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最好山地车 山地车码表什么牌子好好?

帖子主题:教你如何挑选软尾山地车
共&31&个阅读者&
军号:1778508 工分:75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教你如何挑选软尾山地车
文章提交者:liuhuan007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296-0-1.html
文章来源:原文地址:& & 说软尾登山不行的同学,可能是没有仔细选择一款用于登山爬坡的4吋以下行程的软尾车架。即使是intense的VPP,大行程的车架的踩踏也不是爬坡踩踏的那种概念,大行程车架的踩踏性能是针对提速提出的,比如你一个过弯以后,要迅速把速度加上去的那种场合。是否适合爬坡,不仅仅是"泄力"问题,整车角度因素、重量因素可能更加影响爬坡发力。选购知识:如何来挑选软尾山地车软尾车架的重要作用是对抗颠簸,用避震结构抵消地面颠簸带来的无规则车轮腾空。让轮胎始终"压"住地面,让你可以驱动或者制动。同时,车身稳定,便于车手踩踏或者是操控。稳了,你才敢快,你才能快,无论上坡下坡。软尾就是让你稳的,提供给你一个踩踏操控平台。越是颠簸的复杂路面,越是需要软尾。这一点,无论小行程、大行程都适用。如何选择一个软尾车架,如何确定自己所需的行程大小。这个,和你对山地骑行的需求息息相关。你要骑的路面,颠簸程度如何?你想达到多快的速度?这是决定你行程大小的因素,而非坡度。DH的路面,硬尾XC捏着刹车,也能慢慢蹭下来,部分落差的地方扛一扛。所以是否需要软尾不是看坡度的,是看你想达到的速度的。颠簸程度越大,你要达到的速度越快,你需要的行程就越大。纯自然的山路,颠簸是永恒存在的。没有绝对平整的山路。.........................................................☆&&yewq& &回复:山地车的概念上也没有绝对的硬尾,轮胎还可以提供10mm的软尾效果呢,更不要说碳架是作为"1英吋"行程的软尾来宣扬的。卖的昂贵的硬尾都是因为他"软",也就是后三角纵向形变性能好,颠簸的吸收好。小行程的车架,虽然对抗大颠簸的能力不足,但是同时车架很轻量,角度适合踩踏,因此适合上坡。随着行程的加大,车架对抗颠簸的能力加强,但是车架必然重量上升,角度也越来越考虑操控而非踩踏了,因此越来越适合在下坡的时候借助地球重力来加速。那么如何选择呢?4吋以下行程车架,搭配80-100mm前叉,整车重量已经可以轻易的低于10.5kg,角度、刚性各方面都不输于硬尾的踩踏感觉,同时驱动抓地力量更强。建议喜欢登山如飞的同学选用4吋及以下。这也是世锦赛赛场上常见的碳架和4吋以下软尾的情况。4.5或者5或者5.5吋的,搭配110-140mm前叉,整车可以轻易做到12.5公斤及以内。在牺牲了上坡时候的一些""性能的同时,获得了更加完美的对抗能力。踩踏也可以支持连续的发力。& & 是我辈用于"山地"的主力车种。建议没有越野比赛渴求的,以拉力玩法、穿越玩法为主的同学选用,所谓"能上能下,任劳任怨"。6或者6.5吋左右的行程搭配140-160mm前叉,整车重量基本都在13kg到14kg,踩踏开始吃力了,上坡速度开始受到不小的影响了。但是有非常完美的通过性能,技术性的跳跃可以开始支持。飞速下山、碾压石头的感觉开始有所体现。车手开始告别在落差面前的战战兢兢,开始游刃有余的对付发夹弯和弯道墙。飞飞跳跳、追求"操控"乐趣的同学可以挑选此类行程的车架了。而且针对自然环境的山路,尤其是上坡平缓下坡恶劣的旅程,上坡下坡均匀起来,是最快的也说不定。& & 7或者7.5或者8吋行程及以上,搭配180mm、200mm及以上的前叉,请你忘却爬坡,寻找缆车吧。面对上坡随便踩踩,意思意思就可以了。整车重量我就不提了,大家都懂的。那些喜欢在倒地与不倒之间寻找刺激,喜欢在落差和大石头前表现无视态度的同学,可以选择此类车架了。选择了这类车,不要和硬尾帮出去比爬坡,硬尾帮也不要和这类同学玩下坡。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教你如何挑选软尾山地车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教你如何挑选软尾山地车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帖子主题:26寸 29寸 27.5寸山地车优缺点对比
共&41&个阅读者&
军号:1778298 工分:63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6寸 29寸 27.5寸山地车优缺点对比
文章提交者:ldxyxs0612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296-0-1.html
网上看到对三种标准的讨论 但本人菜鸟 无从分辨黑白 求大神点评!谢谢一、 重量& && &&&(1)/整体重量(越重的轮子越不利于爬坡与加速)& && &&&较轻的轮子(+)加速较快,也使得整车重量可以更轻, 是具有双重好处的组合。以26寸的X克开始,27.5稍增5%的重量, 而29则是增加了12%的总重量, 这让您在骑行时大大增加了负担,不论是在爬坡或是加速上,27.5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么沉重。& && &&&(2)整体成车重量& && &&&将具有相同规格配备的29、 27.5、26寸同级车款之重量相比较,你可以发现明显的差异。一如预期,26寸版本较27.5略轻,而相比29寸的轻量许多。静态的重量对于骑乘有确实的影响,愈轻量化愈能帮助您爬坡更快速,骑乘更有力。& && &&&(3)动态转动重量& && & 静态的重量差异是其一,而动态转动时的重量影响更是加倍。如上所述关于静态重量的部分,26寸和27.5与29寸比较起来,来得更轻,而这个差异在动态情况下效应更是巨大,深深影响了骑乘加速时的性能表现。二、Efficiency 性能27.5轮径在加速反应上非常近似于26寸,相比加速较缓慢的29寸轮子有很大的领先。除此之外,27.5的轮子在跨越障碍时有如29寸一般地容易和有效率,这些都是正面的性能优势。& && &&&(1)障越跨越能力& && & 加大的轮径可以缩小轮子与障碍接触时的角度,这是正面的帮助,29寸的轮子在滚过一个6公分大的四方形障碍体时,可以比26寸的轮子在效率上高14%,相较之下,27.5寸轮子也有9.8%的提升。另一个比较方法是查看其攻角的大小,27.5角度较26小4度,29则是小了6度,角度愈小,愈容易滚过障碍,29寸当然这部份最佳,但27.5表现也很接近29,但27.5并不像29寸重量那么重。& && &&&(2)加速性/加速反应速度& && &&&这部分是与骑乘者施力踩踏时车子的加速反应快慢有关,影响加速性的因素除了静态的整车重量有关之外,也与轮子的配重有很大的关联,重量分布离轴心越远,加速性就越差,相同静态重量相似结构编制而成的29寸轮加速性不如26寸,因为轮子越大其重量分布就越往外也越不利,所以要提升加速反应性就要尽可能地降低位于轮子外围的重量 (轮圈、铜头、钢丝、、内胎……等), 如下图您可以了解到27.5的轮子只比26寸慢1.5%,而29寸则明显慢了3.6%。加速性比较 (数值越小反应越快)。& && &&&(3)轮轴高& && &&&轮子越大,相对来说,轮轴就会越高,而越高的轮轴他的跨越性会来的更佳。在26寸的轮轴高为12.5英寸,在29的轮轴高为15英寸,但在27.5的轮轴高为13.8英寸,相比26的话,会来的比26佳,但是再怎么比稳定,29会是最好的,不过考虑到刚性、稳定度,所有的因素的结合下,27.5将会是最佳的选择。三、Control 操控& && &&&(1)刚性& && &&&的侧向钢性与其使用的轮径大小有关联,为了要配置较大的轮子,的设计要有所拉长,因此,同一的29寸要比同一的27.5或26寸,受到相等侧向应力时的变形更大 (五通与车首管)。 较大的变形量代表钢性较不理想,在面对强力踩踏与高速急弯时,其摇晃程度较大,稳定性也较差。& && &&&(2)钢性& && &&&轮子的侧向钢性也与轮径大小有所相关,较大的轮径需要更长的钢丝,和较大直径的钢圈,这两个都造成更大的侧向变形量,使得钢性表现较差。在加速和过弯时,操控性也较不理想。& && &&&(3)抓地力/遁迹性& && &&&较大的轮径可造就与地面更大的接触面积,较大的接地面积可以拥有较好的抓地力,有助于提升加速效率,与、过弯时的表现,而且在蛇咬机率也会大大降低。& && &&&(4)几何& && &&&设计的限制,29寸的较小往往受限于轮径太大,而必须在操控性能和骑乘几何上有所牺牲妥协,从五通到后轮距及前后轮轴距无法缩短,使得传动效率较差,转向缓慢费力。29寸车首前端无法再下压,所以小的身体几何也无法有足够理想的落差。另外外观在较大较小的平衡美感也不好。27.5寸则大小适中,没有这些问题,也不会出现26寸车种较大出现的大小骑小轮情形。26该进化了,29寸又太大,对亚洲人而言,27.5是最佳选择!(
)原文地址: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26寸 29寸 27.5寸山地车优缺点对比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26寸 29寸 27.5寸山地车优缺点对比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牌子的山地车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