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荷兰vs法国到中国需要经过法国吗

从荷兰兴衰看中国走何道路?
导读:回顾近代的殖民帝国,也许人们熟悉了“日不落帝国”,熟悉了“沙俄帝国”,连西班牙殖民帝国也很熟悉,只是曾经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却了解不多。现在的荷兰,面积4万多,也就是和台湾岛相差不多,人口1600万,比台湾人口还少。这样的一个国家,再也称不上大国,而且欧洲经济水平大都相差不多,比荷兰人口多的国家有好多。那么为什么荷兰过去可以叫“海上马车夫”,现在却连一个欧洲大国都算不上呢?为什么荷兰是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在工业革命中崛起,而荷兰却走向衰落?
一、荷兰的兴起
提起荷兰,我
回顾的殖民帝国,也许人们熟悉了“日不落帝国”,熟悉了“沙俄帝国”,连殖民帝国也很熟悉,只是曾经的“海上马车夫”,却了解不多。现在的荷兰,面积4万多,也就是和台湾岛相差不多,人口1600万,比台湾人口还少。这样的一个国家,再也称不上大国,而且经济水平大都相差不多,比荷兰人口多的国家有好多。那么为什么荷兰过去可以叫“海上马车夫”,现在却连一个欧洲大国都算不上呢?为什么荷兰是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在工业革命中崛起,而荷兰却走向衰落?一、荷兰的兴起提起荷兰,我们应该有这个概念,即我们称作英国其实不叫英国,而是大不列颠及北联合王国,英国是英格兰的简称,英格兰只不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而已。同样,过去的“海上马车夫”,全称叫做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它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尼德兰北方七省和南方部分城市于日缔结乌得勒支同盟,为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581年,由北方各省组成的三级会议宣布废黜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正式成立联省共和国,相当于今天的荷兰、、和法国东北部的一部分。从现在的地图看,荷兰依然有南北荷兰两省,也就是说尼德兰北方七省,因为荷兰省像英格兰对不列颠联合王国一样,非常重要,所以尼德兰北方习惯叫做荷兰。而后来联合省共和国成立,南北尼德兰成为一个国家,荷兰又成了整个联合省共和国的代名词。当我们提起荷兰和尼德兰,即可以表示一个国家,也可以说是地区。这是需要理清楚的。也就是说,我在这里讲荷兰的兴起,不是说现在的荷兰,而是尼德兰联合省共和国。它过去的面积有现在的一倍左右,大约10万平方千米,而人口密度比英国还大,我们可以想象,1640年左右的英国和荷兰人口差不多,而经济水平荷兰还好,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荷兰的GDP要大于当时英国的GDP?(关于GDP还要说的更清楚一点,军事实力并不取决于GDP的大小,而取决于工业实力。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1840年清朝GDP大于英国,反而要输掉。因为清朝似乎没有什么工业实力?同样荷兰的商业实力也比不过英国的工业实力)荷兰的兴衰,是说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怎么从海上马车夫沦落成一个普通国家,怎么使一个10万平方千米还有偌大殖民地的国家,变成一个现在只有4万多平方千米的荷兰。这主要经历一下几个阶段,即1566年,北方各省掀起反西班牙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相当于英国1640年革命),1579年北方八个省和南方部分城市成立“乌特勒支同盟”(尼德兰的南部仍处在西班牙的统治下),1581年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相当于1688年光荣革命)。1795年后,成为法国统治下的荷兰王国(算是亡国)。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原南部各省和荷兰合并为尼德兰王国(复国)。1830年南部脱离尼德兰独立,成立比利时王国(分裂)。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17世纪曾为海上殖民强国,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最鼎盛时期,荷兰的海军舰只几乎超过了英法两国海军的1倍。在亚洲,1595年荷兰人首次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爪哇。现在的印度尼西亚曾经是荷兰的殖民地。此外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专门控制这一地区的贸易,1624年侵占台湾北部,1641年驱逐葡萄牙人占领整个台湾岛,直到1661年荷兰侵略者被郑成功打败(这也就意味着荷兰的衰落,清朝的崛起)。在美洲,荷兰于1621年成立西印度公司,把持西北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并在北美侵占了一块殖民地,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即现在的纽约)为中心的新荷兰。在非洲,荷兰在东西方交通的咽喉,南非的好望角,修筑要塞、营建殖民地,在那里开辟种植园,保证过往船只的淡水、粮食的供应。或许我该认为1640年是一个分水岭,或者1688年。因为从这以后,荷兰走下坡路,英国走上坡路。荷兰赖以成名在于控制了当时重要的海上通道,拥有强大的海军。当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海上霸权从荷兰彻底交到了英国人手里,荷兰的衰落时从海上开始的。所谓兴也海上,衰也海上。二、荷兰的衰落1、荷兰衰落始自海上。英国内战结束后,恢复扩张路线,大力发展海军,1651年立法禁止荷兰参与英国海上贸易,两国进行了三次贸易战争。第一次荷兰失败承认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第二次英国战败重新划定了海外殖民地说明尽管经历第一次战争失败,荷兰还是有强大海上实力的,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与法国丹麦结盟;第三次英法联合对荷兰宣战,分别从陆地和海上发动进攻,荷兰无法抵挡法军进攻,被迫掘开海堤淹没国土,才使法军撤退。1673年3月荷兰海军击退英国舰队。6月英法联合舰队与荷兰进行了两次次斯库内维尔海战,8月法国退出战争,英荷都无力继续战争,于1674年2月签定「威斯敏斯特和约」,战争结束。这再一次说明联盟的重要性,第二次英荷战争,法国和荷兰站在一起,第三次英荷战争,法国和英国人站在一起。尽管荷兰在战争进程中一度取胜,但三次战争耗尽了荷兰的贸易和海军实力,一旦失去了海洋,这个以贸易生存的国家,难免要衰落。2、荷兰的彻底衰落来自陆地第三次英荷战争期间,法国也参与了战争,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人物——和彼得大帝、康熙大帝齐名的——路易十四(三人的相同之处,在于少年登基,在位时间长,影响最大。当然同时代的还有波斯的阿巴斯,印度的奥朗则布,以及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这么多出名的人物同时出现在这个时代,不能不说是个奇迹)。需要提出的是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也参与了战争,而且参加了荷兰一方。这一点是尤其需要注意的。按理说荷兰从西班牙独立出来,是背叛祖国(我的个人观点,不一定合适),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应该和荷兰作战,但实际上恰好相反。这样的逻辑作为中国人很难理解,但是对于欧洲来说却是理所当然。就像现在的大国对过去的殖民国家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如果印度发生了战争,英国会选择支持印度一样。而在那个时候西班牙还是个瘦死的骆驼,就像解体之前的苏联一样,对地区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同样那个衰落的神圣罗马帝国作为欧洲的正统,依然要对曾经属于自己领土的荷兰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我们把这场战争看做是一场争夺荷兰的战争,战争似乎就是新旧两种势力的一种较量,是崛起国家和既得利益国家的一种较量。战争是法国获胜了。法国得到了原属于西班牙的弗朗什孔泰、佛兰德和埃诺地区部分城市(尼德兰南部区)。尽管这不是对荷兰的直接打击,但这意味着完整的尼德兰地区不存在了。尽管之后它再一次在拿破仑战争之后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但却只是法国的一个属国了(就是说亡国了)。更加遗憾的是1830年比利时从荷兰王国独立出去。四、荷兰衰落对中国未来道路的启迪1、荷兰不败而败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从此“海上马车夫”把海上霸权让给了英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这样的结果就很好的解释了许多过去不好解释的问题:一是为什么朝鲜战争,中国战场上并没有获取真正的胜利,却说胜利了?的确从领土讲,战争前,朝鲜占多大地,战争结束后还占有多大(当然也可以说中国占据了优势,就是美国人把朝鲜人赶到北方,中国军队又把美国人和韩国人赶到南方)。从战争伤亡上看,再次不用具体说明。从战役上看,一共发动了五次战役,前四次中国军队占据优势,第五次可以说中国败了。总之,公正的说是战成了平局。但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失败就是胜利。因为朝鲜战争,为中国军队赢得了荣耀,美国再对付中国或者周边国家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到中国的军事力量,越南战争,美军不敢深入北方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外,朝鲜战争以后,才有周恩来在日内瓦和万隆会议上大放光彩。没有朝鲜战争做铺垫,谁能瞧得起中国?而对于美国来说恰好是不败而败,美国这个霸主居然打败了,它的伙伴对美国就没那么信任了。二、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国的不胜而胜。无论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结局如何?美国人控制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扩大了势力范围。相反苏联在阿富汗上是不败而败,尽管苏联取得了对阿富汗的军事胜利,但最终撤军,最终解体,这失败大了。两军交战,如果一方丢了地,伤亡的还惨重,能算失败吗?而另一方虽然占了地,也没多大伤亡,但从此没有战斗力了,战争的最终结果就是不败而败,不胜而胜。大国对付弱国就是这样,战场上未必非要取得胜利。2、陆地是根本,失去陆地,就是去一切。尽管荷兰失去了海洋,但只要在欧洲大陆还有庞大的国土,荷兰就不至于沦落。然而在法国的打击下,先是失地,再是亡国,再是分裂,荷兰至此彻底沦落了。这给予了这样的观点:必须时时刻刻有战争,但是战争不能在国内打,更不能打内战。这就是说稳定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英国和美国一直称霸世界,是因为本国领土得到了安全保障,而法国和德国本土都得不到保障。但是没有战争,又是不行的,不经常打,就会生疏,武器也好,作战理论也好都会落后。所以要不断的有战争,而且战场选在国外,最好不要是邻国。比如英国获取殖民地,现在的美国一连进行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不仅扩大了势力范围,而且达到了练兵的目的,还找到了武器的最佳试验场。3、没有安全的陆地作保障,就会失去海洋缺少战略纵深,缺少赖以支撑大国的人口、资源与经济总量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是无法成为真正的大国的。所以,美俄中,印度和日本甚至巴西都是未来的世界大国,这是毫无争议的。荷兰和法国一样海洋势力同样遭到英国的惨重打击,但是法国存活下来了,荷兰衰落了。这是因为法国拥有在欧洲赖以支撑大国的庞大国土。结论:荷兰作为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却败在了封建的法国手上,新制度必然战胜旧制度的谎言就被戳穿了。战争的胜败取决于军事实力,军事实力取决于工业实力和科技实力,既不取决于荷兰的商业实力,也不取决于现在的第三产业。所以什么时候中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坐上老大的位子。荷兰的衰亡在于荷兰既没有像英国那样海岛的优势,也没有像法国和德国那样是个陆地大国。所以一个国土狭小,人口总数不大的国家,是没有资格成为世界大国的。反之,则具备世界大国的资本,诸如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印度、巴西等。中国怎样才能不胜而胜?就是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竞争对手耗。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而且中国要发展,内部不能乱,不要有边界冲突,打仗到国外打。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要选择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战场,练练兵。当然战争的形式未必就是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样的战争。可以在利比亚撤侨上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陆海能力,尤其是空中运输和机动能力。如果中国,不需要任何一国援助,就可以投送大量的人力物力,包括汽车、作战武器和作战人员等,那个时候中国空军才真的强大(有没有快速修建机场能力,即在较短时间内(几天内)修建简易机场,能供伊尔76这样的飞机起降?)。中国要强大,就要借鉴英美崛起的路子,即国内稳定,对外争夺势力范围。只有不折腾,中国才有未来。但不要忘记了消耗对手。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更多疑问请点击这里哦
转需要入关再出关不?
来自论坛版面
请问我从国内坐南航的飞机,抵达,然后马上转机去,那我在需要先入关,然后再出关吗?这个流程是什么呢?我抵达是6点45,然后再次起飞的时间是8点45,2个小时够吗?叩谢!补充一个问题,飞,我是法航的,请问免费托运行李最多多重呢?
 2874人浏览
 5 个回答
 2 人关注
因为和都是申根国家,所以只在飞机到达以后经过一次海关。但是你再进入候机区,会有一次安检。所以不要随身携带超过100ml的液体。
另外,我记得机场在登机以前会再做一次上飞机的安检。
2个小时一般是够了。的机场很大,能做很多事情,我非常喜欢,也是被评为最舒适机场之一。
法航不管国际段或者欧洲段一般的托运行李额都是20kg,这个航空公司查得比较严。你可以看看你的机票上写的多少。
出关入关肯定是不用的。到了,你会入关。之后从到,就跟北京到上海一样,没什么入关出关的手续的。
等你旅行完了,最后离开欧洲大陆,会再次遇到出关。
至于行李的问题,你可以问一问check in柜台,可否一次全部弄好,省得你到了再去check in。
谢谢,是不是这个流程
抵达机场-取行李-入关-去法航柜台办理check in-过安检-上飞机。
另外,请问的机场里面有没有小孩的奶粉卖啊,呵呵?
在办行李托运的话直接跟办理的服务员要求行李直挂(两段的登机牌都要出来),这样你就不用再中间取行李了,下飞机后直接走转机通道,找到下一班飞机的登机口,之后去逛免税店,玩老虎机~~~
谢谢,是不是这个流程
抵达机场-取行李-入关-去法航柜台办理check in-过安检-上飞机。
另外,请问的机场里面有没有小孩的奶粉卖啊,呵呵?
交通方案推荐
/question/79858.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荷兰vs法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