医医院,,中国最早的综合性西医医院之一,诸多手术填补国内空白。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2017年春节就要来临了!逢年过节,人们总会大鱼大肉一番,……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这位心外科主任,名叫薛松,现年51岁。从医28年来,已主刀了7000余台心脏外科手术,其中有很多是被薛松当年的研究生导师称为“苦战、血战、死战”的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当今时代金属裸支架还有用武之地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当今时代金属裸支架还有用武之地吗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几千块钱的一个裸金属支架效果并不差于价值昂贵的支架
&v&&v&&v&&v&&v&&v&&v&&v&&v&&v&&v&&v&
您现在的位置:&&>>&&>>&&>>&健康之路正文
几千块钱的一个裸金属支架效果并不差于价值昂贵的支架
&&&&打破砂锅:近一时期,围绕我国心脏介入手术中使用的支架数量及价格等问题人们议论纷纷,在3月16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上,国内心脏介入领域的顶尖专家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请关注――
&&&&在一位医生接诊的病人中,约有30%的搭桥手术病人曾经放过支架,最多的放置过9个。而一颗心脏内放置了10多个支架、甚至近20个支架的病例也曾经被报道过。
&&&&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9倍的心脏支架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
&&&&这是近期一些媒体对国内心脏介入手术中支架问题的揭露。这一问题也在亚太地区介入心脏病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第九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上引起了专家们的热议。
&&&&中国介入手术是多是少?
&&&&针对一个病人身上放置9个支架,甚至放置更多支架是否涉及支架滥用的问题,中国医促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吕树铮教授指出,世界上第一例冠脉介入治疗至今已有30多年,中国从1985年开始到现在也进行了20多年,但在中国真正的发展也就是近六七年。他并不认同有些媒体说的“中国的介入做的有些滥”。
&&&&吕树铮说:“美国人口不到3亿,一年做介入手术的有100万例,日本1亿多人口,一年是17万例,德国是8000万人口,一年是30万例。中国将近14亿人口,2010年中国介入手术只做了将近30万例。中国一年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就是200万例,连急性心梗的病人都没有做完,差的很多”。
&&&&吕树铮说:“我自己有一个病人,10年之中我给他装了27个支架,从颈动脉到肾动脉。我们业内有些专家一直在传,超过3个支架就应该搭桥。实际上,病人冠状动脉会狭窄,全身其他的血管一样也会有病变,如果病人还患有糖尿病、痛风等病症,这种情况只能做支架,支架肯定会很多”。
&&&&吕树铮认为,随着我国冠心病介入手术例数的持续增加和适应症范围的拓宽,疑难PCI病例的数量也呈大幅攀升趋势。同时,各地医师的心脏介入技术水准参差不齐,对于疑难PCI临床操作规范体会甚少。他呼吁:给介入医生搭建一个覆盖全国、系列连贯、密切结合临床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同行之间分享经验,共同提高,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做搭桥还是安支架?
&&&&在实际治疗中,冠心病患者经常会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是做需要开胸的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还是做只需局部麻醉、相对要简单得多的心脏支架手术。
&&&&针对这一问题,著名的心脏病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认为,对于心肌梗塞患者的早期救治,时间就是生命,开通梗塞这是最基本的,中国贫困病人不少,几千块钱的一个裸金属支架,效果并不差于价值昂贵的支架,如果只做梗塞血管,用便宜的裸金属支架,大部分的贫困患者会得益。至于是选择做心脏支架还是做搭桥手术,胡大一说:“我们绝对不能跟病人非常简单地说,也能搭桥也能支架,这种说法是非常荒谬的。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决定,特别是左主干病变,这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本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教授认为,搭桥和介入如何选择这是很复杂的学术问题,单纯的、局限的病变当然选择介入,有争议的就是左主干病变,这个是要评估的。“根据我们阜外医院的经验,如果我们说服病人搭桥,病人都可以接受。早些年我们介绍很多,病人还是害怕,现在我们搭桥的死亡率小于1%,病人都不怕了,我们医院左主干病变只有18%做了介入。我想一切要为病人着想,在科学的基础上决定。”
&&&&未来可降解支架成趋势
&&&&“最理想的新一代支架的设计理念是:在介入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支架使血管得到机械性支撑,并借助洗脱出的药物,防止再狭窄。之后支架即缓慢降解,并完全被组织吸收,血管结构以及舒缩功能完全恢复至自然状态,由此避免相关的潜在风险。”这是全军心血管病专业组副组长王海昌教授在大会上针对正在研发的新一代支架做出的描述。
&&&&据了解,冠脉介入治疗在短短30多年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单纯球囊扩张时代、金属裸支架时代和药物支架时代。
&&&&单纯球囊扩张由于没有永久的血管内支撑物,变窄或发生阻塞的血管会发生回缩,血管会发生再狭窄。而支架植入术由于在血管之内放入了永久性的金属支撑物,因此会影响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活动,减少了患者再次植入支架的可能,并且也会产生诸如晚期支架血栓、慢性炎症、金属支架断裂等潜在风险。药物支架由于有控制药物释放的膜消除不了,所以易形成血栓。
&&&&目前,雅培、强生等多个公司都在研发新一代完全可降解的支架。据悉,雅培的完全可降解支架BVS由多聚乳酸制成,可在植入体内2年间逐渐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支架上带有雷帕霉素的衍生物――依维莫司,药物在约120天内完全释放,可覆盖再狭窄的整个病理过程,防治再狭窄。
&&&&南京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陈绍良教授认为,由于新一代支架可完全降解,病人既不用担心血栓的风险,又可以大大缩短术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间,同时如果病人下次做搭桥手术时,也不会受残留金属支架影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完全可降解支架将成为冠脉介入治疗领域的新趋势。
&&&&专家呼吁关注临床与实践
&&&&由于国情的因素,我国PCI技术的发展有着发展不平衡、规范化不够、潜力巨大三大特点。比如不平衡在数量上表现尤为突出,很多单位片面追求例数,为了增加介入例数而滥用介入诊疗技术;而一些医院长期依赖外单位人员帮助手术则造成了很多医疗纠纷;有些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训练或责任心不强或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致使介入治疗的疗效大打折扣,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都可归结为规范化不够。
&&&&针对这一问题,高润霖院士指出,我国心血管介入发展不平衡,各地指南和实践的差距依然显著,仍有50%的医院每年实施PCI手术不足100例,数量上的差距带来技术上的差距。“所以这届大会的主题就是‘临床和实践’,目的是保证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最大化,规范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此外,与会专家还提出要重视血管内超声(IVUS)、血流储备分数(FFR)、对比剂应用等技术在冠脉介入治疗领域推广普及和临床使用技能。
上一个健康之路: 下一个健康之路:
相关健康之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属支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