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尼克斯弓箭118dxnrzsp新色中杆对比

推荐一把新手比较好驾驭的双打拍NR800 - 神兵利器 中羽在线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43|回复: 22
推荐一把新手比较好驾驭的双打拍NR800
初级选手, 积分 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
本帖最后由 chengzhen 于
15:22 编辑
本人球龄四年,中级水平,以前双打的主力拍一直都是4U的X80,这个拍非常轻巧,出球速度快,控球精准,还有比较快速的劈吊,美中不足的是拍比较轻,中杆比较硬,杀球的时候需要手腕有比较好的爆发力,才能打出质量比较高的重杀,对于我来说,由于能力不足,双打的时候在后场杀球有时候会感觉发飘,反而劈吊的威胁要更大一些。
昨天我打了一下新买的NR800,TW版3UG5,用完了感觉真是太爽了。以前一直以为拍用不好是自己的能力问题,要先提高自身的能力再去适应拍,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想法,所以买拍的时候会喜欢追新,去买所谓的热门拍,看到别人说打得爽,觉得自己也能打得爽,也没有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体条件和打法。我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买了很多人觉得非常好用的9000X,NRZSP,但是事实证明这两款拍并不适合自己,这两款拍都需要有非常好的力量和爆发力才能驾驭得了。举个例子,很多人评价NRZSP挥起来很轻,实际上NRZSP的挥重是87克,而且平衡点靠前,拿在手上明显感觉重,而我手里的另外三把拍子9000S、4UX80和3UNR800的挥重都在85克左右,实际打起来也远远要比NRZSP的挥速快。不同的人,对同一把拍的感觉是有很大出入的。如果喜欢双打,想追求挥拍快,防守好,不应该选择NRZSP这样进攻型的拍。
再来点评一下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重新认识的NR800,这个拍真的是非常适合我。首先是高远球,这个拍的中杆硬而弹,打高远球相对于4U的X80来说更省力,只是速度能稍微慢一点,看到论坛里有人评价高远球打不远,那个可能是技术问题,相信只要动作规范,用这个拍打高远球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可能只是用头重的拍会更轻松。其次是双打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平抽和推扑,这是我用过的所有球拍里最舒服的一个,平抽的速度非常快,有时候即使被动借助中杆的弹性回球也颇具威胁,经常能在平抽中占据主动,推扑球的速度也不亚于以快著称的X80,可能相比之下落点的掌握稍微欠那么一点精准。再就是接杀,这个拍由于头轻,挥拍的速度特别快,如果准备充分,接杀的成功率非常高,同样的力度,回球比X80更到位,到后场的挑球更高。最后来说一下杀球,杀球并不是这个头轻拍的强项,但是对我来说却令人惊讶的好于头重的X80,相比4UX80的发飘,NR800的杀球要更尖,落点更精准,而且比较省力,适合点杀和连续杀。原来一直以为是自己的动作原因导致杀球不给力,现在才发现原来球拍确实在起作用。
最后,给新手选拍提一点建议,最新的和最贵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好先摸清楚自己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方向再选拍。
专业高手, 积分 17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0 积分
NR800是好拍子,这要支持下。
国家一级, 积分 5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22 积分
已入800,同推荐!
亚运会冠军, 积分 28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3 积分
是比较容易上手
专业选手, 积分 9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 积分
已入NR800& &感觉还是挺美好的~~~&&确实如楼主所说& &双打利器~~
真正的双打中&&毕竟对方队员给你高球让你杀球的机会不会很多& &大多还是平抽挡~~~这个拍子很适合
初级选手, 积分 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顶NR800,双打神器
国家一级, 积分 66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1 积分
有白菜没?
省队选手, 积分 22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0 积分
路过,帮顶。
专业选手, 积分 5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9 积分
nr800就是双打神器
国家健将, 积分 98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 积分
大多人都会喜新厌旧的
初级选手,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 积分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白菜
业余选手,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Nr800,Arc-fb,Mx-jjs,6900 pro,這幾隻都昰相同類型的好拍
国家健将, 积分 91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2 积分
ptckimo 发表于
Nr800,Arc-fb,Mx-jjs,6900 pro,這幾隻都昰相同類型的好拍
握手,YY我留下了800,胜利我留下了JJS。
专业选手, 积分 8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7 积分
nr800是一把力量和爆发力不管大或小都会用的非常舒服的好拍子。
最新的和最贵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说的太对了
业余选手,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bbblooming 发表于
握手,YY我留下了800,胜利我留下了JJS。
握手,你留的两把我也都有留,只是我也有留Arc-fb以及6900 pro
初级选手, 积分 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NR800确实是好拍,我的主战球拍
初级选手, 积分 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搭车出 尤尼克斯 NR800&&ch版 三处掉漆&&650 出&&QQ
初级选手, 积分 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ptckimo 发表于
Nr800,Arc-fb,Mx-jjs,6900 pro,這幾隻都昰相同類型的好拍
握手,四支都有。。。不过我觉得mxjjs最好耍。
业余选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新手就玩高端拍,太奢侈了吧
社区公告 /2
网络喷子是个大毒瘤,即日起将严格整治。可直接私信链接地址,将视违规程度直接封号。
即日起社区禁止在帖子和头像里使用发布情色类等违规图片(成人、幼童等隐私部位)。一经发现立即删除或封号处理,谢谢配合!
Powered by查看: 68894|回复: 35
极速、极限——ARC FB、NRZSP以及VTZFII的联合评测 (超长、慎入,附有保守风格福利)
一觉醒来,发现ERG里居然已经有前人将自己打算发布的评测对象全部代劳了,而且连型号都一模一样。看来大伙儿对Yonex的主力产品脉息把握的都很准确,虽然这多少有些令人有些沮丧,不过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各有差异,而促使自己下笔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难以读到符合自己认同的评测文笔。自己的写作风格一贯是注重器械与人的有机体之间的结合以及达成较为理想的契合度,另外,考虑到ERG的网域特色,也为了照顾看大段码字的群众,将本帖较之以往作了些文艺修饰。- [! u2 b2 W1 P/ `9 T
以上,算作是本文序幕。
02.JPG (82.31 KB, 下载次数: 328)
07:41 AM 上传
本次评测里,将Yonex当前三大系列里近期推出的,不能代表这个系列全部内容但算是很有特点的各一款球拍汇总在一起,通过分析这三款球拍各自的特性,从中探讨Yonex对羽毛球拍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并且如何通过各种细节展现在其新型产品上的。当然,这仍然只是一家之言,如有任何观点和看法无不欢迎。自从Yonex开始在每个系列设定Z级别球拍这一做法开始,其球拍自身的特性似乎达到了当前技术范围内的极限,革新的前景看上去仍然一眼望不到头。从此次评测的对象来说,ARC系列似乎应由ARCZS代表才更为合理,但考虑到ZS诞生的时期距离另外两款Z级球拍的时间跨度已有一段距离,另外从材料上而言除了HMG外没有更多的共同之处,而且自身使用FB的时间也远远多过ZS。$ S" L8 Q9 z4 N8 }+ w- k
抛开它们外观之类相对主观的因素,首先,共有特征如下:硬度偏高的加长细中杆,小拍框,以及偏头的平衡点(290mm+)。FB和ZFII为哑光漆,ZSP是水漆。三只球拍均采用小拍框的设计,也就是拍头两侧的单线孔道数量各为4对(最早可以追溯到NS9000上的创新),其目的在于不增加拍框孔数的前提下提高甜区拍线密度,增加非甜区击球时对羽球的控制感觉,是个不错的改进。对比一下Yonex传统的3对单线孔道的球拍(如ARC11、NR800等),这三款球拍的拍框面积都有了明显的降低,当然正如广告里宣传的那样,效果最显著的非ZSP莫属,接下来则是ZFII,FB的拍框面积和NS9000接近。由于拍框长度缩短,在中杆长度维持不变的前提下,这三款球拍的拍柄相对于Yonex传统短柄拍(如Ti10、AT700等)而言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可以推算出ZSP的拍柄最长,再下来是ZFII以及FB。相对加长的拍柄有助于双打时对前半场球的处理,同时结合加长的中杆,这是以往Yonex球拍中不曾有过的先例,可以视为对传统球拍设计尺寸上的创新。另外ZSP和ZFII对其单线孔道还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就我个人观点而言,ZSP的水平线孔还不是那么的平行于整个拍头,最多是与拍框的夹角保持了一定的角度,不再是简单的垂直而已。而ZFII的连钉很明显是为了高磅而存在的,毕竟它的保磅标识达到了3U~28lbs的空前规格,连钉相对而言更加耐用但较难更换,其表面凸出的塑料小部件为高磅下穿单线孔道提供了不小的便利,Yonex在球拍的细节方面一贯做得出类拔萃,这一点连同宗的Gosen、Mizuno之流也望尘莫及。相比之下FB则显得简洁得多,除了利用新型材料大幅降低自身质量,拍框带有ARC系列标志性的叠杯技术之外,似乎再找不出更多的看点了。关于中杆的粗细,直观感受差距并不明显,ZFII上标识是“Extra Slim”,ZSP则是“Ultra Slim”,FB没有。记得以前有个帖子专门讨论了Yonex使用的这类英文层级描述用词的等级关系,印象中是Extra & Ultra & Super &……基本符合这一描述。在曾经接触过的Yonex球拍中,有史以来最细的中杆,可能还是当属40年前诞生的Blacken,毕竟铝合金的延展可塑性还是远远高于现行最新的碳素纤维。& Y" ]( |8 S% y3 c/ a3 c&&y* J
从材料上来说,三者皆采用了致密型纳米碳纤维这一新型材料在中杆上,其独有的高强度和超轻质在ZFII和FB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弹性的降低并不显著,韧性则显得更高了些。下面来分别谈一谈。
FB.JPG (96.25 KB, 下载次数: 295)
07:42 AM 上传
0 `* F&&J; b&&?
一直以来中羽论坛里总会有帖子提到最快的球拍,而众人的答案无外乎就是亮剑、NS9900、N80、F9等等诸如此类选择,后来又多了位NR800。不过与常理有些违背的是,在FB出现之后,这个答案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FB以其现阶段显著的超轻质量,非常轻松就达到了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期待的球拍的“快”。按照Yonex发布的新品顺序,FB是我三者中上手的第一支,关于它要说的不算很多,隔壁的真石头已经总结过了,个人觉得除了部分观点有些偏颇之外,大体上还是很到位的。一度这支拍子比较火爆,许多有些球龄的网友都陷入其带来的独一无二的全新击球体验之中不能自拔,诸如Kumache、Kason300D之流的有名大神纷纷拜倒在其蓝色妖姬的裙下。至于它的独到魅力,首先,它的拍框横截面与ARC10是完全一致的,而不像一篇评测里说得和900T类似,也就是ARC常见的那种盒式与流体相结合,兼顾了稳定与挥速的类型。中杆厚度因为新型碳素的关系,做得异常的轻薄,再加上陶肥定制的G6 Grip size,以及木制手柄内部掏出了更多的空间,使得FB的质量——官方给出的数据在73g范围波动,不过实际测量去了塑料膜后大多也会在75g左右,科技的局限尽在于此,但已经属于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可以看出,Yonex在突破传统球拍质量的极限之后,也没有再为其增添更多科技看点,算是偏保守风格的一款作品了。值得一提的是,中杆不知是否由于Nanometric的缘故,显得异常的滞木,和胜利中杆的感觉非常类似,很明显偏硬,而且弹性不明显。虽然与Yonex一贯的硬弹有些违背,但在Kumache对于未来球拍展望一文中的分析里,超轻球拍要想达到与传统球拍相近的出球动能,一定要尽可能提高中杆的硬度,这样才能抵消轻量化后在击球时无法借助球拍本身的挥拍惯性所产生的出球效果。此外,FB的平衡点也没有降低多少,普遍在295mm之间徘徊,我找了几支达到300mm的,手感上基本类似于一支轻型头重拍,在下压时可以维持更好的出球质量。
03.JPG (47.16 KB, 下载次数: 284)
07:42 AM 上传
& W7 F( V$ s9 s
FB的神奇之处在于,试想有这样一种球拍,通过显著降低自身质量(可以减少十几克的净重),让使用者每一次挥拍击球因球拍质量所产生的体能消耗都比对手要减少不小,通过每一拍、每一分的累积,这个效果即使放在现阶段的每球得分制之下,依然是个非常可观的效益。当然利弊分明,FB无法为击球时提供更多的挥击动量,所以对使用者的瞬间爆发力提出相当苛刻的要求,这种要求并不是像使用ZF一类球拍那样直观的爆发力(因为FB降低了使用者击球时所需要产生爆发力的负担前提),而是对瞬间发力动作合理性的良好把握(动作不正确会导致上肢以及全身的爆发力没有完全作用于羽毛球上,而且记住FB是无法提供更多额外挥拍惯性的!)。总而言之,FB是一把可以省力,但无法借力的球拍,它会要求使用者每一拍都维持在一个相当的挥拍速度前提下以确保出球的效果,额外的好处是降低了达到这种效果的门槛,等于变相节省了使用者的体能。通常我们会觉得越快的物体会显得越不稳,敝如在飞机起飞前加速时,骑自行车越骑越快时,FB作为Yonex出品的第一款超轻球拍,拍框中杆使用的材料没有比ARC11、ARCZS更多,却依然维持了非常稳定的击球感,难能可贵。至于那个叠杯粘球效果,基本上没有ARC10那么强烈的感觉。FB的快是无庸置疑的,它的确是ARC系列中的一个另类。使用FB可以检查自身击球时的发力准确性,因为光靠抡大臂是无法把球打高打远的。说到杀球,在动作正确的前提下,它的击球声音大得出奇,丝毫不比一班拥有音频滤清器或者音效金属材料的yy球拍差多少,看起来这就是增高挥速下所带来的额外效果。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轻质量难以降低杀球时羽球过网后持续增加的动能衰竭,因为这是纯粹靠使用者自身爆发力打出的效果,没有头重球拍带来的额外奖励,这一点与ZF正好成对比,容我稍后叙述。好处是杀球连续性可以有所保证,君不见印尼阿山,手持FB一拍拍的效果丝毫不逊色于国羽那帮大炮男?世间事物均有其利弊,一切看诸位如何去衡量了。+ M* k& M# x: J1 h( g7 f&&v6 H2 c
ZSP.JPG (61.23 KB, 下载次数: 294)
07:46 AM 上传
2 p9 V7 `% W/ L2 x+ c7 M
493,这个极速纪录,成为ZSP最好的广告代言。在这三款球拍面世之前的广告宣传中,数ZSP的氛围创造得最为轰动和赚眼球,以至于Yonex总代理甚至要求各个本土代理商严格遵守Yonex全球统一发货日期而不得擅自提前销售。第一次接触时是球馆里搞的试打活动,上手时觉得分明是款头重风格,而球拍本身并没有像其他NR系列那样标明Balance类型,这在Yonex近十年内的产品中并不多见(上一次可追溯到一代Ti10)。拍框无论是框型还是横截面都算得上是独一无二,下半部紧密收缩,比其他Yonex球拍都要小,但上半部维持中方头。拍框截面类似于AT时代的盒式造型,但更富于流体化(至少yy自己是这么宣传的),所以相对于它的前任AZS,挥动时的空气阻力更小,而甜区面积亦有所增大。很意外的是,ZSP的规格包含了2U,这自然引起诸如VR4Galant这样的2U死忠党的注意,但在我初步试过ZSP后,觉得这恐怕不会是迷恋Yonex旧时代手感的老球友所期待的那种类型。后来的发展没有出乎自己的意料,VR4童鞋入了tw 2U,然后又出了。虽然这还是一款2U的Yonex羽毛球拍,但其中的革命性变化,已经和昔日那些传统2U,甚至和2U A10都没有更多地相似之处了。一句话,ZSP体现了Yonex在伦敦奥运之后的新一轮周期里的研发思路和风格,从中已然可以远眺出Yonex球拍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所趋向的大致类型。+ t% \- X8 w' |" O7 t% ^4 C5 M
# t' D- w" j4 e! C
有个比较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有时会觉得新拍不如老拍顺手?以至于当这款球拍停产后,直教人殚精竭虑,苦苦寻觅以便备足存货。抛开个人喜恶以及适应力等这些主观因素,天堂有羽给出的一条解释也许占了一定因素:曾经国际原油的价格是30多美元一桶,随着CPI指数一路飙升,现在是100多美元一桶,对于原油提炼出来的碳素来说,这个成本的上涨不可小视。在这个化石燃料即将看到使用枯竭的旧工业革命时代,构成球拍的碳素纤维也许也必然要发生一场潜移默化的深刻变动。用通俗的话来讲,现在球拍的手感已经没有过去那么“纯粹”了,更轻更快更耐高磅,同时也流失了那种厚实稳重的传统风格。+ [* z. q- ^4 _
04.JPG (78.01 KB, 下载次数: 318)
07:46 AM 上传
; v+ F: K( L; d4 g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ZSP吧,看看它到底带给消费者怎样一种惊喜。不过说实在,第一次上手时并不觉得它有多顺手,出球没有期待中的那种“快”的效果,493永远只是在实验室里创造的一个数据而已,而这个数字离普通的业余爱好者的距离似乎还很遥远。头重有利于下压时的羽球离开拍面初速度,但我丝毫没有直观感受到杀球有了质的飞跃,很明显,ZSP的快和FB的快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在球场上时间泡久之后,或者干脆说杀球时的击球点开始能较为准确分布到甜区中心周围时,ZSP式的风格开始体现出来了。说穿了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当把上肢大部分的爆发力都集中在那个比较诡异难找的甜区内(仍然位于整个拍框偏上的传统区域,只不过在下半部收缩的低风阻拍框影响下有特异的感觉)传递到羽球时,瞬间的初速度会真正快过大部分传统球拍,声音集中且尖锐(当然换条细线估计效果会更好)。ZSP的挥拍瞬间有明显的低风阻效果,但这种感觉和亮剑那种呼啸尖厉的声音有所不同,更稳定更流畅些,仿佛整个拍框在空气的海洋中只是被水到渠成般的一笔划过,紧接而来的就是全身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被球拍吸收后通过高磅线床迅速地传递到整个羽毛球上。就这一点而言ZSP的使用技巧和AZS是一致的,需要对甜区把握得相当准确才能发挥出它的理想设计效果。虽然ZSP的甜区已经有所扩大,但实际使用起来的难度还是会比A10要大一些。关于ZSP还有一点,当时店里有AS和TW两种版本,经过个人进行全部批次比较,明显TW版的中杆更为柔和些,而AS则硬了不少。如果要体会到更为凌厉的杀球感,那TW版不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其他版本没有接触过,暂无结论。
ZFII.JPG (78.45 KB, 下载次数: 284)
07:47 AM 上传
) i# O3 K: _% T4 p- A1 g
05.JPG (40.88 KB, 下载次数: 328)
07:48 AM 上传
在最初听到关于ZFII的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Yonex开始步LN的后尘了,球拍也开始划分代次了。和LN保留各个Generation不同的是,ZF直接进入停产行列,从12年初到13年底,短命程度堪比ARC8DX。而我目前还没有找出具有ZF这般极端挥重的球拍,Yonex的革命潮流已然从这支小黑拍开始了。拿到新拍的时间还算比较早,一看生产日期还是去年底的。与它的前任一代相比,直观感受是拍框的形状不再是头窄底宽的造型,倒是与ZSP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也就是说,ZFII拍框的下半部相对于一代继续缩小了,除了拍框四角处是Aero机翼形体外,余下的部分均过渡到纯粹的盒式,但边框偏圆润,显然是为了照顾减小空气阻力。由于Nanometric的缘故,球拍整体比起一代显得轻盈了一些,平衡点普遍没有达到310mm这样的极端。中杆很细很硬,比FB和ZSP都要更细更硬,这一点维持着和一代同样的特征,可能跟添加了EX-MHG这样的高模量碳素有关,这次Yonex的中杆再一次领跑在了时代的前列。ZFII会是这三款中对使用者上肢力量要求最高的那位,虽然它的挥重已经降了下来,但仍然有着很大的使用负担。ZFII的设计目的也很容易理解,为了尽可能的减小大力击球时由身体传递到球拍上的动能衰减,从手臂到中杆,再到拍框,一直到整个羽毛球上,中杆必须要保证足够高的硬度来降低自身弹性带来的能量损失。ZFII的杀球效果比起一代而言不会有更明显的区别,但ZFII在挥拍时会显得更灵活些,这样对于业余选手完成整个动作会有不小的帮助,更有助于选手打出自身的爆发力。一直以来ZF有别于其他头重球拍在杀球时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我们知道大力杀球时羽毛球会由初始的杯状收缩成更紧凑的梭形,随后会在飞行过程中逐渐张开从而增加空气阻力,而ZF将这个羽毛张开的时间更加滞后了。在ZFII上,这个独有特征还是能够较为明显的体现出来,但和ZF的差别可以算是微乎其微的。
1 s( ^&&X. B! @0 e* J/ F
在分门别类地介绍完之后,是时候做一下总结了。如果你是一个对场上比赛timing敏感,注重节奏的选手,那FB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易于让选手较为从容的掌控每个回球时的速度变化,轻松达到你想要play时的那个节奏。而ZSP以及ZFII,是两把基础特征相似而侧重点不同的拍子,具有严重收缩的下拍框以及同时加长的超细中杆和手柄,反映出Yonex对于未来能达到理想化的极限效果球拍设计时的共通思路。在我看来,买了其中一个Z,大可不必再入另一把。暂时的,可以看出Yonex对于球拍革新的瓶颈以及统一之处,但从其中产品中所体现出的innovation,仍不失为代表羽毛球拍发展的先驱品牌。
; F: I&&t$ ~9 a&&q
PS:三支测试球拍,除了FB为F6,其他均为3U5,BG66统一拉28~30lbs。
先来支持一个。写得很认真啊。! R' H" _5 _, M: p: N4 O& F9 C: X
ZSP这拍子,说句实在话,我不知道为啥自己打的时候觉得出球挺慢的,但是在场边看别人用它打又觉得它的飞行速度要比自己想象中快,而且那人的力量还是不如我的。。。
论极端,AR80比这拍子极端得多,但论手感上的”不友好“,恐怕ZSP比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前者只需要把平时用MP100的发力节奏往上提,尽量能提多少是多少,要找到击球点还是很容易的;而ZSP,用MP100的发力节奏去打简直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 |4 f, _, Q# S7 o
支持一下。
VR4Galant 发表于
11:52 AM 6 g0 H1 S3 f8 \
先来支持一个。写得很认真啊。
ZSP这拍子,说句实在话,我不知道为啥自己打的时候觉得出球挺慢的,但是在场 ...
ZSP 要先自宫
抛弃以前的发力方法试试
多用碗,和点
,多谢分享,个人用了一圈感觉FB属于神器级别,ZSP和ZF2没有特别惊艳之处,不知道4U的ZF2会不会和3U的感觉截然不同呢,我看有人用过4U的ZF2后说像是FB的威力加强版~
nanometric的拍子都要靠爆發力打,擊球瞬間要把揮速加到最高。用借力下壓的方式打會覺得很爛
光從抽球跟平高球來看,zf2 4u是fb加強版無誤,只是負擔也重很多。
不明白为什么yonex总想缩小拍面:现在的材料技术迅猛发展弥补了体力和力量的不足使得球速越来越快拍框风阻也会随着材料和设计的进化不断减小,但是人体的神经反应速度终究有限只有靠高挥速大拍框才能提高容错率,yonex按照fb的思路发展革新下去才是王道啊
---------------------------------------------------------------
本站純屬個人交流研討玩耍之用,無版權,轉載不究!-----------------------------------------------------------------
禁止一切政治话题
Powered by新入手NRZSP,对比NR900手感!(多图,已更新试打感受!) - 神兵利器 中羽在线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467|回复: 111
新入手NRZSP,对比NR900手感!(多图,已更新试打感受!)
业余选手, 积分 1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9 积分
本帖最后由 hotfive10 于
19:19 编辑
& && &之前在中羽某商家买了两只NR900,后来经别人涂毒,开始关注NR-ZSP,突然看到西班牙小女孩马琳拿着这小拍得了冠军,更加引起我的兴趣。但是我关注了中羽兄弟姐妹们的对此拍的评价,有褒有贬。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因为挥拍速度快和小拍面导致出球经常打框和小拍面防守弱,但是我看了一下介绍,其实NR-ZSP拍头基本和那些VT-ZF2一样,只是下半部更加收窄了(拍面黑色涂漆部分) ,其实我们击球一般不会打到拍面下面1/3的地方,所以大家打不习惯只是因为挥速的问题,毕竟我也很少看到说VT-ZF2会打框的说法。
& && & 我也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入了只TW版的NR-ZSP ,商家给力,昨天下的单,今天刚到货,毕竟是本地的商家!赞一个!但是,对于拍子,有值得吐槽的地方,毕竟我是第一次买TW版的拍子,感觉TW版本的没有SP和CH的高质量。 第一是漆水有些黑点,一开始以为是点胶水什么,但是怎么刮也刮不掉;第二是锥盖有异响(中羽阿泽有文章,说明这个不影响打球,但是影响心理!!!);
第三是底盖很多刮痕和YY图案上边边缘有条缝隙,但是我比较相信商家,而且小JJ和小缺角都齐了,应该不会是假货。希望我说的上述问题只是个别问题,或者是因为去年的存货放久了所致,希望不影响使用。
& && & 今天刚刚到货的拍子,大家先欣赏或鉴定一下,很快会送上后续试打感受和NR900的对比手感。
& &&&经过一晚2小时的试打,感觉NR-ZSP 不是特别难适应,没有那种真的挥拍快到只能打到框的感觉,打框出现了几次,属于适应期间正常现象,跟拍框缩窄的关系不大。& && &
& &&&好了,正式介绍一下我的NR-ZSP ,TW版,3UG5,80线首拉25磅!NR900,SP版 3UG5,66线首拉24磅!线都是首拉,商家不敢上高磅可以理解,况且线拉的比较好,比较保磅,先打着。估计以后上高磅之后会更加爽。
& &&&NR-ZSP 中杆比NR900长,和VT-ZFLTD一样长。 NR-ZSP中杆硬度介绍标注:适中,会不会因为加长中杆而使中杆稍微变软?如果拿NR-ZSP 与NR900比较,就会明显地体现出头重的感觉,挥空拍速度也是轻盈的NR900略占优势。
高远球:舒适、省力,只要动作到位,轻松到位,加上中杆适中的硬度,弹性极佳,能拉出极佳的弧线。
反手后场:出乎意料的好!凭借优秀的中杆,一样能像正手高远球一样打出极佳的弧线。
平抽:由于 NR-ZSP 感觉头会有点重,平抽时好像少了一点NR系列的特色,这一项明显感觉NR900&NR-ZSP&VT-ZFLTD。 其实个人觉得,在平时自己的对抗比赛中,出现平抽多拍对抗的机会其实不是很多,个人在双打时更喜欢轻挡放网逼对方起高球……但是实话实说,要是封抢网前的,感觉还是NR900出色,毋容置疑。
杀球:NR-ZSP本身就是主打杀球速度,这一项果然不出意料,杀球速度NR-ZSP &NR900,应该是得益于更高的平衡点和挥拍速度,拿着NR-ZSP 面对对方的来球,更多的是想杀球,而拿着NR900,更多的是想放网调动别人。但是如果点杀的,我感觉是NR900&NR-ZSP 。点杀NR900能依靠手腕的力量做出更多的变化和更尖的落点。
防守:绝对不是鸡肋,更快的挥拍速度能使你适应对手更快的杀球,但是与NR900相比,还是NR900更加优胜,NR900防守时会更加的轻松和多变化。
小结一下: NR-ZSP&&是一只不错的拍子,涂漆风骚出众,高辨析度可以另你成为场上的焦点,杀球犀利而且不失灵活速度,各方面能优胜于我的4UVT-ZFLTD,绝对能胜任单打,而且双打中会给你更多的激情,球感扎实可靠。与NR900相比,各有优点,NR900是一只即使在被动时候只依靠手腕力量都可以化险为夷的拍子,NR900正反手以平高球为主,以速度战胜对手;而NR-ZSP则能打出更高的弧线,更快的球速,能让别人望尘莫及。可能因为中杆硬度的关系,没有NR900那种十分清晰的手感,NR900是那种杆硬且不伤手。而NR-ZSP稍软,虽然这样像网前小球的回馈就少了一些,但是这样手上压力少一点,打出来更舒服更保护的感觉。当你不是有铁一样的手腕,对于现在当红的VT-ZF2的硬度适应不过来的时候,NR-ZSP就是你一个很好的选择。
(48.74 KB, 下载次数: 6)
14:25 上传
(50.71 KB, 下载次数: 9)
14:25 上传
少了个CH/SP那样的标示,不习惯!
(43.09 KB, 下载次数: 6)
14:25 上传
13年的存货
(57.83 KB, 下载次数: 12)
14:25 上传
小勾勾,小缺角都齐了!
(57.07 KB, 下载次数: 7)
14:25 上传
(81.13 KB, 下载次数: 6)
14:25 上传
(70.27 KB, 下载次数: 9)
14:25 上传
喷漆有黑点,看到吗?
(66.24 KB, 下载次数: 4)
14:25 上传
(57.77 KB, 下载次数: 4)
14:25 上传
透明膜有点黄了
(61.16 KB, 下载次数: 3)
14:26 上传
(86 KB, 下载次数: 4)
14:26 上传
(67.32 KB, 下载次数: 8)
14:26 上传
(55.65 KB, 下载次数: 3)
14:26 上传
(44.46 KB, 下载次数: 3)
14:26 上传
(84.91 KB, 下载次数: 2)
14:26 上传
(83.47 KB, 下载次数: 9)
14:26 上传
中杆和VT-ZFLTD一样长
(95.15 KB, 下载次数: 1)
14:26 上传
国家健将, 积分 85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1 积分
NR-ZSP是一把好拍子
省队高手, 积分 38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 积分
与nr900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
业余选手, 积分 1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7 积分
有900 最近也中毒ZSP&&坐等对比
业余选手, 积分 4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赶紧写下文
亚运会冠军, 积分 28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3 积分
橙色的骚拍子
初级选手, 积分 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 积分
马克&&回头再看
国家一级, 积分 69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9 积分
本帖最后由 shyboy 于
16:26 编辑
很正的NRZ,那针点大的小黑点不用太在意了,拍子不是艺术品,是买来打球的。我的掉漆都是战斗成色了,但对球拍的性能和手感没有影响,毕竟拍框形状和中杆性能摆在那了,只是不好看而已。话说打球时都是盯着球和别人的球拍,自己的球拍一般不看的。
业余选手, 积分 1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9 积分
很正的NRZ,那针点大的小黑点不用太在意了,拍子不是艺术品,是买来打球的。我的掉漆都是战斗成色了,但对 ...
对,这些不用太介意,只要是正品。
全国冠军, 积分 111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0 积分
信我,CH的漆水和贴纸也很渣。。。
专业高手, 积分 18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1 积分
别把拍子当工艺品看,jp拍子到手一道瑕疵我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业余选手, 积分 3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 积分
不迷ZSP&&倒是最近很迷NR900&&就是价格有点具
业余选手, 积分 3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8 积分
拍子不错呀
业余选手, 积分 1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9 积分
信我,CH的漆水和贴纸也很渣。。。
但是我手上几只拍比较,CH版的还是相对比较好的噢~
专业高手, 积分 13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2 积分
我先买了一只ch nr900,然后用这支去换了ch zsp
专业选手, 积分 5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9 积分
但是我手上几只拍比较,CH版的还是相对比较好的噢~
看过好多只tw版本的图片,T头那里的标志,两个三角的尖端都是明显连在一起的,可是我手里的从国外搞来的却没有一只这样的,都是距离很近很近,但是确实是断开的。真假我是不会分辨,所以没在商家入过拍子,希望早日上打后感,嘿嘿,我也希望能看到这两只拍子的比较。
业余选手, 积分 2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9 积分
爽,不爽,爽。
业余选手, 积分 2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3 积分
异响的原因是什么?真的不影响拍子寿命嘛
专业选手, 积分 6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9 积分
等你晚上评测哦
入门选手, 积分 1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5 积分
社区公告 /2
网络喷子是个大毒瘤,即日起将严格整治。可直接私信链接地址,将视违规程度直接封号。
即日起社区禁止在帖子和头像里使用发布情色类等违规图片(成人、幼童等隐私部位)。一经发现立即删除或封号处理,谢谢配合!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尤尼克斯弓箭10和11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