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心律失常的症状疗效做统计学处理

平心定悸汤对气阴两虚证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平心定悸汤对气阴两虚证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运用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系统评价益气养阴、兼以活血之平心定悸汤和西药心律平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的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临床研究方面揭示了平心定悸汤对气阴两虚之心悸的治疗价值,也从治疗的角度验证了快速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的重要病机。为中医药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新思路与切实有效的中医方药。
方法:本课题采用临床研究的方式,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标准的60例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治疗组(平心定悸汤组)30例和对照组(心律平组)30例,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疗程4周),两组对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律失常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疗效及安全性。所有实验结果建立数据库,数值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作为检验水平,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1.心律失常疗效:治疗组心律失常显效率40.00%,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显效率为33.33%,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P0.01,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病情程度与心律失常疗效关系:轻度: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均疗效满意,有效率均为100%;中度: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P 0.01);重度:治疗组疗效不如对照药物(P 0.01)。提示本方主要应用于轻、中度患者。2.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治疗组显效率43.33%,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率30.00%,总有效率66.67%,P0.01,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3.心电图疗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70.00%,P>0.05,无统计学意义。4.安全性观察:治疗中及治疗后的随访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心肝肾功能损害及恶性心律失常,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等亦未出现明显异常,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头晕1例,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口干1例,舌唇麻木1例,经简单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说明本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益气养阴、兼以活血之平心定悸汤对气阴两虚之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疗效,从治疗角度证实气阴两虚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R259【目录】:
提要3-4Abstract4-6目录6-7引言7-8临床研究8-11 一、 临床资料8-9
(一) 一般临床资料8
(二) 病例选择标准8
(三) 病例入选、排除、剔除标准8-9 二、 研究方法9-11
(一) 分组及临床干预方案9-10
(二) 疗效观察指标10
(三) 疗效评定方法(见附录 6)10
(四) 统计学方法10-11结果11-15 一、 一般情况比较11-12
(一)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情况11
(二)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11-12
(三)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情况12
(四) 病情严重程度分布情况12
(五) 两组患者病种分布情况12 二、 临床疗效比较12-14
(一) 心律失常疗效评定12-13
(二) 病情程度与心律失常疗效关系比较13
(三)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疗效13
(四)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13-14 三、 安全性评价14-15讨论15-23 一、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15-18
(一) 历史沿革15-16
(二) 病因病机16
(三) 中医治疗16-18 二、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18-20 三、 病机及疗效分析20-23
(一) 气阴两虚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机20-21
(二) 益气养阴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治法21-22
(三) 本方疗效及安全性分析22-23结语23-24参考文献24-26综述26-37 参考文献33-37附录37-41致谢41-42详细摘要42-4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施申潮;[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5期
莫测,李建强;[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6期
邵静,陈海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6期
项红;[J];北京中医;1997年05期
李金亭;[J];北京中医;1998年03期
苏建文,吴伟康,林曙光,陈鲁源;[J];中国医药学报;1997年05期
赵小英;[J];甘肃中医;1998年03期
杨宝峰;蔡本志;;[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年02期
岳建平;[J];国医论坛;1996年02期
陈荣松;;[J];北方药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单保恩,李俊新,张静,梁文杰,李宏芬;[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5期
李俊新;蒋玉红;单保恩;;[J];癌变·畸变·突变;2010年04期
杨小红,陈瑞芳,张伟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2期
高庆华;[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尹长森;[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5期
张夏清,胡为俭;[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3期
韩宁林;[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3期
张伟程,杨小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朱松;[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4期
方琦,胡顺金,刘家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文娟;李映霞;牛敏芬;何慈胜;程光宇;薛汉荣;吴海桂;;[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季向东;王群松;朱文娴;;[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季向东;王群松;朱文娴;;[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李新纯;王超英;李庆;;[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石佳;刘密;兰蕾;张国山;常小荣;;[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刘国萍;王忆勤;董英;李福凤;许朝霞;钱鹏;郝一鸣;付晶晶;赵洁;;[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李洁;朱栋栋;;[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郭国康;;[A];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李芳;;[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李莉;;[A];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青年论坛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规范化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培训班学术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惠梅;[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于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钟雪玉;[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闫川慧;[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杨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梁静涛;[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马婷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罗海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李渊;[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韩美仙;[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连富;[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年
于奕蕾;[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李迎吉;[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唐宪玲;[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周旭;[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梁文慧;[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朱巧;[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张鹏;[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张婷;[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4年
张之仑;[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惠英;;[J];光明中医;2012年12期
靳贵木;冯红星;;[J];山西中医;1993年05期
欧阳非凡;方长庚;;[J];心血管病学进展;1989年01期
龚冬梅,单宏丽,周宇宏,董德利,杨宝峰;[J];药学学报;2004年05期
刘艳,许超千,焦军东,王慧珍,董德利,杨宝峰;[J];药学学报;2005年01期
卢林帆;;[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2期
吴伟康,金文涛,罗灿华,罗汉川,侯灿;[J];中草药;1995年03期
周自强,胡大一,陈捷,张仁汉,李奎宝,赵秀丽;[J];中华内科杂志;2004年07期
沈洪,杜捷夫;[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06期
王鸿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怀珍,袁学进;[J];广东医学;2002年S1期
许大国,谢华,谢永林;[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年06期
张良;张菁;张乾忠;;[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年06期
张荣珍;陈志祥;毕梦非;;[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5期
王佩志;;[J];吉林医学;2008年13期
唐增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9期
郭涛,韩明华,李淑敏,赵玲,肖践明,刘中梅;[J];云南医药;1999年S1期
贾钰华,孙学刚,贾满盈,崔志英,李崇信;[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年10期
苑嗣文,周次清;[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张瑞华;[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治远;舒茂琴;何国祥;庄国强;胡厚源;迟路湘;仝识非;程训民;冉擘力;刘建平;姚青;;[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刘平;;[A];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杨光田;;[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王振涛;韩丽华;吴鸿;邱蕾;;[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精选[C];2009年
王振涛;韩丽华;吴鸿;邱蕾;;[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次血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贾钰华;孙学刚;张丽华;黄浩;贾满盈;李崇信;;[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于波;赵卫华;胡健;齐国先;白小涓;曾定尹;李敏;于雅媛;郭英;李玉红;李阳;关付;;[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张依群;英军;付强;;[A];第二十六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九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李晓娟;张文高;;[A];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资料汇编[C];2011年
王志勇;唐关敏;韩炳江;;[A];2013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崔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陶有青;[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阎立群;[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侯林;[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付长庚;[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杨晓斐;[D];山东大学;2013年
王守宏;[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林家茂;[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龙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张楠;[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刘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韩洁;[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结果评价(疗效,临床,统计学,防治) - 生物医学 - 生物秀
标题: 结果评价(疗效,临床,统计学,防治)
摘要: [结果评价(疗效,临床,统计学,防治)] 结果评价
在临床医学杂志和专业会议上刊登或宣读了大量防治方面的论文。这些论文的结论是否真实,临床上是否有实用价值?这是临床医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或谓临床医师要掌握评价临床试验的知识和技能。目前有六条标准可供参考。
一、防治效果的结论是否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
要 [关键词:临床 疗效 统计学 防治 对照组 临床意义 临床试验 特征]……
在临床医学杂志和专业会议上刊登或宣读了大量防治方面的论文。这些论文的结论是否真实,临床上是否有实用价值?这是临床医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或谓临床医师要掌握评价临床试验的知识和技能。目前有六条标准可供参考。
一、防治效果的结论是否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
要注意防治效果是从那种防治方法中得到的。随机对照是评价临床试验疗效的首选方法。不少作者在报道按随机化方法分组后,还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和影响疗效的因素加以比较,并以统计学处理表明上述因素和特征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这样的文章报道的疗效比较可靠。
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所获得的疗效评价要具体分析。由于非随机同期对照和历史性对照本身的缺点,在评价长期有争议的疗法时,一般不采用这两种方法。若在设计时注意到这两种方法的缺点,并采取相应的防止方法,则可提高试验结论的正确性。
二、是否报道了全部的临床结果
在报道防治方法的论文中,作者要如实地报告全部临床结果。既要报道疗效、患者用药后的症状、体征、主观感觉和生活质量的变化,还要如实地报道患者用药后的毒、副反应。这样读者对该防治方法就会有个全面了解。如有的作者报道安妥明确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还报道了安妥明治疗给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这样对临床实践是非常有益的。
三、应详细介绍研究对象的情况
作者除介绍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外,还要介绍研究对象的临床情况,如症状、体征、轻重患者比例、病变部位和范围、疾病的分期、有无合并症、过去治疗史等。这样的目的有利于他人评价疗效和推广。
四、是否同时考虑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
临床试验是从临床和统计学意义来考虑研究组和对照组间出现疗效差异的。两组疗效的差异愈大,则临床意义愈佳。当然还应从药品的毒副作用及其价格来考虑。
统计学的意义是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间出现疗效差异时,要考虑这种差异是防治措施的疗效还是因抽样误差所引起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并不意味着有临床意义,而当具有临床意义时可无统计学意义。
五、防治措施的实用性
要求作者较为具体地介绍防治方法,用药指征和禁忌证、增加或减少剂量或中止治疗的指征、毒副作用等。这样要求的目的便于其他医师重复。
六、论文结论中是否包括了全部研究对象
要求作者分析全部研究对象的资料。遇有失访和不依从时要具体说明,因为这种情况将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若作者在论文中未能分析和报道全部研究对象的资料,又不作任何解释,读者对研究工作的结论应持慎重态度。
附表31-1 两样本率比较时所需样本含量(单侧)
上行:α=0.05,1-β=0.80
中行:α=0.05,1-β=0.90
下行:α=0.05,1-β=0.95
较小率(%)
δ=两组率之差(%)
附表31-2 两样本率比较时所需样本含量(双侧)
上行:α=0.05,1-β=0.80
中行:α=0.05,1-β=0.90
下行:α=0.05,1-β=0.95
较小率(%)
δ=两组率之差(%)
附表31-3 配对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
单侧:α=0.005
双侧:α=0.01
附表31-4 质反应单向配对序结贯试验边界系数表
α=β=0.05
α=β=0.01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平心方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浅析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小学论文:&&&&&&&&&(教学反思&&&)初中论文:&&&&&&&&&&&&高中论文:&&&&&&&&&&&&其它:&&&&&&&&&&&&&&&论文主题:&&&&&&&&&&
快速导航: > 文秘文档 > 浅析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相关推荐:1.2.3.4.5.6.7.8.9.10.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使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2%,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期前收缩次数少于对照组,以上两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辛伐他汀;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8-01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多为缺血、缺氧引起心肌能量代谢出现障碍以及离子泵功能异常,致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电生理也因此出现异常导致[1]。主要表现为早搏、心房纤颤等,临床症状主要有心悸、头晕、胸闷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较多,辛伐他汀是其中比较常见的药物之一,为探究其治疗心律失常的功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4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55mm。排除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的内科基础性疾病、血液型疾病、近期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史以及主要器官功能障碍或严重受损的患者[2]。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21例、男29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3.9±6.4)岁;其中,31例室上性心律失常、19例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50例,男20例、男30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4.2±6.5)岁;其中,32例室上性心律失常、18例室性心律失常。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美托洛尔治疗,2次/d,13~25mg/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使用辛伐他汀治疗,1次/晚,20mg/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期前收缩情况。   1.3疗效评定 显效:患者的体征及临床症状消失,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期前收缩减少≥90%或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体征及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期前收缩减少大于50%,但低于90%。无效:患者的体征及临床症状未见任何改善。进行心电图检查,期前收缩无任何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用x±s表示计数资料,并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2%,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期前收缩情况比较 观察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为,房性期前收缩次数为;对照组相对应的依次为,。观察组的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均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其中,观察组3例头晕、2例腹泻、1例腹胀,不良反应率为12%;对照组中2例头晕、3例腹泻、2例腹胀,不良反应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是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中老年是高发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患心律失常的患者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前,临床常使用的治疗方式有消融、点刺激以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其主要的治疗目的是促使心肌细胞电特性恢复,从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3]。   临床比较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胺碘酮、辛伐他汀、美托洛尔等。其中,胺碘酮是应用比较广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临床效果也得到广泛认可。但由于其易出现QT间期延长、肺纤维化、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4],在一定程度会提高心律失常的致死率,受到临床应用限制。辛伐他汀则属于他汀类药物,发现辛伐他汀在预防不良心脏事件方面有显著疗效,对减轻心率失常症状有很大作用,研究还发现,辛伐他汀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本研究,'……剩余内容,请点击下方按钮显示。前一篇:后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律失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