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关于气节的诗句诗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背诵 闻君的blog
闻君的blog
(917)最新文章文章作者: 闻君时间:
17:20:00分类:
&&&&受常丽华老师的启发,让我有了让学生按照24节气背诵古诗词的想法。下面是我结合常老师的做法整理的古诗词,准备让学生在一个月内背诵完。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春季 Spring
Spring begins2月3-5日
The rains2月18-20日
Insects awaken3月5-7日
Vernal Equinox3月20-22日
Clear and bright4月4-6日
Grain rain4月19-21日
夏季 Summer
Summer begins5月5-7日
Grain buds5月20-27日
Grain in ear6月5-7日
Summer solstice6月21-22日
Slight heat7月6-8日
Great heat7月22-24日
秋季 Autumn
Autumn begins8月7-9日
Stopping the heat8月22-24日
White dews9月7-9日
Autumn equinox9月22-24日
Cold dews10月8-9日
Hoar-frost falls10月23-24日
冬季 Winter
Winter begins11月7-8日
Light snow11月22-23日
Heavy snow12月6-8日
Winter solstice12月21-23日
Slight cold1月5-7日
Great cold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诵读
第一章:春——斜风细雨不须归
第一节气  &立春
&&&&&&&&&&&&&&&&&& 立春&& 【南宋】文天祥
无限斜阳故国愁,朔风吹马上幽州。天翻地覆三生劫,岁晚江空万里囚。
烈士桑元端不惜,达人知名复何忧。只应四十三年死,两度无端见土牛。
第二节气& &&雨水
&&&&&&&&&&&&&&&& &&早春&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三节气 &&&惊蛰
&&&&&&&&&&&&&&&&& 观田家(节选)& 【唐】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第四节气 &&&春分
&&&&&&&&&&&&&&&&& 七绝&& 【北宋】 徐铉(xuan)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第五节气 &&&清明
&&&&&&&&&&&&& &&&&寒食&& 【唐】 韩翎(li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六节气 &&谷雨
&&&&&&&&&&&&&&&& 七言诗&& 【清】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cun)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第二章:夏——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七节气& &&立夏
&&&&&&&&&&&&&&&& 立夏&&& 【宋】& 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熏风带暑来。陇母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前恨几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登台。
第八节气 &&&小满
&&&&&&&&&&&&&&&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节选)&& 【宋】 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故我蹉跎易衰老。
第九节气 &&&芒种
&&&&&&&&&&&&&&& 梅雨五绝&& 【宋】& 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插秧先插蚤(zao)籼(xian)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第十节气 &&&&夏至
&&&&&&&&&&&&&&& 初夏绝句&& 【宋】& 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第十一节气 &&小暑
&&&&&&&&&&&&&&&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第十二节气 &&&大暑
&&& &&&&&&&&&&&纳凉&& 【宋】&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依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第三章:秋——红叶晚萧萧
第十三节气&&&& 立秋
&&&&&&&&&&&&&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十四节气&&&& 处暑
&&&&&&&&&&&&& 归园田居& 【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第十五节气&&&& 白露
&&&&&&&&&&&&&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第十六节气&&&& 秋分
&&&&&&&&&&&&&&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第十七节气&&&& 寒露
&&&&&&&&&&&&&&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第十八节气&&&& 霜降
燕歌行(节选) &【魏】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qian)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第四章:冬——独钓寒江雪
第十九节气&&& 立冬
&&&&&&&&&&&&&&&& 立冬&& 【唐】&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第二十节气&&& 小雪
&&&&&&&&&&&&& 雪梅& 【宋】&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二十一节气& 大雪
&&&&&&&&&&&&& 七律.冬云&&& 毛泽东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第二十二节气& 冬至
&&&&&&&&&&&&& 小至& 【唐】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jia)六琯(guan)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囯异,教儿且复掌中杯。
第二十三节气& 小寒
&&&&&&&&&&&&& 早梅& 【唐】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第二十四节气& 大寒
&&&&&&&&&&&&& 苦寒吟&& 【宋】& 孟郊
天寒色青桑,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 访问脚印(最新55个)暂无访问记录描写春分节气的诗句
  画堂春 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春分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春分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蝶恋花 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一曲清歌无误顾。绕梁馀韵归何处。尽日劝春春不语。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才子霏谈更五鼓。剩看走笔挥风雨。  《七绝》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偷声木兰花》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春分日》  [唐]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  春分古诗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 徐铉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蝶恋花 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无误顾。绕梁馀韵归何处。   尽日劝春春不语。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   才子霏谈更五鼓。剩看走笔挥风雨。   踏莎行 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歌   (一)   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五)节气百子歌   说个子来道个子, 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 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 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 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 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六)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七)东北农民流行节气的顺口溜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八)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署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又一年   (九)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正月: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   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四月:   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五月: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六月:   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   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七月: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八月:   秋风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   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九月: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   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增。   十月:   立冬之日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十一月:   初一有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   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   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来年,   若然此日天晴好,下岁农夫大发财。   (十)果树生产二十四节气歌   一月小寒又大寒,生产计划订周全,   修剪技术先试点,不同品种细修剪。   二月立春就雨水,药械肥料备齐全,   成龄果树先修剪,幼树修剪三月完。   三月惊蛰到春分,顶凌刨盘要紧跟,   专人刮治腐烂病,灭菌清园贯常年。   清明谷雨四月天,挖坑栽树到时间,   果树嫁接春时到,光杆药剂树春灌。   五月立夏见小满,果树疏花紧相连,   打药防治红蜘蛛,卷叶蚜虫莫小看。   疏果追肥保稳产,果树夏剪进行完。   压青施肥搞深翻,维修树盘扩梯田。   八月立秋处暑到,树喷药剂防叶掉,   果树嫁接又到时,施用农肥好时机。   白露秋分九月天。秋果采收霜降完,   不同品种适时采,轻摘轻放轻运搬。   十月寒露霜降连,果品运输人不闲,   晚秋清园要抓紧,病虫技叶全烧干。   立冬小雪十一月,冬灌培土不容缓,   果树涂白本月办,免受冻害树体健。   大雪冬至又一年,总结经验以利战,   做好准备来年干,喜庆胜利丰收年。   (十一)农民节气谚语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描写冬至节气的10首古诗词 - 诗词赏析
& 学习正文『 更新时间: 9:12:20 』
描写冬至节气的10首古诗词
描写冬至节气的10首古诗词
上一篇:下一篇:
描写冬至节气的10首古诗词 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诗词赏析姐妹分类
诗词赏析热门排行古诗词中的中华二十四节气
已收藏:)
古诗词中的中华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已经使用和流传了好几千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确定,与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直接相关。围绕着中华二十四节气,已经产生了多彩而灿烂的历史文化,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二十四节气早已出现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
  二十四节气是从古代沿用至今的一组节令,用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事的关系,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最初只有夏至和冬至2个节气。到春秋时期,又定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随后又增加了春分、秋分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到了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一书中,节气又演变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8个节气。后来,人们又根据日、月的运行位置以及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均分为了二十四个节气,并命名了每一个节气。后来,随着对历法的不断改进,在西汉《淮南子》一书中记载的二十四节气,已与我们今天沿用的二十四节气完全一样了。
  在这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用来反映四季变化的,其中前4个反映了四季的开始,后4个则反映了太阳高度的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反映气温的变化,表示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的变化,表示了降雨和降雪的时间和程度;白露、寒露和霜降反映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小满、芒种反映的是作物的成熟和收成状况;惊蛰和清明则反映了自然物候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智慧。我们后人在享用先人的文化遗产时,也不由得钦佩先人的创造力。
  在中国还流传着一首颇具文学色彩的《二十四节气歌》,即: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二十四节气也出现在很多古代诗词中,就让我们跟着经典诗词的韵律,开启一次二十四节气之旅吧。
  每年公历的2月4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315度附近,即为立春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在中国文化中,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农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立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当时一年中只有八个节气,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编纂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在汉代以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立春被定为春节(并非岁首),直到民国时期,春节被定为每年的正月初一,立春则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流传至今。
  在立春之日,入夜后仰望星空,可以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正好指向东北。
  立春时节有许多风俗。在陕西长安、关中地区,人们喜欢佩燕子,即用彩绸剪成燕子的形状戴在胸前,寓意幸福吉祥;而在铜川一带,则在小孩的帽子上缝上布制的公鸡,祝愿&春吉(鸡)&。在古代民间,挂春幡、贴宜春字画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送春牛图、糊春牛、打春牛以及迎春、啃春等活动也是百姓们迎接春天的重要方式。
  每年公历的2月19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的330度附近,即为雨水节气。雨水,意味着降雨就要开始。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较为寒冷,只见雪花而雨水稀少。到这一节气之后,气温会升至零度之上,并开始有了淅沥的雨水。
  民间常有&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的说法,这说明雨水这一节气对于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春天正是农家备耕的时节,雨水的丰盈与否与作物的长势关系密切,因此也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雨水时节没有太多的农活要做。舞龙灯、舞狮子、唱大戏等活动仍在轮番上演,大家仍处在过年的兴奋之中。元宵节一般也在这一节气前后。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夜谓之宵,故名元宵节。这一日,民间有观花灯、吃元宵的习俗。
  雨水节气一过,农家便开始忙着春耕了。
  每年公历的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的345度左右,即为惊蛰节气。蛰,意为&藏&,到了这一节气,春雷渐至,大地回暖,冬眠的动物陆续酲来,田间的春耕开始了。
  惊蛰与人们常说的&二月二,龙抬头&有着密切的关切。《易经》中说,二月二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仍蜇伏着,称之为&潜龙在渊&。而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春意隐现,故称为&见龙在田&。这也说明,龙出现了,一切开始崭露头角。有人相信,到每年农历的二月二这一天,二十八宿中的&龙&&&东宫七宿所组成的一个龙形的星座,其类似龙角的部分就会仰起。
  龙抬头后,惊蛰雷动,各种虫蝎都出来了,所以很多地方都有炒蝎豆的风俗,其实就是炒黄豆,寓意炒死对作物有害的毒虫以除害。但也有一些地方炒的是玉米、糯米以及麦子等。而在云南傣族和广西仡佬族居住的一些地区,炒制的则是真正的虫子。
  在惊蛰时节,老百姓们也喜欢吃梨,寓意着远离虫害和疾病。
  每年公历的3月21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的0度。是日,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平分,即为春分节气。另一种说法认为,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而这一节气正好在春季的中间,故为春分。春分之后,阳光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
  俗语说:&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过了春分,便是&一场春雨一场暖&,这也意味着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最繁忙的阶段。为了让作物有良好的长势,这时的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代的春分时节,有人会挨家挨户地送春牛图。他们在红纸或是黄纸上印上全年的农历节气以及农夫耕地图,在每户人家门口说唱,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的话,直到主人给钱为止,俗称说春,而说春人则称为春官。
  粘雀子嘴也是老百姓们常有的春分活动。这一天,农民们在家里吃汤圆,还把不包馅料的汤圆用竹杆叉起来,立到田边地坎,称为粘雀子嘴,以免雀子来吃庄稼。
  放风筝也是春分时必有的活动。无论大人、小孩,都会来到空旷的地方放风筝。他们所放的风筝也样式各异,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等,大的有两米长,小的也有两、三尺。这些风筝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但大多都是自家糊制的。人们放飞的不仅是一年春来到的美好心情,更有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作物大丰收的美好祝愿。
  在春分,老百姓们开始扫墓祭祖,也称为春祭。扫墓开始前,先要在祠堂进行祭祖仪式,然后扫祭远祖墓,最后分房扫各房祖墓。大部分客家地区的扫墓都是从春分或是更早一些开始的,直到清明才结束。
  &竖蛋&是春分时节最为有趣的活动。人们选择一个光滑、新鲜的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竖起来,虽然很难做到,但依然有很多人成功地竖起了鸡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传唱千年的诗句道出了清明这一节气的独有特点。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5度时,即为清明节气。清明位于仲春与暮春之交,《岁时百问》中说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从农业生产上来看,清明时节,气温回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的大好时光,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农谚。
  但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又有着特殊的含义。按照旧俗,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带上酒食、果品和纸钱等,来到故去的亲人墓前清扫、祭奠。直到现在,这一习俗仍在沿用。
  此外,在清明的前一、两天,是为寒食节。在这一天,百姓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为了防止寒食伤身,这一天也有许多传统的体育活动用以锻炼身体,比如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放风筝等。
  每年公历的4月20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30度时,即为谷雨节气。这是中国文化中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日,柳絮飞扬、牡丹吐蕊,初夏将至。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更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影响非常大。
  对于渔家而言,谷雨的到来意味着海水回暖,鱼行浅海,是渔家出海捕鱼的好日子。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这一天都要进行海祭,以祈求海神的保佑。时至今日,在山东荣城一带,这一习俗仍非常流行。
  此外,在西北地区也有洗桃花水浴(旧称谷雨时的河水为桃花水)以避祸消灾的习俗;而山西、山东一带还有贴&禁蝎&符的习俗,以驱除害虫、保佑作物丰收;而在南方,谷雨时节摘茶、饮茶则是这一节气必不可少的活动。
  &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也是这一时节重要的娱乐活动。现在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欣赏。
  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45度时,即为立夏节气。这之后,雨水和雨天更多了,夏收作物也进入了生长后期,而水稻栽插和其它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大忙时期。
  立夏的很多习俗都与&吃&有关,如吃由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和白粳米同煮而成的&立夏饭&;闽南地区吃掺入海虾的面条(&虾&与&夏&同音,虾煮熟后变红,寓意吉祥);湖南长沙食用掺有豆腐干、蒜苗、猪肉和笋丁的米粉糊(称为&立夏糊&);在湖北一些地方还有食用草莓的习俗吃&乌江饭&则是江浙、两湖、江西和安徽等地的古老习俗。而在北方,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故北方人在立夏时喜好吃夏饼、面饼和春卷等等。
  虽然全国各地吃法不同,但&立夏蛋&却是最为经典的立夏小吃。用红茶或是胡桃壳煮的蛋,称
  每年公历的5月20日或21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60度时,即为小满节气。此时,大量降雨出现,夏收作物已成熟或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而秋收作物则播种在即。由于大麦、冬小麦等籽粒渐渐长大,但尚未饱满,故称为&小满&。
  旧时,用水车车水排灌为农事中的大事。在海宁一带,小满之前便有&抢水&仪式。他们确定好&抢水&日期后,便在当日黎明群体出动,燃起火把,在水车的车基上放上麦糕、麦饼、麦团,之后踏上水车、引水入田。
  在一些地方,还有祭车神的民俗。在车水之前,在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进行祭拜,并且摆上一杯白水,在祭拜时将其泼入田中,寓意水源涌旺。
  小满前后也是吃苦菜的季节。这时的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是老百姓饭前的常备菜肴。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常以苦菜充饥,借此度过了种种艰难困苦,故而在一些地方苦菜又称为&红军菜&。
  每年公历的6月6日或7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75度时,即为芒种节气。这一节气之后是我国华南、东南地区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时节,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陆续进入梅雨季节。这时,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的种子已经成熟,需要抢收;而晚谷、黍等夏季作物又需要播种,故而这时是最为农忙的时候,故又称为&忙种&。
  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零,在民间又有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又感激花神,盼望来年再会。
  在皖南地区,有&安苗&的习俗。每到芒种时节,家家户户都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谷物、瓜果、蔬菜、家畜等形状,并沾上蔬菜汁,作为祭祀品,祈求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这一时节也是南方梅子成熟的季节,但由于新鲜的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入口,故而南方人常在这个时节煮青梅食用。
  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90度时,即为夏至节气。据《恪遵度宪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至者,极也。&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过了夏至,由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因而午后到傍晚常易形成雷雨天气,但来去很快。此时,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区域的农作物生长非常旺盛,而北方的草原牧区则开始了水草丰满的黄金季节。
  夏至后,天气开始进入伏日。伏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一直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结束。在伏日里,人们容易食欲不振,较往日消瘦,谓之&苦夏&,或&枯夏&。在山东,有的地方则食用生黄瓜和煮鸡蛋来防治&苦夏&。
  由于夏季炎热,大家就想出了许多办法来消暑。如苏州一带好喝&七家茶&,小孩子要吃&猫狗饭&,同时多吃冷食、瓜果、酸梅汤等。而此时的西瓜、苦瓜也是消暑佳品。除了食品,雨伞、扇子、凉帽、竹席甚至瓷枕、竹枕都成为了防暑用具。此外,凉亭赏夏也是在盛夏时节的一项防暑活动。而且,夏日的水边也成为人们消暑的好去处,游泳戏水让人们在炎炎夏日中也一样尽兴。
  每年公历的7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05度时,即为小暑节气。小暑是相对于大暑而言的,此时并非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而为小暑。这时的气温相对较高,农作物生长得也最快,而旱、涝、风灾也是较为严重的时期,抢收抢种、防旱排涝是这一节气中主要的农事活动。
  过去民间在小暑时有&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并且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由于进入伏天,民间还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是代表喜庆圆满的,再加上煮鸡蛋、水面、炒面,以及鲜藕和各色瓜果蔬菜等,给人们在夏日里带来丝丝惬意。
  在每年公历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20度时,也就是大暑节气。顾名思义,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这时日照最强,气温最高,雨水和雷暴也是家常便饭。由于雨水多,易形成洪水,所以大暑时节不仅要防暑,还要防汛。农谚&禾到大暑日夜黄&,及时收获早稻,不仅可以在暴风雨中减少损失,也可以为晚稻的种植争取足够的时间。
  大暑气候炎热,酷热多雨,而西瓜、绿豆汤、酸梅汁则是消暑必不可少的食材。
  炎炎大暑,却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再加上娇艳欲滴的荷花,让人们在灼热难耐的夏日中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在乡野田间、茶余饭后,斗蟋蟀也是一项有趣的娱乐项目。
  每年公历的8月8日或9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35度时,即为立秋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宣告酷暑离去,秋之将至,也表示草木开始孕育结果了。此时早稻收割,晚稻宜栽,秋作物开始进入重要的生长发育期。
  进入立秋后,天高气爽,月明风清,天气一天天地开始转凉。但由于盛夏刚过,余温犹在,&秋老虎&的威力仍然不减。
  在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祭祀迎秋,并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此外,不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会在立秋收成之后挑选一个黄道吉日,用以祭拜上苍和祈求祖先庇佑,并且尝试新米,以庆祝五谷丰收。此外,啃秋(主要是啃西瓜、香瓜、山芋、玉米等)、咬秋(包饺子)、吃秋桃也是人们庆祝立秋的习俗。
  经过了炎热的夏天,秋风乍起,人们便会胃口大开,以补偿夏天的损失,于是便有了&贴秋膘&一说,这在河北、北京一带非常盛行,而补的食物则多为肉类,如炖鸡、烤肉、烧鱼等等。
  每年公历的8月23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50度时,即为处暑节气。&处&意为躲藏、终止,这也表明了夏天的结束,以及气候由炎热开始转向凉爽,此时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开始成熟。
  进入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节&等祭祖活动。而此时秋高气爽,也正是秋游的好时节,民间常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正是体现了&迎秋&之意。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开渔的时候,在浙江沿海,每年都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时候举办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出海。而正是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可以品尝到多种多样的美味海鲜。
  在民间,处暑也有吃鸭子的习俗。鸭子味甘性凉,正是当季的好食品。直到现在,北京一带仍保留着这一传统。
  每年公历的9月8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65度左右,即为白露节气。这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随着天气转凉,空气中的水蒸气夜晚时会在草木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即为白露,这实质上说的是昼夜温差很大。
  从农业的角度来说,这时全国各地的庄稼大都成熟,丰收在望;而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已开始播种,下一个农忙季节又将到来。
  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就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除了白露,太湖附近的人们还会在正月初八、清明和七月初七举办祭禹王的香会,不过祭祀仍以清明和白露时节为主。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拜祭土地神、花神、门神、姜太公等等。在福州一带,人们还好吃龙眼,据说白露时节吃龙眼可大补身体。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而白露米酒和白露清茶则是南京一带必备的饮料。
  每年公历的9月23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80度左右,即为秋分节气。与春分一样,秋分这一天的白天和黑夜各为12小时。同时,中国传统上以立秋为秋天的开始,霜降为秋天结束,秋分恰好位于中间,故此为秋分的另一层含义。
  秋分时,深秋还未来临,不过夜晚逐渐延长的现象更加明显,昼夜温差越来越大,气温也不断地下降,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凉&。由于气温下降较快,这时的农活就显得非常繁重,既要抢收秋收作物,又要早播冬季作物,故而有&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的农谚了。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秋天的天空明净清透,月明星现,正是赏月的好时节,不过后来这赏月的好时节被中秋节抢去了。但与赏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却一直流传至今,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同春分一样,秋分&竖蛋&的游戏也是人们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民间也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每年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95度左右,即为寒露节气。顾名思义,此时的气温更低于白露时节了。如果说白露时沿有余暑,那么到了寒露时,天气则开始由凉转冷了。此时,华南地区雨量减少,而东部则是雨水绵绵,雾霾盛行,这对于秋后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
  尽管天气转冷,但寒露仍适合外出运动,这段时间恰逢重阳节,更是人们登高望远、遍插茱萸以及赏秋菊的好时节。
  每年的9至10月份,正是螃蟹肥美之时,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曾写过&螃蟹咏&,正是应此景: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除螃蟹外,寒露蜜桃这种北方晚熟的桃子,也是大家颇为喜爱的水果。
  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或24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10度左右,即为霜降节气。此后,天气较寒露更为寒冷,动物或开始冬眠、或开始为过冬储存食物。
  随着霜降的到来,北方大部分区域的秋收已经结束,而南方则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秋忙,其它的草木也开始变黄,大地呈现出一片深秋景象。
  在古代,立春之日为开兵之时,秋分之日为练兵之时,而霜降则是收兵之时。所以霜降前夕,官员们都要全副武装,进行收兵仪式,以戒除不祥、保障太平。而黄河以北的老百姓们则会在这一天买柿子和苹果,意为事事平安;商人们则会把栗子和柿子放在一起,图个&利市&。
  霜降也有美景,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的叶子在秋霜中变成红色和黄色,漫山遍野、如火如锦,艳丽怡人,于是人们会三五成群,登山赏叶。
  每年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25度左右,即为立冬节气。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的秋收已接近尾声;江南地区正在抢种晚冬麦;而华南却是种麦的最佳时期。
  立冬,不仅是中国文化中冬季到来的标志,还曾被视为历年之首。如农历十月初十的&十月节&就是哈尼族人各项节日中最为盛大的一个,每到立冬,家家户户做糯米粑,酿美酒,欢歌笑语庆佳节。
  在食俗方面,北方人喜欢在立冬之日吃饺子,意为秋冬之交;浙江绍兴则是开酿黄酒之日,同时还要祭祀酒神,祈求福祉;而湖南等一些地区则会熏制腊肉。
  每年公历的11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40度左右,即为小雪节气。小雪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事进入冬季管理阶段。这时偶尔会有飘雪,但雪量很小,而且通常由于天气还不太冷,雪边下边化,称为&湿雪&;有时还会雨雪同下,是为&雨夹雪&;还有时会降下如米粒大小的冰粒,称为&米雪&。
  北方小雪过后,果农们要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包扎株干,防止果树受冻;而一些过冬用的蔬菜则用地窖或是土埋的方式进行保存。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个节气就开始准备过冬用品了,如御寒的衣物、手炉、棉帘等。
  每年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55度左右,即为大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大雪节气,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天气则更冷。它与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直接反映降水程度。这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降到了零度以下。
  大雪覆盖在地面,可以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同时雪化后的融水又可以增加土壤的水含量,可以给作物的春季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在雪水中含有较丰富的氮化物,可以当作肥料,故而有&瑞雪兆丰年&之说。
  有农谚说&大雪纷纷是旱年,造塘修仓莫等闲&。冬日里男人们加紧兴修水道或积肥造肥,妇女们则三五成群地做起针线活。
  由于天气寒冷,人们户外的活动明显减少,但滑冰、滑雪、打雪仗、堆雪人等户外运动仍是非常常见的冬季活动。
  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70度左右,即为冬至节气。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日冬至。&从天文学角度看,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长。冬至过后,全国各地都进人了一年当中最寒冷的阶段,即开始进人数九寒天。
  冬至过节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在汉代,冬至这一天要全国放假,大家走亲访友、相馈美食;在唐宋时期,冬至这一天皇帝要率领百官们到郊外进行祭天大典,而百姓们则在这一天向父母尊长参拜。在古人眼中,&冬至大如年&。
  冬至还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如在山东济南等地,官府庆贺冬至如庆春节;有的地区的官员们还举行酒会,画&消寒图&;有的地区的老百姓画&九九图&,同时亲朋好友们还会互赠保暖用具。
  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冬至中午要祭拜祖先,有些名门大族甚至会开宗庙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这与清明时的祭祖合称为&春冬二祭&。在台湾地区则有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他们用糯米粉捏出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福禄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用以祭祖。冬至祭祖在台湾一直流传至今。
  冬至的饮食习俗在各地也各有千秋。北方吃馄饨,西北吃水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在冬至还有吃羊肉的习俗。
  每年公历的1月6日左右,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85度左右,即为小寒节气。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还没有进入全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并且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故称为小寒。
  在黑龙江北部,气温可以低到零下40度左右,可谓滴水成冰;秦岭、淮河一带的平均气温则在零度左右。最暖的地方当属南方的一些地区,1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2度左右甚至更高,所以一些热带水果仍可以正常生长。
  每年公历的1月20日左右,太阳运行到黄经的300度左右,即为大寒节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也是全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大寒位于&四九&天,雨雪量是全年最多的。寒潮频繁南下,大风、低温、降雪常常造访,就连河水上的冰层也是最厚实的。
  大寒节气经常与我国的除夕、春节连在一起,是百姓们忙着置办各种年货的时候。除了准备过年,大寒节气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日子&&腊八节,即阴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人们都会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的腊八粥。在北方的部分地区,制作腊八蒜醋也是很多主妇的最爱。
  大寒中有两个重要的习俗。一个是祭灶节,即腊月二十三时,人们在灶神前供奉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并在除夕之夜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另一个更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了。除夕即人们俗称的大年三十,这是全年的最后一天。过了深夜子时,春节就到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会祭祖、放烟花、吃水饺。春节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吃年夜饭、穿新衣、放鞭炮、压岁钱,样样都不能少。
  (责任编辑:郭晓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气节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