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军服自行车打气管

二战趣闻:日军用自行车仿坦克吓退英军 历史 战争馆
相关标签:del
也许你对以下内容也感兴趣
    中新网12月31日电  据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于港交所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决定,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杨杰代行董事长以及首席执行官职权,自日起生效至董事会作......
  北京时间9月7日,男篮欧锦赛和美锦赛正在激战中,美国篮协主席克朗吉洛关注着美国队明年里约奥运会上的对手,他在接受波士顿环球报采访时,提及了美国队在16年里约奥运会上的主要对手,不仅是西班牙,还有近期涌现的劲敌......
资料图:捷克警察在布拉格一地铁站追捕极端分子。
  中新网5月30日电: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在捷克布尔诺举行的2013年国际防务与安全技术展(IDET 2013)上,捷克CZ公司展出最新研制的SF1“海......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开票:民进党候选人领先,今晚公布结果]台湾地区第14任领导人和第9届“立委”选举于1月16日16时结束投票,进入开票阶段。截至17时43分,蔡英文4692580票,朱立伦2952380票......
  原标题:马英九巡视台军新装备 强调救灾功能(图)
  马英九(左)视导台军新装备,对于可折叠、轻量化的XT105多用途特种突击步枪,特别试用操作一番。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新网1月12日电据台湾《联合......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的内容二战日军装甲车辆(转自铁血)_德军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7,902贴子:
二战日军装甲车辆(转自铁血)
1L炮姐吸引火力
好的话剧,坚决不能错过,价格也很重要!
  日军主力轻战车,整个战争时期都在运用,在中国战场上以及初期曾发挥过巨大威力,该型战车在复杂丛林地形上运动能力很强,对的压制效果很突出。1935年就已定型,所装火炮为德国研制的KWK36型,不过这型火炮的战车使用型1936年才完成,所以95式轻战车实际是1936年才开始列装部队,日军的战车都使用合金装甲,95式轻战车也不例外,95式轻战车采用的合金装甲在相同厚度情况下,抗弹能力比用的渗碳钢装甲高的多,不过这个型号的合金装甲进行焊接的话,焊缝强度与强度的差距很大,不适用焊接工艺安装,为铆接结构  资料  服役年代:  战斗重量:7.4 t  车体前装甲厚度:12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12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8-12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12 mm  装甲类型:锻压合金装甲  结构:铆接  速度:40 km / h  续航距离:250 km  发动机:115马力 A6120VD型 4冲程6缸气冷  主炮:94式  辅助武器:7.7mm机枪  乘员:2名  装备数量:2375辆
  用于伴随引导掩护,战争期间总共装备113辆,此型轻战车采用了新的合金装甲,可以部分采用焊接工艺制造,而且装甲厚度比有加强,但这型装甲成本太高,所以产量很小。98式轻战车的火炮为100式战车炮,这种炮是把按照KWK36型37mm制造的94式37mm战车炮 / 进行了扩大炮膛容量,加长炮管的改进,可以发射发射药量更大,弹头更长更重的炮弹,因此穿甲能力提高不少。这型战车并无投入海外战场与美军坦克的对抗纪录,但到了战争末期,98式轻战车的这种炮也没有多大可能击穿美军当时投入的后期型M4中型坦克的主装甲,即使投入战场也不会取得什么效果。  资料  服役年代:  战斗重量:7.4 t  车体前装甲厚度:12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16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12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16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结构:焊铆混合  速度:50 km / h  续航距离:300 km  发动机:130马力 100式4冲程6缸气冷  主炮:100式战车炮  乘员:3
九八式改轻战车  此型轻战车是98式轻战车的强火力型,换装了1式47mm战车炮,悬挂装置改为扭杆式,但没有造几辆也没在战场上出现过  98式改轻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  战斗重量:7.4 t  车体前装甲厚度:12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16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12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16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结构:焊接  速度:50 km / h  续航距离:300 km  发动机:130马力 100式4冲程6缸气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1式47mm战车炮(1式47 mm速射炮)  辅助武器:7.7mm机枪  乘员:3
二式轻战车  用于伴随引导掩护步兵,是98式轻战车的改进型,在减轻了重量的情况下,还提高了所有的性能,不过数量稀少,也没有派驻过战场  2式轻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  战斗重量:7.2 t  车体前装甲厚度:16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16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12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16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结构:焊接  速度:50 km / h  续航距离:300 km  发动机:130马力 100式4冲程6缸气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1式37mm战车炮(1式37mm速射炮)  辅助武器:7.7mm机枪  乘员:3名
四式轻战车  用于伴随引导掩护步兵,来历与3式轻战车相同,都是日军为了提高95式轻战车火力搞的应急对策,是用95式轻战车的车体安装97式中战车的炮塔拼凑出来的,此型轻战车与3式轻战车一样,全部都部署在本土,战时没有实战记录  4式轻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1945  战斗重量:8.4 t  车体前装甲厚度:12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25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12 mm  炮塔侧装甲厚度:25 mm  装甲类型:锻压合金装甲 
结构:铆接  速度:40 km / h  续航距离:240 km  发动机:115马力 三菱A6120VD型 4冲程6缸气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97式57mm战车炮  乘员:3名
五式轻战车  日本二战时期最后开发的一型轻战车,战争结束时只有1辆样车,这型轻战车也是1942年以后,日军第1型真正开发的轻战车,至于什么3式/ 4式轻战车都是急造拼凑货,谈不上开发2字,该型轻战车可谓是日本在二战时期轻战车研制的最高成就,这型轻战车,结构布置合理,火力也不错。  5式轻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1945 
战斗重量:10.0 t  车体前装甲厚度:20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20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16 mm  炮塔侧装甲厚度:16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结构:焊接  速度:39 km / h  续航距离:220 km  发动机:115马力 三菱A6120VD型 4冲程6缸气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1式47mm战车炮  辅助武器:7.7mm机枪  乘员:4名
八九式乙型中战车  用于伴随引导掩护步兵,是89甲中战车的改型,装柴油发动机,全部用锻压镍铬合金装甲制造,共服役126辆,89式系列中战车的反战车作战能力不强,但复杂地形运动能力很高,防护能力在当时还算不弱,用于压制步兵作战威力很大,在中国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的初期战斗中发挥了很大威力  89式乙型中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  战车重量:13.0 t  车体前装甲厚度:17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17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17 mm  炮塔侧装甲厚度:17 mm  装甲类型:锻压合金装甲  结构:铆接  速度:25 km / h  续航距离:140 km  发动机:120马力 伊号6缸风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90式57mm战车炮  乘员:4名
九七式中战车  用于伴随引导掩护步兵,共服役2208辆(含97改),这种中战车运动能力强,可靠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被日军称做得意之作,日军绝大多数自走炮的底盘都是采用修改的97式中战车底盘,而且以后97式中战车进一步演化出更凶狠的97改、1式、3式、4式中战车。  97式中战车所用的97式57mm战车炮,穿甲威力比89式中战车所使用的90式57mm战车炮高的多,在当时是很有威力的,不过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这种中战车在火力与防护能力方面已经落后了,但由于日军战车部队在战役初期利用合理的战术机动,仍然打的一帆风顺,获得了巨大成功,而美军的反击受海军战力影响迟迟无法发动,所以日军也就失去了继续发展战车的动力,造成了日军战车研制的严重停顿,在战争后期美军反攻时,日军当时装备的各型战车已明显落后于对手,而且数量也大大不如对手,日军战车部队依靠战术以及乘员的水平已经无法取胜,致使日军参战的战车部队遭到了严重损失,发挥不出多大作用,极大影响了日军岛屿防御战的结局  97式中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  战车重量:15.0 t  车体前装甲厚度:25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25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25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25 mm  装甲类型:锻压合金装甲  结构:铆接  速度:38 km / h  续航距离:210 km  发动机:170马力 三菱SA12200VD型12缸风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97式57mm战车炮  乘员:4名
九七式指挥战车  由97式中战车发展出来,用于伴随战车指挥作战,由于炮塔内安装更多的通讯设备,导致炮塔内无安装火炮的空间,为了提高指挥车的自卫火力,在车体副驾驶位置安装了1门37mm战车炮  97式指挥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  重量:14.3 t 
装甲厚度:25 mm  装甲类型:锻压合金装甲  结构:铆接  最大速度:40 km / h  发动机:170马力 三菱SA12200VD (97式)4冲程12缸风冷柴油发动机  武器:94式37mm战车炮 x 1  全体乘员:4名
投资上玖富网,注册即可获得300元红包!3000万+注册用户,银行及风控体系
九七式改中战车  主要用于伴随引导掩护步兵,但同时具有很强反战车能力,这型战车是在偌门坎战役以后,日军决定加强中战车的战车战能力,以便未来万一攻击俄国,能击败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俄国装甲部队,于是日军修改了97式中战车,换了个新型炮塔,换装了1门根据偌门坎缴获的毛子45mm反坦克炮研制的1式47mm速射炮,安装了更新锐的射击瞄准设备,大大的加强了反战车能力,不过由于日军最终南进,所以97改中战车的制造数量并不大,而且不久日本的战车研制也停顿了。97改中战车在服役初期是太平洋战场最厉害的战车,曾不可一世的横行过一段时间,战争后期则过时了,对付美军新锐的后期型M4中型坦克非常吃力,不过即使在战争末期,97改在战车战中仍有相当威力,由于97改在复杂地形运动能力超过美军坦克,加上射击准确迅速,采取合理的战术,仍能对美军坦克构成较大威胁,仅就损失比看,97改在与美军后期型M4中型坦克的对抗中并不吃亏,但日军在南洋的97改数量极其稀少,而且并不能直面对抗形式抗衡美军的后期型M4中型坦克,所以对战局也不起什么作用  97式改中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  战车重量:15.0 t  车体前装甲厚度:25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25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25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25 mm  装甲类型:锻压合金装甲  结构:铆接  速度:38 km / h  续航距离:210 km  发动机:170马力 三菱SA12200VD型12缸风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1式47mm战车炮(1式47mm速射炮)  乘员:4名
一式中战车  主要用于伴随引导掩护步兵,是97改的改型,是向战车对战方向过渡的型号,机动性与防御力比97改有较大提高,使用了新型号的合金装甲,这种合金装甲能够适合焊接安装,焊缝强度与板面强度差异不大,而且适合制作较厚的装甲板,所以1式中战车的装甲厚度较大。至于发动机换装了更大功率的柴油机,因此在行使速度上较97改中战车有不小提高,底盘悬挂机构则仍与97式相同,在不平的地面上行驶平稳迅速,主炮则仍为1式47mm战车炮,但炮塔尺寸有所加大,增设了1名装填手,减轻了炮手与车长的工作负担,实战射击速度较97改中战车有所提高,这种中战车如在复杂地形上作战,那么即使战争后期也对盟军新锐中型坦克构成较大威胁,战争中服役587辆,不过大多数是用97改中战车翻造的,至于工厂原产制造的最多只有100多辆  此型中战车在太平洋战争打响时完成试制,不过由于日军战车部队使用97改中战车与各种老旧战车就取得了辉煌胜利,因此陆军认为没有必要再生产这型中战车了,并很快就停止了其他型号战车的研制,从此一直到1944年,日本的战车研制基本处于停止状态,直到1944年在遭到美军大反攻后,日军战车无力抗衡美军新锐战车时,日军才匆忙恢复新型战车的研制发展,而1式中战车也作为应急方案恢复了生产,然而此时已经晚了,战争结束时日军无一型新式战车形成规模,也无一型新式战车来得及派驻海外作战。1式中战车在战争期间也没有派驻海外,都在本土准备本土决战,不过终战后,毛子军攻击日本北方占守岛时,岛上还没缴械的日军出动了战车部队进行反击,其中就有一些1式中战车,这此战斗是1式中战车唯一一次作战纪录,是役毛子登陆部队当天就被打下海,毛子军损失了3000人,但第2天在美国威胁要派特混舰队轰炸占守岛的情况下,占守岛日军被迫缴械,随即毛子军登陆接管了占守岛  1式中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  战车重量:17.2 t  车体前装甲厚度:50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50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25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25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焊接  速度:44 km / h  续航距离:210 km  发动机:240马力 100式12缸风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1式47mm战车炮  乘员:5名
三式中战车  3式中战车是日军第1型主要任务是进行战车对战的中战车,到战争结束时共服役160辆,全部驻守本土,战争中没有实战记录。此型中战车为1式中战车的修改型,车体与1式中战车完全相同,但炮塔的尺寸有所加大,战车各部位装甲厚度与1式中战车也相同。但3式中战车的主炮换装为3式75mm战车炮,大大增强了这种中战车的反战车火力,使这型中战车具备了与美军后期型M4中型坦克直面抗衡的能力,不过这型中战车整体性能方面,对美军的后期型M4中型坦克并无优势  3式中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  战车重量:18.8 t  车体前装甲厚度:50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50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25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20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焊接  速度:38.8 km / h  续航距离:210 km  发动机:240马力 100式12缸风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3式75mm战车炮 (90式75mm野炮)  乘员:5名
四式中战车  主要用途是战车对战,性能比美军M4中型坦克优越的多,但发展的太晚,战争结束前只完工了6辆,另有2辆准备装150mm榴弹炮与150mm加农炮的改型在产,没有实战记录,4式中战车基本代表了日军战时中战车的最高技术水平,日本战后的61式战车也是有浓厚的4式中战车影子,不过4式中战车与1式/3式中战车都可视为97改中战车的变型。4式中战车基本是辆放大的3式中战车,无论车体还是炮塔尺寸都大了不少,防御装甲也加厚到了75mm(开始研制时也只准备安装50mm厚度正面装甲),这是种更新型的合金装甲,可以进行焊接或铸造,而且相同厚度抗弹能力,比早期只能铆接,只适合制作薄甲,而且加工烦琐的锻压合金甲,丝毫不下降,因此4式中战车的防弹能力是很强的,美军的M4中型坦克必需在很近距离开火才能威胁4式中战车  在火力方面,4式中战车在发展时曾考虑过用57mm速射炮,88式75mm高射炮,99式88mm高射炮,4式75mm高射炮这4种火炮作为主炮,最先出现的26吨先期试验车就安装过57mm速射炮,但最后日军经过测试否决了4式中战车使用57mm速射炮作为主炮的方案,并决定将战车正面装甲加强到75mm厚。否决了57mm速射炮方案后,日军倾向于使用88式75mm高射炮作为主炮,使用这种火炮作为主炮,加上75mm厚的合金装甲,4式中战车就对盟军各种中型坦克都有了优势,而且火炮成本低,但最后日军决定不惜代价,为4式中战车安装99式88mm高射炮或4式75mm高射炮,因为日军准备本土决战,希望4式中战车应还具备一定对抗美军重型坦克的能力,不能仅满足于能击败M4就行了,最终日军确定了使用4式75mm高射炮作为主炮的方案,原本4式中战车还要安装自动装弹机,但由于时间紧迫,所以开工生产的4式中战车被迫取消了安装自动装弹机  4式中战车在运动能力方面,由于每侧多装了1个负重轮,而且履带更宽,所以对比97改中战车履带接地压力并未增加,复杂地形通过能力远比盟军各型中型坦克优秀,此外4式中战车采用了新型400马力柴油机,这就使得4式中战车在重量因火炮与装甲加强而增大的情况下,不但运动能力行驶速度没有相对97改或3式中战车有所下降,反而最大行驶速度比1式中战车还快,可以称做日军机动性最好的战车,战场机动能力比轻战车还强  终战后美军考察团在日本本土发现了4式中战车,经过察看测试后,美军考察团员感慨道:如果4式中战车早点研制,早点投产,并大量送上战场,那么太平洋岛屿战的战史就要改写了。  4式中战车在总体攻防能力与吨位重量的平衡设计方面,不但代表了日本战时战车设计的最高水平,从全球角度来看,在战时也是属于顶级水准,如果4式中战车参与了实战,那将会给对方造成严重损失  4式中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1945  战车重量:30.0 t  车体前装甲厚度:75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75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35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50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焊接  速度:45.0 km / h  续航距离:250 km  发动机:400马力 4式12缸风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5式75mm战车炮 (4式75mm高射炮)  乘员:5名
五式中战车  主要用途是战车对战,但仍特别注重伴随掩护步兵的性能,这种中战车与97式中战车虽有瓜葛,但在理论上基本属于全新发展,战争中只有样车,至于5式中战车的战斗能力,很多专著中称其是日军二战时期最强的中战车,或者说至少与4式中战车相当,不过如按战车对战角度看,似乎4式中战车综合能力还更强些  5式中战车的设计思路实际是丁型试制战车的发展,而不是97式中战车的深度发展,在这一点上可以说5式中战车至少在发展初期与97式中战车系列无瓜葛,丁型试制战车是偌门坎作战以后,日军参考了毛子的坦克研制的一种战车战型中战车,不过这型中战车与97改中战车竞争失败,没有实际量产,这种试制战车在战车战能力方面不亚于97改,并同样有巨大发展潜力,但压制步兵的能力不如97改,此外成本也较高,所以在与97改的竞争中失败,随即发展停止  1944年日军重新恢复了新战车的研制,开始紧急研制各种新式战车,日军也在原来的丁型试制战车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中战车,这就是5式中战车,5式中战车原本计划使用全新的悬挂系统,射控系统以及车体结构,但因时间紧迫,最后大部分设计还是使用了97式中战车系列的方案,这样就与97式系列又有了联系。5式中战车重量比4式中战车大,而且车体造型似乎也比4式中战车更威猛,按理来说那是应该比4式中战车更强大的,但是基于以下几点,却可以得到5式中战车恐怕还不如4式中战车强大的结论!!!  1,在火力方面,5式中战车的主炮与4式中战车相同,都是5式75mm战车炮,主炮威力方面两者相同,而且两者主炮射控系统完全一致。虽然5式中战车比4式中战车多了1门1式37mm战车炮,但这种37mm战车炮对4式中战车正面根本就无效,即使侧面也要抵进到100米内才有一定威胁,因此战车对战,火力方面,5式中战车对比4式中战车并无优势  2,5式中战车的防御装甲与4式中战车为同一型合金装甲,而且厚度也相同,两者防护能力一致,5式中战车对比4式中战车也无优势,而且5式中战车的车体上多装的那1门37mm战车炮,使5式中战车车体正面多开了个口子,实际对车体正面的抗弹性产生了一定破坏,因此,就战车战角度看,在车体正面的防护水平上,5式中战车还不如4式中战车  3,机动能力方面,5式中战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与4式中战车也相同,同样没有任何优势,在履带接地压力与悬挂系统弹性方面,两者还是相同,但是,5式中战车每侧有8个负重轮,而4式中战车是7个负重轮,两者负重轮尺寸相同,5式中战车明显履带更长,在转弯控制反应方面就要比4式中战车迟钝,因此机动性方面,4式中战车比5式中战车更优越  4,在动力装置方面4式中战车使用的是柴油发动机,而5式中战车是用汽油发动机,因此在动力舱被击穿的情况下,4式中战车比5式中战车更安全  5,5式中战车的体型较4式中战车略大,如果两者进行对抗,5式中战车被首先打中的可能性更大  6,5式中战车与4式中战车都没有来得及安装自动装弹机,而且乘员数一样,都是5个人,但5式中战车却多了1门37mm战车炮,所以5式中战车的乘员工作量更大,作战中会比4式中战车的乘员更累,在持续作战中比4式中战车的乘员更早发生疲劳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只看战车战能力,5式中战车怕还不如4式中战车  5式中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1945  战车重量:37.0 t  车体前装甲厚度:75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75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50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50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焊接  速度:45.0 km / h  续航距离:200 km  发动机:550马力 98式4冲程12缸液冷汽油发动机  主炮:5式75mm战车炮 x 1  副炮:1式37mm速射炮 x 1  乘员:5名
九一式重战车  用于伴随引导掩护步兵,是日本二战时期最初开发的一型重战车,该型重战车为多炮塔结构,在主炮塔前部有1个安装1挺6.5mm机枪的副炮塔,该型重战车未有实战记录  91式重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  战车重量:18.0 t  车体前装甲厚度:20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20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20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20 mm  装甲类型:锻压合金装甲
 结构:铆接  速度:25 km / h  续航距离:—  发动机:150马力 改造BMW汽油发动机  主炮:94式70mm战车炮  乘员:5名
坐等更新“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我的奋斗》
九五式重战车  用于伴随引导掩护步兵,是91式重战车的后续型,同样为多炮塔结构,在主炮塔前部有1个安装1门37mm战车炮的副炮塔,该型战车参加过77华北作战与1939偌门坎作战,95式重战车总共只造了4辆,战争中没有损失  95式重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  战车重量:26.0 t  车体前装甲厚度:35mm  炮塔前装甲厚度:30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30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25 mm  装甲类型:锻压合金装甲  结构:铆接  速度:22 km / h  续航距离:110 km  发动机:290马力 BMW直列液冷汽油发动机  主炮:94式70mm战车炮 x 1  副炮:94式37mm速射炮 x 1  乘员:5名
百式100吨重战车  日本陆军研制的第1种战车战型战车,主要用途是打击对方坦克,同样为多炮塔结构,在主炮塔前部有2个安装1门37mm战车炮的副炮塔,至于主炮是1门大正14年式105mm高射炮,火力十分强大,这型重战车火力强大,装甲厚重,很具威力。但试验期间发现这种重战车开出去,道路破坏,桥梁倒塌,即使野外测试也多次发生淤陷,转向也不灵活,战场运动作战能力不足,很令日军恼火,加上日军没有北进,也无这种强力重战车的需求,所以迟迟没有量产,只造了1辆样车,1944年12月该样车也被下令解体  100式100吨重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12  战车重量:100.0 t  车体前装甲厚度:105mm  炮塔前装甲厚度:105mm  车体侧装甲厚度:70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85mm  装甲类型:锻压合金装甲  结构:多层铆接  速度:25 km / h  续航距离:—  发动机:550马力 液冷汽油发动机 x 2  主炮:大正14年式105mm高射炮 x 1  副炮:94式37mm战车炮 x 2  乘员:11名
O-1型120吨重战车  O-1型120吨超重战车以打击敌方坦克为主要任务,是100式100吨超重战车的后续发展型号,同样为多炮塔结构,在主炮塔前方与后部各有1个安装1门47mm战车炮的副炮塔,履带经过改良,接地压力减小,行动能力已可接受,火力更强大,装甲更厚实,主炮为1门威力非常强大的92式105mm野战加农炮,可以在远距离轻松的击毁盟军重型坦克,并有自动装弹机,这型重战车除了可以打击对方装甲目标以外也可以实施远程压制炮击,日军决定把这种重战车作为本土决战利器,但120吨重战车样车通过测试准许量产后不久,战争就结束了,唯一样车被日军自行销毁  O-1型120t重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45  战车重量:120.0 t  车体前装甲厚度:200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200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110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110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焊接  速度:20 km / h  续航距离:—  发动机:550马力 液冷汽油发动机 x 2  主炮:92式105mm野战加农炮 x 1  副炮:1式47mm战车炮 x 2 (1前1后)  乘员:7名
试制特三型飞行战车这货我连资料都找不到不过找到一张图
九八式甲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  用于伴随装甲部队,为装甲部队提供野战防空掩护,所载高射机关炮可以方便的拆下来使用  九八式甲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资料  制造年代:  战斗重量:—  车体前装甲厚度:—  战斗室前装甲厚度:—  车体侧装甲厚度:—  战斗室侧面装甲厚度:—  速度:45 km / h  续航距离:—  发动机:170马力 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98式20mm单装高射机关炮  乘员:—
九八式乙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   用于伴随装甲部队,为装甲部队提供野战防空掩护 
98式乙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资料  制造年代:  战斗重量:—  车体前装甲厚度:—  战斗室前装甲厚度:—  车体侧装甲厚度:—  战斗室侧面装甲厚度:—  速度:45 km / h  续航距离:—  发动机:170马力 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98式20mm单装高射机关炮  乘员:—
九八式丙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  用于伴随装甲部队,为装甲部队提供野战防空掩护  98式丙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资料  制造年代:  战斗重量:—  车体前装甲厚度:—  战斗室前装甲厚度:—  车体侧装甲厚度:—  战斗室侧面装甲厚度:无  速度:45 km / h  续航距离:—  发动机:170马力 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98式20mm联装高射机关炮  乘员:—
九五式120mm自走榴弹炮  用于伴随压制任务,主炮是由明治38年式120mm野战榴弹炮,除用与地面压制射击外也配有聚能破甲弹,可以用来打击盟军各种坦克,这型自走榴弹炮被命名为95式是因其采用修改过的95式轻战车的底盘,并非在年间制成,这型自走榴弹炮是在1944年才出现,装备本土机动打击师团,属于本土决战兵器,战争中未有实战机会  95式120mm自走榴弹炮资料  服役年代:1945  战斗重量:—  车体前装甲厚度:12 mm  战斗室前装甲厚度:18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12 mm  战斗室侧装甲厚度:12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铆接  速度:33km / h  续航距离:—  发动机:115马力 三菱A6120VD型 4冲程6缸气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明治38年式120mm野战榴弹炮  乘员:5名
上面一楼我图片配错了,应该是这辆
九七式120mm自走重加农炮  行远程压制火炮,原本用来为大部队提供远程压制火力,战争末期由于火力超强,也被赋予了反战车任务,准备用来在本土决战中打击美军可能会动用的潘兴式重型坦克  97式120mm自走重加农炮资料  服役年代:1938?—1945  战斗重量:—  车体前装甲厚度:25 mm  战斗室前装甲厚度:25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20 mm  战斗室侧面装甲厚度:无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铆接  速度:18 km / h  续航距离:—  发动机:—  主炮:加式120mm重加农炮  乘员:7名
九七式120mm自走短榴弹炮  用于伴随压制任务,有完整炮塔,但火炮发射的弹丸初速太低,发射穿甲爆破弹的反战车能力不强与97改中战车差不多,应该也属于自行山炮,不过这型自走炮在战争末期配备了聚能破甲弹,有能力摧毁盟军重型坦克,但海外部署全在前线重要区域,由于美军采取蛙跳攻势并没攻打日军精锐聚集的前线堡垒,因此并未遭遇过这种自走炮。  这型自走短榴弹炮被命名为97式是因其采用97式改中战车的底盘与炮塔,并非在年间制成,实际上这型自走短榴弹炮是在1942年年底才出现  97式120mm自走短榴弹炮资料  服役年代:  战斗重量:17 t 
车体前装甲厚度:25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25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25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25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铆接  速度:36 km / h  续航距离:370 km  发动机:170马力 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特式120mm短榴弹炮  乘员:4名
九七式105mm自走重加农炮  自行远程压制火炮,用来为大部队提供远程压制火力,主炮为威力强大的5式105mm重加农炮,由于火力非常强劲,也被赋予了反战车任务,准备用来在本土决战中打击美军可能会动用的潘兴式重型坦克,这型自走加农炮采用97式中战车底盘,火炮是指向车体后方,这型自走加农炮是战争末期才出现,属于本土决战兵器  九七式105mm自走加农炮资料  服役年代:1945  战斗重量:—  车体前装甲厚度:25 mm  战斗室前装甲厚度:无  车体侧装甲厚度:25 mm  战斗室侧装甲厚度:无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铆接  速度:31km / h  续航距离:—  发动机:170马力 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5式105mm重加农炮  乘员:6名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军二战十大惨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