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第一次徒步行走的意义15公里,有土路,台阶,需要什么装备?

当前所在页面: & 旅游攻略
大连最美的徒步路线
充满生机的春天,不赶快出去走走,就简直是对不起咱大连的蓝天大海木栈道。
1.棒棰岛盘山路
棒棰岛位于滨海路的东端,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北面为群山环绕,南面是开阔的海域和平坦的沙滩。清晨到海滨观看奇妙的日出,傍晚来到 这里观海听涛,更有海水浴场可畅游一番。累了可住宾馆,著名的棒棰岛宾馆就坐落在这里。在流水浴场南面,还于1960年建造了座豪华的棒棰岛国宾馆。
&棒棰岛&的山、海、岛、滩,能让任何一个对大海怀着梦想的人流连忘返。在这里建议你徒步旅行1小时的路程,领略海滩边旖旎的风光:绿色的草皮延绵起伏,一幢幢别墅小屋插落其间,有民族风格和西式相结合的,精致美观;有船式楼,在阳台观海,仿佛站在轮船的甲板上;有日本式风格,雅致中透露出一种对大自然的亲和;还有完全采用中国民族特点,大屋顶、琉璃瓦&&这些地方就是看看也觉得过瘾。
A:712路,当代公司下车,步行20分钟到达或8元出租车到达。
B:30路,迎宾路下车,步行30分钟到达。车费1元。
C:乘404、703路到山屏街,步行前往。
【门票】20元/人
【其他】山后坡还能看到棒棰岛全景,景色极美。
【游玩时间】4&5小时
【精彩指数】☆☆☆☆☆
【活动强度】☆☆☆
【线路参考】山路全长5公里,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用时大概1个小时。
2.金龙寺森林公园
金龙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大连甘井子区营城子镇和红旗镇交汇处,距大连市中心25公里,占地21.38平方公里,属国家级森林公园。
公园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奇石遍布,绿草如茵,植被覆盖率达94%以上。公园内有植物72科、296属、757种,有动物30多个品种,形成集旅游、休闲、科普考察、强体健身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点。
整个森林公园以金龙寺最为出名,森林公园由龙山(城山)和凤凰山(老座山)为中心的大片丘陵组成。城山高406米,凤凰山高381米,登上城山,不仅可看到古城墙等人文景观,还可以北看渤海,南观黄海,海上碧水连天,渔帆点点,东部为大连市的高楼大厦,整个城市尽受眼底。
森林公园内奇石很多,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公园内有两个人工湖,即金龙湖和羚角湖,两者总面积为3.3平方公里,其上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水上娱乐活动。金龙湖下有一个面积很大的钓鱼池,可供游客垂钓。公园内有三座庙,即北庙、金龙寺和娘娘庙,这些庙或仅存遗址或规模不大,但都有美丽的传说。在城山上有古城墙遗址,全部石砌,长达160余米。该公园还是昔日日俄战争时的战场,昔日的战壕历历在目。公园内还专门划出了狩猎场景区和森林动物养殖景区。
1. 乘坐〔建设街-大黑石〕的远大公交,金龙寺站下车。票价2元,车程大约1小时。下车后能看到路标2.5KM金龙寺森林公园,徒步走大概20分钟。也可以坐摩的。
2. 周水子前坐大连到旅顺北路公交车,金龙寺站下车,下车后能看到路标2.5KM金龙寺森林公园,徒步走大概20分钟。也可以坐摩的。
自驾:黄河街上G201-G202行驶15公里--营升路--金龙寺公园,大概需要三十到四十分钟。
【门票】每人20元、每车15元。
【餐饮】公园内有一家饭店,店内的一切装璜是当年知青的青年点一样,很别致的。
【其他】公园内有电瓶车和出租的自行车。
【游玩时间】爬城山和环山路玩下来大概6-7小时
【精彩指数】☆☆☆☆
这里是近郊少有的挑战性的山,入园后有一段很长的山路,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极高,在槐花开放的季节,清香阵阵。从山脚到山顶有999级台阶,有一小段坡度极陡峭,山顶上视野开阔。
【活动强度】☆☆☆☆
【线路参考】公园大门&知青点&城山(海拔约在400米左右,从山脚下到山顶有修好的台阶,共九百九十九级。上下需要2个小时)&环山路&公园大门。
3.开发区童牛岭
童牛岭也称铜牛岭,是大连新市区标志性、生态型景区,位于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总占地8平方公里。景区有9座岭,峰峦迂回并向东南延伸,主峰镜石峰海拔173米,南临黄海,北眺辽南第一山&&大黑山,并与大连海之韵广场隔海相望。
2002 年在主峰上建成飞碟造型的观景塔,是大连开发区的制高点。登上观景塔,可俯视开发区全貌,通过天文望远镜可观测夜空星象。夜幕降临时观景塔呈现的瑰丽的&天外来客&景观,生动逼真,如梦如幻,成为开发区的最大亮点。
景区内各景点由南北两条盘山公路相连,铺设2公里木栈道桥。长达1公里的大型浮雕&大海的回忆&,借助海滨自然遗留下来的岩石加工而成,巧夺天工。&九龙壁&大型雕塑,巧妙地利用沿海断崖雕琢而成。泊石湾海滨浴场、仿古钟楼、海之恋广场、小品,构成人文与生态&合壁&的风景线。
A:先坐轻轨到开发区五彩城站下车,然后顺着大道往回走,看见一个飞碟塔,那就是童牛岭!其实很近的,自己完全能找到,大概需要徒步20分钟。
B:坐轻轨金马路下,打车8块钱到达。
【门票】登山免费,进入观光&飞碟&得买票。
【游玩时间】根据强度 3--7小时不等。
【精彩指数】☆☆☆☆
【活动强度】☆☆☆
【线路参考】
1. 从银帆广场沿滨海路行进。路线全长7.5公里。
2. 开发区童牛岭登山,徒步开发区滨海路.预计三小时内结束。
4.旅顺老铁山
&老铁山头入海深,黄海渤海自此分。西去急流如云涌,南来薄雾应风生&。此即为地处老铁山的黄海和渤海自然分界的壮观景象。老铁山主峰大崖顶,海拔465米,临海一侧,峭壁耸立,山势陡险。山上遍布灌木丛及乔木林,是候鸟过境的理想停站。每年秋季,来自西伯利亚、兴安岭、蒙古草原和我国东北的大批鸟类,迁徒时路过这里,或在这里停留数日,养精蓄锐,再漂洋过海,到南方越冬;春季返回。因此,老铁山有&鸟栈&之称。
景区面积172.8公顷,以老铁山为主体,附近还有新石器时代郭家村遗址、汉代牧羊城遗址等。老铁山灯塔建在老铁山角上,海拔86.7米,是清廷海关当局于1893年请法国人制造,由英国人修筑的,虽历经了战争和时光的考验,仍保存完好,至今仍为过往船只导航。
在老铁山灯塔下方,是险峻陡峭险的悬崖峭壁,它与山东蓬莱的理论对角线即为黄、渤海两海分界线。黄、渤两海的浪潮,由海角两边涌来,交汇在这里,由于海底地沟运动和两海各自不同水色(黄海海水较蓝、渤海海水略黄)的作用,形成一道&泾渭分明&的水流,即黄渤海分界线。
公交:坐站北广场&旅顺南路的公交车到旅顺汽车站,换乘到陈家村的长途公交车(2元)到终点,买票时只要说到老铁山即可,也可打车去,7坐的微面到灯塔40元。
备注:从旅顺到陈家村每天四班车,大约是6:20、10:20、13:20、16:20,40分钟左右到,到后即返,也就是说7、10、14、17点整点从陈家村返旅顺。如打的,不是旅游旺季,单程可还价至25元(23公里左右)甚至更低,直接到景区门口。
自驾:走旅顺南路一直到旅顺街里,走到没有直行路的丁字口左转,然后直行会看见左边是军港右边是旅顺火车站。看到苏军纪念塔时走塔的左边道继续直行,见到一有信号灯的小环岛广场,过灯后100米路口左转。在走一段路见到一座桥,过桥就左转,再就顺着山路走到头就到了。
【门票】20元,不看黄渤海分界线可以不用买票。
【其他】黄渤海分界线受潮汐影响,每天出现两次,各大约6小时,黄蓝分明,两次延伸方向不同。
【游玩时间】只看灯塔周围,只需2&3小时
穿越需7&8小时
【精彩指数】☆☆☆☆☆
【活动强度】☆☆☆☆
【线路参考】休闲游:走一段环山柏油公路,可以看到黄渤海分界线售票处,进去后可观灯塔。其中还有小动物园等景点。
穿越:陈家村上山&柏岚子下山。
5.西郊森林公园
大连西郊森林公园风景秀丽,拥有茂林、秀木、云海、瀑布、溪流、湖泊(水库)等众多自然风景资源;庙宇、道观等人文景观;还有&马蹄印&、&酸枣刺&等民间传说。同时,西郊森林公园还是重要的候鸟迁徙地。春秋两季,有300余种候鸟迁徙过境,百多万只候鸟从此经过,形成壮观的景象。其中,飞经西郊公园的水禽类较少,猛禽、鸣禽和鸠鸽类较多。
西山水库位于张家村内,于1934年建成,集水面积28.84 k㎡,总库容1680万m³。为一中型水库。大西山水库是大连市的饮用水源,水质清澈,周边森林茂密,河谷蜿蜒曲折,水色树影,风光迷人。延水库边的道路边修建有仿木质的游步道,游人置身其中,如画中游。
云海,每年春秋两季,以及夏季的雨后,由于西郊公园地处海边,常易形成云海现象,与地方性的海陆风相复合,常常有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色。
朝阳寺位于柳树沟内的二级支沟&&解家沟内,大北顶山南麓。寺庙坐北朝南,翠峰相拥,碧水为伴。朝阳寺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历史上香火鼎盛,原寺文革期间被毁。新庙于1996年建成,周围信众颇多。
A:马栏广场乘小公汽535路复线:马栏广场&农贸市场&前程街&湾家村&红旗中路&西山水库&红旗镇小学&盛新园&张家村&张辛路&金家沟&软件职业学院&白鸽湾&十四中学&棠梨沟终点下车
B:联营705路:香炉礁&工人村&香工街&沙河口火车站&兴工街&五四广场&至诚街&科技谷&盖州街&大连交通大学&辽师大学&兰玉街&马栏广场&农贸市场&前程街&湾家村&西山水库&红旗镇小学&盛新园&张家村&张辛路&金家沟&软件职业学院&十四中&棠梨沟终点下车
备注:705线路有长短线之分,短线只到张辛路,请大家看准再上车。
【门票】无
【游玩时间】3&4个小时
【精彩指数】☆☆☆
旅顺中路木栈道,湖光山色是最大特点。
【活动强度】☆☆☆
【线路参考】西郊森林公园的探索走廊爬山,山上有修好的山路,有台阶,有土路,登山过程大概有2个小时左右。下山途中可看见王家屯水库和木制栈道,返回到探索走廊入口处。
被誉为辽南第一山的大黑山又名大和尚山。耸立与辽东半岛南部,海拔663米。山势雄伟,林木茂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距大连开发区1.5公里,距金州5公里。登上山巅,黄渤两海及大连湾,大窑湾,金州区及大连市区风格各异的现代建筑尽收眼底。
大黑山拔海而起,滨岸而立,怪石嶙峋,气势壮观。古人称大黑山的景观为 &辽左东南一隅之胜境也&。春之杏花,夏之浓荫,秋之红叶,冬之快雪,构成了大黑山如诗如画,雅趣迥然的四季风光。仙山琼阁,悬崖盘路,飞瀑古刹更是令人神往。
山中古迹颇多,响水观,唐王殿,朝阳寺(石鼓寺),观音阁(胜水寺),大黑山山城(卑沙城),关门寨等古刹寺院和古战场遗址分布在其中。传说故事十分动人,数百年来游人不绝,号称辽南第一名胜,著名的金州古八景在此山有四,即&响泉消夏、&南阁飞云&、 &山城挂月&,&朝阳飞雪&四景。
1.到朝阳寺
北岗桥-金州1站 60分钟,车费3.5元/人(站外3元/人)。
金州1站旁边向英广场乘104路去朝阳寺,车费2元/20分钟,发车时间8时、9时。
朝阳寺-向英广场返回发车时间是14:30和15:30。
金州-大连北岗桥 3元(站外上车)60分钟,走毛莹子,南关岭,周水子,沙和口等。
火车站坐快客,或者到兴工街坐大客,到金州二站,然后坐103路到响水寺下。
3. 大连大学后山,离观音阁较近
A:坐火车站到大连大学的小巴直接到大连学校。
B:坐轻轨在开发区五彩城站下,乘5路车到大连大学终点站下。
4. 大黑山前山,离唐王殿较近
A:黑石礁汽车站直接坐的到开发区的车,转乘4路在杏花里下车。
B:坐轻轨在开发区站下,转乘4路在杏花里下车。
备注:104路(含103路)属于旅游线路,淡季无车,或者减少发车次数。所以,最好提前确认一下。咨询电话:大黑山旅游开发公司 00895;金州录旅游局 7692558。从金州汽车站乘TAXI去朝阳寺,只需20元,且可讲价。
【门票】每人10元,根据走法不同可以逃票。
【其他】如果是7、8月份,可以采到桑椹。
【游玩时间】根据选择的线路不同大概需要4&8小时不等。
【精彩指数】☆☆☆☆☆
个人认为大黑山是大连周边景色最美的山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不错。线路走法非常多,即适合休闲游,也适合自虐游。
【活动强度】☆☆☆☆
【线路参考】大黑山据说有n种走法不等。好多路线可以互相组合,熟悉后完全可以任意行走,不必拘泥于某条线路。
全程穿越:整个穿越大约需要7--8小时,包括开火吃饭休息在内。
东山鼻子或观音阁(走刀背)为起点,杏林小区为终点的穿越,或杏林小区为起点,观音阁(刀背)或东山鼻子为终点的穿越。
此条线路从东至西为:大连大学&&东山鼻子&&刀背&&时尚餐厅(绝好的吃饭休息处)&&垭口&&电视塔&&小城墙&&骆驼石&&杏花里。
景点介绍 Travel intruduce
旅游攻略 Travel Tips逍遥自助游_天涯博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今日访问: 3
总访问量:165626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暂无排名
(51)(18)(1)(2)(6)(2)(1)(12)
(1)(1)(1)(2)(2)(3)(2)(1)(12)(1)(1)(1)(1)(7)(1)(1)(5)(1)(2)(1)(3)(1)
| ??行动粮:在登山徒步过程中一点一点放入口中的食物,通常称为行动粮。行动粮以巧克力、果仁、糖果、饼干等放在背包防雨袋或者上衣口袋,方便用手取出就可以直接食用最合适。
??路餐粮:在登山徒步过程中,中午休息时间较长的午餐食物,通常称为路餐粮。路餐粮以能方便食用与保存的烤馕、面包、火腿肠、榨菜等最为合适。通常路餐粮补充都会选择山顶等风景优美的地点来进行,并可以用CAS炉进行适当加热食用。
??紧急备用粮:在登山徒步过程中,非紧急非意外情况下不取出来食用的食物,通常称为紧急备用粮。活动顺利正常,紧急备用粮通常都会被完整的带上山里又带回山下。
??分类: |
| ??供户外初入门者参考。
??原创:泰雷家
??山间地形的基本知识:
??山野徒步不同于城市里的柏油道路之处,在于有非常多的上上下下凹凸不平的步道。即使是针对无经验者而设计的较完整路线,象深圳梧桐山的泰山涧台阶线路。有时候仍会遇到凹凸不平的石头路,或到处横生长的树根和滚来滚去的石头;一不注意就容易失去平衡,导致闪腰或跌倒。而且长时间上下行陡坡,一旦按照在城市里的大马路走路的步伐时,就会变得上气不接下气,甚至会累到无法继续行程。
??山野徒步,要有不同于一般城市街道的独特走法。在此,我们就依山野线路徒步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与代表地形来说明它的各种各样的徒步走法。
??首先,对不同的坡度与定义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坡度:大于2度形成坡度
??缓坡(gentle)坡度小于30度
??中登坡度(moderate)坡度在30-45度之间
??陡坡(steep)坡度在45-60度之间
??非常陡峭(extremely steep)坡度在60-80度之间
??直壁(vertical)坡度在80-90度之间
??仰角(overhanging)90度以上
??行进技巧 :
??步行方法、步伐及节奏
??1、移动重心一条线
??山野的登山徒步步伐要采用不同于城市平整柏油路面的步法行走,通常柏油路面行走双脚是自然沿水平方向摆动提出去的。但山路的高低起伏凹凸不平,有时候甚至还有滚动的石头,很不好走。
??登山徒步时,最重要的就是“步行姿势”与“步伐”,首先说明的是步行姿势。头、腰、脚要保持在同一条重力线上,并经常把这条线当作是身体的轴心来移动着走。
??方法:将一只脚膝盖抬起、另一只脚着地取得平衡,此时肩膀不要用力,步行的重心要从后脚转为前脚时,要将头部与腰部重心移向前,前脚膝盖不要往前突出,再向前踏出后脚,重新制造一个重心。这样头、腰、脚重心不断移动交替行走的方法就是正确的步行姿势。
??步伐:不论山路的上行或下行,最基本的就是步伐要小。这样的徒步方法,即使不看眼前的状况也能以同样的步伐往前走,除了容易保持平衡外,也可减轻疲劳。
??2、小步伐,慢慢走。
??户外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比较,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运动时间长而且运动过程中要背负上个人的生活食用品,如果长时间走在很多上下坡的山路,就像大步快速走在城市街上一样,马上就会喘不过气来。建议新手不妨以平常步行的一半速度,采用小步法,悠闲散步般的慢慢地往上爬着走。
??徒步行走不单是腿部运动,而是种全身运动。可以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控制节奏。
??上坡道就已经觉得累的初学者,大多数是只用下半身的腿部肌肉力量硬爬上山,而上半身的肌肉则呈现胶着完全没有参与运动。相对地,登山老手为了让手腕、背部、腹部肌肉、肩膀等全身的肌肉活动,会将必要的力量分散于每一步。初入门者只要徒步过程中大方地摆动手臂走,全身肌肉就会得到很好的参与活动。
??登山初学者一般通常犯的常见错误的就是拖着脚走或用逛街的步伐登山。这种方式走山路,因为身体较难取得平衡,很容易踢到东西而跌倒。此外,因为身体为了行走中困难取得平衡,要用多余的肌肉撑住,反而更容易觉得疲累。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请各位要确实地抬起脚,小步伐,一步步踩稳慢慢往前走。
??3、全脚掌,稳踏步。
??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尽量用个人中等负荷心跳脉搏次数行走,中等负荷运动强度心跳=(180-年龄)X60-70%。背部肩沉背挺,全脚掌触地,踏稳脚步再移动重心,尽量保持匀速。
??很多山友登山徒步经常会大腿或者小腿肚肌肉抽筋,就是登山徒步脚掌踏出没有选择全脚掌着地,或者选择全脚掌着地了但刚好踏在凹凸不平的面上,没有选择好踏点,比如脚掌踏在一个小石头上,这样一移动重心,感觉不对劲,至少要花多四倍的力量来重新平衡身体重心,通常在无谓花掉这些“浪费”的力气平衡身体过程中,是导致脚抽筋的原因之一。所以请尽量选择有土的地面及稳定踏点的地方走。
??4、上坡外八字,下行重后脚。
??遇到较斜的上坡道时,最重要的是脚要采外八字步走,亦即脚尖向外打开走。我们不妨将脚实际放在陡坡(见上面坡度的定义)上试试看就很容易得知,若直接将整个脚踩在上斜坡时,脚尖因为是在比脚后跟还高的位置,所以脚踝急激弯曲而无法匀整协调稳定。相反地,如果对着斜面打开脚尖,把脚往横着踩,脚尖与脚踝变成几乎同一个高度,因而脚踝会变得轻松且容易摆动。
??请谨慎下坡,即使是缓坡,下坡时也可能会有跌倒的危险,所以一定要一步一步用小碎步确实走才行。下雨过后的路面特别湿滑,更容易滑到,更需要小心。步伐要比上坡时小一些,如果小步走,就算脚不小心滑了一下也能马上恢复平衡,防止跌倒。
??山地下行时,身体重心切莫注于下行的前脚。如何下行把全身重量集中注于前脚,也就是用一蹦一蹦的样子走下去,这样会造成前脚负担很大,也是造成膝盖疼痛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容易导致身体精疲力尽不能继续行程。所以请记得在脚往下坡踩的瞬间,将脚踝及膝盖充分弯曲,发挥缓冲作用来着地,重心在后脚。
??5、高台地,切莫跳。
??下行比膝盖略高的台阶地。徒步线路上,时而可见同膝盖高或比膝盖略高的台阶地,或是斜坡上露出很大的高度落差坡度等。下行这种落差很高的台阶地形时,严禁突然往下弹跳,切切!!!跳着下,不仅会滑倒、扭伤脚踝、还会有挫伤或骨折的危险性。正确的下行步法是利用边上树根类的植物紧紧抓住,稳住身体重心把脚顺利往下掂着地,或者坐在地上慢慢滑下去着地。
??行进与休息
??1、行前热身要做足,起步放慢宜缓行。
??每次活动前,必须主动花5-10分钟做伸拉热身运动。这是科学的锻炼方法所必须的。
??行前花少少时间做准备运动,让肺部预先有效吸收氧气,增加肌肉血液循环,使心脏有一个运动的适应过程,这样可以把身体调整成为适合登山徒步的运动状态。还可以预防很多特发状况及受伤。
??刚开始登山徒步,不要逞强赶速度。步行山路要花很长的时间,是一种路程较远的运动。有的人急于上山顶,所以开始就急于快速赶路象跑步一样,用这种方式的人,休息次数多,后半段路程不仅速度减缓,有的甚至已累到走不动。
??刚开始起步,速度稍微放慢点,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通常刚开始的30分钟内,都要给队伍一个休息调整时间,队员可以利用这个休息调整时间调整鞋带、背包、衣物的减增等。
??2、行进时间有规律,疲劳现前要休息。
??登山徒步的休息方法,分小休息与长休息。无论小休息与大休息,这样一种登山重复休息模式,目的都只有一个:防止疲劳,让身体获得充分休息,恢复精神更利于行走。
??通常登上徒步大多采步行四十至五十分钟、休息十至十五分钟的方式;建议初学者采步行二十至二十五分钟、休息三至五分钟的小休息模式。这种方法在长时间步行时可以让人觉得不容易累。当然,另外也是要考虑队员的身体状况及后续行程来随机应变,灵活分配休息时间。即使走不到十五、六分钟,看到景观不错的地方或是想歇口气时停下来休息也可以的。
??最好的休息方法是“会累之前要休息”。为更舒适、安全地走远路程,减少疲劳的感觉,把体力保存到最后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休息次数如果太过频繁及冗长,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到达目的地,这样反而更累。所以为了掌握自己行走的节凑与休息的步调,请认真明细记录下自己步行时间的纪录,掌握个人的行走节凑。
??通常登山徒步过程中的小休息,以3-5分钟内比较适宜,以站着休息为止,调整节凑与呼吸,可以就着这个时间补充下行动粮及水分。还可以等下其他的队员。
??长时间的休息,可以卸下背包,站立调整呼吸回复正常后再坐下休息。休息时要尽量放松身体,让身体充分休息。怎么舒服就怎么坐,哪怕是躺倒下休息也不妨。找一个树木残枝、岩石上的地方,以最轻松舒服的姿态坐在上面休息。如果姿势不正确,不仅无法充分休息,一旦气温下降,容易发生脚抽筋等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果找不到适当地点休息,坐在背包上也无妨。背包的背面朝上摆在稳定的地方,让腰的位置变高才能坐得更舒服。休息时要避免肌肉受凉,肌肉受凉特别是休息点选择在面向冷风的山脊时,也一样容易导致肌肉抽筋。
??休息中可以做的事林林总总,例如用餐、补充水分、做伸展运动、确认路线、衣服的加减等等。建议休息采取主动休息的方法,主动做伸展运动,伸拉步行中常使用到的小腿肚、大腿、背部等部位的肌肉群。就算是花十至十五秒的时间做也一样对预防疲劳很有帮助。
??小组的队形及分工
??通常户外团队活动,都有一名正领队,2名以上付领队。队伍前面的由一名付领队开路,队伍后面由一名付领队收队,正领队于其他付领队穿插在队伍中间保持一个合适的呼应距离。所有队员最快不能超过前面领队,所有队员最后不要落后于后队领队。
??前面领队,除了要经常注意步行速度外,若发现队员跟不上来,就要减速慢行。遇到前方有大岩石难以步行时,要寻找迂回的路线,所以他也是担任探路的人。通常副领队要由与领队实力相当的人担任。
??而整团中最没体力的人,基本上要走在前面第二个。因为团队的步行速度要配合体力最弱的人。为了避免前面的人滑倒或石头掉下来时被连累,队员之间最好保持2-3米左右的距离。
??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为了不让成员走得七零八乱,从开始走到终点为止,全队要整齐行动。不论是几个人组成的团体,大家的步行速度、休息时间、用餐时间都不一样;有的人想一路观察植物;有的人想赶快爬上山顶悠闲地欣赏风景。切记!在山中严禁独自擅自行动!!
??如果个别行动,往往容易在途中迷路而与队友难以会合,不仅带给队友麻烦,严重者甚至遭到山难。事实上,团体成员分散也是造成很多户外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有队友累了而走得较慢,大家要配合他的步调慢慢走,一起休息。要是有人意外受伤,不要丢下他一人,一定要有人陪伴或对外求助,而派出对外求助的队员也尽可能以2人以上行动。
??后队领队,通常是整个队伍力行走能力最强的队员,因为他要按照整个团队的行走节凑来协调行走。后队领队不能让任何一名队员落后在你的后面!分类: |
| ??新进户外大门的山友,请您仔细阅读下面《山野安全》须知(原创:泰雷家)
??转载请著名原创 作者:泰雷家
??1、户外运动不同于景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并不完善;需要个人行前自我要求锻炼,定期检查健康并保持良好体能状态。
??2、必备的装备如保暖御寒衣物、雨具、饮用水、粮食、头灯等不可短缺。
??3、请跟随有经验及有责任感的户外领队同行;刚开始参加活动,建议选择正规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参予体验,积累知识、技能及经验后再相约同行。
??4、请勿穿着新购或不合脚的登山、徒步鞋参加活动,建议行前自我磨合鞋与脚并出发前一周修剪脚趾甲。
??5、活动队伍不可拉长,随时留意保持前后呼应,避免单独行动,落单最易发生意外。
??6、迷路时应折回原路,切勿惊慌或沿溪下行(降),设法寻找庇身所,静待救援。请保持体力,平稳情绪,互相安抚。
??7、在雷暴雨季或分类: |
| ??什么是山洪?
??山洪灾害是指持续降雨、短时强降雨或水库山塘溃决等汇聚成较大水流,导致溪沟水位暴涨,产生洪水;洪水挟带大量沙石成为泥石流或因降雨导致山体松动滑落,形成山体滑坡。我市属于浙南山区,降雨极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山洪暴发等山洪灾害,这些灾害会摧毁房屋、公路、田地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何预防?
??降暴雨时,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和山体稳定情况,特别是晚上,要警觉小心,时刻为自身的安全转移做好准备;当观测到有可能引发泥石流、洪水、山体滑坡、水库决堤等预兆时,要通过广播、喊话、鸣锣、电话等向周围可能受威胁的居民和防汛部门传递警报信息;当得知某区域一段时间内将发生山洪时,应对该地区采取紧急疏散和保护措施,人员须强行迁至安全区。山洪发生后,不要顺河沟向上游或向下游跑,也不要顺着泥石流沟、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沟岸两侧山坡高处跑,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不能在沟渠凹岸以及面积小而低平的凸岸和陡峭的山坡处建立临时躲避棚,应安置在距离村庄较近的低缓山坡或位置较高的阶台地上。
??如何救护?
??转移人员应就近、迅速、安全、有序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转移老幼病残人员,并事先选好转移路线和地点,大规模地撤离时,要有组织、有秩序。遭遇危险时,应沉着冷静,可利用呼叫、警报、通讯等向外求救;住房被淹时,应转移到屋顶或竹筏等漂浮物上,等待救援或自己伺机转移到较安全地带。当有人被泥石流等袭击时,应尽快将压埋在泥浆或倒塌建筑物中的伤员救出,并清除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污物,排除体内的污水;对昏迷的伤员,应使其平躺,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转送急救。
??分类: |
| ??俗话说:“人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可见人们非常清楚水对人的生存有多么重要。然而,不洁净的水中经常会带有一些致病的物质,如变虫痢疾、伤寒、血吸虫、肝蛭、霍乱等有毒的病菌,以及腐烂的值物茎叶,昆虫、飞禽、动物的尸体及粪便,有的还可能会带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等。所以当你在极度干渴之际找到水源后,最好不要急于狂饮,应就当时的环境条件,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消毒处理,以避免因饮水而中毒或传染上疾病。
??对寻找到的水源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有几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一、渗透法
??当你找到的水源里有漂浮的异物或水质混浊不清时,可以在离水源3~5米处向下挖一个大约50~80厘米深,直径约1米的坑,让水从砂、石、土的缝隙中自然渗出,然后,轻轻地将已渗出的水取出,放入盒或壶等存水容器中,注意:不要搅起坑底的泥沙,要保持水的清洁干净。
??二、过滤法
??当你找到的水源泥沙混浊,有异物漂浮且有微生物或蠕虫及水蛭幼虫等,水源周围的环境又不适宜挖坑时,可找一个塑料袋(质量好,不容易破的)将底部刺些小眼儿,或者用棉制单手套、手帕、袜子、衣袖、裤腿等,也可用一个可乐瓶,去掉瓶底后倒置,再用小刀把瓶盖扎出几个小孔,然后自下向上依次填入2~4厘米厚的无土质干净的细砂、木炭粉、细砂、木炭粉、细砂5至7层,压紧按实,将不清洁的水慢慢倒入自制的简易过滤器中,等过滤器下面有水溢出时,即可用盆或水壶将过滤后的干净水收集起来。如果对过滤后的水质不满意,应再制一个简易过滤器将过滤后的水再次进行过滤,即可满意。
??三、沉淀法
??将所找到的水收集到盆或壶等存水容器中,放入少量的明矾或木棉枝叶(捣烂)、仙人掌(捣烂)、榆树皮(捣烂),在水中搅匀后沉淀30分钟,轻轻舀起上层的清水,不要搅起已沉淀的浊物,这样,你便能得到较为干净的水了。
??一般说来,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饮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等,还是通过渗透、过滤、沉淀而得到的水,最好都应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饮用。那么,怎样进行消毒呢?方法如下:
??1、将净水药片放入存水容器中,搅拌摇晃,静置几分钟,即可饮用,可灌入壶中存储备用。一般情况下,一片妆水药片可对1升的水进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质较混浊可用2片。目前,在野外军队里都采用此法对水进行消毒。
??2、如果没有净水药片,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医用碘酒代替净水药片对水进行消毒。在已净化过的水中,每一升水滴入3-4滴碘酒,如果水质混浊,碘酒要加倍。搅拦摇晃后,静置的时间也应长一些,20~30分钟后,即可饮用或备用。
??3、利用亚氯酸盐,即漂白剂,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净化的水中,每升水滴入漂白剂三四滴,水质混浊则加倍,摇晃匀后,静置30分钟,即可饮用或备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剂的味儿,注意不要把沉淀的浊物一同喝下去。
??4、如果以上的消毒药物均没有,正巧随身携带有野炊时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对水进行消毒。在净化过的水中倒入一些醋汁,搅匀后,静置30分钟后便可饮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5、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2500米以下)且有火种的情况下,把水煮沸5分钟,也是对水进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且简便实用。在平原郊游或野炊时,多采用这种方法对河水、湖水、溪水、雨水、露水、雪水进行消毒以保证饮水和做饭的需求。
??6、如果寻找到的是咸水时,用地椒草与水同煮,这虽不能去掉原来的苦咸,即能防止发生腹痛、腹胀、腹泻。如果水中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应用浓茶与水同煮,最后出现的沉淀物不要喝。
??目前,有一种饮水净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实用,形如一只粗钢笔,经它净化的水无菌、无毒、无味、无任何杂质,不需经过沸煮即可饮用,很轻便。
??还有一些从国外进口的净水器,体积小效果好,能在较浑浊的液体中过滤出可饮用的纯净水。
??另外要提醒朋友们注意的是,在饮水紧缺的情况下,一定要合理安排饮用水,不要为一时口渴而狂饮。另外,在野外工作或探险中,喝水也要讲究科学性。如果一次喝个够,身体会将吸收后多余的水份排泄掉,这样就会白白浪费很多的水。如果在喝水时,一次只喝一两口,然后含大口中慢慢咽下,过一会儿感觉到口渴时再喝一口,慢慢地咽下,这样重复饮水,既可使身体将喝下去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决口舌咽喉的干燥。一标准水壶(0-9)水量,运用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使一个单兵在运动中坚持6~8小时,甚至更长些。分类: |
| ??高原反应是指人到了一定海抜高度后,身体为了适应相应的海拔而出现的一系列反应,轻者为胸闷,气促,头痛,嗜睡。而重者则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通常进入高原前每个人要对自已的身体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良好的心态是首要的,不要一味的惧怕高原反应。但如正处于感冒的时候请暂缓进入高原,因为感冒引发的头痛和高原反应引发的头痛往往会让医生产生误诊。平时血液粘稠度高的人也不适合进入高原,因为人体为了适应高原的缺氧状态,血液的分布会重新发生变化,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携氧量大为提高,这也是红景天等高原药物的机理作用,但血红蛋白含量的提高也就使血液粘稠度的增加,故那些高血压,血液粘稠度高的病人容易发生血栓。如果必须前往的话,建议多喝水,并适量服用丹参滴丸等活血药物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
??女性进入高原,则尽量减少洗头和洗澡的频率,因为高原地区温差变化极大,往往还未等你有感觉时便已感冒。另外女性在生理期进入高原时,会发觉经期变短且量极少,不用惊慌,这也是血液成份发生变化所致。但由于高原地区多为条件较差的地区,故个人卫生问题切不可忽分类: |
| ??(光光) 发表于: 13:42:32
??在所有的户外活动中,我们的双脚占有着最重要的位置,但如何在户外运动中把你的双足损害减少到最小呢?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
??1)挑选一双合适的鞋至关最重。建议鞋的重量应轻巧,鞋底质轻坚韧,应有柔软的内里使承托及稳定更佳。后跟应有类似于气垫的避震系统,可以吸收冲击力。尽量选用高帮鞋,在爬坡或走泥地路时可以对踝部起到保护作用。选择带有深形凹槽的鞋底不但能够应付粗砺的碎石路而且还能防滑。鞋面则以防水透气的面料为佳。另外在选择鞋的时候应选比自已的脚大一至二码的鞋,而新鞋应该与主人至少有一个星期的磨合期后才能正式在户外应用。
??2)选择快干排汗的袜子,这样有利于脚汗的排出,避免潮湿环境,防止真菌感染。
??3)自带一个小型的吹风机,或用旧报纸团起塞在鞋内,可以吸走鞋内的潮气。
??4)在外如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用热水泡脚,不仅能恢复体力,而且可以缓解足部的酸痛不适,如无热水的情况下,可用电吹风吹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对于长时间的户外徒步,则应准备弹力绷带或者是紧致的长袜,有利于静脉血的回流,在休息时也应做到抬高足部,让血液回流,减少足部的水肿情况。
??6)防止脚部起水泡,长时间的行走后如果足部某个地方感觉疼痛或者是磨擦感时,可用邦迪创可贴粘于疼痛部位或者是相应部位的鞋的内面,可以防止脚打泡.如果水泡已经形成,切不可弄破水泡,有条件的话可以自备一支消毒小针筒抽出液体,然后用创可贴加压包扎,让水泡自行吸收。
??7)脚踝部有扭伤时,在头24个小时内不可用热敷或按摩,只会加重软组织的损伤,出血,使受伤面积更为扩大,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冰敷,并且制动,在24小时后才可采用热敷。分类: |
| ??别小看了野外步行的科学方法,如果掌握要领,也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学习下面的几种技巧:
??长时间步行避免疲劳的要领是:把步幅放小,以同节奏速度来走路。容易疲劳的原因大多是在平地跨大步,加快速度来走路。这破坏了有规律的节奏性。如果是长时间走路,不要慌忙。眼睛看前方,不要看鞋子,手轻握,脚踏出后,膝部伸直。
??将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拿行李,遇到意外时很容易跌倒受伤。如手冷可以带手套。
??走上坡路,步幅放小。
??走上坡路,如果迈开大步走路,身体会左右摇晃,失去平衡。所以走上坡路,步幅要改小,一步步扎实的走。如果上坡路斜面很陡,最好向左向右交替走上去。
??特别注意下坡路
??下坡路一般觉得很轻松,但如果破坏原来走路的节奏性,很容易跌倒受伤。尤其是千万不可又跑又跳,自己容易受伤,也会把石头踢到别人。老练的人,下坡路总是慢走,并把鞋带紧得很紧,以免脚尖撞到鞋顶,弄伤指尖。
??走下坡路时,整个脚底要贴在地面。如果斜坡太陡,可以学螃蟹一样横着走,前脚伸出站稳后,后脚再跟上,这样最不容易摔倒。
??团体行走时
??团体行走时,每个人走路都不一样,有人快,有人慢。预防发生意外事故,团队速度不宜太快,不妨一面欣赏周团的风光,一面悠闲的走。领道人要注意前后队伍速度。
??让速度最慢的人走第二,这样就算是初级领道人也可以很容易的控制队伍的速度。(绝对不要让最慢的人走最后,事故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
??如何选择鞋子
??各位看看家中不同的鞋子,例如父亲的皮鞋、哥哥的跑鞋、姐姐的网球鞋,及平常所穿的连动鞋,鞋底都不一样。有的鞋底有高低起伏,适合校园野外运动,不易滑倒;有的鞋底又平又亮,那是因为经常在地板走路。鞋子因为使用的目的不同,形状及材料也有不同。
??到野外不要穿新鞋子
??到野外,常需要长时间走路,避兔疲劳受伤,最好不穿新鞋子。尤其是走石头路、山坡路、特别不易。
??到野外爬山郊游,一天来回的行程,穿普通的鞋子即可。如果是爬1000公尺以上的山,就要穿更结实的鞋子,有很厚的鞋底,又能支持脚踝,不会使水侵入鞋内。通称为登山鞋。
??购买登山鞋注意事项
??购买登山鞋时,首先穿好一双薄袜子和厚袜子,再穿鞋子。看看脚趾能不能在鞋内自由活动。如果脚尖顶到鞋尖,就不适合。再者穿鞋子走走看,如果脚跟和鞋跟很容易滑动,就容易擦伤,这样的鞋子也不适合。
??分类: |
| ??有人玩攀山,有人玩越野,有人玩攀岩,有人玩速降,更有人想要挑战沙漠,想要在波涛汹涌的大河大江里随流而下……虽然,远足并不如这些玩法需要特别的技巧, 但如果有适当的训练和准备将有助于应付大自然多端的变化,以及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机会。
??一个3人以上的队伍都需要领队。出行前,领队需对每条线路做出计划和详细的行程安排,并指定中途如遇意外后的下撤线路,并且安排好交通。如果线路难度高、参加人数多,整支队伍有10名队员以上,最好增加一个副领队。如果是常规路线,沿途就要设置统一标记物。领队要控制队伍行进速度,保持节奏,以免首尾脱节,首尾通过对讲机保持联系。密切留意队员的体力情况,发觉有状态不佳者时,应派专人予以照顾,确保无人离群。另外,领队需要留意周围环境变化,事先收听电台天气和新闻报告,以便尽早采取应变措施。如遇天气变坏,应考虑缩短或取消所计划的行程。如遇紧急事故或天气突变而未能依时回程,应设法通知参加者的家人或由联络人代转。千万不要随意更改既定路线或尝试行走杂草丛生的捷径,领队不得随意冒险。对于队员的个人冒险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劝阻不听着,应劝其离队,并取消其参加活动资格。
??远足前一晚必须充分休息,出发前吃一顿丰富而有营养的饱餐,以便有充足的体力持久步行,减少意外受伤。在途中,队员要尊重领队的经验,依从他的决定和指示。切勿逞强好胜,远足者必须清楚本身的体力和健康状况,量力而为。活动中要避免单独行动,坚决反对个人的冒险行为,因为这是对其他队友的不负责任。不要采摘野生果实、食用或饮用不确定的水源(紧急情况下除外),也不要离开现成的山路而随意步入草丛或树林,更不要在非指定地点生火或煮食,因为很容易引起山火,在保护区内这可是违法行为。要避免站立崖边或攀爬石头拍照或观景,避免行走在湿滑石面,泥路或布满沙粒的劣地上。
??因为户外运动的特殊性,就需要准备一些适合户外运动的装备,以便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最好穿着有护踝及鞋底有凹凸纹的防滑的登山远足鞋。有可能的情况下,携带登山手杖,如果适当使用登山手杖,可以节省30%的体力。穿着适合远足用的衣服和鞋袜,避免短衣短裤,夏天的时候采用coolmax材料的衣服或者速干衣,冬天的时候可以采用抓绒衣或者羽绒衣,既轻且保暖。戴好帽子,夏天遮阳,冬天保暖。手机可说是最为快捷的求助工具,但应注意其服务覆盖范围,在某些山岭间特别是山谷内,往往没有信号。此外,也要注意节省手机的电源。需要携带的随身物品有地图、指南针、水、食物、头灯(手电筒)、备用电池、雨具、收音机、急救药箱、哨子、手机、记事簿和笔等。
??分类: |
| ??川藏公路北线概述
??1.西藏有四条公路,青藏(西宁-拉萨,最平坦好走)、新藏(喀什叶城-拉萨,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最难开几乎都土路),滇藏(昆明-西藏芒康,最短路程,较难开),川藏(成都-拉萨、海拔不是特别高)。景色公认最好的是川藏公路,这条公路是318国道(上海-西藏樟木)的一部分,它经历了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到第一阶梯,沿途峡谷、河流、高山、风土人清,冰川展转起伏,令人神往。
??2,我从大家实际出发,选择走这条线的原因首先在于风景好,海拔适中、沿途风土人情很好;第二对于初次去西藏的人员来说,这条公路海拔从成都平原500米左右渐渐抬升到4000米上下的的,不会象飞机直接到拉萨产生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汽车入藏很适合初次涉足西藏的人们。第三藏区旅游资源的精髓就在公路两侧,我们从川西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经过西藏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到达拉萨可以体验不同地区的藏区的差别与风土人情。
??3,川藏公路(成都-拉萨)又分南线、北线,南线全长2000公里左右,北线长2200公里左右。北线比南线风景好,两线分类: |
| 1.背包:越“少”越好
  在够用的前提下,在西藏旅行携带的行李背包越少越好。一般45升以下的背包就足以应付,如果参与一些野外徒步野营活动的,那么一大一小两个背包也就足够。
  2.服装:越“暖”越好
  因为西藏气温很低,昼夜温差很大,所以羽绒服和保暖的绒衣必不可少。
  如果去西藏徒步或登山,应该准备一套排汗内衣。在野外,有汗粘在身上是很麻烦的,而且它会迅速带走身上的热量,十分危险。另外要特别注意,西藏的七、八月,几乎天天要下雨,这就要求全身的装备都应具备防水性质。
  3.睡袋:越“精”越好
  七、八月份带一个1千克的鸭绒睡袋就足够温暖的了。要买80%以上绒的,压缩后体积比大瓶可乐大不了多少。
  4.鞋:首选登山鞋
  去旅行当然需要一双好鞋,尤其是在西藏,最佳选择是硬底高帮的登山鞋,不容易进沙石,过泥泞地不易脱落,隔水和保暖也比较好。同时建议带一双拖鞋,在浴室里用。
  5.太阳镜:不仅仅是酷
  强烈的紫外线和冰雪反射都容易损伤眼睛,所以一副好的太阳镜十分必要。
  6.防晒霜:避免脱皮必用
  高原空气稀薄,太阳直射。防晒霜可以避免被晒得脱皮。
  7.旅行水壶:生命之源
  西藏的水很纯净,有的可以直接饮用。高原上往往几十公里无人烟,经常有上顿没下顿,所以随身带个水壶很有用。
  8.地图指南针:护身符
  万一迷路,它能指引前进方向。
  9.罐装氧气:标准配置
  高原反应的基本成因就是缺氧,还是带上两罐保险。
  10.药品:一样也别落下
  外伤用的云南白药、正红花油、创可贴、红药水;喉咙用的草珊瑚含片;清热消炎的板蓝根冲剂;消炎
| ??活动,有的人一点点的小包就装好了,有的人很大一个包,装得很重,搞得好象非常痛苦似的,到营地打开一看,全是一些没有用的东西。那么,户外活动到底该带写什么呢?
??一般而言,两天的活动,自己带的食物就是两顿午餐,不论你带面包还是饼干,加上肉什么的,不会超过2斤(如果能一顿吃掉一斤的东西,那说明要么你的背负能力一定很强,这篇文章就不用看了,要么就是说明你很肥胖,而且吃不起苦,那也不需要看下去了);公用食品假如需要你背负,那也不会超过2斤,再加点巧克力牛肉干花生米,如果你带的食物超过5斤,那绝对是浪费(只能拿来让我们这些诚恳的人帮助你消灭了),一般加起来都会在4斤以下的。
??这个问题上下浮动很大。如果是夏天,那水就要带得很多,但是别的东西就会比较轻;如果是冬天,水就可以带得少一点,但是衣物睡袋就要多很多,而且有的地方水源丰富,有的地方水源稀少,有的活动运动量大有的运动梁小,这都是浮动性大的原因。基本按每人2L算,就是4斤(平均),当然,如果您需要烧点水洗个澡——对不起,我们只提供钢丝板刷一把。
??这个问题比较郁闷,应该和水放在一起谈的,水带得多衣服就带得少,反之也一样。冬天的衣服要比夏天的衣服重很多,咱们还是按春季出行的衣服来看,走路之外基本再多带一件抓绒就够了,最多带两双袜子和内裤,有个别的可能要带条换的裤子,5斤搞定,如果带很多的话,要么您是体力巨强的传说中的夏尔巴(那你要真有这样牛,你应该帮我们大家背东西啊),要么您就是有洁屁一天要换好几套衣服,呵呵,劳驾,您去参加旅行社活动吧,您受不了这个罪的。
??夏天的抓绒睡袋和冬天的羽绒睡袋,那差别是非常大的,按春季棉睡袋比较差的温标10度的来看,绝对在4斤以下(其实4斤的重量都可以换一个1100克的羽绒睡袋了),如果超过4斤,那还不如带条被子出去呢。
??睡袋套、衣物袋、食品袋
??加起来应该不到1斤吧?
??咱不说那些非常顶级的背包,就拿普通55L的背包说事,一般能达到6斤的背包就差不多了,不会再离谱到哪去的,再说了,包重的,有的是说明包的背负好嘛。
??包括什么头灯、眼镜、锅、杯子、手套什么的,最多就2斤。
??炉子、气罐、登山绳
??什么的,一般都是有体力超好的人来负责,大家不用担心这个,重量也就不重要了。
??单人的一般在4斤,而大的帐篷可以分开背负,这样算起来,每人也就最多最多4斤(因为双人帐篷一般不到8斤的,8斤那一般都是3人帐篷了)。
??有的不到1斤,有的自冲气的要重点,平均也就1斤吧
??这样算起来,也就31斤,而这些装备都是按最重的比例来算的,其实我自己个人轻装出去露营的话,全部装备加起来也就16斤,你相信吗?其实户外并不是一定要带很多东西出门的,以上的东西能减就减点,当然,好点的装备也比较轻,但是不一定适合,有时候大家一起出去,女孩子背不动了自然有男孩子背,不要把户外运动看成是出去受苦买罪就可以了。
??补充一点:
??假如你出去要摄影,那我就很难估计出重量了,我可以确定的是,有的相机我是扛不起来的,几个大炮就能把人给咂趴了。分类: |
| ??婺源有江岭、晓起、江湾、汪口、小理坑、清华、大理坑、思口镇。
??江岭是公认的看油菜花最好的地方。
??晓起分为上下晓起,中间连着一条千年的青石板路。小溪从村中流过,溪边古樟分立,亭阁依水,小街幽静,院落精美。是婺源最具田园风味的村庄。
??江湾因着领袖故里的名气而气派恢宏。萧江宗祠、仿古小街、古戏台,江永记念馆.还有一株百年紫荆,茂密鲜艳,在春风中迎接着我们。微州古民居富有特色的是它的青砖黛瓦,和那高高的马头墙,还有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
??汪口代表性的景点有:俞氏宗祠、懋德堂、大夫第、养源书屋。
??李坑是小桥、流水的代表。鲜鲜浓浓的清蒸荷包鲤鱼,是婺源的名菜,不可错过。
??在去思口延村的路上,随处可见饱经苍桑的古村落,斑驳地承载着古朴的传说。
??婺源还有不少廊桥,著名的当数清华的彩虹桥。它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廊桥,建于宋代,以木结构为主,有多根木柱和木榫将整个廊桥连为一体。站在桥上,只见两岸青山如黛,桥下绿水长流。相较于连城的云龙桥,精工不够,气勢有余。
??理坑是婺源的状元村。它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山路蜿蜒,盘旋而行。村中水分,左为村居,右为田野。格局小巧,朴实无华。与宏村的经典、西递的精致相比,更显质朴。
??分类: |
| ??飞云漫铺,群峰浮海,是黄山的一大奇观。&谁天地间,竟有山头海!&,明人潘之恒叹为观止。&黄山自古云成海&,这是已故的刘伯承元帅在畅游黄山后欣然留下的诗句。云海是山岳风景区的重要景观,而黄山云海更为千山之最,是黄山最引人入胜的景观。
??云海的形成,有其原因和规律,黄山山高谷地,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水分不易蒸发,因而湿度大, 水气多。雨后天晴,低温高压,谷底水气凝成云雾,弥漫山谷,形成云海。而每年的冬春季节,因为冷空气活动频繁,在雨雪天气后,常常出现大面积的云海。群峰之间,顿时白浪滔滔,浩瀚无际。峰尖浮海,犹如孤屿,时隐时现,似见非见,瞬息万变,气象万千。黄山的地形复杂多变,秀峰叠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云海的变化也就随之多姿多彩。云雾随气流在
??山峦间穿行,上行下跌,环流活跃。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了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尤其是日出和落日时出现的霞海,光华绚丽,色泽斑斓,更使观者惊叹不已,流连忘返。古人有诗赞曰:&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分类: |
共4页/51条记录
你关注的用户没有更新博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徒步行走注意事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