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表示相应的语法组合范畴语法的语法意义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现代汉语的“体”概念_汉语论文
语法范畴,用添加前缀、后缀或变化中间元音的方法来表示。‘体’表示的时间概念不多,而是表示所叙述的动作的类型和动作是否持续。”(第30页)《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词典》说:体是“对动词作语法描述的一个范畴(与时和语气一起),主要指语法标志动词表示持续或表示活动类型的方式。”(第41页)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形容词也有体的分别,所以《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说:“体的范畴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过程”。(第471页)&&&&现代汉语中是不是有在体的语法范畴?有不少语法学家对此作了肯定的答复。王力把体称为“情貌”,他在《中国现代语法》中认为:“大致说来,人们对于事情和时间的关系:第一,着重在事情是何时发生的,不甚问其所经过时间的远近,或长短;第二,着重在事情所经过时间的长短,及是否开始或完成,不甚追究其在何时发生。前者可以罗马语系(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为代表,后者可以中国语为代表。”(第151页)高名凯在《汉语语法论》中说:“汉语语法构造,则没有时间,而有‘体’。”(第189页)由张斌、胡裕树给《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撰写的条目中认为:现代汉语同古代汉语的差异,在词类上的表现之一是“动词时态范畴的出现。”(第178页)龚千炎在《谈现代汉语的时制表示和时态表达系统》中说:“现代汉语只有‘体’的语法范畴而无‘时’的语法范畴。”[①]相比之下,否定的意见不多,但确实存在。徐烈炯在给《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撰写的条目中说:“汉语没有时的形态范畴。有些语法学家认为它有体的形态范畴,例如‘着’表示进行体,‘了’表示完成体等。但是这样的分类是不够精密的,例如‘台上坐着主席团’的‘着’字表示的是一种静止的状况,而‘屋顶上盖着一层厚厚的雪’的‘着’字表示的是动作遗留下来的状态。至于‘了’,它确有完成体的功能(做了一件好事),但有时‘了’和‘着’却很难区分。例如‘开着窗户睡觉’:‘开了窗户睡觉’,‘着’和‘了’在这样的上下文里几乎是同一意义。因此,汉语语法学家没有采用体的范畴,而把这一些词作为动词词尾或语气词来处理。”[②]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有影响的语法教材和论著在涉及到这个问题时的下述做法:不明确断言体的语法范畴的存在,但又介绍体助词。比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中,是在说明动态助词“着、了、过”的时候才介绍由它们表达的几种体。朱德熙《语法讲义》中认为“了、着、过”是动词后缀,分别表示动作的完成,动作或变化的持续,曾经发生某事或曾经经历某事,他也不提及体、时态或动态。大家知道,除去少数人之外,国内语法学家如果承认现代汉语中存在词的语法范畴,那么体便是唯一的范畴。对于这样一种语法范畴,上述教材、论著的作者为什么要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呢?我们揣测,这可能是为了控制教材的难度,也可能是服从整体的基本框架,但是不是他们也觉得直截承认体是语法范畴不太合适呢?看来未尝没有这个可能。&&&&承认现代汉语中存在某些虚词,它们表示体的意义,这几乎是不可抗拒的。如若不然,对“了、着、过”这些助词又作何种解释呢?然而,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承认现代汉语中存在体的语法范畴,则如上文所述,就有分歧了。从表面看来,这种分歧并非原则性的。因为不管怎样,毕竟大家都承认现代汉语中有表示体意义的手段,承认体意义是有几种类别,这就够了。至于它们是否上升为语法范畴,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若能透过表面现象作一深入的思考,就会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问题。体能否成为一种语法范畴,这个问题本身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对它的探讨涉及了对现代汉语语法学分类框架赖以构建起来的几条重要规则的反思,循此探求下去,我们得到的收益可能是极为重要的。退一步说,如果我们仅仅把注意力限制在体本身的范围内,那么这种探讨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初步的考察表明,即使我们目前尚不能对现代汉语中的体能否概括为语法范畴作出明确的答复(因为它涉及的是一个全局性的思考),我们也能透过对此而作的辨析和思考,对现代汉语中的体概念有一个更为深刻、更为全面的认识。&&&&&&&&&&&&二&&&&在《理论语言学引论》中,莱昂斯区分了三种语法范畴:首要(primary)语法范畴指词类,次要(secondary)语法范畴指时、式、格等,而主语、谓语、宾语等属于功能范畴(functional&categories)。按照这样分类,体若作为语法范畴属于次要范畴。次要语法范畴又可称为狭义的语法范畴?如高名凯所说:“以狭义的意思来说,语法范畴则指一般语法学家在词类下所讨论的名、动、形容等词所有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那些语法意义的概括。”[③]这种观点,和前文所引《语言与语言学词典》、《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词典》的说法都相吻合。显然,它们的共同性源于对普通语言学理论的遵守,众所周知,这种理论得以建立的材料基础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主要是印欧语。&&&&正是在这方面,现代汉语吴现出另外一种面貌。正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的:“汉语语法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我国某些兄弟民族语言和西方语言里边用形态成分来表示的概念,汉语里边或者不作表示,或者用半独立的词来表示。”(第1页)这些半独立的词(即虚词)在语法上往往有这样的特点:经常附着在实词之上,全也经常附着在自由短语之上。&&&&利用半独立的词来表示体意义,是现代汉语表示体的主要语法手段。这一点,在各家的研究中都有反映。王力在现代汉语中分出七种情貌,除了普通貌是零形式之外,其他六种都用情貌成分表示。这些成分按今天的一般说法,包括助词“着、了”,趋向动词“起来、下去”,语气词“来着”和动词重叠。高名凯认为现代汉语中有三种体,“这些词,除了叠动和加强是重复或连用词外,其他的则由补助词表现之。进行体和起动体的虚词加在具有动词功能的词之前,这些虚词多半还带有规定者的意味。完成体和结果体的虚词则是加在具有动词功能的词的后面的,这些虚词都是实词变来的,其本身本来可以具有动词的作用。”[④]高名凯所说的虚词,今天分别称为副词如“正在、刚、才、恰”,助词如“了、过”,动词如“到、中”。《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提到了五种体,其中三种用助词“着、了、过”表示,短时体(或尝试体)用动词重叠表示,可能体例如“说得清”“听不懂”。“说得清”“听不懂”之类,按吕叔湘的看法,是由在复合动词中插入“得、不”构成的。龚千炎在文章中分出了八种体,分别由时态副词如“曾经”,准时态副词如“就要”,时态助词如“了”,准时态助词如“起来”和语气词如“来着”表达。&&&&以上各种表示体的手段,除去动词重复、连用、零形式以及动词“到、中”等之外,都是或多或少地具有附着性的词,其中体助词或语气词是公认的半独立词(朱德熙认为“了、着、过”是词缀),至于时态副词之类,有人不同意它们是半独立的词,但它们具有附着性是不能否认的。&&&&概括地说,现代汉语中用半独立的词表示体的意义时,它们的附着对象可以是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是谓词性短语,又可以是一个句子。例如:&&&&①屋里的灯还亮着。(“着”附着在形容词后)&&&&②师傅们曾经不止一次地批评帮助过他。(“过”附着在谓词性短语后)&&&&③程斌终于找到一个没人坐的座位了。(“了”附着在句末)&&&&④洗干净了一盆脏衣服。(“了”附着在谓词性短语后)&&&&⑤今天星期一了(“了”附着在名词性谓语句末)&&&&这种现象表明,即使我们承认半独立的词表示体的意义是外部形态,也无法把有关体的形态变化看作是汉语动词、形容词所独有的特性。这意味着如果在现代汉语中存在体的语法范畴,它并不仅仅属于动词、形容词。由上文可见,一部分语法语学家在给现代汉语建立体的语法范畴的时候,已经表现出了一种把该范畴扩大到谓词短语乃至句子之上的倾向,只是由于他们尚未对此作出理论化、系统化的概括,这一点目前表现得并不明朗。这一做法一旦变得明朗,则势必导致对体一类次要语法范畴的定义作出重大的修正。果正这样的话,其影响无疑是重大而广泛的。&&&&&&&&&&&&三&&&&徐烈炯认为现代汉语中不存在体的语法范畴,其理由不外乎相应的概括缺乏一贯性。应该承认,徐烈炯所指出的现象的确存在,它们的存在也不是偶然的。比如“菜热着、上着石膏、晾着衣服”都可以或者表示运动、动作正在持续,或者表现运动、动作造成的结果正在持续。又如“他当了三年主任”和“他当过三年主任”意思不同,但是“北京他去了三次”和“北京他去过三次”意思差不多。“画了一幅画”和“画着一幅画”意思不同,但是“穿了这件衣服真好看”和“穿着这件衣服真好看”意思差不多。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徐烈炯没有提到,即有时候用不用体助词意思也差不多。《现代汉语八百词》曾指出:表示复数的“们”,表示完成的“了”等半独立的词,“它们的主要特点是缺少普遍性:有的场合一定要用,有的场合可用可不用,有的场合甚至不能用。……‘你看见〔了〕没有?’和‘我已经知道〔了〕,你甭说了,里边的--博才网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现代汉语的“体”概念_汉语论文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现代汉语的“体”概念_汉语论文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谢谢!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对外汉语考研《语言学概论》复习问答——语法
第四章 语法
1. 解释&语法&。
答:语法即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2. 解释&递归&。
答:递归指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3. 解释&语境&。
答:语境是说话时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的场所、对话人和上下文等。
4. 简答语法规则的抽象性表现。
答:语法规则作为人们说话时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具有高度抽象的性质。词语和句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因此不可能对每一个词语和句子都建立一条规则,于是就需要把各种现象加以归类。
5. 简答语法规则的递归性。
答:&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语言中句子的格式和长度各不相同,而且抽象也不能使新的规则不断地衍生,这样就需要让一种规则多次起作用。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重复使用的规则。语法规则的这种递归性质,使它成为一种简明的规则,帮助人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举一反三,以繁驭简。
6. 解释&历时语法&。
答: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的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及其规律。
7. 解释&共时语法&。
答: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法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8. 解释&个别语法&。
答: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9. 解释&句子&。
答:句子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10. 解释&语法规律&。
答:语法规律指语法规则本身,也就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
11. 解释&普遍语法&。
答: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12. 解释&核心语法&。
答:核心语法又叫小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
13. 解释&外围语法&。
答:外围语法又叫大语法,它研究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
14. 语法单位可分为哪几级?它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答:语法单位可分为三级六种:第一级中语素组由语素组成,它们的功能是用来构词;第二级中词组由词组成,它们的功能是用来造句;第三级中句组是由句子组成,它们的功能是用来表达。各种语法单位相互之间具备不同的关系。一种是量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只是所含成分数量的增减,但性质和作用不变。另一种是质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表现为性质作用的差异,但成分数量未必变化。
15. 解释&语法形式&。
答:语法形式是能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16. 解释&语法手段&。
答: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叫做&语法手段&。
17. 解释&词法范畴&。
答:由词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范畴。
18. 解释&句法范畴&。
答:句法范畴是由结构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
19. 简答词法手段的类别。
答:语法手段首先可以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其中词法手段主要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三类。词形变化又分为:(1)附加;(2)屈折;(3)异根;(4)零形式。词的轻重音是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词的重叠是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的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0. 简答句法手段的类别。
答:句法手段主要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语调四个小类。虚词就是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类选择是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序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1. 解释&语法范畴&,常见的词法范畴有哪些?
答: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可以分为&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词法范畴又分为&体词属性范畴&和&谓词属性范畴&两类。常见的体词属性范畴有:(1)性;(2)数;(3)格;(4)有定和无定。常见的谓词属性范畴有:(1)时;(2)体;(3)态;(4)人称。
22. 解释&词类&。
答:词类就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3. 解释&词组&。
答:特定的词类与词类的组合就构成了词组。
24. 解释&向心词组&。
答: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
25. 解释&离心词组&。
答:离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词组。
26. 解释&不完全主谓句&。
答: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而构成主谓句,或者说需以来一定的语境和上下文的补充才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就是不完全主谓句,或叫省略句。
27. 为什么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答: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因为词和句子都既是基本单位,又是最终单位,它们可以把各种语法单位联系起来。词是造句的基本单位,句子则是表达的基本单位。从构词和造句看,词既是造句的最终单位又是造句的基本单位;从造句和表达看,句子既是造句的最终单位,同时又是表达的基本单位。词和句子是既能联系低一级单位又能联系同级单位的语法单位。
28. 简答划分词类的标准有哪些?
答:划分词类的标准有:(1)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即形态标准。(2)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即意义标准。(3)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即分布标准。功能分布的标准最具普遍性,而且是反映词类聚合关系本质的特征,是词类的本质属性。
29. 解释&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就叫做&直接成分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必须依据两条原则:一是&成结构&,二是&有意义&。
30. 解释&复句&及其判定标准。
答:复句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主谓结构组成,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中间有较小停顿,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句子前后有较大停顿的句子。复句是复合句的意思。衡量复句的标准不是看有多少主谓结构或表达多少个意义,而是看句中有无停顿和关联词。
本文是对外汉语考研《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语法”复习笔记,以问答、简答题的题的形式列举出了这门课程的知识点,供对外汉语考研的同学们复习参考。
相关推荐:十七、语义语法范畴
&&&&“”“”“”“”“”
&&&&“”“”
&&&&19()“”“”
&&&&7080“”“!()”“”“!()”“”“”“”“”“/”“/”“/”
&&&&“”“”“”“”“”“1010241920”“”?“”“”
&&&&“”“”您的位置: &
& &&&2016年自考现代汉语考点: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
2016年自考现代汉语考点: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
16:55&&自考365 【
  观察下列语言现象英语 &She loves me.&和&I love her.&
  汉语 &她爱我。& 和&我爱她。&(语法结构相同、语法意义不同)
  我们发现:英语同是一个代词&她&(或&我&),做主语时和做宾语时词形不同;同时一个动词&爱&,主语是第三人称时要加&s&,主语是第一人称则不加。而汉语里的&她爱我。& 和&我爱她。&里面的两个代词&她&和&我&,不管做主语还是做宾语,词形都不变化。动词&爱&不管做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没有相应的形态变化。可见,汉语无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印欧语言词形变化很复杂,有性、数、格、时、体、式等等变化。这些就是所谓形态变化。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其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这些形态变化来表示。而汉语是缺少形态变化的,那么,它的语法关系,语法意义是通过什么来表示的?
  请看下例:热爱人民(动宾) 人民热爱(主谓)
  因语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或结构关系也不一样。
  再看:我和弟弟 我的弟弟&和&表示并列关系,&的&表示偏正关系,由于虚词&和&与&的&不同,因此表示的语法关系和意义也不同。
  又如:吃着饭、吃过饭、吃了饭虽然语法结构相同,但语法意义不同。
  由此可见,汉语缺少形态变化,它的语法关系,语法意义主要通过语序和虚词来表示。语序不同,虚词的有无,语法意义,语法关系往往也就不同。
本文转载链接:
欢迎访问:
自考真题库手机应用
& & & & & &
热门搜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语量范畴研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