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厚度为d的无限大带电导体表面电荷分布平板,两表面上电荷均匀分布,电荷面密度均为σ;

第十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一选择题;1.半径为R的导体球原不带电,今在距球心为a处放;A.;q4π?0a;B.;qR4π?0a;C.;q4π?0(a?R);D.;qa4π?o(a?R);解:导体球处于静电平衡,球心处的电势即为导体球电;V??;??q?4π?;dq?;14π?0R;??q?dq??0;点电荷q在球心处的电势为V?;4π?0a;q4π?0a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1. 半径为R的导体球原不带电,今在距球心为a处放一点电荷q ( a>R)。设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导体球的电势为
q4π?0(a?R)
qa4π?o(a?R)
解:导体球处于静电平衡,球心处的电势即为导体球电势,感应电荷?q?分布在导体球表面上,且?q??(?q?)?0,它们在球心处的电势
点电荷q在球心处的电势为
据电势叠加原理,球心处的电势V0?V?V??
所以选(A)
2. 已知厚度为d的无限大带电导体平板,两表面上电荷均匀分布,电荷面密度均为? ,如图所示,则板外两侧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解:在导体平板两表面外侧取两对称平面,做侧面垂直平板的高斯面,根据高斯定理,考虑到两对称平面电场强度相等,且高斯面内电荷为2? S,可得 E?
所以选(C)
3. 如图,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在腔内离球心的距离为 d处(d&R),固定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用导线把球壳接地后,再把地线撤去,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心o处的电势为
q4π?0dq4π?0
(1d?q4π?0R
解:球壳内表面上的感应电荷为-q,球壳外表面上的电荷为零,所以有V0?
所以选( D )
4. 半径分别为R和r的两个金属球,相距很远,用一根细长导线将两球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带电,在忽略导线的影响下,两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之比?R
解:两球相连,当静电平衡时,两球带电量分别为Q、q,因两球相距很远,所以电荷在两球上均匀分布,且两球电势相等,取无穷远为电势零点,则
Q/4?Rq/4? r
所以选(D)
5. 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质电常数为εr的均匀电介质,若测得导体表面附近场强为E,则导体球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 (
(ε0εr ?ε0) E 解:根据有介质情况下的高斯定理D?dS??q,取导体球面为高斯面,则有
,即??D??0?rE。
所以选(B)
6. 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测得板间电场强度为E0,现断开电源,注满相对介质常数为εr的煤油,待稳定后,煤油中的极化强度的大小应是(
ε0(εr?1)
(εr?1)εr
ε0(εr?1)E0
解:断开电源后,不管是否注入电介质,极板间的自由电荷q不变,D0=D
?0E0??0?rE
E?E0/?r 又
P?D??0E??0E0?
所以选(B)
7. 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球,一为空心,一为实心,两者的电容值相比较 (
实心球电容值大
实心球电容值小
两球电容量值相等
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解:孤立导体球电容C?4π?0R,与导体球是否为空心或者实心无关。
所以选(C)
8. 金属球A与同心球壳B组成电容器,球A上带电荷q,壳B上带电荷Q,测得球和壳间的电势差为UAB,则该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C. (q+Q)/ UAB
D. (q+Q)/(2 UAB) 解:根据电容的定义,应选(A)。
9. 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距为d ,电容为c。 若在两板中间平行地插入一块厚度为d / 3的金属板,则其电容值变为 (
B. 2C/3
解:平行板电容器插入的金属板中的场强为零,极板上电荷量不变,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变为:
U?Ed??其电容值变为:
? S2? d3?0
所以选(C)
10. 一平板电容器充电后保持与电源连接,若改变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下述物理量中哪个保持不变?(
电容器的电容量
两极板间的场强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
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解:平板电容器充电后保持与电源连接,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不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改变两极板间的距离d,则电容C发生变化;两极板间的场强E?
,U不变,d变化,
则场强发生变化;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We?变化。
所以选(D)
,U不变,d变化,导致电容C发生变化,则电容器储存的能量也要发生
1. 一任意形状的带电导体,其电荷面密度分布为?(x、y、z),则在导体表面外附近任意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x、y、z) =
解:E(x、y、z)= ?(x、y、z)/ε0,其方向与导体表面垂直朝外(?&0)或与导体表面垂直朝里(σ&0)。 2. 如图所示,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附近设置一与之平行的无限大平面导体板。已知带电面的电荷面密度为? ,则导体板两侧面的感应电荷密度分别为?1
解:由静电平衡条件和电荷守恒定律可得:
;?1???2。由此可解得:
3. 半径为R1和R2的两个同轴金属圆筒(R1& R2),其
间充满着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均匀介质,设两筒上单位长度带电量分别为? 和?? ,则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的大小D=
,电场强度的大小E=
解:根据有介质情况下的高斯定理,选同轴圆柱面为高斯面,则有D= ? /(2πr), 电场强度大小E= D/εrε0=? /(2πεrε0 r)。
4. 电容值为100pF的平板电容器与50V电压的电源相接,若平板的面积为100cm,其中充满εr=6的云母片,则云母中的电场强度E=
;金属板上的自由电荷Q =
;介质表面上的极化电荷Q' 。
解:极板间电场强度E?
?9.42?10V/m
,两极板上自由电荷
,由高斯定理,当有介质时,对平板电容器可有E?S?
, Q为自由电荷,Q'
为介质表面上的极化电荷,代入已知数据可求得Q' = 4.17×10-9 C。
5.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的面积均为S,相距为d,在两板中间左右两半分别插入相对介电常数为εr1和εr2的电介质,则电容器的电容为
解:该电容器相当于是两个面积为S/2的电容器的并联,电容值分别为:
?C?C1?C2?(?r1??r2)
6. 半径为R的金属球A,接电源充电后断开电源,这时它储存的电场能量为5×10?5J,今将该球与远处一个半径是R的导体球B用细导线连接,则A球储存的电场能量变为
解:金属球A原先储存的能量W?荷变为原来的1/2,则能量W??
,当它与同样的金属球B连接,则金属球A上的电
7. 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B、C ,其中A球带电量为Q,而B、C球均不带电,先使A球同B球接触,分开后A球再和C球接触,最后三个球分别孤立地放置,则A 、B两球所储存的电场能量WeA 、WeB ,与A球原先所储存的电场能量We0比较,WeA是We0的
倍,WeB是We0的
解:初始A球的电场能量We0?
,先使A球同B球接触,则
分开后,A球再和C球接触,则
8. 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值为C0,充电后将电源断开,其储存的电场能量为W0,今在两极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ε=
解:初始时电容C0?两极板电势差U?Ed?
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则此时电容值C=
,储存的电场能量We
,充电后将电源断开,Q0不变,由E?D/?0?r,当两极板间充满电介质时,
9. 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间距为d,接在电源上并保持电压恒定为U。若将极板距离拉开一倍,那么电容器中静电能的改变为
,电源对电场做功为
,外力对极板做功为
解:初始时,电容器的静电能We0?
将极板距离拉开一倍,电容值变为
,极板间电压不变,?Q?CU0?
,此时电容器的静电能
∴电容器中静电能的改变 ?We?We?We0??电源对电场做功W?U?q?U(Q0?Q0)??
由能量守恒,电源和外力做功的和等于电容器中静电能的改变,所以外力做的功
W???We?W??
10. 平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空间(体积为V)被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绝缘体充填,极板上电荷的面密度为?,则将绝缘体从电容器中取出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为
。(摩擦不计)
解:当平板电容器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电介质时,场强E1?此时具有的静电能
We1?当电介质取出后静电能
,抽出后场强E2?
???wdV???2
???wedV???2?
由能量守恒,在此过程中若不计摩擦,外力做功的等于静电能的增量
1. 如图所示,一内半径为a、外半径为b的金属球壳,带有电量Q,在球壳空腔内距离球心r处有一点电荷q,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试求:(1)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2)球心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3)球心处的总电势。
解:(1)由静电感应,金属球壳的内表面上有感应电荷?q,外表面上带电荷q+Q。
(2)不论球壳内表面上的感应电荷是如何分布的,因为任一电荷元离O点的距离都是a,所以由这些电荷在O点产生的电势为
(3)球心O点处的总电势为分布在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和电荷q在O点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
V0?Vq?V?q?VQ?q?
?Q?q4πε0b
7. 两同心导体球壳中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均匀电介质,其余为真空,内球壳半径为R1,带电量为Q1;外球壳半径为R2,带电量为Q2,如图所示。求图中距球心O分别为r1、r2、r3的a、b、c三点的场强和电势。
解:分别取半径为r1、r2、r3的高斯球面,利用高斯定理得: Ea=0
Q14π?0?rr2Q1?Q24π?0r2
,沿径向方向向外
沿径向方向向外
r1?R1,Ua?
Q1?Q24π?0R21)?
R1?r2?R2,Ub?r3?R2
Q1?Q24π?0R2
Q1?Q24π?0r3
8. 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面积均为S,板间距离为d,在两极板间平行地插入一面积也是S,厚度为t的金属片,试求:(1)电容C等于多少?(2)金属片在两极板间放置的位置对电容值有无影响?
解:设极板上分别带电量+q和?q;金属片与A板距离为d1,与B 板距离为d2;金属片与A板间场强为
E1 =q / (ε
B 金属板与B板间场强为
E2 =q / (ε0 S ) 金属片内部场强为
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UA?UB=E1d1+E2d2 =( q /ε0S)(d1+d2) = (q /ε0S) (d ? t) 由此得
C=q /(UA ?UB) =ε0S /(d ? t) 因C值仅与d、t有关,与d1、d2无关,故金属片的安放仅置对电容值无影响。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10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解答39等内容。 
 姓名___ 学号 ___ 《大学物理Ⅰ》答题纸 第十章 第十章一、选择题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 B ]1(基础训练 2) 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 A,其附近...  姓名___ 学号 ___ 《大学物理Ⅰ》答题纸 第十章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一、选择题 [ B ]1(基础训练 2) 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 A,其附近...  《大学物理AⅠ》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答案及解法()_理学_高等...Q1 充满后将电源断开,电量不变 U1 E 10. C1 和 C2 两空气电容器并联以后...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 8 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10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 5页 免费 习题答案(静电场中的导体... 暂无评...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10C1 如图 10-1 所示,有两块平行无限大导体平板,两板间距远小于平板的线度,设板 面积为 S ,两板分别带正电 Qa 和 Qb...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解_物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大学物理教程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解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10C1 如图...  习题课后作业(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大学物理习题...( q ? CU 10 E? D ? ? ? ? = q ? r? 0 S ) 2、一空气平行板...  2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详解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华工 作业答案第...10 C ,球外有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 R2 = 3.0cm 和 R3 = 4.0cm 的同心...  9静电场中的电介质习题与解答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图 3―10 介质层内外的电场方向均沿径向。 (2)介质层内的电势为 V1 ?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静电场中导体和电介质,静电场中的导体,真空中的静电场,在静电场中,静电场,静电场公式,介质中的静电场,静电场和电位的关系,静电场朔,大学物理静电场,静电场应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静电场中导体和电介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一无限大的均匀带电的厚平板 厚度为d 体电荷密度为p 求电场分布 并画出电场分布的曲线图马上要期末考试了
萌受受°42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电磁学第二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磁学第二章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导体接地还会有电荷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