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瑜伽球为什么脖子疼

颈椎病要养气血,看了这篇文章才恍然大悟!
我的图书馆
颈椎病要养气血,看了这篇文章才恍然大悟!
长久以来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最怕每天清晨,一起床,天哪,头又涨又懵,还有些偏头疼,脖子肩膀经过一晚休息,不但没有轻松,反倒僵硬了,昨天的疲惫仿佛根本就没缓解,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做半天颈椎操,不然这一天就会在昏沉中度过,前后左右这样一转头,好晕,那颈椎嘎吱嘎吱在唱歌,就好似生了锈的门栓开合的动静,叫人心里发凉。
这种晕的感觉跟随我都好几年了。记得以前每当写了一天的处方,下班时一起身,总觉的肩膀有些僵硬,脖子不是自己的了,外科的老师还好心教我做颈椎保健操,跟着活动一下真的好了很多。后来换做电脑工作,整天架在那里一个姿势,整个右边就跟鼠标比较亲密,除了手动,肩膀脖子跟石膏像一样,日久天长,肩膀脖子这种僵硬的感觉越演越烈,一种大脑缺血般的头晕时不时的缠着我,许多时候开会,那种麻木叫我对别人讲的东西不知所云,整个头好象没长在我身上。
因为睡觉会使症状加重,有长一段时间我得了睡眠恐惧症,上床后老是辗转反侧,总觉得枕头不舒服,脖子放松不了。又常听到枕头不好会得颈椎病,于是认开始跟枕头宣战,两年内换了5-6个枕头,啥保健枕头,颈椎枕头,治疗枕,功能枕,腰椎保护的床垫……..堆积如山,为了能活得清醒些,真花了不少银子。可事与愿违,头晕总是跟我玩起了捉迷藏,刚换的时候好些,过一阵又开始了。弄得为此请假,惧怕上班,感觉暗无天日,头老不是自己的,最后实在不成了,拍了片子,是颈椎病,医生说想好,恐怕除了牵引、按摩,就只有手术了,因为吃药效果不确定。
手术,想起以前在外科实习时,骨科病房那些颈椎术后的患者,心理就抵触,难道真是颈椎的错?手术还是敬而远之吧,得不做且不做。因为幼时有段小手术因麻醉带来的心理的阴影至今难以释怀。于是我查询各种颈椎病的资料,运动医学的老师还说我那症状是颈动脉供血不好,周边的肌肉劳损造成的,建议我带颈托;后来听说伸展瑜伽很好,就去学,还别说那种耸肩膀,展脖子,拉伸肩背的姿势的确可以暂时缓解那种晕和头疼。试了许多方法,症状还是经常会不请自来,那种生锈的门栓感改变不大,有时听着那卡卡的动静,真想若是能打开在颈椎上点油就好了。
能不能按摩呢?此时想起10年前,在中医药大学上课,老师在讲解经穴时,正好说到胆经的风池穴,为了教我们正确地取穴位,老师还手把手的在我脖子上按着风池,一种酸痛感直达头顶,整个脖子都好酸痛,可与此同时,突然感觉头晕减轻了,眼睛没那样模糊了,那堂课留给我的唯一印象就是:风池对头疼头晕管用” ;不过由于当时的颈椎还没积劳成疾,对风池穴的记忆也就随着岁月淡忘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按摩一定帮我走出困境,于是找出推拿书,照着书里的套路演练起来,可能陷于西医按病开方的习惯,加上对经络没有整体的认识,书中那些取穴治疗方案在我眼里自然混乱不堪,只能照方施治,用手按揉颈椎两边脖子上的肌肉,酸痛齐聚,哪里酸痛就按哪里,风池,天柱,风府,哑门,肩井,肩胛骨的肌肉哪里疼就揉哪里,还别说,点揉这些穴位时头晕还真好很多,尤其风池,眼睛酸时候按特管用。可没多久又反复,脖子嘎吱的作响依旧,难道按摩没用吗?
去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父亲的老同学来访,席间谈到我的问题,他说:“我来看看吧!”听父亲说他是家大医院西医内科的大主任,却“不务正业”的学了中医,听说颇有建树。他帮我号了下脉,然后用手点按了脖子上与肩膀的一溜地方,痛死我了,他的手找地方可真准。
“你的胆经堵塞的好厉害啊!”
“胆经?”突然想起了那堂经络课。
“是啊,就是刚才我按的那一溜地方,你的问题就在胆经!”
“我平时也揉那里,可不管用啊!”我这才仔细的感觉了下痛的地方,可不都是经络图上胆经的走行的地方吗?从风池,天柱到肩井,那些穴位就像扎在肉里的针。
“胆经都堵塞了,就好像河流中间被淤泥塞住一样,气血无法充填滋润你的颈椎和上面的韧带,那不就跟生锈一样吗?不过胆经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肝火旺影响到胆经!”
“肝旺?”
“你平时是不是老生闷气啊!两边胸闷,上腹老堵胀,有上不来气的感觉,睡觉老不踏实啊,半夜里老起夜,梦也多?平日眼睛老发炎,酸的不成?”
“是啊,还老是觉得脖子肩膀抻着劲,翻来复去脖子不舒服,老睡不踏实!”可肝经离脖子远着呢,这又是怎麽回事呢?”
“肝经虽然不直接上脖子,但胆经上啊,“肝胆相照”你总知道吧!”
“当然知道,这两条经络互为表里!”
“表里就是相互为用的关系,胆经就像肝经的下水道,平时肝火(气)是通过胆经疏散的,如果上到脖子这段,冲击淤滞,不头疼头晕才怪!另外,胆经又跟手上的三焦经是通的,肝的火气也可以顺着这条路上到头上,你仔细观察一下平时症状最多的无外乎这两条经。”
“啊,晕那样多年,原来是肝经和胆经搞的!那后背按着也很疼呢,那是哪里啊?”
“肩膀后背那片是小肠经?”
“小肠经也有份?”
“当然了,小肠经的走行正好是肩胛骨那片,肩膀后背上面僵硬都拜它所赐!”
“为什么呢!” 我很不解。平时只觉得疼就是所谓肌肉粘连受压迫造成的。
“是胆经和小肠经血供不够,造成缺血,刚开始是酸,进而那里的肌肉缺乏滋养,代谢缓慢,释放好多毒素,刺激神经后就开始酸疼,若血液供应再得不到改善,毒素堆满了,那里的肌肉就会僵硬,颈椎于是就像没有灌溉的干涸土地。”
“小肠经和胆经的供血?谁管啊!”我头一次听到,好奇的问到。
“谁跟它们互为表里啊?”伯伯笑道
“心经和肝经啊!”
“这就对了,心经是小肠经的后援血库,小肠经血液供应不好,就说明心经有问题,而肝胆经的血平时是心包经负责调配的,若心包经有阻塞,心脏供血就会有问题,刚才给你号脉,你的心律不齐,还跳得很快,脉搏弱而无力,只能说明你的心气血很虚,它只能通过玩命加快速度,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心跳快代表心脏不好?我平时80几次每分钟,完全在正常范围内,还以为没事呢,原来也心脏不好?!这还跟颈椎也有关系?”
“可以这样理解, 不过影响你心脏的根源还是全身气血都不够,心脏只是个泵, 要身体总体血充足,它才有的运啊!”
“可我以前用了那样多办法, 可总是当时好,一会就又不行了,难道按摩不能改善供血吗?”我还是有些不得要领.
“还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问题,那些方法是可以暂时改善,不过根据你脉象,脾、肺、心、肾俱虚,全身气血都不够用,那样多脏器都在抢血,颈椎那片地方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你按摩和做伸展,就好像用蛮力去拉一张生了锈的弓,也不上油,就生开,没有油(血)去润滑,能好好工作长久吗? ”
“原来这样!”我恍然大悟“颈椎问题还跟全身气血不足有关,我还以为就颈椎那一亩三分地的事情呢!那有治吗?”
“当然,知道原因当然有办法!不过前提是先要增加全身气血的储备,先吃些补气血的食物,好好休息,养些日子再那几条经络和背后的膀胱经刮几次痧!”
“刮痧?”
“是啊,刮痧是很好的排毒方法,特别是对这样因淤而虚的问题,尤其是后背的膀胱经,通过出痧,把你以前淤积的坏血和毒素发出来,后补的新血换上去,不就好了吗!不过可惜,我要出国了去看一个病人,没法帮你了!”他停顿了下“干脆告诉你一套颈椎操吧,自己平时常做,一样可以好”。
“颈椎操,不是哪些转来转去的操吧,我做过,没多大用!”我有些失望。
“我的可跟哪些不同”于是他仔细讲解起来。“以前治疗颈椎都是靠别人或仪器帮你按摩,你的颈椎和肌肉都是固定不动的,被动的被按摩,效果不理想,我这个方法不用找人帮,自己就可以,不过需要个小道具,你先去找个用过了的结实的桶,装奶粉的那种,直径也大概7-8厘米粗,长15-20厘米。在上面用毛巾裹上,实在找不到桶,用结实的床头或沙发背都可以,硬的那种啊!垫上毛巾,别弄伤了皮肤。每天早起或睡前,你躺在上面,整个脖子靠它支撑,此时左右,上下,前后或画着八字的利用它的压力按摩,这样自己的颈椎也在动,还有外力在帮助按摩,两边都在主动活动,粘连组织就容易分开,比单纯按摩事半功倍的多,这样做上10分钟,不但治疗颈椎病,还可以预防许多病,不信你看看,有多少条重要经络从脖子上到头顶啊!”
我看了看针灸小人,真的,三焦经,大肠经,胆经,小肠经,膀胱经、督脉…..,好多要穴密布其上,“看出来了,脖子是气血上头的枢纽!”
“就是嘛,若把脖子上过的7-8条重要经络都疏通了一下,再起来,一定神清气爽,不再晕了。强调一下,压得时候一定要画着八字,这样才能更全面的按摩到所有地方,此外,肩胛骨那地方找到最痛的点,按摩时肩膀也要转着一起动,这样效果更好。没人帮你弄,自己弄个网球,装在网兜里,靠墙一样可以按摩。”
“谢谢伯伯,就这样就能好了吧?”
“别忘了你的情绪,若是你能开朗些,凡事都别憋闷在心里,有情绪要找方法宣泄,别忘记了,肝郁才气滞,才有火,才会有浊气冲击,修养身心才是最重要的啊!”
 按照这个伯伯的方法,我开始了平日补气血,吃了一段时间的柏子养心丸和补中益气,还有疏肝健脾的逍遥丸,炖牛肉吃了快一头(其实养气血牛肉是最坏的选择,早睡早起,吃五谷,坚果,黑色食品才是最安全的硬道理)…….平时配合多按摩太冲和阳陵泉穴来降降肝火,渐渐的心情好起来了,开心的日子也多了。父亲手巧,特地做了个按摩枕头给我,还别出心裁的缝了许多很小的橡皮球,平日早起就用那个小道具来做操,还别说,在上面晃来晃去的还真比用手按摩舒服,那些小球搁的很,来回滚动时头皮上许多穴位痛的很,可“痛则不通”我还是明白的。随着按摩,穴位痛的程度越来越轻,头渐渐清醒了,眼睛也不老酸了,肩膀僵硬也慢慢好了,那嘎吱嘎吱的响动,也随着面色红润而渐渐消失了。后来又请朋友帮忙刮了几次痧,主要是从头顶到背的膀胱经,肩膀的胆经、三焦经及后面肩胛的小肠经,出了很多淤滞的痧………..渐渐一年过去了,头晕已经罕至了,脑袋终于属于自己了。此时对着那些含冤待雪的枕头我只能说“抱歉啦,是气血不足惹的祸,不能怪你们!”
很多时候,我们被突如其来的各种症状弄的不知所措施,如堕入密林深谷,眼中只见纷繁错杂的荆棘,心情焦躁,茫然无助,疲于应对使人心力憔悴,此时,为何不能先静下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环顾一下周围,也许在冥冥之中,豁然一条通天大道直通山顶,路就摆在眼前,可人们却往往眼中只见荆棘,永远看不到不远处的幽径.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明明是脖子疼, 为什么和脚有关? - 练瑜伽,你不能不知道的关于人体筋膜的知识
我的图书馆
明明是脖子疼, 为什么和脚有关? - 练瑜伽,你不能不知道的关于人体筋膜的知识
在瑜伽练习中,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就是那里出现疼痛,紧张,我们就去处理那个部位。可是很多时候这种处理没有带来很好的效果,就像一个运动医学专家说的“那个地方是受害人在哭嚎,又不是作案人”。这句话让们有了一个全新的看问题的角度:就是一个地方有问题,不意味着这个地方就是引起问题的根源。“ 而我们解决问题,要找引起这个问题的根源。在我们回到这个脖子疼的根源可能是脚的原理之前, 我来先给大家介绍一个解剖学上可能大家听闻比较少的人体组成部分:筋膜(Fascia)。筋膜是什么呢?可能大家都去买过牛肉,猪肉, 羊肉;在买回来的时候,往往都有一层黏膜状的东西附在肉的表面,我们在加工肉做菜的时候,要把这些黏膜尽量剔除,因为这些不仅不能吃,而去还会让我们的菜看起来很不干净。这种东西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筋膜:就是人体(动物体)内像棉花糖一样的软组织纤维,往往是在皮肤的下面一层。尽管这样东西看起来一片片黏哒哒的,如果我们用显微镜来看筋膜,我们看到的是井井有条的网状的细管,管中充满了水 (下图)就像我们做菜,我们要剔除这些讨厌的筋膜;长期以来,没有人认为这些筋膜有什么鸟用。解剖学的达人们解剖人体的时候,也是尽量拨开这些讨厌的东西,直奔骨头,肌肉,韧带..等人体构成,就没有把筋膜这个东西当回事儿。 但是,近一二十年以来解剖学和运动医学对筋膜的作用有了很多重新认识,这些认识也改变了运动医学,并且为运动训练,理疗康复,和运动按摩带来了很多新的手段。当然了,如果瑜伽人如果不把自己的头埋在”传统“的沙漠里,也可以从这些研究中学到很多东西,因为筋膜的知识可以为瑜伽的实践提供很多的指导和手段那么作为瑜伽练习者或者老师,关于筋膜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呢?“ 筋膜把身体”打包“,创造出身体的拉力线首先,筋膜在人体中无处不在,整个人体就是筋膜包裹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人体的,否则单独的骨头,肌肉...等等都会撒一地,人连趴行都难。而且,筋膜不仅仅是皮肤下面这一层,你的每一根肌肉纤维都有筋膜的包裹。所以从里面的肌肉纤维,到肌肉束,到整个肌肉都包裹在筋膜中,一直从内延伸到外,然后筋膜还把不同的肌肉和骨骼连在一起。在瑜伽练习中,我们多数时候会说要拉伸某块肌肉,要收缩某块肌肉,好像这块肌肉是独立运作的,但是事实上人体内没有一个构成部分是独立运作的: 在有了筋膜的世界里,肌肉通过韧带(比较厚重的筋膜) 连在骨头上,同时这个肌肉还连在另外一块骨头上,中间还有很多筋膜的链接,就像人体内部有一个相互连接的纤维装的网把身体所有部分都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话我们就好理解,身体的一部分的受力, 就会由筋膜传导到另外一部分。这就是我在之前的几篇文章中讲过的”拉力线“, 比如我在这篇文章中 (点击后面蓝颜色的连接阅读这篇文章:)讲过人体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拉力线:现在大家就可以更清楚了,是因为筋膜把整个这些线上的肌肉串联成为整体,这样我们体式形成的拉力不单单作用于一个肌肉,而是作用于一整块拉力线(比如上面坐立前屈的体式,不仅仅是大腿后侧拉伸,拉伸的是右上角阴影上整个人体后侧的拉力区)。这时我们就会明白,那些说身体硬的, 最无知会的说”我骨头硬“(骨头当然要硬),懂一点的会说我关节不灵活,或者肌肉紧;但是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角度,就是你的硬,可能还有筋膜的紧张或纤维化。 比如,我们说要后弯就要打开心,但”打开心“给你一个解剖学的解释就是”让身体前侧的筋膜更有弹性“。“ 筋膜对于运动很敏感,一个地方的运动会对全身产生影响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回到文章最开头的问题,筋膜把我们的人体打包成了一个整体,所以以前我们认为”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个比喻,但是现在我们知道这在人体上居然也是真的。所以我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影响,有时候这种影响是在意料之外的。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下面是正常平衡的人体:但是比如说经常坐办公室伏案,久而久之身体的前侧的筋膜和肌肉和就会缺乏活力而收紧,这样会带动后侧的拉长和弱化,人就会形成这样的体态但是相反的,如果另一个人经常穿高跟鞋,就正好相反成为这样的体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带着知觉去瑜伽,用瑜伽去对付那些身体的特定动作习惯,而不是没有知觉地强化那些动作习惯。因为一个不良的小习惯,做一次没有太大影响,但是重复很多次就会在你身体的另外一部分造成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你身体是个小宇宙, 筋膜就是互联网, 它有自己的智能现代运动医学还有几个非常有趣的发现: 首先就是筋膜是独立于人的神经系统之外的,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的控制中心。这个发现说明了为什么有的时候运动很长世间都不觉得疲惫:如果有一个健康的筋膜系统,它能够组织很多身体的运动,避免肌肉的劳累。还有个有意思的发现是人的情绪对筋膜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这个就是说:要开心,生气你会变硬的,哈哈!还有个假设是其实筋膜就是身体中的经络或者nadis(能量传导渠道),所以筋膜就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互联网。我们都知道瑜伽就是连接,是合一 - 那么我们看一看我们自己的身体,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小宇宙,筋膜不就是瑜伽连接,合一的实体象征吗? 实际上拉丁文中的Fascia就是Bond-连接,纽带的意思,瑜伽的原始文是Yoke, 也是连接的意思,巧吧?最后,筋膜的健康,三件事:练瑜伽,多喝水,好心情!继续订阅,筋膜话题如此重要,以后还会讲到哦。- The End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练完瑜伽总是脖子疼,你肯定是忽略了这里!
我的图书馆
练完瑜伽总是脖子疼,你肯定是忽略了这里!
文:李晓钟瑜伽练习时我们总在说肩胛骨、髋骨、尾骨……好像大家总容易忽略颅骨?颅骨,也就是我们的头,脑颅。颅骨(skull)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除下颌骨及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起着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官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分的作用。首先你需要从重力的角度建立一个颅腔稳定的概念,即:颅骨的最高点(俗称后脑勺的顶点)具有向后的力量,颅骨的底端具有向上延展的力量,这两个之间保持合力为零,它们可以互为约束,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任何一方的力量大了都会造成颅骨的不稳定,造成颈椎的疼痛,如果颅骨的最高点向后的力量过大,那么一定会挤压颈椎后侧。同样颅骨底端向上延展的力量过大,那么一定会挤压颈椎的前侧。这两个力量平衡,才可以确保颈椎前后的伸展没有任何挤压。当然,此时的颅骨就是最为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瑜伽意义上的颅骨稳定的概念。避免一些错误的概念当我们建立好“颅骨稳定“的概念之后,还要避免一些错误的概念:第一:”“下颌内收“,这并不是好的指导口令,它会造成颈椎前侧的挤压;第二,“抬下巴”,这也是不好的口令,它会丢失颈椎后侧的空间造成后侧的挤压;第三,”抬头眼睛往前看“,这也不是好的指导口令,它会造成颈椎后侧的挤压;第四:颈椎的逆时针和顺时针的转动,这是很多瑜伽馆老师授课时候的“标准”热身”动作,这是更加危险的动作,挤压胜过与伸展,对于颈椎病的人容易造成瘫痪。以上是常见的错误概念,需要我们避免。瑜伽练习需要聆听身心的声音和反映,颈椎觉得疼痛了,那就是在警告我们。如果,我们及时调整改善了这个疼痛,“觉知”就会在当下诞生出来,如果,你听之任之,这就是无觉知的行动了。你必须要保持颈椎前后左右都同样的伸展不挤压,不丢失颈椎的自然曲线的空间。你要用自己的觉知去保持颈椎的空间,你不是用一个不明白的口令去指挥身体去练习瑜伽体式。平躺地板的体式和肩倒立系列中,颅骨的顶端就是根基之一,肩膀也是根基之一,在根基向下作用之下,我们颈椎后侧肌肉立刻会收紧有力,并且恢复出颈椎固有的曲线。一般来说,瑜伽练习者并非都是医学专家,生理结构解剖专家,其实也没有必要知道很多这些知识。所以有一个原则可以简单的去掌握,就是“从三四节颈椎的位置”低头和抬头就比较好,当然也适用于颈椎向右侧向左侧的侧向伸展的动作。颈椎是脊椎的一部分,因此,颈椎的运动是脊椎运动的一个部分,不可单独运动。很多人对此没有太多的常识,比如上犬式,眼睛蛇式和反台式中,当我们的胸腔都没能有向上伸展的时候,头已经仰到了后面,这就折叠了颈椎后侧,当然就没有任何的舒适和放松了。正确对待颅骨的两个特性颅骨的稳定性就是来自我们如何正确的对待颅骨的两个特性,即:颅骨顶端向后延展的力量和颅骨低端向上伸展的力量,在生活中让它们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当时,现代生活中的手机的使用已经打破了颅骨的平衡,丢失了颅骨顶端向后延展的力量(颅骨顶端向前异动了),也丢失了颅骨底端向上延展的力量(颅骨底端向前伸展了)。我们越来越走向了“猿人”的形态,这是人类进化的一大退步,也是丢失“真实自我”的开始。我们关注手机都是在用感官关注物质世界所发生的故事,而真实自我在我们心灵的深处。只有通过瑜伽培养我们向内的力量,才可以在这个互联网世界中继续生存下去。向内的力量可以从每天瑜伽体式的练习中开始获得,通过关注“根基深入+关节正位稳定+延展肌肉=建立空间”来让我们的意识更加容易集中于身体之内。这不是说让我们从此出家,而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处理好颈椎同手机之间的平衡关系,毕竟我们是生活与现实社会中的人,我们不孤立逃避现实的态度。颅骨的稳定也需要胸腔的稳定来实现,毕竟身体是彼此连接的。我们不可能孤立的谈论一个颅腔的稳定性,只有把颅腔纳入到真个身体之中的时候才有意义,如同一滴水似乎没有任何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它必须融入大海才具备大海的胸怀。颅腔必须纳入身体的整体去运作才可以体现出它的价值。在所有的瑜伽体式中,颅骨都需要参与练习,不可缺少。所以,必须了解颅骨自身的稳定性和它的平衡属性,才可以运用自如。这就预示着瑜伽的练习也好,理疗也罢,它们都是从整体入手,把受伤的部位纳入整体的运行之中,让整体的循环来带动个体的循环,起到其次回升的效果。从瑜伽哲学上讲,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体是不足挂齿的,必须融入于宇宙之中才可以体现出我们生命的意义。而瑜伽的练习,就是让我们逐步建立起向内强大的力量,去探索内在世界的真实性。内在真实自我是超出宇宙范畴的,包含:存在的和不存在的事物,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声音的和无声音的,有味道的和无味道的,有感知的和无感知的,这才是融入的概念。瑜伽博大精深,它的意义远远超出我们的推理和想象。猜你想读干货 | 干货&| 干货&| 我们做最专业最有品质的内容,秒杀所有瑜伽号!?&版权声明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起你的双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