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上学记》你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感触?

var sogou_ad_id=731545;
var sogou_ad_height=90;
var sogou_ad_width=980;《上学记》读后感
呵呵~说明一下这篇读后感并非出自我手,而是转一个远在海外的朋友的。《上学记》是我最喜欢的书,关于读后感我自己也有写过。只是我写的实在很一般,我学识有限,也不太懂政治,所以内容也没有涉及政治,并非害怕,也许就是无奈吧!在转这篇文章之前我并没有经过作者的同意,我想想必他是不会怪我的了,因为这篇文章放在QQ空间实在太危险,其实并没有写什么,但在体制下,连什么都没写的文章都限制,就可想而知我们的生存环境了。
《上學記》讀後感
星火辉煌&&&
发表于日 01:34 阅读(2) 评论(1)
分类: 讀書札記 举报&
&几个月前,承蒙小妹妹的推荐,我有幸拜读了清华大学思想历史学家何兆武老先生所口述之《上学记》。同以往的读书经历不同,对于这本书,我是先读了妹妹的读后感,感觉非常不错。再说,我已经有大概20年没有看中文书了,当初在中国大陆(1987年以前),这样的书应该是被禁的吧。于是我在网上找啊找,但找遍了美国几乎所有的中文网站书店,都没有找到。这也真是的,在这里无论是什么东西,从衣服到鞋子,从工具到农具,从家具到碗碟,都是“Made
in China”。而唯独没有的是中文书籍(除了英文书籍“Printed in
China”之外)。之后碰巧有一个去台湾出差的机会,终于在台北市一家专门经销大陆书籍的若水堂书店买到了。果然,妹妹没有骗我,那真是一本爱不释手的书啊!
就整体来说,《上学记》是何老先生对他年轻时期求学经历的一段回忆,从20年代的中小学时代到50年的“革大”,然而其中重点的讲述他在年这一段西南联大的往事,也是何老一生中所认为“最幸福的七年”。此外,《上学记》的故事也掺杂了作者本人的许多感受和同年代的师生好友的点点滴滴。这是一本让人读起来十分轻松,但内涵却很丰富故事书。书的故事经过这位久经沧桑的老人的口述,是对上个世纪前半的中国知识分子最生动的写实。然而其写作题材近乎聊天的形式,因此读起来格外感到亲切,就像同他老人家促膝交谈一样,是一种享受。然而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对我们认识过去,了解今天以及展望未来都会带来非常宝贵的思想和生活上的启发。就我个人来说,《上学记》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何老先生对学术自由、读书的目的、幸福以及个人政治底线的讲解了。
自由,学术之生命
何老先生上大学的那个年代,是一个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年代。大学读书既没有正规的就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据何老回忆,“旧社会没有标准教科书,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各个老师教的不一样,各个学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何老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来讲,至少比死盯着一个角度要好得多。”并说,“学生思路开阔了,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不一定非要同意老师的观点,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可以公开反对。”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恰恰是同东方式的刻板教育形式大相径庭。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制度,是注重死记硬背,那是一种考科举的学习方式。
记得我在大陆念中小学时,不仅所有的教科书都是全国统一的,连考试也是全市统一(考初中、高中)或全国统一(考大学)的。不仅所学的内容都有“统一口径”,考题有“标准答案”,任何偏离“正统”的回答就会招来一个大X,毫无辩论之余地。更荒唐的是,这些“绝对”的正确答案往往会因为政/治/斗争方向的转变而变幻莫测。比如说,小学时的历史书上写道“秦始皇是大法家”,“焚书坑儒”是一项反奴隶制的“革命措施”。作为小学生,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懂得什么是“法家”,但我们还是要背下来记住呀,因为那是考试的“标准答案”!但到了中学时候,好像不再讲那些两千多年前的“儒法斗争”的无稽之谈,所以秦始皇的职称也从“法家”变成了“始皇帝”。
何老非常注重学术自由。他说:“学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自由,不然每人发一本标准教科书,自己看去就是了,老师照本宣读成了播音员,学生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启发。比如学习历史,孔子是哪一年生、哪一年死,怎么周游列国等等,每本教科书上都有,根本用不着老师讲,而老师的作用正在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启发学生,与学生交流。”然而何老所崇尚的这种教育方式,是相当西方化的。也许当初中国的大学教育还处于不定型的初期阶段,加上许多教授也都是在西方学府受的教育,所以这种教学形式在30-40年代一度盛行。80年代末我在大陆读大学时,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有“标准教科书”,大多数的老师都是紧扣着教科书。所以如果你不想去听课,在家读一下课本就能明白。当然如果去听课的话,能抄一下笔记,以后考试前背一下笔记就能通过,考完试后就什么都忘了,所以我对所有的老师印象都很淡,也许是因为很少有交流的缘故吧。但是,唯有这么一位袁教授,他从来没有给我上过课,然而他在课外对我点点滴滴的指教,却在我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了决定性的作用。那是在袁教授知道我对野生动物的兴趣之后,他给了我一张昆虫网,几个标本瓶,让我到大自然中寻找知识。在同袁教授交流的短短一年时间,我所学到的知识远远超过两年大学的课程。
后来去了日本读大学。日本虽然是东方国家,在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也非常深,但现代日本大学的老师讲课都非常随和,很多课程都没有固定的教科书,但有很多参考书。老师讲课虽然大多不是天马行空,很多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和大纲,往往是结合其本人的科研经历来讲课。比如说我的启蒙老师竹村教授,他虽然教的是“海洋动物行为”,但他一生是从事海兽类(鲸豚、海豹、海狮等)研究的,特别是海兽的音响,所以他的课往往是围绕这方面的,海阔天空,也没有教科书。有些seminar的课程,往往都是靠博览群书和课堂讨论来完成的。也许这也是今日的日本在能科学技术上遥遥领先的原因之一吧。这也正应合何老所概括的,“一个所谓好的体制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此外,何老所言及的“图书馆不是藏珍楼”一段,读了之后也是深有感触。也许在国外住惯了,对中国大陆图书馆的影响已经不是很深了,只是读了那一段之后才隐约想起,不仅那图书馆里的藏书的书架是“闲人莫入”的禁区,有很多书被列为“禁书”,那就是你有填了单子也借不出来的。没有一个自由交流、自由查阅文献的学术环境,难怪我们这一代在成长过程中都是孤陋寡闻,就连日的首次载人飞船登月,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在1979年美中建交后才听说。
读书是精神上的漫游
何老一生非常注重读书,这从《上学记》中随意所例举的书名中就可以看出。小妹妹在她的读后感中特意列了一份“清单”,我数了以下,至少有五十多本。当然,这只是在《上学记》这本小册子里提及的而已。何老先生真正读过多少书,恐怕不是能数得清的。何老在回忆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多次提到他常跑联大的图书馆、杂志阅览室和英国领事馆的阅览室去看书报杂志之类,一气就看了二十多本英语小说。
但更重要的是,何老读书并不在于数量,也不在于功利。照何老先生的话,“我也喜欢读书,但杂乱无章、漫无目的,没有一个中心方向。”何老先生把这归结于他的人生观和思想作风。何和老先生在谈论读书的过程,曾用一个老同学之间追女孩的玩笑来说明。当时,有个老同学开另一个老同学的玩笑说:“你当年费那么大劲追求某某女同学,结果也没有成功,现在想起来,简直是浪费青春。”然而何老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这件事情本身自有它感情上的价值,而不在成功与否,不能说成功了才有价值,不成功就是浪费时间。这使我想起英国诗人阿佛烈·丁尼生(Alfred
Lord Tennyson)的一句名言:“'Tis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意为:爱过而又失去,比从没爱过更好。)也就是说,如果你爱某一个人或某一样东西,而由于种种原因之后失去了,比从来没有爱过更美好。也许很多人不这样认为,因为早知道所爱的人或东西是不可得的,或会失去,何必浪费感情呢?然而何老给我们一个“感情的价值”来衡量,让我们明白,即使你的追求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经历就是一种收获,让你体验人生的各种情感,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所以读书也一样,何老先生说:“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
虽然何老的这一漫无目的的读书乐是我非常欣赏并羡慕的,而真正要做到这样一种漫无目的的精神漫游似的读书,对很多人来说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得从小在学校读的许多书,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对教学参考书好坏的评价往往也是围绕着是否看了这本书,做了它的习题,能否通过考试之类为标准的。书写的再好,如果不能使考生增强考试能力,就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这也就形成一种“功利读书”的风气。而这种有目的的读书,虽然不能否认其对读者在完成某些领域知识之效益,但这种方式很难在广度上增长读者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其心胸和理解力。当然,在何老先生看来,那种漫无目的的博览群书,是一种完全彻底的享受,并从中获得精神的鼓舞,满足和知识的饥渴。照他的话来说,“不过是随自己兴之所至在琳琅满目的书海里信步漫游而已,偶然邂逅了某些格外令我深受感触的书,甚至于终生隐然或显然地在影响着我,并非是我径直接受了作者的意见,甚至未必认同他的观点,但他的思想启发了我,而且启蒙的很深。”他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一句话来描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用这种心态来读书,真可谓何乐而不为啊!
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这么才能幸福?这些哲理性的问题,是每个青年都会时常考虑,经常讨论的问题。当然,何老先生也不例外。在《上学记》一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何老不止一次说道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候,是年在西南联大的七年。但是,他同时又指出,那七年也是物质生活非常艰苦的一段时期。据何老回忆,“从1937年打仗到1938年、1939年,物价显著上涨,结果通货膨胀,导致整个经济崩溃,最后连吃饭都很困难了。……
吃也差,穿也差,住也差,一间茅草棚的宿舍上下通铺住四十人,颇有点类似我们上世纪七十年代五七干校的宿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怎么能体会何老先生所说的美好呢?又何有幸福之谈呢?
照何老先生的解释,“幸福不等于物质生活,尤其不等于钱多。”他说,“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他又说:“人总是靠着希望生活的,这两个希望是最根本的,所以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非常之苦,可是觉得非常的幸福。”人是为希望而生的。有了希望,人们便会努力地活下去,即使物质条件再艰苦,在精神上是欢欣快乐的,所以也就有一种幸福感,也许就像我们常说的“乐在其中”吧。相反,人如果失去了希望,即便你腰缠满贯,也会觉得苦恼非凡。
在美国听说过不少关于人生幸福的民意测验,有富人,也有穷人;有结婚的,也有单身的。让人惊奇的是,幸福的决定因素并不取决于财富和婚姻。相反,几乎每一次调查都表明富豪往往并不幸福,而很多整天忙忙碌碌的中产阶级却好像过的更快乐。也许是因为他们并不富裕,每天要为生活而奋斗,养家糊口,所以有一种责任感。呵呵~
奋斗,听起来够艰苦的,但每次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绩,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也就是满足了何老先生所说的条件之一:“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而富豪可能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因为TA们已经生活在物质世界的顶峰,如果TA们没有其他的爱好、追求、或奋斗目标的话,就会觉得无所事事。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Money
cannot buy happiness”(金钱不能购买幸福)。
幸福的另一个条件,依照何老先生的话,是“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乍一听,这个条件可不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如果你生活在一个腐败的社会,整个整体的黑暗,会让你看不到光明,看不到美好的前景。在如此条件下,你就会觉得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非常的沮丧,也就很难能体验到幸福感。但从年的中国,整个社会的前景,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呢?综合看来,从年中,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盟军在前方是节节败退,到四十年代初,大半个中国已处于沦陷状态。日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纳粹德国所向披靡,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几乎整个欧洲都在轴心国控制下。在远东战场,日日本帝国对美国不宣而战,也是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菲律宾、马来亚、印支、香港等地相继沦陷,至此,中国的出海口被完全封锁。从年,尽管盟军在太平洋和欧洲前线转败为胜,但中国战局仍不见任何好转。而何老是怎么看待的呢?他说:“当时正是战争年代,但正因为打仗,所以好像直觉地、模糊地,可是又非常肯定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过上非常美好的生活。”他又回忆说,那时候不只是他一个人,绝大多数青年都有这种模糊的感觉。说穿了,就是信念:相信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希望!我们这一代也曾有过这样的希望,那是在1980年代后期,在聆听雷根总统1987年在西柏林的“Tear
Wall!”(拆掉这堵墙!)演说后,我们亲眼看到苏俄的“派瑞斯托洛伊卡”,柏林墙的倒塌,东欧体制的土崩瓦解和人民的欢庆喜悦。当时我们真正的相信,一个自由、民主、和平的世界已经降临,指引我们进入90年代。那种希望,真是一种幸福感……
除此之外,在《上学记》中,何老先生在对“幸福”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据他的回忆,就“什么是幸福”的话题他和王浩讨论过多次,乃至成为他同王浩彼此交流中的一种癖好。王浩把幸福用英语的happiness来解答,说幸福归根到底还包括精神上的,或思想意识上的一种状态。然而何老先生更进一步说:“幸福应该是blessedness(赐福),《圣经》上有云:‘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他又说:“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是一种‘dunch
leiden,freude(通过苦恼的欢欣)。’”也就是说,除了美好的希望之外,幸福也是一种高度的觉悟感、谦卑感、和知足感。幸福的人不高傲、不狂妄、不自私。有了这样的心态,一个人就会有高度的幸福感,因为TA是被blessed(赐福)的了,就像《登山宝训》中所言及的“八种福气”。通读了《上学记》之后,我深深体会何老先生就是一个具有这种心态的人,所以他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
何老先生一生对政治不感兴趣。据他说,“第一,自己不是那材料,既不会唱,不会讲演,也不会写文章做宣传;第二,从小我就有一个印象,政治是非常之黑暗、复杂、肮脏的东西,一定要远离政治,父亲也是这样告诫我。”然而他的两个姐姐和妹妹却早早投入政治,后果都不好(一个姐姐被逼成神经病后去世,妹妹也因为“政治问题”自杀了)。在《上学记》中,何老讲述了不少他的师生同学的政治路线和人生选择,以及他们之后的遭遇。在回忆42级物理系的一个叫李振穆的同学时,他不无感慨地说,“人间似乎有点太不公平了。所以一个人的一生有幸有不幸,看你选择哪条道路。”因为李振穆当年参加了地下党,介入政治,所以文/革时被打成黑帮。如果他“只学他的物理、走白专道路,念完了书也出国,我想他也会是知名的科学家了,又假如是美籍学者,也会被待如上宾,大概不致于被关进牛棚,沦为阶下囚。”中国知识分子这样的惨痛遭遇,让人读了感到不寒自颤……
然而,何老先生对政治的不闻不问,没有丝毫减少他的爱国热忱和正义感。何老回忆说,“过去的学生运动,凡游行我都参加,因为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张我们当然拥护,但除此以外,别的活动我都不参加,从中学到大学都是如此。”因为他已经给自己划了底线:爱国是大家的义务,反对侵略者是国民的天职。就像他所说的,“人类总有一些价值是永恒的、普世的”,是同政治不相干的。何老解释说:“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有些东西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比如自由、平等,应该对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适用,不能说中国就是男女不平等,妇女就得把脚给缠残废了。你也可以说缠足曾经是我们的特色,但这种特色要不要保留?我看这种特色不要保留,毕竟我们首先是要接受男女平等的普世价值。”这使我不禁想到前段时间读的林昭在狱中的遭遇:由于林昭在监狱中不堪凌辱,曾一度选择自杀,被救回后,狱卒问她怎么连一点政治家的风度都没有。林昭答曰,“可惜林昭不是政客”,“本来不懂啥子政治,到了被逼无奈撞进这滩不是人下的浑水,初志仍不过是凭着书生本色的一领青衫一腔热血。……”可想而知,一个普通的人,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最基本的一点点权利,竟会被判成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公敌,这是什么样的一个的社会?对这个人来说,TA是共和体制下的公民,还是君主体制下的臣民或附属物?在今天这个能把人载入太空的21世纪,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每个人考虑的基本问题。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琐事杂记44豆丁精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品】琐事杂记44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略评何兆武著《上学记》    首先申明:笔者对何兆武先生没有任何恩怨,而且很敬重他淡泊之态。写这篇文字只是因为看不惯现在对他口述的《上学记》的吹捧。    也许是对当今的高等教育极为失望之故,近几年来特别流行有关西南联大的回忆录和掌故之书,或是所谓的西南联大史料。近日,何兆武先生口述、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上学记》又受到追捧,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葛兆光先生还写了热情洋溢的序。由于受广告宣传的影响(该书出版以前,读书界就已经像宣传所谓的“国产大片”一样提前造势了,吊起读者的胃口),我也兴冲冲地找来一阅,还打算买一本。  可是读完之后,大失所望。这部书所能提供给我们的“新东西”及其有限,也没有什么深度和文采。在众多参差不起的关于西南联大书中,也不出众。另外,按照一部“口述”书的标准来看,几乎没有“口述史料”的价值。在我看来,何兆武先生写这本小册子唯一的资本是,他老人家出身于西南联大,所以可以在80岁以后给后辈讲讲“掌故”。  其实关于西南联大的书有很多,这其中,个人认为写得最好的应是翻译大家许渊冲的《追忆逝水年华——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三联书店1996),不仅仅讲了一些令人新鲜的“掌故”,更重要的是读来极为感人、心潮澎湃,同时也极见作者才气。  其次一本则是当今海外华人汉学领袖、著名历史学家何柄棣去年出版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大2005)。这部书的最精彩处倒不在于西南联大,而在于作者于近世一些史学大家、与中央研究院的恩恩怨怨之描述。顺便说一句,2006年最后一期《读书》杂志上就有一篇吹捧《上学记》的文章,拿何柄棣与何兆武说事,当我读到这样一句:“我不知道这两位历史学研究者在其专业领域各自高下如何不同”,不仅哑然失笑。作者既然对史学界这般无知,何以敢拿“二何”对比?我来回答作者:何兆武先生与何柄棣德的学术差别就像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与一个稍有名气的普通物理学教授的区别一样。众所周知,海外研究中国历史的大家有四:(按出生年龄依次是)萧公权、杨联陞、何柄棣和余英时 四位中央研究院士(像劳干院士、许倬云院士等半在台湾、半在美国,不算海外汉学圈),他们与国内各断代或专门史领域内的各史学大家最显著的区别是——他们是“多面手”,能在多个领域内都写出专深而不是大路货的学术论文,这在中国是家中,恐怕国内只有陈寅恪(中山大学,1890-1969)、日本只有宫崎市定(京都大学,1905-1995)有此作法。本文所涉及的何柄棣先生在中国农业史、人口史、社会史著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特别是他的《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一书,是研究中国人口史的里程碑大著。我的兴趣虽然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可是业师给我开的必读书目中特列此书,可见其重要。何兆武先生研究的是思想史。我对中国思想史研究不大感兴趣,主要原因就是太空泛,不像是搞历史的,更像是搞哲学的。余英时先生的著作是个例外。比如同样是关于朱熹思想的研究,张立文那本《朱熹思想研究》算什么狗屁东西,居然在哲学界小有名气(我原来在书摊上贪便宜化5元钱买了本,后来1元钱又卖给旧书店了)。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三联书店2004)则把对朱熹的研究带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是方法论和视野上的卓识,在具体的考据上也深见功力,让人读后的感觉是“空泛的思想史原来还可以这样研究”,反观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那算哪门子学问!台湾大学历史系陈若水教授《复性书思想渊源再探——汉唐心性观念史之一章》也是高水平的思想史研究,其他皆不足观。  长话短叙,总之,何兆武先生的这本被人追捧的书只是像国产大片宣传一样,反差极大。读者诸君要听西南联大的遗老们讲掌故,我郑重推荐许渊冲的《追忆逝水年华》。(这书不仅有内涵和深度,还文采飞扬,读后真正感到作者的才气、傲气逼人。怪不得他翻译的作品那么好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觉得《上学记。很不错呢。看来我的水平和楼主相比是一般水平的物理教授与诺贝尔物理奖者之比,惨那!  
楼主没看到很多直指体制的敏感的话,能出版就不错了。估计何兆武在美国就不会这么写了
  也真是够略的。。。上学记刚买,等着看。。
  何兆武先生与何柄棣德的学术差别就像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与一个稍有名气的普通物理学教授的区别一样    //二何成就之不同,和所处环境有关。一个在沦陷区,一个在自由社会,所成自然不同。
  除了评价上学记的话以外,这贴写的倒也不错.:)
  前两月,偶尔看到何兆武著《上学记》,翻看了一下,感觉含水量高,也没有买。    只是LZ标题《略评何兆武著《上学记》》,没看到怎么“评”,而只是“议”了几句个人读后感受,不知是否待续?
  。顺便说一句,2006年最后一期《读书》杂志上就有一篇吹捧《上学记》的文章,拿何柄棣与何兆武说事,当我读到这样一句:“我不知道这两位历史学研究者在其专业领域各自高下如何不同”,不仅哑然失笑。-------楼主看了《读书》没有?唉
  何兆武先生与何柄棣德的学术差别就像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与一个稍有名气的普通物理学教授的区别一样  哈哈,普通物理学教授的学术水平没诺贝尔物理学奖水平高,不见得人家连说的自家的读书上学事儿也没诺贝尔奖得主高吧?
  上学记第二版是不是删改了?  没有看到冯友兰写诗颂江青、梁冯通信那几段。
  是啊,看这题目才进来的,失望啊。  但有一点与楼主同感,我在书肆略翻,也觉得学界吹捧过甚。
  同意万历  何先生的回忆录和许的风格不同,楼主莫把偏好当偏见了。  
  上学记第二版是不是删改了?    没有看到冯友兰写诗颂江青、梁冯通信那几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会吧,第一版我忍了好久没买,等我想买的时候书店只有一本,我又去看别的书,结果被人捷足先登。又过了一个多月,我才买到第三版,还没看。要是有删节的话,我岂不怨死。
  以最近的局势来说,《上学记》是一本应该受到尊敬的书。
  搞历史的看不起搞哲学的,搞哲学的看不起搞文学的:)
  吹捧是没有必要, 也有违老人家的心愿,他写这回忆录其实是很犹豫的, 觉得自己一普通人, 没有写回忆录的价值。也是在一帮人的鼓励下, 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写普通人的生活, 说说过去而已。
  我很喜欢这本书.不是当学术书,而是看一种生活与生活态度.总之尊敬并喜欢何先生.
  说到&含水量&...这本书我觉得是谈不上的.它本身就不是&读史阅世&的作品,更多谈的是学习的经历,学习的乐趣,这样的东西.读起来觉得是很美好的.    我没看过&吹捧&他的文章:),不过觉得因吹捧而废书,也是不对的.
  作者:清园门下 回复日期: 15:40:12 
    以最近的局势来说,《上学记》是一本应该受到尊敬的书。  
  从此书中感受到一位老人淡泊、平和的生活态度,很真实的人生经历。正推荐给朋友们读。
  作者:ernie 回复日期: 19:39:55 
    前两月,偶尔看到何兆武著《上学记》,翻看了一下,感觉含水量高,也没有买。        e老您就是书话水货的头牌,还敢说人家水, 寒一个    掩面下btw: 我是马甲,您多包涵  
书与人皆不堪。
  作者:8雄8雌 回复日期: 15:59:49 
    搞历史的看不起搞哲学的,搞哲学的看不起搞文学的:)  搞文学看不起搞历史的
  我以为《上学记》是本不错的书。下面是今天自己的博客:    今天读何兆武的《上学记》感触良多。比如他讲到的五四运动发生的一个原因就很有意思。再有他关于幸福的观点也很有意味。  “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人总是靠着希望生活的,这两个希望是最根本的,所以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非常之苦,可是觉得非常的幸福。”  我想这段话恰恰可以用来解释为何生活于物质生活大大提高后的现代人反而感到不幸福这种现象。  
  上学记与其说是口述史,不如说是回忆录!  口述史重在“史”,是拿来当史料直接引用的;  回忆录重在“录”,是拿来当佐料旁敲侧击的。  也就是所,上学记只是一本受人追捧的大众读物,它的价值就像那些借领袖人物的名号写的回忆录一样,而不是现在新兴的所谓口述史。  因此,对于上学记,看重的是作者自己思想的反映,而不是他人借以历史的研究。
  萧老大当然厉害,不过说不上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吧?
  我倒是很喜欢何兆武先生的人生态度,这本书读起来也不费劲,而且何苦要把读书当作一种功利呢?何先生的学问上肯定不是很突出,但并一定因此他就连书也口述不突出。。呵呵。。我喜欢这本书。
  读书》多少集都说错
  不觉得《上学记》不好  朋友推荐给我的时候说的是“看看人家爷爷辈的人是怎么读书的,比比,我们不觉得丢脸吗”  可能楼主经历过那些事情觉得何兆武说得不好,但是对我们这种什么都没经历过的,基本刚进大学,还在蒙头转向中的人,这本书实在已经很棒了。第一是介绍了做人的一种态度,第二是告诉我们历史不都像教科书那里写的冷冰冰并且面目可憎。  这样的书难道不是好书吗?
  前天晚上才读完《上学记》,一共花了两个晚上加一个白天的时间,可谓一口气读完。昨天白天又捡出了汪曾琪的《人间草木》,重看了其中描写联大岁月及师友的两部分,晚上看完罗尔纲的《师门五年记》。一句话,都是好书,其中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一以贯之的。  何兆武说读书、做事不能太功利,自信、快乐、幸福更为重要。汪曾琪怀念那自由散漫的日子。胡适和罗尔纲教育我,为学须虚心笃实、不苟且。  以上都够我受用一辈子。  最后说一点,拿何兆武的标准,楼主不该以功利的眼光看本书(“这部书所能提供给我们的“新东西”及其有限,也没有什么深度和文采。在众多参差不起的关于西南联大书中,也不出众。另外,按照一部“口述”书的标准来看,几乎没有“口述史料”的价值。”)。
  作者:陈宫 回复日期: 10:31:58 
    萧老大当然厉害,不过说不上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萧公权先生最出名的书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凭此书当选1948年的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所以一般被认为是政治学领域内的学者。但他的著作在历史学界影响更大,他被历史学界认可,也是因为他的治学方法符合中国史学传统的考据(思想史也要有理有据,对史料有深刻的把握和分析,对史学方法的熟练运用)。同理,汤用彤先生的佛教史研究在历史学界影响力并不下于哲学界,其实也是他的研究方法更符合历史学。萧先生研究的跨度很大,从先秦到晚清,是政治学与历史学的双料学者,但根子上更是历史学者,他的学生如汪荣祖教授等都是历史学者。  
  作者:幡动心不动 回复日期: 10:21:08 
  上学记第二版是不是删改了?  没有看到冯友兰写诗颂江青、梁冯通信那几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会吧,第一版我忍了好久没买,等我想买的时候书店只有一本,我又去看别的书,结果被人捷足先登。又过了一个多月,我才买到第三版,还没看。要是有删节的话,我岂不怨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所删增,写“冯友兰”那一段缩短了不少,但也加上了一印中一些疏忽,比如,何说冯的全集因其是唯心之作,没有收其历年的检讨。新印的注明了几几年全集哪个出版社第几册收了。    楼上的,也不“怨死”,有得必有失,哈哈    
  各有看法,不用比较。都是一家言说而已。
  其实何兆武的上学记是一个回忆类的散文,何炳棣的是学术性回忆,自然不同,两本书我都有,更喜欢后者,还写过书评“学者的人间情怀”
  《上学记》好像还有一半没出,出的只是解放前一半。而那个序言,我记得作序者说:惜乎只截至在解放前。不由冷笑,作序连文本都不看,你做个屁序啊。还故作姿态  明明人家书后说着,解放后的部分暂时没有出版。那部分将更好看。  学者笔墨,上学记算好看的了。
  不太认同楼主的看法。《上学记》真实,不说假话,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看到了真实的人生,也看到了真实的人性。  许渊冲的《追忆逝水年华——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和何柄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我也看过,但我并不喜欢。这两位都是那种自我感觉特别良好且缺少自我反思能力的人物。对自己的一点所谓的“业绩”念念不忘,沾沾自喜(何柄棣甚至还津津乐道自己当年参加留学考试的分数和名次)。沉浸在自己的所谓学术世界里,对中国社会的问题都没有予以应有的关注。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在这一点上远远不如何兆武先生。这大概也是何柄棣为“文革”说好话的一个原因吧,作为历史学家我觉得这是不可原谅的。
  《上学记》读过,等他老人家过世了《上班记》出版了也要买来读读
  赞同tfln说的。  季羡林何尝不是对自己当年的成绩沾沾自喜,他回忆的貌似老实,实则很没有境界。却博得如此大名,真让人怀疑当前名人在名实之间有多少相符。
  《上学记》真实,不说假话,  ===========================  几么?那为什么宗璞找到何兆武,要求当众对质,何兆武不敢应对,唯唯而已?
  &联大八年&中,有当时的联大学生对诸教授的评述,其中对吴晗的描述与何兆武的说法天差地别.为什么会这样子?我信当年学生说的话,你信谁的?
  上学记确实有些吹捧的过了,我觉得就是西南联大的人讲西南联大的事,没什么深度,看完了,觉得和看的评论比,有些言过其实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