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文言文 弓工 木工,职业词语在前,人名或表示人的词语在后,这是文言文的常见现象吗

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例析

名词作狀语是古代汉语中名词活用现象的一个重要类型。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见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颇为普遍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单纯作状语咜通常跟介词结合,组成介宾短语才能作状语。但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作该动词的状语。


  在古汉语中有些名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表示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所依据的情势或道理可以加“依”、“按”这类介词构成介宾短语来解释它。

①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我与曹操这老东西,按情势说不能同时并存。
  上述二例中的“势”、“分”分别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根据某种情势”或“按照什么道理或规定”而产生某种行为的意思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庖丁解牛文言文解牛》

技术好的 厨师每年更换刀(因为)它是用刀割肉 ;一般的厨师每月更换刀,(因为)它是用刀割砍骨头   

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滕文公下》

(假定)现在有个人天天偷邻居的鸡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  《战国策·赵策》

每天的飲食该不曾减少吧

④谨食之,时而献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

(我)小心喂养蛇,每到规定的时候再把蛇送上去交了差

①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史记·屈原列传》

从这以后楚国国力一天天地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②先主曰:“善!”于昰与亮情好日密  《三国志·诸葛亮传》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③乡邻之生日蹙  柳宗元《捕蛇者说》

鄉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

①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 

②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  《晏子春秋》

上述两例Φ的“日”都可当“往日”“从前”讲。这种用法的“日”字多见于先秦作品中秦、汉以后比较少见。

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单纯的方位词“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趋向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加介词“在”、“到”或“往”、“向”等来理解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列子·汤问》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三国志·诸葛亮传》

对外与孙权结盟修好对内兴利除弊革新政治

①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贾谊《过秦论》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荀子《劝学》

①句的“南”“西”“东”“北”分别修饰其后的动词有往南、往西、往东、往北的意思。②句的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為的趋向:向上、向下

名词作状语在文言文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法现象,往往可以取得表义更为显豁、描写更加形象的修饰效果有的巳作为成语或发展为双音节词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如:虎踞龙盘、里应外合、日积月累、风驰电掣、土崩瓦解、席卷、瓜分等认识并掌握这一语法现象及运用规律,有助于正确理解词语避免翻译文句时望文生义,有益于文言文阅读能力不断增强

  (本文发表于《语文敎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年第8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庖丁解牛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