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极熊宝宝在平原可以种吗

  儿子问我:为什么爱斯基摩人要住在北极。  我回答:“不为什么呀,就像小草一样有的长在这儿,有的长在那儿呀!”  儿子: “那一定是他的爸爸住在北极,所以孩子就在北极。可是最开始,为什么会有爱斯基摩人住在北极呢?这里又冷,又什么都没有!”  我回答不出来只能望天,然后:“明天我给你上网问问!”
楼主发言:24次 发图: | 更多
  @好懒的MM猪   告诉小朋友人类有很强的适应力,适应自然,盖冰雪屋居住,用海豹皮做衣服保暖,从海里获取食物
  北方的纳努克 site:  一部纪录片,看看能不能激起他了解更多的兴趣,如果兴趣没有,过后就忘了,那又何必现在想方设法的回答这个问题.
  鳳凰週刊前幾年做過一個北極圈生存的那些人的專題  鳳凰網去年還有個圖片專輯  
  告诉孩子就像企鹅在南极,北极熊在北极的道理一样。
  回复第1楼(作者:@fangbin468a 于
09:44)  告诉小朋友人类有很强的适应力,适应自然,盖冰雪屋居住,用海豹皮做衣服保暖,……  ==========我儿子知道,正因为知道才要问他们为什么要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待着  
  回复第2楼(作者:@二觉 于
10:56)  北方的纳努克 site:  一部纪录片,看看能不能激起他了解更多的兴……  ==========好的,让儿子看看  
  回复第3楼(作者:@楚贝勒 于
11:37)  鳳凰週刊前幾年做過一個北極圈生存的那些人的專題  鳳凰網去年還有個圖片專輯  ==========  嗯!谢谢推荐!  
  @好懒的MM猪 5楼
14:32:00  回复第1楼(作者:
@fangbin468a
09:44)  告诉小朋友人类有很强的适应力,适应自然,盖冰雪屋居住,用海豹皮做衣服保暖,……  ==========我儿子知道,正因为知道才要问他们为什么要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待着  -----------------------------  那里就是他们的故乡,已经适应这里的生活,有感情,人类本能上都有领地意识
  @fangbin468a 1楼
09:44:00  @好懒的MM猪  告诉小朋友人类有很强的适应力,适应自然,盖冰雪屋居住,用海豹皮做衣服保暖,从海里获取食物  -----------------------------  所答非所问,人家孩子不是问爱斯基摩人在北极怎么活着。
  我儿子的意思是1
为什么他们的祖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寒冷的除了北极动物啥都没有的地方生活
后来他们的后代又为什么不选择离开!
  回复第8楼(作者:@fangbin468a 于 2014-  ==========  领土意思
嗯,这个可以讲讲!
  我献一计  按倒了揍,叫你刁难老娘,不会自己百度啊查百科啊
  和孩子一起上网查询一下,网上有回答。历史事件导致爱斯基摩人的先祖到了北极,并生存下来。
  回复第9楼(作者:@xinyuehu0438 于
14:40  ==========呵!呵!  星月湖你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回复第4楼(作者:@喜欢咖啡ABC 于
11:41)  告诉孩子就像企鹅在南极,北极熊在北极的道理一样。  ==========  但是人类是可以选择离开的呀  
  @好懒的MM猪 14楼
14:49:00  回复第9楼(作者:
@xinyuehu0438
14:40  ==========呵!呵!  星月湖你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  没有回答过这个问题。以前孩子小的时候,往往会一个问题切入,就会聊很多。无法设定我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因纽特人为什么出现在那里,百度一下能知道答案。他们的后代为什么不选择离开,我会把我的猜测说出来,也让孩子说说他的猜测,不同的观点。我猜测的,也只能是现在看到MM猪的帖子猜测的,不是面对孩子猜测的。  我猜测,在因纽特人人扎根在那里之后的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的在一个地方扎根并繁衍,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既然已经适应了那里的生存环境,没有到完全断绝生存根基的地步,就很难将一个部族齐根拔除。即便是现代社会也是一样,只要还能够生存,不用外力去驱赶,或者发生过什么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事件,让世代繁衍的人全部迁移,不容易。其实比北极圈生存环境更恶劣的地方,也有很多依然有部落居住着。中国国内就有很多。
  回复第4楼(作者:@喜欢咖啡ABC 于
11:41)  告诉孩子就像企鹅在南极,北极熊在北极的道理一样。  ==========  但是人类是可以选择离开的呀  
  @好懒的MM猪
15:31:00  但是人类是可以选择离开的呀  —————————————————  适应,故乡,习惯(惯性),也许后代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讨论下可能的原因  
  @好懒的MM猪   我乱猜的,看过巜冰河世纪》后乱猜的:也许冰河纪来临,一部分原始人被困在那了,但生存环境的改变却使的狩猎更方便了,有了大量的海豹啊,鱼啊,所以人就留下来咯。^_^
  @老朋友新朋友 19楼
18:26:00  @好懒的MM猪  我乱猜的,看过巜冰河世纪》后乱猜的:也许冰河纪来临,一部分原始人被困在那了,但生存环境的改变却使的狩猎更方便了,有了大量的海豹啊,鱼啊,所以人就留下来咯。^_^  -----------------------------  呵呵!这个有可能!
  把大家的回复都转述给小猪了,觉得都有可能!
  @好懒的MM猪 17楼
15:31:00  但是人类是可以选择离开的呀  -----------------------------  这个太简单了,带你儿子去一趟问问不就行了呗。
  @好懒的MM猪
15:31:00  但是人类是可以选择离开的呀  -----------------------------  @秋水江湖 22楼
20:34:00  这个太简单了,带你儿子去一趟问问不就行了呗。  -----------------------------  我对儿子说了,他说有没有搞错!为一个问题,跑这么远,谁的建议!
  @二觉 2楼
10:56:00  北方的纳努克 site:  一部纪录片,看看能不能激起他了解更多的兴趣,如果兴趣没有,过后就忘了,那又何必现在想方设法的回答这个问题.  -----------------------------  刚刚看完百分之八十, 还留一点明天看。太长了,也太晚了!  谢谢推荐!儿子很喜欢! 看到他们建造雪房子 觉得他们太聪明了!
  @好懒的MM猪 23楼
21:33:00  我对儿子说了,他说有没有搞错!为一个问题,跑这么远,谁的建议!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培养贵族,就得下重本!
  @好懒的MM猪
  我对儿子说了,他说有没有搞错!为一个问题,跑这么远,谁的建议!
  -----------------------------
  @秋水江湖 29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培养贵族,就得下重本!
  -----------------------------
  我们的目标是远离贵族!
一俗到底!
  就像现如今的底层公雾猿,其实没丝毫权力,其实时时很忙碌,其实收入很低,其实时时背负骂名,其实做得再多做得再好也不会多得一分钱多一丝提升机会,甚至胡子都快白了还得被小年经带着小字叫,为什么不走?因为时间长了适应了,只会做这个了,到新地方去,恐怕适应不了了。其实很多地方很多行业、很多人群都有这个问题。
  至于开始为什么会去,自然有去的理由,这个地球比寒冷可恐怖的事多着呢!
  @青青草浪 31楼
17:17:00  就像现如今的底层公雾猿,其实没丝毫权力,其实时时很忙碌,其实收入很低,其实时时背负骂名,其实做得再多做得再好也不会多得一分钱多一丝提升机会,甚至胡子都快白了还得被小年经带着小字叫,为什么不走?因为时间长了适应了,只会做这个了,到新地方去,恐怕适应不了了。其实很多地方很多行业、很多人群都有这个问题。  -----------------------------  是啊!看完北方的纳努克,心里忽然很感慨,既有如果离开,也许他们再也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 又有其实这样单纯的生活下去也不错的感觉。
  心头忽然很悲伤, 原来纳努克为了拍摄这部片子没有足够的冬储饿死了!
  如果我回答我会说地球原来不是这个样子的,是很多年很多年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的。那以前那个地方也许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土地,爱斯基摩人在哪里生活情况还没这么糟糕。后来就越来越冷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就必须和环境相适应了。这个过程很长,长到人自己都感觉不到。至于离开嘛,因为爸爸妈妈自己的祖先都在这里生活,肯定是自己的家乡最好,就好像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想着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再破再旧也是自己的家嘛~肯定也有出去的人,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留下来。这也是习惯使然。。。  另外楼主我今天在中央记录频道看了一个《猿人世界》,正在播呢。可好看啦,讲人类的演化。小萱看的特别入迷你也找你家宝宝看啊。
  美美猪不要代入感那么强,看人间百态,我自巍然不动。  北冥鱼教的额。
  爱斯基摩人的妈妈在北极,所以儿子也在北极了。就比如MM在湖北,儿子叶子啊湖北哦
  我觉得这个好像挺好回答的啊,因为那里虽然冷,但也有丰富的海洋产品,他们不是靠捕鱼为生吗。在这里,他们不用与太多的部落争领地。所以就逐渐在这定居了。  
  @aikangyieq 36楼
18:06:00  美美猪不要代入感那么强,看人间百态,我自巍然不动。  北冥鱼教的额。  -----------------------------  谢谢小艾! 知道了!
  @二月的郭小萱 35楼
17:49:00  如果我回答我会说地球原来不是这个样子的,是很多年很多年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的。那以前那个地方也许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土地,爱斯基摩人在哪里生活情况还没这么糟糕。后来就越来越冷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就必须和环境相适应了。这个过程很长,长到人自己都感觉不到。至于离开嘛,因为爸爸妈妈自己的祖先都在这里生活,肯定是自己的家乡最好,就好像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想着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再破再旧也是自己的家嘛~肯定也有出去......  -----------------------------  嗯,下个星期再看!我们周一到周五是不看电视的。
  谁都想占着最好的地盘,但那个地方肯定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所以也可能让族群消失。无论如何保存族群是一种选择。  为什么在那里的确切原因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如同人的选择可能永远没有真正的解释,如同苍蝇为什么能存在到现在永远会出现新的解释,但基本的原则就是那些。
  @纯心捣乱 41楼
00:50:00  谁都想占着最好的地盘,但那个地方肯定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所以也可能让族群消失。无论如何保存族群是一种选择。  为什么在那里的确切原因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如同人的选择可能永远没有真正的解释,如同苍蝇为什么能存在到现在永远会出现新的解释,但基本的原则就是那些。  -----------------------------  这个看过资料以后,也给儿子讲过了。  北方的纳努克很不错,看过后,很多问题,虽然说不上来,但是有些明白,为什么他们能在那生存下来。  当然儿子主要还是看个热闹。
  @好懒的MM猪   看来看去,还是我哪一计靠谱,重要的不是弄明白爱斯基摩人住北极,而是养成自己动手查资料的习惯
  自然的挑战,其他人群的挑战.你总要面对这些.  人的演化,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改造环境,反过来,环境也在不断的创造着人.  北极圈内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平原地区的人们完全不同.但是大家是同样的物种,这就是环境对人的雕塑作用.  至于他们为何去了哪里,很简单---那里能获得食物嘛.
  @闺女许没许人 44楼
22:07:00  @好懒的MM猪  看来看去,还是我哪一计靠谱,重要的不是弄明白爱斯基摩人住北极,而是养成自己动手查资料的习惯  -----------------------------  呵呵!O(∩_∩)O~
我这不是看学童高人多,见识广,想法独具一格么!所以才在这儿发帖问的。  百度,我儿子现在用得还很勉强,要到明年方可让他自己查。  不过,幸好发了这个贴。果然发现好东西。
北方的纳努克,不知闺女看过没有,强推。   很棒!不仅仅是了解爱斯基摩人的生活而已
  @二觉 45楼
23:07:00  自然的挑战,其他人群的挑战.你总要面对这些.  人的演化,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改造环境,反过来,环境也在不断的创造着人.  北极圈内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平原地区的人们完全不同.但是大家是同样的物种,这就是环境对人的雕塑作用.  至于他们为何去了哪里,很简单---那里能获得食物嘛.  -----------------------------  是的,生存是最简单的原因!
  顺便和孩子聊聊相关的话题,我们来自哪里?据说,全世界的人种,绝大多数来自于非洲。再顺便聊聊远古时期的大陆漂移啊,这个期那个期啊,。。。。。。  宝贝生了父母!
  BBC《科学的故事》好几类科学演化发展的故事。天 文学 从地心说一直讲到宇宙爆炸。  BBC《地球造人》阐释地球能够孕育出高等生命甚至人类的几项关键因素  BBC《太阳系的奇迹》  BBC《宇宙的奇迹》  BBC《人体奥秘》  收藏备用!
  这个题目其实最高大上的莫过于用小二的套路,直接教娃自己做研究的方法。  家长不必扮演学术权威。
  就是赶上了。古代人类先祖遍布各地,生存下来的就是现在能见到的世界各族人民,爱斯基摩人先祖肯定不是因为喜欢北极冷特意住到那里去,一个是生存原因流落到那地方,一个是原先北极也没那么冷,大陆漂着漂着过去了,或者气候变化越来越冷,他们是挺住了自然淘汰幸存下来的原住民。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东西伯利亚北极大陆架富含钾烷,当地球处于寒冷期时,这个大陆架【逻辑判断综合】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单选题&&东西伯利亚北极大陆架富含钾烷,当地球处于寒冷期时,这个大陆架 成为一个冻结的北极沿岸平原,不向外渗漏钾烷。随着地球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这个大陆架被海水淹没。在深水区,钾烷氧化成二氧化碳,而后钻出海面。在浅水区,大量钾烷没有足够时间氧化,直接逃逸进大气层,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全球气温。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_____。
A: 东西伯利亚北极大陆架深水区甲烷的含量高于浅水区B: 最新研究表明东西伯利亚地区开始进入新一轮寒冷期C: 海水深度与甲烷氧化为二氧化碳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D: 最新研究表明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并不比二氧化碳大
单选题&&东西伯利亚北极大陆架富含钾烷,当地球处于寒冷期时,这个大陆架成为一个冻结的北极沿岸平原,不向外渗漏钾烷。随着地球温度升高 和海平面上升,这个大陆架被海水淹没。在深水区,钾烷氧化成二氧化碳,而后钻出海面。在浅水区,大量钾烷没有足够时间氧化,直接逃逸进大气层,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全球气温。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_____。
A: 东西伯利亚北极大陆架深水区甲烷的含量高于浅水区B: 最新研究表明东西伯利亚地区开始进入新一轮寒冷期C: 海水深度与甲烷氧化为二氧化碳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D: 最新研究表明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并不比二氧化碳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甲烷直接逃逸进大气层,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全球气温。没有论据。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所以削弱论点。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论点强调是为氧化的甲烷逃入大气层后,对全球气温的影响更大,D项说明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不比二氧化碳大,直接否定了论点。A项只能说明氧化成二氧化碳的甲烷比例大于没有足够氧化的甲烷,但不能解释甲烷和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B项东西伯利亚是否进入寒冷期同样不能解释甲烷与温室效应的关系;C项和A项类似,甲烷氧化不氧化的问题无法解释甲烷与全球气候的关系。A、B、C三项均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标签削弱论点
本题所属考点-逻辑判断综合
You can tell the ideals of a nation by its ad vertisements. 从一个民族的广告可以看出这个民族的理想。
网站客服QQ:您所在的位置:
俄欲将120万平方公里北极土地纳入版图(图)
日05:29  
新闻晨报 
俄罗斯考察队在北极罗蒙诺索夫山脉区域考察。
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横跨从欧洲至远东的11个时区。不过,俄罗斯地质学家日前宣布,经过考察,包括北极点在内的120万平方公里的北冰洋地区也属于俄罗斯的大陆架。这一主张立刻遭到了一些科学家的质疑。
? | ?推广 |
想再扩120万平方公里
据英国《卫报》6月28日报道,俄罗斯地质考察小组搭乘具有冰下科研能力的核潜艇对北极地区进行了为期6周的勘探。25日,他们宣称找到证据证明北冰洋水下绵延近2000公里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地区大陆的自然延伸,应当属于俄罗斯的大陆架。
北冰洋的海底地形是一个呈椭圆形大海盆,被三条主要海岭———阿尔法海岭、罗蒙诺索夫海岭和北冰洋中脊———所分割。其中罗蒙诺索夫海岭高峻而陡峭,从新西伯利亚群岛穿过北极点附近一直延伸到格陵兰岛北岸,高出深海平原2500米以上,支配着整个海盆的地形。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的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架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到大陆边缘外界不到200海里,陆架宽度可扩展到200海里;如果到大陆边缘超过200海里,则最多可扩展到350海里。”
如果俄方这一主张成立,将意味着俄罗斯领土将增加1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德国与意大利三国领土相加,还将与丹麦的格陵兰岛、加拿大、或许还有美国的水下管辖区交界。
多国争夺北极海床
27日,一些科学家对俄罗斯地质队的考察成果表示了质疑,他们表示一个国家要扩张大陆架的范围,必须证明该区域与其陆地领土的地质结构相似。而位于圣彼得堡的北冰洋与大西洋研究所的国际合作处处长普里亚米科夫表示:“说实话,我也觉得这有些奇怪,加拿大也能提出完全相同的主张,他们可以说罗蒙诺索夫海岭与北美大陆相连,这是不是意味着俄罗斯加上整个欧亚大陆都属于加拿大管辖范围了?”
事实上,加拿大此前的确提出过这一主张,而丹麦也认为罗蒙诺索夫海岭与格陵兰岛相连,因此应属于该国的大陆架。美国也声称拥有面积比加利福尼亚州还大一倍半的北冰洋水下管辖区。而俄罗斯早在2001年曾就其大陆架界线问题向联合国提出异议,要求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基础上继续扩张。但这一要求遭到联合国否决。
目前的国际法规定,北极点及附近地区不属于任何国家,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大陆架延伸到北极点。国际海底管理局认为,北极点周边为冰盖所覆盖的北冰洋属于国际海域。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和丹麦5个北冰洋周边国家只拥有领海外围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醉翁之意”在石油
各国对北极地区的争夺之所以如此激烈,当然不是想往冰雪世界大批移民,而是看上了尚未开发的丰富资源。据地质学家估计,全球四分之一未勘探的石油和天然气深藏在冰雪覆盖的北冰洋海底,这里很可能是个“大油库”。而据俄罗斯估计,它所主张的区域中蕴藏着至少100亿吨石油和天然气。
此外,随着全球变暖,海冰融化,北冰洋通航也成为可能。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记录,过去30年来,北极地区的气温每10年上升0.5摄氏度。北极地区生物生长期每10年延长数天,北极圈内永久冻土也已开始解冻。科学家估计北冰洋上的冰正在以每年3%的速度融化,也就是说在50到100年之间,北冰洋可能将会完全没有冰山的屏蔽,航运、渔业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将畅通无阻。通过俄罗斯边境的水域如果没有冰山阻挡,欧洲到亚洲的水运航程会缩短一半。这些都为石油开采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俄罗斯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为了长远打算,克里姆林宫仍在积极探寻新的油气资源。不过,要想在北冰洋下进行开采,不仅面临着洋底划界的争议,还涉及到很多环境问题,近年内恐怕都难以实施。(中国日报特稿)
作者:康娟
争夺北极的新“冷战”
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地区冰雪融化,使得开发这里的丰富自然资源变得现实可行。北冰洋沿海国家纷纷加入对这一能源“处女地”的争夺。
&俄罗斯赴北极海底插国旗宣示主权
俄罗斯早前宣称,已发现北冰洋中的罗蒙诺索夫海岭实际上是俄罗斯大陆架的延伸,这证明了包括北极点在内的北冰洋大片地区属于俄大陆架。67岁的探险队长奇林加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说:“北极是俄罗斯领土,我们必须向世界证明这一点。”
俄罗斯插国旗有何含义?
从法律角度来看,俄罗斯插国旗没有任何含义。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起关键作用的是地质状况而不是插国旗的行动。这就是俄罗斯、丹麦、美国和加拿大都向北极派遣考察船的原因。
主权要求缺依据
尽管北极周边国家都声称对北极部分地区享有主权,但直到今天为止它们又都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当今世界,北极水域成为被争夺的目标不过是强国争夺战略利益的一个缩影。
各国纷纷加入海底资源争夺战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研究显示,北冰洋海底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甚至可能占到世界总储量的25%。随着全球变暖进程加剧,北冰洋冰层融化,使开发北冰洋底的自然资源变为可能。北冰洋沿岸的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丹麦和挪威纷纷加入北冰洋争夺战。
·美国:
·加拿大:
·丹麦:
·日本:
争夺原因:资源最令人垂涎
据悉,该地区煤炭储量约占世界全部储量的9%,石油和天然气占世界未开发油气资源的25%。另外,北极地区还有大量的金刚石、金、铀等矿藏和水产资源。尤其是石油,因其不可再生性,已成为各国资源战中的焦点。
中国有无一席之地?
作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缔约国,中国有权进出地处北极的群岛地区从事科研等活动。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中国有权分享“区域”及其资源的权利,有权进入北极公海地区行使包括海洋科学研究在内的公海自由。
当今世界,北极水域成为被争夺的目标不过是强国争夺战略利益的一个缩影。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提高,大国争夺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地球的各个角落。
北极,下一个中东?
前往北极海底探险的俄议员
“俄罗斯号”破冰船
俄罗斯深海潜水器潜到北冰洋海面下
加拿大考察船在北冰洋上航行
伊路利萨特冰湾位于格陵兰岛西岸
美国北极“DEW防线”
北极地区地图
责任编辑:朱锦儿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极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