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理的确很趣中的五位科学家的有趣故事名称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何泽慧...”习题详情
19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0.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何泽慧:风骨无需雕饰薛之砚10年前,从中关村到玉泉路的公交车上,每天都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去上班,穿件打补丁的衣服,一双军绿色的解放胶鞋,下班的时候还会带上两个从单位食堂里买的馒头。2006年,92岁时,她不小心摔断了腿,但痊愈之后照样去单位,单位每次会派一辆小巴车接送。“春光明媚日初起,背着书包上班去。尊询大娘年几许,九十高龄有童趣。”同窗王大珩贺何泽慧90华诞诗,诙谐打趣。朴素不仅是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参加国际会议仍如此,她脚上穿的鞋,打了三层补丁;她提着人造革书包,带子断了,用绳子扣着,革裂开了,用针缝起来……这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而是一位吃过洋面包的科学家。她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43年起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1946年起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试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在物理学界,她赫赫有名,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从2005年到2010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六次看望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她的名字——何泽慧。当然,何泽慧的出名还因为她的丈夫——钱三强。两人是清华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何泽慧去了德国,钱三强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信。何泽慧给七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问钱三强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信很短,因为战争时期,交战国通信,限定25个单词。何泽慧与钱三强的美好姻缘就是从这封短信开始的。1946年春天,何泽慧离开德国,来到了战后的巴黎,与钱三强正式结婚。婚后,二人同在居里实验室工作,共同发现了核裂变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轰动世界。从此他们的生活和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事实证明,他们用一辈子的风雨与共、相依相携履行了爱的承诺。朴素而久远的不仅有爱情,更有对国家的挚爱。何泽慧老人一生的重大选择,无不和祖国的需要连在一起。“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这不是赞颂,而是对何泽慧那一辈学人的精神世界的白描。1936年清华毕业后,何泽慧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这位喜欢听评弹的苏州女子,在抗日救亡的时代,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l940年,她以论文《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获得工程博士学位。她坚信只有科学能够使祖国尽快摆脱贫弱落后的局面。l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带着刚出生七个月的女儿,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组的组建。由她具体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于1956年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1955年初,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8年,中国第一台核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她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她是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最早的推动者。2011年初夏,97岁的老人驾鹤西去。人们前往她家吊唁,发现她住的是一套老旧的单元房,灵堂则是她不到14平方米的小客厅。遗像上的老人满头银发,微微抿嘴,淡淡微笑,朴素一如生前。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朱光亚、何泽慧……相继辞世的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堪称为人处世做学问的楷模,风范绝代,倾慕后世,风骨伟岸,无需雕饰。在苏州十中校园,原来的振华女中,有两块篆刻遥遥相对。一块是l932年何泽慧毕业时写下的“仁慈明敏”,一块是2006年,何泽慧为百年母校的题词——“爱国奋进”。从“仁慈明敏”到“爱国奋进”,这位苏州女子,用自己朴素而伟岸的一生,诠释了她的信仰。(有删改)【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80多岁的老太太乘公交车上班,穿补丁衣服和胶鞋,下班的时候还带上从单位食堂里买的馒头。这些事件体现了何泽慧朴素的品质。B.何泽慧与钱三强情深意长,早在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信时,在德国留学的何泽慧就曾给在法国的钱三强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意。C.何泽慧将事业与国家紧密相连,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便是真实的写照。D.何泽慧老人去世时,人们发现她住的是老旧的单元房,客厅很小,旨在说明总是赞扬科学家朴素是不够的,国家要切实改善科学家的生活。E.本文主要通过一系列的事迹来体现何泽慧无需雕饰的风骨,并运用外貌描写等手法来表现她“仁慈明敏”“爱国奋进”的精神品质。【小题2】为什么说何泽慧“堪称为人处世做学问的楷模”?请简要分析。(6分)【小题3】文章第一段从何泽慧八九十岁开始写起,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6分)【小题4】文章最后写道:“这位苏州女子用自己朴素而伟岸的一生,诠释了她的信仰。”请你结合何泽慧的一生,从“朴素”和“信仰”中任选其一,谈谈你的理解。(8分)C& A&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河南省许昌市五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何泽慧:风骨无需雕饰薛之砚10年前,从中关村到玉泉路的公交车上,每天都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去上班,穿件打补丁的衣服,一双军绿色的解放胶鞋,下班的时候还会带上两个从单位食堂里买...”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B项,何泽慧没有明确表达心意,但有可能是一种暗示,故给1分;D 项“国家要切实改善科学家的生活”的说法与作者的写作目的不符。E项外貌描写不能体现何泽慧“仁慈明敏”,“爱国奋进”的精神品质。答C项给3分,答A项给2分,答B项给1分;答D、E不给分。
本题涉及的区域比较分散,考查的点也比较多,有人物性格的分析(A),有手法的理解(E),有句子含义的理解(B),有文段主旨的概括(D)。因此,难度较大。【小题2】试题分析:文章写了何泽慧老人的几个片段,从不同侧面来展现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的风采:生活、爱情、工作、情怀,学生抓住传记的核心部分,仔细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还是能理清主体部分的内容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的思路,主要围绕着老人的为人和为学两个大的方面来着笔。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梳理文章结构的能力和辨析文章的行文思路。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梳理思路,分析结构,并作出概括。学生的答题方向应该是很清楚的,也能答出一部分,但是,要答全不容易。比如,为学方面的,学生能答出献身学术,但是坚定执着却不好答。【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艺术手法赏析题,题干中的信息很明确,从八九十岁写起,显然是倒叙手法。而文章第一节中对何泽慧老人的描写,可以看出老人的普通、朴素,这样的描写与后面老人的为人、为学上的不一般形成鲜明对照,那么,这里不仅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还有一个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这样细致描写,无非是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起着很好的强调作用。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常见艺术表现手法的能力点评:难度较大,学生能答出倒叙,好处也能分析出来,但是欲扬先抑估计很少人会考虑到。对比就更加无从分析了。【小题4】试题分析:老人身上最突出的就是“朴素”,但是让老人一生“朴素”的根本原因就是她的“信仰”,题目要求分析老人身上的这两点,还是要结合文章的主体部分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加以综合。文章主要写了老人的为人、为学,为人方面主要写了日常生活、爱情生活、情怀操守三个小方面,那么学生只要在这些小方面加以分析,得出老人的“朴素”或者“信仰”的体现就可以了。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点评: 本题是难度很高的一道题,首先,学生身体就有一定的障碍,学生做此类实用类的传记,一般的文字表述题都是性格分析,词语的理解见得少,所以答题的方向不会太清晰。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何泽慧:风骨无需雕饰薛之砚10年前,从中关村到玉泉路的公交车上,每天都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去上班,穿件打补丁的衣服,一双军绿色的解放胶鞋,下班的时候还会带上两个从单...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何泽慧...”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何泽慧:风骨无需雕饰薛之砚10年前,从中关村到玉泉路的公交车上,每天都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去上班,穿件打补丁的衣服,一双军绿色的解放胶鞋,下班的时候还会带上两个从单位食堂里买的馒头。2006年,92岁时,她不小心摔断了腿,但痊愈之后照样去单位,单位每次会派一辆小巴车接送。“春光明媚日初起,背着书包上班去。尊询大娘年几许,九十高龄有童趣。”同窗王大珩贺何泽慧90华诞诗,诙谐打趣。朴素不仅是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参加国际会议仍如此,她脚上穿的鞋,打了三层补丁;她提着人造革书包,带子断了,用绳子扣着,革裂开了,用针缝起来……这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而是一位吃过洋面包的科学家。她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43年起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1946年起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试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在物理学界,她赫赫有名,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从2005年到2010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六次看望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她的名字——何泽慧。当然,何泽慧的出名还因为她的丈夫——钱三强。两人是清华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何泽慧去了德国,钱三强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信。何泽慧给七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问钱三强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信很短,因为战争时期,交战国通信,限定25个单词。何泽慧与钱三强的美好姻缘就是从这封短信开始的。1946年春天,何泽慧离开德国,来到了战后的巴黎,与钱三强正式结婚。婚后,二人同在居里实验室工作,共同发现了核裂变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轰动世界。从此他们的生活和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事实证明,他们用一辈子的风雨与共、相依相携履行了爱的承诺。朴素而久远的不仅有爱情,更有对国家的挚爱。何泽慧老人一生的重大选择,无不和祖国的需要连在一起。“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这不是赞颂,而是对何泽慧那一辈学人的精神世界的白描。1936年清华毕业后,何泽慧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这位喜欢听评弹的苏州女子,在抗日救亡的时代,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l940年,她以论文《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获得工程博士学位。她坚信只有科学能够使祖国尽快摆脱贫弱落后的局面。l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带着刚出生七个月的女儿,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组的组建。由她具体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于1956年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1955年初,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8年,中国第一台核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她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她是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最早的推动者。2011年初夏,97岁的老人驾鹤西去。人们前往她家吊唁,发现她住的是一套老旧的单元房,灵堂则是她不到14平方米的小客厅。遗像上的老人满头银发,微微抿嘴,淡淡微笑,朴素一如生前。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朱光亚、何泽慧……相继辞世的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堪称为人处世做学问的楷模,风范绝代,倾慕后世,风骨伟岸,无需雕饰。在苏州十中校园,原来的振华女中,有两块篆刻遥遥相对。一块是l932年何泽慧毕业时写下的“仁慈明敏”,一块是2006年,何泽慧为百年母校的题词——“爱国奋进”。从“仁慈明敏”到“爱国奋进”,这位苏州女子,用自己朴素而伟岸的一生,诠释了她的信仰。(有删改)【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________A.80多岁的老太太乘公交车上班,穿补丁衣服和胶鞋,下班的时候还带上从单位食堂里买的馒头。这些事件体现了何泽慧朴素的品质。B.何泽慧与钱三强情深意长,早在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信时,在德国留学的何泽慧就曾给在法国的钱三强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意。C.何泽慧将事业与国家紧密相连,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便是真实的写照。D.何泽慧老人去世时,人们发现她住的是老旧的单元房,客厅很小,旨在说明总是赞扬科学家朴素是不够的,国家要切实改善科学家的生活。E.本文主要通过一系列的事迹来体现何泽慧无需雕饰的风骨,并运用外貌描写等手法来表现她“仁慈明敏”“爱国奋进”的精神品质。【小题2】为什么说何泽慧“堪称为人处世做学问的楷模”?请简要分析。(6分)【小题3】文章第一段从何泽慧八九十岁开始写起,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6分)【小题4】文章最后写道:“这位苏州女子用自己朴素而伟岸的一生,诠释了她的信仰。”请你结合何泽慧的一生,从“朴素”和“信仰”中任选其一,谈谈你的理解。(8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何泽慧:风骨无需雕饰薛之砚10年前,从中关村到玉泉路的公交车上,每天都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去上班,穿件打补丁的衣服,一双军绿色的解放胶鞋,下班的时候还会带上两个从单位食堂里买的馒头。2006年,92岁时,她不小心摔断了腿,但痊愈之后照样去单位,单位每次会派一辆小巴车接送。“春光明媚日初起,背着书包上班去。尊询大娘年几许,九十高龄有童趣。”同窗王大珩贺何泽慧90华诞诗,诙谐打趣。朴素不仅是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参加国际会议仍如此,她脚上穿的鞋,打了三层补丁;她提着人造革书包,带子断了,用绳子扣着,革裂开了,用针缝起来……这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而是一位吃过洋面包的科学家。她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43年起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1946年起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试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在物理学界,她赫赫有名,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从2005年到2010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六次看望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她的名字——何泽慧。当然,何泽慧的出名还因为她的丈夫——钱三强。两人是清华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何泽慧去了德国,钱三强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信。何泽慧给七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问钱三强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信很短,因为战争时期,交战国通信,限定25个单词。何泽慧与钱三强的美好姻缘就是从这封短信开始的。1946年春天,何泽慧离开德国,来到了战后的巴黎,与钱三强正式结婚。婚后,二人同在居里实验室工作,共同发现了核裂变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轰动世界。从此他们的生活和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事实证明,他们用一辈子的风雨与共、相依相携履行了爱的承诺。朴素而久远的不仅有爱情,更有对国家的挚爱。何泽慧老人一生的重大选择,无不和祖国的需要连在一起。“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这不是赞颂,而是对何泽慧那一辈学人的精神世界的白描。1936年清华毕业后,何泽慧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这位喜欢听评弹的苏州女子,在抗日救亡的时代,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l940年,她以论文《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获得工程博士学位。她坚信只有科学能够使祖国尽快摆脱贫弱落后的局面。l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带着刚出生七个月的女儿,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组的组建。由她具体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于1956年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1955年初,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8年,中国第一台核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她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她是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最早的推动者。2011年初夏,97岁的老人驾鹤西去。人们前往她家吊唁,发现她住的是一套老旧的单元房,灵堂则是她不到14平方米的小客厅。遗像上的老人满头银发,微微抿嘴,淡淡微笑,朴素一如生前。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朱光亚、何泽慧……相继辞世的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堪称为人处世做学问的楷模,风范绝代,倾慕后世,风骨伟岸,无需雕饰。在苏州十中校园,原来的振华女中,有两块篆刻遥遥相对。一块是l932年何泽慧毕业时写下的“仁慈明敏”,一块是2006年,何泽慧为百年母校的题词——“爱国奋进”。从“仁慈明敏”到“爱国奋进”,这位苏州女子,用自己朴素而伟岸的一生,诠释了她的信仰。(有删改)【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________A.80多岁的老太太乘公交车上班,穿补丁衣服和胶鞋,下班的时候还带上从单位食堂里买的馒头。这些事件体现了何泽慧朴素的品质。B.何泽慧与钱三强情深意长,早在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信时,在德国留学的何泽慧就曾给在法国的钱三强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意。C.何泽慧将事业与国家紧密相连,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便是真实的写照。D.何泽慧老人去世时,人们发现她住的是老旧的单元房,客厅很小,旨在说明总是赞扬科学家朴素是不够的,国家要切实改善科学家的生活。E.本文主要通过一系列的事迹来体现何泽慧无需雕饰的风骨,并运用外貌描写等手法来表现她“仁慈明敏”“爱国奋进”的精神品质。【小题2】为什么说何泽慧“堪称为人处世做学问的楷模”?请简要分析。(6分)【小题3】文章第一段从何泽慧八九十岁开始写起,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6分)【小题4】文章最后写道:“这位苏州女子用自己朴素而伟岸的一生,诠释了她的信仰。”请你结合何泽慧的一生,从“朴素”和“信仰”中任选其一,谈谈你的理解。(8分)”相似的习题。五位美国科学家获今年“邵逸夫奖”_网易新闻
五位美国科学家获今年“邵逸夫奖”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1世纪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邵逸夫奖”,5月27日下午在香港公布2010年度得奖名单,五位美国科学家分别获得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大奖项,每项奖金高达100万美元。邵逸夫奖基金会理事、评审会主席、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公布得奖人名单。
今年的天文学奖由三个美国科学家分享,分别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与天文学教授查理斯·班尼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莱曼·佩治,与该校天体物理科学系主任及教授大卫·斯佩格,以表彰他们领导威尔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试验的杰出贡献,使其能够精确测量宇宙学基本参数。
生命科学与医学奖颁给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理学系主任及教授大卫·朱利雅斯,以表彰他对人类皮肤感知疼痛、刺激和温度以至产生疼痛、过敏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的开创性发现。
数学科学奖颁给了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辛康·布尔甘,以表彰他在数学分析方面的工作与其在多项学科上的应用。
邵逸夫奖评委会主席杨振宁表示,这个奖创立之初的定位就是国际性,单项设置经过认真考虑,暂时不会增加新的奖项。
邵逸夫奖由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人邵逸夫先生于2002年创立,至今已连续举办7届,目前设有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3个奖项,每项奖金高达100万美元,旨在表彰在学术研究、科学研究或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家。目前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大奖。
据悉,今年的颁奖典礼将于9月28日举行。(本报讯)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393被浏览29,312分享邀请回答en.wikipedia.org/wiki/Bone_Wars
以下直接引用邢立达的两篇文章。 --------------------------------------------------------------------------------------------------------------------- 恐龙是怎么变酷的?(四)美国的恐龙“大跃进”Comments&& 毫无疑问,骨头大战(或称化石大战)是古生物历史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事件之一。两位当事人也在战斗中培养起了大批后来人,这些后来人代代传承,迄今依然泾渭分明。虽然他们不再像师祖那般互相攻击,拆台,但依然会很关心祖上的八卦。八卦,是一切学科的原动力之一。 可能有朋友会好奇我的立场,这倒是值得一提,我的导师是柯里博士(Philip J. Currie),一位杰出的肉食恐龙专家,是《侏罗纪公园》中古生物学家格兰特博士(Alan Grant)的原形,现在正在前往南极挖恐龙的路上。而他的导师是卡罗尔(Robert L. Carroll),师公则是罗默(Alfred S. Romer),这两位人物堪称大师,目前的古脊椎动物学教材,基本都从他们手里来。而罗默再往上不断追索,就可以抓到骨头大战的主角之一——柯普。 上回说到柯普命名了暴风龙,正是春风得意时。此人绝非常人,刚年满18岁便费城自然科学学院提交了一篇关于如何完善蝾螈分类的论文,这篇文章旁征博引、举例详实而且颇有心得,很快引起了学术大腕儿们的垂青,经过三年的考察,柯普在1861年顺利被选为科学院院士,也就是说,此君21岁就成为院士! 两年后,柯普前往欧洲拜访柏林大学,在这里见到了一位美国老乡——马什,马什这年已经32岁。与天资聪慧的柯普比起来,马什有点大器晚成的味道。他出生在一个农场主家庭里,小时候就很羞涩,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不过,马什是银行界大亨皮博迪的亲戚,在皮博迪的长期资助下,马什取得了耶鲁大学的学位。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马什也利用皮博迪侄子的身份四处活动,终于在皮博迪最后一项重大捐赠的名单中列入了耶鲁大学。这个计划不仅让皮博迪答应永远拨给马什充足的学费、考察费,更出资15万美元为耶鲁大学盖一座自然史博物馆。 大喜过望的耶鲁校董、校长感到无以为报,一方面把博物馆命名为皮博迪自然史博物馆,一方面请马什留校,任博物馆馆长。皮博迪赢得了不少掌声和颂词,马什却为自己搞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打通了校方的铁杆儿人脉、拥有了响亮的教授头衔、获得了滚滚而来的研究经费和宽敞气派的研究室。1866年,马什被耶鲁大学被聘任为第一个古生物学教授,那年他35岁。 在柏林大学,面对这位有点老不成器的同乡,柯普只是客套了几句,并礼节上地邀请马什将来回美国后到访自己的工作室。憨憨的马什自然感激万分……可柯普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在他眼里有点窝囊的人,日后与自己展开了长达20年的“骨头大战”。 而如果把目光投往当时的美国,恰恰是南北战争结束之后,一个极为重要的转型阶段。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她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在此过程中,追求财富被所有人放在第一位,用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总结道“大量生产品质基本上一样但价格较低的制品”。唉,这就是山寨哇,大到住宅、小到手表工业品,再到精神层面的戏剧、文学,美国都极具山寨欧洲的倾向。在这样的价值指导下,社会变得相当浮躁,这种情绪或多或少影响到了恐龙的研究。当时美洲发现了大量极耀眼的新材料,但也面临着同行的激烈竞争,于是大干快干,存在诸多隐患的“大跃进”就这样展开了。 当时,柯普正在费城自然科学院从事古爬行动物的研究,这一类动物通常都拥有短短的脖子和长长的尾巴,而这个简单的构造却成为下文一切争端的基石。也许我们永远也想象不到,1868年,当年仅28岁的柯普得到了由堪萨斯州千里迢迢运来的的第一件白垩纪脊椎动物化石,而且是当时北美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蛇颈龙。因此,它对柯普来说意义非凡,是一条登天扬名的捷径。 当柯普第一眼看到这堆蛇颈龙化石时,在把激情降到可控限度之后,这条巨兽必然会在他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大概的轮廓。传言,柯普当时就在一个速记本上命名并描述了这批化石,他认为这种蛇颈龙拥有一条大且长的尾巴,而且这条龙的椎体上发育着奇特的板状横突,故命名为平尾薄片龙(Elasmosaurus)。文章其后发表在《费城自然科学院学报》上。而问题是由于这种动物的颈椎实在太长太细,看上去还有点类似于蜥脚类的尾巴,以至于柯普马失前蹄,将其误认为尾椎。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发生的事情重要发生,这是逃避不了的。日,费城自然科学院召开例会,会上,雷迪提出薄片龙的脊椎可能被颠倒了位置。其主要证据来自薄片龙尾部末端,那里保存了寰椎和枢椎,这是每一只蛇颈龙身上都有的构造。很明显,这头薄片龙的脑袋掉了出来,并移动到尾巴那边,这其实是很常见的埋藏现象。 雷迪公开地指出了柯普这一头尾倒置的失误。但出于某些现在无法得知的原因,雷迪在发表这些言论前并没有知会柯普,而是有点自作主张的抛出这颗伤人伤己的重磅炸弹。可以想象,这件事情肯定让脾气火爆的柯普大为光火,此事让这两位著名古生物学家之间从此结下了梁子。 和发表论文的速度一样,柯普也火速“召回”,甚至买回那些描述薄片龙的文章和专著预印本,并基本重写了其中薄片龙的部分,但不幸的是,这显然会有遗漏,这也成为他的敌人日后嘲笑他的最好证据。 出人意料的是,雷迪和柯普并没有为此事相互指责很久,随着1870年的结束,这件事就不了了之,因为在古生物的描述上犯错并不是什么非常罕见的事情,紧咬着不放对自己反而不好。但这时候却半路杀出了一位马什,马什在《美国博物学家》上这样说道:“柯普花了长达几个月的时间,研究了一件非常完美的标本,但他把头放到了尾巴末端(这里被马什着重强调),然后他将这种动物作为一个新类群之典型,反龙类。”此后,马什几乎让全世界都知道了柯普的错误。他还写信讥讽柯普说到,调侃他为什么不把薄片龙命名为“滑稽龙”? 可以想象,这些事情让自尊心极强的柯普对马什恨之入骨。 在多种因素交杂混搅的人际中,羡慕嫉妒恨难以避免。上回我们说道柯普已经天天在角落里画小圈圈诅咒马什,但美国不是泰国,这没什么用。这个仇恨很快就上升到派系斗争,在美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竞选中,二人分别支持不同的候选者:柯普支持海登(建立全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马什支持鲍威尔(首次漂流科罗拉多大峡谷)。这个信息直接告诉圈内的主力部队,“听好了,现在是选择站队的时候了!” 而站队完成后,双方都列队成行,高喊口号,开始像打仗放排枪了。不同于此前的比喻,这个“枪”是真家伙——他们都向对方队伍开枪了。 战争的第一局发生在怀俄明州中北部,1870年8月,马什组织他的“耶鲁学生军”对怀俄明州进行了第一次考察。考察的向导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野牛比尔,此人本名科迪,野牛是他练习枪法的用具,所以称野牛比尔。野牛比尔一度组织了一场秀,叫“野牛比尔的西大荒及世界级驯马师大会”,它是如此的成功,甚至受邀至英国及欧洲巡回演出,连维多利亚女皇都看了3次,就是蛮荒肌肉粗鲁男的吸引力。而野牛比尔是伴随马什一生的至交好友,马什也很喜欢这位老兄。有了野牛比尔的引导,学生军在印第安人保留区横冲直撞,前后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和著名的无齿翼龙,后者是美洲第一件翼龙化石。 到了1872年,柯普的队伍也来到怀俄明州,对于印第安人,柯普则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方式。当路过印第安营地时,他会把他的假牙拿出来逗乐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看到一个人居然可以随便拿出自己的牙齿然后放回原处,于是很快被迷住。从这点看,柯普比马什显得更亲切和蔼些。 五年后的春天,骨头大战进入白热化。两位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员工里德和卡林,在日后著名的科摩绝壁发现了侏罗纪古生物坟场,并用自己的自取名“哈洛和爱德华”发了一封信通知了马什。马什对这个来路不明的消息非常重视,也知道密信的弦外之音是要钱,这不成问题,于是他立马派遣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威利斯顿赶赴当地。 在柯普察觉之前,威利斯顿偷偷找到了里德与卡林,并拿出一张极具诱惑力的大额支票,两人将威利斯顿带到科摩绝壁的化石点,威利斯顿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发回的电报中说:“他们说当地埋藏的化石绵延数公里,重量以吨计……化石层很厚,保存得很好,而且很容易取出来……我觉得这个秘密能保守3个月,我希望您是知晓此秘密的唯一一人。”3天内,威利斯顿便与这两人签订了发掘合同,任命里德为挖掘的负责人,合同里还包括所有采集队员未经马什许可不准离开化石点等等保密性条款。 怀俄明州科摩绝壁的化石小屋,全部墙体都是恐龙化石 可是俗话说的好,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没过多久,里德就发现有个鬼鬼祟祟的家伙频频在化石点出没,他借着工人歇息的时候想尽办法套近乎,对所有骨骼的出土位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里德叫人扣住这个可疑人物盘查,他支支吾吾一会儿说自己是路过打酱油的,一会儿又说自己在附近小镇开了个日杂店卖酱油的,很明显,柯普已经得到了科摩绝壁的信息,他的队伍很快就会出现了。 不久后,柯普挖走了卡林,让他为自己效力。昔日知根知底的兄弟,今日却站在两大势力对抗的风口浪尖处,两队人马间的竞争极为惨烈,彼此间的仇恨也不断升级。如果里德一时运不走那么多化石,他通常就会把化石砸碎了,为的是让卡林得不到什么。威利斯顿也因为柯普“无时无刻”的存在而差点得了妄想症。 1879年7月,里德从采集点给马什运回了两副不太完整的巨型恐龙化石。马什一如既往在匆匆看过化石后便发表了研究报告,他为这种巨兽取名雷龙,不管是他自己被庞大的骨骼给震住了,还是他想用雷龙来震慑一下柯普,反正这种拥有响当当名字的动物很快就震撼了普通大众,使它成为最出名的恐龙之一。但事后马什才发现自己闹了个大笑话,原来雷龙和之前他命名的迷惑龙其实是同一种生物…… 战争就这样不断持续,在各个化石点,他们两人都想抢先到达现场,以获得重大的发现;他们争相诱使工人签下合约,以保证自己有独占化石的权利——这方面马许占优势,因为他比柯普有钱。他们有时候甚至采取暴力的手段,以阻止对方的人马进入自己的地盘。当某个采集点被对方发现后,队员甚至不惜打碎来不及取走的骨骼也不让其落入敌人手中!发展到最后,人们干脆冲进对方化石坑,拳打脚踢,开枪放炸药把化石夺走了事,科摩绝壁成了全武行,工人们除了挖化石,还要时刻准备与来犯之敌决一死斗。 在浓重的火药味下,两人的竞争愈演愈烈,甚至互相指责,说对方偷窃化石,将发现化石的日期往前虚报等等。最后升级到两人在主流媒体互相对骂。要不是当事人辞世,这场无休止的战火似乎还真不知道要燃烧到何时。 从大多数标准来看,骨头大战的胜利者是马什。柯普唯一胜出的是其论文数量,在他极其勤奋的一生中,写出了约1400篇学术论文,描述了近1300种新的化石,这个记录到今日还无人能打破。马什一共描述了500多种新发现的古生物,留下300多篇学术作品。虽然马什的论文数量较少,但他总共发现了86个新种,多于柯普的56个,而且马什发现的则包括家喻户晓的名字,比如三角龙、异特龙、角鼻龙、梁龙、弯龙、迷惑龙和剑龙,柯普最著名的发现,只有圆顶龙,腔骨龙等。 柯普与马什,这两个冤家20多年的争斗虽然多少令人有点不齿,自然科学领域可能再也找不出另外两个人比他们更互相鄙视对方的了。但他们从客观上极大地推进了美国古生物学的发展,两位竞争者传奇般的故事激发了美国民众对古生物的极大兴趣,直接促进这方面人材的增长壮大,他们首创用石膏包保护化石,还开启了美国的恐龙复原流派。迄今安置在皮博迪自然史博物馆,费城自然科学院等地的巨大的恐龙骨架,以及遍及全球的骨骼复制品,都是柯普与马什千辛万苦收集来的战利品,也提醒着无数的后来人,那些地方曾经有两位自负的战士,那个国家也曾经有一段奔放的历史。43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8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家有趣的小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