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英语考研的考研,应该买哪些书籍?全部说一下吧!

考研英语书籍推荐????_百度知道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育(英语)参考书目有哪些?
请问一下,考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育(英语)的学长学姐,883专业英语和333教育综合的参考书目是什么??有没有真题,有的话请发给我,谢谢,急需帮助!!
相关院校: 热点关注:
提问者:梦之翼xu -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
其他答案(3)
883&专业英语
华师英语学科教学的参考书《现代外语教育学》舒白梅
再看看专八
333教育综合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综合科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
全日制专业学位学前教育学专业
《学前教育概论》蔡迎旗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幼儿园课程》冯晓霞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专业
《新编教育管理学》修订版,吴志宏、魏志春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回答者:alanyu1989 -
833&语言学教程&&&胡壮麟编&第四版
其他的没什么固定参考书目,你英语专业素养了买点专业真题做做,考研论坛上都有卖真题资料的版块,资料比较丰富。
教育综合一般配如下书目: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王道俊、郭文安主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外国教育史&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回答者:香尔滚姐姐 -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王道俊、郭文安主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外国教育史&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回答者:sszqm1314 -这个帖子您觉得价值大吗?那就给朋友分享一下吧!
查看: 485|回复: 14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396精华0帖子
考研新战友, 积分 3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6 积分
请问学长学姐们,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要考二外吗?招生目录上没有的。还有那个专业基础2是考什么,332教育综合都没给参考书目,怎么准备呢?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1014精华0帖子
考研新战友, 积分 10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4 积分
为什么没有人解读呢?我也很想知道~~~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858精华0帖子
考研新战友, 积分 8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08 积分
我们是考不同的学校,但是都要考332。你还是查查个别学校吧。有的学校有参考书目。而且这里332肯定和311有不少联系啊!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984精华0帖子
考研新战友, 积分 9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4 积分
我也考陕师大,二外不用考的。
教育综合,332专业基础,英语(二),政治,就这四门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70积分1084精华0帖子
考研金牌战友, 积分 10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6 积分
英语二、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课、政治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1134精华0帖子
考研新战友, 积分 1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4 积分
按你这么分的话,那是不还缺中外教育史呢?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938精华0帖子
考研新战友, 积分 9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8 积分
我没有看到要考中外教育史啊
考的学校不同,考的科目也不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1010精华0帖子
考研新战友, 积分 10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0 积分
教育综合不是包含了四科吗,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跟教育学。不过好像不同学校不同。一头雾水啊还是。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1074精华0帖子
考研新战友, 积分 1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4 积分
8L正解啦。
考试科目是国家统一规定的,332教育综合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参考书目也是给定的。
不过只听说过各学校在参考书目方面会有所不同,没听说在考试科目上都会有不同的,虽然332是考试学校自主命题,科目应该不会变吧。
大家具体还是看所要报考学校的官网上的简章吧,以防万一!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0精华0帖子
考研新战友,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楼主问的陕师大,我也考陕师大的,所以这点我还是比较了解啦!
站长推荐 /1
推广考研论坛将获得大量积分,快点点开看看吧。
Powered by考研英语复习哪些参考书最合适?
本人英语水平一般,四六级低分飘过。查了很多资料,很多人推荐丁晓钟的外刊和真题超精解,作文是用新东方的王江涛还是丁晓钟的呢?不知用过的大神们可否说一下心得?补一句,本人从小都不喜欢背单词,背了也记不住,越背越犯困,推荐单词书的就不用了~
首先说一下我的分数吧,几年前英语一86。由于各个年份的难度有差异,再加上不同的学校改卷子的尺度有差别,所以不同人的分数可比性不大,就摆在这里让大家看一下吧。先声明,我当年在复习的时候正在临床实习,我们学校管得比较严,导致复习时间有限,因此经过自己的思考,复习的路子野了点。我复习的战略是结合自己的特点,想好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然后针对性的研究技巧,而不是人云亦云,直接用别人的方法。我的方法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而且有的观点可能和传统的观念不一样,有些人可能接受不了。总之,个人经验,仅供大家参考吧。1. 单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背单词!不要背单词!不要背单词!有些人可能不喜欢我这个观点,毕竟遇到英语考试先背单词是多少人多年来根深蒂固的习惯。其实,针对考研英语,背单词无非是两个目的:1. 看懂阅读; 2. 能写作文。那么,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一定要背单词吗?答案是不需要!要读懂阅读,能看懂单词就可以了。因此,为了满足阅读的需要,单词达到再认的目的就可以了,不需要识记,也就是不需要能够正确地拼出!那么为了写作文,总归要能够识记单词了?对的。但是,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写作文的话,没把握的单词你肯定是不能写的。虽说改卷子老师一般不会花很长时间来看你的作文,但是如果他瞟到了几个拼写错误的单词的话,一定会影响你的分数的。所以,我的建议是作文一定不要写自己没把握的单词。有人会觉得,不背单词的话如何能在作文中使用高大上的单词呢?我同意为了得高分可以在作文中用一些高大上的单词。但作文复习最省时间的策略是,按照应试的标准,老老实实地准备自己的模版,包括一些替换常规用词的高大上词汇。这个工作可以用背单词来解决,但是用背单词来解决的效率太低。具体的内容在后面作文的部分讲。总之,结论是大多数英语考试,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如果你清楚了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是没必要背单词的。有些人可能会很喜欢我的这个观点:太好了,不背单词就轻松了!其实不然,虽然搞清楚了应付考试只需要达到再认的目的就行了,还是要下点功夫的。要达到识记的目的很简单,用拓词和扇贝刷单词就可以了。不过不要偷懒,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多刷几遍。必要时在手机上下载个app,方便随时随地刷。另外对于复习过程中遇到的生词(主要是从阅读中的生词),需要专门背一下。不建议背单词书,更不建议上单词相关的课程,强烈不建议用百词斩或者其他类似罗塞塔石碑的软件。因为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应试!那些东西即使有用,效率也非常低!多说一点,我认为即使单纯以提供英语为目的用这些软件也是不合适的。注意,我的意思是它们的效率低,而不是说它们没用。总的来说,这些软件的目的是模拟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建立事物和单词之间的直接联系,企图直接建立英语思考的环境。我个人认为这个理念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对于成人来说,不合适。根据二语习得理论(自行百度或者去看《把你的英语用起来》这本书),成人和幼儿的学习(第二)语言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培养用英语思考的能力,我认为最有效的是旋元佑先生的广读法。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我微信公众号(sci_coffee_break)中的《如何阅读文献(二)——进阶》,欢迎大家去看全文。根据旋元佑先生的定义,广读是大量的、长篇的阅读,不求甚解,一切以兴趣为依归。广读必须读得快、读得多,而且要能够长期维持阅读的习惯。基本上,广读时不查单词、不求甚解,只要大致看得懂文章在说什么、能够维持阅读的兴趣就好。在这个前提之下,广读的材料不能太难。如果阅读的文章超出自己的程度太多,必须大量查单词、分析句型才能够了解,那又会变成精读。如果养成了广读的习惯,阅读速度会比一般人讲话速度更快,这时候你已经在进行英语思考──这种速度并不容许自己有时间把每个句子变成中文。打通了阅读速度的瓶颈,也就打通了英语思考的瓶颈。而且,英语是拚音文字,阅读的时候所有的声音都在里面。只要能够习惯广读的速度,听力理解的速度自然就一并解决。关于广读的材料,选择你能读进去的就行了。其实就是两类,你感兴趣的和对你有用的。总结一下,单词方面,用拓词和扇贝刷单词,复习过程中遇到的生词(主要是从阅读中的生词),需要专门背一下。别的什么也不需要做,做得越多,越浪费时间。2. 阅读我们都是恐惧的奴隶。有人害怕死亡,于是便有了贩卖天堂和来世的宗教。有人害怕考研阅读,便有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还是那句话,想清楚你要什么。想清楚你要怎么实现你的目标,然后朝你的目标努力就是了。而不是一遇到恐惧时就缴械投降,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把全部希望押在培训机构或者莫名其妙的资料上面。这些东西可以填满你的时间,然你便没有时间去害怕和担心,可是它们真的有用吗?先来个免责声明吧,我所有的分析只基于我自己的经验,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采纳我的意见。关于考研英语阅读,有一点基本达成了共识,就是其特点和四六级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才有了四六级考得好但考研不一定考得好的说法。那么我们还是先搞明白考研阅读的难度在哪里吧,以此为依据,才能针对性的复习。需要指出的是,考研阅读还是有一些考察点和传统的四六级考试类似的,比如根据上下文来猜测某些词的意思。而大家普遍觉得比较难的是一些涉及大对文章的理解和逻辑判断的内容,这个是考研阅读最大的特点和难度。具体来说除了传统题型外,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读懂文章和搞懂考研阅读出题的内在逻辑。就读懂文章而言,是个硬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如果你时间还够的话,我建议你踏踏实实的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相信辅导机构的所谓技巧。如何能够读懂阅读文章,可以从两个点突破,第一是单词,用我上面说的方法就可以了;第二,按照我下面要讲的搞懂考研阅读命题内在逻辑的方法。那么考研阅读命题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呢?先看网上流传的段子吧。说考研阅读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鲁迅姓周。B人有两只手。C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解析:正 确答案是A,文中说,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故A是正确的。B选项错在,有一些残障人士,他们只有一只手。文中说的是“一般来说,人都有两只 手”,以偏概全。C选项错在,原文说,“现在,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唐朝时期,中国就不是56个民族。用中国来代替“现在的中国”,偷换概念。正 确答案是B,A项错在原文是这样写的“有一个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但这只说明“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鲁迅”是姓周,不能说明所有 鲁迅姓周(意思是有一些人姓鲁名迅),扩大范围。C选项错在没有说明是现在的中国,唐朝时期,中国就不是56个民族。以偏概全。有的同学认为,有一些残障 人士,他们只有一只手。注意文中可没提到过残障人士,这是过度推断,同学你想多了。正确答案是C,A项错在原文是这样写的“有一个我们大家 都熟悉的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但这只说明“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鲁迅”是姓周,不能说明所有鲁迅姓周(意思是有一些人姓鲁名迅),扩大范围。。B 选项错在,有一些残障人士,他们只有一只手。文中说的是“一般来说,人都有两只手”,以偏概全。C是常识,且与原文一致,不解释。正确答案是D,A,B,C都有不准确的地方,同学们一定要体会出题人的思路啊。。。。结论是出题人的常识是常识,我们的常识是狗屎。出题人的的推断是推断,我们的推断就是过度推断。是不是说得很有道理?那些出题人就是一群变态,国家派他们来专门折腾我们的?真的是这样吗?当年,在我准备考研阅读的时候,我也读到过这个段子。可幸运的是,我后来又读到了另外一句话,大意是说,考研阅读命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批判型的思维,是研究生真正需要掌握的一种思维。当时我尚不能完全理解,只是对照考研阅读真题的答案和解析,确认了考研阅读命题的思维方式是破解考研阅读的核心,等我后来真正读了研究生才发现,当时说这句话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啊。大约读我现在写的这些东西的人,大部分是本科生,对于他们在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后要进入的科研世界并没有什么深刻的了解。我简单谈一下我对科研的一些认识吧,当然,我还是要做个免责的声明的。科学家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他们受到的一项重要的训练就是质疑,当他们发现有任何有疑问的地方时便会像猎狗一样扑上去。所以,当你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成为一名研究生的时候,你需要着重培养自己质疑的能力,需要能够把别人和自己的想法/观点从任何偏见中独立出来,用理智和逻辑去审视。当你拿到一个想法/观点的时候,应该像一名法医解剖尸体一样,让尸体自己说话,而不能用你自己的“常识”和“推断”写一份“合乎情理”的验尸报告。就像《研究是一门艺术》中写到的那样:一个完全无法改变你的教育会是个无法起作用的教育。接受越多的教育,越可能改变你所视为理所当然的“你”。举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The Economist是考研英语阅读的重要题源之一,我最近一直在坚持做The Economist文章的分析。这两天刚写了一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去看看。话题扯远一点,你能理解我做为一名医生和病人及病人家属谈话时的心情吗?他们的期望是基于“常识”和“推断”,我的判断则是基于从无数血淋淋的教训中提炼出来的科学知识和逻辑。可惜的是,他们的期望和我的判断通常并不是一回事。这是除了钱以外,在中国引起医患纠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本来医院做为一个救人同时也是死人的地方,变成了有些人眼里只能活人而不能死人的地方。牢骚说起来很多,不去扯这么多了吧。我的体会是,做为一名好医生,在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时,一定用科学和逻辑作为武器,把“常识”和“推断”掰开揉碎,摊子桌子上,让他们看清楚“常识”和“推断”中不合理的地方。那么考研阅读中有没有这样一位好医生,能根治我们头脑中看似合理其实大谬的“常识”和“推断”呢?有的,这个人叫张剑。张剑的黄皮书算是鼎鼎大名,考研的大部分学生应该都知道。张剑的书最有价值的是真题分析和阅读150篇。当年我用的时候150篇还分基础和提高两本,现在似乎不一样了,因为多年没用过,不敢打包票,不过想来应该和当年一样,质量仍旧是甩其他资料几条街。不过给大家提个醒。前几年我给很多人推荐过150篇,很多人就开始直接做提高篇了。其实这样做大错而特错。提高篇当时不仅增加了张剑以外多个作者,风格和真题也相差太大,倒更像X东方之流的风格,而基础篇才是和真题风格/逻辑最无限接近的一本。现在的书因为没用过,所以不能直接给出意见,但大家可以按这个思路来鉴别。总之就是选各方面和真题尽量接近的。说这么多,是希望大家认识到考研阅读突破点在思维和逻辑,而最能解决这个点的是张剑的资料。为什么是张剑呢?原因很多,包括他是前命题人(据说)、模拟题选择资料的来源等等吧。有机会再细说。当然,如果你是某些机构的粉丝,用他们的资料是可以的,但是大体可以按照这个标准鉴别一下。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考研英语阅读很重要,想好选择的标准,不要乱做资料!考研英语阅读很重要,想好选择的标准,不要乱做资料!考研英语阅读很重要,想好选择的标准,不要乱做资料!3. 阅读2等你有了“考研阅读突破点在思维和逻辑”这个概念后,下一步就是怎么识破考研阅读内在的思维和逻辑的过程。如果你能够把这些思维和逻辑内化是最好的,这将对你的研究生生涯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如果你内化不了,那么能够像法医解剖尸体一样冷冰冰地对待这些思维和逻辑也是行的。当然,如果你这个也做不到,能冷冰冰地对待自己的思维和逻辑也是极好的。唯一不能接受的,是老子是唯一正确的心态,就像上面我举的那个段子一样,因为最终受到嘲弄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出题的人。就像尼采所言,难看的是被不义打倒的人。那么如何识别出这些思维和逻辑呢?识别别人的思维和逻辑听上去就好像钻到别人的脑袋里一样,这么高大上的技术一般人能掌握吗?能!讲一个暴露年龄的小故事吧。《雍正王朝》里雍正上位最重要的助力是邬思道,这个人擅于揣摩康熙的心思,他是如何做到钻进康熙的脑袋里呢?他自己讲,他把所有能找到的康熙写的文字看了十几遍。所以就这么简单也这么难,简单在于翻来覆去地看就是了,难也在于要翻来覆去地看。难不在于你做不到,而在于你想不到或者别人给你说了,你仍旧屈从于自己恐惧的本能,认为做得越多越安全,不愿自己思考,不愿少做,不愿多看。讲讲我自己的记录吧。我当年正式开始做第一篇阅读的时候,你猜我做了多长时间?两个小时,是的,你没看错,是两个小时,因为我英语的底子还可以,我以我只做了两个小时。等到正式考试时,我平均每篇花了多少时间呢?大约7分钟。是的,你没看错,从开始看第一个字到答题结束,每篇平均是7分钟。好吧,我承认我极其无聊,考试时还在那里记时间。有人或许会不信吧。其实,7分钟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很多大神只怕比我做得更好。难在能把一篇阅读看到两个小时。难在当你做第一篇阅读时,能够坚持看两个钟头而不动摇,不因为别人已经做完了一套题,而怀疑自己是个SB。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看到的是台上的一分钟,内行看到的是台下的十年功。如果你肚子里没有足够的货,不知道要看什么,把一篇阅读能够看两个小时也是极难的。因此我的观点是要慢慢读阅读(不要急,下面会讲到怎么读),把文章读透。这一点上我和一些认为要反复刷题大神的意见不太一样,我觉得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比较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一贯复习任何一门考试的主旨都是重质不重量。对任何一门考试而言,都是你和出题人的斗争。出题人的优势在于他掌握了先手,劣势是他的考察对象是普遍的,他一定要让一部分人通过,并且试卷是静态的,他只能考察有限的题型,没有有生力量做后备。所以你只要掌握了每一种题型的罩门,下次见面就能一击致命。这样稳扎稳打,胜利的天平就会慢慢向你倾斜,何苦翻来覆去地扫荡呢?如果不得法,扫荡的结果非常可能是敌人像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地野蛮生长。另外,由于掌握方法的前提下,重质不重量的复习方式会让你越做越块,只做近几年新题的情况下,题目是有可能不够做的,可以把张剑的阅读模拟题拿出来做一下,保持下手感。小节一下:考研英语阅读复习的要点在于精和慢,而不在于快和多!考研英语阅读复习的要点在于精和慢,而不在于快和多!考研英语阅读复习的要点在于精和慢,而不在于快和多!4. 阅读3这一部分谈谈我是具体怎么准备阅读的。首先,还是明确目的。我当时的时间比较紧张,再加上对题型的分析,我决定把作文和翻译整合到阅读里面复习。一篇阅读至少应该读4遍才能算是完成任务。一开始要严格地把四遍执行下来并不容易,可能会花很多时间,但是请你相信花得这些时间是值得的。第一遍,要解决模拟真实考试的问题,先读题干,再读文章,最后来做题。为什么先读题干?当然是为了找到读文章时的重点。为什么只读题干,不读选项,因为你没那么多时间,而且选项里只有25%的内容是真的,剩下75%都是干扰项。如果你不是时间特别充裕并且头脑特别清楚、抗干扰能力强,不建议你读选项。强烈反对像做六级一样做考研阅读,即读一部分文章做一道题,再读下一部分文章,再做下一道题。首先,考研阅读的问题并不一定都是按照文章的顺序设置的。其次,考研阅读有很多考你对文章整体把握的题,有时候题干看似只针对某一段设置,但你在分析选项时只根据这一段的内容并不能正确解开这道题,可能你需要在读完全文后根据作者的态度,才能甄别出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如果你完全采用六级的做法,很可能卡在这道题长很长时间(因为你需要的信息不在这一段),或者干脆直接做错。但是对一部分底子比较差的同学,对他们来讲读完全文,在对全文有了把握后再做题,可能他们做不到这种程度,那么我的建议就是用混合的方式做题。你可以尝试边读边做,但是一定要把题干全读完一遍再这样做,还有就是不要对“边读边做”有执念,如果觉得不能解题,就先放一放,等到最后读完文章再做。如果你底子比较好,我建议你先读完题干,再读完文章,最后再一次性把题做完。至此,第一遍结束。第二遍,要解决读懂的问题,翻译也同时准备。简单讲,要达到没有一个词不认识,没有一句话读不懂的程度。当然可以查字典,不懂的单词一定要背,如果单词比较多的话建议可以尝试下anki、暗记app等软件。翻译的话,当然不用全文翻译,没那个必要,找几个长难句翻译下就可以了。记得张剑的书里会有长难句的分析,可以参照下。对于翻译,有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语法,具体来说主要是句法。一般同学只要有四级水平,就不建议专门再去复习语法了。如果你确实需要过这一关的话,建议你读一下旋元佑先生的《英语魔法师之语法俱乐部》或《旋元佑进阶语法》这两本书中的一本,建议首选《旋元佑进阶语法》吧。反对你上任何辅导班去学习语法,它们纯粹是图财害命!它们做的只是把安全感售卖给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如果你一定要去上辅导班学语法也可以,请你先把这两本书选一本坚持看上一章,大概只需要花上你半个小时的时间。我相信这会是你学习英语以来花得最值的半个小时。等你见过西施之后你对一定不会再喜欢东施的!大家可以去淘宝搜,也可以自己在各个论坛上下。如果你找不到,欢迎加我的微信公众号,回复“旋元佑”即可获得下载链接。有必要说明一下,旋元佑先生是台湾人,他只要一本书《英语魔法师之语法俱乐部》在大陆发行过(2001年),但是出版社已经倒闭,目前市面上买不到正版书了;《旋元佑进阶语法》据说是先生赠送给大陆网友的,只有pdf文档,没有出版相关的信息,市面上没有合法流通的纸质书。所以,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分享给大家,如果将来旋先生在大陆有书出版,希望大家支持正版。安利了这么多,还是要给你提个醒,请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是应试。如果你的英语语法还可以的话,暂时没必要专门抽时间来看这本书。欢迎你看看我公众号的历史消息,里面有一些关于考研的东西,特别是每周介绍国外某经济杂志文章的内容。如果真的想看旋元佑先生的书的话可以等考研结束了再看,另外那个时候也推荐大家继续关注我的公众号,里面有很多关于科研生活和论文写作的东西。第三遍,就要解决思维的问题了。没有太多的建议,请你按照张剑对真题的解析(或者张剑150篇中的分析),老老实实地打磨自己的思路。请你放弃一切自己的偏见(想法),踏踏实实地就认为真题是对的,如果你和真题不一样,一定是你错了。一遍看不懂接着看第二遍,就当对自己洗脑一样就行了。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偏见,考研阅读出题人是变态,你可以读一下。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分享给大家,我把它命名为互推法。考研阅读阅读像让任何一门考试一样,最纠结的情况就是只剩下两个选项摇摆不定,觉得哪个好像都是对的,都能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我的建议是把两个选项互推,即以一个选项为出发点,看能不能推出另一个选项,推导的过程请你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常识和推断,一切以原文为准绳。推导的结果,哪个选项更基础就说明哪个选项更接近原文,即哪个是正确选项。当然,有能做到互推,你必须先练就把别人和自己的想法/观点从任何偏见中独立出来、用理智和逻辑去审视的本领。这个过程不容易,但是请你相信,拥有这样的能力是十分值得的。第四遍,解决两个问题,作文模版和看透文章结构的能力。关于作文模版应该怎么准备的问题,等有空了专门抽个时间再和大家交流吧。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sci_coffee_break)看更多和考研英语复习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sci_coffee_break)或个人网站“读思”(),和我做进一步的交流。
我是大郎神,我为自己代言!行文伊始,大郎神先做下自我介绍:某师范大学毕业,本一,但非211、985;本科所学专业为经管类,硕士报考天津大学,现已被录取;四六级均过,但分算不上高。今年硕考科目为英语一(201),成绩84分,未报任何辅导班。为了大家能在暑假备考期汲取所需,我特将自己在英语方面的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非喜勿喷咯。
大郎神属于极度社交活跃型学渣,还未决定考研之时,就在朋友圈频繁目睹学霸师兄由于英语不堪造成的考研悲剧。因此,我在天然属性上便更加重视英语,准确的说这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征服欲。八月份下定决心考研,满打满算5个月的复习时间。由于自己是跨考,专业书籍繁多,仅推荐书目就有10本,所以在时间分配上就必须要求我把大把大把的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除去专业课,还有政治、英语,虽然很多过来人都说政治不着急,到11月你再集中发力就可以。但当你在一眼书没看、知识点完全懵逼的状态下,你一定觉得师兄师姐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时的我一心笃定:得专业课者得天下,只有在专业课上形成碾压之势才能拿下初试;老子英语平时还可以,可以把英语复习时间匀出来些整专业课和政治。后来的实践,证明自己还是太年轻。八月入手一本新东方乱序、一本张剑150篇阅读模拟,就开始了我的英语复习。说实话,做模拟题的日子,我的脑袋完全处在懵逼的状态。一篇阅读拿到手里,拾掇拾掇没几个认识的单词,一天4篇阅读20个题,往往只能对7,8个。每晚回去背新东方词汇,一共5000多个核心词汇,往往都是背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望着隔壁班的学霸都在蹭蹭的赶进度,心焦之情难免顿生,于是乎“卧槽”便成了我在做英语时的口头禅。
毋庸置疑,人在绝望时迸发出的能量往往是巨大的,有时自己都不敢相信。我在保证自己每天专业课进度正常的基础上,开始向旁边的看起来很牛逼的英语茬请教,开始去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与他们的沟通,我认清了这样几个事实:1.我很努力,旁边的人也很努力,甚至比我还努力,在现有的学习强度下按照现有的方法(即背词汇+做模拟+最后刷真题)来学习,我再学一年也不可能把基础本来就比我好的人超越;2.我的目的是为了考高分,而不是为了增长那些暂时用不上的英语知识,所以做对题比任何事都重要;3.学习时间长、笔记多、做题多不一定证明自己学得好,手勤快不如脑袋勤快,所以能用思考解决的问题不要用笔,除非必须。最终,我在9月改变了自己的方法,不再专门背诵词汇书,抛弃了张剑阅读模拟题,买了年的所有真题,开始狂刷真题中的阅读,以阅读来带动词汇、答题逻辑、以及翻译、作文的能力培养。
具体的刷题方式是这样的,将真题分为两大部分—部分和部分,第一部分文章较短较简单,第二部分文章较长,且难度较大。我从第一部分开始做起,刚开始一天做两篇(A+D或B+C的难度组合),两天就能做一套题,核心点在于:1.做题时不在题目上做任何勾画,将答案写于一张草稿纸上即可,便于习题可重复练习且在后期作答时没有任何答案信号;2.一篇阅读时间严格控制在15分钟之内,即使不确定答案选项也需每次强迫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答案填充上去,做年真题时该要求较易实现,但在做年真题时较难,所以必须克服;3.每日做完两篇阅读后,立马对答案,无论结果如何,先抛开不看,再翻过头来全文翻译这两篇文章,在翻译过程中把自己不会的单词、长难句在草稿纸上进行简单记录并在辅导书中寻求答案,保证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能将文章从头至尾口译到底;4.每天晚上抽出复习的最后40分钟,把每天做的阅读再从头到尾翻译一遍,是要用更流利的速度,再简单回顾下自己当时做本篇阅读时选错的题目,把所有选项都一一排除;5.按照一天两篇阅读的速度,完完全全可以在20天的时间内把的阅读题型做完,做完此部分后,再按倒序从2005年开始翻回1994年,一天可做2篇阅读+一篇本年的翻译(同法),保证在此遍过程中少错题,翻译更加流畅。同理,加快速度,将这10年的完形带入该过程,你会发现在一个半月后,你的词汇量得到了很大提升、做题速度也能满足15分钟甚至每篇10分钟的要求,关键是做题时的思维能力越来越和出题者并轨;6.在做完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开始以同样的方法刷第二部分,限定时间仍旧不变,此部分更加注重自己的即时消化能力,控制笔记单词的数量,能背不记,同样保证刷本部分3遍左右。
在按照上法进行到11月中旬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词汇、阅读、翻译能力有了明显质的提升。长时间处在真刀真枪干的过程中,信心也随着正确率的提高逐渐树立起来。来到这个节点,需要给各位指明的是,在刷题过程中,随着做题遍数的增加,正确率必然会增加,一方面确实是由于自己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自己对文章、题型的熟悉度大大增加。举个例子,同样一道选proper title的题,你第一次做错,但当你在做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正确答案就会在你心中呼唤,影响你的决策,因此,在刷题过程中,做题已不是关键,读懂全文、理顺全文翻译、从作者角度去架构题目设计便变成了重中之重。
从11月下半旬开始,我开始每天练习一整套真题,具体来说,我会按照考试标准,抽一个自己舒服的大块时间(大约为3个小时)来集中做题(不受任何人干扰,全程在空白纸上按照考试标准规范作答,仍旧不在真题上勾画),做题顺序为:4篇阅读(60分钟)、翻译(20分钟)、小作文(10分钟)、大作文(20分钟)、新题型(15分钟)、完形(15分钟),全程大致为2小时20分钟。好多同学看到这里,可能会说,我现在一篇阅读做到20分钟都会错很多,更何况15分钟呢?大郎神当年也有同样的疑惑,可是越到后期越发现,在我前期练习大量真题的基础上,做整套真题熟悉度特别高,做题的速度也超乎寻常的快,我往往在1个半小时之内就能把所有的题型都做完(其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砸在了大作文和新题型之上)。剩余的一个半小时,我会用来整理大量的适用于自身的英文模板、名言佳句、真题名句改编以及思考反复练习却反复出错的真题。放心,这一个半个小时已足够完成这些工作。
我从11月中旬到12月10号左右,每天必做一套真题,在坚持走完一遍真题后,除去大小作文、翻译等主观题,我的客观题正确率已将近到达100%,而我每天分配给英语的时间不会超过3个小时。此时距考试还有不到20天时间,考虑到政治、专业课背诵任务极重,而真题又太熟悉了,我又果断开始了自己第三个阶段的冲刺阶段——买一套张剑最后冲刺5套卷以及某某作者任意一本小薄本的作文预测。买预测题是为了锻炼自己应对陌生题型的适应性,买作文是为了摘录名言佳句以及某类话题的必备用词(例如:文化火锅的话题用词),预测题往往不具预测性,但可以作为甄别你临场心态的PH试纸。在单数天,我会做一套预测题+总结(一般会在3个小时或稍多,毕竟是新题);在双数天,会按照考试要求做一套真题(2个小时足够)+大小作文模板及词汇语句的背诵1个小时。这样来回对自己进行新旧试题的双重打磨,可以保证自己在12月20号左右将这5套模拟题做完。剩下的一周时间,做两套真题重拾信心,主要精力用在观预测作文以及大小作文背诵格式及话题词的背诵上,每日复习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左右即可。
大郎神在12月26日下午进行英语考试,临场前狂风大作、砂石乱舞,使本旧糟糕的心情更加疏离。发下试卷后,浏览大致便开始疯狂开写。由于很害怕折戟英语场,所以在开场之后态度很严肃,速度也比平时稍快些,再加上今年新题型较为简单,所以客观题部分答题很快(具体为:4篇阅读50分钟+翻译和新题型25分钟)。令人想不到的是,由于客观部分较为顺利,心态有所放松,直接导致后面的大作文磨磨唧唧写了将近50分钟,牛逼句型、谚语倒用了不少。但由于平时放松对通知类小作文的书写,所以一看到Notice就懵逼了,一下手就整了句,Dear XXX开头,改还改不了,当时和吃了屎一样,说实话心态有点慌。格式就不用说了,肯定糟糕的很,内容也将就切题,花了20分钟写完小作文,我的内心是崩溃的,看着窗外尘土漫天不禁忧心忡忡。最后花了20分钟时间把完形彻彻底底做了一遍。完事等待交卷。当头走出考场,一心抱怨上天不公平,丫的平时速度练那么快,题做那么多,居然还有意外情况出现。抱着这种吃了屎的心情,一直挨到出分那天。由于天津是最晚出分的省份,所以在我查分时都有N多同学在炫耀他们考得如何如何,并且向我投来了轻蔑的问候(哈哈哈哈哈,开玩笑滴),同学英语大部分高分集中在(72-76间)。说实在的,大郎神心里有点犯嘀咕,心想都丫的考这么高,今年肯定名落孙山了。然并卵,等待我成绩界面弹出的刹那间,心里瞬间划过一丝希冀,老子英语居然考了84 。后来找到官方答案与记忆一对比,发现客观题只错了1个阅读+6个完形(共5分)、再预估翻译扣2分、小作文扣6分、大作文扣3分。至此,大郎神的考研英语算是到此结束。
总结虽长,确是大郎神心底的肺腑之言,希望能对每一位有志于考研的兄弟姐妹给予帮助。若各位有考研路途上的技术+心态问题解决不了,请联系大郎神,大郎神将倾情为您服务。微信号:D。最后,我是大郎神,我为自己代言!请点赞咯!
其实考研各个部分的能力提高对应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也很少有老师是全能神,所以我在另一个问题中回答了各个部分对应的老师的问题,卖书按照老师来买就行了——
我也用过丁晓钟的外刊精读、觉得在前期英语复习还停留在词句的时候用来练习读文章速度和对整体结构把握挺好的、不过后期我就没有用它了。单词的话推荐你用那个『十天搞定GRE』的背单词方法、然后可以搭配新东方的绿皮乱序版背~看完3list可以再看篇外刊~后面的复习基本就是以阅读理解为主了、貌似主流的考英语一用张剑黄皮英语二蒋军虎的吧。总之我觉得阅读理解真题那个参考书解析越详细的越好些~我是考英语二今年用的是蒋军虎系列的~要是你考英语一那我就不知道情况了~不管是新东方的还是谁的、作文的话尽量选素材新些的吧~而且一定要适合你自己~
单词是根基。没有词汇量看什么书都没用。这不是喜不喜欢背的问题,拿出毅力来
或许对大家会有帮助
书可以根据视频课来买啊,看你用谁的视频了。新东方的,启航的,海天的~老师不一样,书也不一样~要视频的留言~送你~
我复习英语时听了学姐的建议买了考研1号真题《考研圣经》,认真听与之配套的视频,一边听不懂就听两遍,听三遍……直到完全听懂为止。万事开头难,找到了学习方法,心慢慢静下来,学习效果越来越好,掌握的知识越老越多,随时间流逝,越来越有信心。所以我强烈建议考研1号,真的为基础一般的学生奠定了英语基础。
我是一名跨专业的考研生,当时觉得对考研英语自己来说,就是难,如登天梯!主要是由于我的基础很差,高中之后就没怎么学过英语,只有初中的基础而已。为了降低我自己的考研难度,我选择复习英语二,它的难度系数小,复习起来应该不会太吃力。我当时选的资料书是适合英语二基础不好的考生专用的考研圣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复习经历。1.词汇和句法  因为我的基础不好,我就必须从夯实基础做起。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单词书和语法书来学习,我决定在真题中记忆,因为有语境,记忆效果会比较好。它里面把每个句子的词汇和语法都进行了分析,基本上都是大纲词汇的注释。词汇注释详细到词性、常见词义、近义词、反义词、词根词缀、常用词组和例句等,完全不需要再翻字典了。  语法解析是以“句子图解”和“句子讲解”的形式分析了每篇文章中句子的语法结构。长难句基本都是用图解,用方框、箭头和文字说明了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至于简单句,则用语言描述。我竟然都能看懂,而且几套题下来,甚至能自己划分一些句子的结构了。2.阅读单词和语法掌握了,读懂文章就不是个事儿!光读懂文章是不行滴,还要学习做题技巧。考研圣经的答案是选项表析,很明确的给出了各个选项的出处,还给出了各个选项的基本特征,它的定位与解析清晰地展现了如何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到答案,讲明了相关的解题技巧。最后它的干扰项分析还分析了错误的答案的错误的原因,让你更加能明白自己为什么做错了。市面上其他的资料的解释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粗略的,只给出了正确答案和出处就没有了。我计划从6月开始,每天做一篇真题,并总结记录书中的解题技巧,相信只要一直坚持,拿下阅读是早晚的事儿!3.翻译翻译的话需要我们整理思维、组织语言,而考研圣经的翻译是“常规译文+升级译文”的模式。你可以自己先尝试着去翻译,然后再把自己的和它给的常规翻译对照,找出自己哪些方面和它的不同,想办法靠近他们的思想层次。然后参照升级翻译,修改语言,是自己的翻译高大上一些。掌握了这些,翻译基本上就不怕了。想学习翻译技巧的话,可以去看看免费的零元课网站上的视频,我当时也跑去看了的,但是主要还是练习。4.写作考研圣经将大作文分成了经典模板、思路创新、语言创新三篇;而小作文也分成了经典模板和思路创新两篇,既能帮助我构建模板,也教我怎样突破模板。我打算最后一个月开始复习写作时,仔细钻研对比这些范文,总结思路创新的突破口和语言创新的技巧。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后的成绩达到了72分。对于基础很差的我能拿到这个成绩,很不容易了。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的,加油!
考研英语在难度上比四六级要高,但是比不上雅思,最难的的地方是阅读和完形填空,真题推荐《考研真相》解析很详细很到位,对提高阅读和完形技巧很有帮助!当然作文也不要轻视,《写作160篇》蛮好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英语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